中小学优质课件杰出的中外科学家课件.ppt
合集下载
《单元杰出的科学家》课件

科学家对人类的影响
牛顿
霍金
他的理论在科学和技术领域产生了深 远影响,为工业革命和现代科技发展 奠定了基础。
他的研究和著作激发了人们对宇宙的 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对科学普及和传 播做出了重要贡献。
爱因斯坦
他的相对论彻底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 理解,对现代物理学和哲学产生了深 远影响。
02
科学家的科学成就
《单元杰出的科学 家》ppt课件
目 录
• 科学家介绍 • 科学家的科学成就 • 科学家的品质和精神 • 科学家对未来的影响和启示 • 总结与思考
01
科学家介绍
科学家姓名
01
02
03
牛顿
艾萨克·牛顿,英国物理学 家、数学家,被认为是科 学革命的关键人物。
爱因斯坦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理论 物理学家,相对论的创立 者。
完成目标。
对未来的展望和期待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未来将会有更多的科学家涌现出来,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我们期待这 些科学家能够在各个领域取得更多的突破性成果,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个人成长与科学研究的结合
通过学习杰出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我们可以更好地将个人成长与科学研究结合起来,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和素质。这有助于我们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和潜力,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双重提 升。
科学家的局限性
尽管这些科学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他们也有局限性。例如,一些科学家可能在某些方 面过于保守或过于激进,导致他们的研究成果无法得到广泛应用或被忽视。
对个人成长的启示和借鉴
01
培养好奇心和求知欲
这些科学家从小就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这促使他们不断探
4位伟大的科学家PPT课件

• 1642年1月8日卒于比萨
1590年,伽利略在比萨 斜塔上做了“两个铁球同时 落地”的著名试验,从此推 翻了亚里士多德“物体下落 速度和重量成比例”的学说, 纠正了这个持续了1900年之 久的错误结论。
但是伽利略在比萨斜塔做 试验的说法后来被严谨的考 证否定了。尽管如此,来自 世界各地的人们都要前往参 观,他们把这座古塔看做伽 利略的纪念碑
❖ 有一天,国王派人来催他进宫汇报。他妻子看他太 脏了,就逼他去洗澡。他在澡堂洗澡的时候,脑子 里还想着称量皇冠的难题。突然,他注意到,当他 的身体在浴盆里沉下去的时候,就有一部分水从浴 盆边溢出来。同时,他觉得入水愈深,则他的体量 愈轻。于是,他立刻跳出浴盆,忘了穿衣服,就跑 到人群的街上去了。一边跑,一边叫:“我想出来 了,我想出来了,解决皇冠的办法找到啦!”
❖ 国王信服了阿基米德,并向全国发出 布告:“从此以后,无论阿基米德讲 什么,都要相信他……”
称量皇冠的难题
❖ 在一般人看来,阿基米德是个“怪人”。有时候,饭摆在桌子上叫 他吃饭,他好象没听见,仍旧在火盆的灰里画他的几何图形。他的 妻子,要时时看守他。譬如他用油擦身的时候,便呆坐着用油在自 己身上画图案,而忘记原来是作什么事的了。他的妻子更怕送他到 浴堂里去洗澡,这个笑话是因为国王的一个新冠冕而引起的。
律(其数学表达式为F=ma)可表述为:物体
运动的加速度(即速度变化率),与作用在该 物体上的合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除了这两个定律外,牛顿又提出了著 名的第三运动定律(这定律可表述为, 有作用力即外力就必然有反作用力,且 两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和他的科学定 律中最著名的定律─万有引力定律.
动,发现了这 样的现象:摆动一次 所用的时间,跟所吊物体的重量没有关系,而与 摆长有关系。他经过反复实验,终于发明了摆的
1590年,伽利略在比萨 斜塔上做了“两个铁球同时 落地”的著名试验,从此推 翻了亚里士多德“物体下落 速度和重量成比例”的学说, 纠正了这个持续了1900年之 久的错误结论。
但是伽利略在比萨斜塔做 试验的说法后来被严谨的考 证否定了。尽管如此,来自 世界各地的人们都要前往参 观,他们把这座古塔看做伽 利略的纪念碑
❖ 有一天,国王派人来催他进宫汇报。他妻子看他太 脏了,就逼他去洗澡。他在澡堂洗澡的时候,脑子 里还想着称量皇冠的难题。突然,他注意到,当他 的身体在浴盆里沉下去的时候,就有一部分水从浴 盆边溢出来。同时,他觉得入水愈深,则他的体量 愈轻。于是,他立刻跳出浴盆,忘了穿衣服,就跑 到人群的街上去了。一边跑,一边叫:“我想出来 了,我想出来了,解决皇冠的办法找到啦!”
❖ 国王信服了阿基米德,并向全国发出 布告:“从此以后,无论阿基米德讲 什么,都要相信他……”
称量皇冠的难题
❖ 在一般人看来,阿基米德是个“怪人”。有时候,饭摆在桌子上叫 他吃饭,他好象没听见,仍旧在火盆的灰里画他的几何图形。他的 妻子,要时时看守他。譬如他用油擦身的时候,便呆坐着用油在自 己身上画图案,而忘记原来是作什么事的了。他的妻子更怕送他到 浴堂里去洗澡,这个笑话是因为国王的一个新冠冕而引起的。
律(其数学表达式为F=ma)可表述为:物体
运动的加速度(即速度变化率),与作用在该 物体上的合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除了这两个定律外,牛顿又提出了著 名的第三运动定律(这定律可表述为, 有作用力即外力就必然有反作用力,且 两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和他的科学定 律中最著名的定律─万有引力定律.
动,发现了这 样的现象:摆动一次 所用的时间,跟所吊物体的重量没有关系,而与 摆长有关系。他经过反复实验,终于发明了摆的
2023人民版选修4专题六《杰出的中外科学家》ppt

【答案】(1)没有失去光辉。因为:①牛顿力学体系一 直被称作近代科学形成的标志。②爱因斯坦只是否定了牛 顿的绝对时空论,从本质上修正了由狭隘经验建立的时空 论,同时也发展了牛顿力学,牛顿力学只是相对论力学在 低速运动状态时的一个特例。而牛顿创造的概念至今仍指 导着我们的物理学思想。牛顿提出的关于运动的三大定 律,仍是整个力学的基础。
Download prompt: This PPT courseware has been carefully prepared by our store. We hope that after downloading, it can help everyone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After downloading the PPT courseware, i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答案】(1)他创立的相对论为科学发展带来了革命性 的变化;根据相对论得出的质量能量公式为原子弹的研制 提供了理论依据;他提出的光量子假说推动了量子力学的 发展,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的理论基础;他在宇宙学、统一 场论等领域的成果是人类自然科学史上的一次革命。 (任 3 点)
(2)爱因斯坦的观点:①原子能用于战争给人类的生存 造成威胁;②原子弹的威胁使人类在国际事务中更加注重 秩序,不轻易发动战争。 认识:①原子能的和平利用,为人类提供了新的能源;② 大国间的核军备竞赛对世界和平造成威胁; ③核能的放 射性污染可能严重破坏环境,对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 发展造成重大危害。
(2)主要观点:爱因斯坦:科学可以制造战争,也可以 制止战争,关键取决于人类本身。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生 产力。侧重点:爱因斯坦侧重于科学与战争的关系(或科学 对战争的影响);邓小平侧重于科学与生产之间的关系。
《杰出的中外科学家 》课件04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时 作 业
菜
单
RM ·历史
选修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1.立志学医、从医,出身明朝蕲州名医世家,曾在京师 做 太医 ,后辞职回乡行医。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课 时 作 业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①在 日本 留学期间,接受民主革命思想,加入同盟会。 ②后转赴 英国 学习采矿和地质,1918 年获自然科学硕 士学位。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时 作 业
菜
单
RM ·历史
选修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2.主要贡献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1)发现第四纪冰川 ①发现:1921 年,在太行山的沙河县、山西大同盆地附 近,发现了 第四纪冰川 遗迹。 ②意义:为研究地质构造、 古生物 变化和地下水文构 造提供了重要依据,是中国第四纪冰川地质学和气候学研究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用。
课 时 作 业
菜
单
RM ·历史
选修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课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程
标
准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1.了解李时珍、詹 天佑、李四光等科 学家的主要事迹。 2.认识李时珍、詹 天佑、李四光对社 会发展所做出的贡 献。
重 点 难 点 1.了解《本草纲目》的主要内容, 理解其在自然科学方面的价值 与贡献。(重点) 2.掌握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的基 本史实,认识其对中国铁路事 业发展的贡献。(重点) 3.掌握李四光关于地质力学的主 要理论和具体成就。(重点) 4.理解科学理论对社会生产实践 的巨大指导意义。(难点)
课件3:无产阶级革命家与杰出的中外科学家

2.领导革命: (1)二月革命后,提出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纲领《四月提 纲》。 (2)1917 年 11 月,指挥武装起义,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3)建立苏维埃政权,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3.领导建设——新经济政策:使国家经济明显好转,到 1925 年,苏联各项经济指标基本上都达到了战前的水平。
20 世纪的科学 动了量子力学的发展),为人 伟人
是、崇尚真理、勤
类和平进步而斗争
于思考、甘于奉献
2.科学家取得科技成就的共同原因: (1)个人品格:几乎每一个科学家都有勤奋好学、持之以恒 的良好品格,这是古今中外科学家获得成功的内因,也是最普 遍和最重要的因素。 (2)社会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是推动科学技术发展最深层的 动力,国家和社会重视教育和科技的发展,是科学家能够取得 成功的重要外因。
无产阶级革命家与杰出的中外科学家
1.无产阶级革命家: (1)马克思、恩格斯;(2)列宁;(3)毛泽东、邓小平。 2.杰出的科学家: (1)李时珍、詹天佑、李四光;(2)牛顿、爱因斯坦。
一、无产阶级革命家 (一)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 1.创立科学理论: (1)1844 年,马克思与恩格斯合写《神圣家族》一书。 (2)1844 年,马克思创办《德法年鉴》杂志。 (3)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系统地提出了异化 劳动和共产主义的学说。 (4)1845—1846 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合写《德意志意识形态》 一书。
①创立地质力学 李四光 ②指导石油等矿产开采
③研究地震预测和预防
“中国地质力 热爱祖国、艰苦奋 学的奠基人” 斗、勇于开拓
①著有《自然哲学的数学原
牛顿
理》(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②创“归纳—演绎”研究 方法
“近代科学之 勤奋探索、勇攀高
杰出的科学家教学课件

的工作方法和在生活中的应用。
应用场景
课堂教学
作为高中科学、科学史或素质教 育课程的一部分,提高学生的科 学文化素质和综合素质。
实验室团队
作为科学实验室团队建设和科学 突破创新的知识资源。
科学沙龙
作为科学交流、科学普及和科学 趣味活动的线上或线下资源。
结论和总结
使用杰出科学家的故事和实践来帮助学生提高科学素养和综合素质,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科学的理解和兴趣,也 能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该课件有望成为优质的科学教育资源,为更多学生提供 受益。
案例研究1 艾因斯坦的思考 Nhomakorabea式通过艾因斯坦的“思维实验”探讨科学家如何 通过想象、模型和推理来解决科学难题。
2 居里夫人的创造力
通过居里夫人的研究过程和成就探讨科学家 如何在极度不确定性和挑战下保持创造力和 意志力。
3 默多克的团队合作
通过默多克在生物科学领域的合作模式探讨 科学家如何在多学科、多文化和多元态度下 进行知识交流和创新。
杰出的科学家教学课件
本课件介绍了如何使用杰出科学家的生平和工作方法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您将了解这些科学家如何取得突破性的成果,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他们 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
目标
激发好奇心
探索科学家的生平、研究成果和思考过程,培 养学生的好奇心。
鼓励创新思维
了解科学家的创新思维方式,启发学生提出独 特的科学问题并探索解决方案。
探索免疫系统和细胞信号传导的研究。
数学家:图灵
4
探索通用图灵机和密码学的研究。
教学方法
探究式学习
使用课外阅读、实验、模拟和讨 论等方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 力。
虚拟实境
利用虚拟实境技术带领学生探索 科学现象和场景,提高学生的沉 浸式体验和情感共鸣。
应用场景
课堂教学
作为高中科学、科学史或素质教 育课程的一部分,提高学生的科 学文化素质和综合素质。
实验室团队
作为科学实验室团队建设和科学 突破创新的知识资源。
科学沙龙
作为科学交流、科学普及和科学 趣味活动的线上或线下资源。
结论和总结
使用杰出科学家的故事和实践来帮助学生提高科学素养和综合素质,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科学的理解和兴趣,也 能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该课件有望成为优质的科学教育资源,为更多学生提供 受益。
案例研究1 艾因斯坦的思考 Nhomakorabea式通过艾因斯坦的“思维实验”探讨科学家如何 通过想象、模型和推理来解决科学难题。
2 居里夫人的创造力
通过居里夫人的研究过程和成就探讨科学家 如何在极度不确定性和挑战下保持创造力和 意志力。
3 默多克的团队合作
通过默多克在生物科学领域的合作模式探讨 科学家如何在多学科、多文化和多元态度下 进行知识交流和创新。
杰出的科学家教学课件
本课件介绍了如何使用杰出科学家的生平和工作方法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您将了解这些科学家如何取得突破性的成果,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他们 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
目标
激发好奇心
探索科学家的生平、研究成果和思考过程,培 养学生的好奇心。
鼓励创新思维
了解科学家的创新思维方式,启发学生提出独 特的科学问题并探索解决方案。
探索免疫系统和细胞信号传导的研究。
数学家:图灵
4
探索通用图灵机和密码学的研究。
教学方法
探究式学习
使用课外阅读、实验、模拟和讨 论等方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 力。
虚拟实境
利用虚拟实境技术带领学生探索 科学现象和场景,提高学生的沉 浸式体验和情感共鸣。
《杰出的中外科学家 》课件02

李时珍对民间流传的药方也认真地 做过搜集研究。 一次,路过一个驿站,遇到一群北 上的驿卒在站外用锅煮着一把粉红色的 旋花汤喝。驿卒们告诉他说:“我们官 命在身,长年奔走,筋骨都受过伤。喝 了这种花熬的汤,可治筋骨痛。”李时 珍听后高兴极了,觉得又增长了见识。 从此,他更大量地搜集民间药方。 他接触的人很多,种田的、捕鱼的、砍 樵的、打猎的、放牧的、采矿的、做手 工业的,都成了他的助手和老师。 李时珍还非常重视直接经验,曾亲 自下过煤窑,去过炼铅、炼汞的作坊。 为了体验药的麻醉作用,他曾冒着生命 危险吞服曼陀罗这种烈性药物。
1518年某日,湖北蕲州, 一个婴儿诞生到人世间。父亲 李言闻抱过哭不出声的新生儿 ,喂了几口草药汁,这小儿才 “哇”的哭出声来。父亲是位 当地颇有名气的医生,见儿子 初到人世就不容易,为他取了 “时珍”这个名字。医生李言 闻又哪里料到,这个医家的儿 子,后来竟成了一位享誉世界 、名垂千苦的医药学家。
李时珍在年轻的时候就听人 说,有一种神奇的植物叫曼陀罗 ,人们一见到它就会情不自禁地 又唱又跳。李时珍费了一些周折 ,终于找到了这种植物,一时并 没有发现有什么异常。他为了探 究竟,也是为了改变人们的传 说,走到哪里手里都拿着曼陀罗 。后来他亲自服下了曼陀罗,发 现它有麻醉和使人兴奋的作用, 少量可以治病,过量,在别人的 暗示下,的确可以叫你唱你就唱 ,叫你跳你就跳。后来曼陀罗被 广泛用于制造麻醉剂。
鲮鲤,即今天说的穿山甲,是 过去比较常用的中药。陶弘景(南 朝医学家)说它能水陆两栖,白天 爬上岩来,张开鳞甲,装出死了的 样子,引诱蚂蚁进入甲内,再闭上 鳞甲,潜入水中,然后开甲让蚂蚁 浮出,再吞食。为了了解陶弘景的 说法是否对头,李时珍亲自上山去 观察;并在樵夫、猎人的帮助下, 捉到了一只穿山甲,从它的胃里剖 出了一升左右的蚂蚁,证实穿山甲 食蚁这点,陶弘景是说对了。不过 ,从观察中,他发现穿山甲食蚁时 ,是搔开蚁穴,进行舐(shi舔)食, 而不是诱蚁入甲,下水吞食。李时 珍肯定了陶弘景对的一面,纠正了 其错误之处。
《杰出的中外科学家 》课件03

基 础 导 学
核 心 考 点
教 材 题 解
课时一 中国科技之光
课程标准 了解李时珍、詹天佑、李四光等科学家的主要事迹,认 识他们对社会发展所作的贡献。 内容解读 1.《本草纲目》与中国古代科技成就。
2.近现代中国的科技成就。
基 础 导 学
核 心 考 点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教 材 题 解
知识点一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1.出身 明朝 蕲州名医世家,曾在京师做 太医 , 后 辞 职 回乡行医。
同盟会 最小的会员,后赴英国学习采矿和地质,回国
后曾任北大地质系教授、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 2.1921年发现第四纪 冰川 遗迹,成为中国第四纪冰川地质
学和气候学研究上的里程碑。
3.20世纪20年代起先后出版《中国地质学》、《地质力学概 论》等,创立了 地质力学 。
基 础 导 学
核 心 考 点
6.推动了中国乃至世界医药学的发展,1606年传入 日本 、
朝鲜,被译成多国文字。
基 础 导 学
核 心 考 点
教 材 题 解
《本草纲目》是中国古代药物学史上部头最大、内容最丰富 的药物学著作,为医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基 础 导 学
核 心 考 点
教 材 题 解
知识点二 詹天佑与京张铁路
1.1878~1881年在美国耶鲁大学主修铁路工程专业。 2.1904年国内民众强烈反对 英俄 插手中国的京张铁路修建, 詹天佑受命全权负责。 3.1905年詹天佑亲率技术人员勘测确定路线,在八达岭山区 设计出“ 之 ”字形线路。 4. 1909 年京张铁路全线通车,这是第一条由中国人独
植物学的宝贵遗产,对中国乃至世界医药学的发展都起
到了重大推动作用。②被译成拉丁文、法文、俄文、德 文、英文等多种文字,流传到世界各地,被达尔文称为 “中国的百科全书”。
核 心 考 点
教 材 题 解
课时一 中国科技之光
课程标准 了解李时珍、詹天佑、李四光等科学家的主要事迹,认 识他们对社会发展所作的贡献。 内容解读 1.《本草纲目》与中国古代科技成就。
2.近现代中国的科技成就。
基 础 导 学
核 心 考 点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教 材 题 解
知识点一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1.出身 明朝 蕲州名医世家,曾在京师做 太医 , 后 辞 职 回乡行医。
同盟会 最小的会员,后赴英国学习采矿和地质,回国
后曾任北大地质系教授、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 2.1921年发现第四纪 冰川 遗迹,成为中国第四纪冰川地质
学和气候学研究上的里程碑。
3.20世纪20年代起先后出版《中国地质学》、《地质力学概 论》等,创立了 地质力学 。
基 础 导 学
核 心 考 点
6.推动了中国乃至世界医药学的发展,1606年传入 日本 、
朝鲜,被译成多国文字。
基 础 导 学
核 心 考 点
教 材 题 解
《本草纲目》是中国古代药物学史上部头最大、内容最丰富 的药物学著作,为医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基 础 导 学
核 心 考 点
教 材 题 解
知识点二 詹天佑与京张铁路
1.1878~1881年在美国耶鲁大学主修铁路工程专业。 2.1904年国内民众强烈反对 英俄 插手中国的京张铁路修建, 詹天佑受命全权负责。 3.1905年詹天佑亲率技术人员勘测确定路线,在八达岭山区 设计出“ 之 ”字形线路。 4. 1909 年京张铁路全线通车,这是第一条由中国人独
植物学的宝贵遗产,对中国乃至世界医药学的发展都起
到了重大推动作用。②被译成拉丁文、法文、俄文、德 文、英文等多种文字,流传到世界各地,被达尔文称为 “中国的百科全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数学领域。 ①发现了二次项定理。 ②创立了微积分,开辟了数学新纪元。 (4)光学领域。 ①发现白光是由不同颜色的光组成。 ②制成第一架反射望远镜。 ③提出了光的“微粒说”。
2.全面认识牛顿 (1)是英国伟大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数学家和自然哲 学家。 (2)建立起力学理论体系,成为宇宙定律的发现者。 (3)1689年当选为英国议会中的大学代表,其后,把兴趣 由科学转向政治、神学等问题。
(2)推动中国石油资源的开采。 ①李四光用力学研究地壳现象,创立了“构造体系”的基 本理论。 ②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在李四光理论的指导下, 我国相继找到大庆油田、大港油田、胜利油田、华北油田等大 型油田,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
2.评价 (1)李四光是我国杰出的地质学家、地质力学的创立者和 新中国地质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2)李四光为我国科技工作者树立了榜样,在中国科学史 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位置。
二、牛顿:宇宙定律的发现者 1.成就 (1)物理学领域。 ①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综合并表达了经典力学的三个基 本定律:惯性定律、加速度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定律。 ②1687年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从而诞生了天体 力学。“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近代科学体系的形成。
(2)天文学领域。 ①用万有引力定律说明力学规律支配天上的星体运动和地 面上的物体运动。 ②采用数学的方法,计算和解决天体运动问题。
专题四 杰出的中外科学家
一、李四光与地质力学 1.主要贡献 (1)奠定中国地质力学的基础。 ①1921年,发现了第四纪冰川遗迹,成为中国第四纪冰川 地质学和气候学研究上的一个里程碑。 ②自20世纪20年代起,先后出版了《中国地质学》、《地 质力学概论》,创立了地质力学。 ③组织实施新中国的地质普查勘探工作,发展了新中国的 地质事业。
答案:(1)关系:相对论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深刻揭 示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它也发展了经典力学,将其概括在 相对论之中,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条件:继承与发展;创新。 (2)评价:凯恩斯认为,牛顿“不再只是一个科学家,也是一个 醉心神学和炼金术的人”;爱因斯坦充分肯定了牛顿一生热爱 真理、为真理而斗争的崇高品质。 不同:着眼点不同;角度不同;获取的史料信息不同。
材料二 据英国米切尔·怀特《牛顿:最后的巫师》记载, 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从一个收藏者手里购买了一批有 关牛顿的秘密资料。通过几年的研究,凯恩斯于1942年在英国 皇家学会俱乐部发表了一次名为“牛顿其人”的演说,给出一 个与传统模式截然不同的牛顿形象,即牛顿不再只是一个科学 家,也是一个醉心神学和炼金术的人。 1942年,爱因斯坦为纪念牛顿诞生300周年撰写了一篇文章, 对牛顿的一生作了如下评价:“只有把他的一生看做为永恒真 理而斗争的舞台上之一幕才能理解他。”
3.物理学其他领域 (1)建立起质能关系式E=mc2,为原子能的利用提供了理论 依据。 (2)以量子理论解释光电效应、辐射过程、固体比热,发 展了量子统计。 (3)1921年,因其光子理论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4.为人类和平进步而斗争 (1)一战爆发后,公开发表反战宣言。 (2)二战中建议美国研制原子武器,后又对原子弹轰炸广 岛、长崎表示强烈不满。 (3)战后,为反对核战争和美国国内法西斯主义进行不懈 斗争。
【高频预测】古今杰出的科学家,在他们各自的科学领域里有 重大建树,解决了该领域的重要理论问题。其理论能正确地指 导科学实验或社会生产生活实践。尽管这一部分知识和教材必 修三的部分内容相重合,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依然命题不多。 今后备考复习时,一要结合时代背景重点梳理古今中外科学家 的主要成就及历史地位;二要比较区分传统科学与近代科学的 异同;三要注意不同科学成果之间的关系。
【模块链接】牛顿在1687年7月5日发表的不朽著作《自然哲 学的数学原理》里用数学方法阐明了宇宙中最基本的法则—— 万有引力定律和三大运动定律。这四条定律构成了一个统一的 体系,被认为是“人类智慧史上最伟大的一个成就”,由此奠 定了之后三个世纪中物理世界的科学观点,并成为现代工程学 的基础。牛顿为人类建立起“理性主义”的旗帜,开启工业革 命的大门。
三、爱因斯坦追寻空间和时间的本质 1.提出狭义相对论 (1)标志:1905年,《论动体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动力学》的发表。 (2)内容。 ①空间、时间、物质和物质运动之间紧密相连,不可分割。 ②空间和时间在本质上是统一的,随物质的运动而变化。 (3)影响:震动了物理学界,使爱因斯坦名扬欧洲。
2.提出广义相对论 (1)标志:1916年发表论文《广义相对论基础》。 (2)内容:万有引力是由于物质的存在和分布使时间和空 间的性质不均匀引起的。 (3)意义:相对论与量子理论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 柱,促进了物理学的革命性变化。
【误区警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对牛顿经典力学的概括,而 不是否定。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只否定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没 有否定整个牛顿力学。
对牛顿等科学家的评价 【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牛顿说:“我只是站在巨人的肩上。”爱因斯坦在谈 到相对论的创立时说:“相对论实在可以说是对麦克思韦和洛 伦兹的伟大构思画了最后一笔,因为它力图把场物理学扩充到 包括引力在内的一切现象。”“如果你要解决不可能解决的问 题,你就不要去理会你自己的限制。”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与牛顿经 典力学的关系。概括他们取得科学成就的共同条件。 (2)根据材料二,指出凯恩斯和爱因斯坦是如何评价牛顿的? 他们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评价?
【解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材料运用能力。解答第(1)题第一 问,两者都是物理学的成就,牛顿研究的是低速运动状态下的 现象,爱因斯坦则扩展到了高速运转状态下,对牛顿有否定, 但不是完全的否定,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进行论述;第二问的 关键句:“我只是站在巨人的肩上”、“因为它力图把场物理 学扩充到包括引力在内的一切现象”,据此作出分析即可。第 (2)题首先概括材料二的观点,然后从着眼点、角度、获取的史 料信息等方面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