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焰检测
火焰识别原理

火焰识别原理
火焰识别的原理主要基于火焰的特性,如红外辐射、光谱、脉动变化等。
具体来说,火焰识别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现:
1. 红外感知:火焰在特定波段的红外辐射可以被红外传感器接收并分析。
由于火焰的红外辐射主要来自燃烧产生的热量,因此红外感知能够高效地检测火焰的存在。
2. 火焰光谱感知:通过检测火焰在可见光和紫外线波段的辐射变化来实现火焰检测。
所有燃料燃烧都辐射一定量的紫外线和大量的红外线,且光谱范围涉及红外线、可见光及紫外线。
3. 火焰脉动或闪烁现象感知:火焰可呈脉动变化,利用这一特性,采用带低通滤波器(10-20Hz)的红外固体检测器(通常采用硫化铅传感器)可以检测火焰的存在。
4. 差压感知:通过测量火焰燃烧时产生的压力变化来识别火焰。
5. 音响感知:通过分析火焰燃烧产生的声音频率和强度来识别火焰。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提高火焰识别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通常会采用多种方式结合的方法来进行检测。
同时,针对不同类型的燃料和燃烧条件,也需要选用适合的传感器和算法进行火焰识别。
火焰检测技术

探头部分处理过程及特点
A、视角为3º ~5º 的透镜,以提高鉴别能力 B、光纤长度为1.5~2m C、光电二极管输出的电流是光信号的对数关系, 故采用对数放大器,使转换后的电压信号与光 信号成线性关系 D、负反馈信号源,用于对探头板电路的自检及 判别电缆是否开路。 E、电流信号易于传输,且抗干扰性能好,故通 过传输放大器将电压信号转成电流信号
波长的作用——光的分类 强度的作用——区分是否在燃烧,同时说 明光的种类不同,可用性不同 频率的作用——区分燃烧种类 结论:通过火焰中特定成份光的频率和强 度,可以鉴别火焰的有无和强弱
常用火检类型
紫外线式 可见光式 红外线式
火焰检测器的组成
探头部分:安装在锅炉 电子处理机架:位于 FSSS逻辑柜
电子机架强度检测部分
强度先越过低限,这时强度灯并不动作,强度 高于高限后,强度灯动作,强度继续变化,低 于高限后,强度允许信号仍然输出,直到强度 再次低于低限强度信号不输出。 设计的特点 火焰的强度信号超过高限设定值时,强度允许 信号即有输出;提高高限阀值以提高火焰鉴别 能力。 火焰的强度信号低于低限设定值时则没有输出; 设置较低的低限值以保证有足够的灵敏度。
电子机架频率检测部分
电子机架故障检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强度小于低限或高于高限,均故障。 故障检测单元的检测依据是:前端电路正 常时其信号强度不会小于某一确定的下限 值(由反馈发光二极管保证);也不会大 于某一确定的上限值(对数放大器有抗饱 和特性)。
火焰检测技术
火焰检测器
火焰检测原理: 燃烧火焰具有各种特性,如发热程 度、电离状态、火焰不同部位的辐射、光 谱及火焰的脉动和闪烁现象、差压、音响 等,均可检测火焰的“有”或“无”。 火检分类: 温度式、差压式、火焰棒式、光学式、 图像式
火焰检测器 技术标准

火焰检测器技术标准
火焰检测器技术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灵敏度:火焰检测器应具备高灵敏度,能够快速响应火焰的存在。
2. 抗干扰能力:火焰检测器应具备一定的抗干扰能力,能够排除各种环境因素(如烟雾、光线等)的干扰,准确检测火焰信号。
3. 可靠性:火焰检测器应具备高可靠性,能够在各种工作环境下稳定运行,避免误报和漏报。
4. 安全性:火焰检测器应具备安全保护功能,能够防止因意外情况而导致的设备损坏或人员伤亡。
5. 可维护性:火焰检测器应具备良好的可维护性,方便用户进行安装、调试、维护和使用。
6. 环境适应性:火焰检测器应具备良好的环境适应性,能够在各种环境条件下正常工作。
7. 精度和稳定性:火焰检测器应具备高精度和稳定性,能够准确、稳定地检测火焰信号。
8. 符合相关标准:火焰检测器的设计和性能应符合相关国家和国际标准,如EN54-7、UL2147等。
9. 良好的用户体验:火焰检测器应具备良好的用户体验,提供简单易用的界面和操作方式,方便用户进行设置和使用。
10. 兼容性和扩展性:火焰检测器应具备良好的兼容性和扩展性,能够与其他消防设备或系统进行无缝集成,同时方便未来进行功能扩展和技术升级。
这些技术标准是衡量火焰检测器性能和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用户在选择和使用火焰检测器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火焰测试实验

火焰测试实验火焰测试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方法,用于测试物质的燃烧性能。
该实验可以通过观察燃烧物质在火焰下的反应,评估其燃烧性能和火灾危险性。
本文将介绍火焰测试实验的基本原理、实验步骤和应用场景。
一、实验原理火焰测试实验基于物质在火焰下的燃烧性能。
在实验中,将待测试的物质置于火焰之下,观察其燃烧情况以及火焰的扩散速度、颜色、烟雾产生等指标,从而评估其燃烧特性。
二、实验步骤1. 实验准备:确定实验室环境安全,确保有足够的通风,并戴上防护手套和护目镜。
2. 样品准备:将待测试物质切割成约5cm×5cm的小片。
3. 燃烧装置准备:选择适当的燃烧装置,例如火焰试验器、Bunsen 燃烧器等。
4. 实验操作:将待测试物质放置在燃烧装置的火焰下方,点燃物质并观察其燃烧情况。
5. 观察指标:观察燃烧的火焰高度、颜色、稳定性、燃烧痕迹,以及燃烧过程中是否产生烟雾、有毒气体等。
6. 实验记录:记录实验过程中的观察结果,并拍摄照片或视频作为实验数据。
三、实验应用火焰测试实验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包括材料科学、建筑工程、消防安全等。
以下为几个常见的应用场景:1. 材料阻燃性评估:通过火焰测试实验可以评估材料的阻燃性能,判断其在火灾情况下的燃烧特性,以指导材料选择和设计。
2. 建筑材料评估:火焰测试实验可用于评估建筑材料的火灾危险性,针对高层建筑、公共场所等需要考虑火灾安全性的场所进行材料筛选和改进。
3. 消防设备研究:火焰测试实验可以用于评估消防设备的性能,包括灭火器、防火涂料等,以确保其在实际使用中的有效性。
4. 产品安全检测:火焰测试实验可用于产品的安全性检测,例如电子产品、塑料制品等,以评估其在异常使用条件下的火灾风险。
总结:火焰测试实验作为一种常见的方法,可以通过观察物质在火焰下的燃烧反应,评估其燃烧性能和火灾危险性。
通过严格的实验操作和观察指标,可以得出准确的实验结果,为材料科学、建筑工程和消防安全等领域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火焰检测算法

火焰检测算法
x
一、火焰检测算法
1、检测原理
火焰检测算法是一种基于多像素热释电(PIR)检测器的火焰检测
技术。
它采用本地热释电传感器定位温度的改变,并用热释电传感器检测火焰的强度和存在时间。
在火焰面前,热释电探测器会检测到它们的环境温度发生了变化。
然后,火焰检测算法就会将这种温度变化转换成几何图形,然后计算几何参数,以进行火焰检测。
2、算法实现
(1)采集数据:在火焰检测过程中,会采集到多个热释电探测
器的温度变化值。
(2)构建图形:将温度变化值转换成几何图形,形成由温度值
映射而来的图形。
(3)计算几何参数:计算图形的几何参数,包括面积、质心和
质心位置等,用于火焰检测。
(4)进行火焰检测:根据计算出的几何参数,通过预定义的火
焰检测算法来判断是否存在火焰。
3、算法优缺点
(1)优点:本地检测,在安装位置没有距离要求,可以在低温
环境下检测到火焰。
(2)缺点:检测精度受温度和热释电传感器的性能限制,检测范围有限。
火焰检测原理及应用

火焰检测原理及应用火焰检测是指利用各种传感器和算法,检测出火焰存在的目标,并进行相关处理的技术。
火焰检测主要通过光学感知、热感知、紫外线感知等多种方式实现。
本文将从火焰检测的原理和应用两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火焰检测原理1.光学感知光学感知是通过感光元件接收并分析环境中的光源来实现火焰检测。
常见的光学感知方法有:(1)红外线感知:基于火焰在特定波段的红外辐射,通过专用的红外传感器进行检测。
火焰的红外辐射主要来自燃烧产生的热量,所以红外线感知能够高效地检测火焰的存在。
(2)火焰光谱感知:通过检测火焰在可见光和紫外线波段的辐射变化来实现火焰检测。
火焰的可见光和紫外线辐射主要来自燃烧产生的光能,因此通过感知这些波段的辐射变化可以判断火焰的存在。
2.热感知热感知是通过感知环境中的温度变化来实现火焰检测。
常见的热感知方法有:(1)红外热像仪:红外热像仪通过感知环境中物体的红外辐射来实现火焰检测。
燃烧过程中,火焰会释放大量的热辐射,因此红外热像仪能够准确地探测到火焰的存在。
(2)热传感器:热传感器根据环境中物体的温度变化来实现火焰检测。
当火焰存在时,其周围的温度会明显升高,通过热传感器可以检测到这种变化,并判断是否有火焰存在。
二、火焰检测应用火焰检测广泛应用于火灾预警系统、工业安全、燃烧控制等领域。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1.火灾预警系统:火焰检测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火灾预警系统中。
通过及时检测火焰的存在,可以迅速发出警报并采取相应的灭火措施,从而避免火灾的蔓延。
2.工业安全:很多工业领域存在着与火焰相关的安全隐患,如化工厂、炼油厂等。
通过火焰检测,可以实时监测潜在的火灾风险,及时采取措施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
3.燃烧控制:火焰检测在燃烧控制中起到重要作用。
通过检测火焰的存在,可以调整燃料供给和燃烧条件,确保燃烧过程的稳定和安全。
4.智能家居:火焰检测技术也被应用于智能家居系统中。
通过火焰检测,可以发现家庭中的火灾隐患,及时采取措施保护家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火焰检测原理及应用

火焰检测原理及应用火焰检测是一种常见的图像处理技术,它通过分析和识别图像中与火焰相关的特征,实现对火灾的快速检测与预警。
火焰检测的原理主要包括颜色模型、纹理特征和形态学方法等。
首先,火焰的颜色通常为橙红色或亮黄色,与背景环境形成明显对比,这一特征可以作为火焰检测的主要依据。
在颜色模型中,常用的有RGB(红绿蓝)、HSV (色相饱和度亮度)和YUV(亮度和色度)等模型。
通过对图像的颜色信息进行分析和比较,可以判断图像中是否存在火焰。
例如,在RGB模型中,可以根据火焰的红色分量显著高于其他颜色分量的特点,筛选出潜在的火焰区域。
其次,火焰在图像中表现出一定的纹理特征,如火焰舌的不规则形状和火焰颗粒的分布等。
纹理特征是利用图像中局部区域的灰度值进行分析,例如灰度共生矩阵(GLCM)能够描述灰度值在空间上的分布关系,获得图像的纹理信息。
通过对火焰和非火焰区域的纹理特征进行建模和对比,可以进一步提高火焰检测的准确性。
另外,形态学方法也常用于火焰检测。
形态学是一种基于形状和结构的图像处理方法,通过对图像进行腐蚀、膨胀、开运算、闭运算等操作,可以提取和改变图像的形状信息。
在火焰检测中,可以利用形态学方法对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通过形态学运算将火焰区域与背景区域进行有效分离,从而实现对火焰的准确检测。
火焰检测的应用非常广泛。
首先,火焰检测在火灾监测与报警系统中起到重要作用,有效提高了火灾的检测率和报警响应速度。
其次,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火焰检测可以监控高温设备、油田、化工厂等潜在的火灾危险区域,提前预警并采取措施,保障人员安全和设备正常运行。
此外,火焰检测还广泛应用于无人机、智能安防和航天航空等领域,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和安全。
总结起来,火焰检测利用图像处理技术,通过颜色模型、纹理特征和形态学方法等原理,可以实现对火焰的快速检测与预警。
其应用领域广泛,不仅可以在火灾监测与报警系统中起到重要作用,还可以用于工业生产、无人机和智能安防等领域,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安全保障。
火焰检测原理

火焰检测原理
火焰检测是指通过传感器或者相机等设备来识别和监测火焰的存在和状态。
火焰产生的光和热可以被特定的传感器或者相机所感知和捕捉。
火焰检测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光谱法:火焰在不同波长的光谱范围内会产生独特的光谱。
通过光谱仪或者光谱传感器,可以分析火焰的光谱特征来判断火焰的存在与否。
这种方法可以准确地识别火焰,同时还能排除其他光源的干扰。
2. 红外辐射法:火焰产生的热量会发出红外辐射,通过红外传感器或者热像仪可以检测到火焰的热辐射。
这种方法对于火焰的检测比较敏感,可以快速准确地判断火焰的存在。
3. 感应器法:利用火焰产生的火光和火焰的热量,可以通过感应器来探测火焰的存在。
感应器一般根据火焰的亮度和热量等特征来判断火源的情况。
4. 视觉识别法:利用相机或者图像传感器来捕捉火焰的图像,并通过图像处理和识别算法来判断火焰的存在。
这种方法通常结合了颜色、形状和运动等特征来进行火焰的检测和识别。
以上是常见的火焰检测的原理,不同的原理适用于不同的场景和需求。
通过这些原理,可以进行火焰的准确监测和报警,以及采取相应的灭火措施,保障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测试专题(1)---火焰检测
杨荟楠 2013-10-21
1
内容
I. 燃烧火焰的特征 II. 不同火焰检测器的原理和特点 III. 激光光谱技术在燃烧火焰检测中的应 用 IV. 建立测试水蒸气温度、液膜厚度及温 度的半导体激光感应器
2
炉膛火焰监测
火焰检测原理 火焰是燃烧状态稳定与否最直接的反映 火焰检测包含两个含义:火焰是否存在和燃烧是否稳定 炉膛火焰特征 燃料燃烧时火焰放出大量的能量,这些能量主要包括光能 (紫外光、可见光、红外光等)、热能和声波 燃烧火焰的辐射具有强度和脉动频率两个特点 强度信号又分为平均光强信号和闪烁光强信号
对火焰的分区
第三段为燃烧区,也称完全燃烧区,各个煤粉颗粒在与 二次风的充分混合下完全燃烧,产生很大热量,此段的 火焰亮度最高且最稳定,但闪烁频率要低于初始燃烧区
第四段是燃尽区,这时的煤粉绝大部分燃烧完毕形成飞 灰,少数较大的颗粒继续进行燃烧,最后形成高温炉气 流,其火焰亮度和闪烁频率都比较低
24
火焰闪烁频率和强度的关系
在受激辐射中通过一个光的作用,得到两个特征完全相同 的光子,如果这两个光子再引起其他原子产生受激辐射, 就能得到更多的特征完全相同的光子---光放大,激光
38
激光的形成
光学谐振腔
其作用是产生和维持光振荡,光在粒子数反转的工作物质 中传播时,得到光放大,当光到达反射镜时,又反射回来 穿过工作物质,进一步得到光放大,不养不断的反射现象 即光振荡。从部分透射光反射镜投射出的光很强,这就是 输出的激光
11
内容
I. 燃烧火焰的特征 II. 不同火焰检测器的原理和特点 III. 激光光谱技术在燃烧火焰检测中的应 用 IV. 建立测试水蒸气温度、液膜厚度及温 度的半导体激光感应器
12
第二节 各种火焰检测器的特点
利用火焰产生电动势原理
工作原理:火焰监测器内部安装有光电管,当光电管接收 到火焰信号后,内阻降低,电压升高,升高后的电压经过 功率放大,部分放大输出,信号输入点火程序器
闪烁频率与辐射强度之间的关系取决于燃烧器结构 布臵、检测方法、燃料种类、燃烧器的运行条件 (如燃料与空气比,一次风速)、以及观察角度等 因素。一般来说 火焰闪烁频率在火焰的初始燃烧区较高,然后向燃 尽区依次降低 检测器距火焰初始燃烧区越近,检测到的高频成分 (80-300Hz)越强 检测器探头视角相对狭窄(6-12˚)被检测的火焰信 25 号越真实
15
第二节 各种火焰检测器的特点
光电管检测(可见光式火检):
元件:在抽真空的玻璃泡内放臵两个电极,阳极和具 有光敏面的阴极,如氧化铯光电管 优点:对可见光敏感,结构简单,特别适合监测整个 炉膛的火焰 缺点:炉墙的红外线会干扰其测量信号,光电管耐温 低,工作一段时间后灵敏度会降低
16
第二节 各种火焰检测器的特点
炉膛火焰检测原理和方法
色度分布特性 根据国际表色方法对燃煤火焰的颜色进行定量计算 研究表明,煤粉火焰基本处于白色区域,但非纯白光, 三原色光谱略成黄绿兰。任何一个色光的表色系统都可 直观都可直观地反映燃烧状况。 在煤粉浓度较高时,火焰颜色略呈黄色,随着煤粉浓度 的降低,色度坐标减小,颜色从绿色过渡到兰色。 在煤粉稀薄时,色度坐标的反应也很灵敏。火焰的色度 坐标变低,意味燃料量不足,燃烧不稳定,甚至可能出 现灭火。
火焰检测器的选型
检测系统的物理结构
一体化式:火检探头和放大器集成在一起,安装在燃 烧器上 优点:结构简单,节约空间 缺点:对现场恶劣环境适应性不强,就地温度、湿度 和噪音等因素直接影响其正常运行,维护成本高,无 论是探头或放大器损坏都要一起更换;调试不便,要 到就地或通过手调器调试
26
火焰检测器的选型
优点:检测系统动作准确,灵敏 缺点:要求有高灵敏度的检流计,电极易烧坏和积碳
利用声电原理
优点:信号简单 缺点:受外界声源、噪声影响,易产生误动作
13
第二节 各种火焰检测器的特点
利用热电原理
优点:造价低,结构简单 缺点:热电偶热惯性大,灵敏度差、寿命短、可靠 性差
利用火焰周围压力变化性原理
21
对火焰的分区
22
对火焰的分区
根据燃烧器火焰的形状,可将其分为四部分: 黑龙区、初始燃烧区、燃烧区、燃尽区
从一次风口喷射出的第一段是一股暗黑色的煤粉和一次 风的混合物流,即黑龙区,其辐射强度和闪烁频率都很 低
第二段是初始燃烧区,煤粉因受到高温炉气和回流的加 热开始燃烧,大量煤粉颗粒爆燃形成亮点流,此段的特 点是这部分煤粉燃烧亮度不是很大,但是其闪烁频率却 达到最大值,往往可以在100Hz 以上 23
炉膛火焰检测原理和方法
频率分布特性: 由于各种随机扰动的存在,火焰辐射强度是随时间变化的,它在平均光强上 下波动(闪烁),其频率为0-2000Hz。火焰辐射脉动频率与燃煤成分,风/煤 比,一、二次风率、风速等有关,根据脉动频率量值可以判断火焰的存在 火焰的频谱分布特性通过对火焰信号时间序列的FFT获得,得到稳定或不稳 定工况下的频谱分布图。火焰不稳定时,低频部分的能量增加较多,变化较 大。 经过大量实验分析,存在三个火焰基础闪烁频率的范围: 15-50 Hz 火焰正常 7-15 Hz 火焰不稳定 ≤7 Hz 火焰熄灭 我国运用较多的比较成功的FSSS系统(炉膛安全监控系统)是可见光双信号 5 火焰检测器(双信号---用火焰强度和火焰频率来综合判断火焰是否存在)
燃烧诊断
光谱分析诊断技术 煤粉火焰中波长为600-700nm的辐射能量与煤粉浓度间存在 正比关系。通过检测这一波段的辐射强度,可获得煤粉浓 度变化的信息,对锅炉燃烧状态进行诊断 火焰颜色分析的诊断技术 可对同一色光进行表色,确定火焰的色度坐标。不同色 度坐标反映不同的煤粉浓度、不同的燃料品质。 火焰色度坐标可作为风煤匹配是否恰当的诊断依据,火 焰色度坐标变低,表明燃烧区的煤粉浓度低,不利于优 化燃烧
特点:
单色性好 频率、波长单一 方向性好 发散小、可远距离传输 亮度高 高能量密度 相干性好 相位固定
32
激原子气体:HeNe,金属蒸汽 离子气体:Ar/Kr 中性气体:CO、CO2、N2O….
坚固耐用的固体激光器 红宝石、YAG等 液体激光器 燃料激光器 小巧玲珑的半导体激光器 高功率的化学激光器(高于万瓦)
光敏电阻检测(红外线或紫外线式 火焰)
元件:由铊、镉、铅等的硒化物制成,和具有光敏面 的阴极,如氧化铯光电管
优点:对红外线、可见光敏感,结构简单,灵敏度高, 可靠性强
缺点:会受高温耐火强射出红外线干扰
17
炉膛辐射光谱
18
燃烧火焰的光谱
19
红外线和紫外线感测器
硫化铅感测器:是一种硫化铅光敏电阻,其特点是 对红外线辐射特别敏感。燃料在燃烧时,由化学反 应产生红外线辐射,使硫化铅光敏电阻感应,转变 成电信号 磷化镓感测器:是一种磷化镓光敏电阻,其特点是 对紫外线辐射特别敏感。燃料在燃烧时,由化学反 应产生紫外线辐射,使磷化镓光敏电阻感应,转变 成电信号
7
炉膛火焰检测原理和方法
数字图像火焰检测 用CCD摄像机摄取火焰的图像,输出信号用计算机处 理。 方法:一般用棱镜或光纤将图像传至安装在锅炉外边 的摄像机,用计算机处理,在显示器上以火焰亮度分 布图等形式显示。 优点:这种系统灵敏度很高,操作使用方便,随着总 价格的日益降低,必将有更广泛的应用。
8
6
炉膛火焰检测原理和方法
基于相关原理的火焰检测 两个光电探头呈一定角度安装,当二探头检测的相交 区域有火焰时,二探头会同时测到同区域相似的火焰 辐射信号,此时相关系数比较大; 当相交区域的火焰熄灭时,二探头测到的将是不同区 域的背景火焰或炉壁辐射信号,其接收的信号自然不 同,故相关系数有差异。 同样,任何火焰的漂移和不稳定都将导致相关系数的 降低。实践经验表明,相关系数>70%时可以认为火焰 正常。
39
激光的形成
40
激光诱导荧光光谱技术
荧光:当某种常温物质经某种波长的入射光(通常为紫外 线或X射线)照射,吸收光能后进入激发态且立即退激发并 发出出射光(通常波长比入射光的波长长,在可见光波 段);且一旦停止入射光,发光现象也随之立即消失。具 有这种性质的出射光就被称为荧光。
3
炉膛火焰检测原理和方法
光谱分布特性 依据火焰的辐射强度来判断火焰是否存在 按检测所用光谱波段差异可分为紫外线、可见光、红外 线及全辐射火焰检测
1. 紫外线适于燃油锅炉检测 2. 红外线比较适合检测全炉膛火焰 3. 可见光及近红外线是应用较多的光谱区
火焰检测原理判断火焰存在是否,拟设定一个强度阀值, 当辐射强度超过此阀值时认为火焰存在 4
9
火焰颜色分析的诊断技术
火焰颜色为橙黄色:表明氧气充足,火焰强度,充 分燃烧 煤粉浓度大时呈明亮的橙黄色
火焰颜色为兰色:表明氧气不足,燃烧不稳定,不 充分
煤粉浓度小时略呈兰色
10
燃烧诊断
利用摄像法检测诊断技术 利用CCD相机可拍摄到火焰分布情况,通过火焰的形式和分 布,可以判断燃烧器的气流工况、煤粉气流的着火及燃烧 情况、炉膛的热偏差状况以及水冷壁有无结渣等诊断 频谱分析诊断技术 根据火焰的频谱分布特性的低频波动能量和燃烧稳定性 的本质特性联系在全频范围内进行燃烧诊断,能获得更 详尽的反映燃烧工况的信息 燃烧不稳定时,低频波动能量变大,频谱中的交流分量 大大增加 燃烧稳定时,低频波动幅度变小,频谱中交流分量也小
20
火焰的脉动现象及其特性
对煤粉燃烧器而言,在燃烧器喷口处,一次风和煤粉 的混合物形成紊流,使燃烧火焰产生无规律的波动, 瞬间波动的幅值也不尽相同,即火焰的脉动现象,也 就是通常说火焰的闪烁,特性如下: 火焰的闪烁频率是火焰燃烧的重要特征,也是判断 有火无火的重要依据 混合物在气流震动越强时燃烧反应速度越快,燃烧 火焰的燃烧频率也越高 距离燃烧火焰越近,闪烁频率越高 不同的燃料,闪烁频率不同,油燃烧火焰闪烁频率 高于煤火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