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身边的植物资源
植物资源

1.·锦带花(Weigela florida)忍冬科,锦带花属产地习性:现在国外许多国家都有生长,国内原产于华北、东北及华北北部。
喜光,耐荫,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能耐瘠薄土壤,但以深厚、湿润而腐殖质丰富的土壤生长最好,怕水涝。
萌芽力强,生长迅速。
【产地】:亚洲东部,日本,中国等。
【花(果)期】:花期4-6月形态:落叶灌木,高3m,宽3米,枝条开展,树型较圆筒状,有些树枝会弯曲到地面,小枝细弱,幼时具2列柔毛。
叶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5-10cm,端锐尖,基部圆形至楔形缘有锯齿,表面脉上有毛,背面尤密。
花冠漏斗状钟形,玫瑰红色,裂片5。
蒴果柱形;种子无翅。
花期4-6月【应用】锦带花枝叶茂密,花色艳丽,花期可长达连个多月,在园林应用上是华北地区主要的早春花灌木。
适宜庭院墙隅、湖畔群植;也可在树丛林缘作花篱、丛植配植;点缀于假山、坡地。
2·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 mongolica Litv)松科,松属常绿乔木,树高15 —20 米,最高30 米。
最大胸径 1 米左右。
树冠卵形至广卵形,老树皮较厚有纵裂,黑褐色,常鳞片状开裂:树干上部树皮很薄,褐黄色或淡黄色,薄皮脱落。
轮枝明显,每轮 5 —12 个,多为7 -9 个,20 年生前大枝斜上或平展,一年生枝条淡黄色,2 — 3 年后变为灰褐色,大枝基部与树干上部的皮色相同。
芽圆柱状樟子松椭圆形或长圆卵状不等,尖端钝或尖,黄褐色或棕黄色,表面有树脂。
叶两针一束。
稀有三针,粗硬,稍扁扭曲,长 5 — 8 厘米,树脂道7 — 11 条,维管间距较大。
冬季叶变为黄绿色,花期 5 月中旬至 6 月中旬,属于风媒花,雌花生于新枝尖端,雄花生于新枝下部。
1 年生小球果下垂,绿色,翌年9 月— 10 月成熟,球果长卵形,黄绿色或灰黄色;第三年春球果开裂,鳞脐小,疣状凸起,有短刺,易脱落,每鳞片上生两枚种子,种翅为种子的 3 — 5 倍长,种子大小不等,扁卵形,黑褐色,灰黑色,黑色不等,先端尖。
小学科学14身边的动植物资源(教案)

小学科学14身边的动植物资源(教案)引言:在我们周围的自然环境中,我们可以找到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了解身边的动植物资源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培养对自然界的热爱和保护意识的关键。
通过本课,学生将学习如何识别身边的动植物资源,了解它们的重要性和与人类的关系,同时也学会如何保护和利用这些资源。
目标:1. 通过观察和描述,学生能够识别身边常见的动植物资源。
2. 了解常见动植物资源的特点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和利用动植物资源。
教学步骤:Step 1: 引入话题(5分钟)向学生展示一些图片,其中包括一些动植物资源,例如:食物、纺织品、药物等,并引导学生讨论这些物品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关系。
Step 2: 识别动植物资源(15分钟)2.1 向学生展示一些常见的动植物资源,如水果、蔬菜、树木、棉花等。
2.2 与学生一起讨论这些资源的特点和用途,并引导学生捕捉资源的共同点,例如:提供食物、提供材料、提供药物等。
Step 3: 了解动植物资源与人类的关系(20分钟)3.1 向学生介绍动植物资源对人类的重要性,例如食物供给、环境保护、文化传承等。
3.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保护和合理利用这些资源,并讨论对资源保护的一些简单方法,例如:节约资源、植树造林等。
Step 4: 动手实践(30分钟)4.1 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动植物资源进行研究。
4.2 学生们在小组中进行实地观察和调查,了解所选资源的生长环境、生长周期和采摘/收割方法。
4.3 学生们根据实地调查的结果,设计一个小实验或制作一个小工艺品来展示所选资源的用途和价值。
Step 5: 结束活动(5分钟)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总结自己的收获,并提醒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护和利用动植物资源。
扩展活动:1. 邀请一位专业人士来学校分享有关动植物资源的知识和技能。
2. 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的农场或植物园,让他们亲自体验和学习动植物资源的识别和利用。
3. 组织学生参与一次植树活动,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动手能力。
青岛版科学二年级上册科学课程纲要

青岛版科学二年级上册课程纲要学校名称:课程类型:小学科学设计教师:设计日期:2019.9适用年级:二年级授课时间:18课时一、课程目标:1.科学知识:初步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材料,了解各种材料在生活中的应用;描述一年季节变化、月相的变化的现象,知道太阳能够发光、发热;知道植物需要水和阳光;知道动植为人类生存提供了多种自然资源。
认识常用工具并了解其功能,知道使用工具更省力。
2.科学探究: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多种感官或者简单工具观察常见材料;对植物生长情况的不同做出解释,知道土培和水培的方法。
能根据生活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工具,在使用工具时,能通过体验活动探索出常用工具的功能。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愿意倾听、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
能如实地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养成尊重事实、用事实说话的意识。
知道人类生活离不开动植物,初步树立珍惜动植物资源的意识。
懂得要保护身边的动植物,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能对身边的动植资源提出感兴趣的问题,能依据已有经验对问题进行简单猜想。
了解工具给人类生活带来了便利。
人类可以利用工具改造自然让自身生活环境得到改善。
二、课程内容:三、课程实施(一)课程资源开发1.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习内容进行适当的增减或调序。
2.对现有资源科学教育价值进行充分挖掘;科学教室要配备一定的实物、模型和相关资料,如种子、植物、岩石标本、生态瓶等;与其他课程或活动整合,相互渗透、互相补充,如加强科学与艺术、语文、数学、社会的课程融合等。
3.家庭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鼓励家长与孩子一起进行观察探索活动;鼓励家长带领孩子接触大自然、亲近大自然。
4.聘请科技人员和专家担任学校科技活动的指导教师,聘请科技工作者定期向学生作科普讲座;组建学生科技团体,利用社会资源开展科普宣传和实践活动;阅读科普报刊杂志,观看科普电影电视,在网络上查阅资料等。
(二)教学实施1.结合学生的心理与生理特点,多采用游戏活动的形式,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科学》学习的乐趣,通过活动使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从而加深对科学、对科学探究、对科学学习的理解。
中国的动植物资源

中国的动植物资源动物(1)大熊猫:亦称猫熊。
哺乳动物。
体肥胖,形似熊,长约1.5米,肩高约66厘米。
眼周、耳、前后肢和肩部黑色,其余均为白色。
生活在2000米~4000米高山的竹林中,喜食竹子,有时也吃小动物。
善于爬树,性孤独,不群栖。
仅产于我国四川、陕西、甘肃的少数地方,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国家一类保护动物。
幻 (2)朱鹮:鸟类。
雄鸟体长近80厘米,雌鸟稍小。
羽毛多是白色,有的部位粉红色,颈部有若干延长而下垂的柳叶形羽毛,额、眼周、头顶、嘴基部、跗跖及裸露的下胫为红色。
生活于沼泽、山区溪流附近,栖于高大乔木上,以蟹、蛙、小鱼、田螺、甲虫等为食。
我国一类保护动物。
朱鹮在中国曾广泛分布于东北黑龙江省乌苏里江流域和兴凯湖,吉林省东部、中部和西部,辽宁省辽东半岛大连、金县和营口,河北,河南西部熊耳山,山东,山西东南部,陕西南部太白山、洋县,甘肃兰州、东南部徽县,安徽,浙江衢县,以及福州、台湾和海南岛,已仅见于陕西洋县。
4(3)金丝猴:亦称仰鼻猴。
哺乳动物。
体长约70厘米,尾长与体长相等或更长些。
背部有发亮的长毛,脸两侧、胸及后腿毛赤色。
生活于2500米~3000米高山密林中,群栖,以野果、嫩芽、竹笋为食。
分布于四川、甘肃和陕西南部。
我国一类保护动物。
(4)白头叶猴:哺乳动物。
体长约50厘米,头小,尾较体长,四肢细长。
头白,有毛冠,体背的毛较腹面长而密。
生活于热带、亚热带阔叶林中,群栖树上,很少下地,以野果、叶、花等为食。
产于我国云南、广西南部及越南北部。
我国一类保护动物。
(此外还有黑叶猴,也是一类保护动物。
)6(5)羚牛:亦称扭角羚。
哺乳动物。
长1.7米~2.2米,肩高1米~1.3米,重可达350公斤。
尾较短,雌雄均有短角。
全身棕黄色或深棕色,眼周黑色。
一般栖于3000米~4000米高地,夜出觅食,吃青草、树枝、竹笋等。
分布于我国四川、云南、陕西、甘肃等地。
我国一类保护动物。
7(6)白鳍豚:又称白暨豚。
身边的动植物资源-青岛2017版二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身边的动植物资源-青岛2017版二年级科学上册教案本篇教案主要针对青岛2017版二年级科学上册中的“身边的动植物资源”一课进行教学设计与讲解。
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身边的各种动植物资源,认识它们的特征和用途,培养观察、分析、思考和实践的综合能力。
教学目标1.了解身边常见的动植物资源,认识它们的特征和用途;2.培养学生对动植物的观察、分析、思考、实践的能力;3.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4.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爱护环境的理念。
教学内容1.鱼类、虫类、昆虫类等常见动物资源的认识和用途;2.红枣、苹果、葡萄等常见植物资源的认识和用途;3.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进行观察、摸索和实验,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1.让学生了解常见的动植物资源,认识它们的特征和用途;2.培养学生对动植物的观察、分析、思考、实践的能力。
教学难点1.让学生理解动植物资源的用途,并如何珍惜它们;2.培养学生对动植物资源的维护与保护的意识。
教学方法1.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让学生学习动植物资源的特征和用途;2.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加深对动植物资源的理解;3.课堂讲解法:通过讲解提高学生对动植物资源的认知和理解。
教学过程导入1.利用幻灯片或图表的方式展示常见的水果、蔬菜、鱼类等,通过简单的讲解,让学生知道它们的用途和特点。
2.引导学生自己思考,身边还有哪些动植物资源?有什么用途?正文1.让学生先了解鱼类、虫类、昆虫类等常见动物资源的认识和用途。
通过图表的形式展示,让学生知道这些动物资源的生长环境、特点和用途。
例如,鱼类可以用来做鱼丸、鱼肉丝等食品,虫类可以用来制作药物、补品等。
2.接下来,引导学生认识红枣、苹果、葡萄等常见植物资源的认识和用途。
同样,通过图表的形式展示这些植物资源的生长环境、特点和用途。
例如,红枣可以用来制作膳食、药酒等,苹果和葡萄则可以直接食用或加工制作果汁、蜜饯等。
14《身边的动植物资源》(教学设计)-青岛版科学二年级上册

课堂
课堂评价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可以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问题并进行解决。在本节课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课堂评价:
1.提问评价: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可以提出一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回答,从而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学生的回答来判断学生是否能够将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身边的动植物资源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身边的动植物资源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身边的动植物资源知识的积极性。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或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身边的动植物资源学习状态。
(五)拓展延伸(预计用时:3分钟)
知识拓展:
介绍与身边的动植物资源内容相关的拓展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情感升华:
结合身边的动植物资源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学科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鼓励学生分享学习身边的动植物资源的心得和体会,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4.实施可持续利用策略,合理开发和利用动植物资源,减少对资源的破坏。
5.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保护全球范围内的动植物资源。
(2)教学软件:教师运用教学软件,如互动白板、在线教学平台等,进行课堂教学,提高教学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3)实物展示:教师准备动植物的实物,如植物标本、动物模型等,让学生进行观察和触摸,更加直观地了解动植物资源。
二年级科学上册 第四单元 生活中的动植物资源 第14课 身边的动植物资源课件 青岛版六三制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初步理解人与植物、动物、大自然的关系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培养热爱 大自然,珍惜动植物资源的意识。 (2)培养探索身边动植物奥秘的兴趣。
探究新知
观察分析 探求来源
木头/竹子……
羊毛、兔毛……
毛笔的毛起初兔毛用 得多,后来也开始用 羊和鼬等动物的毛。
小组交流:拿出你们带来 的物品,在小组里分析交 流,看看它们的各个部分 分别是用什么制作的,用 到了哪些动物和植物资源。
探究新知
交流思考 升华情感
通过刚才的活动,你发现了什么?
△ 我们使用的很多物品都用到了动物和植物。 △ 动物和植物与我们关系密切。 ……
课题引入 回顾旧知:通过前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了解到了关于动植物的哪些 知识?
△植物的生长离不开阳光和水分。 △动植物为我们提供了食物。 △我们做衣服的天然材料,有的来自植物,有的来自动物。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动植物。
除了衣服和食物,动植物 还为我们提供了什么?
探究新知
桑树为我们提供了什么?
衣服
丝绸
珍惜资源 合理使用 和谐共生
基础达标
Hale Waihona Puke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牛可以用来耕地。 ( √ )
(2)马可以用来帮助人类拉货物。
(√)
(3)番茄只能够食用。 ( × )
(4)能结果的植物对人类有用,不能结果的植物对人类没有用处。 ( × )
2.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动物和植物资源是如此重要,它们 的数量却是有限的。我们应该怎样 对待它们?在生活中具体要怎样做?
中国的动植物资源

中国的动植物资源中国是一个地域广阔、气候多样的国家,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这些资源不仅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而且保持了生态平衡,促进了生物多样性的发展。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国的动植物资源,包括其特点、分布、利用和保护等方面。
中国的动物资源野生动物资源中国的野生动物资源非常丰富,有多种珍稀动物。
其中,大熊猫、金丝猴、朱鹮、扬子鳄、东北虎等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这些动物主要分布在中国的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园和动物园等地。
畜牧资源中国的畜牧资源也很丰富,有猪、牛、羊、马、驴等家畜,以及鸡、鸭、鹅等家禽。
此外,还有一些地方特色的牲畜品种,如内蒙古的骆驼、青海的牦牛等。
渔业资源中国拥有众多的河流、湖泊和海洋,渔业资源十分丰富。
主要的经济鱼类有草鱼、鲤鱼、鲢鱼、鳙鱼、黄鱼、带鱼等。
近年来,由于过度捕捞和环境污染,渔业资源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中国的植物资源森林资源中国的森林资源具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和独特的生态系统。
全国林业用地面积为26329.5万公顷,森林面积15894.1万公顷,活立木蓄积量124.9亿立方米,森林蓄积量112.7亿立方米。
中国的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和华南地区。
草原资源中国的草原资源面积广阔,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40%以上。
草原类型多样,包括高山草甸、草原、草甸草原、沙地草原等。
草原上生长着大量的牧草,为畜牧业提供了物质基础。
农业资源中国的农业资源包括水稻、小麦、玉米、油菜、棉花、茶叶、水果等作物。
这些农作物在中国各地的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国家的粮食安全和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动植物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合理利用中国的动植物资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动物资源用于食用、药用、观赏等多种用途,植物资源则用于食品、药品、纺织品等产业。
然而,在利用过程中,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避免过度捕猎、捕捞和砍伐,以免破坏生态平衡。
保护措施为了保护动植物资源,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对珍稀濒危物种进行保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身边的动植物资源
教学目标
1.知道生活中常见动植物的名称,初步感知动植物的形态、种类的
丰富和有趣。
2.想知道、爱提问,大胆猜想,体验合作与交流的愉快。
3.珍爱生命,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教学重点:
能调查身边常见动植物种类。
教学难点:
能够探究动植物特点。
教学准备:
毛笔铅笔本子书包布笔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老师让大家回家观察身边的动物或植物,大家收获一定不少。
今天请同学们汇报自己的观察发现。
板书课题14身边的动植物资源
二、探究活动
1.动物和植物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什么?
2.谁来说说大树有什么作用?
3.谁来说说羊有什么作用?
4.牛可以做什么呢?
5.柳条可以做什么呢?
我们为什么要珍惜动植物资源?请你来说一说毛笔用到了那些动植物资源?
其他学习用品呢?
三、拓展活动:
回家后找一找家中的物品用到了哪些动物资源和植物资源。
四、课堂小结:
感谢每一位同学的分享,其实,有关动物和植物的知识还有很多,只要我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会发现更多与它们有关的知识。
五、板书设计:
14.身边的动植物资源
大树
山羊学生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