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大学艺术概论期末考试试题(A卷)
《艺术概论》试题及答案

《艺术概论》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 艺术起源于人类对什么的模仿?A. 自然现象B. 社会现象C. 宗教信仰D. 政治制度答案:A2. 下列哪项不是艺术的主要功能?A. 审美B. 教育C. 娱乐D. 科学答案:D3. 艺术创作过程中,艺术家的主观能动性主要体现在哪个方面?A. 材料选择B. 技术运用C. 情感表达D. 社会影响答案:C4. 艺术欣赏是一种什么样的活动?A. 被动接受B. 主动参与C. 客观分析D. 个人偏好答案:B5. 艺术批评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评价艺术作品的优劣B. 提高艺术作品的知名度C. 指导艺术创作的方向D. 促进艺术市场的发展答案:A(以下题目略)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艺术作品的创作?A. 社会环境B. 个人经历C. 材料成本D. 技术条件答案:A, B, D2. 艺术作品的分类可以从哪些角度进行?A. 艺术形式B. 艺术风格C. 创作年代D. 创作目的答案:A, B, C3. 艺术作品的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A. 历史价值B. 艺术价值C. 经济价值D. 社会价值答案:A, B, D4. 艺术与科学的关系体现在哪些方面?A. 相互独立B. 相互促进C. 相互排斥D. 相互借鉴答案:B, D5. 艺术教育的目的包括哪些?A. 培养审美能力B. 培养创新思维C. 培养批判精神D. 培养实践技能答案:A, B, C(以下题目略)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1. 简述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答案: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密切,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艺术作品常常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和升华,它能够表达人们的情感、思想和愿望,同时也能启发人们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
2. 描述一下艺术表现手法有哪些。
答案:艺术表现手法包括但不限于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摄影等。
每种艺术形式都有其独特的表现手法,如绘画中的点、线、面、色彩、构图等,音乐中的旋律、节奏、和声等。
期末艺术概论试题及答案

期末艺术概论试题及答案题1:艺术概论是什么?请简要描述。
艺术概论是一门关于艺术的综合性学科,旨在通过对艺术的研究和探讨,深入了解艺术的本质、作用以及与其他领域的关联。
艺术概论涵盖各种艺术形式和风格,包括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戏剧等。
通过学习艺术概论,人们能够拓宽视野,培养艺术欣赏能力,了解不同文化的艺术表达方式,提升审美水平。
题2:列举并描述艺术的四个基本属性。
艺术的四个基本属性是形式、内容、风格和表达。
1. 形式:指艺术作品的物质形态,包括艺术作品的形状、结构、颜色、材质等。
形式不仅是艺术作品的外在表现形式,也是艺术家表达意图的重要手段。
2. 内容:指艺术作品所传递的思想、情感、主题等,反映了艺术家对社会、自然和人生的理解和表达。
艺术作品的内容与时代、文化背景密切相关,具有深远的内涵和象征意义。
3. 风格:指艺术家在艺术表达中所形成的独特的风格特点,包括创作技巧、艺术语言和个人风格等方面。
艺术家通过风格的塑造,使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风貌和辨识度。
4. 表达:指艺术家通过艺术作品所表达的情感、思想、情境等,通过形式、内容和风格等要素,使用视觉、听觉等感官符号向观众传递信息和体验。
艺术作品的表达方式可以是直接的、象征性的或抽象的,通过观众的感知与解读形成艺术的交流和共鸣。
题3:简述文艺复兴时期对欧洲艺术的影响。
文艺复兴是15世纪至17世纪欧洲出现的一场思想与文化运动,对欧洲的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文艺复兴时期注重人文主义思想的提倡,强调人的全面发展与个体价值的重要性。
这种思潮对艺术家的创作观念产生了积极影响,使得艺术家开始将个人情感和思想表达融入作品中,形成了以人为中心的艺术风格。
其次,文艺复兴时期重视古希腊和古罗马的艺术和文化,追求对古代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这一影响使得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作品注重人体的写实和比例,提高了艺术作品的表现力和真实性。
另外,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主张以科学、理性的态度来对待艺术。
艺术概论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艺术概论考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孔雀舞》是我国___________族的代表性舞蹈。
()A、傣B、瑶C、彝D、苗正确答案:A2.白居易在听琵琶女的演奏后写下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诗句,这体现了艺术鉴赏审美效应中的()A、净化B、期待C、共鸣D、领悟正确答案:C3.艺术家的灵感是一种()A、创造力高度活跃的心理状态B、非理性的迷狂状态C、纯粹的无意识状态D、神秘的天启现象正确答案:A4.下列选项中,不是改编自文学作品的影片是()A、《林家铺子》B、《城南旧事》C、《林则徐》D、《早春二月》正确答案:C5.在影片《林则徐》中成功地塑造了林则徐这一民族英雄形象的著名演员是()A、赵丹B、崔嵬C、李默然D、孙道临正确答案:A6.《拉奥孔》是________的雕塑作品。
()A、古罗马晚期B、古罗马早期C、古希腊晚期D、古希腊早期正确答案:C7.《牡丹亭》是我国明代的著名戏曲,它的作者是__________。
()A、关汉卿B、杜甫C、马致远D、汤显祖正确答案:D8.世界文化遗产吴哥窟位于()A、柬埔寨B、缅甸C、泰国D、印度正确答案:A9.在平面上雕出凸起的艺术形象的雕刻形式称为()A、浑雕B、圆雕C、浮雕D、透雕正确答案:C10.青铜雕塑《思想者》的创作者是()A、马约尔B、罗丹C、菲狄亚斯D、亨利?摩尔正确答案:B11.雕像《掷铁饼者》的创作者是()A、米开朗琪罗B、米隆C、吕德正确答案:B1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__________的词作。
()A、柳宗元B、李清照C、苏轼D、辛弃疾正确答案:C13.巴黎圣母院的建筑风格属于()A、巴罗克式B、哥特式C、洛可可式D、拜占庭式正确答案:B14.《家》、《春》、《秋》被称为“__________三部曲”。
()A、激流B、时间C、农村D、生活正确答案:A15.达利的油画《记忆的永恒》和布努艾尔导演的电影《一条安达鲁狗》等是__________流派的代表作品。
《艺术概论》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艺术概论》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艺术起源的学说之一?A. 模仿说B. 表现说C. 工具说D. 游戏说答案:C2. 以下哪个艺术家被誉为“现代艺术之父”?A. 毕加索B. 莫奈C. 塞尚D. 凡·高答案:C3. 中国古代“书圣”是指以下哪位书法家?A. 王羲之B. 王献之C. 颜真卿D. 柳公权答案:A4. 以下哪个是西方现代艺术的代表流派?A. 印象派B. 立体派C. 超现实主义D. 抽象表现主义答案:D5. 以下哪个选项属于艺术的审美特征?A. 形式美B. 内容美C. 意蕴美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6. 艺术是人类审美活动的产物,它是人类审美情感的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物化、表现7. 中国古代艺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大类别。
答案:绘画、雕塑、建筑、音乐8. 艺术的审美价值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方面。
答案: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教育性9. 西方艺术史上有“文艺复兴三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10. 艺术的分类方法有很多,以下属于按艺术形式分类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绘画艺术、雕塑艺术、建筑艺术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艺术的社会功能。
答案:艺术的社会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审美功能:艺术通过美的形式,激发人们的审美情感,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
(2)教育功能:艺术通过传递知识、道德、价值观等,培养人们的思想品德。
(3)认识功能:艺术反映社会生活,帮助人们认识世界,提高认识能力。
(4)娱乐功能:艺术带给人们愉悦的享受,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传媒2020年7月《艺术概论》课程考试在线作业考核试题

【奥鹏】-[中国传媒大学]传媒2020年7月《艺术概论》课程考试在线作业考核试题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第1题,艺术是()的最高形式;哲学是()的最高形式。
A、感性理性B、理性感性C、感性精神D、理性精神正确答案:A第2题,艺术的接受与消费贯穿于整个艺术生产活动之中。
德国接受美学家()提出了“隐含的读者”概念。
A、伊瑟尔B、达·芬奇C、萨特D、黑格尔正确答案:A第3题,()是艺术民族性的核心和灵魂。
A、民族精神B、革新精神C、世界精神D、文化传统正确答案:A第4题,()是艺术返回社会生活的必由之路。
A、艺术生产B、艺术创作C、艺术接受D、艺术传播正确答案:C第5题,()说:“真正不朽的艺术作品当然是一切时代和一切民族所共赏的。
”A、黑格尔B、别林斯基C、柏拉图D、恩格斯正确答案:A第6题,古希腊哲学家()认为,现实是艺术的直接根源,而“理式”是艺术的最A、黑格尔B、柏拉图C、康德D、克罗齐正确答案:B第7题,()是实用艺术,旨在改善和美化人类自身生活的环境。
A、诗歌B、舞蹈C、建筑与园林D、戏剧正确答案:C第8题,()不仅创造了艺术发生的前提和条件,而且成为艺术发生的直接动因。
A、生产劳动实践B、生活趣味C、审美观念D、心理活动正确答案:D第9题,明代()在《瓶花斋论画》中写道:“善画者师物不师人,善学者师心不师道,善为师者师森罗万象,不师先辈”。
A、荆浩B、姚最C、袁宏道D、张璪正确答案:C第10题,“形散神不散”是文学界讨论()特点时得出的一个共识。
A、诗歌B、散文C、小说D、戏剧正确答案:B第11题,()是艺术的基本特征。
A、具体性B、概括性D、感染性正确答案:C第12题,艺术家的创作、艺术作品的质量愈来愈受到发行量、收视率、票房价值等经济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艺术作品进入市场的过程中,也具有一定的()。
A、商品属性B、文化属性C、流通属性D、价值属性正确答案:A第13题,()是艺术区别于其他社会事物的根本性质。
传媒大学艺术概论期末考试试题A卷

艺术概论期末考试试题(A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贴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艺术家应具备的审美创造能力是(D )A.敏锐的感知能力,丰富的想象力,深入的理论研究能力B.高超的鉴赏能力,丰富的想象力,深刻的批评能力C.敏锐的感知能力,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精湛的艺术技巧D.敏锐的感知能力,丰富的想象力,精湛的艺术技巧2.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创作理论的唐代著名画家是(D)A.吴道子B.张择端C.周防D.张璪3.艺术创作者群体有相同或相近的艺术主张,代表人物成就显著,其创作实践和艺术成果也被人们认可,这就形成了( B)A.艺术风格B.艺术流派C.艺术思潮D.艺术趣味4.主张艺术起源于游戏,并著有《美育书简》的德国美学家和作家是(C )A.康德B.叔本华C.席勒D.尼采5.白居易在听琵琶女的演奏后写下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诗句,这体现了艺术鉴赏审美效应中的(A)A.共鸣B.净化C.领悟D.期待6.明代画家石涛曾说“搜尽奇峰打草稿”,“搜尽奇峰”属于艺术创作过程中的(C )A.艺术理解B.艺术体验C.艺术鉴赏D.艺术表现7.“寓教于乐”是指艺术的(B )A.审美娱乐功能B.审美教育功能C.审美认识D.审美意识作用8.( D )是艺术民族性的核心和灵魂A.地理环境B.经济状况C.文化传统D.民族精神9.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之间存在着不平衡关系,是由(C)提出的著名论断A.毛泽东B.列宁C.马克思D.恩格斯10.从创作客体看,艺术创作离不开(D )A.艺术家的主观努力B. 一定的时代C. 一定的阶级和民族口.客观现实社会生活二、简答:(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题10分,共40分)1.简述艺术作品的三个层次。
(不少于500字)(1)艺术语言,是创造主体在特定艺术种类的创造活动中,运用独特的物质材料和媒介,按照审美法则,进行艺术表现的手段和方式。
传媒2020年7月《艺术概论》课程考试在线作业考核试题

【奥鹏】-[中国传媒大学]传媒2020年7月《艺术概论》课程考试在线作业考核试题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第1题,艺术是()的最高形式;哲学是()的最高形式。
A、感性理性B、理性感性C、感性精神D、理性精神正确答案:A第2题,艺术的接受与消费贯穿于整个艺术生产活动之中。
德国接受美学家()提出了“隐含的读者”概念。
A、伊瑟尔B、达·芬奇C、萨特D、黑格尔正确答案:A第3题,()是艺术民族性的核心和灵魂。
A、民族精神B、革新精神C、世界精神D、文化传统正确答案:A第4题,()是艺术返回社会生活的必由之路。
A、艺术生产B、艺术创作C、艺术接受D、艺术传播正确答案:C第5题,()说:“真正不朽的艺术作品当然是一切时代和一切民族所共赏的。
”A、黑格尔B、别林斯基C、柏拉图D、恩格斯正确答案:A第6题,古希腊哲学家()认为,现实是艺术的直接根源,而“理式”是艺术的最A、黑格尔B、柏拉图C、康德D、克罗齐正确答案:B第7题,()是实用艺术,旨在改善和美化人类自身生活的环境。
A、诗歌B、舞蹈C、建筑与园林D、戏剧正确答案:C第8题,()不仅创造了艺术发生的前提和条件,而且成为艺术发生的直接动因。
A、生产劳动实践B、生活趣味C、审美观念D、心理活动正确答案:D第9题,明代()在《瓶花斋论画》中写道:“善画者师物不师人,善学者师心不师道,善为师者师森罗万象,不师先辈”。
A、荆浩B、姚最C、袁宏道D、张璪正确答案:C第10题,“形散神不散”是文学界讨论()特点时得出的一个共识。
A、诗歌B、散文C、小说D、戏剧正确答案:B第11题,()是艺术的基本特征。
A、具体性B、概括性D、感染性正确答案:C第12题,艺术家的创作、艺术作品的质量愈来愈受到发行量、收视率、票房价值等经济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艺术作品进入市场的过程中,也具有一定的()。
A、商品属性B、文化属性C、流通属性D、价值属性正确答案:A第13题,()是艺术区别于其他社会事物的根本性质。
《艺术概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1绘画,雕塑,建筑(美术又称造型艺术)2表现性和形式美是实用艺术的特征3实用艺术的基本原则是实用性与审美性有机统一,特征是实用性与审美性表现性与形式美民族性与时代性4美育的核心:艺术教育5蔡元培,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6凝固的音乐:建筑7审美体验(2个)审美直觉审美升华审美娱乐8艺术流派(3个)艺术语言艺术风格艺术特色艺术构思艺术传达9.艺术的社会功能:审美认知,审美教育(以情感人,潜移默化,寓教于乐),审美娱乐10.艺术的起源:巫术说(西方)劳动说(中国)11.艺术学形成于19世纪末二.多选1.艺术起源:劳动说,模仿说,游戏说,巫术说,表现说(全选)2.艺术的主要特征:形象性,主体性,审美性3.艺术的审美功用:认知功用,娱乐功用,教育功用4.文化大系统的组成要素: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5.西方现代派美术:野兽派,立体派,未来派,达达派,表现派,超现实主义,抽象主义,波普艺术(五选四)6艺术创作过程分为3个阶段:艺术体验<眼中之竹> 艺术构思<胸中之竹> 艺术传达<手中之竹>7艺术语言(作品)的层次:全选8从艺术作品的角度来看,艺术作品形象可分为:视觉形象,听觉形象,文学形象,综合形象(去一个)9艺术鉴赏的审美心理包括:注意、感知、联想、想象、情感、理解等基本要素全选10艺术鉴赏过程包括:直觉感受层面,深入体验层面,领悟升华层面11艺术分类全选12实用艺术包括:建筑艺术,园林艺术,工艺美术,现代设计13建筑的基本原则:实用,坚固,美观14艺术语言有哪些:选四个绘画:线条形状色彩色调音乐:乐音旋律节拍速度建筑:空间形体比例均衡节奏色彩装饰工艺美术:材质造型色彩装饰舞蹈艺术:人体动作戏剧和电影:文学造型音乐语言15.中国园林的美学特征:1.本于自然高于自然2建筑美与自然美融合3诗画的情趣4意境的涵蕴16,视觉设计包括:装帧设计、印刷设计,包装设计,展示陈列设计,视觉形象设计,广告设计全选17.实用艺术特征:实用性与审美性表现性与形式美民族性与时代性18.造型艺术包括:绘画雕塑摄影艺术书法艺术19.世界两大绘画体系:东方绘画体系,西方绘画体系20.雕塑从表现手法分为圆雕.浮雕.透雕21.摄影的样式和题材:样式:绘画主义纪实主义印象主义超现实主义题材:肖像摄影风光摄影舞台摄影体育摄影建筑摄影(老师说全选)22.造型艺术的美学特征:造型性和直观性,永固性和瞬间性,再现性和表现性三.名词解释艺术传达:指艺术家借助一定的物质材料和艺术媒介,运用艺术技巧和艺术手法,将自己在艺术构思活动中形成的审美意象物态化,成为可供其他人欣赏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术概论期末考试试题(A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贴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艺术家应具备的审美创造能力是( D )
A.敏锐的感知能力,丰富的想象力,深入的理论研究能力
B.高超的鉴赏能力,丰富的想象力,深刻的批评能力
C.敏锐的感知能力,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精湛的艺术技巧
D.敏锐的感知能力,丰富的想象力,精湛的艺术技巧
2.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创作理论的唐代著名画家是(D)
A.吴道子B.张择端C.周防D.张璪
3.艺术创作者群体有相同或相近的艺术主张,代表人物成就显著,其创作实践和艺术成果也被人们认可,这就形成了( B)
A.艺术风格B.艺术流派 C.艺术思潮 D.艺术趣味
4.主张艺术起源于游戏,并著有《美育书简》的德国美学家和作家是(C )A.康德B.叔本华 C.席勒 D.尼采
5.白居易在听琵琶女的演奏后写下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诗句,这体现了艺术鉴赏审美效应中的( A)
A.共鸣B.净化 C.领悟 D.期待
6. 明代画家石涛曾说“搜尽奇峰打草稿”,“搜尽奇峰”属于艺术创作过程中的( C )
A.艺术理解
B.艺术体验
C.艺术鉴赏
D.艺术表现
7.“寓教于乐”是指艺术的( B )
A.审美娱乐功能
B.审美教育功能
C.审美认识
D.审美意识作用
8.( D )是艺术民族性的核心和灵魂
A.地理环境
B.经济状况
C.文化传统
D.民族精神
9. 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之间存在着不平衡关系,是由( C)提出的著名论断A.毛泽东B.列宁 C.马克思 D.恩格斯
10. 从创作客体看,艺术创作离不开(D )
A.艺术家的主观努力 B.一定的时代
C.一定的阶级和民族 D.客观现实社会生活
二、简答:(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艺术作品的三个层次。
(不少于500字)
(1)艺术语言,是创造主体在特定艺术种类的创造活动中,运用独特的物质材料和媒介,按照审美法则,进行艺术表现的手段和方式。
艺术语言以表现内容为目的,同时也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随着艺术创作实践的发展。
艺术语言也在不断的发展更新。
熟练的掌握并应用艺术的艺术语言,是对一个艺术家最起码的要求。
对艺术语言特色的了解也将对欣赏着的艺术艺术欣赏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正因为艺术语言具有这种独特的双重重要性,艺术语言特色就成为我们了解艺术作品的重要课题。
没有艺术语言就没有艺术作品的存在。
(2)艺术形象,艺术形象是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方式,是通过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相互交融,并由主体创造出来的艺术成果。
艺术形象虽然可以分为视觉形象、听觉形象、文学形象和综合形象,但他们的基本特征却是相同的。
作为艺术反映生活的基本形式,艺术形象是艺术作品的核心。
艺术形象包括三方面内容: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艺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按照一般的说法,艺术形象有三大特征:具体性、概括性、感染性。
也有的理论家把真实性典型性、情感性、审美性登看做是艺术形象的重要特征。
(3)艺术意蕴,是指在艺术作品中蕴含的深层的人生哲理、诗情画意或精神内涵,它是艺术主体对于艺术典型或意境深刻领悟和创造的结果。
艺术意蕴具有多义性和模糊性。
艺术意蕴是艺术创造的最高境界。
2.什么是“隐含的读者”?(不少于500字)
隐含的读者,,是相对于某一作品的现实已经有存在读者而言的,是指作者本文自身设定的能够把文本提供的可能性加以具体化的预想读者。
也就是说,如果把作品当作商品,隐含的读者就是商品的目标消费者群体。
(1)隐含的读者是伊瑟尔用现象学方法对读者进行现象学透视的结果,表达的是一个现象学读者模型,一种理论构造,不可把它混同于实际读者;2)但是在建构这个读者模型的过程中实际读者是伊瑟尔的意向客体,该模型揭示的也是真实读者的现象学意义,所以它和真实读者关系密切;3) 隐含的读者说明的又不仅仅只是读者,因为伊瑟尔最终的意向客体是文学阅读本身,即读者-文本的互动过程,所以该“读者”必然要隐含文本的存在,这也是它的现象学特征,这个特征体现在隐含的读者独特的构成上。
(2)隐含的读者由两个部分组成:对应于“文本设置的情感”的是“作为文本结构的读者作用”,对应于“读者的存在”的是“作为结构化行为的读者作用”。
前者是一个现象学文本结构,包括由各种文本视角交织而成的视角网6、这些视角相互作用后形成的视角汇合点(即通常所说的文本意义)、以及外在于文本、供读者透视文本视角的“立足点”。
从现象学角度看,文本的视角汇合点与读者的立足点都是虚在的,要靠读者的“结构化行为”即阅读行为来加以实质化。
由此可见通过隐含的读者伊瑟尔至少想说明两点:文本的存在对任何阅读行为都是必不可少的;离开了文本,脱离文本-读者的相互作用,就不足以揭示读者的本质。
3.如何理解“熟悉的陌生人”?(不少于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