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

曾国藩
曾国藩

曾国藩(1811--1872年)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从湖南双峰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以一介书生入京赴考,中进士留京师后十年七迁,连升十级,37岁任礼部侍郎,官至二品。紧接着创见因母丧返乡,恰逢太平天国巨澜横扫湘湖大地,他因势在家乡拉起了一支特别的民团湘军,历尽艰辛为清王朝平定了天下,被封为一等勇毅侯,成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后历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官居一品,死后被谥“文正”。

曾国藩所处的时代,是清王朝由乾嘉盛世转而为没落、衰败,内忧外患接踵而来的动荡年代,由于曾国藩等人的力挽狂澜,一度出现“同治中兴”的局面,曾国藩正是这一过渡时期的重心人物,在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各个方面产生了令人注目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仅作用于当时,而且一直延至今日。从而使之成为近代中国最显赫和最有争议的历史人物。

近代中国人尤其湖南人,从权贵政要,志士仁人到青年学子,大多佩服曾国藩,佩服其治学为人和带兵做事。从从李鸿章,张之洞到袁世凯,蒋介石,无不对之顶礼膜拜,尊为“圣哲”;从梁启超到杨昌济,从陈独秀到毛泽东,也无不表示推崇师法,受过其人的种种影响。在湖南第一师范毕业的前一年(1917年8月28日),毛泽东在致黎锦熙的信中写道:“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观其收拾洪杨一役,完美无缺。”蒋介石则这样评价曾国藩:

大满清之所以中兴,太平天国之所以失败者,盖非人才消长之故,而实德业隆替之征也。彼洪杨石陈韦之定略,岂不比拟于曾左胡李之清臣,然而曾氏标榜道德,力体躬行,以为一世倡,其结果竟给移风易俗,挽回颓靡。吾估不问其时应变之手段,思想之新旧,成败之过程何如,而其苦心毅力,自立立人,自达达人之道,盖已足为吾人之师矣(《曾胡治兵语录注释》——蔡锷著)。

由此可见一斑。

曾国藩曾被人推许为继孔子,朱子以后再度复兴孔学的圣哲:建功树业,转移世运的伟大贤者,清朝咸同中兴第一名臣。在中国历史上,曾国藩是极其重要的一个关键人物。他平定太平天国,维护了清朝的统治,同时他善于识拔人才,引用之能,更时时以转移社会风气建立廉能政治为己任。所以经由他一手拯救得生的满清王朝才会在同治光绪之间,一度出现振苏衰起救的中兴之象。同时他注意个人道德文章的修养,在立德,立言,立功上成就了不朽事业。

自曾氏去世之后,先有满清朝廷褒扬其功,赐以美溢,既有其弟子,同僚,家属,一力为其歌功颂德。除推崇其诗文外,陆续刊行其遗著,对其涵养之功,治病之法,办事之能,经世之才等等优点广事宣扬。清政府称他是“学有本源,器成远大,忠诚体国,节劲凌霜”,一般的官宦和士人则称他“盛烈伟绩冠一代,深造道德”“仁爱明知,智勇兼全”“气度忧闳,望而知其伟人”“可称完全之君子,而为清代一流人物”等善颂善寿之词,不一而足,不可胜数。

然则,誉之而来,谤亦随之。勃兴于清末的革命运动,首先提出排满反清的民族主义革命思想。基于此革命主张,为满族所建立的清王朝自然是必须的革命对象。至于那些在,满清王朝中做官的汉人,尤其他们曾经出力镇压过汉人的革命运动,必被视作为异族效力的犬马,抵之为汉奸,斥之为反贼。曾国藩是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出力最多的人,于是也就成为了首要的推倒对象,詈为镇压革命的刽子手,与胡林翼,左宗棠等人同被画为人首兽身的畜类,口诛笔伐,无所不用其极。

章炳麟(章太炎)当时是最激烈的代表之一。他说:“曾国藩者,誉之则为圣相,厌之则为元凶。死三十年,其家人犹曰:吾祖民贼,悲夫,虽孝子贤孙百世不能改也。孙中山先生则说:曾国藩者不明春秋大义,汉子孙不孝。

更有甚者认为曾国藩根本是伪儒家的代表,其所谓的种种美好品德,皆不过其所利用的工具。利用道德,善行,才能等工具,以济其奸,是大盗亦有道的大奸人。

可无论人们如何贬斥,曾国藩的“行事正惬人心,共治已伸民权,却是一个可以保留中

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

梁启超先生以史学家的眼光评价曾国藩:曾文正公,近日排满家所最唾骂者也。而吾则越更事越崇拜其人。吾以为使曾文正公今日犹壮年,而中国必由其手而获救矣。彼惟以天性之纯厚也,故虽行破坏焉可也;惟以修行之极严谨也,故虽用权变焉可也。彼其事业之成,有所以自在美者在也,彼其能拿厉群贤,以共图事业之成,有所以学于人且善写人者也。吾欲澄清天下则已,苟有此志则吾谓《曾文正集》不可不日三更也。——《饮冰室文集·论私德》

又曰:曾文正者,岂惟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其惟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然而文正固非有超群绝伦之天才,在当时诸贤杰中最称钝拙,其所遭值事会,亦终身在指逆之中。然乃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所成就震古铄今,而莫与宗者,其一生得力在立志,自拔于流俗,而困而知,而勉而行,历百千艰阻而不挫屈;不求近效,铢积寸累,受之以虚,将之以勤,植之以刚,贞之以恒,帅之以诚,勇猛精进,艰苦卓绝”。“而文正以朴拙之资,起家寒素,饱经患难,丁人心陷弱之极运,终其生于挫折讥妒之林,惟持一己之心力,不吐不茹,不靡不回,卒乃变举世之风气,挽一时之浩劫。彼其所言,字字皆得之阅历而切于实际,故其亲切有味,资吾侪辈当前之受用者,非唐宋以后儒先之言所能逮也。……况相去仅一世,遗泽未斩,模模在望者耶?则兹编也,其真全国人之布帛菽粟而斯须不可去身者也”。虽有阿谀奉承之嫌疑,然则其大体体现了曾国藩做人做事的原则以及其取得功绩的原因。

民国以后,人们对其替满族出力,讨伐汉人虽加以指责,但认为应从“历史的时代性以及他的家世教育所造成的必然性上”加以理解,用大历史观对其进行评价。同时亦称赞其在与太平军的战争中保卫儒家传统文化。从整体上,人们开始更多的从道德角度评价曾国藩。

总之,曾国藩的一生是很难给以一个确定的评价的,其一生的多变性和复杂性,概括起来原因主要有以下特点:

首先,他非常重视理学。他虽然主张兼取各家之长,义理,考据,经济,辞章四者不可缺一,但始终将理学放在首要地位,认为只有先学好理学才能学好其他学问。因而,其世界观和道德观上一直秉承着理学的传统。

其次,曾国藩非常重视人的品德修养。自追随唐鉴,倭仁讲习理学以来,他虽然有按照理学家的形式每日做功课,但从未放松过对自己道德的修养,每天都对自己进行反省,时时见诸其日记和书牍中。

最后,曾国藩非常相信主观意志的作用,甚至把自己一生所取得的成就归结于“坚忍”两字。他的一生前半期是功业的,是标榜诚信的,但后半期随着事业的如日中天,其座右铭成了“打掉牙,和血吞”。这正是其可贵而又可恨之处。

基于此,对于曾国藩的评价,吾窃以清代王闿运之挽联作结:

平生以霍子孟、张叔大自期,异代不同攻功,戡定仅传方面略;经术在纪河间、阮仪征之上,致身何其太早,龙蛇遗憾礼堂书。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

曾国藩的家书,共有300多封,其行文随想而至,挥笔自如,在看似平淡家常事中蕴藏着真知灼见,极具说服力和感召力。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就曾说过:愚

于近人,独服曾文正。"可见曾国藩影响之大。为此,我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对《曾国藩家书》进行了研读,读后感触颇深。

一、多切磋。首先曾国藩提倡“多切磋”,这是他在家书中写得最多的方面。有竞争才会有进步,只有在不断地竞争中才能发现缺点,弥补不足。对于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竞争能激发出内部的活力。不过,竞争必须是有序的竞争。尤其是建设和谐校园,必须力戒教师无序混乱的竞争。竞争不仅能对教师的各项工作起到引导作用,而且还能转变教师的工作态度,激发教师的上进心和工作热情。

第二,多实践。对于子侄,他认为:“凡人皆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的君子”他还说过:“除读书外,教之扫屋、抹桌凳、收粪、锄草,是极好之事,切不可以为有损架子而不为也。”这与苏联霍姆林斯基倡导的劳动教育是不谋而合的。与曾氏家教相比,我们不难发现我们的教育目标发生了偏差,我们过分的重视了“才”的教育。

我们现今的教育由于高考的压力,学校之间只注重升学率,而忽视了对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培养。这就使素质教育流于形式,成为了教育向前发展的一个负担。我个人认为素质教育不能理解为简单的增加音、体、

美课程以及减少课业负担,而应该适当增加些实践课和兴趣课,最好能像国外一些学校那样,有野外实践或者给孩子布置个分析报告之类的作业,这样可以让孩子真正的长知识,开眼界。

第三,多思考。他要求子侄要多思考,像这样的道理,我们大家都心知肚明但是实行起来就是困难重重,为什么哪?像我们教师大家只知埋头苦干,不知现今的素质教育考验的是每位教师的知识结构、智慧水平、教学思维方式、教学风格、教育观念等综合素质。

可是,现在的教师又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单兵作战,在日常教学中靠自己个人的力量解决课堂中所有的问题,知识面狭窄,扩展度不深。面对这种现象我个人认为:一定要教师一改过去的工作方式转向靠智慧取胜,靠科学取胜的新工作方式。现在最应该提倡的是:指导性的教师合作学习(如邀请同事进行课堂观摩与诊断指导自己的教学、教学评估小组活动等);观摩型的教师合作学习(如观摩教学、教学展示等);研究型的教师合作学习(如小组合作教学、课堂事件调研、反思性教例研究、反思性说课活动、教学创新论坛、课题引领的行动研究);网络型的教师合作学习(如博客、论坛上的讨论研究性活动或者与专家的在线交流活动等)……

曾国藩的教育理论,直至今日仍然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作为新世纪的复合型教师,我相信只要付出我们的哪里,必定会培养出更多创造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为宁晋教育事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阅读全文(4036) | 回复(0) | 引用通告(0) | 编辑

论曾国藩的功与过

(个人原创,完成于2006年11月29日) 浅谈曾国藩的功与过 曾国藩(1811--1872年)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从湖南双峰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以一介书生入京赴考,中进士留京师后在仕途上十年七迁,连升十级,37岁任礼部侍郎,官至二品。紧接着因母丧返乡,恰逢太平天国巨澜横扫湘湖大地,他因势在家乡拉起了一支特别的民团湘军,历尽艰辛为清王朝平定了天下,被封为一等勇毅侯,成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后历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官居一品,死后被谥“文正”。曾国藩所处的时代,是清王朝由乾嘉盛世转而为没落、衰败,内忧外患接踵而来的动荡年代,由于曾国藩等人的力挽狂澜,一度出现“同治中兴”的局面,曾国藩正是这一过渡时期的重心人物,在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令人注目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仅作用于当时,而且一直延至今日,从而使之成为近代中国最显赫和最具有争议的历史人物。 他的一生功过让世人争论不休。有人骂他是民贼、元凶、民族罪人,好名失德的伪君子。但也有人对他的评价是:由中国传统文化熏陶出来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典型知识分子。不过在还没有定论之前,让我先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曾国藩进行分析吧: 在思想文化方面 曾国藩完全按照儒学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做人之路,走完了自己的一生。他恪守“三纲五常”之道,认为“君虽不仁,臣不可不忠,父虽不慈,子不可不孝,夫虽不贤,妻不可以不顺。”他本身的“以礼自治,以礼治人”,“执两用中”,“持盈保泰”,“刚柔相济”,“勤、俭、谨、信”的自我修养,其家训的“八本”、“八字”、“四条”、“四败”等等,均反映了曾国藩地道是集中国传统文化的大成。但曾国藩虽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在那群愚昧无知、痴人说梦的顽固派面前,则算是一个有识之士了。他不仅看到了西方的长处,而且敢于承认,敢于学习。他虽然出于儒者的本质及对清王朝的尊重,说:

浅谈曾国藩

浅谈曾国藩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被称为晚清“第一名臣”,后来者推崇其为“千古完人”、“官场楷模”。他整肃政风、倡学西洋,开启“同治中兴”,使大厦将倾的清王朝又苟延了60年,其功业无人可以效仿,而他的著作和思想同样影响深远、泽被后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曾国藩也是近代中国赫赫有名的大人物,是从清朝官吏到现代很多人都崇拜的主要偶像之一。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就曾说过:“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可见曾国藩影响之大。作为中国近代史上地位显赫而又最有争议的一位人物,其所著的《曾国藩家书》是研究曾国藩其人及这一时期历史的重要资料。曾氏家书行文从容镇静,形式自由,随想而至,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事中蕴含真知良言。尽管曾氏著作留传下来的太少,但仅一部家书足以体现他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从而赢得“道德文章冠冕一代”的称誉,并使其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尊精神偶像。 曾国藩作为一个政坛上的大人物,之所以区别于其他政客最为显著的地方,是非常注重完善自己人格的修炼,促进仕功的建立。曾国藩的人格修养,首先是诚,为人表里一致,一切都可以公之于世。第二个是敬,敬畏,内心不存邪念,持身端庄严肃有威仪。第三个就是静,心、气、神、体都要处于安宁放松的状态。第四个字是谨,不说大话、假话、空话,实实在在,有一是一有二是二。第五个字是恒,

生活有规律、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最高境界是“慎独”,举头三尺有神明。他每天记日记,对每天言行进行检查、反思,一直贯穿到他的后半生,不断给自己提出更多要求:要勤俭、要谦对、要仁恕、要诚信,知命、惜福等,力图将自己打造成当时的圣贤。 他靠人格的魅力成为卓越的领袖。有极高的威望,全国各地的优秀人才投入到曾国藩麾下,幕僚多达三四百人,当时第一流人才都是出自他手下。许多人都认为人格修炼是空虚的东西,认为修身是虚无缥渺的东西,甚至还是迂腐的,但曾国藩一生的事业,修身才是他事业成功最重要的原因。 我觉得,前期的曾国藩是中国居官者之典范,是中国文人之楷模!他是一个乡村小地主家庭的儿子,从小就很爱读书, 受儒家思想的熏陶,奋发图强,积极入世,忠君爱国。,长大后, 他克守封建礼教,理学修身养性的功夫,而处处事事严格要求自己。仕途上, 也是秉公执法,敢于得罪权贵,他从道光年间中进士、点翰林,到咸丰年间办团练、打太平军,再到同治年间于天津、办教案,曾国藩的一生可谓风风雨雨、坎坎坷坷,却时刻以尽忠报国为己任,以兴我中华为志愿,可以毫不犹豫的说他是官之典范,人之楷模了! 而后期, 多年的官宦生活终于把曾国藩给同化了,他不再盲目模仿古代的忠臣直言死谏,虽然没有与那些贪官污吏同流合污,但对一些官场恶俗也睁只眼闭只眼,就这样.有了我们后来看到的仕途一帆风顺的曾国藩。我觉得这才是一个真正的悲剧,不仅是曾国藩个人的,也是时代的悲剧。

对曾国藩整体评价

对曾国藩整体评价 一,曾国藩与中国近代文化 论者普遍认为,曾国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有的论者甚至说,从某种意义上讲,曾国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化身。如果说,儒家文化可以分为早、中、晚三个发展时期,并有与之相应的三个代表人物的话,那么早期为孔子,中期为朱熹,而末期就是曾国藩了。曾国藩确实继承了中国以儒学的纲常名教为核心的传统文化。这次提交大会的许多论文都涉及这一点。曾国藩完全按照儒学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做人之路,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他恪守?三纲五常?之道,认为?君虽不仁,臣不可不忠,父虽不慈,子不可不孝,夫虽不贤,妻不可以不顺。?他本身的?以礼自治,以礼治人?,?执两用中?,?持盈保泰?,?刚柔相济?,?勤、俭、谨、信?的自我修养,其家训的?八本?、?八字?、?四条?、?四败?等等,均反映了曾国藩地道是集中国传统文化的大成。对于?三纲五常?的评论,论者之间是有分歧的。有的论者视?三纲五常?为糟粕,甚至认为它是最不适应时代,最称糟粕者,有的论者则有异议,认为既然对中国传统文化要一分为二,为什么对这个传统文化的核心三纲五常就不能一分为二呢?能否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全是糟粕呢?只有非核心部分里才有一些精华呢?显然,不能如是说,如果这样说,岂不是从全体上否认了传统文化吗?事实上,在过去相当长一个时期里,把忠、孝、悌、仁、义、礼、智、信视为糟粕,或不讲,或不提倡,并没有给我们社会带来什么好处,反而深受其害。

有的论者说,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是为了维护中国的传统文化。而有的论者则说,曾国藩维护的首先就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而是它的糟粕。 二,曾国藩与太平天国 曾国藩有近20年与太平军长期作战,打败太平天国是他一生事业的顶峰。对他的评价不能不与对太平天国的评价相关联。有些论者坚持传统观点,认为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是历史的罪人,刽子手。因为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起义,而农民起义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但有些论者的看法则有所不同,认为,?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看,无论是文化观念决定一切的观点或农民战争是历史发展动力的观点,都带有很大的主观性与片面性。我们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主要是看它对社会的发展是起推动作用或阻滞作用。洪秀试图引进西方宗教的教义来发动一场推翻满清王朝的农民战争,但所引进的并不是新教伦理精神,而是中世纪的宗教神学,并使之同中国本土的封建迷信与农民起义的朴素平等观念相糅合,成为太平天国神权政治的精神支柱,因此,太平军如若取得全胜,洪秀全的神权政治得到巩固,有可能会把中国拉回到欧洲中世纪的黑暗时代去。曾国藩作为传统文化与封建政权的捍卫者,他的立场显然是保守的?。?但是,洪秀全的神权政治比曾国藩所维护的封建政权更落后,两害权取其轻,曾国藩镇压太平军获胜,缩短了瞎折腾的时间,对社会历史的发展反而较为有利?。这与冯友兰对太平天国的看法是一致的。但不同意冯友兰认为镇压太平军起到

曾国藩

曾国藩(1811--1872年)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从湖南双峰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以一介书生入京赴考,中进士留京师后十年七迁,连升十级,37岁任礼部侍郎,官至二品。紧接着创见因母丧返乡,恰逢太平天国巨澜横扫湘湖大地,他因势在家乡拉起了一支特别的民团湘军,历尽艰辛为清王朝平定了天下,被封为一等勇毅侯,成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后历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官居一品,死后被谥“文正”。 曾国藩所处的时代,是清王朝由乾嘉盛世转而为没落、衰败,内忧外患接踵而来的动荡年代,由于曾国藩等人的力挽狂澜,一度出现“同治中兴”的局面,曾国藩正是这一过渡时期的重心人物,在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各个方面产生了令人注目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仅作用于当时,而且一直延至今日。从而使之成为近代中国最显赫和最有争议的历史人物。 近代中国人尤其湖南人,从权贵政要,志士仁人到青年学子,大多佩服曾国藩,佩服其治学为人和带兵做事。从从李鸿章,张之洞到袁世凯,蒋介石,无不对之顶礼膜拜,尊为“圣哲”;从梁启超到杨昌济,从陈独秀到毛泽东,也无不表示推崇师法,受过其人的种种影响。在湖南第一师范毕业的前一年(1917年8月28日),毛泽东在致黎锦熙的信中写道:“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观其收拾洪杨一役,完美无缺。”蒋介石则这样评价曾国藩: 大满清之所以中兴,太平天国之所以失败者,盖非人才消长之故,而实德业隆替之征也。彼洪杨石陈韦之定略,岂不比拟于曾左胡李之清臣,然而曾氏标榜道德,力体躬行,以为一世倡,其结果竟给移风易俗,挽回颓靡。吾估不问其时应变之手段,思想之新旧,成败之过程何如,而其苦心毅力,自立立人,自达达人之道,盖已足为吾人之师矣(《曾胡治兵语录注释》——蔡锷著)。 由此可见一斑。 曾国藩曾被人推许为继孔子,朱子以后再度复兴孔学的圣哲:建功树业,转移世运的伟大贤者,清朝咸同中兴第一名臣。在中国历史上,曾国藩是极其重要的一个关键人物。他平定太平天国,维护了清朝的统治,同时他善于识拔人才,引用之能,更时时以转移社会风气建立廉能政治为己任。所以经由他一手拯救得生的满清王朝才会在同治光绪之间,一度出现振苏衰起救的中兴之象。同时他注意个人道德文章的修养,在立德,立言,立功上成就了不朽事业。 自曾氏去世之后,先有满清朝廷褒扬其功,赐以美溢,既有其弟子,同僚,家属,一力为其歌功颂德。除推崇其诗文外,陆续刊行其遗著,对其涵养之功,治病之法,办事之能,经世之才等等优点广事宣扬。清政府称他是“学有本源,器成远大,忠诚体国,节劲凌霜”,一般的官宦和士人则称他“盛烈伟绩冠一代,深造道德”“仁爱明知,智勇兼全”“气度忧闳,望而知其伟人”“可称完全之君子,而为清代一流人物”等善颂善寿之词,不一而足,不可胜数。 然则,誉之而来,谤亦随之。勃兴于清末的革命运动,首先提出排满反清的民族主义革命思想。基于此革命主张,为满族所建立的清王朝自然是必须的革命对象。至于那些在,满清王朝中做官的汉人,尤其他们曾经出力镇压过汉人的革命运动,必被视作为异族效力的犬马,抵之为汉奸,斥之为反贼。曾国藩是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出力最多的人,于是也就成为了首要的推倒对象,詈为镇压革命的刽子手,与胡林翼,左宗棠等人同被画为人首兽身的畜类,口诛笔伐,无所不用其极。 章炳麟(章太炎)当时是最激烈的代表之一。他说:“曾国藩者,誉之则为圣相,厌之则为元凶。死三十年,其家人犹曰:吾祖民贼,悲夫,虽孝子贤孙百世不能改也。孙中山先生则说:曾国藩者不明春秋大义,汉子孙不孝。 更有甚者认为曾国藩根本是伪儒家的代表,其所谓的种种美好品德,皆不过其所利用的工具。利用道德,善行,才能等工具,以济其奸,是大盗亦有道的大奸人。 可无论人们如何贬斥,曾国藩的“行事正惬人心,共治已伸民权,却是一个可以保留中

我所认识的曾国藩论文1500字

我眼中的曾国藩 土木124班 08070312409 李德智 摘要: 《清史稿·曾国藩传》:国藩为人威重,美须髯,目三角有棱。每对客,注视移时不语,见者竦然,退则记其优劣,无或爽者。天性好文,治之终身不厌,有家法而不囿於一师。其论学兼综汉、宋,以谓先王治世之道,经纬万端,一贯之以礼。惜秦蕙田五礼通考阙食货,乃辑补盐课、海运、钱法、河堤为六卷;又慨古礼残阙无军礼,军礼要自有专篇,如戚敬元所纪者。论者谓国藩所订营制、营规,其於军礼庶几近之。晚年颇以清静化民,俸入悉以养士。老儒宿学,群归依之。尤知人,善任使,所成就荐拔者,不可胜数。一见辄品目其材,悉当。时举先世耕读之训,教诫其家。遇将卒僚吏若子弟然,故虽严惮之,而乐为之用。居江南久,功德最盛。 关键字: 生平事迹功过影响评价 参考文献: 《清史稿·曾国藩传》纪录片《百家讲坛之曾国藩》 说实话,我对曾国藩的认识并不是很多,在我的印象中,每次提及这个历史人物,听到的是大家对他不同的看法,有说他是成功的,也有说他是个坏人,卖国贼之类的:直到后来上了历史课,对历史的认识越来越多,对曾国藩的认识也越来越清晰,才渐渐了解他的事迹,能正确的用自己的眼光去看待他。 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也在网上搜了不少节目讲诉曾国藩历史的,了解他的一生,了解他在当政时所做的事,以使自己能正确的看待这个人物。 历史对曾国藩的评价不一,就我所看到的,是赞扬他的的居多,众所周知,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近代化运动。而洋务运动的发起人、倡导者、最早的实践者正是曾国藩。不仅如此,“第一个上奏提出‘师夷智以制船造炮’的人是他;还是第一个派人出洋购买成套‘制器之器’者的人; 在当时,太平天国起义是清朝由胜及衰的必然结果。太平军给外国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太平天国不仅敢于反抗清王朝,也敢于反抗船坚炮利的外国侵略者,一百多年来,这种精神鼓舞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志。曾国藩镇压了作出这些功绩的太平天国,当然是有罪的。但也不能把曾国藩的罪过扩大化。曾国藩作为清政府的督抚不能自主,这同林则徐、左宗棠等镇压农民起义无区别。太平天国除了有上述功绩之外,也有它的过失。 仔细想想,我觉得他们对曾国藩的批评主要集中在下面的几件事情上:第一是对待罪犯方面,开就地正法之先河.第二是对待太平天国的俘虏方面,有人说他太过严酷,所以获名"刽子手";第三就是所谓的天津教案,其后遂得卖国贼之名. 细细想来,曾国藩所创造的就地正法.以现在的眼光看来,就地正法当然是不对的,是不可取的.即使在古代,对罪犯的行刑也是有着一套严格的程序的。然后是对太平天国的俘虏问题,记得一次战役之后,曾国荃获得为数不少的太平天国

曾国藩与中国传统文化_朱东安

曾国藩与中国传统文化 朱东安 曾国藩是中国传统文化造就出来的最后一代出色人物的典型代表,不仅集中国传统文化之大成,且带头引进西方科学技术,创办了中国第一批近代军事工业。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化身,既是其精华所聚,又是其糟粕所聚。精华所聚,使其获得事业上的某些成功,声名远播,影响及于后世。而糟粕所聚则使其顽固保守,倒行逆施,强为不可为之事,硬做不应做之人,永远难逃人民的谴责,最终成为近代史上的一个悲剧人物。多年以来,人们对曾国藩的历史评价常常出现大起大落,有时甚至尖锐对立,大相径庭。这除了政治上的直接原因之外,还往往出于文化上的原因,即同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评价紧密相关。笔者不揣浅陋,试图从二者的关联上谈点对曾国藩与传统文化的看法,不当之处,请读者多加批评指正。 (一) 曾国藩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各门各派,义理、考据、词章、经济乃至诸子百家,都采取全盘继承的方针,主张兼取各家之长,融会贯通,付诸应用。 作为传统文化主体的儒家文化经过长期的发展,在最后一个

果累累,而且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各种流派几乎无不具备。他们门户森严,自相标榜,无不党同伐异,抑人而扬己。曾国藩虽早年讲习理学,却并无门户之见。他在一封信中表达自己治学的志向称:“于汉宋二家构讼之端,皆不能左袒而附一哄,于诸儒崇道贬文之说,尤不能雷同而苟随”。而自己则“欲兼取二者之长,见道既深且博,为文复臻于无累”。 对经世致用之学,曾国藩尤为重视。以往学者多视经济之学为做官术,不把它当成一门学问。故姚鼐、唐鉴谈论为学之道,仅及义理、考据、词章三门。而曾国藩则明确表示,“有义理之学,有词章之学,有经济之学,有考据之学”,“四者不可缺一” ,并从儒学创始人孔子那里找到根据,称“经济者在孔门为政事之科,前代典礼政书及当世掌故皆是也” 。 对儒学以外的诸子百家各学派,曾国藩亦主张兼师并用。他在日记中总结自己的治学体会道:“周末诸子各有极至之诣”,“若游心能如老庄之虚静,治身能如墨翟之勤俭,齐民能如管商之严整,而又持以不自是之心,偏者裁之,缺者补之,则诸子皆可师也,不可弃也。” 有时,曾国藩甚至干脆把诸子学说称为孔子的言外之意,并将二者取长补短,结缡联姻,提出以诸子为体、儒学为用的主张。他说:“圣人有所言有所不言。积善余庆其所言者也,万事由天不由人,其所不言者也;礼乐刑政、仁义忠信,其所言者也,虚无清静、无为自化,其所不言者也。吾人当以不言者为体,以所言者为用;以不言者存诸心,以所言者勉诸身;以庄子之道自怡,以荀子之道自克。”只有这样才能算作“闻道之君子”。 对于墨家后学,一向为文人所不齿的游侠刺客之流,曾国藩也给予一定程度的肯定,认为他们在不少方面,诸如“轻财好义”、“忘己济物”、“轻死重节”等,皆合 《曾文正公全集?杂著》第4卷,第4页。 《曾文正公全集?求阙斋日记类钞》卷上,第8页。 曾国藩:《曾文正公全集?书札》第1卷,湖南传忠书局光绪二年刊,第4、5页。

曾国藩家训语录30条

曾国藩家训语录30条 曾国藩年幼时修身自立,成年后封侯拜相,终成一代封疆大吏。当我们仰视这位一代豪杰的时候,却从他那一字一句质朴而真切告诫子孙自勉的家书中体会到了我国古代儒人修身、齐家、平天下的豪迈和智慧。拜网友所赐,将曾先生的家书中的部分语录整理出30条,以供来驿站小憩的朋友品读、回味、思考。 曾国藩家训语录30条 1、勤字功夫,第一贵早起,第二贵有恒;凡将相无种,圣贤豪杰无种,只要人肯立志,都可以做得到的。 2、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能以一得自足,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3、且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 4、我要步步站得稳,须知他人也要站得稳,所谓立也。我要处处行得通,须知他人也要行得通,所谓达也。今日我处顺境,预想他日也有处逆境之时;今日我以盛气凌人,预想他日人亦有以盛气凌我之身,或凌我之子孙。常以"恕"字自惕,常留余地处人,则荆棘少矣。 5、静中,细思古今亿万年无有穷期,人生其间,数十寒暑,仅须臾耳;大地数万里无有纪极,人于其中,寝处游息,昼仅一室耳,夜仅一榻耳;古人书籍,近人著述,浩如烟海,人生目光之所能及者,不过九牛之一毛耳;事变万端,美名百途,人生才力之能办者,不过太仓之一粒耳。知天之长而吾所历者短,则遇忧患横逆之来,当少忍以待其定;知地之大而吾所居者小,则遇荣利争夺之境,当退让以守其雌;知书籍之多而吾所见者寡,则不敢以一得自喜,而当思择善而约守之;知事变之多而吾所办者少,则不敢以功名自矜,而当思举贤而共图之。夫如是,则自私自满之见可渐渐蠲除矣。 6、家中兄弟子侄,惟当记祖父之八个字,曰:"考、宝、早、扫、书、蔬、鱼、猪"。余日记册中又有八本之说,曰:"读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戒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作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此八本者,皆余阅历而确把握之论,弟亦当教诸子侄谨记之,无论世之治乱,家之贫富,但能守星冈公之八字与余之八本,总不失为上等人家。 7、一曰慎独则心安;二曰主敬则身强;三曰求仁则人悦;四曰习劳则神钦。 8、读经有一耐字诀。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读;今年不精,明年再读,此所谓耐也。困时切莫间断,熬过此关,便可少进。再进再困,再熬再奋,自有亨通精进之日。不特写字,凡事都有极困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 9、诸弟在家读书,不审每日如何用功?余自十月初一立志自新以来,虽懒惰如故,而每日楷

论文曾国藩

学术论文 清末之重要人物—李鸿章 系别:机电工程系 专业名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生姓名:陈锭生 学号:06110601 指导教师姓名、职称:刘丽欣 完成日期 2012 年 2 月 2 日

清末之重要人物—李鸿章 摘要 正所谓“从政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自近代以来曾国藩就被政界人物奉为“官场楷模”。这是因为,第一,他升官最快,三十七岁官至二品,在清朝独一人;第二,做官最好,政声卓著,治民有言;第三,保官最稳,历尽宦海风波而安然无恙,荣宠不衰。他熟读中国历史,对官场之道参深悟透,积淀一整套官场绝学,用之于中国官场,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他建立湘军,平定太平天国运动,维护大清安定,建立丰功伟业。他推进洋务运动,促进清朝末年中国进步。曾国藩不仅是清朝卓越的军事家,同时也是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散文家。 关键词:建立湘军平定太平天国洋务运动培养人才 他是很多历史名流学习的榜样,毛泽东曾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蒋介石更是极其崇拜他,说他“足为吾人之资”。大才子梁启超历来眼中无人,他却对曾国藩推崇备至,他认为如果曾国藩在世,一定能拯救民国军阀混战的局面。蔡锷将军对曾氏以爱兵来打造仁义之师的治兵思想推崇备至:“带兵如带子弟一语,最为慈仁贴切。能以此存心,则古今带兵格言,千言万语皆付之一炬。” 他,曾国藩(1811--1872年)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从湖南双峰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以一介书生入京赴考,中进士留京师后十年七迁,连升十级,37岁任礼部侍郎,官至二品。紧接着创见因母丧返乡,恰逢太平天国巨澜横扫湘湖大地,他因势在家乡拉起了一支特别的民团湘军,历尽艰辛为清王朝平定了天下,被封为一等勇毅侯,成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后历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官居一品,死后被谥“文正”。曾国藩所处的时代,是清王朝由乾嘉盛世转而为没落、衰败,内忧外患接踵而来的动荡年代,由于曾国藩等人的力挽狂澜,一度出现“同治中兴”的局面,曾国藩正是这一过渡时期的重心人物,在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各个方面产生了令人注目的影响。这种影响

曾国藩在文化方面的成就和贡献

我们可以用这样一对联语来概括曾国藩在文化方面的成就和贡献: 宗宋弘汉,卫道崇文,继前儒事业; 救亡图强,兴工振教,启近代风流。 三.曾国藩与洋务运动 现在,普遍认为,曾国藩是洋务运动的首领,随着人们对洋务运动的重新认识,从而对其首领曾国藩也必须重新认识。洋务运动被论证为中国第一个近代化运动,因此曾国藩就成为中国近代化的开创者。中国的近代化运动虽然一开始就有怀着各种目的的洋人的参与,但其主流是中国人自己的活动,它的爱国性和进步性已经日益为更多的人所认同。因此,对曾国藩的洋务思想及其实践的爱国性和进步性,争议日少。 此次会议对此也无大的争论。有的论者说,对曾国藩的洋务思想应一分为二:曾国藩将魏源的“师夷之长技”思想付诸实践,率先造船制炮,兴办近代军工及科学技术,是应当肯定的;对其所兴所造“不用于制夷”而“专用以制民”,是应该否定的。对此,有的论者反驳说,说曾国藩所兴所造“不用于制夷”而“专用于制民”,是没有根据的。曾国藩说,“目前资夷力以助剿济运,得以纡一时之忧;将来师夷智以造炮制船,尤可期永远之利。”其自强御侮的目的是显而易见的。 有的论者专门论述了曾国藩的自强御侮思想的形成、内容、渊源及其定位,深化了人们对曾国藩自强御侮思想的认识,进一步肯定了曾国藩的爱国精神。有的论者对曾国藩的“师夷智以造船制炮”一语中的师夷智提出了新的看法,在此之前,人们认为曾国藩的师夷智仅仅是继承了魏源的“师夷长技”,没有看出这“智”与“技”的差别。 这位论者说,“智”的内涵比“技”的内涵大多了。“技”所包含的只不过是坚船利炮的武器之类。魏源明确说:“节取其技能,禁传其学术”。而曾国藩的“智”则既包涵了“坚船利炮”的技能,也包涵了“制器之器”以及与此相关的科学文化或其他先进的文化,乃至包括魏源要禁传的学术的某些部分。曾国藩不仅有此思想,而且付诸实际行动,可见曾国藩比魏源眼光更远,勇气更大,思想更开放。曾国藩用“师夷智”作为学习西方文化的行动纲领,比其同辈也要高明。 对曾国藩倡导的洋务运动的成就问题,这次会议仍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论者坚持原有的看法,认为“洋务运动最终还是失败了,不仅没有兑现富国强兵的许诺,反而使中华民族陷入空前未有的危机”。多数论者不同意这种看法,认为,“在曾国藩生前死后,他领导的洋务运动收到了不容忽视和低估的成效。单以反侵略而论,活动对罅日本1874年侵台战争的扩大,对左宗棠收复新疆,对中法战争战场上的胜利,对一再挫败日本吞并朝鲜进而侵略中国的阴谋,对推迟甲午战争的爆发,都产生了切实的积极作用。” 也有的论者说,“我们的结论是:曾国藩是洋务运动的开拓者,洋务运动是振兴中华的救国运动。洋务运动本身的目的虽没有达到,但它在中国近代史上是有十分深远意义的,它促进了中国的产业革命,导致了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培养出了一批革命人物,最终导致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功。”

曾国藩家训

曾国藩家训语录 一、勤字功夫,第一贵早起,第二贵有恒;凡将相无种,圣贤豪杰无种,只要人肯立志,都可以做得到的。 二、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能以一得自足,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三、静坐思,心正气顺,必须到"天地位,万物育"田地方好;默坐思,此心须常有满腔生机。杂念憧憧,将何以极力扫却?勉之! 四、诸弟在家读书,不审每日如何用功?余自十月初一立志自新以来,虽懒惰如故,而每日楷书写日记,每日读史十页,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此三事未尝一日间断。十月二十一日立誓永戒吃水烟,洎今已两月不吃烟,已习惯成自然矣。予自立课程甚多,惟记茶余偶谈、读史十面、写日记楷本,此三事者誓终身不间断也。诸弟每人自立课程,必须有日日不断之功,虽行船走路,俱须带在身边,除此三事外,他课程不必能有成,而此三事者。将终身以之。 五、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 若事事勤思善问,何患不一日千里? 用功不求太猛,但求有恒。 为师当严而有恒。 六、修身十二款: 1、主敬:整齐严肃,无时不慎。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如日之升。 2、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半时,体验静极生阳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3、早起:黎时即起,醒后不沾恋。 4、读书不二:一书未点完,断不看他书,东翻西阅,徒循外为人,每日以十叶为率。 5、读史:丙申购二十三史,每日读十叶,虽有事不间断。 6、谨言:刻刻留心,是工夫第一。 7、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 8、保身:节劳节欲节饮食,时时当作养病。 9、日知其所亡: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分德行门、学问门、经济门、艺术门。 10、月无忘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之多寡,养气之盛否,不可一味眈着,最容易溺心丧志。 11、作字:早饭后作字半小时,凡笔墨应酬,当作自己功课,不留待明日,愈积愈难清。 12、夜不出门:旷功疲神,切戒切戒! 七、子侄除读书外,教之扫屋、抹桌凳、收粪、锄草,是极好之事,切不可以为有损架子而不为也。 家中养鱼、养狗、种竹、种蔬四事。皆不可忽。一则上接祖父以来相承之家风,二则望其外有一种生气。登其庭有一种旺气。 八、凡人之情,莫不好逸而恶劳,无论贵贱智愚老少,皆贪于逸而惮于劳,古今之所同也。人一日所着之衣、所进之食,与一日所行之事、所用之力相称,则旁人韪之,鬼神许之,以为彼自食其力也。若农夫织妇,终岁勤动,以成数石之粟、数尺之布,而富贵之家,终岁逸乐,不营一业,而食必珍馐,衣必锦绣,酣豢高眠,一呼百诺,此天下最不平之事,鬼神所不许也,其能久乎? 古之圣君贤相,若汤之昧旦丕显,文王日昃不遑,周公夜以继日、坐以待旦,盖无时不以勤劳自励。《无逸》一篇,推之于勤则寿考,逸则夭亡,历历不爽。为一身之计,则必操习技艺,磨炼筋骨,困知勉行,操心危虑,而后可以增智慧而长才识;为天下计,则必己饥己溺,一夫不获,引为余辜。大禹之舟乘四载,过门不入,墨子摩顶放踵,以利天下,皆极俭以奉身,而极勤以救民。故荀子好称大禹、墨翟之行,以其勤劳也。 军兴以来,每见人有一材一技,能耐艰苦者,无不见用于人,见称于时;其绝无材技,不惯作劳者;皆见弃于时,饥冻就毙。故勤则寿,逸则夭;勤则有材而见用,逸则无能而见弃;勤则博济斯民,而神祇钦仰,逸则无补于人,而神鬼不歆。是以君子欲为人神所凭依,莫大于习劳也。 九、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此君子也。凡富贵功名,皆有命定,半由人力,半由天事。惟学作圣贤,全由自己作主,不与天命相干涉。

中国历史人物鉴赏之论曾国藩

中国历史人物鉴赏 之 论曾国藩 系别: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班级:B10521班 学号:20104052125 姓名:刘冲

论曾国藩 曾国藩简介: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汉族,湖南省长沙府 湘乡县人。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 主要事迹:镇压太平天国,攻克天京 著作:《曾国藩家书》,《冰鉴》,《曾国藩从政为官方略》,《求阙斋文集》、《诗 集》、《读书录》、《日记》、《奏议》、《家书》、《家调》及《经史百家杂钞》、《十八家诗钞》等。不下百数十卷,名曰《曾文正公全集》,传于世。另著有《为学之道》、《五箴》等著作 关键词:太平天国,晚清?第一名臣? 曾国藩历来是被很多人极力推崇,又被很多人所唾骂。越是有争议的人物都是很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的。 曾国藩事迹:23岁考取秀才,25岁会试落第,28岁会试中贡士,29岁谒 杜工部祠,31岁入翰林院,33岁升翰林院侍讲,35升翰林学士,37岁升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39岁升礼部侍郎,42岁任江西乡试正考官,44岁任兵部侍郎,50岁任两江总督,并以钦差大臣督办江南军务,51岁督办四省(苏,皖,浙,赣)军务,52岁任两江总督协办大学士,54岁大败太平天国,赏加太子太保,一等侯爵,55岁以钦差大臣身份督师剿捻,60岁办理天津教案,62岁卒自幼被视为神童,在朝廷为官官运亨通,从得罪咸丰帝开始,走上历史舞台,无论是洋务运动,镇压太平天国,还是最后的围剿,办理天津教案,他都表现出天才的胆略与智慧,忧国忧民,是中国历史运动与世界近代化运动合流。历史的步履不管何其艰难,但历史并不是倒退,而是前进。曾国藩在外事的处理上,表现了能审时度势应付巨变的才能,他坚持民族正义立场,忍辱负重,力保和局,避免了新的战祸,使中国有了一个喘息之机,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里,进行‘图强求富’的建设。 曾国藩为自己立下课程十二条: 主敬:整齐严肃,清明在躬,如日之升。 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四刻,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早起:黎明即起,醒后勿沾恋。 读书不二:一书未完,不看他书。 读史:念三史(指《史记》、《汉书》、《后汉书》),每日圈点十页,虽有事不间断。谨言:刻刻留心,第一工夫。 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 保身:节劳、节欲、节饮食。 日知其所无:每日读书,记录心得语。有求深意是徇人。 月无忘其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的多寡,养气易溺心丧志。

洪秀全和曾国藩的文化观比较

洪秀全和曾国藩的文化观比较 实验0901 刘嘉林200921254 洪秀全和曾国藩的人生轨迹是完全不同的两条曲线。他们一个是流落民间的低级知识分子,一个是翰林院的高级知识分子;一个是郁郁不得志的秀才,一个是踌躇满志的进士;一个是深受儒家学说所害进而致力于颠覆它的反叛人士,一个是通过科举而功成名就的封建卫道士。因此,他们的文化观念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也造就了他们两个完全不同甚至相互敌对的人生。 曾国藩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湖南省长沙府湘乡县人。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1852年,太平天国势力已经席卷了大半个中国,清政府无力抵抗,屡次颁发奖励团练的命令,于是曾国藩在家乡组织军队抵抗太平天国军,称为湘军。因领兵有方,并且清朝武装力量在军事素质方面落后,湘军成为中国南方地区与太平天国军事力量作战的主力之一。

曾国藩在《讨贼檄文》中说: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此岂独我大清之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我孔于、孟子之所痛哭于九泉,凡读书识字者又焉能袖手坐视.不思一为之所也?由此可以看出,他的思想是典型的顽固的儒家思想。他把儒学看成是自己的生命,所以在洪秀全起义公然反对儒家思想的时候,他毅然的站了出来。而他的成功也正是因为他对儒学的执着,坚定的信念。他信奉“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了解“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正是这些信念帮助他获取了政治和军事上一定程度的成功。 洪秀全原名洪仁坤、小名火秀,汉族客家人,原籍广东嘉应州,清嘉庆十八年十二月初十生于广东花县福源水村。太平天国创建者及思想指导者,称“天王”,原名仁坤。广东花县人。道光年间屡应科举不中,遂吸取早期基督教义中的平等思想,创立拜上帝会,撰《原道救世歌》以布教,主张建立远古“天下为公”盛世。他多次参加科举考试而无果,受到打击而生了重病,一度昏迷。病中幻觉有一老人对他说:奉上天的旨意,命他到人间来斩妖除魔。从此他便认为自己是上帝派来人间的统治者,并以此作为拜上帝教的教义之一。在拜上帝会与地方政府的矛盾越来越深之后,他揭竿而起,自立为王,创立了太平天国。但是后期由于发生内乱,管理腐朽,朝政混乱、吏治败坏、军事削弱,因此遭到清政府围

曾国藩家训名言选粹

曾国藩家训名言选粹 识己?修身齐家心常用则活,不用则窒。如泉在地,不凿汲则不得甘醴;如玉在璞,不切磋则不成令器。 治心治身,理不必太多,知不可太杂,切身日日用得着的,不过一二句,所谓守约也。 人世艰苦之境,宜以宽字自养。 棘手事,需耐烦。千万忍耐,忍耐千万。 心至苦,事至盛。 精神愈用则愈出,智慧愈苦则愈

明。 盛时常作衰时想,上场当念下场难。 君子之道,以知命为第一要务。 吾不望代代得富贵,但愿代代得秀才。秀才者,读书之种子也。 吾辈读书,只有两事:一者进德之事,以图无忝所生;一者修业之事以图自卫其身。 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 凡读书,不必苦求强记,只须从容涵泳,今日看几篇,明日看几篇,久久自然有益。

私心自誓,总不靠做官发财以遗后人。 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此君子也。 艰苦则筋骨渐强,娇养则精力渐弱。 无论大家小家、士农工商,勤苦俭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 凡世家弟子,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庶几可以成大器。 书蔬鱼猪,一家之生机;少睡多做,一人之生气。 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

头。 受不得穷,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 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 内心清静,自有远大。 禽里还人,静由敬出;死中求活,淡极乐生。 定静安虑得,此五字时时有,事事有。离了此五字,便是孟浪做。 能甘淡泊,便有几分真学问。 养得胸中一种恬静。 人而不勤,则万事俱废,一家俱

有衰象。 绝大学问,即在家庭日用之间。 君子所性,虽破万卷不加焉,虽一字不识无损焉。 思与学不可偏废。 夫知之而不用,与不知同;用之而不尽,与不用同。 和可消人怨,忍足退灾星。 取人为善,与人为善;乐以终身,忧以终身。 兄弟和,虽穷氓小户必兴;兄弟不和,虽世家宦族必败。 为人须先立坚卓之志。 勤于邦,俭于家,言忠信,行笃

论曾国藩修身思想

论曾国藩修身思想 邢应驹,陈九如 (安徽师范大学社会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摘要:曾国藩修身思想乃是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典型代表。内容丰富,影响深远。文章从曾国藩修身内容、思想 渊源、影响等诸方面来剖析曾国藩的修身思想。对当代青少年修身处世有一定的启示和教育意义。 关键词:曾国藩修身思想;儒家思想;启示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显赫的人物,其生前毁誉参半,既有“中兴第一名臣”的美称,又有“卖国贼”的骂名。著名革命家章太炎先生对曾国藩评价最为客观,称曾国藩“誉之为圣相,谳之则为元凶。”曾国藩一生官运亨通,在朝廷有较高的声望。他一生严于治军治家、修身、养性,实践了立德、立言、立功封建士大夫的理想追求。被后人称为道德修养的楷模。当前学术界对曾国藩的治军思想、治家思想、政治谋略思想、治学思想等研究已经硕果累累。通过前人的这些研究,笔者进行了深刻反思:曾国藩为什么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巨大成功?笔者认为根本原因在于曾国藩从少年时代开始就十分注重修身。他在求学、立业、从政、治军等诸方面的成就无不和他一生严谨的修身思想有关。 一、曾国藩修身思想的精髓 曾国藩曾经说过:“余近年默省之勤、俭、刚、明、忠、恕、谦、浑八德……就中能体会一二字,便有日进之象”[1]1247他这句话,就从整体上对自己的修身处世做了概括,下面就据此对曾国藩修身思想进行探讨。 (一)勤奋努力,持之以恒 曾国藩早年祖业并不富裕,所以父亲曾麟书从小就培养曾国藩。曾麟书自知天分有限没有什么可以传授给曾国藩,但他有一套方法,那就是不厌其烦对曾国藩进行砺其志,从早到晚不停地督促曾国藩读书。正是少年的励志启蒙教育,培养了曾国藩勤奋刻苦、持之以恒的精神。在以后的岁月里,曾国藩从进士到翰林院庶吉士,再到翰林院侍讲学士,最后官至到礼部右侍郎,可谓平步青云,这些都是曾国藩用勤恒的汗水浇灌出来的。曾国藩曾经感慨的说:“‘朱子之学得于艰苦,所以为百世之师’二语,深有感于余心,天下事未有不自 艰苦得来而可久可大者也。”[2]527曾在治军时,多次亲自视察军营,遇到问题必亲自解决之,体现了其“治军之道,必勤字为先”[3]1752的思想。在他看来,做官要有政绩,就必须做到“勤政”二字。曾用自己一生的行为证明“勤恒”二字对其成功的巨大作用。 (二)节俭持家,独善其身 或许是幼年清贫的家境和父亲曾麟书的启蒙教诲,对曾国藩的节俭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时代,曾国藩独善其身,出淤泥而不染,实在是难能可贵。他不论何时何地始终不忘“俭”字。他曾说:“清贫如寒素,廉奉尽充官用,未尝置屋一廛,食不过食四簋。”[4]1037曾国藩官至翰林,回家探亲还向京城朋友借盘缠,并嘱咐弟弟保管好账目。他还规定女儿出嫁时嫁妆不超过二百金。他之所以这样做,不仅是为了兴家,更主要的是想改变当时的社会现实。尽管他势单力薄,但是在他看来:“凡欲者不能俭,好动者不能俭”。 (三)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曾国藩认为,一个人任何时候都应当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自己走得稳,还要让别人走得稳;自己有门路,绝不堵别人后路;不和自己政见不一的斤斤计较,绝不锋芒毕露。曾国藩晚年眼看李鸿章的淮军逐渐强大,有取代湘军之势,他没有嫉妒;他与左宗棠政见向左,他并没有与之有正面冲突。他用宽恕赢得部下的尊敬,但这并不影响他从严治军。曾国藩晚年在朝廷的威望,与他宽容的崇高的人格魅力是分不开的。 (四)谦虚谨慎,激流勇退 晚清时局动荡,官场形势复杂,稍不留神就有可能舍官丢命。而曾国藩早就洞察这一切,他深刻明白“骄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Engineering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第24卷青年学术专刊2009年10月 Vol.24Special Issue Oct.2009

曾国藩

一曾国藩用人八字评析:得人不外四事:曰“广收、慎用、勤教、严绳”。 1 “广收”即广泛访求,收罗人才。包括三点:一是“衡才不拘一格”,二是“求才不遗余力”,三是注重人才的相互吸引。 2 “慎用”就是要知人善用,一是用人所长,进人所能;二是量才而用,即根据人才能力和特长,合理安置使用。 3 “勤教”即勤于教育和培养,“有师长督课之风,有父兄期望之意”。 4 “严绳”即严格要求,不姑息,不迁就,不放纵。曾国藩对自己也从不马虎,如同幕僚一起集体用餐,起居饮食有常,穿着严密,以诚相待,体现了一般官僚所难具备的作风,很有影响力。 曾国藩的人才八字有五个特点:第一,对于人才数量上多多益善;第二,选拔人才要秉公,不讲私情,不记恩怨得失;第三,既要发现,更要严格培养;第四,要善于任用人才;第五,严以律己,为人师表。 二曾国藩在用人方面做到“知人”与“善任”。 曾氏识人之道,首先一条是“广”。曾氏尽可能的把各种人员召集到身边备用,“或邂逅与风尘之中,一见以为伟器,或物色于形迹之表,确然评为异材。”其选才的渠道和方式也多种多样。比如依靠文字材料(奏稿、呈文、诗文等)识人,又如依言谈取才,江中源和李鹤章都是一见而器重。再如根据舆论评价择人,程鸿诏,王家壁等在入幕前因已小有名气而被招收。而与“广收”相配合的是“慎用”。曾氏要求对人选应“徐察其才之大小而位置之”。“徐察”才能发现人才之所长,是“善任”的关键所在。曾氏幕府中的人才基本上各得其位,才有其用。他用人颇有层次感:“凡与兵事、饷事、吏事、文事,有一长者,无不优加奖借,量才录用”,使得各有所长的人各得其所。同时,曾氏用人颇有针对性,幕府中政治的、军事的、经济的、文书的,科技的人才各专其事。曾氏在用人方面还表现出某种不拘一格的选才精神和较为中正的用人风格,他主张“不宜复以资地”限制人才,用人不泥时俗,荐才不拘资历。他用人即重私情又不完全以私情为转移,虽然“内举不避亲”,任用至友门生,但也能不徇私情,难得的是曾氏能“外举不避仇”。 三曾国藩任用人才之方曾国藩历来主张“取之欲广,用之欲慎。” 并声称“吾辈所慎之又慎者,只在用人二字上,此外竟无可着力之处。”在他看来“广收”必须同“慎用”结合。广而不慎,则必有滥竽充数,位置不当的弊病出现;慎而不广,则渐有乏才之患。曾国藩所指的“任用”,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尤其所长,尽其所能;二是因量器使,量才录用。他十分别致地提出了“因量器使”的主张。所谓“因量”,即量其才能大小予以安排;所谓“器使”即指如同器具一样,只要有一种长处便可,不求样样全能。同时,曾国藩还认识到社会上“百长并集,一短难容”的人才是不存在的,因此他主张不拘一格用人,不求全责备用人。曾国藩对将材的选用,既遵循才德兼备的原则,但同时又分高下主次。即是说,若德才二者不可兼备,宁可取才能差欠,也不可取无德。可见,曾氏的“任用人才之方”,其指导思想是“取之欲广,用之欲慎”。其具体做法是“用其所长,尽其所能”,“因量器使,量才录用”。“用人不拘一格,用人不求全责备”,“用人要德才兼备,同时,又要分清高下主次”。

曾国藩

曾国藩 作者: 摘要 曾国藩在中国近代史上一直是一个颇具争议的人物,在中学的教科书上,曾国藩“素来”扮演着一个残酷、虚伪、奸诈、腐化、好名的形象。太平天国在教科书上有着这样的评价:“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农民阶级反封建反侵略的战争,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狠狠打击了外国侵略者。”曾国藩以镇压太平天国起家,阻挡历史的车轮,自然就成为了受教科书中的反派人物。 然而,他的文韬武略,他的道德修养,令许多后人推崇。梁启超把曾国藩看成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大人物。他认为曾国藩:“……乃立德、立功、立言,三并不朽。所成就震古烁今而莫与比肩者。”近代有学者把孔子、朱熹、曾国藩三人在儒学上的成就并列,连蒋介石也对曾国藩大加赞誉,他不仅将曾氏家书作为立国之本,而且在黄埔军校中力倡以《曾胡兵法》作为教材和必读书。1 关键词 生平简介从理学到礼学的转换会通汉宋学术道论与文论军事功劳与争议 曾国藩的人生哲学 正文 (一)生平简介 2曾国藩(1811--1872年)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从湖南双峰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以一介书生入京赴考,中进士留京师后在仕途上十年七迁,连升十级,37岁任礼部侍郎,官至二品。紧接着因母丧返乡,恰逢太平天国巨澜横扫湘湖大地,他因势在家乡拉起了一支特别的民团湘军,历尽艰辛为清王朝平定了天下,被封为一等勇毅侯,成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后历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官居一品,死后被谥“文正”。曾国藩所处的时代,是清王朝由乾嘉盛世转而为没落、衰败,内忧外患接踵而来的动荡年代,由于曾国藩等人的力挽狂澜,一度出现“同治中兴”的局面,曾国藩正是这一过渡时期的重心人物,在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令人注目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仅作用于当时,而且一直延至今日,从而使之成为近代中国最显赫和最具有争议的历史人物。 曾国藩的学术思想 从理学到礼学的转换 尊奉程朱理学是曾国藩学术思想的主要特征之一。理学,是宋朝以后的新儒学,哲学思潮。理学的讨论问题主要有:1.世界的本源问题;2.心性论问题,即人性的来源和心、性、情的关系;3.认识论问题,即认识的来源和认识方法问题;程朱理学作为理学的一大派别,由二程提出了“格物致知”的认识学说,有朱熹提出了“即物穷理”的系统方法。 理学的“格物致知”----“即物穷理”的理论是曾国藩在继承理学传统的同时,进一步阐发的部分。他指出:“格物,致知之事也。诚意,力行之事也。物者何?即所谓本末之物也。身、心、意、知、家、国、天下皆物也;天地万物,皆物;日用常行之事,洁物业。格者,即物穷其理也。如事亲定省,物也,穷其所以当定省之理,即格物也。事兄随行,物也,穷其所以当随行之理,即格物也。”曾国藩强调的事亲、事兄等道理,要求人们从思想深处3 1曾国藩治国修身之道 2曾国藩人物概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