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 小数除法—商的近似数∣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 第三课时商的近似数∣人教新课标

教案标题: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三课时商的近似数∣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除法的运算性质,能正确进行除法运算,并求出商的近似数。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除法的运算性质2. 求商的近似数3. 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重点1. 掌握除法的运算性质2. 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四、教学难点1. 理解除法运算性质的应用2. 解决实际问题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回顾除法的运算性质,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究新知(1)除法的运算性质引导学生观察除法算式,发现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几倍,商也扩大几倍;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几倍,商反而缩小几倍。
通过实例验证,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除法的运算性质。
(2)求商的近似数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
首先,保留需要精确到的位数,然后根据这一位的下一位数字进行四舍五入。
例如,保留小数点后两位,看小数点后第三位数字,如果大于等于5,则进位;如果小于5,则舍去。
最后,将舍去部分写上“万”或“亿”。
3. 实践应用设计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计算班级人数、家庭人数等,求出近似数。
4. 总结拓展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进行拓展。
如:如何求出一个数的近似数?如何运用除法的运算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六、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例如,完成课后练习题,解决实际问题等。
七、教学反思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使学生掌握了除法的运算性质,并能求出商的近似数。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 商的近似数-人教版

3 商的近似数教材第32页例6及相关内容。
本节课的内容是教材第32页例6。
例6教学求商的近似数:一是体会求商的近似数的必要性;二是掌握取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教材提供“求每个羽毛球的价钱”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取商的近似值是实际应用的需要。
教材首先让学生理解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遇到除不尽的情况,可以取商的近似值。
其次,让学生明白可以根据需要取不同精确度的近似值。
解决问题后,教材给出了求商的近似数的一般方法。
1.掌握小数除法计算中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
2.能根据实际需要和要求正确地取商的近似数。
3.经历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的过程,体验迁移应用的学习方法。
4.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良好习惯。
【重点】掌握“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的方法,能正确的按题意求出商的近似值。
【难点】会根据实际生活的需要,准确求出商的近似值。
【教师准备】PPT课件,口算题卡若干张。
1.按要求保留小数位数。
(用口算卡片出示)(1)用“四舍五入”法,将下列各数保留一位小数。
2.28 9.445 8.95(2)用“四舍五入”法,将下列各数保留两位小数。
1.401 7.606 4.993学生回答后,讨论8.95≈9.0,1.401≈1.40这两个小数末尾的“0”为什么不去掉?预设生1:如果把9.0末尾的0去掉后,就等于9,而与题目保留一位小数的要求不符。
生2:如果把1.40末尾的0去掉后,就等于1.4,而与题目保留两位小数的要求不符。
2.计算下题的近似值。
0.63×1.24≈(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学生独立计算,小组交流,回顾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预设生1:保留整数(或精确到个位),看十分位上的数决定是舍还是入。
生2:保留一位小数(或精确到十分位),看百分位上的数决定是舍还是入。
生3:保留两位小数(或精确到百分位),看千分位上的数决定是舍还是入。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商的近似数教案范文(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商的近似数教案范文(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商的近似数教案范文第【1】篇〗《商的近似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在学习了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小数除法后,学生再来学习求商的近似数,不会感到太困难。
应把本节课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正确地分析,选择正确的方法取商的近似数。
同时,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发现求商的近似数的简便法。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使学生掌握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
2.能根据实际情况和要求求商的近似数。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判断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情感目标:1.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2.学好数学并应用于生活,让生活因为数学而精彩。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让学生学会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数。
难点:结合实际情况和要求来求商的近似数。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多媒体展示)1.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43.9995保留整数是()43.9995精确到十分位是()43.9995保留两位小数是()43.9995精确到千分位是()2.求下面各题积的近似值:(1)0.34×0.76(保留一位小数)(2)0.27×0.45(保留两位小数){设计意图:课前复习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和求积的近似数方法,为学生完整地认识取商的近似值作铺垫。
引导学生温故知新,做好知识的迁移。
}二.探究新知(多媒体展示)1.教学例7:爸爸给王鹏新买了1筒羽毛球。
一筒羽毛球有12个,共19.4元,一个羽毛球大约多少钱?(1)学生读题(2)学生独立列式(3)师生交流师:同学们在计算的过程当中发现什么?生:怎么除也除不尽师:那里可以看出生:.......师:这下可难倒王鹏了,他怎么也算不出一个羽毛球多少钱。
现在同学们开动下你们聪明的大脑,怎么解决这一问题呢?生:可以求商的近似数师:什么方法?生:四舍五入法师,同学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好的办法。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 第三课时商的近似数∣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三课时商的近似数∣人教新课标教学内容本课时为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小数与分数》的第三课时,主要教学内容为理解商的近似数的概念,掌握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并能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商的近似数的含义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运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时运用商的近似数的能力。
教学难点1. 商的近似数的概念理解。
2. 四舍五入法的正确应用。
3. 商的近似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学课件。
2. 计算器。
3. 练习题。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商的近似数的概念,让学生初步感知商的近似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2. 新课讲解:详细讲解商的近似数的定义,四舍五入法的具体操作步骤,并通过例题演示如何求商的近似数。
3. 课堂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 课堂小结:总结本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的关键步骤。
5.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商的近似数的理解和应用。
板书设计1. 商的近似数的概念。
2. 四舍五入法的操作步骤。
3. 求商的近似数的例题。
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计算给定数的商的近似数。
2. 提高题:解决实际问题,需要运用商的近似数。
3. 挑战题:设计一个需要用到商的近似数的实际问题,并解答。
课后反思1. 学生对商的近似数的理解程度。
2. 学生运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的能力。
3. 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法。
---以上为一份简化的教案设计,实际教学中可能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环境进行适当的调整。
重点细节:教学难点教学难点详细补充和说明教学难点是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它们通常是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遇到的最大障碍。
在本课时中,教学难点包括商的近似数的概念理解、四舍五入法的正确应用,以及商的近似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商的近似数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商的近似数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商的近似数公开课教案第【1】篇〗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课本第71页。
教学目标:1.掌握在小数除法运算中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商的近似值。
2.在计算过程中,能有条理地说出自己思考的过程,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并提高的计算能力。
3.经历探索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的过程,并能正确进行取值。
在探索的过程中,能逐步学着将已有的知识方法迁移到新知识的学习中来,能较好地与他人进行交流。
教学重点: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用“四舍五入”法保留小数位数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揭示课题。
(预设5分钟)1.计算下面各题:7.3×0.315(保留两位小数)0.27×0.45(保留三位小数)0.54÷3.669.01÷0.672.完成后集体交流。
说说小数乘法取近似值的方法。
说说小数除小数的计算方法。
3.揭示课题。
二、自主学习例题12(预设7分钟)出示例12的表格,学生根据导学单独立完成。
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1、自主学习导学单(1)说说你从表格中读到了哪些信息?你都想到了什么?(2)如何求海狮游速是每分钟多少千米?(独立计算出结果)(3)在计算时遇到了什么问题?(4)要保留两位小数,除到商的哪一位就可以了?2、小组合作探究。
3、集体交流(1)怎样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商的近似值?(2)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商的近似值要注意些什么?总结:要保留两位小数,只要除到商的千分位(比要求的位数多一位),然后按“四舍五入”法写出结果。
横式上要用“≈”,答语中要写“大约”。
三、组织练习。
(预设13分钟)基础题:1.完成“练一练”。
(1)学生任选一种自己喜欢的海洋动物求出它每分钟的速度。
(2)集体订正,说说是怎么想的专项题:2.练习十三第9题。
集体订正,说说每个近似值是如何得到的?追问:谁能来说说怎样来求商的近似值?3.练习十三第10、11题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方法。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数学上册《3.3商的近似数》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数学上册《 3.3 商的近似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3.3 商的近似数》是人教新课标五年级数学上册的一个知识点,主要让学生掌握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以及运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数。
这个知识点是在学生掌握了除法运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小数除法、分数除法等知识点奠定了基础。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除法的运算方法,对除法运算有一定的理解。
但是,他们在求商的近似数时,可能会对“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数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理解“四舍五入”法的原理,并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能运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数。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能运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数。
2.教学难点:理解“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数的原理,以及如何在实际计算中运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
2.运用实例讲解法,让学生通过实际例子理解“四舍五入”法的原理。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4.运用巩固练习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PPT、教案、练习题等。
2.准备教学课件,以便进行直观演示。
3.准备计算器、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如:“小明家有320棵树,他想把这些树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多少棵?”让学生尝试解答,从而引出求商的近似数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教材中的例题,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求商的近似数?引导学生发现“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数的规律。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3 小数除法 6.商的近似数

商的近似数教学内容:教科书P32例6,完成教科书P32“做一做”和P36“练习八”第2、3、4题。
教学目标:理解商的近似数的意义,掌握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能根据实际情况取商的近似值。
经历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的过程,体验迁移应用的学习方法。
培养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除法计算中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实际生活的需要正确求出商的近似数。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师:同学们都已经学过如何求积的近似数。
下面就来考考大家。
(出示1.7×0.43≈(保留一位小数)13×0.892≈(保留二位小数))师:你是用什么方法求这些数的近似数的?生1:第1题先算出积是0.731,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看百分位上的数是3,根据“四舍五入”法舍去,最后约等于0.7第2题的积是11.596,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看千分位上的数是6,根据“四舍五入”法连续向前进一,最后约等于11.60师:在实际生活中,小数除法所得的商也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近似数。
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6师:同学们都会打羽毛球吗?王鹏的爸爸给同样爱好打羽毛球的王鹏买了一筒羽毛球。
(出示情境图)师:从图中大家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生1:知道了这筒羽毛球的总价是19.4元,数量是12个。
要求的是每个羽毛球大约多少钱。
师:怎样列式解决这个问题呢?生1:已知总价和数量,根据“总价÷数量=单价”算式是19.4÷12。
师:每个羽毛球到底是多少钱呢?试着算一算。
师:同学们在计算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生1:我发现除不尽,除到千分位后商总是重复出现“6”,余数“8”也重复出现。
师:现在同学们开动一下你们聪明的大脑,怎么解决这一问题呢?生1:可以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
师:真是个好方法!怎样求商的近似数呢?联系实际生活想一想,保留到哪一位比较合适?生1:用“四舍五入”的方法保留两位小数,因为单位是元,小数点后第二位表示分,是最小的面值,所以保留两位小数。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商的近似数》教案

第三单元小数除法
第4课时商的近似数
教学内容分析:
商的近似数是学生在学习了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小数除法后的基础上教学的,对于学生来说容易掌握。
教师需要给学生创造互相学习、互相讨论的机会,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重点引导学生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正确地分析,选择正确的方法取商的近似数,善于观察、发现求商的近似数的简便方法。
通过学习让学生体会求商的近似数的必要性,掌握取商的近似的方法,并为后续循环小数的学习,以及解决问题提供支持。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
2.从计算过程中理解根据实际需要保留商的位数的方法。
3.通过自主探究交流,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和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根据题意正确求出商的近似数。
教学过程:
预设:发现除不尽。
预设1:除不尽,就需要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取商的近似数。
预设2:可以用“四舍五入”法来取商的近似数。
预设1:预设2:
预设1:实际计算钱数时应该算到分,因为分是人民币的最小单位,所以羽毛球可以定价为1.62元。
预设2:也可以算到角,因为现在买东西时已经不用分了,所以羽毛球可以定价为1.6元。
预设:如果定价1.6元,是保留一位小数,精确到角;如果定价1.62元,是保留两位小数,精确到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教案
1.出示教材第32页例6情境图。
阅读情境图中的信息,并问:怎样解决爸爸提出的问题呢?
引导学生自主列算式,并试着计算:÷12
学生在计算过程中,会发现除不尽。
这时,师引导学生小组交流,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
通过交流,学生可能会想到:实际计算钱数时应该算到分,因为分是人民币的最小单位;也可以算到角,因为现在买东西时已经不用分了。
教师小结:根据我们的生活实际,当所买的商品数量少的时候,可以保留整数,或者保留一位小数,或者两位小数。
当然如果数量很多的时候,通常会计算到分,这就要根据我们的实际需要进行取近似数了。
看来取近似数一种是按照要求去取,一种是按照实际情况去取。
(板书:按要求取,按需要取。
)
然后再引导学生想一想:算到分和角时分别需要保留几位小数?
(算到分要保留两位小数,算到角就要保留一位小数。
)
师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除的时候应该怎么算?
小组讨论后,学生汇报:保留两位小数,就要算出三位小数,再按“四舍五入”法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保留一位小数,就要算出两位小数,再按“四舍五入”法省略十分位后面的尾数。
让学生自己用竖式计算:÷12。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
1 6
12
1
1 2
7 4
7 2
2 0
2.提问:说一说如何求商的近似数?
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引导学生小结:求商的近似数时,只需要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除出一位,然后再用“四舍五入”法就可以取近似数了。
或者除到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后,不再继续除了,只把余数同除数作比较,若余数比除数的一半小,就说明求出下一位商要直接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