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避雷器能正常工作的三个条件

合集下载

避雷器原理

避雷器原理

避雷器原理
避雷器是一种用来保护电气设备和建筑物免受雷击危害的重要装置。

它能够将
雷电产生的过电压引到地下,从而保护设备和建筑物不受损坏。

那么,避雷器是如何起作用的呢?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避雷器的原理。

首先,避雷器是利用放电原理来保护设备和建筑物的。

当雷电产生过电压时,
避雷器会迅速启动,形成一个通路,将过电压引到地下。

这样一来,过电压就不会继续传导到设备和建筑物上,从而保护它们不受损坏。

其次,避雷器的工作原理还与其内部结构有关。

避雷器通常由几个部分组成,
包括放电电极、绝缘子和接地装置。

放电电极是避雷器的核心部件,它能够迅速放电并引导过电压。

而绝缘子则起到了隔离和支撑的作用,确保避雷器能够正常工作。

接地装置则是将过电压引到地下的关键部件,它能够有效地将过电压释放到地下,保护设备和建筑物。

最后,避雷器的原理还与其安装位置有关。

通常情况下,避雷器会安装在设备
或建筑物的高处,这样能够更好地接收雷电产生的过电压。

同时,避雷器的接地装置也需要合理安排,确保过电压能够有效地释放到地下,避免对设备和建筑物造成损害。

综上所述,避雷器的原理包括利用放电原理、内部结构和安装位置等多个方面。

通过这些原理的作用,避雷器能够有效地保护设备和建筑物免受雷击危害。

因此,在设计和使用电气设备和建筑物时,我们都需要考虑避雷器的原理,确保设备和建筑物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

避雷器的工作原理及作用

避雷器的工作原理及作用

避雷器的工作原理及作用避雷器是一种用来保护建筑物、设备和人身安全的重要装置,它能有效地将雷电的电流引导到地下,从而避免雷击对设备和建筑物造成损害。

本文将详细介绍避雷器的工作原理和作用。

一、工作原理避雷器的工作原理基于电磁感应和放电原理。

当雷电靠近建筑物或设备时,避雷器能够迅速感应到雷电的存在,并通过其内部的导电材料将电流引导到地下,以保护建筑物和设备免受雷击的破坏。

具体来说,避雷器通常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 金属导体:避雷器的主体是由金属制成的导体,通常是铜或铝。

这种导体能够有效地传导电流,以确保雷电能够顺利地通过避雷器。

2. 导电材料:避雷器内部填充着一种高导电性的材料,如碳化硅或氧化锌。

这种材料具有较高的电导率,能够迅速吸收并传导电流。

3. 绝缘材料:为了防止电流在非雷击情况下流失,避雷器的导体和导电材料之间通常有绝缘材料进行隔离,如橡胶或塑料。

当雷电靠近建筑物或设备时,避雷器能够感应到雷电的存在。

此时,避雷器内部的导电材料会迅速吸收雷电的电荷,并形成一个导电通路。

电流会沿着避雷器的导体流动,并通过接地装置引导到地下。

二、作用避雷器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防止雷击损坏:避雷器能够迅速将雷电的电流引导到地下,从而避免雷击对建筑物和设备造成损坏。

它能够吸收和分散雷电的能量,保护建筑物和设备免受过高电压的影响。

2. 保护人身安全:避雷器的引导作用能够将雷电的电流安全地引导到地下,从而保护人们的生命安全。

它能够减少雷击事故的发生,降低人员受伤或死亡的风险。

3. 维护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避雷器能够保护电力设备免受雷击的影响,确保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在雷电活动频繁的地区,避雷器的使用可以有效地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4. 保护通信设备:避雷器能够保护通信设备免受雷击的影响,确保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

在雷电活动频繁的地区,避雷器的使用可以有效地提高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5. 降低维修成本:通过安装避雷器,可以有效地降低建筑物和设备的维修成本。

避雷器的工作原理及参数

避雷器的工作原理及参数

避雷器的工作原理及参数避雷器是一种用来保护电力系统和电气设备免受雷电侵害的装置。

它能将过电压引入大地,防止电力设备电气设备因雷击而损坏。

其基本工作原理是利用非线性元件的电压-电流特性,引导过电压,保护设备不受损害。

避雷器的主要参数有额定电流、额定暂时工频应力、额定耐受永久工频电流和额定残余电流。

首先,额定电流(In)是指避雷器能承受的最大瞬时电流。

雷电产生的能量很大,所以避雷器需要能承受高电流的冲击。

其次,额定暂时工频应力(Up)是指额定电流通过避雷器时的最高电压。

这个参数衡量了避雷器内部元件的电压抗力。

第三,额定耐受永久工频电流(Iimp)是指避雷器能承受的长工频电流。

当有持续时间长的过电压时,避雷器需要能承受相应的电流。

最后,额定残余电流(Ires)是指避雷器通过额定电流后,保持其运行状态时,残余电流的最大值。

这个参数表明避雷器在引导过电压后,能否保持稳定。

避雷器工作的过程中,当雷电侵入电力系统中,会产生过电压。

在正常情况下,避雷器处于断路状态,不导通电流。

但当过电压发生时,避雷器会迅速导通,将过电压引导到地下。

避雷器内部的非线性元件,如气体放电管和金属氧化物层压电阻器(MOA),起到了关键作用。

当过电压上升时,气体放电管开始放电,将电流导向地下。

在气体放电管导通期间,金属氧化物层压电阻器也会参与导电,共同形成电流通路。

避雷器还会根据电力系统的特性进行分级。

通常分为三个等级:耐受等级(Uc),根据避雷器能够承受的冲击电压等级;放电等级(Up),根据避雷器能够引导的过电压等级;动作等级(Imax),根据避雷器能够承受的最大瞬时电流等级。

值得注意的是,避雷器还有其它参数,如交流耐压、直流耐压、泄放电流和接地电阻等。

这些参数都是根据特定情况和需求来进行设计的。

总结起来,避雷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非线性元件的电压-电流特性,引导过电压,保护电力系统和电气设备免受雷电侵害。

其主要参数包括额定电流、额定暂时工频应力、额定耐受永久工频电流和额定残余电流。

避雷器的结构及原理(图文) 民熔

避雷器的结构及原理(图文)  民熔

避雷器避雷器的作用当雷电过电压沿架空线路侵入变配电所或其他建筑物内时,将发生闪络,甚至将电气设备的绝缘击穿。

因此,假如在电气设备的电源进线端并联一种保护设备即避雷器,如图1,当过电压值达到规定的动作电压时,避雷器立即动作,流过电荷,限制过电压幅值,保护设备绝缘;电压值正常后,避雷器又迅速恢复原状,以保证系统正常供电避雷器的保护作用基于三个前提:1、伏秒特性与被保护绝缘的伏秒特性有良好的配合2、保证其残压低于被保护绝缘的冲击电气强度3、被保护绝缘必须处于该避雷器的保护距离之内避雷器的要求:1、正常运行时不放电,过电压时放电正确动作2、放电后要有自恢复功能避雷器连续工作电压相关参数:允许长期工作电压。

应等于或大于系统的最高相电压。

额定电压(“kV”:可在短时间内使用最大工作电压(“灭弧电压”)。

缓冲器可以在工作电压下放电并关闭电弧。

没有游客留下的脚印!这是设计长时间保护装置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工作频率允许电压性能:指示氧化锌在规定条件下抵抗过电压的能力。

额定放电电流(“Ka”:用于隔离避雷器电平的放电电流峰值不应超过220kV及以下的5ka残压。

也就是说,在冲击电流的影响下,避雷针两端产生的电压可以理解为避雷针两端承受的最大电压。

避雷器的分类和结构适用于阀式、管式和有限金属氧化物保护形式。

阀门避雷针主要分为两类:普通阀门避雷针和磁力鼓风机避雷针。

提克。

莱斯常用的阀门避雷器为FS、FZ系列,磁力风机避雷器为FCD、FZ系列FCZ.莱斯阀门防雷装置型号中使用的符号如下:动力站:y回路:d—旋转电机:c—带磁风机放电间隙。

阀挡板主要由一平面火花间隙串联在碳化硅电阻板(阀板)上组成。

平面火花空间安装在密封陶瓷管内,并设有连接螺栓。

在保险杠中,它具有高电压强度和低电压强度的非线性特性。

阀式缓冲器在正常工作电压下不能穿透某一点火区间,但在过电压下会通过一段点火区间撞击保险杠。

大的雷电波通过电阻平滑地流入地面,电阻阀板对矿井电流产生的工频电压有很大的阻力。

避雷器 工作原理

避雷器 工作原理

避雷器工作原理
避雷器是一种用于保护电气设备和建筑物免受雷电冲击的装置。

它利用了一种称为空气放电的物理现象来有效地分离和引导雷电电流,从而保护被保护设备和建筑物。

避雷器通常安装在建筑物的屋顶、高耸物体上或电力系统的关键节点处。

避雷器的工作原理如下:
1. 内部电气结构:避雷器的主要部件是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器(MOV)。

MOV由金属氧化物陶瓷颗粒制成,颗粒之间用电
极连接成链状结构。

当正常工作电压下,MOV表现出高电阻。

2. 正常工作状态:在正常情况下,电力系统的电压不会超过避雷器的正常工作电压。

因此,避雷器处于高电阻状态,不会导通电流。

3. 雷电冲击:当电力系统或建筑物遭受雷电冲击时,系统电压会瞬间升高。

一旦电压超过避雷器的击穿电压(也称为耐压等级),避雷器内部的MOV会进入放电状态。

4. 放电过程:放电过程中,MOV内部颗粒之间的电阻急剧下降,使得电流能够通过避雷器进行传导。

这样,避雷器将雷电电流引导到地面或其他合适的导体上,以避免电流破坏设备或建筑物。

5. 再次正常状态:当雷电冲击结束后,电力系统电压恢复正常。

避雷器内部的MOV将重新回到高电阻状态,不会导通电流。

总结起来,避雷器通过利用MOV内部电阻的变化,将雷电电
流引导到地面或其他导体上,以保护电气设备和建筑物免受雷电冲击。

避雷器的工作原理

避雷器的工作原理

避雷器的工作原理避雷器是一种用于建筑物、电线杆等设施以及各种设备的电气保护装置。

当遭受雷击时,避雷器可以快速地引导和分散电流,以保护设备不受损坏。

本文将介绍避雷器的工作原理以及常见的避雷器类型。

一、避雷器的工作原理避雷器的工作原理基于压敏电阻技术。

压敏电阻是一种碳化硅或氧化锌材料的电阻,其电阻值可以根据材料的电流和电压变化而变化。

这种材料的特点是在正常工作电压下,电阻值很高,但当触发电压(也就是雷击电压)大于压敏电阻的硬度时,电阻值会急剧下降,以便通过更大的电流分散过电击。

当雷电通过电线、天线等设施时,它会引起强大的电流和电压,这可能对设备和人的生命构成威胁。

避雷器会通过其的接地线将电流引到接地面,使得电流远离了被保护的设备和人。

二、常见的避雷器类型1.气体放电避雷器气体放电避雷器由两个端子、一个电极和一个导电球组成。

当电压升高到预设值时,气体放电发生,将电流导向地面。

这种避雷器通常用于高电压和超高压设备的保护。

2.金属氧化物避雷器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由金属氧化物、空气介质和底座组成。

当遭受雷击时,氧化物会将电流导向地面。

这种避雷器用户广泛,安装简便,通常用于低电压和中等电压设备的保护。

3.碳化硅避雷器碳化硅避雷器由多个呈串联状态的压敏电阻组成。

当遭受雷击时,电阻会迅速变低,引导电流到地面。

三、使用避雷器时需要注意的事项1.安装位置应该远离其他设备,并避免遮挡。

2.应使用正确的避雷器类型并定期检查。

如果出现问题,应及时更换。

3.不能将避雷器用作电源线路的跨地链接头,因为这可能会对设备造成严重损伤。

4.设备接地线路必须连接牢固,以确保避雷器的有效工作。

总之,避雷器是保护设备和生命安全不可或缺的设备。

只有了解避雷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才能使其发挥最大的保护作用。

避雷器的工作原理及设计原理

避雷器的工作原理及设计原理

避雷器的工作原理及设计原理避雷器是一种用于保护建筑物和设备不受雷击的电气装置。

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其特殊的设计来引导雷电电流流过安全的路径,从而保护被保护的设备不受电击的损失。

本文将介绍避雷器的工作原理和设计原理。

一、避雷器的工作原理避雷器的工作原理基于电荷平衡和电场强度。

当一个导体受到一个外部电场的作用时,它的电子将受到力的作用,使电子流动,导致导体上面产生电流。

如果电场强度太高,电流将过载,并可能导致设备短路,引起火灾等事故。

此时,避雷器将起到保护作用。

在避雷器的设计中,通常使用一种称为氧化锌压敏电阻(MOV)的元件。

压敏电阻是一种表现出可逆电阻性质的半导体元件。

当它受到过大的电场时,将会呈现出一个更低的电阻值,从而拦截电流,从而保护电气设备。

具体的工作原理如下:当避雷器受到较低的电压时,它的内部电容会阻止电流的流动,当电压超过额定电压时,避雷器将开启细微的通路,通过具有氧化锌压敏电阻的元件,将过载电流分配到接地系统,将设备保护起来。

二、避雷器的设计原理为了确保避雷器的可靠性和效率,必须采取正确的设计原理。

以下是避雷器设计的关键原则。

1. 基于设备的额定电压。

正确的额定电压是避雷器设计的核心。

在设计过程中,必须根据设备的额定电压选取正确的避雷器。

如果避雷器的工作电压不同于设备的额定电压,它的电阻值和其他电学特性可能在工作过程中变化,从而无法保护设备。

2. 接地系统的建设。

在避雷器的设计中,接地系统是十分重要的。

接地系统需要保持良好的接触性,以确保避雷器的正常工作。

接地系统应该在安全性和电流保护方面得到充分考虑。

设计师还需要考虑地电平差,以处理可能的电压降和电流分布问题。

3. 避雷器的选择。

在选择避雷器时,设计师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电气参数、安全性、工作环境和外部影响因素。

例如,湿度、极端高温和低温环境都可能影响其性能。

正确的选择将确保设备获得最佳的保护。

4. 安装和维护。

在安装和维护过程中,必须根据生产商的建议进行操作。

避雷器的工作原理及作用

避雷器的工作原理及作用

避雷器的工作原理及作用避雷器,又称雷电防护器,是一种用于保护建筑物、电气设备和电力输配电系统免受雷击伤害的装置。

它能够将雷电过电压的能量引导和吸收,确保电气设备及人身安全的完整。

本文将详细介绍。

一、工作原理:避雷器的工作原理与静电防护原理相似,利用了电荷分布的特性来将雷电过电压引导和消散。

当雷暴发生时,云层中形成强电场,从大气中沿着电离通道传导,最终通过地面的接收器释放能量。

以下是避雷器的详细工作原理:1. 避雷器结构:避雷器通常由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器(MOV)、导电母线和保护芯筒等组成。

导电母线与电气系统连接,而MOV则连接于导电母线和芯筒之间。

2. 避雷器的引导作用:当雷电过电压发生时,通过避雷器引导电线以及电气设备的内部部件之间形成了一条低阻抗的电流路径,这样就能在保持其它电气设备正常运行的同时,将雷电过电压通过有效的路径消散掉。

避雷器的导电特性使得其能够快速导入过电压,并确保其正常工作。

3. 避雷器的消散作用:避雷器内部的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器(MOV)的作用是将过电压转化为热能,并将其吸收和消散。

当雷电过电压超过设定的阈值时,MOV会迅速导通电流,将过电压分散到接地系统中,从而保护电气设备不受过电压伤害。

二、作用及意义:避雷器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保护建筑物:建筑物是人们生活和工作的重要场所,也是雷击的主要目标。

避雷器可以通过引导雷电流线,将雷电的过电压转移到接地系统中,从而保护建筑物的安全。

避雷器的作用可以减少建筑物遭受雷击的概率,保护建筑物及其内部设备不受雷电伤害。

例如,一所高楼大厦上安装了避雷器后,当雷暴来临时,避雷器会引导雷电通过合适的路径传导到地面,而不是直接轰击到楼房上。

这样一来,就能避免建筑物受到雷击损害,有效保护住户和财产的安全。

2. 保护电气设备:电气设备常常面临着雷电过电压的危险,一旦电气设备受到雷击,就可能导致设备毁坏、停机甚至引发火灾等严重事故。

避雷器可以将雷电过电压引导并吸收,阻止其对电气设备造成伤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确保避雷器能正常工作的三个条件确保避雷器能正常工作的三条件:1、额定电压;2、标称残压;3、能量吸收能力。

下面以YH5WS-17/50为例来说明。

上述型号中的17表示额定电压。

额定电压的定义比较复杂,作为非专业制造人员,可以简单将其理解为过电压有效值达到17kV左右,避雷器就会开始工作。

这个参数不能过低,否则容易导致避雷器负担过重烧毁。

老国标虽然定义额定电压为12.7,但真实的工作值依然在17左右,因此老国标定义存在很大争议,现在已经不推广了。

所以额定电压是17还是16.5、17.5,其实是一样的性能等级,都是符合国标定义的17类产品,不用去死抠字眼。

至于为什么会有17.5、16.5这一类的东西,是因为每个厂家具体内控参数有微小差别,以及独特型号的销售策略需要。

这个问题可以容易可以复杂!我以前也纠结了很久!简单理解可以是残压;复杂一点理解,不是残压,要比残压低些。

再复杂一点避雷器动作电压是避雷器通过电流达到10mA是的电压。

不过这个参数厂家一般都不标,防雷器的检测报告上会有。

当然也有人把U1mA作为开启电压(动作电压)貌似我说得有点纠结了!简单总结一下:防雷器的开启电压或者动作电压一般用U10mA来表示,即达到10mA电流时的电压。

且每一只防雷器的开启电压都不一定一样。

简单举个例子:一只额定电压为380V的防雷器,它的持续操作电压Uc大概为500V,残压Up大概为1500V。

它的开启电压U10大概为1000V。

至于你说的标准:貌似这个真没有我也是看了很多书,请假了
朱仲彦教授,才搞明白这些东西的。

我国的相关标准多半是拷贝IEC的,IEC 都没有,中国的标准里面当然没有。

还希望你能推动相关标准的建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