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闭关锁国》习题

合集下载

初二历史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试题

初二历史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试题

初二历史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试题1.“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在此思想影响下,统治者实行A.君主专制B.重农抑商C.闭关锁国D.对外贸易【答案】C【解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清朝闭关锁国的认识,“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反映了清朝统治者骄傲自大的心理,根据所学知识,汉唐,宋元时期,由于统治者执行了开明的对外政策,导致了中外交流发达,明清时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闭关锁国政策指闭关自守,不与外界接触的一种国家政策,是典型的地方保护主义。

闭关自守,不与外国往来;严格限制对外经济、文化、科学等方面的交流,鸦片战争前清政府限制和禁止对外交通、贸易的政策。

限定广州一口通商,这种政策使中国隔绝了与外界的交往,看不到外国的先进,会造以天朝上国自居,成夜郎自大的心态,题目中的所述现象正是这种心态的反映,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本题选C。

【考点】闭关锁国政策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概念的认识和分析理解能力,闭关锁国政策是清朝实行的一种政策,它导致了中国的落后,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让我们清楚的认识到,盲目的排斥外来东西,选择了将自己与外界隔绝开来,最终导致自己的落后。

无论是思想上,还是经济上难以追上世界的潮流。

因此,我们必须要将自己与这个世界紧密相联系,了解这个社会未来的发展趋势,吸收外面先进思想,技术来不断的提高自我,否则就要被这个社会所淘汰。

2.明清时期,民间流传着“湖广熟,天下足”的谚语,这里的“湖广”主要指的是今天的()A.湖南和广东B.湖南和广西C.湖南和湖北D.湖南、湖北、广东、广西【答案】C【解析】明清时期,民间流传着“湖广熟,天下足”的谚语,这里的“湖广”主要指的是今天的湖南和湖北,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明清时期的农业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的是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

明清时期,湖广地区的农业生产技术提高,粮食产量增长很快,除了满足本地粮食需求外,还销往江浙、徽州等地。

《清朝的闭关锁国》习题

《清朝的闭关锁国》习题

第5课清朝的闭关锁国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第一组两个历史名词的关系,给第2组添一个适当的词,使第2组两个历史名词的关系与第一组两个历史名词的关系相同。

①景帝→文景之治②( )→康乾盛世A.顺治帝B.乾隆帝C.光武帝D.隋文帝2.清朝前期,下列由福建、浙江等省推广到了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高产作物是( ) A.甘薯B.棉花C.玉米D.双季稻3.清朝前期,成为全国性的贸易市场的城市是( )A.南京B.广州C.北京D.上海4.清朝前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是( )A.农民贫阻,无力购买手工业品B.民族资本受到外国侵略势力的控制C.政府限制商品买卖D.统治者控制专卖权,阻碍生产发展二、多项选择题1.康熙采取的发展农业的措施中包括( )A.奖励垦荒屯田B.严禁土地兼并C.重视兴修水利D.多次减免租税2.清朝前期已经成为商品的经济作物是( )A.棉花B.甘蔗C.粟D.烟草3.清朝前期,具有资本主义萌芽的手工业部门包括( )A.云南的采矿业B.四川的制盐业C.台湾的制糖业D.北京的采煤业三、填空题1.清朝前期的100多年里,耕地面积增加了_______(百分比)以上,人口迅速增长到________亿。

2.清朝_______时,政府严禁民间开矿,后来不断放宽开矿政策。

乾隆年间_________的铜矿,有500多处;_________、______等地方的丝织业超过了苏州。

四、材料解析题阅读下列材料:清朝统一台湾后,曾开放四个海港作为对外通商口岸。

后来,由于西方殖民者在中国沿海进行种种非法活动,清政府只留广州一处海港通商,关闭了其他海港。

请回答:①清政府后来的政策是什么?②从材料中分析,清政府实行这种政策的原因之一是什么?③这种政策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何影响?五、识图题观察下图,请回答:①这个画面反映了什么时期的一种什么经济现象?②这种经济现象比前一朝代有什么不同,表现是什么?参考答案:一、1.B 2.A 3.C 4.A二、1.ACD 2.ABD 3.ABCD三、1.40% 3.6 2.顺治云南南京广州四、①闭关政策。

高二历史4.8闭关锁国 习题

高二历史4.8闭关锁国  习题

高二历史4.8限训——闭关锁国政策1.1832年,闽省渔户杨某曾在“大洋面上与夷船以鱼换米”,并得西人所赠书册。

结果,在官府的干预下“起获夷书,咨请军机处,恭呈御览”,并招致上谕对于督抚的切责和追究。

这表明()A.渔户企图勾结西人牟利 B.官府积极维护主权C.传统观念影响中外交往 D.君主牢牢掌控臣属2.清朝康熙中期以后,政府在工商业领域实行商专卖政策,这种形式,较之明代弊端丛生的官专卖制有了明显改进,国家变直接干预经济为利用专商间接遥控。

据此可知()A.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清朝发展快 B.工商业的发展倒逼政府限制特权C.清政府对工商业经济持扶持态度 D.工商业群体的政治地位得到提高3.下表是《东印度公司英国船只对华贸易表》。

据表可知当时())A.广州逐渐成为对外贸易中心 B.政府不断放松对外贸易管理C.沿海地区丧失了贸易自主权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尚未出现4.康熙十一年(1672年),清政府规定:“如将违禁出海贸易之人,不行举首,反以外海作为内地,或为隐匿,或擅给印票,往来侦探、通商漂海,皆革职提问。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清政府在沿海地区开放通商口岸,准许中国商人出海贸易,随后又正式成立——浙、江、闽、粤四海关,统一管理对外贸易。

这一时期,导致清政府海洋政策变化的直接背景是()A.收复台湾 B.平定三藩之乱C.列强染指中国东南沿海 D.实行闭关锁国政策5.研究表明,明代隆庆元年(1567年)开放海禁,允许民间与外国进行自由贸易,此后外国白银大量输入中国。

表2外国白银输入中国统计表表2中的数据统计说明,当时()A.农产品商品化冲击了自然经济 B.中国传统手工业仍然具有活力C.朝贡贸易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D.白银大量流入影响了国内市场6.明政府在广州设置市舶司,负责管理进出口商船的登记、纳税、收买舶船带来的货物,具体的商务则由“官设牙行与民贸易”。

隆庆之后,牙行由纯粹的买卖中介成为包销外国进口商品和本国商品出口贸易的商业团体。

七年级历史下册16课闭关锁国课后练习题

七年级历史下册16课闭关锁国课后练习题

七年级历史下册16《闭关锁国》课后练习一、选择题1.清明统一台湾后,开放四个港口进行对外贸易,后来又关闭其他港口,只留一个港口对外通商,这个港口是()A.广州B.漳州C.宁波D.云台山2.乾隆皇帝在给英王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一通有无,”只不过“天朝”所产的茶叶、瓷器、丝巾是西洋各国必需的,所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让洋人的日常所用得益于“天朝”的“余润”。

以上材料表明[] A.清朝绝不允许外国人来中国B.清朝绝不允许中国对外贸易C.清朝严格限制对外贸易D.清朝封闭关口,固守疆土3.清政府特许的统一经济管理贸易机构是[]A、市舶使B、广州十三行C、宣政院D、理藩院4.对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表述错误的是[]A、中国落伍了B、有一定的自卫作用C、巩固了统治D、严格杜绝对外贸易5.清朝统治者的观念是[]A、学习西方、变法通商的思想B、固守传统、重商抑农的思想C、夜郎自大,对外交流的思想D、固步自封、闭关锁国的思想6.清朝前期,实行闭关政策的消极影响是①清政府闭关锁国,与世隔绝,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②不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③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④中国失掉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阻碍了中国手工业的进步和发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7.马克思说:“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有首要条件。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这种历史现象给中国带来的影响[]A.限制了我国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B.阻碍了中外文化的交流C. 一定程度上阻止了西方殖民势力的入侵D.进一步使中国发展成为世界强国8.清政府特许的统一经济管理贸易机构是[]A、市舶使B、广州十三行C、宣政院D、理藩院一、问答:清朝前期推行的“闭关锁国”政策有什么消极影响?我国现在采取的与“闭关锁国”完全不同的对外政策是什么?有什么作用?答:清朝前期推行的“闭关锁国”政策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对外开放政策;作用:加强了与世界各国的联系,有利于引进外资,引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利于现代化建设,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习题1:闭关锁国

习题1:闭关锁国

第16课闭关锁国★要点明晰★一、限制通商1、明朝:(1)洪武年间,法令严格禁止人民“与外洋番人贸易”。

这种政策,当时称为“”。

(2)嘉靖时,因为,又厉行。

2、清朝:(1)清初实施严厉的海禁。

(2)至,始设通商贸易。

(3)年,清廷传谕外国商人,以为唯一的海上通商口岸,而且加以种种限制。

二、自大与封闭1、表现:当世界发生日新月异的巨变时,清朝统治者却趋于保守和封闭。

对“天朝”的地大物博与繁荣强盛极尽夸张之辞,并沉醉其中,而对外部世界则懵然无知;对西方殖民者深怀戒心和疑虑,但又妄自尊大地视之为“夷”或“藩臣”。

2、影响:严防海疆不受侵扰,确实是自卫的需要,但不加分辨地关闭国门,却导致中国与世界的日益隔离。

三、危机来临1、表现:(1)内乱:时,不少地方发生大规模暴动,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

(2)外患:西方:西方列强咄咄逼人,不断扩大。

2、影响:古老的中国危机深重,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

★★基础在线★★1、明朝的海禁政策开始于【】A、洪武年间B、永乐年间C、嘉靖年间D、万历年间2、1757年,清政府规定的唯一的海上通商口岸是【】A、刘家港B、泉州C、广州D、宁波3、清朝前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速度很缓慢,其根本原因是【】A、农民无力购买手工品B、地主与商人不愿投资手工业C、清政府禁止海外贸易D、腐朽的封建制度的阻碍4、清政府实行闭关的含义是【】A、禁绝中国的对外贸易B、一概排斥西方事物C、严厉限制对外贸易D、封闭边界固守疆域5、下列关于清朝前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A、对外国侵略有一定的抵御作用B、阻碍了中外联系C、促进了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D、影响中国吸收世界先进文化及科学技术6、清王朝由盛转衰的皇帝是【】A、顺治帝B、康熙帝C、乾隆帝D、雍正帝★★★能力在线★★★7、1792年马戛尔纪来华时,向清政府提出:允许英国在舟山、宁波、天津经商;允许英国在北京设立洋行;舟山附近划一块地方,归英商居住;自澳门运往广州的英国货免税;英国商品按中国税率征税等。

2019-2020年八年级下册第16课《闭关锁国》习题01

2019-2020年八年级下册第16课《闭关锁国》习题01

2019-2020年八年级下册第16课《闭关锁国》习题01 选择题1.“海禁”开始于()A 洪武年间B 嘉靖年间C 康熙年间D 乾隆年间2.清朝初年从开放四港口进行对外贸易,后关闭其他港口,仅留一处由政府特许的“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对外贸易。

此港是()A 上海B 宁波C 青岛D 广州3.小明对清前期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的含义不理解,请帮他选择()A 封闭关口,固守疆域B 不许外国人来华贸易C 严格限制对外贸易D 增设关税,加强管理a.清代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原因是()A 中国工商业发达B 天朝物产丰富C 外国人滋扰生事 D封建经济占主导地位5.清代前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是指()A 严格限制对外交易B 封闭关口,严守疆域C 不许外国人来华D 禁止中国对外交往6.清朝统治者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实行()A 闭关锁国B 扩大对外贸易C 限制农业生产 D鼓励对内贸易7.清朝前期,英国商船曾几次到中国贸易,企图建立长期商业据点的地方是()A 泉州B 上海C 宁波D 广州8 清朝政府规定:“外国船只只准在广州一口同上贸易,对中国出海的限制返回,如逾期不归则不准回国。

”该规定说明清朝()A 禁止对外贸易B 实行闭关锁国C 加强思想控制D 鼓励商业发展1.下列有关清朝闭关锁国政策叙述正确的是()①闭关政策是指严格禁止对外贸易②闭关政策的实施有防御西方殖民者入侵的目的。

③闭关政策阻碍了中外文化的交流④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2.下列各项,是中国与世隔绝,在阿世界现代化进程中逐渐落伍的是()A 休养生息B 重农抑商C 八股取士D 闭关锁国3.清朝中后期以后,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仅留一地对外通商,该地是()A 广州B 上海C 南京D 武汉4.下列关于清朝闭关锁国政策原因的表述错误的是()A 自然经济为根源B 清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C 自大心理的反映D 防范自卫的产物5.马克思说:“这样一个大帝国(指清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

《闭关锁国》习题03

《闭关锁国》习题03

第16课闭关锁国选择题1、鸦片战争前,一位中国文人这样描述西方人:“他们的长腿不能弯曲,因而他们不能奔跑和跳跃;他们碧蓝的眼睛畏惧阳光,甚至在中午不敢睁开。

”就连林则徐也相信“只要断绝了对西方人茶叶和大黄的供应,他们就会因为消化不良而死”。

造成这种认识的根源是()A、中西方文化差异B、长期实行闭关政策C、中西方人种差异D、中国文人的偏见2、下列关于闭关锁国政策的评述,不正确的是()A、阻碍了手工业的进步和发展B、不能充分同外国进行科技文化交流C、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有完全自卫作用D、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3、清朝始设四海关通商贸易是在()A、统一台湾后B、《尼布楚条约》签订后C、雅克萨之战后D、平定准噶尔部叛乱后4、学了明清历史后,有四位同学分别就下列主题做演讲,你认为下列哪一个概括了这段历史()A、帝国的彷徨B、中华的荣耀C、东方的曙光D、王朝的振兴5、下列措施阻碍社会向前发展的有()①科举制的设立②焚书坑儒③八股取士④文字狱⑤闭关锁国政策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③6、下列不属于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是()A、统治者妄自尊大B、中国以自然经济为主C、自卫的产物D中国国富民强7、造成中国和西方世界力量对比大逆转的因素不包括()A、中国采取避关锁国政策B、清朝统治者自恃地大物博,盲目自大C、西方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D、郑和下西洋8、在《资治通鉴》中你不可能看到的历史是()A、三国鼎立B、楚汉之争C、唐代的开元盛世D、明代的戚继光抗倭9、佛教传入我国后,尽管影响很大,但始终未能占据统治地位,主要是因为()A、统治者的压制B、道教等中国本土宗教的反对C、无神论思想家的批判D、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稳固10、下列内容中,与道教无关的一项是()A、以“道”为最高信仰B、东汉末年传入我国C、宣传可以长生不老,得道成仙D、源于古代民间信仰、神仙方术和道家思想。

七年级历史下册 3.16(闭关锁国)同步练习华东师大版 试题

七年级历史下册 3.16(闭关锁国)同步练习华东师大版 试题

介父从州今凶分市天水学校16课“闭关锁国〞【内容HY】简述“闭关锁国〞的历史影响。

一、学习目标1. 知道明、清“海禁〞、闭关、清王朝自大封闭心理的根本概况。

2. 了解清乾隆后期出现由盛转衰,面临内乱外患深重危机的原因所在。

3. 使学生明确对外开放是一个国家繁荣强盛的必由之路,而“闭关锁国〞只能导致愚昧和落后。

二、学习要点1.重点:“闭关锁国〞。

2.难点:分析清王朝“闭关锁国〞的原因和影响。

三、导学过程1.学生自学课文,完成下面的学习笔记:闭关锁国限制通商明朝:年间实行“〞洪武以后,海禁松弛。

时,厉行禁海;平息倭患后,允许。

清朝:清初实施。

统一后,设四个通商贸易。

1775年清廷传谕外商,以为唯一的海上通商口岸,而且加以种种限制。

闭关锁国原因:清统治者对外界懵然无知。

对西方殖民者深怀和。

影响: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导致中国,2.问题探究清王朝“闭关锁国〞的原因有哪些?造成的影响怎样?3.感悟历史比照郑和下西洋与闭关的不同后果。

谈谈自己的想法。

〔1 吸取“闭关锁国〞的教训,应广泛交往; 2 交往过程中应积极学习别国的长处,开展自己;3今天的HY开放是我国HY 事业开展的有力保障〕四、本课小结:清朝“闭关锁国〞的却严重的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致使中国近代与世隔绝、迅速落伍。

我们应该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

五、闯关比赛一、选择题1.“海禁〞开始于〔〕A.洪武年间B.嘉靖年间C. 康熙年间D.乾隆年间2.清前期,唯一的海上通商口岸是〔〕A. B. C. D.3.小明对.清前期实行的“闭关锁国〞的含义不理解,请帮他选择〔〕A.封闭关口,固守疆域B.不许外国人来华贸易C. 严格限制对外贸易D.增设关税,加强管理4.一次枪答比赛中有一道题难到了很多同学,请帮助他们:符合以下一组的关键词是〔〕①禁海②统一经营③海外贸易的城是A. B. C. D.二、材料说明题5.阅读以下材料:1793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派遣以马嘎尔尼为首的使团来华,谒见乾隆皇帝,要求通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课清朝的闭关锁国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第一组两个历史名词的关系,给第2组添一个适当的词,使第2组两个历史名词的关系与第一组两个历史名词的关系相同。

①景帝→文景之治②( )→康乾盛世
A.顺治帝B.乾隆帝C.光武帝D.隋文帝
2.清朝前期,下列由福建、浙江等省推广到了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高产作物是( ) A.甘薯B.棉花C.玉米D.双季稻
3.清朝前期,成为全国性的贸易市场的城市是( )
A.南京B.广州C.北京D.上海
4.清朝前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是( )
A.农民贫阻,无力购买手工业品
B.民族资本受到外国侵略势力的控制
C.政府限制商品买卖
D.统治者控制专卖权,阻碍生产发展
二、多项选择题
1.康熙采取的发展农业的措施中包括( )
A.奖励垦荒屯田B.严禁土地兼并
C.重视兴修水利D.多次减免租税
2.清朝前期已经成为商品的经济作物是( )
A.棉花B.甘蔗C.粟D.烟草
3.清朝前期,具有资本主义萌芽的手工业部门包括( )
A.云南的采矿业B.四川的制盐业
C.台湾的制糖业D.北京的采煤业
三、填空题
1.清朝前期的100多年里,耕地面积增加了_______(百分比)以上,人口迅速增长到________亿。

2.清朝_______时,政府严禁民间开矿,后来不断放宽开矿政策。

乾隆年间_________的铜
矿,有500多处;_________、______等地方的丝织业超过了苏州。

四、材料解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清朝统一台湾后,曾开放四个海港作为对外通商口岸。

后来,由于西方殖民者在中国沿海进行种种非法活动,清政府只留广州一处海港通商,关闭了其他海港。

请回答:
①清政府后来的政策是什么?
②从材料中分析,清政府实行这种政策的原因之一是什么?
③这种政策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五、识图题
观察下图,请回答:
①这个画面反映了什么时期的一种什么经济现象?
②这种经济现象比前一朝代有什么不同,表现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1.B 2.A 3.C 4.A
二、1.ACD 2.ABD 3.ABCD
三、1.40% 3.6 2.顺治云南南京广州
四、①闭关政策。

②害怕外国商人与沿海人民往来会“滋扰生事”。

③使中国失去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阻碍了手工业的进步和发展。

同时由于与世隔绝,也妨碍了同国外的科学技术交流,从而导致了中国的落后。

五、①清朝初年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②具有资本主义萌芽的手工业部门和地区比明朝增多了;手工工场的规模也比明朝扩大了;大商人控制生产过程,成为早期的资本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