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时空坐标和思维导图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时空坐标和思维导图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时空坐标和思维导图

古代中国的政治

时空定位

框架结构

思维导图

古代希腊罗马的民主政治和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制度

时空定位

框架结构

思维导图

近代中国

反侵略求

民主的潮

时空定位

框架结构

思维导图

现代中国的

政治与外交

时空定位

框架结构

思维导图

现代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时空定位

框架结构

思维导图

考研政治思维导图

考研政治思维导图 考研政治,即思想政治理论考试,是报考硕士研究生的一门重要考试课程。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学主要分为五个部分,其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介绍是本学科目的的第一部分。这篇文章将从思维导图的角度给你一个知识的全面概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导论》,简称《马原》,共八章,分为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导图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思想地图 科学社会主义思维导图 【温馨提示】以上图片由测绘社区用户@Ye Mo收集,仅供参考。据说世界上有一群聪明的孩子,他们会思考。他们有一个秘密武器——思维地图。人们常说,美国教师不仅传授知识,而且还培养孩子的思维方式。那么,这种神秘的“心态”是如何传授的呢?事实上,现在美国有很多学区都在提倡教师做思维地图培训,而小绿老师所在的学区就组织了这样的专业培训。现在我将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给大家一个工具来分析这个有趣的逻辑训练。

在美国的小学里,经常有图形组织者和思维地图来帮助孩子们思考。后来,在小鲁老师参加了一系列的专业思维地图培训后,我被要求制作Graphic organizer,就是帮助我通过图形来澄清事实、概念或想法。例如,给定一个由四个圆圈组成的网络,孩子会在圆圈中填写四个答案。给孩子一个夹有两片面包、一块肉和一片绿叶的汉堡包,孩子会在面包、肉和绿叶之间填写答案。图形组织者是一种方法,安排文本到不同的空间与框架。它更像是已经有了一堆书面文本,像是在填充空白,填充已经制作好的图表。网上至少有700个图形组织者——包括KWLchart, Sandwich,Web, Spider Map等等。 而思维地图只有八个。这八种思维导图都是有版权的。发明这八种思维导图的人是David Hyerle博士,他发明它们是为了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如今,美国的许多学校都会从Thinking Maps公司购买员工来培训教师。这种培训需要授权。这是一个不同于Graphic Organizer 的概念,它反映了一个从零开始的思考过程。 例如,老师让学生比较两个故事的主人公之间的异同。老师不会给你双气泡,甚至不会说我们要用双气泡。从8个心理图标中,孩子们选出了最适合这个任务的一个——比布鲁斯,因为它代表了对比和比较的概念。所以思维导图更多的是关于你思考的方式,而不是填空。

中国古代史(按朝代整理).

中国古代史 ·原始时代(新石器时代)(~前2070) 经济:农业:刀耕火种 纺织:纺织技术萌芽 原料:麻、葛 人工育蚕和丝织技术 冶炼:黄河流域,小件铜器(小工具、生活用具),使用金属器具 陶瓷:山东蛋壳黑陶,釉陶,原始青瓷 商业:早期交换 政治:出现城 禅让制 贫富分化产生 文化:文字:刻画符号(文字起源) 绘画:陶器图形、壁画 ·夏(前2070~前1600) 政治:启继禹禅让制→世袭制“家天下”始 传贤→传子宗族关系从此成为基本政治关系 ·商(前1600~前1046)都:朝歌 经济:土地制度:井田制 纺织:指导蚕桑生产的专职官员文物:玉蚕甲骨文:祭祀蚕神 冶炼:铸铜生产规模大,青铜器为礼制的象征,代表权力和秩序政治:祭祀:奴隶为祭祀祖先神灵之“人牲” 制度: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各宗族为政治实体 神权与王权密切结合,政治事务占卜决策 文化:文字:甲骨文(较成熟的文字) 金文(商周) ·西周(前1046~前771)都:镐京 经济:土地制度:井田制 纺织:国有六职,纺织业地位重要 商业:交易频繁,币需数增,流通骨铜贝 政治:制度:宗法制:立嫡以长不以贤 立子以贵不以长 分封制:同姓王族:召公之子:燕(蓟),姬 周公长子伯禽:鲁(曲阜),姬 晋:后三分为韩(郑)赵(邯郸)魏(梁),姬 功臣:姜尚:齐 先代贵族:亲周商旧贵族微子:宋(商丘) 特点: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 神权与王权密切结合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文化:文学:《诗经》 ·东周(前770~前256)[此处泛指春秋战国] 经济:农业:铁犁牛耕(黄河中下游地区)

文化:火药:具有有关制作火药的原料硫磺和硝石的知识 春秋(前770~前476) 经济:冶炼:中国最早人工冶炼铁器 文化:儒:孔子:“仁”、“礼”、“德治”、敬鬼神而远之 “有教无类”,培养六艺,注重全面发展 创儒家学派,以六经为基本文献 道:崇尚自然,其主张超越功利去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 老子:“道"是世界的根本,是永恒不变的 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事物具有向相反的方面转化的规律 转化是无条件的,“弱者道之用”,以柔克刚,以弱胜强 “小国寡民” 战国(前476~221) 经济:土地制度:商鞅废井田,确立土地私有制 水利:李冰都江堰(川) 郑国郑国渠(关中,汜水和洛水) 冶炼:淬火的钢件 商业都会:出现市井(商业区) 政策:商鞅变法规定了重农抑商的原则 政治:行政单位:列国陆续出现了郡县 文化:儒:孟子:“仁政” “君轻民贵”为早期民本思想之基础。 荀子:广泛吸收各家思想精华,丰富早期儒家的思想内容 “天行有常”(天人关系) “制天命而用之”(人道有为) 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 道:庄子:“道”为最高原则,“道”无所不在 “齐物”:万物没有界限和差别 法:形成重“法”、重“术”(驾驭群臣的统治之术)、重“势”(权势)的不同学派对中国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秦统一全国起到重大作用 汉代,其法治思想被儒学体系吸收,成为维护专制政权的工具 李悝:“尽地力之教”,提高农业产量,增加国家田租收入 用严刑确立以集权为特征的政治秩序 《法经》,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法典 商鞅:废除世卿世禄制度,根据军功制定尊卑爵秩的等级 奖励耕战,重农抑商 废井田,确立土地私有制 加强中央集权 韩非子:集法家思想之大成 吸收道家思想,将法家理论系统化 加强君主集权,厉行赏罚,奖励耕战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 墨:结成的学术团体纪律严密 推崇夏朝的政治,学习大禹刻苦俭朴的精神,具有苦干和自我牺牲精神 “兼相爱、交相利”,与儒家区别等级名分、重义轻利的主张针锋相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维导图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英文是Marxism,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简称,是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学说。它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部分组成,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和吸收人类关于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于19世纪40年代创立的,并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发展和完善的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3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图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2013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图书,作者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编写组。 该书主要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和本质特征和物质世界的本质规律。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本书旨在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并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认识和分析现实问题。本书是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修订而成的,这次修订主要体现了党的十八大精神进教材,同时适当吸收了一线师生使用中所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全书主要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物质世界的本质及其发展,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社会结构,社会发展规律与历史主体,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资本主

义的发展进程,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及其发展,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等。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基本概论的总结和学习,帮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规律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本书适用于高职高专院校、本科院校。 目录: 绪论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四、自觉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 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二、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三、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第二节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 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第三节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一、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二、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政治经济学思维导图(二)

生产集中与垄断的形 成 形成 内涵:只有一家或少数几家厂商通过操纵价格完全 控制了某种产品的生产或销售市场 规模大 操纵价格 形成:生产集中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垄断 垄断条件下的竞争(垄断 和竞争的关系) 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依然是商品经济,在私有制基础上 使得竞争的形式 和特点发生变化 特点 目的:操纵价格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手段:更加多样化 规模程度更大 竞争的后果更严重 金融资 本和金 融寡头 的形成 内涵:金融资本是由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 形成:金融联系、资本参与、人事参与 在金融资本形成的基础上,产生了金融寡头金融寡头是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 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金融寡头对资本主义世界的 统治 在经济上:“参与制”—层层控股 在政治上:“个人联合”—权钱交易 在其他方面:建立政策咨询机构,掌握新闻科教文 化等来控制和影响内政外交与社会生活 垄断利润、 垄断价格 通过操纵价格获得的远超出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实现 :通过操纵垄断价格 垄断低价最大买方 垄断高价最大卖方 公式:垄断价格=成本价格+平均利润+垄断利润 来源:垄断资本所获的的高额利润—来自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所创造的剩余价 值 国 内涵和形成 内涵: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 形成:形成和发展不是偶然的,是科技进步和生产社会进一步提高的产物,是资本 主义基本矛盾的进一步尖锐化的必然结果 形式 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 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的企业 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 - 1 -

垄断资本 主义的 发 展 国家垄断 资本主 义形式 宏观调节:国家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经济手段,以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 微观规制:国家运用法律手段规范市场 秩序,限制垄断,保护竞争—反托拉斯法、公共事业规制、社会经济规制 实质当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带来的种种矛盾问题,私人垄断资本无力解决时,就促使它利用国家机器成为为其服务的手段,是私人垄断资本为维护垄断通知和获取高额垄 断利润,而和国 家政权相结合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形式,代表的是垄断资产阶级的 利 益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作用(双 重作用)积极作用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在一定范围内突破了私人垄断资本的狭隘界限 国家的收入再分配手段,是劳动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改善 加快了这些国家的 现代 化进程历史局限性无法消除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基本矛盾所引发的一系列 矛盾问题金融垄断资本的发展形成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随后,西方国家普遍走上了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的道路金融自由化与金融创新是金融垄 断资本得以形成和壮大的重要 制 度条件金融自由化放松对银行利率的管制 浮动汇率 取消外汇管制金融市场 相互开放 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创新远期合约、期货、期权等 金融机构开始突破原有的专业分工界限金融工具不断创新,融资方式的证券化趋势迅猛发展 金融产品不断推陈出新在金融垄断 资 本的 推动下,垄断资本主义的金融化程度 不断提高金融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大幅上升 实体 经济的资本利润下降 制造业就业人数严重减少 金融垄断资本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 2 -

高中历史我国史思维导图

高中历史中国史思维导图中国古代史部分 先秦时期 秦汉时期魏晋隋唐宋元时期 明清时期中国近代史部分

中国现代史部分建国初期

十年建设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 改革开放时期 10分钟掌握2000年历史, 秦朝到清朝皇帝世系表 摘要:中国有2000多年的封建历史,从第一个皇帝 秦始皇算起,有记载的皇帝多达500多位。为了更清楚 直观的了解每个朝代的皇帝传承,作者将他们绘制成表, 呈现给喜欢历史的读者。(包括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 秦朝: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攻灭六国,统一天下, 自称始皇帝,是历史上第一个皇帝。秦始皇死后,儿子 胡亥继承皇位,由宦官赵高把持朝政。秦二世的暴政引 起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公元前207年,秦王子婴向刘 邦投降,秦朝灭亡。秦朝共传二世,建国仅仅14年。

西汉:开国皇帝刘邦,出身小吏,是个不折不扣的流氓。 在秦朝末年的农民起义中,击败霸王项羽,建立大汉王 朝,史称西汉。公元8年,权臣王莽自立,西汉灭亡。 前后共有15位皇帝,建国210年。 东汉:王莽篡权之后,爆发了绿林赤眉起义,汉朝宗室 后代刘秀趁机起兵,通过十几年的战争重新统一中国。 公元25年,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国号汉,史称东汉。 公元220年,曹操儿子曹丕废汉献帝,建立魏国,东汉 灭亡。传八世共十四帝,建国195年。 三国:曹操、刘备、孙权相信大家并不陌生,东汉末年 天下大乱,诸侯割据相互攻伐,最后只剩下曹操、刘备、 孙权三大势力。公元220年,曹丕篡汉称帝;次年刘备 在成都称帝;公元229年孙权称帝,至此三国正式成立。

晋朝:晋朝的开国皇帝是三国著名谋士司马懿的孙子司 马炎,他在266年代魏自立称帝,建国号为晋,定都洛 阳,史称西晋。公元316年,西晋被匈奴所灭,司马睿 逃到江南,在建邺称帝,史称东晋。公元420年,刘裕 建立宋,东晋灭亡。两晋共传十五帝,建国155年。 北朝(386年——581年),指的是在西晋灭亡之后,在 中国北方由少数民族建立的五个朝代,包括北魏、东魏、 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 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是指刘裕灭东晋建立 宋朝之后,在中国江南建立的四个汉人政权。包括有: 宋、齐、梁、陈四各朝代。

考研政治思维导图_整理20182019年第二学期思维导图评选

20182019年第二学期思维导图评选 整理表 姓名: 职业工种: 申请级别: 受理机构: 填报日期:

2018——2019年第二学期思维导图评选 优秀指导教师名单 黄照霞郭春芽刘敏张晓娟俞梦雅司丹丹孔令娟杨明翠李红玲宋文吴云平朱爱萍李洁胡玲杨清华潘雅婷庞芳戴俊汪云洁夏宁华朱芳焦金凤张志芳施琦曾佳王群李一婷滑玉杰张六林顾新峰丁存霞许伟伟薛清翟道华孙春花徐欣王俐杜媛媛陶花陶梦凡顾佳佳熊燕王辉

《三角形》整理与复习 卢昕 1.游戏导入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对有关三角形知识进行全面系统有序的梳理,进一步加深理解从而牢固掌握, 为进一步学习三角形的面积知识奠定基础。 2.进一步体会知识的内在联系,体会回顾和整理所学知识的必要性及重要性。积累回顾与 整理知识的经验与方法,养成自觉整理所学知识的习惯。 3.在应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从而在复习 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对三角形的知识进行复习,梳理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加深理解三角形内角和是180°,以及三角形高的画法 教学过程: 1、钝角三角形 师: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今天卢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好玩的游戏。猜一猜!挡板下藏了一个什么三角形?现在卢老师只露出一个角,你能猜的出来吗?谁知道?(生1,生2,生3)为什么你们都猜“钝角三角形”呢?(生说原因)是不是这样呢?我们来看一看【挪开挡板】恭喜你们!答对了!【电脑鼓掌】 2、锐角三角形 师:太厉害了,还想猜吗?请看!【课件】这又是什么三角形?谁知道?(生:不能确定)哦?那卢老师再给你们看一个角,现在能猜出来吗?(生:还是不确定)好吧!那卢老师最后给你们一个信息【课件出示度数】现在能猜出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3、引题 师:看来同学们对三角形这一块的知识掌握的还不错。其实,关于三角形的知识还有很多,这节课就让我们把《三角形》这个单元进行整理和复习。【贴课题】 二、知识梳理(20分钟) 1.罗列知识点 师:回忆一下,我们学过哪些和三角形有关的知识? (什么是三角形,三角形的组成,三角形的特性,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三边关系,

高中历史中国史思维导图

高中历史中国史思维导图 中国古代史部分 先秦时期 秦汉时期魏晋隋唐宋元时期 明清时期中国近代史部分 中国现代史部分建国初期 十年建设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 改革开放时期 10分钟掌握2000年历史, 秦朝到清朝皇帝世系表 摘要:中国有2000多年的封建历史,从第一 个皇帝秦始皇算起,有记载的皇帝多达500多位。 为了更清楚直观的了解每个朝代的皇帝传承,作 者将他们绘制成表,呈现给喜欢历史的读者。(包 括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 秦朝: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攻灭六国,统一 天下,自称始皇帝,是历史上第一个皇帝。秦始 皇死后,儿子胡亥继承皇位,由宦官赵高把持朝 政。秦二世的暴政引起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公 元前207年,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 秦朝共传二世,建国仅仅14年。 西汉:开国皇帝刘邦,出身小吏,是个不折不扣 的流氓。在秦朝末年的农民起义中,击败霸王项 羽,建立大汉王朝,史称西汉。公元8年,权臣 王莽自立,西汉灭亡。前后共有15位皇帝,建国 210年。 东汉:王莽篡权之后,爆发了绿林赤眉起义,汉 朝宗室后代刘秀趁机起兵,通过十几年的战争重 新统一中国。公元25年,刘秀称帝,定都洛阳, 国号汉,史称东汉。公元220年,曹操儿子曹丕 废汉献帝,建立魏国,东汉灭亡。传八世共十四 帝,建国195年。 三国:曹操、刘备、孙权相信大家并不陌生,东 汉末年天下大乱,诸侯割据相互攻伐,最后只剩 下曹操、刘备、孙权三大势力。公元220年,曹 丕篡汉称帝;次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公元229年 孙权称帝,至此三国正式成立。

晋朝:晋朝的开国皇帝是三国著名谋士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他在266年代魏自立称帝,建国号为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公元316年,西晋被匈奴所灭,司马睿逃到江南,在建邺称帝,史称东晋。公元420年,刘裕建立宋,东晋灭亡。两晋共传十五帝,建国155年。 北朝(386年——581年),指的是在西晋灭亡之后,在中国北方由少数民族建立的五个朝代,包括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 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是指刘裕灭东晋建立宋朝之后,在中国江南建立的四个汉人政权。包括有:宋、齐、梁、陈四各朝代。 隋朝:开国皇帝杨坚是北周的外戚,公元581年,杨坚废除外孙周静帝,自称皇帝,建立大隋,定都长安。隋朝是自西晋之后,中国的又一个大一统王朝,结束了中国数百年的分裂局面。杨坚死后,儿子杨广继位,他在位期间荒淫无道,横征暴敛,激起了大规模农民起义和贵族叛乱。大业十四年(618年)隋恭帝杨侑禅让李渊,619年王世充废隋哀帝,隋朝灭亡,享国38年。 唐朝:隋末天下大乱,唐国公李渊在晋阳起兵,攻占长安,公元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在唐太宗李世民时期,唐朝的实力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唐朝是版图最大,也是唯一未修建长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是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公元878年爆发黄巢起义破坏了唐朝统治根基,907年朱温篡唐,唐朝覆亡,中国进入五代十国。共历二十一帝,建国289年。 五代:指的是907年唐朝灭亡后依次更替的位于中原地区的五个政权,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 十国: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等十个割据政权被《新五代史》及后世史学家统称十国。 宋朝:公元960年,后周将领发动陈桥兵变,拥立大将赵匡胤为皇帝,建立宋朝。由于宋朝采取重文抑武的政策,导致军事实力较弱,在与北方辽、金等少数民族的战争中,经常处于劣势。但宋朝时期,社会经济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民间的富庶与社会经济的繁荣实远超过盛唐。1127年,北宋被金所灭,皇室成员赵构迁都江南,建立南宋。公元1276年,元朝攻占临安,崖山海战后,南宋灭亡。共历十八帝,建国319年。 辽朝:(916年—1125年)是中国历史上由契丹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共传九帝,享国210年。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维导图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维导图 1.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组成部分、理论来源、理论品质及世界观方法论。 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世界观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2.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内容。 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内容:①存在和思维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对这同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构成了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②存在和思维有没有同一性,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同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构成了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3.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 物质观: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理论意义: 第一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 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论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4.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根本属性:运动。 辩证关系: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

相对的静止。相对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对立统一的关系。 5.意识的本质、作用,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条件。

2015考研政治框架思维导图图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唯物论考点 决 定 认识论考点 唯物论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时空是运动的物质的存在方式——时空绝对性和相对性——时空无限性 社会的物质性——从实践出发理解世界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一切从实际出发 物质观 定义方式——根本特性——存在形态 意识观 实践观 实践的本质 实践的基本特征 实践的基本形式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 正确的实践观点是人与自然统一的关键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三个阶段——类似感觉的反应特性——语言外壳 意识的本质——意识的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意识的主观性——虚假映像 意识的能动作用——目的性、创造性、对象性、生理调控性——能动作用的条件性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主体 客体 中介 限定和超越的关系 主客体作用的三环节 认识的基础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反映论和先验论 能动论和消极论 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能动反映论的内容——反映性与创造性统一 认识的本质 认识的过程 真理及其客观性——真理的形式主观性——真理的一元性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思维和至上性非至上性 真理和谬误的关系——真理的具体性 实践检验真理标准——逻辑证明——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真理观 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价值范畴及其特性 价值评价及其特点——价值评价标准——价值评价功能——价值观 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真理与价值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从实践到认识的飞跃——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和必要性——非理性因素的作用 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实践和认识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价值论 认识的主体和客体 认识论 认识的目的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来源 动力 标准 目的认识对实践的能动作用——认识指导——理论指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