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牙西班牙从殖民地掠夺了大量的金银财富
九年级历史13到21课

九年级历史13到21课第十三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1. 租地农场。
- 背景:11世纪以后,欧洲农村各地纷纷开展垦殖运动。
垦殖者成为这些新开发地区的主人,他们按照自己的方式耕种。
随着法律的规范,农奴可以用货币购买劳役豁免权,以此获得对自己劳动力的自由支配;也可以通过缴纳迁徙税,离开庄园、摆脱领主人身束缚。
- 形成: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农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
- 特点: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雇佣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
2. 手工工场。
- 发展:手工业者逐渐脱离农业,更多地为市场而生产。
13世纪,农村出现了分散的手工工场。
后来,这种分散的手工工场逐渐转向集中的手工工场。
- 特点:商人不仅向雇佣工人提供原料,而且还提供统一的生产工具,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与雇主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
二、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
1. 富裕农民。
- 13、14世纪,欧洲农村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改变。
富裕农民、骑士、乡绅通过各种手段不断集中土地,以新的经营方式掌握了生产、交换等环节,还控制了乡村行政事务,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
2. 市民阶层。
- 城市中,手工业者、商人成为城市居民,享有新的契约关系赋予的权利。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市民阶层逐渐形成。
- 市民阶层中的富裕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他们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第十四课:文艺复兴运动。
一、文艺复兴的兴起。
1. 背景。
- 14世纪中叶,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威尼斯等地,工商业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一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 形成中的资产阶级不满罗马教廷对精神世界的控制,对教会宣扬的苦行禁欲、追求死后进入天堂的生活态度渐生异议,要求建立一种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的生活哲学;他们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享受现世生活。
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

二、英国的崛起条件
⒈地理优势 ——大西洋航路中心 ⒉政策优势 ——重商主义
重商主义:是16—18世纪资本主义发展早
期比较盛行的一种经济学说和经济政策。资 本主义比较发达的国家推行它,一些欧洲封 建国家也把它视为富强之本。它主张政府应 保护工商业者的利益,重视发展工商业,鼓 励海外殖民活动,以此来控制和发展国家经 济,以便于损害和削弱竞争对手的实力,增 强本国的实力,强化专制统治。
对圈地运动的评价: 对农民来说:是一场悲剧。无数农民倾家荡 产,流离失所。而政府又颁布血腥法令,不 允许这些失去土地的人流浪。从这个角度说, 圈地运动是一场明显的“羊吃人”的运动。
二、英国崛起的条件
⒈地理优势
⒉政策优势 ⒊经济优势 ——大西洋航路中心 ——重商主义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东印度公司:对外贸易飞速发展 圈地运动:发展资本主义租地农场
达 商业资本发 达
工业资本发 海权(海军 +海洋法律)+殖民扩张+ 暴利的商业贸易
海权(海军+海洋法律)+殖民扩张+暴利的商业贸易+ 综合国力强 工业革命 大 海权(海军+海洋法律)+殖民扩张+暴利的商业贸易+ 工业革命+技术创新 +软实力
美国
资料来源:根据辛向阳《霸权崛起与挑战国家范式分析》一 文的内容整理而成,参见《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年 第4期
⒋军事优势——注重发展海军(打败无敌舰队、英荷、七年战争) 5 .殖民活动——从16世纪末开始参与殖民掠夺。 6.制度优势——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完善(1688、1689等)
表1:世界主要海权国家崛起的模式 国家 崛起模式
西班牙
专题08 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掠夺-九年级历史(上)复习(部编版)

为什么开辟新航路?
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个远
东寻找的是黄金;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
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
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要的第一
件东西。
——恩格斯
根本目的:获取财富
为什么疯狂追逐黄金?
封建贵族用货币购买奢侈品,农民也 用货币交纳地租,商人和手工工场主需要 更多的货币以便扩大经营。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海洋,伴随着人类生生不息的成长!而海洋 意识与海洋发展战略,对每一个国家来说,都具 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向海而兴,背海而衰,这也 是很多国家民族的历史都证明了的一个事实。
——唐志拔《海船发展史话》
美洲
欧洲 非洲
一、早期殖民国家
阅读教材P75的第1目
1.中世纪晚期,欧洲人开始早期殖民掠夺的背景(原因) 西欧商品经济空前繁荣,需要拓宽市场、推销产品、寻找原料; 2.最早走上殖民扩张道路的国家? 西班牙、葡萄牙 3.葡萄牙殖民掠夺的主要地区和特点?
正方
反方
观点: 肯定说
观点: 否定说
材料一:16世纪,欧洲的黄金从55万公斤增加到119万多公斤…… 物价上涨使靠工资为生的工人实际工资下降,日趋贫困。按照传 统方式征收定额货币地租的封建主,收入减少了。新兴的资产阶 级、新贵族靠使用廉价的劳动力和高价出售产品而得到好处。
——孔祥民主编:《世界中古史》 材料二(新航路的开辟)它打破了以往人类文明区域性分割和孤 立发展的局面,首次把全球人类联系起来,开始了人类文明一体 化的进程……它大大扩展了人类活动的范围,海洋在人类文明中的 地位迅速上升,世界的人种地理分布、宗教与文化格局开始发生 重大变化……引发了欧洲近代几个世纪的大规模海外扩张,开始了 欧洲对世界征服和侵略的历史。——马世力主编:《世界史纲》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练习:第5课 开辟新航路含解析

第5课开辟新航路课后篇巩固提升学业水平引导1.关于马可·波罗是否来过中国,中外史学界一直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但《马可·波罗行纪》对新航路的开辟却产生了重大影响。
这表现在()A.介绍世界地理知识B.介绍航海技术C.提出了地圆学说D.增强了欧洲人对东方财富的向往·波罗行纪》记述了作者在东方和中国的见闻,“黄金遍地、香料盈野”,这本书激发了欧洲人对东方财富的向往。
2.1498年5月20日,一支欧洲船队航行到印度南部大商港卡里库特,从而开辟了从欧洲绕过好望角通往印度的新航路。
率领这支船队进行航行活动的航海家是()A.迪亚士B.麦哲伦C.达·伽马D.哥伦布·伽马开辟的。
3.有人认为,哥伦布的远洋航行可谓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无心插柳”是指()A.发现了美洲新大陆B.成为最早开辟新航路的航海家C.证实地圆学说的正确性D.使西班牙控制了整个美洲地区,结果他却到达了美洲,因此,A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
4.当今世界绝大部分发达国家处于大西洋沿岸,大西洋沿岸的国家迈向发达国家行列的关键第一步是()A.代议制的确立B.新航路的开辟C.蒸汽机的改良D.海外市场的建立,商路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区域转向大西洋沿岸,故大西洋沿岸国家迈向发达国家的关键第一步是新航路的开辟,B项正确。
5.导学号3422401116世纪的西班牙人抱怨说:“今天买一磅羊肉的钱相当于过去整只羊。
”与此同时,荷兰人写道:“他们(指西班牙、葡萄牙)或许有遥远的领地,但我们有他们的翅膀(指船只)。
”这些材料共同说明了()A.封建地主地位上升B.欧洲发生“价格革命”C.美洲大陆已经发现D.资本主义发展迅速,造成欧洲金银贬值,物价上升,即“价格革命”。
依靠固定地租为生的封建地主地位下降,从事商品生产的资产阶级实力上升。
故选B项。
6.据统计,1500~1620年,欧洲的物价平均涨了300%~400%。
欧洲的下列阶层中,在物价上涨中遭受打击最大的是()A.城市商人B.天主教士C.封建贵族D.知识分子,依靠固定地租为生的封建贵族备受打击,日趋衰落和分化。
早期殖民掠夺对美州的影响是什么

早期殖民掠夺对美州的影响是什么?
加速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
殖民统治者从殖民地掠夺了大量的财富,在欧洲转化为资本,成为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来源之一,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即将发生的工业革命提供了资金和市场两个重要条件。
最早进行殖民的国家是葡萄牙和西班牙,其中侵占中国澳门的殖民国家是葡萄牙。
新航路的开辟是由葡萄牙和西班牙发动。
葡萄牙: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建立了一些殖民据点与商站,如巴西、印度果阿、马六甲和中国澳门,从而控制了从印度洋到太平洋的海上通道。
西班牙:在美洲建立起一个殖民大帝国。
①欧洲殖民者把欧洲文化传到殖民地,对殖民地的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②客观上有助于欧洲殖民国家的
资本原始积累,有助于世界市场逐渐形成,但也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15、16世纪,新航路开辟成为世界历史的一个转折点。
它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
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葡、西、荷、法、英等国开始了殖民扩张,不仅为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也促使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
工业革命以蒸汽机的发明为代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生产关系发生重大变革,促使近代城市兴起,列强加紧对外扩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生产和资本的集中产生垄断和垄断组织;列强加紧瓜分世界和资本输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
一、开辟新航路1.原因(1)经济根源: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用作货币的黄金和白银需求量日增。
(2)社会根源:欧洲人狂热追求黄金、白银;《马可•波罗行纪》的诱导。
(3)商业危机: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商路,西欧同东方的贸易更加困难。
逼迫欧洲人寻找新的贸易路线。
(直接原因)(4)政治因素:统治者积极支持海外探险活动,以加强在欧洲的地位。
(5)思想动力:教会鼓励人们去遥远的东方传播天主教。
2. 条件(1)物质条件:知识的进步,人们相信地圆学说;欧洲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的发展;绘图技术的进步,罗盘针的使用等。
(2)主观条件:西班牙、葡萄牙王室给予了强大的物质支持;航海家具有高超的航海技术和冒险精神。
【误区警示】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根本原因不是对黄金的狂热追求,而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对黄金的狂热追求本质上反映了资产阶级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即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对资本原始积累的要求。
【巧思妙记】新航路开辟可以归纳为“三个四”1、四大原因:经济根源、社会根源、商业危机、思想动力2、四大条件:生产力的发展、知识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葡西王室的支持3、四大航海家:迪亚士、达伽马、麦哲伦、哥伦布(三)、影响(1)对欧洲①葡萄牙和西班牙从海外获得大量财富,成为欧洲最富有的国家。
第六单元 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备课素材)-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第六单元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备课素材)第12课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备课素材)葡萄牙、西班牙两国的冒险远航、殖民征讨和对殖民地的统治,都由封建王室直接控制。
在移民队伍的组成上,商人、贵族、教士三位一体。
……在土地制度方面,所有占领的土地被宣布为王室所有,由国王分封给殖民者和教会。
在工商业政策方面,奉行“重金主义”(重商主义的早期形式)政策,使用奴隶开采银矿,掠夺大量金银财富。
——摘编自艾周昌、程纯《早期殖民主义侵略史》欧洲列强海外殖民扩张的过程,也是殖民主义者疯狂的掠夺、榨取殖民地人民的过程,他们通过掠夺和榨取,加速了欧洲国家的原始积累的过程,肥了西欧的资本主义,从而加速了工业革命的到来。
——刘祚昌、王觉非《世界史•近代史编》【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1.西班牙占有的殖民地最多,并将其划分为4个总督区:新西班牙、秘鲁、新格拉那达和拉普拉塔。
后来又设立了五个自治都督府,即从总督区划出的委内瑞拉、智利以及危地马拉、古巴和波多黎各。
葡萄牙的殖民地是占拉丁美洲面积约3/7的巴西。
原设13个都督府,后并为一个总督区。
——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2.15-18世纪的西班牙处在封建专制王权极盛时期,君主的权力高度集中。
……总督们作为国王在殖民地总督区的直接代理人,集军事、行政、财政权于一身。
……殖民地的所有贸易活动均由西班牙王室设立的“贸易署”控制,实行垄断贸易政策。
为了加强对金银矿产资源的控制,西班牙禁止任何人未经王室的允许在新大陆寻找和从事矿产工作。
——摘编自项冶等《15-18世纪西班牙美洲殖民统治的特点及影响》3.西班牙竟然规定,它正在生产的产品,殖民地一律不准生产。
例如在新西班牙就不准种植葡萄、大麻、亚麻、橄榄等作物,后又禁止养蚕并砍光桑树。
殖民地各地区之间不准通商,只能与宗主国通商。
……葡萄牙在巴西则禁止建立手工工场,只允许小生产存在。
——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4.加勒比海群岛的农业迄今为止仍然建立在奴隶制种植园制度所创立的结构基础之上……种植园生产模式所占据的支配地位成为加勒比海地区单一经济的一个最不利的因素;它限制着这个地区农业的发展,于是也限制了原可以因农业发展导致的经济和社会变革。
西班牙、葡萄牙统治下的拉丁美洲社会经济状况

西班牙、葡萄牙统治下的拉丁美洲社会经济状况西班牙、葡萄牙在拉丁美洲进行殖民统治的最主要目的是掠夺财富。
黄金、白银等贵金属是殖民者首先要掠取的对象。
在殖民统治的300年间,西班牙从拉丁美洲掠夺了约250万千克黄金和1亿千克白银。
葡萄牙把巴西看成是其国库的主要财源。
为攫取巴西的宝藏,它在矿区设置了直接听命于里斯本“海外事务院”的矿业管理处,并规定所有采金者均须将所得黄金的1/5上缴王室。
1700~1801年,开采的黄金达1 000吨。
西班牙和葡萄牙还从拉美殖民地热带和亚热带的经济作物中榨取财富,例如从蔗糖生产中取得的利润要比从金矿和金刚钻矿取得的利润大十倍。
在300年间,英、法、荷等新起的资本主义强国,通过走私、劫掠和公开的战争,也参与了对拉丁美洲人民的掠夺,加深了拉美人民的灾难和痛苦。
殖民者还不断加强对拉丁美洲殖民地的殖民统治和殖民压迫。
总的来说,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殖民者推行大土地占有制,贵族、商人、天主教会成为大片土地的主人,残酷剥削印第安人。
2.强迫劳动制。
西班牙殖民当局为掠夺贵金属,在秘鲁和墨西哥推行强迫印第安人劳动的“米他”制。
它规定印第安人每年要送一定数量的成年男人去矿区服役。
由于矿场的恶劣条件和殖民者的残酷虐待,使服役者的死亡率高达4/5。
据估计,在整个殖民统治时期,被埋葬在矿井下的印第安人达800多万!因此,“米他”制常常被比做“绞碎印第安人的机器”。
3.对黑人的奴役。
殖民者血腥的讨伐和奴役,使印第安人人口锐减,造成劳动力的严重短缺。
于是,殖民者又从非洲大量贩运黑奴。
据著名黑人学者杜波伊斯估计,16~19世纪,被贩往美洲的黑奴共约1 500万人。
在巴西独立前夕,有黑奴近190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2。
黑奴的境遇比印第安人还惨。
在残暴的种族恐怖和过度劳累的折磨下,黑奴的存活率仅为%,到巴西后平均寿命不过七年。
经过一二百年的殖民统治,占拉丁美洲绝大部分的西班牙的拉美殖民地,形成了一个比较独特的社会阶层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
国
一、早期殖民扩张
1、概况: 2、原因:
3、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特点:赤裸裸的掠夺 A 目的:掠夺金银、财富,进行资本原始积累; (寻求海外市场,掠夺原料,抢夺黄金 思考1:简 方式:抢劫财物、贩卖黑奴、种族奴役、欺诈贸易; 白银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 析形成这些特点 主要国家:葡、西、荷、英、法。 B、新航路的开辟为殖民扩张提供便利。 的主要原因。 原因:资本主义生产水平比较低,处于工场 手工业阶段。
(4)对国际关系:激化了国家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二、世界市场的拓展
1、表现:在世界范围内加入到世界市场中的国家 或地区越来越多;对外贸易更加频繁, 贸易量不断增加。 2、原因: A、新航路开辟,世界贸易兴起,以西 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形成; B、殖民扩张与掠夺推动世界市场进一 思考2:殖民扩 步发展。
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单元线索:
第5课 开辟新航路 ——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 (15、16世纪)
第6课
殖民扩张和世界市场的拓展 ——世界市场的拓展 (17、18世纪)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19世纪中后期)
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
张与世界市场的形 成有什么关系?请 以三角航程为例加 以说明。
贩卖黑奴的三角航程
最早的 奴隶贩子是 葡萄牙人, 西班牙、荷 兰人、英国 人都参与了 奴隶贸易, 16世纪中期, 英国参与奴 隶贸易很快 成为最大的 奴隶贩子。 归程
从美洲运金银到欧洲
利物浦
欧洲市场
隶廉 价出 货程 物 到 非从 洲欧 “洲 换港 取口 ”载 奴上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辨证地看待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
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 (1)对西方国家:
①造成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地区的贫困和落后; (破坏性)
(2)对殖民地: ②殖民主义带来了先进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 客观上促进了当地的近代化进程。 (客观建设性) (3)对世界:
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促进了世界市 场的拓展。
第6课 殖民扩张和世界市场的拓展
考纲要求: 英国、荷兰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
自主建构:新航路开辟后,哪些国家先后走上了殖民 扩张的道路?分别在什么时候确立起世界殖民霸权? 它们是怎样进行殖民扩张的?
大国崛起的历程
16世纪:葡萄牙、西班牙
(海洋时代的先驱)
1、概况:
国家 扩张的条件 扩张方式 主要殖民地 域 扩张结 果 17世纪 成为海 上霸主, 阿姆斯 特丹成 为国际 金融中 心
荷
兰
非洲: ①优越的地理位置。 成立垄断 好望角 ②经商和从事手工业 性贸易公 美洲: 的传统。 司,参与 新尼德兰 ③较早产生资本主义 殖民竞争 亚洲: 萌芽。 印度沿海、 马六甲、 ④新航路开辟后,商 锡兰、印尼、 业革命的受益者。 台湾 ⑤摆脱西班牙殖民统 治赢得独立。
建立据点 非洲东海岸和西海岸; 16世纪成 垄断商路 亚洲的马六甲、印度 为殖民帝 欺诈贸易 和印度尼西亚沿海、 国,垄断 亚欧贸易 中国澳门 ; 美洲 达一个世 的巴西 纪 建殖民地 除巴西以外的中、 16世纪 掠夺金银 南美洲的大部分、 成为最 黑奴贸易 亚洲的菲律宾 大的殖 民帝国
一、早期殖民扩张
拓展探究1:16-18世纪,中英两国海外贸易政策有何 不同?试分析其原因和影响?
不同政策: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英国:颁布《航海条例》,积极发展英国的海外贸易。 原因:中国:封建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封建自然经济继续发 展,且占据主导地位;天朝上国的观念。 英国:新航路开辟推动了西欧各国海外贸易的发展;英国资 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维护本国统治与增强争霸实力。
一、早期殖民扩张
1、概况:
国家 扩张的条件 扩张方式 法 国 主要殖民地域 北美:建立了新 法兰西和路易斯 安那;亚洲:印 度东海岸建殖民 据点 ①地理优势: ②经济优势: ③政治优势: ④军事优势: 海盗式掠夺 (早期); 组织商业公 司;从事黑 奴贸易;进 行商业战争 以印度和北美 为扩张重点。 沿大西洋沿岸 建立13块殖民 地;亚洲的印 度西、东海岸 建殖民地 18世纪 中期确 立了世 界殖民 霸权 扩张结果
美 洲 市 场
非洲市场
一次航行六个月,做三次买卖,获利100%-300%。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形成有什么关系? 大 西 洋 市 场 欧洲市场 非洲市场 亚洲市场
一方面,在殖民扩张的过程中,使相对孤立的地 区以商贸活动的方式联系起来,被动地成为世界市场 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在殖民扩张的过程中,从世界 市场获取的大量财富,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资本原始 积累,而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产品又以贸易方式流向 世界各地,推动世界市场的进一步扩大。
17世纪初期:荷兰
(海上马车夫)
18世纪后期:英国
(日不落帝国)
一、早期殖民扩张
1、概况:
国家 葡萄牙 西班牙 法国 荷兰 扩张的条件 扩张方式 主要殖民地域 扩张结果
英国
一、早期殖民扩张
1、概况:
国 家 葡 萄 牙 扩张的 条件 最早开 辟新航 路 扩张方式 主要殖民地域 扩张结果
西 班 牙
最早开 辟新航 路
一、早期殖民扩张
1、概况: 2、原因: 3、特点: 4、影响:
探究1:结合以下材料及所学知识,探究早期殖民扩张 的影响?
材料1 1768年,英国人安东尼· 培根开始从事黑人奴隶贸易。 他把英国的小刀、玻璃球和酒等商品运到非洲,从部落首领那 里换取战俘,有时也亲自去抓捕黑人。他把这些黑人运往美洲 出售。尽管大部分黑人死于贩运途中,但每趟获利仍会有数倍 之多。8年后,他已经赚了7.6万英镑,他用这笔钱在英国开了 一家铁厂。几年以后,这家铁厂成为英国最大的铁厂之一,他 本人也成为著名的工业家。 材料2 马克思说: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 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 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都标志着资本主义 生产时代的曙光。 材料3 马克思说: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 破坏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 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