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美洲殖民地和美国独立前后的建筑

合集下载

第14课.资本主义的殖民掠夺和扩张

第14课.资本主义的殖民掠夺和扩张
因此,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建立 在对广大殖民地剥削、奴役、压榨的基础 之上的。也必然会引起殖民地人民的反抗。
中国
印度
1857~1859年 印度民族大起义
中国太平天国运动
印度民族起义与中国太平天国起义比较
项 目 印度民族起义 中国太平天国起义
斗争目标 英国殖民者 参加阶层 印度各个阶层
清朝统治者 农民
葡萄牙殖民者仅在18世纪就从巴 西掠夺了价值10亿美元的黄金和金 刚石。
30多万 300多万
欧洲 白人 土生白人
掌握军事、经 济、宗教大权
地主、中下级官 吏、医生、律师
500多万
混血人种
手工业者、 小贩、牧民
佃农、种植
800多万 印第安人和黑人奴隶 园和矿场奴隶
拉美殖民地社会阶层示意图
“南美解放者”——玻利瓦尔
掠夺财富 (克莱武对孟加拉的侵略)
克莱武:在我面前打开了 充满金条银锭、珍珠宝石 的宝库。我统共取了20多 万英镑。诸位先生,直到 现在,我还奇怪自己为什 么那样客气和仁慈呢。”
“当打开国库大门,他们看到了满库的金银 珠宝的时候。‘抢啊’!英军顿时象开了闸的 水一样冲向国库的各个角落。国库空了,英国 军人却满载而归……”
马克思的这句话揭示了黑奴贸易
的罪恶性。
追问历史:
1.新航路开辟以后,西欧哪些国家相继走上了对外 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的道路?
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和法国
2.欧洲殖民者在美洲的主要殖民掠夺方式有哪些?
强占土地,迫使印第安人做苦工,肆意屠杀土著人等
3.欧洲殖民者对美洲的殖民掠夺带来了什么样的后 果? 当地的印第安人人数锐减,无法为种植园提供
失败原因 性质
英国的强大; 印度没形成统 一的领导

第14课 美国独立战争

第14课 美国独立战争

第14课美国独立战争(导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列克星顿打响独立战争的第一枪。

2、记住独立宣言发表的时间、基本内容及意义,。

3、掌握独立战争的性质及历史意义。

4、理解美国独立战争既是民族独立的解放战争,又是资产阶级革命。

5、通过学习《独立宣言》和1787年宪法,知道重要历史文件的出台对国家和历史发展所起的积极推动作用。

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掌握基础知识,找出自己预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通过小组合作解决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一、美国独立战争前的北美状况(独立战争的背景):1、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者纷纷到美洲展开殖民活动,屠杀本地的印第安人,强占殖民地。

美国独立前是国的殖民地,其居民来自英国等国的移民。

英国最初在北美东海岸建立了个殖民地。

18世纪中叶,北美逐渐形成了新兴的民族,到六七十年代,英国强化了对北美的殖民统治。

2、各殖民地与英国的矛盾激化,纷纷反抗,并联合起来。

1774年,12个殖民地代表在召开第一届大陆会议,要求英国取消对殖民地的经济限制,英国拒绝,各殖民地纷纷组织民兵与英国战斗。

二、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和经过:1、原因:2、开始:年4月,马萨诸塞民兵在打响了独立战争的第一枪,即列克星顿枪声。

3、建军:1775年5月,13个殖民地代表在费城召开第二届大陆会议,决定武装反抗英国,整编大陆军,6月任命为大陆军总司令。

4、建国: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了执笔起草的《》。

《独立宣言》的内容: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彻底与英国脱离关系,成为自由独立的;宣布了资产阶级、原则,宣告。

实际上宣告了美国独立。

后来确定月日为美国的独立日。

宣言的性质:是一份伟大的历史文献,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成为1789年法国《》的范本。

《独立宣言》的历史作用:是。

5、胜利:1783年,经过年奋战,美、英签订《》,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美国独立战争结束。

三、战争成果的巩固——1787年宪法1、性质: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的宪法——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笔记整理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笔记整理

第一章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欧洲与美国的建筑复习概要:1.工业革命对城市与建筑的影响 2.建筑创作中的复古思潮 3.建筑的新材料、新技术和新类型4.面对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城市矛盾而提出的探索第一节、工业革命对城市与建筑的影响1.工业革命的背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出现在17世纪,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城市与建筑的重大变化却是在18世纪的工业革命以后。

特别是19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已经从轻工业扩至重工业,铁产量的大增为建筑的新功能、新技术与新形式准备了条件。

2.工业革命的冲击,给城市与建筑所带来的一系列新问题:首先,是工业城市问题。

工业革命导致了生产集中,由此而引起的人口恶性膨胀,以及由于土地私有制和房屋建设的无政府状态而造成的交通堵塞、环境恶化,使城市陷入了混乱之中。

其次,是住宅问题。

虽然资产阶级不断的建造房屋,但他们的目的是为了牟利,广大的民众仍只能住在简陋的贫民窟中,严重的房荒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一大威胁。

最后,是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促成了对新建筑类型的需要,并对建筑形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因此,在建筑创作方面产生了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是反映当时社会上层阶级观点的复古思潮;另一种则是探索建筑中的新功能、新技术与新形式的可能性。

3.为什么工业革命时期的城市人口会迅速增长?18世纪下半叶,随着机器大生产的发展,原来的一些封建手工业城市已经逐渐发展成为资本主义大机器生产的工业城市(首先在英国,其次是法国、比利时等),旧城不断扩建、新城陆续产生,大工业企业需要很多的工人在同一个建筑物里共同劳动;但这些工人必须住在附近以便于工作,于是他们便会形成一个完整的村镇,由此而产生的人们的各种需要,相应的诸如手工业者、裁缝、鞋匠等等都搬到这里来了,于是小城镇就发展为小城市,继而发展成大城市。

城市越大,交通运输越发达,越利于人口集中。

这就决定了大工厂城市以惊人速度成长。

(补充: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在城市中的盲目发展,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尤其以大城市最为突出,相应的农村人口数量便不断减少。

米国独立前后的建筑

米国独立前后的建筑

米国独立前后的建筑《外国建筑史》——清华大学陈志华1、罗马复兴北美的独立战争,实质上是资产阶级革命,它引进了法国的启蒙主义思想,连同他的文化艺术潮流,于是,在建筑中兴起了罗马复兴风格。

资产阶级民主派倾向于罗马复兴建筑。

独立之后,联邦政府自然支持这种建筑,在华盛顿、费城和维琴尼亚的一些城市造了一些公共建筑物和行政建筑。

——美国国会大厦1793~1827年,主要设计人W.Thornton(威廉·托恩顿),1759~1828年;接着有几个先后主持,作用较大的是 trobe,1764~1820年——白宫1792年,设计人James Hoban(詹姆斯·霍班),1752~1831年——罗马复兴的主要建筑师杰弗逊Thomas Jefferson,1743~1826年最有代表性的是在里土满(Richmond)的弗吉尼亚州议会大厦(1785年)和在夏洛特维尔(Charlottesville)的弗吉尼亚大学校舍形制仿古罗马的围廊式庙宇,但有显着的殖民地式的特点:檐部薄、柱身没有凹槽、开间宽、线脚简单、山墙上开窗子,等等2、希腊复兴19世纪上半叶,南方斗争时,资产阶级举起了“自由”和“人权”的旗帜。

正在这时候,被认为古代民主制度典范的希腊进行着艰苦的民族解放斗争,激起了进步人民深切的同情和共鸣,于是,美国北方的资产阶级倾向复兴古希腊的文化,建造了大量希腊复兴式的建筑。

希腊复兴式建筑主要在华盛顿、费城、纽约和波士顿。

——考古式地抄袭古希腊的庙宇费城的联邦银行分行(后来称为海关大厦,设计人William Strickland,1788~1854年)纽约的海关大厦刻意模仿帕提隆神庙——不追求逼肖古希腊的建筑,只追求雅致、和谐、明净等作为古希腊建筑的典型特征波士顿的玛莎诸塞州政府大厦(设计人Charles Bulfinch,1763~1844年)3、南北战争(1861~1865年)之后,资产阶级已经不再是勇敢的开拓者,不再是为自由而斗争的战士,他们的心现在只为黄金而跳动,连文化也成了商品,于是,以抄袭、拼凑、堆砌为能事的折中主义创作方法占了统治地位。

外建史第五篇 欧美各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建筑

外建史第五篇 欧美各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建筑


宫廷建筑
王朝复辟初期和立宪初期,是英国宫廷建筑空前繁荣的时 期,而且带有浓厚的君主专制色彩。 复辟的国王从凡尔赛回来,为他扩建的索莫塞特大厦的长 廊(The Gallery at Somerset House,1661~1662)和新建 的温且斯特宫(Winchester Palace,1683年)都是仿凡尔 赛的,于1894年焚毁。 为第一任立宪的国王奥仑治的威廉改建的罕帕顿宫 (Hampton Court,1689年),是荷兰古典主义式的。 英国没有自己的宫殿建筑风格。
第一节:方生未死之际
共和时期



经济拮据,政治动荡。没有什么国家性的建设事业。但城 市里建造着公司大楼、行会大厦、海关税卡之类的房屋。 建筑业也开始资本主义化。 共和国信奉国教,实行宗教宽容。大量信仰新教的荷兰工 匠和法国工匠带来了卓越的砌砖技术和荷兰古典主义风格, 传统的木构架建筑被淘汰。受巴洛克建筑的影响极少。 17世纪世纪中叶以后,有一些资本家租用城市土地,按照 定型设计成片建造出租牟利的市房。这些建设虽比较单调, 但形成了一些整齐的街道和广场,城市面貌有所改善。

罕帕顿宫(Hampton Court Palace)有“英国的凡尔赛 宫”之称

室内外装饰
全景

花园
宫廷建筑中比较有意 义的是伦敦下游的格 林尼治大建筑群 (Greenwich Hospital,1696~1715 年)。 设计人是克里斯道 弗· 仑和他的学生。

格 林 尼 治 宫
形的筒来支承。砖筒的厚度也只有45 .7cm。
穹顶坐落在鼓座上,鼓座又 通过帆拱坐落在8个墩子上。 鼓座分里外两层,里层直接 支承穹顶,下径34.2m, 上径30.8m,略略的倾斜 使它能更好地抵挡穹顶的水 平推力。外层鼓座是个柱廊, 以飞券跨过来分担穹顶的水 平推力。这种结构汲取了哥 特式教堂的经验。 鼓座也比文艺复兴以来的教 堂的都轻

第14课殖民地人民的抗争导学案(含答案)

第14课殖民地人民的抗争导学案(含答案)

黄盖中学九年级历史导学案学生姓名:第组第号评价:备课时间:10月31日主备教师:宋银舫课题:第14课殖民地人民的抗争学习目标:1.简述“三角贸易”的基本内容,了解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性与残酷性。

2.讲述英国殖民者克莱武在印度疯狂掠夺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和掠夺是英国最早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的重要条件之一。

学习纲要一.“南美的独立者”玻利瓦尔1.拉美民族独立战争的历史背景2.玻利瓦尔领导反抗殖民统治的斗争3.圣马丁在南美解放斗争中的贡献4.拉美独立运动的意义二.印度民族大起义1.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原因2.章西女王反抗英国殖民侵略的英勇斗争3.印度民族大起义的意义学习重点玻利瓦尔和章西女王反抗殖民统治的斗争。

学习难点1.拉美独立战争的历史背景2.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原因课时安排:一课时学习提示“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面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侵略,亚非拉人民进行了前仆后继的抗争。

通过思考:“殖民地人民为什么抗争,抗争什么?”来学习课文内容。

自主学习(相信自己,我能行。

通读课本,试着完成下面的知识要点梳理。

)一.拉美独立战争1.殖民者残酷的奴役和掠夺,给拉美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拉美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识日益增强。

爆发了反抗殖民统治的大规模的民族独立战争。

2.1816年,玻利瓦尔在委内瑞拉东部建立根据地,建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

1824年,他的战友苏克雷在阿亚库巧大败西班牙军队,清除了西班牙殖民军在南美的最后一个据点,解放秘鲁全境,拉美独立战争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3.1826年,西班牙在南美的最后一支军队向玻利瓦尔投降,拉美独立战争胜利结束。

由于功勋卓著,玻利瓦尔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委内瑞拉的“祖国之父”。

4.拉美独立运动彻底粉碎了西班牙、葡萄牙长达3个世纪的殖民统治。

建立了一系列的新兴国家,基本上形成了今天拉丁美洲的国家格局。

二.印度民族大起义5.19世纪上半期,英国对印度实行疯狂的殖民掠夺。

第14章美洲殖民地和美国独立前后的建筑

第14章美洲殖民地和美国独立前后的建筑

圣普里斯卡教堂
住宅:简陋 材料:木材和粘土 特点:原木的梁柱,泥土的墙垣,平屋顶,檩子伸出檐外,墙略有收分
14.2 北美殖民地的建筑
1.新英格兰 1)木板条风格 2)殖民地风格 (1) 帕拉第奥主义:18世纪上半叶和中叶,英国庄园府邸盛行的建筑作风。 其特点是崇拜文艺复兴时期建筑师帕拉第奥,遵守帕拉第奥的柱式规范和构 图原则,但缺乏发明性和现实感。代表建筑坎德莱斯顿府邸 (2)古典主义(Classicism):古典主义建筑是17世纪法国绝对君权时期的宫 廷建筑潮流,且成为了当时欧洲建筑展开的主流。特点:排斥民族传统与中 央特色,崇尚古典柱式,强调柱式必需遵守古典(古罗马)规范。它的总体 规划,建筑平面与立面外型中强调轴线对称,主从关系,突出中心和规则的 汇合形体,并提倡富于统一性与稳定感的横三段和纵三段的构图手法。古典 主义强调外型的端庄与雄伟,内部则极尽奢华之能事,在空间效果与装饰上 带有激烈的巴洛克特征。影响:这种作风甚为欧洲各君主制的国度欢送。代 表建筑:法国凡尔赛宫,卢佛宫东立面和旺道姆广场(1699-1701)。 3)形成一种风格的原因:美学、意识形态、物质(主要是材料、结构、施工方 法等)、地理、气候、传统、创作者个人原因和外来影响等。
北美殖民地的建筑
木板条风格
木板条用于防风
荷兰殖民地的建筑
在荷兰殖民地流行荷兰式的红砖 建筑,新阿姆斯特丹就是用红砖 造起来的城市
费城,充满英国荷兰式红砖 房屋的城市
14.3 美国独立 前后的建筑


后期殖民地式:18世纪 中叶美国独立战争以前, 为资本家所提倡的一种 在分离英国建筑样式与 殖民地式建筑特点而形 成的一种建筑作风。 代表建筑费城市政厅。
天主教堂
教堂特点:都是拉丁十字 式,正面完全照哥特式教 堂的形制—有一对塔。 超级巴洛克:18世纪上半 叶西班牙在耶稣教团的倡 导下,盛行起的一种极端 夸大的巴洛克手法,注重 每个部位的细节装饰,突 出体积起伏和光影变化, 手法近乎烦琐的堆砌。代 表建筑是格兰纳达拉· 卡都 牙圣器室。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笔记材料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笔记材料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发展概述第一章 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欧洲与美国的建筑(看出与古代建筑思潮的脉络联系)第二章.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对新建筑的探索(体会到现代建筑是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达、以及政治等各方面因素而发展起来的)第三章新建筑运动的高潮—现代建筑与代表人物(了解现代建筑各种代表思潮的产生及代表人物)——达到了解现代建筑的发展渊源、开阔知识面、提高素养的目的。

第四章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城市建设与建筑活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给城市造成的各种矛盾;初期城市规划的各种设想,有些对现在都有借鉴价值)第五章战后40-70年代的建筑思潮—现代建筑派的普及与发展(现代建筑派的成熟与提高;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又显现出其不足的一面,蕴酿着后现代建筑的产生)第六章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区分各种思潮与现代建筑派思潮的差异;代表人物;代表建筑)第六章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发展概述外国建筑史的近现代年限划分(与世界史的划分略有不同)近代开端: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现代开端: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成功近现代建筑发展的分期:1.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工业革命前后的近代建筑(复古主义思潮)2.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新建筑运动早期(艺术与工艺运动<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维也纳学派及分离派、芝加哥学派、德意志制造联盟)3.20世纪初—20世纪中期的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新建筑运动的成熟期现代建筑早期(表现派、未来派、风格派、构成派)现代建筑成熟期(现代主义建筑、五位大师:格罗皮乌斯、柯布西耶、密斯、赖特、阿尔瓦。

阿尔托)4.20世纪中叶以后:二次世界大战后——由现代建筑向后现代建筑过渡对理性主义进行充实与提高的倾向粗野主义倾向讲求技术精美的倾向典雅主义倾向注重高度工业技术的倾向讲究人情化与地域性的倾向讲究个性与象征的倾向5、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后现代主义、新理性主义、新地域主义、解构主义、新现代、高技派的发展、简约的设计倾向第一章 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欧洲与美国的建筑一、工业革命对城市与建筑的影响:从1640—1660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1760—1842年英国工业革,到 1789—1794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是欧洲封建制度瓦解和灭亡的时期,是自由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的时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主教堂
教堂特点:都是拉丁十字 式,正面完全照哥特式教 堂的形制—有一对塔。 超级巴洛克:18世纪上半 叶西班牙在耶稣教团的倡 导下,盛行起的一种极端 夸大的巴洛克手法,注重 每个部位的细节装饰,突 出体积起伏和光影变化, 手法近乎烦琐的堆砌。代 表建筑是格兰纳达拉· 卡都 牙圣器室。
莱利奥主教墨西哥城的萨格堂
圣普里斯卡教堂
住宅:简陋 材料:木材和粘土 特点:原木的梁柱,泥土的墙垣,2 北美殖民地的建筑
1.新英格兰 1)木板条风格 2)殖民地风格 (1) 帕拉第奥主义:18世纪上半叶和中叶,英国庄园府邸盛行的建筑作风。 其特点是崇拜文艺复兴时期建筑师帕拉第奥,遵守帕拉第奥的柱式规范和构 图原则,但缺乏发明性和现实感。代表建筑坎德莱斯顿府邸 (2)古典主义(Classicism):古典主义建筑是17世纪法国绝对君权时期的宫 廷建筑潮流,且成为了当时欧洲建筑展开的主流。特点:排斥民族传统与中 央特色,崇尚古典柱式,强调柱式必需遵守古典(古罗马)规范。它的总体 规划,建筑平面与立面外型中强调轴线对称,主从关系,突出中心和规则的 汇合形体,并提倡富于统一性与稳定感的横三段和纵三段的构图手法。古典 主义强调外型的端庄与雄伟,内部则极尽奢华之能事,在空间效果与装饰上 带有激烈的巴洛克特征。影响:这种作风甚为欧洲各君主制的国度欢送。代 表建筑:法国凡尔赛宫,卢佛宫东立面和旺道姆广场(1699-1701)。 3)形成一种风格的原因:美学、意识形态、物质(主要是材料、结构、施工方 法等)、地理、气候、传统、创作者个人原因和外来影响等。
纽约,海关大厦
古希腊风格的大理石建筑, 古朴典雅的台阶上矗立着8 根圆形立柱。这里曾是美国 第一届国会所在地
马萨诸塞州政府大厦
北美殖民地的建筑
木板条风格
木板条用于防风
荷兰殖民地的建筑
在荷兰殖民地流行荷兰式的红砖 建筑,新阿姆斯特丹就是用红砖 造起来的城市
费城,充满英国荷兰式红砖 房屋的城市
14.3 美国独立 前后的建筑


后期殖民地式:18世纪 中叶美国独立战争以前, 为资本家所提倡的一种 在分离英国建筑样式与 殖民地式建筑特点而形 成的一种建筑作风。 代表建筑费城市政厅。
费城市政厅
一、罗马复兴


资产阶级民 主派倾向于 罗马复兴 美国独立后 联邦政府支 持 代表作:国 会大厦

华盛顿国会大厦
美国国会大厦(罗马复兴代表作)



1、国会大厦是美国国会的办公大楼。 始建于1793年,由美国首任总统乔治 •华盛顿亲自为它奠基。通体用象征 着圣洁的白色大理石建造。 2、巨大的建筑体富丽堂皇,与独立 纪念碑、白宫共处在华盛顿中轴线, 用白砂石和大理石建筑的国会大厦, 中央穹顶和鼓座仿照万神庙的造型, 因采用了钢构架,因而外部轮廓显得 十分丰美,在中心大圆顶的上面,竖 有一座19.5英尺高的青铜像——“自 由雕像”,顶尖离地有百余英尺之高, 成为华盛顿最引人注目的路标。 3、在国会山的山顶傲视全城,意喻 民有、民治、民享政权的至高无上。
第14章 美洲殖民地和美国独立 前后的建筑
14.1
西班牙殖民地的建筑 14.2 北美殖民地的建筑 14.3 美国独立前后的建筑
14.1 西班牙殖民地的建筑
建筑风格:银匠式、巴洛克等 银匠式 plateresque (来自西班牙文的platero,原意为“银匠”) 1520年前后的西班牙建筑和装饰风格,它结合了哥特式[GOTHIC]建筑和 文艺复兴[RINAISSANCE]式建筑的特点。这种风格的建筑和装饰常常十分 精致,使人联想起的不是石雕,而是精细的银器。
国会山顶棚
罗马复兴建筑
白宫
华盛顿纪念碑
弗吉尼亚州议会大厦
杰弗逊设计 罗马复兴建筑 殖民地特点:檐 部薄、柱身无凹 槽、开间宽、线 脚简单、山墙开 窗
弗吉尼亚州大学
杰弗逊设计 罗马复兴建筑 殖民地特点:檐 部薄、柱身无凹 槽、开间宽、线 脚简单、山墙开 窗
二、希腊复兴


19世纪上半叶, 美国经济突飞猛 进,“自由”、 “人权” 美国北方资产阶 级倾向希腊复兴 建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