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热计算知识归纳
化学反应焓变的计算-高考化学知识点

化学反应焓变的计算-高考化学知识点
化学反应焓变的计算一、反应热的简单计算1.根据热化学方程式计算焓变与参加反应的各个物质的物质的量成正比。
2.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能量计算△H=生成物的能量总和-反应物的能量总和3.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键能计算△H=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 4.根据盖斯定律计算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热化学方程式进行适当的数学运算,以求得所求反应的反应热。
二、注意事项
(1)反应热数值与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成正比,因此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改变时,其反应热数值同时做相同倍数的改变。
(2)热化学方程式与数学上的方程式相似,可以移项,同时改变正负号;各项的化学计量数以及ΔH的数值可以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3)根据盖斯定律,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热化学方程式包括其ΔH相加或相减,得到一个新的热化学方程式。
(4)求总反应的反应热,不能不假思索地将各步反应的反应热简单相加。
不论一步进行还是分步进行,始态和终态完全一致,盖斯定律才成立。
某些物质只是在分步反应中暂时出现,最后应该恰好消耗完。
化学反应热的常用计算方法是什么?

化学反应热的常用计算方法是什么?
反应热,通常是指:当一个化学反应在恒压以及不作非膨胀功的情
况下发生后,若使生成物的温度回到反应物的起始温度,这时体系所放出或
吸收的热量称为反应热。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化学反应热的常用计算方法,供
参考。
化学反应热的常用计算方法归纳:1、根据实验测得热量的数据求算反应热
的定义表明:反应热是指化学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可以通过实验
直接测定。
例如:燃烧6g炭全部生成气体时放出的热量,如果全部被水吸收,可使1kg水由20℃升高到67℃,水的比热为4.2kJ/(kg·℃),求炭的燃烧热。
分析:燃烧热是反应热的一种,它是指在101Kpa时,1mol纯净可燃物完全
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
据题意,先求得1kg水吸收的热量:
Q=cm△t=197.4kJ,由此得出该反应燃烧热为394.8KJ/mol。
(△H=-394.8KJ/mol) 2、根据物质能量的变化求算根据能量守恒,反应热等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
与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的差值。
当E1(反应物)>E2(生成物)时,△H。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知识点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知识点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主要涉及到几个关键知识点:
反应热的概念:化学反应的热效应,通常称为反应热,其符号为Qp。
当反应在恒压下进行时,反应热称为等压热效应。
反应热的计算公式:Qp = △U + p△V = △U + RT∑vB。
其中,△U表示反应产物的内能减去反应物的内能,p是压力,△V是反应产物的体积减去反应物的体积,R是气体常数,T 是绝对温度,∑vB(g) = △n(g)/mol,即发生1mol反应时,产物气体分子总数与反应物气体分子总数之差。
焓的定义:由于U、p、V都是状态函数,因此U+pV也是状态函数,我们将其定义为焓,符号为H。
于是,反应热可以表示为:Qp = △H = H终态- H始态。
反应热的测量与计算:反应热可以通过实验测量得到,也可以通过化学反应方程式和比热容公式进行计算。
另外,反应热与反应物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成正比。
利用键能计算反应热:通常人们把拆开1mol某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看成该化学键的键能,键能通常用E表示,单位为kJ/mol。
反应热等于反应物的键能总和与生成物键能总和之差,即△H = ΣE(反应物) - ΣE(生成物)。
由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计算反应热:△H = 生成物总能量- 反应物的总能量。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最全版

也就是说,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态(各反应物)和终态(各生成物)有关,而与具体反应进行的途径无关。
如果一个反应可以分几步进行,则各分步反应的反应热之和与该反应一步完成时的反应热是相同的,这就是盖斯定律。
[投影][讲]根据图示从山山的高度与上山途径无关及能量守衡定律来例证盖斯定律。
[活动]学生自学相关内容后讲解[板书]1、盖斯定律: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态(各反应物)和终态(各生成物)有关,而与具体反应进行的途径无关。
[讲]盖斯定律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很重要的意义。
有些反应的反应热虽然无法直接测得,但利用盖斯定律不难间接计算求得。
[板书]2、盖斯定律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很重要的意义[科学探究]对于反应:C(s)+ O2(g)=CO(g)因为C燃烧时不可能完全生成CO,总有一部分CO2生成,因此这个反应的ΔH无法直接测得,请同学们自己根据盖斯定律设计一个方案反应的ΔH。
[师生共同分析]我们可以测得C与O2反应生成CO2以及CO与O2反应生成CO2的反应热:C(s)+O2(g) =CO2(g);ΔH=-393.5 kJ/molCO(g)+ O2(g)=CO2(g);ΔH=-283.0 kJ/mol[投影][讲]根据盖斯定律.可以很容易求算出C(s)+ O2(g)=CO(g)的ΔH。
∵ΔH1=ΔH2+ΔH3∴ΔH2=ΔH1-ΔH3=-393.5kJ/mol-(-283.0kJ/mol)=-110.5 kJ/mol即:C(s)+ O2(g)=CO(g)的ΔH=-110.5 kJ/mol[投影][点击试题]例1、通过计算求的氢气的燃烧热:可以通过两种途径来完成如上图表:已知:H2(g)+O2(g)=H2O(g);△H1=-molH2O(g)=H2O(l);△H2=-mol根据盖斯定律,则△H=△H1+△H2=-mol+(-mol)=-mol[点击试题]例2、实验中不能直接测出由石墨和氢气生成甲烷反应的ΔH,但可测出CH4燃烧反应的ΔH1,根据盖斯定律求ΔH4CH4(g)+2O2(g)=CO2(g)+2H2O(l);ΔH1=·mol-1 (1)C(石墨)+O2(g)=CO2(g);ΔH2=-393·5kJ·mol-1 (2)H2(g)+O2(g)=H2O(l);ΔH3=·mol-1 (3)C(石墨)+2H2(g)=CH4(g);ΔH4(4)[投影][讲]利用盖斯定律时,可以通过已知反应经过简单的代数运算得到所求反应,以此来算得所求反应的热效应。
热化学方程式反应热知识归纳

反应热热化学方程式考点知识归纳一、热化学方程式1.热化学方程式的定义:表明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热量的化学方程式。
二、燃烧热和中和热1.反应热的分类:中和热、燃烧热等。
2.燃烧热.定义:在101kPa时,1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所放出的热量,叫该物质的燃烧热。
例:C(s)+O2(g)=CO2(g);△H = —393.5 kJ /molH2(g)+½O2(g)==H2O(l);△H = —285.8 kJ /mol3. 燃烧热.与反应热比较异同A.反应特点:专指可燃物燃烧B.可燃物的量规定为1 mol,配平方程式也以其为基准C.产物为完全燃烧时的稳定生成物D.反应热都属放热,△H为“—”E.反应热产生的本质、热量的单位、表示符号相同F.燃烧热是一种特殊的反应热4.中和热定义:在稀溶液中,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时的反应热。
如:H+(aq)+OH—(aq)===H2O(l);△H = —57.3 kJ /molNaOH(aq)+½H2SO4(aq)===½Na2SO4(aq)+H2O(l);△H = —57.3 kJ /molA.内涵①测定条件:在稀溶液中;②反应特点:中和反应,且只有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浓度减少;③测定标准:生成1molH2O时的反应热;④配平标准:以生成1molH2O为标准配平其他物质的化学计量数;⑤表示形式:稀溶液用“aq”表示,水为液态(“l”表示)。
B.外延①若酸、碱是固体或浓溶液,则反应放出的热量较多(浓的强酸或强碱稀释会放热);②若生成的水多于或少于1mol,则放出的热量多于或小于57.3kJ ;③若生成物中除1molH2O外,还有其他难溶或难电离的物质生成时,反应热不是中和热;④若有弱酸或弱碱参加反应生成1molH2O时,则放出的热量一般小于57.3kJ(多数电离吸热,但HF电离放热);⑤任何配平的中和反应都有反应热,但只有只生成1molH2O的中和反应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与热反应计算知识点总结

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与热反应计算知识点总结在化学反应中,热效应是指由于反应过程中吸收或释放的热量。
热效应的正负值及其计算是化学反应研究和实验中重要的内容。
本文将就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与热反应计算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热效应的定义与表示方式热效应包括焓变和反应热(或热变)两个概念。
焓变(ΔH)指在恒定压力下,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所伴随的热量变化。
反应热(Q)指在恒定容器内,反应发生时系统释放或吸收的热量。
两者满足以下关系:ΔH = Q + PV。
其中,ΔH的单位是焦/摩尔,Q的单位也是焦,P 是反应所在系统的恒定压力,V是反应的体积。
热效应表示方式主要有三种:1. 反应方程式中的ΔH:在反应方程式上方标记ΔH的数值,表示反应过程中伴随的热量变化。
2. 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ΔH: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的热效应,表示该物质在标准状态下与标准物质之间的热效应差值。
3. 反应物组成式与热效应之间的关系:通过反应物组成式和热效应之间的对应关系来表示热效应。
二、热反应的计算方法热反应计算是通过已知的热效应和反应物的物质量之间的比例关系,来求解未知物质量或热效应的计算方法。
1. 按物质质量比例计算热效应:根据反应物质量的比例关系,将已知物质量与热效应的关系扩大到未知物质量与热效应的计算。
2. 按化学方程式配平计算热效应:根据化学方程式配平,将反应物质量的比例关系与热效应的比例关系相结合,计算未知物质量或热效应的值。
3. 利用化学计量关系计算热效应:通过反应物质量与热效应的化学计量关系,计算未知物质量或热效应的值。
三、热效应与化学反应的影响因素热效应与化学反应的影响因素包括反应类型、温度、压力、物质状态和物质浓度等。
1. 反应类型:不同的化学反应类型,其热效应的正负值和数值大小也不相同。
2. 温度:温度对热效应具有影响,温度升高时,反应热也会增加。
3. 压力:在恒定温度下,压力的变化对热效应影响不大。
4. 物质状态:相同的物质在不同的物质状态下,其热效应也会发生变化。
反应热的计算方法

反应热的计算方法反应热是指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它是化学反应热力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化学反应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通过实验来测定反应热,然后根据测定结果来计算反应热。
本文将介绍反应热的计算方法。
一、反应热的测定方法反应热的测定方法有多种,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燃烧法和溶解法。
1. 燃烧法燃烧法是指将反应物燃烧,使其与氧气反应,从而放出热量,然后通过测量燃烧前后的温度差来计算反应热。
燃烧法适用于燃烧烃类化合物、烷基醇、烷基酸等有机物,以及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等。
2. 溶解法溶解法是指将反应物溶解在水或其他溶剂中,使其与溶剂发生反应,从而放出或吸收热量,然后通过测量溶解前后的温度差来计算反应热。
溶解法适用于溶解盐类、酸碱等化合物。
反应热的计算方法有两种,即摩尔反应热计算法和质量反应热计算法。
1. 摩尔反应热计算法摩尔反应热是指单位摩尔反应物在一定条件下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摩尔反应热的计算公式为:ΔH = Q / n其中,ΔH为摩尔反应热,单位为kJ/mol;Q为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单位为kJ;n为反应物的摩尔数。
例如,对于以下反应:2H2(g) + O2(g) → 2H2O(l) + 572kJ反应放出的热量为572kJ,反应物的摩尔数为2mol,因此该反应的摩尔反应热为:ΔH = 572kJ / 2mol = 286kJ/mol2. 质量反应热计算法质量反应热是指单位质量反应物在一定条件下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质量反应热的计算公式为:q = Q / m其中,q为质量反应热,单位为kJ/g;Q为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单位为kJ;m为反应物的质量,单位为g。
例如,对于以下反应:2H2(g) + O2(g) → 2H2O(l) + 572kJ反应放出的热量为572kJ,反应物的质量为4g,因此该反应的质量反应热为:q = 572kJ / 4g = 143kJ/g三、反应热的应用反应热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1. 工业生产反应热可以用于工业生产中的热力学计算,例如计算化学反应的热效率、热平衡等。
化学反应热方程式的计算笔记

化学反应热方程式的计算笔记
一、反应热的计算方法
1. 根据热化学方程式计算:已知某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可以直接计算出反应中的反应热。
2. 根据物质燃烧放热多少计算:物质燃烧放出的热量=物质的物质的量×燃烧热
3. 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焓值计算:反应热=反应物的总焓值-生成物的总焓值
4. 根据键能计算:反应热=反应物的键能总和-生成物的键能总和
二、反应热的比较
1. 同一化学反应,由于反应条件不同,其反应的焓变值也不同。
因此,必须注明反应条件,才能比较反应的焓变值。
2. 对于同一反应,物质的状态不同时,其焓变值也不同。
因此,比较反应的焓变值时,必须注明物质的状态。
3. 对于同一反应,当物质的量不同时,其焓变值也不同。
因此,比较反应的焓变值时,必须注明物质的量。
三、盖斯定律的应用
1. 盖斯定律的内容:一个化学反应不管是一步完成的,还是多步完成的,其热效应总是相同的。
换句话说,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只与起始状态(反应物)、最终状态(产物)有关,而与变化途径无关。
即只要起始状态(反应物)和最终状态(产物)一定时,任何一条化学反应不管是一步完成的,还是多步完成的,其热效应总是相同的。
2. 盖斯定律的应用:可以根据一个化学反应已知的反应热来推算其他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也可以根据一个化学反应的反应热来推算其他相关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以上就是关于化学反应热方程式的计算笔记,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盖斯定律的计算和应用
一. 盖斯定律
⑴ 内容: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
是相同的。
如图 1-15所示:12H H H ∆=∆+∆,
345H H H H ∆=∆+∆+∆
盖斯定律是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的共同体现。
⑵ 对盖斯定律的理解:① 途径角度;② 能量守恒角度
由于在指定的状态下,各种物质的焓值都是确定且唯一的,因此无论经过哪些步
骤从反应物变成产物,它们的差值是不会改变的。
说明:能量的释放或吸收是以发生变化的物质为基础的,二者密不可分,但以物质为主。
⑶ 意义:应为有些反应进行得很慢,有些反应不容易直接发生,有些反应的产品不纯(有
副反应发生),这给测定反应的反应热造成了困难。
此时如果应用盖斯定律,就
可以间接地把它们的反应热计算出来。
说明:利用盖斯定律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一个热化学方程式中分子式前的化学计量数同时扩大一定的倍数时,焓变也相应地扩大 相同的倍数。
2、若将一个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物与生成物颠倒,则焓变的正负号也相应地改变。
3、若热化学方程式相加,则焓变也相加;若热化学方程式相减,则焓变也相减。
2. 方法技巧拓展
常用的有关反应焓变的简答计算的方法归类:
⑴ 根据热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焓变(△H)与反应物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成正比。
⑵ 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能量计算:△H = 生成物的能量之和 — 反应物的能量之和。
⑶ 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键量计算:△H = 生成物的总键量 — 反应物的总键量。
⑷ 根据盖斯定律计算:
① 根据盖斯定律的实质,分析给定反应与所求反应物质与焓变关系。
② 运用解题技能,将已知热化学方程式进行变换、加减得到待求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⑸ 根据比热容和温度差进行计算:21()Q c m T T =-⋅⋅-。
⑹ 根据燃烧热、中和热计算:可燃物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 n(可燃物) × 其燃烧热 中和反应放出的热量 = n(H 2O) × 中和热
应用盖斯定律求反应热通常用两种方法:⑴ 虚拟路径法:如:C(s) + O 2(g) =CO 2(g)可设
计为:
⑵加减法:确定目标方程式后,以每一步反应的中间产物为桥梁对方程式进行化学计量
∆也做相应的调整和加数调整、加减,消去中间产物,得到目标方程式,H
∆。
减运算,即得到目标方程式的H
二、能量守恒定律:若某化学反应从始态(S)到终态(L)其反应热为△H,而从终态(L)到始态(S)的反应热为△H ’,这两者和为0。
即△H+△H ’= 0
如果过程的变化会使得反应热发生改变,则△H与△H ’的和就可能不等于0,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
三、若某一化学反应可分为多步进行,则其总反应热为各步反应的反应热之和。
即△H= △H1+ △H2+ △H3+……
四、若多步化学反应相加可得到新的化学反应,则新反应的反应热即为上述多步反应的反应热之和。
反应热专项练习
1、热化学方程式C(s)+H2O(g)CO(g)+H2(g);△H =+mol表示()
A.碳和水反应吸收能量
B.1mol碳和1mol水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并吸收热量
C.1mol固态碳和1mol水蒸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气体和氢气,并吸热
D.1个固态碳原子和1分子水蒸气反应吸热
2、已知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g-1。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不正确的是()
A.CH4(g)+2O2(g)=CO2(g)+2H2O(l);△H =-890kJ/mol
B.CH4(g)+O2(g)=CO2(g)+H2O(l);△H=-445kJ/mol
C.
D.CH4(g)+2O2(g)=CO2(g)+2H2O(l);△H=-mol
3、100gC不完全燃烧所得产物中,CO所占体积为1/3,CO2为2/3,且:
与这些碳完全燃烧相比,损失的热量为()
A.B.C.D.
4、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H+(aq)+OH-(aq)=H2O(l);△H=-mol,向·L-1的NaOH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①稀醋酸;②浓H2SO4;③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的热效应△H1、△H2、△H3的关系正确的是()
A.△H1>△H2>△H3B.△H1<△H3<△H2
C.△H1=△H3>△H2D.△H1>△H3>△H2
5、对下列化学反应热现象,不正确的说法是()
A.放热的反应发生时不必加热
B.化学反应一定有能量变化
C.化学反应一般地说,吸热反应需要加热后才能发生
D.化学反应热效应数值与反应物质多少有关
6、以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则关于热化学方程式C2H2(g)+O2=2CO2(g)+H2O(l);△H=
-1300kJ/mol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有10N A个电子转移时,该反应放出1300kJ的能量
B.有N A个水分子生成且为液体时,吸收1300kJ的能量
C.有2N A个碳氧共用电子对生成时,放出1300kJ的能量
D.有8N A个碳氧共用电子对生成时,放出1300kJ的能量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任何放热反应在常温条件下一定能发生反应
C.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决定了放热还是吸热
D.吸热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如常温、加热等)也能发生反应
8、1840年盖斯根据一系列实验事实得出规律,他指出:“若是一个反应可以分步进行,则各步反应的反应热总和与这个反应一次发生时的反应热相同。
”这是在各反应于相同条件下完成时的有关反应热的重要规律,称为盖斯定律。
已知金刚石和石墨分别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金刚石、s)+O2(g)=CO2(g);△H=-mol,C(石墨、s)+O2(g)=CO2(g);△H=-mol,则金刚石转化石墨时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由此看来更稳定的碳的同素异形体为:____________。
9、气态高能燃料乙硼烷(分子式B2H6),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固态三氧化二硼和液态水,放出的热量,则其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又已知H2O(l)=H2O(g);△H=44kJ·mol -1,则标准状况下的乙硼烷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_________k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