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缺血性卒中溶栓治疗

合集下载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及护理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及护理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及护理大家好,我今天要和大家聊聊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静脉溶栓治疗及护理。

这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因为它关系到我们的生命安全。

那么,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什么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以及它的治疗方法。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指由于脑血管阻塞导致的脑部血液供应不足,从而引发的一种脑功能障碍。

这种病的发生率很高,而且病情往往发展得很快,所以我们必须要尽快采取措施来救治患者。

而静脉溶栓治疗就是其中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那么,静脉溶栓治疗究竟是什么呢?简单来说,就是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静脉注射一种叫做“溶栓剂”的药物,来溶解血栓,恢复脑部血液供应,从而减轻或消除脑部缺血缺氧的症状。

这种方法在很多情况下都能取得很好的效果,但是也有一些副作用和风险,比如出血等。

因此,在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时,我们必须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做好护理工作。

接下来,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下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要点。

我们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了解他们的病史、症状、体征等情况,以便为他们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我们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我们还要关注患者的出血情况,特别是在溶栓过程中,要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出血并发症。

在静脉溶栓治疗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确保操作规范,避免误操作导致并发症;二是保持良好的沟通,与患者和家属保持密切联系,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担忧;三是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四是加强康复护理,帮助患者尽快恢复正常生活。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静脉溶栓治疗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抢救措施,我们在进行这种治疗时,一定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密切关注患者的情况,做好护理工作。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谢谢大家!。

2024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再灌注治疗方法及质控指标

2024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再灌注治疗方法及质控指标

2024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再灌注治疗方法及质控指标对于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早期血管再灌注是有效降低卒中致残率、致死率的关键。

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的《2024年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中,第一个目标即为提高急性脑梗死再灌注治疗率。

AIS再灌注治疗方法从静脉溶栓到取栓治疗,再到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AlS的早期再灌注治疗手段不断更新。

(一)静脉溶栓治疗静脉溶栓治疗是通过外周静脉滴注或注射溶栓药物经过血液循环溶解动脉血栓的治疗方法,可快速溶解血栓,迅速改善脑灌注。

静脉溶栓是在时间窗内治疗AIS的有效方法,也是国内外指南的首选治疗方式。

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经过多模影像学评估后,静脉溶栓时间窗再次被拉长,EXTEND研究团队将CT及磁共振灌注成像引入静脉溶栓,该研究对发病4.5~9.0h或醒后卒中(从睡眠中点开始算起9.0h内)存在核心/灌注不匹配的AIS患者予以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与对照组比较,表现出良好的预后,因此也更新了2021版《欧洲卒中组织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指南》,将静脉溶栓时间窗延长到9ho(二)血管内治疗大血管病变患者静脉溶栓后血管再通率较低,半暗带的恢复不尽如人意。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血管内治疗成为大血管病变的重要治疗手段。

1.动脉溶栓动脉溶栓是早期血管内治疗方法,是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引导下将溶栓药物选择性地送至血管闭塞部位进行溶栓治疗,可用较小剂量的药物在局部达到较高的药物浓度,相较于静脉溶栓具有较高的再通率,同时在DSA下可动态观察血栓溶解情况。

但动脉溶栓治疗为有创操作,且总体费用较高,不利于推广,同时动脉溶栓治疗作用有限,多作为机械取栓的补充治疗。

2.机械取栓机械取栓指在DSA下将取栓装置送至血栓部位,通过支架锚定血栓及抽吸将血栓机械取出。

2015的几项研究均表明,在大动脉闭塞患者中,机械取栓具有高再通率及良好预后,但6h取栓时间窗较窄,患者获益有限,探索更长的有效时间窗成为广大学者的研究方向。

2024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中国指南(全文)

2024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中国指南(全文)

2024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中国指南(全文)卒中是致残和致死的主要疾病之一,急性缺血性卒中约占全部卒中的80%。

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的关键在于尽早开通阻塞血管,挽救缺血半暗带。

目前被证实有效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血管再通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静脉rt-PA溶栓。

对静脉溶栓随机对照试验的荟萃分析证实发病4.5 h内静脉rt-PA溶栓有明确获益,而且溶栓时间越早,获益越大。

静脉溶栓具有严格的时间窗限制,能够通过其获益的患者不到缺血性卒中患者的3%,同时其治疗效果依然有巨大的优化空间,因此,国内外学者一直在探索对大血管闭塞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血管内治疗方法。

自2014年底开始,一系列相关研究相继得出了较为一致的研究结果:在经过筛选的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以机械取栓为主的血管内治疗可带来明确获益。

基于主要针对可回收支架治疗缺血性卒中的6项机械取栓随机对照试验的结果,2015年国内外相关指南对特定人群急诊血管内治疗给予了最高级别的推荐。

2015年至今,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在多方面取得了研究进展。

近年来,中国血管内治疗的数量逐年大幅增长,新的研究也在不断拓展血管内治疗的适宜人群,基于这些最新研究证据,中国卒中学会组织国内本领域专家通过查阅文献、反复征求建议并讨论,在《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中国指南2018》的基础上,根据新发现和新证据进行了推荐和建议的更新,制定了《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中国指南2023》,旨在总结目前有关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提出适合我国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临床可参考的标准及管理方法。

建议临床医师在参照本指南推荐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个体化治疗。

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的影像评估方案对于经筛选发病6 h以内、ASPECTS评分<6分、拟接受紧急再灌注治疗的患者,或发病超过6 h、拟接受紧急再灌注治疗的患者,建议完成CTP 检查以明确梗死核心区和缺血半暗带体积。

2022特殊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溶栓治疗指南推荐要点总结(全文)

2022特殊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溶栓治疗指南推荐要点总结(全文)

2022特殊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溶栓治疗指南推荐要点总结(全文)针对高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溶栓治疗是一项重要的治疗手段。

研究表明,年龄是影响卒中结局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年龄的增加,死亡率也随之增加。

在过去的指南中,高龄常常被视为溶栓治疗的相对禁忌证,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对于高龄患者的溶栓治疗限制已经逐渐减少。

目前的指南推荐,在发病3小时内,无论患者年龄是否超过80岁,都可以进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

在发病3-4.5小时内,对于80岁以上的患者,溶栓治疗的获益尚不明确。

对于发病时间不明或醒后卒中的患者,溶栓治疗也是一项值得考虑的治疗手段。

在过去的指南中,这类患者常常被认为不适合进行溶栓治疗,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现在可以通过磁共振DWI阳性且FLAIR阴性的特点来筛选可能获益的患者。

在发病时间不明或醒后卒中的患者中,如果最后被见到正常的时间超过4.5小时,XXX-FLAIR不匹配,并且不适合或未计划机械取栓,建议使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

除此之外,对于不同类型的卒中患者,溶栓治疗的适应证也有所不同。

对于轻型致残性卒中患者,应积极进行溶栓治疗,而对于轻型非致残性卒中患者,只有在存在高危风险且预后不良时,如大血管闭塞,才应积极进行溶栓治疗。

对于脑微出血的患者,需要权衡溶栓治疗的风险和收益,对于少量微出血灶的患者,静脉溶栓是合理的,而对于大量微出血灶的患者,静脉溶栓与症状性脑出血风险增加相关,需要慎重考虑。

1.对于符合条件的脑微出血患者,在进行静脉溶栓前不需要进行磁共振检查以排除颅内微出血(弱推荐,低质量证据);2.对于既往MRI发现有少量微出血灶(数量1~10个)的患者,可以考虑进行静脉溶栓(弱推荐,低质量证据);3.既往MRI发现大量微出血灶(数量>10个)的患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与症状性脑出血风险增加相关,且临床获益不明确,不推荐进行静脉溶栓(弱推荐,低质量证据)。

建议对于发病时间在4.5小时内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在脑微出血负荷未知或已知较低(如<10个)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静脉注射阿替普酶进行溶栓治疗。

2.04 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流程

2.04 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流程

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流程东莞市大朗医院神经内科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规范一、医疗流程(一)神经科医生初步检查临床初步确认脑卒中,送往急诊CT,示未见脑出血,进行溶栓适应症及禁忌症表格的填写。

如患者家属有溶栓意愿,通知护理人员准备溶栓,启动溶栓流程。

(二)急查指尖血糖、血常规、血电解质、肾功、凝血功能、D-二聚体,行心电图检查,进行NIHSS评分、格拉斯哥评分。

(三)向患者家属交代病情,告知患者及家属患者或家属了解溶栓治疗是目前唯一有效的急性期治疗药物,是全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标准治疗。

每治疗100例约32例获益,3例出现出血,或溶栓治疗使患者获益的可能是受害的可能的10倍,但单个个体溶栓治疗的获益尚不能准确的预测。

治疗越早,利弊比越好,要求患者家属尽快做出决定(每分钟死亡190万个神经元细胞)。

(四)让患者家属签署静脉溶栓知情同意书。

如患者或家属拒绝溶栓,签署拒绝溶栓协议书。

(五)根据患者体重算出阿替普酶剂量,按照0.9mg/Kg计算。

(六)核对患者所有检查及化验报告、确认血压值、血糖值是否适合溶栓。

若血糖高,静脉应用胰岛素尽快将血糖水平控制在8mmol/L以下。

溶栓过程中或溶栓后——维持血压低于180/105mmHg。

如果发现2次或持续性收缩压大于185 mmHg或舒张压大于大于110 mmHg (血压检查间隔至少10分钟),则给予乌拉地尔25mg缓慢静注。

如果血压仍大于185/110 mmHg,可重复给药(至少间隔5分钟)。

最大总剂量不超过50mg。

在静脉注射后,为维持其降压效果,可持续静脉点滴。

液体按以下方法配置:通常将250mg乌拉地尔加入静脉输液中,如用输液泵,将20ml注射液(=100mg乌拉地尔)加入输液泵中,再稀释至50ml。

静脉输液的最大药物浓度是4mg/ml乌拉地尔,输液速度根据患者的血压酌情调整。

初始输液速度可达2mg/分,维持给药速度为9mg/小时。

(七)抽出溶栓总剂量10%的阿替普酶在1分钟内静推,其余药物在1小时内静脉泵入完毕。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治疗知情同意书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治疗知情同意书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治疗知情同意书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治疗知情同意书姓名。

性别。

年龄。

病历号:疾病介绍和治疗建议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诊断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这种病变是由于脑部血管被血栓堵塞,导致脑部缺血,可能造成永久性伤害甚至死亡。

溶栓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减少脑细胞死亡,挽救脑组织,获得相对较好的预后。

因此,我们建议您接受阿替普酶(rt-PA)静脉溶栓治疗。

以下是需要注意的事项:1.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药物,全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标准治疗。

治疗越早,获益越大,3小时内获益最大。

2.您符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条件。

治疗潜在风险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是有风险的。

最大的风险是脑出血或其他部位出血。

实施本医疗方案可能发生的风险及并发症包括(但不限于):1.脑出血、牙龈出血、消化道出血、皮下出血或其他部位出血。

2.过敏、血管源性水肿。

3.脑血管开通后再灌注损伤,脑疝,病情加重死亡。

4.溶栓后再次发生脑梗死。

5.溶栓无效,病情继续进展。

6.如果同时合并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肝肾功能不全等疾病或吸烟史,以上这些风险可能会加大,或者在溶栓中或溶栓后出现相关的病情加重,甚至死亡。

7.溶栓中或溶栓后同时并发其他脏器急症,导致病情加重或死亡。

一旦发生上述风险和其他意外,医生会采取积极应对措施。

8.根据患者的病情,可能出现上述以外的风险及由于不可抗力发生的意外。

9.治疗会增加医疗费用。

10.治疗后不遵医嘱会影响治疗效果。

医生陈述我已经告知患者将要进行的治疗方式、此次治疗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和风险,并且解答了患者关于此次治疗的相关问题。

医生签名。

日期。

年月日患者知情选择我的医生已经告知我将要进行的治疗方式、此次治疗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和风险,并且解答了我关于此次治疗的相关问题。

我同意在治疗中医生可以根据我的病情对预定的治疗方式做出调整。

我理解治疗后如果我不遵医嘱会影响治疗效果。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及护理PPT课件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及护理PPT课件
建立信息反馈机制
定期收集和分析质量监控数据,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加强质量监控意识教育
让所有团队成员认识到质量监控的重要性,自觉遵守相关规范和标 准。
推广先进经验,提升整体水平
学习借鉴先进经验
关注国内外急性缺血性脑 卒中静脉溶栓治疗的最新 进展和成功经验,及时引 进和应用。
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 进行学术交流,分享经验 和心得,促进共同进步。
建立区域协作机制
与周边地区的医疗机构建 立协作关系,共同推进急 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 治疗水平的提升。
谢谢您的聆听
THANKS
治疗过程监测
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 生命体征、神经功能变化 及出血并发症。
溶栓效果评估
治疗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 ,右侧大脑中动脉血流再 通。
康复效果评估及启示
康复效果评估
患者左侧肢体肌力逐渐恢复,言语功能改善,生活质量提高。
启示与反思
静脉溶栓治疗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具有重要意义,但需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密切监测治 疗过程和效果,及时处理并发症。同时,康复治疗对于患者预后也至关重要,需制定个体化康复计划 ,促进患者全面康复。
根据溶栓效果及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如追加溶栓药物剂量、联合使用抗血小板药物 等。
03
护理工作在静脉溶栓治疗中作用
护理评估与准备工作
评估患者病情
了解患者病史、症状、体征等,确定是否 符合静脉溶栓治疗适应症。
准备溶栓药物
根据医嘱准备溶栓药物,确保药物剂量、 浓度、给药途径等正确无误。
建立静脉通道
治疗方案制定与调整策略
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发病时间、禁忌症等因 素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2023 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静脉溶栓治疗更新要点!

2023 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静脉溶栓治疗更新要点!
12)未接受静脉溶栓而计划进行血管内治疗的患者,手术前保持血压 ≤ 180/105 mmHg 可能是合理的(Ⅱb 类推荐,B 级证据,修订)。
13)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期间和治疗后 24 h 内血压应维持 < 180/105 mmHg(I 类推荐,B 级证据,修订)。
14)对于发病 < 4.5 h 且有静脉溶栓指征的患者,推荐使用标准剂量的 阿替普酶(0.9 mg/kg)静脉溶栓治疗(I 类推荐,A 级证据,新增)。
24)AIS 合并既往消化道或泌尿系统出血,阿替普酶静脉溶栓 治疗可能获益(Ⅱb 类推荐,C 级证据)。
25)手术后 14 d 内可考虑 AIS 静脉溶栓治疗,但需要谨慎考 虑手术部位出血风险与溶栓带来的获益(Ⅱb 类推荐,C 级证 据)。
26)AIS 近期重大外伤史(14 d 内),而未影响头部,应谨慎 考虑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需要权衡伤口处出血风险以及卒 中的严重程度及致残程度(Ⅱb 类推荐,C 级证据)。
18)对于轻型致残性 AIS 患者,如在发病 4.5 h 内,推荐进行阿替 普酶静脉溶栓治疗(Ⅱa 类推荐,B 级证据,新增)。
19)对于轻型非致残性(NIHSS 评分 0~5 分)的 AIS 患者,如在 发病 4.5 h 内,不常规推荐静脉溶栓治疗(Ⅲ 类推荐,B 级证据,新 增)。
20)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不适用于 24 h 内曾使用过低分子肝素 的患者,不论是预防剂量还是治疗剂量(Ⅲ 类推荐,B 级证据)。
30)以惊厥发病的 AIS 患者,若有证据认为肢体功能障碍来自于卒中,而非癫痫 发作后麻痹,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可能获益(Ⅱa 类推荐,C 级证据)。
31)AIS 患者伴有已知或拟诊为颅外段颈动脉夹层,发病时间 < 4.5 h,可谨慎 选择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Ⅱa 类推荐,C 级证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对禁忌证(在表1基础上另行补充如下): 1.年龄>80岁 2.严重卒中(NIHSS评分>25分) 3.口服抗凝药(不考虑INR水平) 4.有糖尿病和缺血性卒中病史
个体化选择溶栓患者
rt-PA溶栓3h以内禁忌症
颅内出血史 需考虑既往出血体积、部位、时间 微出血非溶栓禁忌
颅内肿瘤、动静脉畸形、动脉瘤 <10mm动脉瘤非禁忌症 颅内脑外肿瘤(注:脑膜瘤或神经鞘瘤)相对安全 颅内组织起源的颅内肿瘤(注:胶质瘤等)静脉溶栓可能有害 转移瘤出血风险高
P=0.008
11.提高DNT时间的反馈
卒中小组 集合
缩短 4.3min
63%使用率 P=0.018
急诊储备 tPA
缩短 3.5min
62%使用率 P=0.03
TARGET-STROKE
每增加一种策略,DNT平均缩短1.3分钟
缩短14分钟将使大多数患者达到60分钟的治疗目标
P=0.011
1种策略
11种策略
静脉溶栓的操作和管理
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
9/3/2019
2
3
不幸罹患中风的名人
最后的岁月,轮椅上的列宁。这是 列宁去世前由无名氏拍的最后两张 照片之一。那时他已数度中风,由 他亲爱的妹妹玛丽亚·乌亚诺娃护理
不幸罹患中风的名人
2006年1月4日,以色列总理沙龙因严 重中风被送往医院,在完成了两次脑 部手术后被转进重症监护病房。4月 11日,以色列司法部宣布,总理沙龙 因中风昏迷已经“永久无法履行职 能”。沙龙,这位半生戎马的政治巨 人从此永久地告别了中东政治舞台…
表1:3h内rtPA静脉溶栓的适应证、禁忌 证及相对禁忌证
禁忌证:
1.近3个月有重大头颅外伤史或卒中史 2.可疑蛛网膜下腔出血 3.近1周内有在不易压迫止血部位的动脉穿刺 4.既往有颅内出血 5.颅内肿瘤,动静脉畸形,动脉瘤 6.近期有颅内或椎管内手术 7.血压升高:收缩压≥180 mmHg,或舒张压≥100 mmHg 8.活动性内出血 9.急性出血倾向,包括血小板计数低于100×10^9/L或其他情况 10.48 h内接受过肝素治疗(APTT超出正常范围上限) 11.已口服抗凝剂者INR>1.7或PT>15S 12.目前正在使用凝血酶抑制剂或Xa因子抑制剂,各种敏感的实验室检查异常
不同时间窗静脉溶栓患者获益比
9/3/2019
30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标准化流程
缩短入院至溶栓时间可显著改善卒中预后 患者到达急诊至使用rt-PA时间
---Door to needle time, DNT
我国115min, DNT≤60min为7%(美国27%) DNT≤60min院内病死率及sICH显著降低
DNT成为评估溶栓组织化管理质量的主要标准
简化流程,抓紧“决胜60分”
入院到溶栓治疗时间≤60分钟
到达急诊 医师初始评估 通知卒中治 的疑似卒 (包括病史, 疗小组(包 中患者 实验室检查, 括神经病学
NIHSS评分) 专家)
CT扫描 完成
读CT及实 符合溶栓指征患者 验室检查 给予静脉溶栓 报告完成
个体化选择溶栓患者
rt-PA溶栓3h以内相对禁忌症
神经系统症状轻微
考虑有无致残性 考虑个体化病情发展 考虑风险/获益比
快速自发缓解
仍留有可能致残的神经功能缺损要溶 不应因症状改善而继续观察延误溶栓 TIA患者根据具体情况决定
个体化选择溶栓患者
rt-PA 溶栓3h以内相对禁忌症
妊娠及围产期---权衡出血风险及获益 痫性发作后遗留神经功能缺损---区分卒中后痫性发作 最近14 d内大手术或严重创伤---权衡出血风险及获益 最近21 d内胃肠道或尿道出血
处理需要立即干预的情况:ABCs
--进入绿色通道,通知卒中团队(小于10分钟)
溶栓前急诊处理
总住院医生、急诊医生
神经系统检查:NIHSS评分 所有患者完善:头部CT、血常规、快速血糖、肾功能电解 质、心肌酶、凝血功能、心电图,开放静脉双通道 选择性患者:肝功能、妊娠、血气、胸片等 陪同患者完成急诊CT并阅片,评估溶栓适应症及禁忌症 判断可能的病因:栓塞?血栓形成?大血管?穿支血管?
脑卒中(Stroke) ,俗称“中风”,是由于脑部血
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造成血液循环障碍而引 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包括缺血性卒中和出 血性卒中
9/3/2019
8
缺血性 脑梗死
脑卒中 (中风)
脑出血 出血性
蛛网膜下腔出血
9/3/2019
9
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高于出血性脑卒中,占脑 卒中总数的70%。颈内动脉和椎动脉闭塞和狭窄 可引起缺血性脑卒中,年龄多在40岁以上,男性 较女性多,严重者可引起死亡
显著缩短DNT的策略
1. EMS院前通知
快速分诊并
2. 快速分诊并通知卒中小组
通知卒中小组
3. 卒中小组集合
4. 24×7通道进行卒中专家评估
5. 实习生纳入卒中小组 6. 快速脑影像检查
多变量分析
缩短 8.1min
7. 快速实验室检查
8. 建立tPA治疗方案
9. tPA预混合
69%使用率
10.急诊储备tPA
不幸罹患中风的名人
2009年9月30日凌晨,因 为脑中风的赵本山,被送 入上海华山医院紧急抢救。 经过手术治疗,赵本山目
前恢复良好
脑中风是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
在我国,每12秒钟就有1位中风新发患者, 每21秒钟就有1人死于中风
中风已rebrovascular Disease ,CVD)是 指由各种原因导致的脑血管性疾病的总称
---根据已知临床资料做出溶栓决定(小于40分 钟)
目录
脑卒中概述
如何尽量减少静脉溶栓的院内延误
如何个体化选择溶栓适应症患者
静脉溶栓的操作和管理
9/3/2019
2
51
表1:3h内rtPA静脉溶栓的适应证、 禁忌证及相对禁忌证
适应证: 1. 有缺血性卒中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2. 症状出现<3h 3. 年龄≥18岁 4. 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拯救大脑 争分夺秒
(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治疗)
宜昌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郑永强
1
目录
脑卒中概述
如何尽量减少静脉溶栓的院内延误
如何个体化选择溶栓适应症患者
静脉溶栓的操作和管理
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
9/3/2019
2
2
目录
脑卒中概述
如何尽量减少静脉溶栓的院内延误
如何个体化选择溶栓适应症患者
(如APTT,INR,血小板计数、ECT;TT或恰当的Xa因子活性测定等) 13.血糖<2.7 mmol/L 14.CT提示多脑叶梗死(低密度影>1/3大脑半球)
下列情况需谨慎考虑和权衡溶栓的风险与获益(即 虽然存在一项或多项相对禁忌证,但并非绝对不 能溶栓)
1.轻型卒中或症状快速改善的卒中 2.妊娠 3.痫性发作后出现的神经功能损害症状 4.近2周内有大型外科手术或严重外伤 5.近3周内有胃肠或泌尿系统出血 6.近3个月内有心肌梗死史
9/3/2019
14
发病率高 致残率高 死亡率高 复发率高 医疗费高
• 每年有250万人新发卒中 • 每年有160万人死于卒中 • 现存脑卒中患者700余万
• 卒中致残率高达75% • 卒中复发率超过30% • 卒中治疗费用约400亿元/年
Stroke. 2011 Dec;42(12):3651-3654.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9/(3/2电019子版), 2011, 3(3):11-63.
阿替普酶
9/3/2019
20
发病3h内使用爱通立®, 其获益是风险的10倍
研究者基于NINDS-rtPA 2个部分试验结果进行联合转归分析绘制成小人图,结果发现3h内使用爱 通立每治疗100名患者,32名获益,3名转归较差。由此可以看出,获益与风险的人数是32比3,相 当于获益是风险的10倍
Saver JF, et al. Stroke ;2010, 41:2381-2390.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标准化流程
备床
保证需静脉溶栓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4小时随时 收住NICU
备药
NICU病区备 rt-PA 50mg、20mg各一支
9/3/2019
15
48
溶栓前急诊处理
急诊医生
迅速识别缺血性卒中采集病史(包括症状开始 时间、近期患病史、既往史、近期用药史等)
诊断卒中: 排除卒中疑似疾病,如癫痫、晕厥 、偏头痛等
9/3/2019
17
9/3/2019
18
目录
脑卒中概述
如何尽量减少静脉溶栓的院内延误
如何个体化选择溶栓适应症患者
静脉溶栓的操作和管理
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
9/3/2019
2
19
所谓溶栓治疗就是使用溶栓药物,使血栓溶解, 达到血管再通的目的,从而使受阻的血管灌流区 域的脑组织重新获得血氧供应,缩小脑梗死面积, 降低致残率、死亡率。目前主要使用溶栓药物是
• 实验室
– PT/APTT, 血常规, 肾功能、电解质 – 其他
• 影像室
– 去除监护 – 搬运患者至CT检查床 – CT 扫描 – 从CT室回诊室 – 重症监护
• 临床评估
• 溶栓药物准备
– 病史
– 下 tPA医嘱
– 用药史和过敏史
– 计算 tPA 记录
– 发病时目击者
– 准备 tPA
– 发病时间或最后看起来正常时间 • 静脉给予 tPA
静脉溶栓现状:不容乐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