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原理A期末考试试卷及其标准答案

统计学原理A期末考试试卷及其标准答案
统计学原理A期末考试试卷及其标准答案

统计学原理A期末考试试卷及其答案

————————————————————————————————作者:————————————————————————————————日期:

2

西南交通大学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考试试卷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统计学原理(A ) 考试时间 120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成绩

得分

一.判断题

1、 统计数字的具体性是统计学区别于数学的根本标志。(对 )

2、 离散变量的数值包括整数和小数。(对 )

3、 总体和总体单位的概念不是固定不变的,任何一对总体和总体单位都可以互相变换。 ( 错)

4、 统计指标系是对许多指标的总称。(错 )

5、全面调查只适用于有限总体的调查。(对 )

6、 人口普查可以经常进行,所以它属于经济性调查。( 错)

7、 在任何条件下,典型调查的资料郡可以推算总体指标。(错 )

8、 在统计调查中,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两者通常是一致的,但有时也是不一致的。(对 ) 9、专门调查是为了研究某些专门问题而临时组织的调查,它与定期统计报表是两种不同的方式。( 对) 10、 在等距数列中,组距的大小与组数的多少成反比。( 对) 11、 两个简单分组并列起来就是复合分组。(错 ) 12、 在确定组限时,最小组的下限应高于最小变量值。( 错)

13、 组中值是各组的实际平均数的近似代表值,因此,用组中值来计算总平均数,只是一个近似值。 ( 对) 14、 分区简单分组与复合分组的根据是分组对象的复杂程度。( 对) 15、 全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属于强度相对数。(对 ) 16、 标志总量是指总体单位某一数量标志值的总和。( 对)

17、 在计算相对指标时,分子、分母可以互换的相对指标唯一只有强度相对数。 ( 错) 18、 某企业工人劳动生产率,计划提高5%,实际提高10%,则劳动生产率的计划完成程度为104.76%。(对 ) 二单选题

1、 统计研究的数量必须是(B )

A 抽象的量

B 具体的量

C 连续不断的量

D 可直接相加的量 2、 统计总体最基本的特征是(B )

A 数量性

B 同质性

C 综合性

D 差异性 3、 统计总体的同质性是指( D )

A 总体单位各标志值不应有差异

B 总体的各项指标都是同类性质的指标

C 总体全部单位在所有标志上具有同类性质

D 总体全部单位在所有某一个或几个标志上具有同类性质 4、 一个统计总体( D )

A 只能有一个标志

B 只能有一个指标

C 可以有多个标志

D 可以有多个指标 5、 总体和总体单位不是固定不变的,由于研究目的不同(A )

A 总体单位有可能变换为总体,总体也有可能变换为总体单位

B 总体只能变换为总体单位,总体单位不能变换为总体

C 总体单位只能变换为总体,总体不能变换为总体单位

D 任何一对总体和总体单位都可以互相变换

6、 某小组学生数学考试分别为60分、68分、75分和85分。这四个数字是(C )

班 级 学 号 姓 名

密封装订线

密封装订线

A标志 B指标 C标志值 D变量

7、划分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的标志是(B)。

A资料是否齐全 B调查单位是否全部 C调查时间是否连续 D调查项目是否齐全

8、在非全面调查中,最完善、最有科学根据的调查方法是(C )。

A 重点调查 B典型调查 C抽样调查 D普查

9、制定统计调查方案的首要问题是(B )。

A选择统计调查的方式 B明确调查的任务和目的 C制定统计调查的组织实施计划

D确定统计调查的对象和单位

10、统计调查对象指的是(B )。

A需要调查的那些具体单位 B需要调查的那些社会现象的总体 C需要调查的各项指标及数据D负责向上级报告调查内容的单位

11、调查工业企业设备情况时,工业企业是(C )。

A调查对象 B调查单位 C报告单位 D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

12、调查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时,工业企业是(D)。

A调查对象 B调查单位 C报告单位 D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

13某连续变量,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500,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480,则其末组的组中值为()。

A490 B500 C510 D520

14 对总体进行分组时,采用等距数列还是异距数列,决定于(D )

A次数的多少 B变量的大小 C组数的多少 D现象的性质和研究的目的

15、绝对指标的基本特点是计量单位都是(B)

A无名数B有名数C复名数D无名数和有名数

16、人口自然增长率,属于(B )

A结构相对数B比较相对数C强度相对数D比例相对数

三、多选题

1、统计所研究的量是(BCDE )

A抽象的量 B具体的量 C体现事物之间数量关系的量 D与事物的质紧密相联的量

E反映事物发展过程的量

2、总体的特征包括(ABCE )

A同质性 B社会性 C大量性 D抽象性 E差异性

3、下列标志中,属品质标志的是(BCE )

A年龄 B性别 C社会阶层 D汽车产量 E行业代码

4、下列指标中,属质量指标的是( BCE)

A职工人数 B平均工资 C利润率 D总产值 E劳动生产率

5、在第五次全国人中普查中( BCD)

A国籍是变异指标 B全国人口数是统计指标 C每个人是总体单位 D人的年龄是变量

E全国男性人数是品质标志

6下列几对关系中哪些有对应关系(BD)

A标志与总体 B总体与指标 C指标与总体单位 D总体单位与标志 E指标与品质标志7、普查是(ACD)。

A专门组织的调查 B经常调查 C一次性调查 D全面调查 E可广泛采用的调查方法

8、收集统计资料常用的方法有(ABCDE)。

A直接观察法 B采访法 C报告法 D通讯法 E实验调查法

9、在工业设备普查中(ACD )

A调查对象是工业设备 B报告单位是工业企业 C总体是工业部门 D总体单位是工业企业

E调查单位是每台工业设备

10、典型调查的特点是(ABDE)。

A由调查者有意识挑选有代表性的单位 B可进行较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 C一般可用典型推算总体

D费用比较节省 E必须事先对调查对象有所了解

11、对某城市职工家庭生活情况进行调查,适宜采用(BCD)。

A全面调查 B经常性调查 C抽样调查 D采访法 E重点调查

12、下列几对关系中哪些有对应关系(BE)

A标志与总体 B总体与指标 C指标与总体单位 D总体单位与标志 E指标与品质标志

13、关于调查表,以下哪些表达是正确的(AC)。

A单一表只记载一个调查单位 B调查项目较多时应采用一览表 C一览表可同时填列若干个调查单位

D调查项目的多少不影响采用哪种形式的调查表 E我国人口普查属专门调查

14 正确的统计分组应做到(ACD )。

A组间有差异 B各组应等距 C组内属同质 D组限不应重叠 E不应出现开口组

15 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BE )。

A划分数量标志与品质标志 B选择分组标志 C设立统计分组体系 E尽可能采用复合分组 F划分各组界限16在对全部企业按所有制分组的基础上,再按职工人数分组,这属于( CD)。

A简单分组 B平行分组体系 C复合分组 D按一个品质标志和一个数量标志进行的重叠式分组E对资料的再分组

17 采用等距分组或不等距分组,主要取决于( AB)。

A统计研究的目的 B现象本身的特点 C组距大小D组数多少 E变量的类型

18、下列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有(ABCDE)

A年末职工人数B年初职工人数C月末设备台数D年国民生产总值E月销售额

19、下列指标中,属于强度相对数的是(ABCDE)

A人均国内生产总值B人口密度C人均粮食产量D人均粮食消费量E人口自然增长率

20、时点指标的数值(BCE)

A可以连续计量B反映现象在某一时刻上状况的总量C只能间断计D数其大小与时间长短成正比

E直接相加没有独立的实际意义

21、时期指标的数值(ABCD)

A可以连续计量B反映现象在某一时期内状况的总量C相邻两时期指标有可加性

D其数值大小与时间长短有关E有时可以间断计量,一般是连续计量

22、对百货商店工作人员进行普查,调查对象是( BD )

A 各百货商店

B 各百货商店的全体工作人员

C 一个百货商店

D 每位工作人员

23、人口普查规定统一的标准时间是为了( A )

A 避免登记的重复与遗漏

B 确定调查的范围

C 确定调查的单位

D 登记的方便

24、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500以上。邻近组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A 520

B 510

C 530

D 540

25、加权调和平均数有时可作为加权算术平均数的()

A 开平方

B 倒数

C 平均数

D 变形

26.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中( )

A全国人口数是统计总体B总体单位是每一个人

C全部男性人口数是统计指标D人口的性别比是总体的品质标志E人的年龄是变量27.下列各项中,属于连续型变量的有( )

A基本建设投资额B岛屿个数

C国民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比例D居民生活费用价格指数E就业人口数

28.下列指标中,属于数量指标的有( )

A国民生产总值B人口密度C全国总人口数

D投资效果系数E工程成本降低率

29.在人口普查时,全国总人口这一总体是( )

A有限总体B无限总体

C可相加总体D不可相加总体E既是大总体又是小总体

30.总体、总体单位、标志、指标间的相互关系表现为( )

A没有总体单位也就没有总体,总体单位也离不开总体而存在B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

C统计指标的数值来源于标志D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E指标和标志都是能用数值表示的

四计算题

1.有20个人看管机器台数资料如下:2、2、5、4、2、4、3、4、3、4、4、2、4、3、4、5、3、4、4、3,试根据资料编制分布数列。

2.某企业2007年规定产值计划比上年增长8%,实际比上年提高10%,求该企业产值计划完成相对数。

3.假定根据类型抽样求得下表数字,试用0.9545概率估计总体平均数范围。

区域抽取单位标志平均数标准差

甲600 32 20

乙300 36 30

4. 某商店的商品销售额和职工人数资料如下:

试计算该公司第四季度人均商品销售额。

5.某企业有关资料如下:

(1)若五年计划规定最末一年产量应达170万吨,求五年计划完成程度和提前完成计划时间。

(2)若五年计划规定五年产量应达640万吨,求五年计划完成程度和提前完成计划时间。(保留两位小数)

答案:(1)77.65%,6个月

(2)100%,6个月

6、某电子产品企业工人日产量资料如表

日产量(件)工人数(人)

40~50 50~60 60~70 70~80 80以上

60 140 260 150 50

合计660

试根据表中资料计算工人日产量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答:平均数64.85

中位数65

众数65

7、某工业公司所属三个工厂的统计资料如下:

工厂实际产值(万元)计划完成%实际一等品率

甲乙丙515

343

245

103

101

98

96

98

95

试求:(1)该公司产量计划平均完成百分比;

(2)该公司平均一等品率。

答(1)101.23%

(2)96.33%

8. 假定某企业规定1996年-2000年5年内,劳动生产率应提高50%。1996年该企业提高了10%,1997年又提高了10%。要求:

(1)1996-2000年后3年中平均每年劳动生产率应提高百分之几,方能完成这5年确定的目标?

(2)如果按每年提高10%计算,则2000年劳动生产率应提高多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