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坛巨匠》教案
小学美术教案六年级下册:04课 画坛巨匠

小学美术教案六年级下册:04课画坛巨匠小学美术教案六年级下册:04课画坛巨匠[分析]一、教材分析画坛巨匠齐白石和毕加索是20世纪世界画坛上两位特别耀眼的画坛巨匠。
齐白石博采众长,融合了传统文人画与民间美术的艺术特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面貌。
毕加索以求新求变的创造力,开创了立体主义画派,画坛巨匠显示出卓越的艺术才能。
画坛巨匠尽管两位画家的艺术形式、风格、生活经历以及文化背景完全不同。
本单元画坛巨匠学习任务分为两个活动:“活动一”是了解齐白石的生平,尝试描述评价其艺术作品,品味作品表现的生活情趣,讲述身边所见的平常事物中包含的有趣的故事;“活动二”是了解毕加索的生平,描述、分析、评价其代表作品,了解立体主义绘画的特点。
画坛巨匠本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在教学中可将本单元的内容结合本学习领域的目标尽可能地从多角度来认识欣赏作品,并强调教学过程中学生兴趣的激发、自主欣赏、评述活动平台的设置。
’画坛巨匠齐白石的作品涉及的题材领域多,有山水、人物、花鸟,表现方法有工笔、兼工带写、写意。
相传齐白石从不画没有见过的东西,他所画的题材都是他亲身经历、体验过的对象。
他以一个农夫的质朴之情,以一颗率真的童子之心,运老辣生涩的文人之笔,开创出文人画坛领域前所未有的境界。
他的画充满了泥土芳香、生活气息。
教材课目第一页的上半部分为齐白石的肖像及作品《荷花翠鸟》,旨在让学生了解画家的经历和故事,更好地感受作品的情趣。
“活动一”还选用了齐白石作品中山水、人物、花鸟各一张及对齐白石艺术风格进行简介的相关文字。
山水作品《江畔松居》描绘的是典型的南方丘陵地貌,《虾》是画家常画的题材,小时喜欢钓虾,青年时代开始画虾,为了画活虾,老年时养虾以观其姿态变化。
《挖耳图》描绘的是平时生活中最常见的生活场景。
所描绘的都是平常事物,但在平常事物中看到了艺术的魅力。
本课要让学生结合齐白石的生活经历去体会品味作品情趣,让学生感知身边的生活情趣,从而了解生活与艺术的关系。
《画坛巨匠》美术导学案

二、《虾》
第三步:小组合作,评价欣赏
填写评价表,欣赏书上11-12页的绘画作品,小组合作、讨论评价。
国画的欣赏:
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意境(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二、看用墨(墨粉五彩:焦浓重淡清)
三、看用笔
四、看神韵
第四步:展示提升
相信你是最棒的,果断的举起双手,勇敢地走上讲台,你就向成功走上了一大步。
课后预习任务:
20世纪,在世界画坛上有两位特别耀眼的艺术大师,一个是咱们今天学习的齐白石,另一位则是著名画家毕加索,课下收集资料。
1、毕加索的简介和生平故事。
2、毕加索的代表作品
第四课画坛巨匠(活动一)导学案
年级:六年级学科:美术授课人:
学生姓名:班级:课题:画坛巨匠
课题:画坛巨匠(活动一)
课型:新授(欣赏评述)
学习目标:1、收集画坛巨匠齐白石前辈的简介和生平故事
2、欣赏、感受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的国画知识,学会描述、分析、评价作品。
3.培养视觉感受能力,形成良好的美术素养,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
重点:了解画坛巨匠齐白石的生平故事及艺术风格。
难点:自主地从多角度欣赏、感受其代表作,并能用语言描述、分析、评价作品。
学习过程:
第一步:学生预习
1、收集画坛巨匠齐白石的简介和生平故事
2、你知道齐白石有哪些著名的绘画作品吗?
答:
第二步:感受欣赏
一、《十里蛙声出山泉水》国画的欣赏:
一、看意境(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画坛巨匠

《画坛巨匠》第二课时教学案例一、教学思路本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在教学中需从多角度来认识欣赏作品,并强调教学过程中学生兴趣的激发、自主欣赏、评述活动平台的设置。
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学生们认知了齐白石老先生的绘画风格及取材特色,感知了身边的生活情趣,从而了解了生活与艺术的关系。
第二课时是了解毕加索的生平,描述、分析、评价其代表作品,了解立体主义的绘画特点。
有了第一课时做铺垫,学生们也在很大程度上被激起了了解画家、欣赏作品的兴趣,会对毕加索资料做一些课前收集,但作为第二课时的重难点---如何理解立体主义绘画,如何看待毕加索所取得的成就成为作为东方人的我们需要攻克的难题,东西方艺术审美观不同,我们可以很好的认识国画、学习水墨,却不是很容易能了解和明白立体主义的艺术风格。
什么是立体主义?立体主义绘画以几何结构组成平面图形来进行表现,把体积灵活多变的展开,创造出新的视觉空间。
即把两至三个视角所见组合在一张平面画上(三唯展开后在重组)。
所以我的第一个尝试--在讲解这一课时时我会以教师为实例,把不同角度看到的五官重组在一个空间面里来讲解,使学生更好的理解立体主义绘画,了解毕加索一生都在不断变化艺术手法,尝试了现代艺术的几乎所有风格的创新研究精神。
第二个尝试是临摹毕加索《坐着的玛丽·泰雷兹》在学习毕加索和立体主义时不能眼高手低,让学生亲自体验立体主义作品的精髓会在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课堂实录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信息的收集和课堂学习,了解毕加索艺术风格的9个阶段及立体主义绘画的艺术风格,提高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能力。
能力目标:能初步了解体会立体主义绘画的表现方法,临摹毕加索立体主义绘画作品《坐着的玛丽·泰雷兹》。
情感目标:学习毕加索一生最求创新的精神,激发学生对创造意识的培养。
2、教学重、难点了解立体主义绘画的特点。
3、教学过程(一)导入主题课前已布置了收集毕加索相关资料的任务,所以在课开始和学生简单的交流,让几位课前收集呈现后,我就会直接点题,介绍毕加索的生平及艺术成就。
小学美术《画坛巨匠》教案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画坛巨匠作品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在分析作品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关注画家如何运用线条、色彩、构图等元素表达情感,如梵高在《星夜》中强烈的色彩对比和旋转的笔触表达了他的激昂情感。
-学生在创作时,教师应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绘画技法,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画作。
-对于多角度分析作品,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如作品的创作背景、艺术家的生活经历、当时的社会环境等,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小学美术《画坛巨匠》教案
一、教学内容
小学美术《画坛巨匠》教案,对应教材第五单元《大师画廊》中的第2课时。本节课主要内容为:
1.了画家梵高、齐白石、毕加索的生平事迹及其代表作品。
3.分析并欣赏这些大师的艺术风格及其创作特点。
4.动手实践:模仿画坛巨匠的作品,创作一幅具有个人特色的画作。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艺术风格和创作特点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作品对比和实例分析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位画坛巨匠的艺术风格和作品特点。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绘画实践。学生模仿画坛巨匠的作品,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画作。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小学美术《画坛巨匠——毕加索》教案

《画坛巨匠——毕加索》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在教学中可将本单元的内容结合本学习领域的目标尽可能地从多角度来认识欣赏作品,并强调教学过程中学生兴趣的激发、自主欣赏、评述活动平台的设置。
’ 画坛巨匠。
了毕加索的立体主义时期的油画代表作品《格尔尼卡》,立体主义时期油画作品《曼陀铃和吉他》及文学插图《和平鸽》。
毕加索一生艺术风格分为童年时期、蓝色时期、玫瑰时期、原始时期、立体主义时期、古典主义时期、超现实主义时期、蜕变田园时期等九个阶段,教材主要选用了其最具代表性的立体主义时期的作品,重点让学生了解立体主义绘画的艺术风格。
教师可选择其代表作《格尔尼卡》作为重点欣赏描述对象,有选择地引导学生从作品美术语言的角度或从传记的角度或从历史研究的角度或从美术史的角度来进行认识,做到有的放矢。
“活动二”教材呈现的活动是尝试对静物、动物、人物形象进行分解,重新组合成一幅画,目的是让学生体验立体画派的表现方法,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活动,除按教材活动要求外,也可让学生选择作品局部临摹体验。
二、教学目标◆了解画坛巨匠毕加索相关生平故事及艺术风格。
◆能让学生自主地从多角度欣赏、感受其代表作品,并能用语言描述、分析、评价作品。
◆分析、探讨在过程中渗透的相关美术术语,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美术素养。
◆培养学生视觉感受能力,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审美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毕加索作品《格尔尼卡》的艺术风格和主题难点:分组讨论归纳出作品中物体的象征意义。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及人物相关资料和作品。
《画坛巨匠》活动二一课时五、教学过程活动二一课时一、赏画导人◆课件出示毕加索的作品,请同学们猜猜作品的作者是谁。
形成对毕加索的绘画风格的基本印象。
◆教师小结:毕加索是世界画坛巨匠,是20世纪世界画坛最具影响的人物之一。
◆揭示课题:画坛巨匠——毕加索二、交流、讨论(交流收集的信息;了解画家生平故事、艺术风格特点。
最新湘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画坛巨匠》教学设计

湘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画坛巨匠》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画坛巨匠》是湖南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下册的一节欣赏、认识、体验融为一体的欣赏课。
教材主要选用了毕加索最具代表性的立体主义时期的作品,重点让学生了解立体主义绘画的艺术风格。
教师可选择其代表作《格尔尼卡》作为重点欣赏描述对象,有选择地引导学生从作品美术语言的角度或从传记的角度或从历史研究的角度来进行认识,做到有的放矢。
教材呈现的活动是尝试对静物、动物、人物形象进行分解,重新组合成一幅画,目的是让学生体验立体画派的表现方法,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活动,除按教材活动要求外,也可让学生选择作品局部临摹体验。
学情分析:让六年级的学生了解立体主义绘画的艺术风格是难点,也是重点,在这节课里只需让学生基本感悟就可以了。
教学目标:根据《美术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本着提高学生艺术感知能力和审美辨别能力,使学生了解西方现代艺术思路,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①.知识目标:以画家毕加索的作品《格尔尼卡》为突破口,多角度欣赏西方现代绘画的艺术表现形式和内容特点。
②.能力目标:开拓学生的审美视野,在美术课程的三维目标中,“过程与方法”目标的涵义是什么逐步提高学生的视觉感受能力,掌握运用语言和文字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的基本方法。
③.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和平以及对世界多元文化宽容和尊重的情感。
设置目的:通过对《格尔尼卡》这副作品的赏析,增长艺术知识,陶冶审美情操,提高学生对西方现代绘画作品的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立体主义绘画的艺术风格。
教学难点:让学生体验和感受立体画派的表现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学具准备:资料、固体胶等教学过程:一、赏画导入课件出示毕加索的《牛头》作品,学生欣赏。
提问:这件作品大家还记得吗?谁来介绍一下这件作品?你知道这件作品是谁创作的吗?教师小结:这件作品的作者是毕加索,他是世界画坛巨匠,是20世纪世界画坛最具影响的人物之一。
揭示课题:画坛巨匠-毕加索二、分组交流、讨论、整合相关信息。
4.画坛巨匠

第4课《画坛巨匠》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号,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画坛巨匠》,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教学方法、教学程序、板书设计6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湘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六年级(下册)第4课。
本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
教材共设两个活动,我选择活动一:欣赏齐白石的作品。
进行说课。
低年级的孩子想象力丰富,易于接受一些造型夸张、表现独特的美术作品,但是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孩子们的眼光也“增长了”,到了五六年级,他们更喜爱、更易于接受一些写实类的美术作品,并误解只有画得像才是最好的。
所以我想,做为老师,这个时候应该给予孩子们更多的引导,让他们接受、理解更多的绘画方式与表现形式,走进艺术,理解艺术,热爱艺术。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画坛巨匠齐白石的生平故事及艺术风格。
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多角度欣赏、感受其代表作品,并能用语言描述、分析、评价作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审美能力。
三、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齐白石的生平及其艺术风格,并能对其作品进行简单评述。
难点:评述美术作品。
四、教学方法本课我将采用,赏析教学法、自主学习法、引导探究法,交流谈论法等综合方法进行教学,以欣赏齐白石的作品进行引入。
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课程设计侧重学生的体验过程,针对小学六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我遵循“引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
五、教学程序(—)创设情境:用多媒体播放齐白石的代表作品,以实例图片进行引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激发学习兴趣,从而更好地引入新课。
(二)引导启发:让学生仔细观察多媒体展示的作品,分组交流谈论,说说画家画了些什么?看了作品你有什么样的感受?(三)赏析介绍:教师对齐白石的生平进行介绍,讲讲有关齐白石的故事,带领学生对齐白石的作品进行赏析。
画坛巨匠教学设计

1、画坛巨匠活动二画虾执教:长沙市芙蓉区燕山二小左逢源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对虾的观察,了解它们的相貌、形态等造型表现因素;学习中国画虾的表现手法,能画出有水墨韵味的虾。
能力目标:能运用浓淡、干湿不同的墨法和粗细、疾缓的笔法表现虾形象,临摹齐百石的国画——虾。
情感目标:学习齐白石一生对艺术不懈追求的精神,激发学生对中国画的兴趣及民族自豪感。
重点难点:重点:认识和了解虾的结构及动态,能用水墨临摹画虾。
难点:体会怎样合理运笔用墨来表现虾的动态。
教学准备:师:课件、中国画工具一套、大师范画一副生:宣纸3张、中国画工具一套一、教学目的:1、通过齐白石其人、其事,对其艺术成就和人品精神有初步的了解2、欣赏齐白石的代表作,尝试描述对作品的感受,并在老师的引导下领悟其绘画特点和风格,从中感受其何以称之为“画坛巨匠”3、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之魅力,提高审美眼界和情趣。
二、教学重点:了解齐白石其人其事,自主欣赏感受其代表作。
三、教学难点:感受齐白石画作风格和特点。
四、教学准备:1、学生课前搜集相关资料2、课件(图片、音乐)五、教学过程:(一)导入: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世界风云变化而又人才辈出,在绘画领域,东西方各出了一位泰山北斗似的人物,一个是西方现代画派代表毕加索,另一位就是被毕加索所敬仰和学习的我国近现代画家——齐白石,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近这位画坛巨匠,走近他的作品。
(二)交流、讨论齐白石其人其事,了解其生平及人品:1、“你了解哪些关于齐白石爷爷的事?”让同学们把自己搜集到的有关齐白石的资料讲一讲,老师根据学生所讲板书关键词。
“同学们讲的很好,我们现在来概括的了解一下齐白石爷爷的生平”2、看课件,概括性地了解齐白石生平。
3、“白石爷爷为什么会从一个木匠成为大画家?”(牧童——木匠——画匠——画家——学者)“一方面得益于良师益友,从家乡的饱学之士胡沁园、陈少番到湖湘文化的首领王湘绮,再到大学者樊樊山、陈散元及大画家陈师曾、徐悲鸿的帮助和提携外,还有个更重要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把这个问题留在后面,你们从课堂中找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画坛巨匠齐白石》
执教:福建省邵武市实验小学吴涛
课型:欣赏课
年级:六年级
教学目标:
1、知识:一般了解画坛巨匠齐白石主要生平故事,真切感受齐白石作品的艺术风格。
2、技能:能让学生欣赏、感受齐白石代表作品的美。
培养学生视觉感受能力,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审美能力。
3、人文:让学生学习齐白石执着、勤奋的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让学生欣赏、感受齐白石代表作品的美,真切感受齐白石作品的艺术风格。
教学难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教具:课件
学具:学生学习单(附件1)齐白石作品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教师利用课件出示齐白石作品《喜蛛》:
师:同学们请看这幅画,这是一幅传统的中国水墨画,现在我们的教室就是拍卖现场,同学们是卖家,老师是拍卖师,这幅画起价5万,有谁愿意出更高的价格买这幅画呢?
(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拍卖活动”)
师:看来大家的眼光十分的精准,竞拍的价格和这幅原作的拍卖价格十分接近。
这幅画师我国近代著名的艺术大师齐白石的作品,在2006年的嘉德拍卖会上排除了107.5万元的高价。
猜一猜原画的大小
师:一幅卖到了107.5万元的画到底有多大呢?请同学们猜一猜,用手比划一下画的大小。
(教师让学生猜,然后出示原作大小的印刷作品)
师:通过这幅《喜蛛图》我们可以了解到齐白石的作品真是价值连城呀,为什么齐白石的作品有这么高的价值?为什么人们这么喜爱齐白石的作品?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今天一起走近齐白石,一起来研究一下齐白石的艺术。
(板书课题《画坛巨匠-----齐白石》
【设计意图】
创设模拟情境,引入教学内容,同时创造轻松、和谐、愉悦的教学气氛,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一环节的学习活动做好铺垫。
二、交流信息互相学习
教师让学生把课前收集到的有关于齐白石的信息与大家交流。
师:老师让大家课前通过网络收集有关于齐白石的知识与信息,谁愿意把自己收集到得知识与大家一起分享呢?其他同学如果有听到你觉得有用的信息经记录在你的“学习单”的第一部分。
教师播放《齐白石简介》视频,让学生整体了解有关于齐白石的知识并组织学生记录有关信息。
【设计意图】
通过自主收集信息,与大家交流,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做到自主学习、共同进步,并学会从倾听同学的描述中获取信息。
三、品评作品学会欣赏:
教师利用课件出示课本上的范图,让学生运用自己审美习惯自主评价,教师做适当的引导。
并根据学生的表述概括出齐白石艺术的四大特色“真、爱、趣、博”
【设计意图】
通过自主欣赏思考,结合自己的艺术体验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多齐白石作品的理解,让学生自己去欣赏美、感受美、发现美、表述美,从而使学生审美能力得到提高。
四、小组合作共同探究
教师组织学生分成5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欣赏齐白石不同时期画的《虾》以及齐白石晚年独创的风格的作品,交流各自的发现与认知,记在学习单上,然后由小组长汇总并向老师汇报探究结果。
教师把学生的探究结果进行概括,从而引出齐白石的艺术观点:“妙在似与似之间”与“衰年变法”时独创的
“红花墨叶派”的艺术
【设计意图】
通过小组探究、交流、表述,充分营造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空间环境,教师在其中给予肯定和赞扬,同时也给出适当的指正和补充,充分体现了教师的引导和引领的作用,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五、实践体验整理收获:
作业要求:用一小段简短的文字写写你对齐白石作品的感受或者谈谈你学完本课后的收获。
【设计意图】
学生欣赏学习后对齐白石的艺术有了一定的了解,这时给学生创造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鉴赏能力。
六、欣赏歌曲结束学习:
同学们喜欢看百家讲坛这个栏目吗?百家讲坛有一期节目,名叫《水墨齐白石》,它结尾的那首歌曲
很优美,我们一起来听听,并在歌声中结束我们今天的学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