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上册第8章星空世界2《太阳》教案(新版)华东师大版

合集下载

华师大版科学七上8.2《太阳》ppt课件1

华师大版科学七上8.2《太阳》ppt课件1

色球层-日珥、耀斑
日珥 是太阳表面的喷发物,像太阳的“耳环” 耀斑 色球层上突然增亮的斑块
光球层-太阳黑子
我们能直接看到的是位于太阳 表面的光球层(6000 ℃),光球上 最显著的现象是太阳黑子,由于它 比周围区域的温度低2000 ℃左右 , 使其看起来比较暗,好象太阳表面 出现一些小黑点。当太阳黑子增多 时,会导致紫外线增强或气候反常 (如地震增多、植物生长快等)。
8.2 最近的恒星——
后羿为什么要射下 其它九个太阳?为 什么不全部射下来?
思考与讨论:
1、太阳是不是一颗恒星?它有多大? 离我们有多远呢?
2、太阳为什么会给我们送来光明和温 暖呢?
3、要是失去了太阳,我们的世界将会 变成什么样呢?
4、太阳是不是宇宙的中心?
太阳是离我们最近的恒星,是由炽热的气 体构成,是一个从里到外都在熊熊燃烧着的庞 大的气体星球。它也是太阳系中唯一的一颗恒 星。他不断地向外发出巨大的能量——太阳能
太阳黑子的多少、大小 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 的标志
我们的骄傲:
我国春秋就有“日中见沫”的记载, 是对太阳黑子的描述。
西周的《周易》记载有 “日中见斗” 的现象,是目前世界上公认最早的太 阳黑子观测记录 。
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 (11年)
黑子数最多一年为太阳活动峰年 黑子数极少一年为太阳活动谷年
200
量的86000倍。
思考:植物的那些形态和太阳光有密切的关系?
光合作用、植物的向光性 阳光充足时,植物叶片深绿色、较厚; 不足时,浅绿色、较薄和大
??没了太阳会怎样 P 175一 Leabharlann 太阳概况1、体积太
太阳体积是地

球的130万 倍.
太阳的半径将近 6.955×105Km

《太阳》教学设计

《太阳》教学设计

《太阳》教学设计《太阳》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随文借助拼音识字。

2.了解制作太阳钟的方法,知道丁丁就是因为爱动脑爱动手才做成了太阳钟。

3.试着动手制作一个太阳钟。

4.能给大家介绍自己做的太阳钟。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丁丁靠动脑动手才制作出了太阳钟,激发学生做太阳钟的愿望,并动手试着制作。

教具准备:木板、钉子、彩笔、胶水。

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一)(放录音:钟表滴答滴答的声音):同学们,听出来这是什么声音了吗?对了,是钟表的声音,知道钟表可以做什么吗?(判断时间)你还可以通过什么判断时间?(二)咱们学习上的好朋友丁丁是一个爱动手爱动脑的孩子(在黑板上贴彩色打印的丁丁图像),他平时总爱做一些非常有趣的东西,有一天呀,他还居然做了一个太阳钟。

(出示课题:做太阳钟)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一)看了这个题目,你想问丁丁些什么?(生:什么是太阳钟?怎么做太阳钟?做太阳钟都需要哪些材料?丁丁怎么想到要做太阳钟?丁丁靠什么做成了太阳钟?太阳钟怎么使用?……)(二)借助拼音自读过渡:丁丁让我告诉你们,你们提的问题都特别好,会提问题的同学就是会学习的人。

你们想不想尽快知道答案?那赶快打开书P70小声读课文,答案就在里面。

注意读课文的时候,认识的字就尽可能不看拼音读,那谁知道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呢?(看拼音读、问老师、问同学……)(三)小组合作学习1.组内读课文2.讨论:丁丁什么材料做太阳钟?丁丁怎么“做”太阳钟?(在课文中找出答案,用笔画一画。

)3.课件演示制作过程过渡:同学们真棒,一下子就找到了答案,下面咱们一块来看看丁丁到底是怎么做的太阳钟,看看和你理解的一样吗?课件1:出示一块圆圆的木板。

课件2:木板中心钉进一根大钉子。

课件3;圆形木板的边缘刻上刻度。

师:谁知道一共有多少刻度?刚才同学们提出一个问题:丁丁怎么看太阳钟知道时间?有谁从课文中找到了答案?请你把它读一读。

(指名读第3自然段中丁丁的话。

)咱们一块来看看这个神奇的太阳钟是怎么记录时间的吧!出示课件4:随着天空中太阳的移动,圆板上钉子的影子也跟着移动。

七年级科学上册 第8章 第2节 太阳课件2 (新版)华东师大版

七年级科学上册 第8章 第2节 太阳课件2 (新版)华东师大版
银河系的组成: 大量的恒星 ,大量的气体和尘埃物质 银河系的形状 :
正面:车轮状的旋涡系统 侧面:中间凸起的大透镜 银河系大小: 直径: 8万光年(1光年=9.46×1012km) 质量: 是太阳质量的1400亿倍 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半径平均值: 1天文单位= 1.496×108Km
宇 宙
太阳系
• 日光(紫外线)的作用。
能杀灭许多有害的微生物,照射皮肤可以将我们摄入的一 些营养成分转化为我们所必需的维生素D,帮助钙的吸收 利用。
• 太阳能的利用:发电、供热
• 失去太阳,地球将陷入无边的黑暗
太阳与人类的关系
●1.太阳活动干扰电离层,使无线电短波 通信中断 对地球磁场的影响,产生磁暴。 对地球气候的影响,气温升高.
太阳黑子
太阳的大气层结构(由里到外)
1.光球层 ---黑子 2.色球层 ---日珥、耀斑 3.日冕层 ---太阳风
太阳与人类的关系
• 是地球的主要能量来源。
据粗略估计,太阳每分钟向地球输送的热能相当于燃烧4亿 吨烟煤所产生的能量。煤炭和石油,风能、水力归根结底 也是太阳能的转化形式。
• 使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是太阳的最基本的恩赐。
①黑子数出现最多的年份称为峰年,连续两 次峰年之间的时间间隔称为周期,太阳黑 子周期平均为11年。
②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
200 78
67
76
87
98
0
1960 1965 1970 1975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科学家拍摄到迄今为止最为清晰的太阳黑子照片
倍。
一、发光发热的太阳
3.太阳是一个庞大的气体球: ①主要成分:氢和氦; ②从里到外熊熊燃烧,能不断发光; ③太阳不断地向外发出巨大的能量,这种能量

华师大版科学七上最近的恒星——太阳word教案

华师大版科学七上最近的恒星——太阳word教案

科学华师大版第一册第1章第3节最近的恒星——太阳[设计用意]突出新科学课程的理念,培育学生的探讨能力和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在探讨进程中寻觅答案,取得知识;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讨,勤于动手,表现个性化的教育思想和情感教育思想、学习的个体化【教学目标】1.了解太阳的大小、温度、能量和表面活动。

2.了解太阳与地球和人类之间的紧密关系。

3.了解从地心说到日心说的变革和进展。

【方式与进程】学生搜集有关太阳文字、图片、动画、影视材料。

鼓励学生试写科幻故事,并找机缘展示学生的功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太阳活动类型、周期及对地球的影响难点:太阳活动的物理现象【教学手段】教师引导,辅助多媒体课件,学生踊跃参与,探讨【教学进程设计】目标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新课导入“万物生长靠太阳”。

“地球的热量源泉是太阳”。

引导学生用一句话描述太阳。

太阳由什么所组成的?离地球有多远?对人类的影响有那些?这就是本节课要学的内容。

描述对太阳的感受。

太阳概述1.出示太空拍摄的太阳照片。

引导学生用一段话描述对太阳的新感受。

2.归纳:据科学研究,太阳是由炽热气体组成的,能自己发光叙说对太阳的新感受。

的球状天体,是距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普通恒星。

3.介绍太阳概况:(1)日地平均距离1.5亿千米。

(2)太阳的直径约为140万千米。

(是地球的109倍)(3)表面温度约6000摄氏度。

(4)中心温度达1500万摄氏度。

(5)主要成分是氢和氦。

计算太阳光到达地球的时间。

太阳大气的外部结构及太阳的活动引导学生读太阳的剖面图。

介绍太阳大气层结构特征与太阳活动:从里——外1.亮度、密度减小厚度增大温度升高。

2.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珥;日冕——太阳风。

3.归纳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为:黑子和耀斑读图活动笔记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引导学生读太阳黑子的数量变化图。

归纳: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约为11年。

2.列举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事例:(1)扰乱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八章第二节太阳(第1课时)课件(新版)华东师大版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八章第二节太阳(第1课时)课件(新版)华东师大版

夸父逐日
传说夸父是炎帝的后裔,他的耳朵上 挂着两条蛇,手里握着两条蛇,鲁莽而神 勇。他一心想追上西沉的太阳,希望阻止 太阳落山。到达禺谷之后, 由于长途奔走,十分口渴, 就赶忙跑到黄河、渭河去 喝水,可两条河都喝干了, 口渴还是止不住,他只好 北去大泽,最后渴死在途 中。
3、距离
日地平均距离 1.496× 108 千米
C
表面温度 约6000。C
假如你是一名宇航 员,穿上特殊材料 的服装,可以近距 离的去探索太阳。
描述一下你要穿过太 阳哪些结构才能到达 太阳的中心呢?
二、太阳的结构
1.结构:从里到外,依次是核心、辐射层、对流层、 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①亮度、密度减小,厚度增大
②温度:核心 1500×104 K,光球层 60000℃ 。
练习: 1.地球到太阳的距离为1.496×108km,人的
速度是5km/h,要多少时间才能到 达太阳?
3500年 2.地球到太阳的距离为1.496×108km,太阳
光的传播速度为3×105km/s,太 阳光从太阳到地球要多少时间?
约 8分钟
4、温度
光球
中心温度 是表面温度 的2500倍, 可达1500万。
黑子数最多一年为太阳活动峰年, 黑子数极少一年为谷年。
200
峰年
谷年
76
87
98
0
1960 1965 1970 1975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
21
22
23
我们的骄傲: 我国春秋就有“日中见沫”的记载, 是对太阳黑子的描述。
西周的《周易》记载有 “日中见斗” 的现象,是目前世界上公认最早的太 阳黑子观测记录 。

《太阳》教案板书设计

《太阳》教案板书设计

《太阳》教案板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太阳的基本特征和太阳系的基本结构。

学会使用板书设计来展示太阳的相关信息。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通过观察太阳和太阳系的图片,分析其结构和特征。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学会使用板书设计来展示太阳的相关信息。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太阳和太阳系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敬畏之心,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1. 太阳的基本特征:太阳的质量、体积、温度等。

2. 太阳系的基本结构:太阳、行星、卫星等。

三、教学难点:1. 太阳和太阳系的板书设计。

四、教学准备:1. 太阳和太阳系的图片资料。

2. 板书设计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太阳和太阳系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太阳是什么样的?太阳系由哪些天体组成?2. 新课导入:介绍太阳的基本特征:质量、体积、温度等。

介绍太阳系的基本结构:太阳、行星、卫星等。

3. 板书设计展示:展示太阳的板书设计,包括太阳的形状、大小、温度等特征。

展示太阳系的板书设计,包括太阳、行星、卫星等天体的位置和结构。

4. 学生动手实践:学生分组,每组设计一个太阳或太阳系的板书。

学生展示自己的板书设计,并解释其设计和展示的内容。

拓展学生对太阳和太阳系的了解,引导学生思考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以及太阳系的形成和演化。

6. 作业布置:学生回家后,绘制一幅太阳或太阳系的图画,并写上其特点和结构。

7. 板书设计:太阳的板书设计:太阳的形状、大小、温度等特征。

太阳系的板书设计:太阳、行星、卫星等天体的位置和结构。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观察: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问题和动手实践的情况。

2. 学生板书设计评价:评价学生设计的板书是否准确、清晰地展示了太阳和太阳系的特点和结构。

3. 学生作业评价:评价学生绘制的太阳或太阳系的图画是否准确地表现了其特点和结构。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全面介绍了太阳和太阳系的特点和结构,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八章 第三节 太阳系—小天体课件 (新版)华东师大版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八章 第三节 太阳系—小天体课件 (新版)华东师大版
2)形态各异,数量众多(约有50万颗)。 3)沿椭圆轨道绕太阳公转,不会自己发光。
3、成分: 有的是石头,有的是碳、铁质 4、数量: 约有50万颗
宇宙旅行 彗星
宇宇宙宙旅旅行行
主 要











绕日公转,轨道是扁长的椭圆形,不能 自己发光,体积小,质量小
合 而 成
彗星的结构
彗星形成过程

林 陨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陨石

1

宇宙旅行
陨铁
• 太阳系的小天体质量虽小,但他们的 速度很大,具有极强的冲击力和破坏 作用。
陨 石 坑
苏梅克——利维9号彗星
SL9号彗星 撞击木星
1994年7月17至 22日,SL9号彗 星的21颗小碎片 撞进木星浓厚的 大气层,引爆出 巨大的火球。
彗木相撞后留下的黑疤痕
的“运河”的行星是
火星
太阳系小天体
宇宙旅行 太阳系小天体
太阳系家族中有许多质量很小的天体,统称 太阳系小天体。
小行星 主要包括: 彗星
流星
宇宙旅行
又位 称置 小: 行木 星星 带和
土 星 间 ,
宇宙旅行
宇宙旅行
小行星 形状和成 分各不相 同,有的 是石头, 有的主要 成分是碳, 有的是铁 质的。
大家好
1
宇宙旅行 遨游宇宙
宇宙旅行
离太阳由远及近: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
八 大
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类地行星: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行 星
分类
类木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 海王星
轨道形状:
椭圆形

太阳教案(通用8篇

太阳教案(通用8篇

太阳教案(通用8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探讨《太阳》这一章节,详细内容如下:1. 太阳的基本概念:介绍太阳是一颗恒星,位于太阳系的中心,对地球生命的重要性。

2. 太阳的结构:分析太阳的内部结构,如核心、辐射带、对流带等,以及太阳的表面和大气层。

3. 太阳的能量传递:讲解太阳如何通过辐射将能量传递到地球,以及地球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反射。

4. 太阳活动:介绍太阳黑子、耀斑、日冕物质抛射等太阳活动,并探讨它们对地球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太阳的基本概念、结构和能量传递过程。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太阳相关问题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太阳的结构、能量传递过程以及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重点:太阳的基本概念、结构和能量传递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模型等。

2. 学具:笔记本、笔、教材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太阳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太阳的好奇心,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详细讲解太阳的基本概念、结构、能量传递以及太阳活动等内容。

细节: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太阳的结构图,结合教材内容进行讲解,并在黑板上板书关键词。

3.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太阳,了解太阳在不同时间的变化。

细节:教师组织学生观察太阳,记录太阳在不同时间的大小、颜色等变化,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变化的原因。

4.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太阳辐射的例题。

细节:教师展示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并在黑板上进行解答。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一道关于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的练习题。

细节:教师发放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进行个别辅导。

七、作业设计(1)简述太阳的结构及其功能。

(2)举例说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2. 答案:提供详细的作业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查找不足之处,为下次教学提供借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阳》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可以描述太阳的大小、质量、温度,并与地球比较,知道日地距离。

2.给一张太阳表面图片,能说出各部分结构(光球、色球、日冕)以及它们的位置和次序。

3.熟悉日珥、太阳黑子等太阳活动,了解太阳黑子周期。

4.能具体说出生活中运用太阳能的例子。

5.简述从地心说到日心说的变革与发展。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观察发现现象,学习理论知识,利用知识解释现象。

2.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探索,因为太阳还有很多未解之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激发学生关注宇宙并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2.锻炼学生注意观察日常实例,并利用课本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太阳的大小、温度、质量及日地距离等,并与地球作比较;太阳能的概念以及生活中应用的实例。

2.难点:太阳表面结构,光球、色球、日冕,以及它们所在的位置和次序;熟悉日珥、太阳黑子等太阳活动以及了解太阳黑子周期。

教学器材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提问:我们知道太阳是恒星,那么恒星有哪些特点呢?
2.学生讨论回答恒星的特点:发光发热,由炽热的气体组成。

3.PPT 展示图片,活泼生动,吸引学生眼球,并将其注意力转入课堂。

二、太阳概述
讲述:刚才我们已经回顾了恒星的特点,据科学研究,太阳是由炽热气体组成的,
能自己发光的球状天体,是距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普通恒星。

1.日地距离。

讲述:现在我们了解太阳的有关情况(太阳概况):日地平均距离为1.496×108千米。

提问:若光的速度为3×108m/s,大家想下我们照射到的太阳光是什么时候的?假设人的步行速度为5km/h,那么他日夜不停地向太阳走去,要多久才能到达太阳呢?
2.太阳的大小、质量和表面温度。

太阳的直径约为140万千米,是地球的109倍;
太阳的质量是1.989×1030千克>,是地球的33万倍;
太阳表面温度约6000摄氏度,中心温度达1500万摄氏度。

三、太阳大气的外部结构
1.过渡:地球表面由大气组成,称为地球大气(以后我们会深入学习),类似的,太阳表面也有大气结构,称为太阳大气。

2.提问:大家知道什么是剖面图?我们来看一下PPT展示。

3.讲述:我们把太阳从中间劈开,侧面看过去。

由三个部分构成太阳大气。

这三部分从内道外分别为光球、色球、日冕。

光球厚度约500千米,黄色,温度为6000摄氏度;色球层的厚度大约2000千米,红色;日冕是太阳大气最外面的一层,从色球层的边缘向外延伸出,最远可以达到4~5个太阳半径。

日冕的亮度只有光球的百分之一,平时根本看不见。

四、太阳活动及对地球的影响
展示图片:在太阳大气中还会发生有趣的现象,我们称为太阳活动。

大家先看一下这张图片,大家看到了什么?
1.太阳黑子
这就是太阳黑子,它发生在光球层,太阳表面的地方温度周围低2000°C左右,从地球上看起来这些地方就比较暗,好像太阳表面上出现了一些小黑点称为太阳黑子。

2.太阳黑子周期
根据长期观察,太阳黑子有时多,有时少。

连续两次出现太阳黑子最多的时候为极大值,对应的年份称为峰年,连续两次峰年之间的时间间隔为11年,我们称之为太阳黑子周期。

3.太阳黑子对地球的影响
(1)干扰地球的地磁场:地球上的指南针失灵;信鸽会迷路;无线电通讯也会受到严重阻碍,会对飞机、轮船和人造卫星的安全航行、还有电视传真等等方面造成很大的威胁。

(2)黑子还会引起地球上气候的变化:黑子多的时候地球上气候干燥,农业丰收;黑子少的时候气候潮湿,暴雨成灾。

(3)太阳黑子数目增多的时候,地球上的地震也多。

树木的生长情况也随太阳活动的11年周期而变化。

黑子多的年份树木生长得快;黑子少的年份就生长得慢。

更有趣的是,黑子数目的变化甚至还会影响到我们的身体,人体血液中白血球数目的变化也有11年的周期性。

4.日珥
提问:大家先看一下图片,太阳表面的突出的东西像什么?
讲述:太阳的周围镶着一个红色的环圈,上面跳动着鲜红的火舌,这种火舌状物体就叫做日珥,日珥是通常发生在色球层的,它像是太阳面的"耳环"一样。

我们可以在日全食可以看到它。

五、地心说与日心说
简单介绍地心说,哥白尼的生平和他的日心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