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 - 第四章 教育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钱学森:中国大学缺乏创新精神

加州理工学院给这些学者、教授们,也给年轻 的学生、研究生们提供了充分的学术权力和民主氛 围。不同的学派、不同的学术观点都可以充分发表 。学生们也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不同学术见解,可 以向权威们挑战。„„加州理工学院的学术风气, 民主而又活跃。我们这些年轻人在这里学习真是大 受教益,大开眼界。今天我们有哪一所大学能做到 这样?大家见面都是客客气气,学术讨论活跃不起 来。这怎么能够培养创新人才?更不用说大师级人 才了。
培养个性,鼓励创新

西方文化是个性化的,人说 巴黎没有两个女人穿一样衣 服,而中国要是超短裙流行 ,60岁老太太也穿。因此, 要创新,在文化上要宽容, 允许不同文化、不同想法能 够找到各自市场。
——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名誉主席徐匡迪在3月22日在中国发 展高层论坛上指出,中国要创新,必须改变“从众”传统文 化

日本新《教育基本法》


(2006年12 月22 日 法律第 120号)

我们日本国民期望,在进一步发展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而构筑起来的 民主的、文化的国家的同时,为世界的和平和人类福祉的提高而做出贡 献。 为了实现这一理想,我们期望,培养尊重个人尊严、追求真理 和正义、尊重公共精神、具有丰富的人性和创造性的人,同 时,推进以继承传统和创造新文化为目标的教育。
培养承担社会义务的态度
一、政治教育

“人们……把政治宣传或意识形态的灌输同对权力的性 质及其构成、对制度的力量准备进行广泛而自由的思考 混为一谈。训练驯服而划一的公民这种思想代替了唤起 人民的政治意识和发展民主的美德。人们满足于反复灌 输政治思想,而不去培养人们了解他们所处这个世界的 结构,履行他们生活中的真正任务,以便不至于在一个 迷惘不清的宇宙里盲目前进。”(P.189)
钱学森:中国大学缺乏创新精神

加州理工学院还鼓励那些理工科学生提高艺术素养。我 们火箭小组的头头马林纳就是一边研究火箭,一边学习绘画 ,他后来还成为西方一位抽象派画家。我的老师冯·卡门听 说我懂得绘画、音乐、摄影这些方面的学问,还被美国艺术 和科学学会吸收为会员,他很高兴,说你有这些才华很重要 。„„我父亲很懂得现代教育,他一方面让我学理工,走技 术强国的路;另一方面又送我去学音乐、绘画这些艺术课。 我从小不仅对科学感兴趣,也对艺术有兴趣,读过许多艺术 理论方面的书„„ 这些艺术上的修养不仅加深了我对艺术 作品中那些诗情画意和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也学会了艺术 上大跨度的宏观形象思维。我认为,这些东西对启迪一个人 在科学上的创新是很重要的。科学上的创新光靠严密的逻辑 思维不行,创新的思想往往开始于形象思维,从大跨度的联 想中得到启迪,然后再用严密的逻辑加以验证。
教育学
第四章 教育目的
主要内容
一、教育目的概述
二、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三、我国的教育目的——历史发展及现状
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
需要的人的总要求,是学校教育所要培养的 人的质量规格。它根据一定社会的政治、经 济、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的 身心发展规律所提出,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 和最终目标,也是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 方法、检查和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本依据。
钱学森:中国大学缺乏创新精神


今天我们办学,一定要有加州理工学院的那种科技创新 精神,培养会动脑筋、具有非凡创造能力的人才。我回国这 么多年,感到中国还没有一所这样的学校,都是些一般的, 别人说过的才说,没说过的就不敢说,这样是培养不出顶尖 帅才的。我们国家应该解决这个问题。你是不是真正的创新 ,就看是不是敢于研究别人没有研究过的科学前沿问题,而 不是别人已经说过的东西我们知道,没有说过的东西,我们 就不知道。所谓优秀学生就是要有创新。没有创新,死记硬 背,考试成绩再好也不是优秀学生。 ……我们不能人云亦云,这不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最 重要的就是创新。 (2009年11月5日《人民日报》)
2.日本的教育目的: (1) 完善人格,培养尊重个人尊严、追求真理和正义、尊 重公共精神、具有丰富的人性和创造性的人 (个人本位) (2) 继承传统和创造新文化 (文化核心) (3) 培养作为和平民主国家和社会的建设者而具备必要素 质的身心健康的国民。 (公民教育)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倡的教育目的
《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

1. 基于社会发展与教育基本理论 2. 对所培养的人的预设期望或根本要求

理论形态
二、“实然的”——实际的教育目

2. 教育目的制定者的实际追求 3. 教育活动参与者的主观选择

实践形态
处理好教育目的两种形态之间的关系
一、立足社会现实,前瞻时代趋势

解决好“培养什么人”这一根本问题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

“中国还没有一所大学 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 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 办学,都是些人云亦云 、一般化的,没有自己 独特的创新东西,受封 建思想的影响,一直是 这个样子。我看,这是 中国当前的一个很大问 题。”
钱学森:中国大学缺乏创新精神


时间:2005年3月29日下午
没有个性,就没有创新
独立个性
想象力与创造力 思想 创新精神 实践能力
我国教育目的概述
“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独立个性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全面发展”= 德+智+体+美+劳?
何谓“独立个性”?如何培养“个性”? “社会主义建设者”= 现代化国民(公民)?
台湾《教育基本法》

第二條 (教育目的)
人民為教育權之主體。 教育之目的以培養人民健全人格、民主素養、法治 觀念、人文涵養、強健體魄及思考、判斷與創造能 力,並促進其對基本人權之尊重、生態環境之保護 及對不同國家、族群、性別、宗教、文化之瞭解與 關懷,使其成為具有國家意識與國際視野之現代化 國民。
三、统筹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
1. 把人的发展放在发展的首位 “人既是发展的第一目标,又是发展的第一主角。 ” 2. 摆脱教育的功利主义思想,还原教育本质 育才 → 育人(优秀公民)

教育目的的价值
一、定向
二、调控
三、评价
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
教育目的通过教育方针实现
一、理论性、学术性

第一章 教育的目的和理念 (教育目的)

第一条 教育必须以完善人格为目标,要培养作为和平民主国家 和社会的建设者而具备必要素质的身心健康的国民。
中日教育目的对比


1.我国大陆的教育目的: (1)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社会本位) (2) 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 (3) 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 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人民教育)

培养创造性
一、安全与冒险
二、寻求新的价值 三、思想与行动

“教育既有培养创造精神的力量,也有压抑创造精神的 力量。教育在这个范围内有它复杂的任务。这些任务有: 保持一个人的首创精神和创造力量而不放弃把他放在真 实生活中的需要;传递文化而不用现成的模式去压抑他; 鼓励他发挥他的天才、能力和个人的表达方式,而不助 长他的个人主义;密切注意每一个人的独特性,而不忽 视创造也是一种集体活动。”
三、教育的内在价值与教育的外在价值
1. 目的 - 途径 2. 理想(个人价值)- 工具(社会价值)



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基本类型
社会本位论 个人本位论
一、代表人物、主要观点、评价(PP.92-94)
二、当今世界主流教育目的价值取向是 ﹖ 。
三、思考:我国的教育目的属于哪种价值取向?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古代社会 * 人的依赖性 现代社会 * 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 共产主义社会 * 个性自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1995年9月1日起施行)
第五条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 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 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六条 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 主义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 结的教育。 第七条 教育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 ,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
钱学森:中国大学缺乏创新精神

我本来是航空系的研究生,我的老师鼓励我学习各种有 用的知识。我到物理系去听课,讲的是物理学的前沿,原子 、原子核理论、核技术,连原子弹都提到了。生物系有摩根 这个大权威,讲遗传学,我们中国的遗传学家谈家桢就是摩 根的学生。化学系的课我也去听,化学系主任L·鲍林讲结 构化学,也是化学的前沿。他在结构化学上的工作还获得诺 贝尔化学奖。„„他晚年主张服用大剂量维生素的思想遭到 生物医学界的普遍反对,但他仍坚持自己的观点,甚至和整 个医学界辩论不止。他自己就每天服用大剂量维生素,活到 93岁。加州理工学院就有许多这样的大师、这样的怪人,决 不随大流,敢于想别人不敢想的,做别人不敢做的。大家都 说好的东西,在他看来很一般,没什么。没有这种精神,怎 么会有创新!
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最终极因素——“人是历史的存在”
二、政治制度

最直接因素——“培养什么人”
三、受教育者的身心特征

必要条件——“教育的对象”
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一、教育目的体现了人的价值取向,是现实与理想 相结合的人的形象的构建 二、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是教育目的的制定者或从 事教育活动的主体依据自身价值判断对教育价值做 出选择时所持的倾向。
第一、走向科学的人道主义 第二、培养创造性 第三、培养承担社会义务的态度 第四、培养完人
走向科学的人道主义
一、科学思想和科学语言 二、客观性的法则 三、相对性和辩证思想 四、科学精神的训练


“科学人道主义所指的人是指一个具体的人,一个在历史背 景中的人,一个生活在一定时代的人。” “在现代文明中,只有一个人不仅能够应用科学方法,而且 能够懂得若干科学方法,他才能够生产。更重要的是,他还 要能够正确地感知和理解他所居住的这个宇宙,他才可以掌 握获得科学知识的钥匙。”
钱学森(1911-2009),美 国麻省理工学院、加州理工 学院航空系毕业,先后获航 空工程硕士学位和航空、数 学博士学位。我国著名科学 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 人航天奠基人,“中国航天 之父”、“中国导弹之父”、 “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和 “火箭之王”。
温家宝探望钱学森
2005年7月30日,病榻上的 钱学森对前来探望他的温家 宝总理坦诚建言:“现在中 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 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 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 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 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 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 很大的问题。”
教育目的的内涵
一、广义
1. 存在于人的头脑之中的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和要求 2. 具有广泛性、多样性、不稳定性

二、狭义
1. 国家提出的教育总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目 标以及课程与教学等方面对所培养的人的要求 2. 具有很强的明确性、稳定性和规范性

教育目的的形态
一、“应然的”——理想的教育目
地点:北京301医院

今天找你们来,想和你们说说我近来思考的一个问题, 即人才培养问题。我想说的不是一般人才的培养问题,而是 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我认为这是我们国家长远发展的 一个大问题。 今天,党和国家都很重视科技创新问题,投了不少钱搞 什么“创新工程”、“创新计划”等等,这是必要的。但我 觉得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创新思想的人才。问题在于,中国还 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 办学,都是些人云亦云、一般化的,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东 西,受封建思想的影响,一直是这个样子。我看,这是中国 当前的一个很大问题。
vs. 现实性、政治性 vs. 上层建
二、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筑与意识形态的需要
三、理想性
Fra Baidu bibliotek
vs. 现实针对性
教育目的的结构
层次结构

内容结构

(抽象→具体)
教育目的↓ 培养目标↓
(个体~社会)
身心素质↓ 个性结构↓
课程目标↓
教学目标↓

社会价值↓
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


我国教育目的评价


一、总体精神
培养学生成为未来国家、社会发展的主人


二、基本点
1. 培养劳动者(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2. 造就全面发展的人才 社会本位


三、问题
1. 本质上仍然是社会本位的 2. 缺乏独立个性和国民素质培养目标 严重制约 社会发展
“钱学森之问”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