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礼仪课件

合集下载

中国传统礼仪动作介绍示范课件

中国传统礼仪动作介绍示范课件
以上三种礼节均属“吉事之拜”。振动,是丧礼相见中最隆重的跪拜
吉拜,就是正拜,男尚左,女尚右。古代有守孝三年的礼俗,三年期后和丧家相见时行'吉拜礼'。郑玄注:“吉拜,拜而后稽颡。”就是说先“空首”拜,然后“顿首”拜。
凶拜,服丧三年期内,或丧礼用的礼节,男尚右,女尚左。凶拜是居丧期间答拜宾客的礼节。郑玄注:“凶拜,稽颡而后拜,谓三年服者。”《礼记檀弓上》:“孔子曰:‘拜而后稽颡,颓乎其顺也。稽颡而后拜,颀乎其至也。三年之丧,吾从其至者。’”这一礼节形式是先“顿首”拜,然后“空首”拜。丧家在三年居丧期内以此礼答拜宾客,以表示悲痛和感谢之意。
抱拳不是正规礼仪,通常为江湖豪杰的见面时招呼方式。抱拳非常简单,两臂端起,双手握成拳状,身体不动,手也不用上下移动。
抱拳揖礼:(1) 抱拳合臂向前上下移动三次,表示求见抱拳不是
2.揖礼分类据《周礼》记载,根据双方的地位和关系,揖礼有土揖、时揖、天揖、特揖、旅揖、旁三揖之分
(1)土揖(下揖)拱手前伸而稍向下,用于长辈或上司还礼。身体跪立,双手抱拳,左手在外,右拳在内,俯身约30度,推手稍向下。
(4)特揖、旅揖、旁三揖(5)长揖
3.叉手礼叉手礼是古代汉族拱手揖礼中的一种姿势,叉手示敬,唐、宋、辽、金、元时期的一种行礼方式,也叫交手礼。宋代《事林广记》载“凡叉手之法,以左手紧把右手四指,左手姆指在右手腕内,左手四指皆直,以右手大指向上。方为叉手法也。叉 手礼也演变成双手交叉于胸前,左手握住右手,右手置于左手拇指与其他四只之间的简单手法。一般用于年纪较大,手脚不便的人。
(5)长揖肃立,俯身,拱手高举(高过眉心),自上而下移至最低,俯身90度,是谓“长揖至地”。行礼时站立俯身,两手合抱拱手高举,自。上而下向人行礼。虽然恭敬,但有时表示倨傲。《史记》记载“郦生不拜,长揖”的故事。《明史●海瑞传》载:“御史诣学宫,属吏咸伏谒,瑞独长揖。反映了他不媚权贵的性格。后来长揖成了不分尊卑的主客相见礼。

中国传统文化礼仪成人礼专题PPT课件

中国传统文化礼仪成人礼专题PPT课件
就是通过进行一些仪式礼节象征童年 进入成年。作为成年人,可以参加氏
族各项活动。
是男孩女孩进入成人世界必经的 严格考核,以确认具有进入社会 的能力和资格。
什么是成人礼
古代的成人礼称为:冠笄礼 ➢ 男子为:冠礼 ➢ 女子为:笄礼
古代的礼节非常多,其中「冠礼」是一切礼 节的开始。到二十岁行了「冠礼」之后,才 进入礼仪的成人世界。
传统的成人礼
以前举行成人礼的日子,要通过占筮的形式来选择,不得 随意决定。可是现在是通过政府决定一个日子,我们称这 天为”成人宣誓日”.
但目前日本、韩国是在农历三月三日(女儿节)举行成人 礼的。目前, “女儿节”已经是日本五大重要节日之一 了。所以,建议在这一天进行成人礼,他们觉得不仅是 传统礼仪的事,同时对民族节日复兴也有重要的意义。
成人礼的仪式
贵族女子受笄后,一般要 在公宫或宗室接受成人教 育,授以“妇德,妇容, 妇功,妇言”等,作为媳 妇必须具备的待人接物及 侍奉舅姑的品德礼貌与女 红劳作等技巧本领。
后世改为由少女之母 申以戒辞,教之以礼, 称为“教茶”。
氏起成 族源人 长于礼 辈原( 主始也
传 统 的
03
持社称 进会成
标题四
明清时期民间很少行冠礼
标题三
宋代又提倡冠礼
成人礼的仪式
笄礼的准备
笄礼的年龄 笄礼的年龄小于冠礼。 男子冠礼是20岁,女子笄礼是15岁。 《礼记杂记》说“女子十有五年许嫁,笄而字”如此,则 许嫁的年龄是十五岁。 如果女子迟迟没有许嫁,则可以变通处理,《礼记内则》 郑玄注说“其未许嫁,二十则笄”
➢ 热心社会公益,无愧祖国养育。 勤勉奋发有为,不 负人民厚望。 以我火红青春,建设锦绣中华。
➢ 以我壮志激情,创造崭新未来.

中国传统文化礼仪–成人礼 PPT课件

中国传统文化礼仪–成人礼 PPT课件

告别童年和少年,年轻的公民向国旗致 以崇高的敬意!在雄壮的国歌声中,五 星红旗冉冉升起,全场行注目礼。在主 持人的带领下,全体18岁青年面对国旗, 右手握拳举起,庄严宣誓——
在此正式成人之际,我以一个中华 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名义,面对中华 人民共和国国旗庄严宣誓—— 捍卫神圣宪法,维护法律尊严。 履行公民全力,承担社会义务。 人民幸福为先,国家利益至上。 热心社会公益,无愧祖国养育。 勤勉奋发有为,不负人民厚望。 以我火红青春,建设锦绣中华。 以我壮志激情,创造崭新未来.
笄礼的仪式
❖ 笄礼的仪式与冠礼基本相同,不同的是: ❖ 1.主宾,有司,赞者等参礼者宜由女性担任,行礼地宜于堂室。
❖ 2.行笄礼就是改变幼年的发式,将头发结成一个髻,然后用一块黑布将发髻包住, 随即以髻插定发髻。主行笄礼者为女性家长由约请的女宾为少女加笄,表示女子 成年可以结婚。
❖ 3.三加的不是缁布冠,幞头等,而是发笄,发簪,钗笄,有条件的可加凤冠。发 笄是古代盘头发或别住帽子用的簪子,发簪是古人用来插定发髻或连冠于发的一 种长针,钗笄是由两股簪子合成的首饰。
受笄后的教育
贵族女子受笄后,一般要在公宫 或宗室接受成人教育,授以“妇 德,妇容,妇功,妇言”等,作 为媳妇必须具备的待人接物及侍 奉舅姑的品德礼貌与女红劳作等 技巧本领。
后世改为由少女之母申以戒辞, 教之以礼,称为“教茶”。
关于成人礼:
成人礼办得如式如仪, 礼俗又有那么多繁文缛 节,有几个能记得清楚? 所以经过了无数岁月的 洗礼,现在的成人礼跟 以前的相比已大有不同 了.但其意义就絶对相 同.
以下我们就谈谈现在的成人礼 跟以前的有什么不同.
1.行礼年龄的不同. 2.冠礼举行的日子不同. 3.冠礼举行时的服装不同.

中国传统礼仪课件ppt

中国传统礼仪课件ppt
大国的风范:中华礼仪
礼仪泛说 礼仪介绍 礼仪故事 礼仪实践
礼仪泛说
礼仪是对礼貌、礼节、仪式 的统称。是指人们在人际交 往中,自始至终地以一定的 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 现的律己敬人的完整行为。 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 行为规范和准则。
中华乃礼仪之邦。作为中华大家庭的成员,我们应该继承和发展中 华传统礼仪,学习和吸收世界各国文明礼仪的精华,让中华社会更加和 谐团结,让世界更祥和更文明。
抱 拳 礼
入坐之礼
传统社会礼仪秩序井然,坐席亦有主次尊卑之分,尊者上坐,卑者末 坐。何种身份坐何位置都有一定之规,如果盲目坐错席位,不仅主人不爽, 自己事后也会为失礼之事追悔莫及。如果自己不能把握坐何种席次,最好 的办法是听从主人安排。室内座次以东向为尊,即贵客坐西席上,主人一 般在东席上作陪。年长者可安排在南向的位置,即北席。陪酒的晚辈一般 在北向的位置,即南席。入坐的规矩是,饮食时人体尽量靠近食案,非饮 食时,身体尽量靠后,所谓“虚坐尽后”。有贵客光临,应该立刻起身致 意。
清代受西餐传入的影响,一些西餐礼仪也被引进。如分菜、上汤、进酒 等方式也因合理卫生的食法被引入中餐礼仪中。中西餐饮食文化的交流,使 得餐饮礼仪更加科学合理。
•春节 •重阳节
最后一道人生仪礼是丧礼,谁也逃脱不了。中国人重视送亡,丧礼 发达。人死于正命,是白喜事。亲戚朋友都来吊唁热闹。为了表示哀悼 心情,人们要奉上挽联、挽幛或礼品、礼金。亡者一般在三五天内入殓 安葬。拜贺庆吊之礼显示了人们相互扶助的社会合作精神与社会团结的 气象。
总结
中国人的礼制精神是亲亲爱人,礼仪原则是自卑尊人。在与人交往时 要放低姿态,谦恭待人、尊重他人,以赢得他人的尊重。如果地位高的 人屈尊结交比他地位低的人会得到很好的社会效果,“若要好,大敬 小”。并且敬人不仅是礼貌的姿态,或仅为礼仪性的表示,而是要有发 自内心的对他人的尊重。如果没有发自内心的恭敬,礼节就成为了虚套, 这就不符合传统的礼义标准。传统礼俗中诚敬谦让,和众修身的礼义原 则在当代社会仍然值得提倡。当然现在我们对传统礼俗的继承是一个复 杂问题,需认真辨析,择善而从。

中国古代礼仪 见面礼ppt课件

中国古代礼仪   见面礼ppt课件
中国传统礼仪
见 面 礼 历史1101
孙毅
1
古人的见面礼仪
• 1.揖 • 2.拜 • 3.拜手、再拜 • 4.顿首、稽首 • 5.世界各地的一些见面礼
2

• 作揖,即中国人见面时的行礼形式,它相比于外国人的握 手有更卫生、优美、自主的优点。
• “揖”据考证大约起源于周代以前,算起来怎么也有3000 年以上的历史了。其基本姿势为双手抱拳举。到了姜太公 辅佐武王革命成功,揖礼开始大行于天下。
12
• 双手合十礼: “双手合十”即“合十 礼”,又称“合掌礼”,属佛教礼节。在 世界范围如泰国、印度以及东南亚一些信 奉佛教的国家与地区。我国的傣族聚居区 也通用合十礼。行礼的时候,两掌合拢于 胸前,十指并拢向上,掌尖和鼻尖基本齐 平,手掌向外倾斜,头略低,神:古代一种隆重的礼节,拜两次,表达敬意。一 般只有向很尊贵的人才施再拜礼 。
• 谨使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史记·项 羽本纪》
• 再拜大将军足下。——《史记·项羽本纪》 • 公子再拜。——《史记·魏公子列传》
7
拜手
返回8
顿首、稽首
• 顿首:顿首:跪而头叩地为顿首。“顿”是稍停 的意思。行礼时,头碰地即起,因其头接触地面 时间短暂,故称顿首。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 的敬礼。如官僚间的拜迎、拜送,民间的拜贺、 拜望、拜别等。
• 据《周礼》记载,根据双方的地位和关系,作揖有土揖、 时揖、天揖、特揖、旅揖、旁三揖之分。土揖是拱手前伸 而稍向下;时揖是拱手向前平伸;天揖是拱手前伸而稍上 举;特揖是一个一个地作揖;旅揖是按等级分别作揖;旁 三揖是对众人一次作揖三下。此外,还有长揖,即拱手高 举,自上而下向人行礼。向人作揖 虽然恭敬,但有时则 又能表示倨傲,

中国传统礼仪教材PPT课件

中国传统礼仪教材PPT课件

打开古都北京的地图,我们可以看到,在古 都北京内城之外的南北东西四个方位上,分 别建有天坛、地坛、日坛、月坛四个古祭坛 建筑。
• 天坛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结构最完整的 一座古代皇家祭天建筑,它位于北京内城 之外的南方,公元1420年明朝永乐18年由 朱棣皇帝下令修建,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 史。天坛是明清两朝皇帝于每年“冬至” 祭天、“孟春”祈谷、“夏至”祭雨的地 方。
【太牢、少牢】
• 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shi,猪) 三牲全备为“太牢”。
• 古代祭祀所用牺牲,行祭前需先饲养于牢, 故这类牺牲称为牢;
• 少牢只有羊、豕,没有牛。 • 由于祭祀者和祭祀对象不同,所用牺牲的规
格也有所区别: • 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 • 诸侯祭祀用少牢。
二、凶礼:指用于吊慰家国忧患方 面的礼仪活动。
中国传统礼仪教材( P P T 5 5 页)
中国传统礼仪教材( P P T 5 5 页)
三、宾礼
• 接待宾客之礼。主要是指天子与诸侯,及诸 侯与诸侯之间来往交际的礼仪。
• 《周礼·春官·大宗伯》:“春见曰朝,夏 见曰宗,秋见曰觐,冬见曰遇,时见曰会, 殷见曰同,时聘曰问,殷覜(tiào)曰视。”
• 春季朝王叫做朝,夏季朝王叫做宗,秋季朝 王叫做觐,冬季朝王叫做遇,无定期地会合 诸侯叫做会,天下众诸侯国都来朝王叫做同, 无定期地(派卿)慰问王叫做问众诸侯同时 (派卿)看望王叫做视。
中国传统礼仪教材( P P T 5 5 页)
中国传统礼仪教材( P P T 5 5 页)
不同时间会见各干什么
• 《周礼•秋官•大行人》:“春朝诸侯而图天下 之事,秋覲以比邦国之功,夏宗以陈天下之 謨,冬遇以协诸侯之虑,时会以发四方之禁

中国传统礼仪全ppt课件

中国传统礼仪全ppt课件

2024/1/29
避免用筷子指着他人或在空中挥舞。
26
中西餐用餐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不要将骨头或鱼刺吐在地上或桌上。
用餐时不要过度劝酒或劝菜。
西餐注意事项
2024/1/29
27
中西餐用餐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01
02
03
04
注意餐具的摆放顺序和使用方 法。
不要将肘部放在桌子上或用手 直接接触食物。
用餐时不要大声说话或咀嚼时 发出声响。
敬语
谦辞
表示谦虚和自谦的词语,如鄙人、拙 见、寒舍等。
表达尊敬和礼貌的用语,如请、谢谢 、对不起、打扰了等。
2024/1/29
17
拜访与接待礼仪
01
预约与准时
提前预约拜访时间,并按时到达。
热情接待
主人应热情接待来客,主动问候并 让座倒茶。
03
2024/1/29
02
敲门与通报
到达拜访地点后,先敲门或按门铃 通报身份和来意。
12
家庭待客之道
热情周到
对待客人要热情周到,提 前准备好茶点、饮料等招 待用品。
2024/1/29
礼貌待客
与客人交流时,注意使用 礼貌用语,尊重客人的习 俗和信仰。
尊重隐私
不随意进入客人房间或翻 看客人私人物品,保护客 人隐私。
13
家庭宴请礼仪
安排座位
根据客人的身份和年龄安排座位,遵 循以右为尊、以长为尊的原则。
相见或感谢时常用的一种礼节,行礼时双 手互握合于胸前。
见面或告辞时的礼节,双手叠放胸前,举 起轻轻晃动,身略前倾。
万福礼
告别礼
女性见面礼节,双手放右腰侧,左腿前置 ,右腿后屈,微蹲身。

中国传统习俗礼仪讲义(PPT 69页)

中国传统习俗礼仪讲义(PPT 69页)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我国的传统节 日之一。
赏月
中秋节是我国古老的节日, 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 “月是中秋明”,中秋的 月亮最明亮。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我国的传统节 日之一。
吃月饼
中秋节这一天人们都要吃月饼 以示“团圆”。月饼,又叫胡 饼、宫饼、月团、丰收饼、团 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 的供品。
春节
守岁
春节,即农历新年,一般指除夕和 正月初一。 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 节日。
中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守
岁是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
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
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守岁的习
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
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
春节
开门炮
春节,即农历新年,一般指除夕和 正月初一。 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 节日。
人们日常见面既要态度热情,也
要彬彬有礼。如何与不同身份的
见 人相见,都有一定的规矩。比如
一般性的打招呼,在传统上行拱
面 手礼。拱手礼是最普通的见面礼
仪,方式是双手合抱(一般是右
之 手握拳在内,左手加于右手之上 礼 )举至胸前,立而不俯,表示一
如果到人家做客,在进门与落
座时,主客相互客气行礼谦让
见 ,这时行的是作揖之礼,称为
饮 饮食礼仪在中国文化中占有 食 极重要的位置,在先秦人们 之 以“以飨燕之礼亲四方宾客 礼
”,后代聚餐会饮也常常是
一幕幕礼仪活剧。迎宾的宴
饮称为“接风”、“洗尘”
,送客的宴席称为“饯行”
。宴饮之礼无论迎送都离不
饮 宴席上饮酒有许多礼节,客 食 人需待主人举杯劝饮之后, 之 方可饮用。所谓:“与人同 礼
方式。我们通常知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礼仪课件
拜贺庆吊之礼
中国自古是一个人情社会,人们相互关怀、相互体恤,在拜贺庆吊 中有许多仪礼俗规。拜贺礼一般行于节庆期间,是晚辈或低级地位的人 向尊长的礼敬,同辈之间也有相互的拜贺。如古代元旦官员朝贺,民间 新年拜年之礼。行拜贺礼时,不仅态度恭敬,口诵贺词,俯首叩拜,同 时也得有贺礼奉上。庆吊之礼,主要行于人生大事中。人的一生要经历 诞生、成年、婚嫁、寿庆、死亡等若干阶段,围绕着这些人生节点,形 成了一系列人生礼仪。子孙繁衍是家族大事,诞生礼自然隆重热闹。
行走之礼
在行走过程中同样注意人际关系的处理,因此有行走的礼节。古代常 行“趋礼”,即地位低的人在地位高的人面前走过时,一定要低头弯腰, 以小步快走的方式对尊者表示礼敬,这就是“趋礼”。传统行走礼仪中, 还有“行不中道,立不中门”的原则,即走路不可走在路中间,应该靠边 行走;站立不可站在门中间。这样既表示对尊者的礼敬,又可避让行人。
中国传统礼仪课件
婴儿满月时,亲戚朋友纷纷上门恭贺,并馈赠营养食品与幼儿鞋帽 衣物。小孩长大成人时要行成年礼,成年礼在中国传统社会称为冠笄之 礼。男子20岁行加冠礼,重新取一个名号,表示该男子具有了结婚、承 担社事务的资格。女子15岁行绾发加笄礼,表示到了出嫁的年龄。现代 成年礼的年龄在18周岁,学校举行集体的成年宣誓仪式,强调青年人的 成年意识。婚嫁是人生的大事,传统社会十分看重。传统婚礼有六道程 序,所谓“周公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 宋代简化为纳采、纳币、亲迎三礼。婚礼的高潮在亲迎,新郎要到女家 亲自迎娶新娘,新婚夫妇拜堂之后入洞房,行结发礼与合卺礼。大婚之 日,亲友纷纷前来恭贺,主人要大宴宾客。寿诞礼,一般在四十岁以后 开始举行。生日那天有庆生仪式,亲友送寿礼致贺.
中国传统礼仪课件

饮食之礼
饮食礼仪在中国文化中占有极重要的位置,在先秦人们以“以飨燕之 礼亲四方宾客”,后代聚餐会饮也常常是一幕幕礼仪活剧。迎宾的宴饮称 为“接风”、“洗尘”,送客的宴席称为“饯行”。宴饮之礼无论迎送都 离不开酒品,“无酒不成礼仪”。宴席上饮酒有许多礼节,客人需待主人 举杯劝饮之后,方可饮用。所谓:“与人同饮,莫先起觞”。客人如果要 表达对主人的盛情款待的谢意,也可在宴饮的中间举杯向主人敬酒。在进 食过程中,同样先有主人执筷劝食,客人方可动筷。所谓:“与人共食, 慎莫先尝”。古代还有一列进食规则,如“当食不叹”、“共食不饱、共 饭不泽手”、“毋投骨于狗”等,主客相互敬重,营造和谐进食、文明进 食的良好氛围。
中国传统礼仪课件
抱 拳 礼
中国传统礼仪课件
入坐之礼
传统社会礼仪秩序井然,坐席亦有主次尊卑之分,尊者上坐,卑者末 坐。何种身份坐何位置都有一定之规,如果盲目坐错席位,不仅主人不爽, 自己事后也会为失礼之事追悔莫及。如果自己不能把握坐何种席次,最好 的办法是听从主人安排。室内座次以东向为尊,即贵客坐西席上,主人一 般在东席上作陪。年长者可安排在南向的位置,即北席。陪酒的晚辈一般 在北向的位置,即南席。入坐的规矩是,饮食时人体尽量靠近食案,非饮 食时,身体尽量靠后,所谓“虚坐尽后”。有贵客光临,应该立刻起身致 意。
中国传统礼仪课件
最后一道人生仪礼是丧礼,谁也逃脱不了。中国人重视送亡,丧礼 发达。人死于正命,是白喜事。亲戚朋友都来吊唁热闹。为了表示哀悼 心情,人们要奉上挽联、挽幛或礼品、礼金。亡者一般在三五天内入殓 安葬。拜贺庆吊之礼显示了人们相互扶助的社会合作精神与社会团结的 气象。
中国传统礼仪课件
总结
中国人的礼制精神是亲亲爱人,礼仪原则是自卑尊人。在与人交往时 要放低姿态,谦恭待人、尊重他人,以赢得他人的尊重。如果地位高的 人屈尊结交比他地位低的人会得到很好的社会效果,“若要好,大敬 小”。并且敬人不仅是礼貌的姿态,或仅为礼仪性的表示,而是要有发 自内心的对他人的尊重。如果没有发自内心的恭敬,礼节就成为了虚套, 这就不符合传统的礼义标准。传统礼俗中诚敬谦让,和众修身的礼义原 则在当代社会仍然值得提倡。当然现在我们对传统礼俗的继承是一个复 杂问题,需认真辨析,择善而从。
中国传统礼仪课件
见面之礼
人们日常见面既要态度热情,也要彬彬有礼。如何与不同身份的人相 见,都有一定的规矩。比如一般性的打招呼,在传统上行拱手礼。拱手 礼是最普通的见面礼仪,方式是双手合抱(一般是右手握拳在内,左手 加于右手之上)举至胸前,立而不俯,表示一般性的客套。如果到人家 做客,在进门与落座时,主客相互客气行礼谦让,这时行的是作揖之礼, 称为“揖让”。作揖同样是两手抱拳,拱起再按下去,同时低头,上身 略向前屈。作揖礼在日常生活中为常见礼仪,除了上述社交场合外,向 人致谢、祝贺、道歉及托人办事等也常行作揖礼。身份高的人对身份低 人的回礼也常行作揖礼。传统社会对至尊者还有跪拜礼,即双膝着地, 头手有节奏触地叩拜,即所谓叩首。
中华礼仪
中国传统礼仪课件
大国的风范:中华礼仪
礼仪泛说 礼仪介绍 礼仪故事 礼仪实践
中国传统礼仪课件
礼仪泛说
礼仪是对礼貌、礼节、仪式 的统称。是指人们在人际交 往中,自始至终地以一定的 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 现的律己敬人的完整行为。 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 行为规范和准则。
中国传统礼仪课件
中华乃礼仪之邦。作为中华大家庭的成员,我们应该继承和发展中 华传统礼仪,学习和吸收世界各国文明礼仪的精华,让中华社会更加和 谐团结,让世界更祥和更文明。
中国传统礼仪课件
礼仪介绍
餐饮礼仪问题可谓源远流长。据文献记载可知,至少在周代,饮食礼仪 已形成一套相当完善的制度,特别是经曾任鲁国祭酒的孔子的称赞推崇而成 为历朝历代表现大国之貌、礼仪之邦、文明之所的重要方面。
人际交往的类型非常丰富,用于交际的礼仪也包罗万象,这里只能 跟大家交流目前在中华社会比较常用的礼仪:行走之礼、见面之礼、入 坐之礼、饮食之礼、拜贺庆吊之礼。
不论哪种礼仪,都有共同的准则,含两个方面,即 尊 和 保。尊:尊 重、尊敬;保:保护、保障。只要符合这两个准则,即使有些许瑕疵, 也无伤大雅。
中国传统礼仪课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