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学习宪法PPT课件
学宪法讲宪法PPT课件

THANK YOU
感谢聆听
教育改革法律法规的制定依据
以宪法为基础,国家制定了《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为教育改革提供了法律保障。
教育改革实践中的宪法精神
结合当前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如素质教育、教育公平等,探讨如何在教育改革实践中贯彻宪法的精神和原则。
宪法对教育改革的基本原则
宪法规定国家发展教育事业,普及中等教育,加强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以促进社会进步。
增强了宪法意识
拓展了法律视野
提升了法律素养
不断学习和掌握法律知识,特别是宪法和相关法律法规,提高自身法律素养和依法办事的能力。
持续学习法律知识
积极宣传宪法精神
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
参与法治实践
在工作和生活中积极宣传宪法精神,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公众对宪法的认知度和遵守度。
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和履行义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良好秩序。
以《魏玛宪法》为基础,二战后制定现行宪法,强调社会国家原则。
清朝末年立宪运动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北洋政府时期宪法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宪法
清政府为挽救统治危机,仿效西方宪政制度进行的改革尝试。
辛亥革命胜利后颁布,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的性质。
袁世凯复辟帝制后制定的宪法,具有封建专制色彩。
以孙中山《建国大纲》为基础制定,实行五权分立制度。
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
公民有权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意愿,进行各种社会活动的自由。
宗教信仰自由
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监督权
公民有权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监督,提出批评和建议。
2.1 坚持依宪治国 课件(35张幻灯片)

为什么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树立宪法权威的原因)
(1)宪法集中体现人民意志,具有至高无上 的权威。 (2)宪法的权威关系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安 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3)如果宪法没有权威,法治的权威就树立 不起来,人民权利和自由就无法保证
第一节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第三节 国务院 第四节 中央军事委员会 第五节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第六节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第七节 监察委员会 第八节 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第四章 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探究与分享
我国现行宪法是新中国第四部宪法(1982年宪法 )。在这部宪法诞生过程中,宪法修改委员会多次 广泛征询各地区、各部门、各阶层的意见,并发动 和组织广大群众进行全民讨论。在历时4个月的全 民讨论中,广大群众表现出高度的政治热情和积极 性,提出大量意见。全国80%以上的成年公民参加 了讨论,台湾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也参加了 讨论。这部宪法凝聚全国人民意志和智慧。
观察宪法目录及部分条款,说一说宪法制定的内容包括哪些?
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 机构的设置及职权等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
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 性的问题,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01 根本的活动准则
我国宪法的结构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总纲 第二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三章 国家机构
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 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 义务、国家机构的设置及其职权等国 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 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 各个方面。
学宪法 讲宪法PPT课件

学宪法讲宪法PPT课件一、宪法的概念和特征1. 宪法的概念●宪法是一国根本法,是国家政治制度和国家根本制度的总章程,是国家权力运行和社会生活的最高准则。
●宪法是一种法律形式,是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国家根本制度和根本原则的法律。
●宪法是一种政治规范,是国家权力机关和公民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基本依据。
2. 宪法的特征●宪法具有最高的效力,是其他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依据,任何与宪法相抵触的规范都无效。
●宪法具有最高的稳定性,不容易被修改或废除,修改宪法必须经过严格的程序和高度的共识。
●宪法具有最广泛的适用性,适用于国家各级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无论在平时还是在战时,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际上。
●宪法具有最强烈的权威性,是国家权力和公民权利的保障,是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的基石。
二、我国宪法的历史沿革和现行宪法1. 我国宪法的历史沿革●我国第一部宪法是1949年9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共同纲领》,也称为《共同纲领》。
●我国第二部宪法是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也称为《1954年宪法》。
●我国第三部宪法是1975年1月17日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也称为《1975年宪法》。
●我国第四部宪法是1978年3月5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也称为《1978年宪法》。
●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也称为《1982年宪法》。
该宪法经过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2018年和2021年六次修改。
2. 我国现行宪法的主要内容●我国现行宪法的核心内容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坚持祖国的统一和领土完整,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
学宪法 讲宪法课件PPT

1988年
1993年
1999年
2018年
2004年
四 我国宪法的发展
1988年——“私营经济写入宪法 首次确定法律地位”; 1993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写入宪法 改革进入新纪元”; 1999年——“依法治国写入宪法 法治成为国家意志”; 2004年——“‘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彰显以人为本、民生至上”; 2018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宪法 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国家的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根本任务:沿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关的组织和职能国家标志等国家
生活中根本问题
第四个问题:何为权利、义 务?法律为什么要确定以权
力与义务的内容
权利实质上是获得利益的一种资格,义务是一种 满足利益实现的负担。 国家通过法律对利益的分配 来达到调控人们行为的目的,从而来规范整个社会的 秩序,维护国家的统治秩序。
四 我国宪法的发展
第五个问题:实施的保障
——法院、军队、警察
军队
法院
从制定和修改的程序
宪法明确规定:
“宪法的制定,需由国家成立专门委员会起草;宪法的修改,全国人大常委会或五分之一以上的
全国人大代表提出议案,并由全国人大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其他的法律和议案的制定,修改只需一般程序,由半数以上代表通过
第四 我国宪法的发展
部分
学法/知法/讲法
四 我国宪法的发展
三 宪法的性质
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
宪法ppt课件 2018

案例一: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
总结词
通过宪法案例研究,深入了解 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
案例概述
探讨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包 括言论自由、宗教信仰自由等 。
案例分析
分析宪法条款对公民基本权利 的保障,以及司法实践中如何 运用宪法保障公民权利。
案例结论
总结案例对宪法实践的意义, 以及如何进一步完善公民基本
权利保障体系。
宪法中规定了立法、行政、司法等不同 机关的职权范围和相互关系,以确保各 个机关能够在各自的领域内行使职权,
并相互制约和监督。
分权与制衡原则有助于防止权力滥用和 腐败现象的发生,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 由不受侵犯,促进国家政治的稳定和发
展。
01
宪法的主要内容
国家机构
国家元首
规定国家元首的职权、 产生方式及任期等。
宪法解释
对宪法条文进行解释,以明确其含义和适用范围。在宪法诉讼过程中,法院可以 对涉及的宪法条文进行解释。
01
宪法与社会发展
宪法与社会经济的关系
宪法对社会经济的保障
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法 律保障。
宪法对经济制度的确认
宪法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进行了确认和保护,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制 度基础。
基本人权原则
基本人权原则是宪法的另一重 要原则,它强调尊重和保障人 权是国家的根本义务。
人权是指人类应该享有的基本 权利和自由,包括生命权、自 由权、财产权、尊严权等。
宪法中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 和自由,并要求国家尊重和保 护这些权利,防止任何形式的 侵犯和剥夺。
法治原则
法治原则是宪法的重要原则之一,它 强调国家权力必须依法行使,法律是 维护社会公正和稳定的基石。
宪法ppt课件2018

总结词:分权与制衡原则是宪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它强调国家权力应当分立,并通过相互制约来达到权力的平衡。
总结词:法治原则是宪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它强调国家的一切活动都应当遵循法律的规定,法律应当具有普遍性和权威性。详细描述:法治原则是指国家的一切活动都应当受到法律的约束,法律应当具有普遍性和权威性,任何人都应当平等地遵守法律。这一原则是现代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宪法的重要原则之一。法治原则的实现方式包括宪法和法律的制定、执行和监督等,这些方式保证了法律的普遍性和权威性,使得政府机构和公民都能够遵守法律的规定。法治原则的意义在于保护了公民的权利和自由,促进了社会的公正和平等,同时也为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宪法的历史与发展
总结词
宪法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古代宪法与近现代宪法有着本质的区别。古代宪法大多表现为一种“宪法观念”或者“宪法思想”,并没有起到约束权力、保障权利的实际作用。近现代意义的宪法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现后,在各国不同政治力量对比关系中形成的,并由统一的中央政权机关制定和认可的、以权利制约权力为核心的国家根本大法。
详细描述
宪法的基本原则
02
总结词:人民主权原则是宪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它强调国家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宪法和法律来行使国家权力。
人民主权原则的实现方式包括宪法和法律的制定、选举、投票、监督等,这些方式保障了人民的权利和利益,使得人民能够真正地行使自己的权力。
人民主权原则的意义在于保障了人民的权利和自由,促进了民主政治的发展,同时也为国家的长治久安奠定了基础。
《坚持依宪治国》PPT优秀课件

第二课 保障宪法实施
第1框 坚持依宪治国
-.
学习目标
1.认识宪法的重要作用,树立宪法意识,增强宪 法观念,自觉遵守和维护宪法的权威。(素养)
2.结合“探究与分享”等栏目的学习,认识宪法 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具有最高的法律 地位,从而自觉遵守宪法,维护宪法权威。(重点)
板书设计Biblioteka 宪法的本质、构成、内容坚 根本活动准则
持
维护宪法权威做法
依
宪
治
规定的内容方面
国 最高的法律效力 法律效力方面
制定和修改程序方面
的根本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
其主他要保法障律适龄儿童、通少年常接只受是国家生了活哪中些的行为一是般犯性罪问并题应当、负某何一
义务教育的权利,保方证面义务的教规定。 种刑事责任,给予犯罪人何种
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
刑事处罚的法律。
学习任务三
阅读P23-P25内容,思考宪法和其他法律的关系。
学习任务三
阅读P23-P25内容,思考宪法和其他法律的关系。
《规中华定人内民容共:和国宪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保
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
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
制本度 权、利宪根和法本义任务务等、国公家民生的活国基中家生活中民 序带事 ,有关 弘全系 扬局社,会维性主护、义社根核会本心和性价经值济的观秩问。题。
构成:共4章143条 内容: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
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 务、国家机构的设置及职权
本质:宪 集法 中是 体党现和。人民意志的
学习任务一
自主阅读P20-P21页的内容,概括我国宪法的本质、构成及主要内容。
2018宪法ppt课件

人权保障原则
01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国家的责任,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受到宪法 保护。
02
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 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 律规定的义务。
宪Hale Waihona Puke 保障公民的政治权利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如选举权、言论自由等,为公民 参与政治生活提供了保障。
宪法对政治行为的规范
宪法对政治行为进行了规范,规定了政治行为的基本准则,确保政 治行为的合法性。
宪法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
01
02
03
宪法对教育的影响
宪法规定了公民的教育权 利,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 供了保障。
03 宪法的基本原则
国家主权在民原则
国家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选举和参与政治过程来行使国 家权力。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 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 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 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04 宪法的权利与义务
公民的基本权利
A
生存权
详细描述了公民享有生命安全、基本生活保障 的权利,国家应采取措施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 需求。
自由权
包括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 威自由的权利,以及宗教信仰自由、通信 自由等。
B
C
平等权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不受任何形式的 歧视和压迫。
财产权
公民享有合法的财产所有权,国家不得随意 侵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 谢 大 家
通过大家的发言,你能说出宪法与其他法律 在内容上有什么不同吗?
与宪法零接触
一、建国以来我国建立了几部宪法,哪一部是最好的 二、宪法由几部分组成
三、国家的根本任务
四、国家的性质
五、国家的根本制度
宪法和普通法律比较表
类别 项目
宪
法
普通法律
规定的内容 不 同
规定国家生活中的 根本问题
只是规定国家生活中的 某一问题
为什么宪法的制定和修改 程序比普通法律严格?
宪法和普通法律比较表
类别 项目
宪
法
普通法律
规定的内的法律效力
只是规定国家生活中的 某一问题 以宪法为基础不得 违背宪法
法律效力 不 同 制定和修改 程序不同
更严格
严格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为了迎接第六个全国法制宣传日,我们就“公民对 宪法知多少”进行一次街头调查活动。下面是记者对市民的 随机调查 记者:“你知道宪法是一部什么样的法律吗? 市民:“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国家的根本法” 记者:“你对宪法的基本内容了解吗?” 市民:“了解的不太多” 记者:“你觉得宪法和咱老百姓的关系密切吗?” 市民:“对咱老百姓的关系肯定密切,但具体说不清 楚”。 假如你是记者,根据市民的回答情况你会得出什么结论? 如果你是被调查的市民,请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出令人满 意的回答。 针对市民回答的情况,提出你的建议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我是家族各位成员的立法依据,是国家的 我们诉讼三姐妹,刑事诉讼法、民事 我主要管各级政府怎样行使职权 根本大法。我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诉讼法、行政诉讼法,主要管程序问题。 如:国家性质、根本任务、国家制度、社 • 在法律家族中我是最严厉的, 我主要管老百姓之间发生 会制度等。在座的各位只规定国家生活中 主要是管犯罪和刑罚的。 某一方面的问题。 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宪法和普通法律比较表
类别 项目
宪
法
普通法律
规定的内容 不 同 法律效力 不 同 制定和修改 程序不同
规定国家生活中的 根本问题
只是规定国家生活中的 某一问题 以宪法为基础,不得 违背宪法
最高的法律效力
小试身手
请你找一个贴切的比喻形容一 下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关系
2004年4月1日上午,搬迁人员拿着由市城建、市 政府、公安、工商等多个部门联合下发的搬迁证 来到63岁的老人黄振家,要求老人立即搬走…… 老黄拿出一本宪法单行本进行抵制,其中一页被 特意折起一角,蓝色圆珠笔划出一句:第十三条 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靠着这件武 器,老黄使他的那座建于清朝的院落保留了下来。 他的院落为什么能保留下来?
智慧大比 拼
•宪法:我是家族各位成员的立法依据,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我规定国家 •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如:国家性质、根本任务、国家制度、社会制度等。 •在座的各位只规定国家生活中某一方面的问题。 •刑法:在法律家族中我是最严厉的,主要是管犯罪和刑罚的。 •民法通则:我主要管老百姓之间发生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行政法:我主要管各级政府怎样行使职权。 •诉讼法:我们诉讼三姐妹,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 •主要管诉讼程序问题
法律效力 不 同
制定和修改 程序不同
•我主要是管犯罪和刑罚的,例如,某 人泄露国家机密给外国人,是否构成犯 罪?如果构成犯罪,是定此罪还是定彼 罪?应该判什么刑罚,这些统统由我管, 因此说,在国家的整个法律体系中我是 最严厉的,享有最高的法律地位
法博士说法
解决这个问题不难,看看下面这 条规定就都明白了:《刑法》第一 条为了惩罚犯罪,保护人民,根据 宪法结合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具体 经验及实际情况制定本法。 同学们,相信大家已经知道答案 了吧!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历城区港沟中学 李云霞
时政热点
建国以来,我国先后颁布过四部宪法,即1954年宪法,1975年 宪法,1978年宪法和1982年宪法。 1982年宪法是我国的现行宪法。2001年4月,根据党中央、国 务院批转的全国“四五”普法规划,我国现行宪法的实施日,即12 月4日,定为我国每年一次的国家法制宣传教育日。 第一个全国法制宣传日主题:“增强宪法观念,推进依法治 国”。 第二个法制宣传日主题:“学习宣传宪法,推进民主法制建 设”。 第三个全国法制宣传日主题:“依法治国、执政为民。” 第四个全国法制宣传日主题:“弘扬宪法精神,增强法制观 念”。 第五个全国法制宣传日主题:“弘扬宪法精神,构建和谐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