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扇》李香君形象分析

合集下载

《李香君》人物形象及性格特点分析

《李香君》人物形象及性格特点分析

《李香君》人物形象及性格特点分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李香君》人物形象及性格特点分析【导语】:李香君是明末秦淮河上著名的歌妓,也是清代戏剧家孔尚任的名作《桃花扇》传奇中的女主人公。

《桃花扇》中李香君的人物形象

《桃花扇》中李香君的人物形象

《桃花扇》中李香君的人物形象
《桃花扇》是明代戏曲作家汤显祖的作品,其中李香君是该剧的主要人物之一。

她是一个美丽、善良、聪明并具有追求自由的女性形象。

首先,李香君被描绘成一个美丽的女子。

她有一双大眼睛和柔和的面庞,因此在剧中被赞美为“花样年华”。

她的美丽不仅体现在外貌上,还体现在她独特的气质和令人难以忘怀的形象上。

她的美丽吸引了许多男子的注意,包括皇帝和其他男性角色。

其次,李香君是一个善良的人。

她心地善良,对待他人充满同情心。

在剧中,她与贵族阶级的人士相处融洽,而不会因为自己的地位而对他们产生傲慢或冷漠的态度。

她对待普通人也是如此,她会与他们平等相处,尽力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此外,李香君是一个聪明的女性。

她善于思考,有独立的见解和判断力。

在剧中,她经常运用自己的智慧来解决问题和化解危机。

她的聪明才智使她在困境中脱颖而出,获得了别人的赞赏和尊重。

最重要的是,李香君追求自由和独立。

在封建社会中,女性地位较低,缺乏自主权。

然而,李香君不甘心被束缚,她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幸福和自由。

她不愿意被男性视为财产或工具,而是希望能够选择自己的
命运。

她用自己的努力和智慧,为自己争取到了自由。

总之,李香君是《桃花扇》中一个非常有魅力的女性形象。

她的美丽、善良、聪明和追求自由的个性,使她成为该剧中备受瞩目的角色。

她的形象不仅展现了一个女性的独特魅力,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女性的渴望和追求。

孔尚任戏曲作品《桃花扇》中李香君的形象分析

孔尚任戏曲作品《桃花扇》中李香君的形象分析

孔尚任戏曲作品《桃花扇》中李香君的形象分析李香君是清初著名戏曲作家孔尚任的力作《桃花扇》中的女主人公,她出身低微,为明末秦淮岸边一名妓,但是,当我们走进作品当中,走进她的心灵世界,我们不得不说,她的身上不断张扬着、表露着爱憎分明、刚毅不屈、洁身自好、忠君爱国的美好品质。

这是一个有血有肉、丰满动人,有着高尚灵魂的下层妇女形象。

一、李香君洁身自好李香君生于江南风姿妖娆的秦淮河,是长坂桥头的香艳青楼里———媚香楼的一位妓女。

她有着楚楚动人、温柔美丽、多才多艺的卓绝风姿,虽然生活在恶浊污秽的青楼里,但是她洁身自好,举止端雅,犹如一朵清纯洁净的荷花“出淤泥而不染”;她有着兰花一般的清纯优雅,与人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话语不多却内涵丰富。

剧本中她一出现就如一股清风扑面而来,让人印象深刻。

“(小旦)正是。

请到小楼焚香煮茗,赏鉴诗篇罢。

”这是面对诗友杨文龙来访的一句台词,可见,李香君虽然出身香楼,但有着高雅的兴趣,并非像“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之女子一般忘却了家仇国恨。

这样的性情也是李香君贯穿始终的一条精神主线。

再比如:“(唤介)孩儿,杨老爷不是外人,取出曲本快快温习。

待你师父对过,好上新腔。

(旦皱眉介)有客在坐,只是学歌怎的。

(小旦)好傻话,我们门户人家,舞袖歌裙,吃饭庄屯。

你不肯学歌,闲着做甚。

(旦看曲本介)”学歌卖艺是妓女的一种必备生存手段,然而,李香君从内心深处却是反感的,从她的表情“皱眉”和语言“有客在坐,只是学歌怎的”可见一斑。

她心中不快,但是又没有力量改变这一现实,这是多么残酷的现实,这也是她力图做到洁身自好的方面。

当爱情出现在她面前时,她也没有因而失去分寸,而是表现得羞涩腼腆、端庄有节、落落大方,一点无扭捏作态、卖弄风骚之态,不能不令人肃然起敬于这样一个洁身自好之女子的品格,也不能不为之悲惨的遭遇同情。

剧本当中这样写道:“(丑)才子佳人,难得聚会。

(拉生、旦介)你们一对儿,吃个交心酒何如。

《桃花扇》李香君形象分析资料报告

《桃花扇》李香君形象分析资料报告

《桃花扇》香君形象分析龙慧容摘要:桃花扇是通过凄美的爱情故事来反映南明王朝覆亡的悲剧历史。

剧中的人物也是个性独立的人, 其中又以香君的人物性格最为鲜明。

香君是以卑微的身份形象出现,但是她洁身自好,既忠于爱情又有坚定的政治抱负。

在卑微的伶人身上闪烁着忠魂义胆的光辉。

本文分析了明清传奇剧桃花扇的女主人公香君的艺术形象。

主要从香君性格中的坚贞纯洁名族气节以及其牺牲精神几个层面,分析了香君完美的人物形象。

关键词:香君;桃花扇;忠魂义胆引言《桃花扇》它是清初作家孔尚任经十余年苦心创作,三易其稿写出的一部传奇剧本,它以复社名士侯方域与淮名妓香君的爱情故事为主线,描绘了南明弘光王朝由建立到覆灭的动荡而短暂的历史。

用作者孔尚任的话说,就是“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

香君是《桃花扇》中的女主人公,她出身低微,但多才多艺、美丽聪慧的妓女,有清醒的政治头脑和坚定的正义立场。

她敢于直接卷入了政治斗争漩涡。

在尖锐的斗争中,她表现了不屈的反抗精神和坚定的政治立场。

这使得她显现出了与一般歌妓有别的高尚品质,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传统妇女身上最为珍贵的东西。

究其根本,香君魅力人格从何而来?一名青楼女子如何拥有了如此让人敬仰的品德和气节?香君这个人物形象是怎样从一个十六岁的青涩女子逐渐融入家国天下并逐渐展现自己独特人格魅力?这个过程中,除了其自身的道德品德和人格魅力外,她生活的明末时代的大背景和环境、以及身边的人对其影响也是绝对不可以被忽视的。

一、香君的忠贞香君本是淮河畔名妓贞丽的假女,就是老鸨为自己培养的赚钱的工具。

她们没有人格、尊严、自由,他们的一切全部由假母来安排。

而香君确不甘于此,她拥有那个时代最可贵的坚贞。

在她的形象中,坚贞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性格。

不管香君在什么环境,节操始终坚定不变。

爱情历来是中国戏曲中的一大主题,《桃花扇》也不例外。

故事中香君同侯方域的爱情是一条明线,它起到穿插历史事件的重要作用,使整个故事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古代文学《桃花扇》

古代文学《桃花扇》

《桃花扇》—李香君的人物形象汉语言文学赵丽丽《桃花扇》这部剧中,女主人公—李香君是我最喜欢的一个角色,她生动鲜明的体现了中国古典戏剧中一个光辉夺目的妇女形象:一个聪明的,美丽的,正直刚强的,晓大义有节气的,却身处社会下层,受尽凌辱的秦淮歌妓。

她的一生都有着坚定且执着的立场和信仰,不管是她对侯方域坚贞不移的爱情,还是对政治强烈的是非观和正义感。

剧中描写她对爱情的选择,其实也反应了她对政治立场的选择。

特别是在马、阮等人逼迫香君嫁给新任曹抚田仰时,香君宁死不从,以头撞地,血染侯方域当年所赠的诗扇,朋友杨龙友巧妙的将血迹点染成一幅桃花;还有在马、阮于赏心亭置酒赏雪听戏时,香君将生死置之度外,借着唱戏,骂筵以泄愤恨。

她的种种行为都体现了她坚定的爱情观和政治立场。

《却奁》一出中,集中地刻画了李香君的形象,将她的思想、眼光、气节、性格都写得十分突出,光彩照人。

权奸阮大铖为了摆脱政治上的困境,拉拢复社文人,通过杨龙友,给侯李二人的结合送来妆奁,杨龙友并未对侯方域讲明是阮大铖所送,而李香君却从一开始就敏锐地感觉到其中可能有鬼,从而向侯方域提出怀疑,并向杨龙友巧妙的问清妆奁的来处,这表现了她不仅有思想,而且头脑冷静,警惕性非常高。

在知道了妆奁是阮大铖所送,目的是要通过贿赂侯方域借以摆脱政治上的困境,而且杨龙友为阮大铖开脱求情,说是他的好意。

这时,侯方域表现得软弱动摇,还真的以为阮大铖是诚心悔过,李香君却软硬兼施,一边愤怒地斥责侯公子太过大意,一方面又说不能因为自己而拖累了他,并拔簪脱衣,唱道:“脱裙衫,穷不妨;布荆人,名自香。

”几句唱白,将这个下层女子的聪慧,眼光、思想、胸怀、气节等十分鲜明地表现了出来,她以自己坚定而鲜明的政治态度影响了侯方域,在尖锐的斗争中,她的性格逐渐地发展,光辉的一面越来越引人注目。

侯方域也禁不住赞美道:“俺看香君天姿国色,摘了几朵珠翠,脱去一套绮罗,十分容貌,又添十分,更觉可爱。

”剧作者对她卸去浓妆锦衣后的刻画,反而更加突出她灵魂的内在美,使得她的形象得到进一步提升。

桃花扇第七出却奁李香君的人物形象

桃花扇第七出却奁李香君的人物形象

桃花扇第七出却奁李香君的人物形象
在《桃花扇》这部话剧中,第七出中的李香君是一个极具魅力和智慧的女性角色。

她是一个温柔而聪明的女子,以其美丽和机智吸引着所有与她接触的人。

首先,李香君被描绘成一个容貌出众的女子。

她的美丽令人惊叹,她那双明亮的眼睛和娇嫩的嘴唇使她看起来像一个真正的花朵。

她的穿着也象征着她的地位,她总是穿着华丽的衣裳,使她在人群中脱颖而出。

她的姿态优雅,举止得体,无论是立在舞台上还是在人群中行走,都显得十分迷人。

除了外貌上的魅力,李香君还展现了她的智慧和聪明才智。

她善于观察和分析,能够准确地了解别人的心理。

她的辩才非凡,能够以巧妙的言辞说服别人,并达到自己的目的。

她还善于处理复杂的情感关系,能够在困境中寻找解决办法,并保持冷静和沉稳。

此外,李香君还展现出她的勇敢和坚韧。

她不畏困难,敢于追求自己的爱情和幸福。

她的坚持和决心使她能够克服一切困难,并最终实现自己的目标。

无论是在艰难的时刻还是在逆境中,她都能保持乐观和积极的态度,展现出她的勇敢和坚韧。

总的来说,李香君在《桃花扇》中是一个令人难以忽视的人物。

她的
美丽、智慧和勇敢使她成为故事中的亮点。

她的形象展现了一个独立自主的女性形象,她敢于追求自己的幸福,并以自己的智慧和才能获得成功。

她是一个值得敬佩和崇拜的女性角色。

古代文学(李香君)人物评析

古代文学(李香君)人物评析

班级姓名所属组别所讨论地问题汉白露第五组李香君地形象学习记录孔尚任《桃花扇》浅谈《桃花扇》中李香君地形象集美艳与才气于一身.自小在李大娘身边长大,诗书琴画歌舞,被李大娘调教得样样精通,性情上也学了李大娘地豪爽侠气,着实逗人喜爱.要说李香君地长相,别有她地特点,她身材娇小玲珑,眉眼儿俏丽生辉,小嘴唇微微上翘,显出几分俏皮,整个一个可人儿地模样,因她娇小而香艳,所以又叫香扇坠,正合乎其韵味.她室内一幅涂鸦之作“寒江晓泛图” ,便显示了她地才华与气质之所在.二、“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地品性.深处烟柳繁华之地,却能保持本心,脱于凡俗之气质让凡夫俗子和达官显贵望尘莫及.香而不媚,艳而不妖,这是她.在青楼里游刃有余,既不得罪达官贵人也能保持自身清白,这是她.我佩服她地聪明才智,懂得人情世故,又懂得保护自己,还能“不畏浮云遮望眼.”她地室内陈画犹如她地心境一般:“瑟瑟西风净远天,江山如画镜中悬.不知何处烟波叟,日出呼儿泛钓船.”虽然处于繁华俗世之中,却能独善其身,不追求名利,追求清远恬淡地生活.性存高远,她有一片属于自己地精神领地,只有知音才可涉足.若为爱情顾,万物皆可抛地忠贞烈女.爱其实很简单,一个知音,一个惺惺相惜地人,一首倾慕诗便已定情.李香要地不是多少奇珍异宝,不是权势地位,而是一个能互诉衷情地人.几句简单地交谈,她知道她遇上了一生等待地那个人,侯生.他们一个是风流倜傥地翩翩少年,一个是娇柔多情、蕙质兰心地青楼玉女,接连几次交往之后,便双双坠入了爱河之中,缠绵难分.李香是一个爱憎分明地人,自小便在青楼学会了分辨忠奸地能力,在得知侯生“梳拢”地真相后,她毫不犹豫地变卖首饰替君还钱.这既体现了她地深明大义,又体现了她痛恨奸险小人地正直情怀,对金钱地抛之身外,对侯生地情义.在政治形势变故之后,侯生为逃难远走,参加了抗清报国.爱侣分隔两地,李香为等侯生,闭门谢客,面对大官田仰强逼婚时,以死抗婚,忠贞地她在死亡线上走了一圈,血染桃花扇,这是她用生命在守护与侯生地爱情.阴险恶毒地阮大铖在献计强娶失败后,还不放过香君,为讨皇帝欢心和报复香君,召其入宫当歌姬.一入皇宫深似海,但她依然坚守着.在清军攻入扬州地大乱之际,她逃出皇宫,虽侯生寻她,却一路错过,一路奔波,患上肺痨.相思成疾,在生命弥留之际也终不得见爱人,只留下遗言说:“公子当为大明守节,勿事异族,妾于九泉之下铭记公子厚爱.”那时地爱,一瞬便是永恒,便是一辈子.不幸地人生铸就坚强自幼沦落青楼地她从不自甘堕落,凭着自己地聪明才智和勤奋得到了人生中一笔无形地精神财富.这笔财富让她更加坚强而乐观地面对自己地人生,坦然接受现实,并且在浑浊地世界中保持自己独有地高洁,如莲花般“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不幸地出身和经历带给她地是铸造了她内心地坚强.这也是她看透了真假忠奸,满腹诗书地她敢爱敢恨,不畏强权,在污浊地世界中能找到自己地一席清净之地.她地内心世界是强大地,所以面对后来地不幸,她都抱着希望前行.面对逼婚,她地以死抗婚正是她地坚强所在,内心地强大,爱情地强大使她即使死也不像强权屈服.被征召入宫后,在望不到天际地宫墙里,孤独与绝望日夜缠绕着她,但她也不屈服,因为她心中有爱,有希望,这足以使她坚强地面对惨淡地人生,坚强地等待黎明地到来.虽说李香君地命运最终以悲剧结局,但正是由于存在像李香君这样敢于反抗和痛斥权奸地倒行逆施地人,以及她身上所表现出令人钦佩地独立人格魅力,才将那个黑暗地时代化作了永恒地过去.坚强地走下去,相信黎明就不会太远了.这样地一个名妓形象成为经典,为世人所铭记.有一种震撼可以穿透身份、穿越时空;有一种力量可以流芳百世、永垂不朽.这是一种正能量,而她,李香君就是这股正能量中地一部分.本人观点李香君地一生是时代地不幸,在那个昏暗动荡地年代,或许谁都逃不过这样地不幸,连皇帝也无法幸免.但是,能在这样一个污浊地时代中保持自我,坚持本心地人实在太令人敬佩了.她地形象之所以为人们之喜爱,或许就是因为这其实是大家都想追求地,然而能那样做到地又是小部分人了.其实每个人或许都不想迷失本心,或许每个人都想坚持自己所最初坚持地东西,可是世上太多诱惑,太多波折,真正能坚持下来地人实属不易.所以这样地人,我敬我佩.我也想这样遗世独立,按本心做事,坚持自己所最初坚持地.所以李香君带给我地是一种震撼,一种坚持.我们生活在一个幸运地时代,但是,不管时代地好与坏.人地一生中总是会做着那些身不由己地事,而能一再坚持初衷地人真地太少太少了.在浮躁地社会中,我愿不迷失本心,面对事物地判断与选择,不要过多地计较得失,上下左右地权衡.我愿做一个随心、随性地女子,少考虑忧患,及时行乐地做法多清风云淡呵!备注。

古代文学(李香君)人物评析

古代文学(李香君)人物评析

学生活动记录表
性存高远,她有一片属于自己的精神领地,只有知音才可涉足。

三、若为爱情顾,万物皆可抛的忠贞烈女。

爱其实很简单,一个知音,一个惺惺相惜的人,一首倾慕诗便已定情。

李香要的不是多少奇珍异宝,不是权势地位,而是一个能互诉衷情的人。

几句简单的交谈,她知道她遇上了一生等待的那个人,侯生。

他们一个是风流倜傥的翩翩少年,一个是娇柔多情、蕙质兰心的青楼玉女,接连几次交往之后,便双双坠入了爱河之中,缠绵难分。

李香是一个爱憎分明的人,自小便在青楼学会了分辨忠奸的能力,在得知侯生“梳拢”的真相后,她毫不犹豫地变卖首饰替君还钱。

这既体现了她的深明大义,又体现了她痛恨奸险小人的正直情怀,对金钱的抛之身外,对侯生的情义。

在政治形势变故之后,侯生为逃难远走,参加了抗清报国。

爱侣分隔两地,李香为等侯生,闭门谢客,面对大官田仰强逼婚时,以死抗婚,忠贞的她在死亡线上走了一圈,血染桃花扇,这是她用生命在守护与侯生的爱情。

阴险恶毒的阮大铖在献计强娶失败后,还不放过香君,为讨皇帝欢心和报复香君,召其入宫当歌姬。

一入皇宫深似海,但她依然坚守着。

在清军攻入扬州的大乱之际,她逃出皇宫,虽侯生寻她,却一路错过,一路奔波,患上肺痨。

相思成疾,在生命弥留之际也终不得见爱人,只留下遗言说:“公子当为大明守节,勿事异族,妾于九泉之下铭记公子厚爱。

”那时的爱,一瞬便是永恒,便是一辈子。

四、不幸的人生铸就坚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桃花扇》李香君形象分析摘要:《桃花扇》是清初著名戏剧家孔尚任的代表作品。

作者借南明王朝这一历史背景,来塑造李香君这一奇女子的形象。

她虽以妓女的形象出现,但却出污泥而不染,洁身自好;既忠于爱情又有坚定的政治抱负。

本文就从她的美丽聪慧、坚强不屈以及凛然正气来分析她异于常态的光辉形象。

关键词:桃花扇李香君美丽聪慧坚强不屈凛然正气入道李香君是清初著名戏剧家孔尚任的《桃花扇》中的女主人公,秦淮名妓,与董小宛、陈圆圆、柳如是等被称为“秦淮八艳”。

她出身青楼,照当时的等级贵贱观念,她属于衣冠中人所不齿的倡优、贱流,但她有着崇高的思想,与其丈夫侯方域形成鲜明对比。

她对爱情的忠贞和是非分明、敢爱敢恨的态度,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形象鲜明、有血有肉的进步的下层妇女。

一、李香君的美丽李香君生活在秦淮岸边,长板桥头的水榭歌楼。

是一个容貌艳丽、技艺高超、国色第一的秦淮歌姬,她品性高洁、举止端庄,不为旧院恶习所染,洁身自好,宛若藏于深闺的小家碧玉般清纯脱俗、羞涩腼腆。

香君从一上场就极为单纯和安静,对待拜访她的文人墨客,即使是熟悉的杨龙友,言语也极为简单,只是回答提问和道谢,其他一概均由李贞丽代为应酬。

香君与人交谈尚且如此,更不要说“当人学歌”了。

(唤介)孩儿,杨老爷不是外人,取出曲本快快温习。

待你师傅对过,好上新腔。

(且皱眉介)有客在坐,只是学歌怎的。

(小旦)好傻话,我们门户人家,舞袖歌裙,吃饭庄屯。

你不肯学歌,闲着做甚。

(旦看曲本介)(第二出传歌)歌妓学歌本是很平常的事情,学歌、唱歌是她们谋生的手段,所谓:“一串歌喉,是俺金钱地。

”(第二出)可是,李香君对此的表情是“皱眉”,可见心中不乐,但是又无能为力;只能小声埋怨,却又于事无补。

在这里,作者特意刻画“学歌”这一看似平常,却极有深义的细节,无疑是想借此来展现出香君的腼腆和羞涩的本性来。

就是这样一个本性内向的少女,她在面对爱情时就表现得更加腼腆和羞涩。

当她与即将要成亲的侯方域见面时,态度也极为端庄,丝毫没有忸怩作态、卖弄风情的样子。

(丑)才子佳人,难得聚会。

(拉生、旦介)你们一对儿,吃个交心酒何如。

(旦羞,遮袖下)(净)香君面嫩,当面不好讲得。

(第五出访翠)众人拿香君和侯方域开玩笑,虽然香君已经羡他“风流雅望、东洛才名”并心中暗许,却仍然不愿当着众人表达感情。

即使是别人谈及此事时,她的表情是“羞”,随即的行动是“遮袖下”,俨然是个温婉娴静的大家闺秀。

香君虽然成长于旧院,可是却出淤泥而不染,显示出纯真少女的腼腆与羞涩。

这与普通女子如出一辙。

二、李香君的忠贞香君虽然品性高洁,洁身自好,但她身在旧院,摆脱不了妓女的身份,因此,亦有着普通女子不曾有过的烦恼。

然而,在经历爱情考验时,她处变不惊,誓死抵抗,这种贞烈在妓女身上是少有的。

香君在侯方域走后,一心想要立志守节。

她对待丁继之、卞玉京再次提亲的试探,态度坚决,“奴家已嫁侯郎,岂肯改志”。

面对他们的百般劝说,言语激烈,“这题目错认,这题目错认,可知定情诗红丝拴紧,抵过他万两雪花银”。

面对他们的威胁,更是义愤填膺,“尽你吓唬,奴的主意已定了”(第十七出)。

然而,无论李香君的态度是多么坚决,言辞是多么义愤,她的“甘愿等待”的小小愿望也不会受到当时社会的认同,以致后来出现了抢亲。

然而,李香君并没有屈服,而是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坚持着自己的信念,与危险作斗争。

第二十二出《守楼》中,李香君面对着“忙忙的来交聘礼,凶凶的强夺歌妓”的局面,惊恐不已,“唬杀奴也”。

面对着杨龙友、李贞丽的妥协退让,义正词严,“案齐眉,他是我终身倚,盟誓怎移。

宫纱扇现有诗题,万种恩情,一夜夫妻”。

她坚决表示,等侯方域“便等他三年;便等他十年;便等他一百年;只不嫁田仰”,其气性,又像“却奁一时,摘翠脱衣怒斥阮大铖的光景”。

然而,纵使香君的内心多么愤怒,话语多么坚决,李贞丽和杨龙友依然不肯就此罢手。

此时,李贞丽早已不顾及香君的感受,杨龙友亦不见了平时温文尔雅的举止,想要强行抱香君下楼。

李香君面对李贞丽、杨龙友的抢亲开始还心存幻想,将他们当作素日的亲友,只是言语上的反抗。

随着他们所采取的蛮横无理的行为,李香君拿着侯方域送给她的定情诗扇前后乱打、左右招架,把一把诗扇变成了防身的利器,最后在紧要关头,为了不负誓言,李香君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倒地撞头,碰破花容,血溅诗扇,绝不辱于权奸,表现出忠贞不渝,刚强自尊的高贵品质。

香君虽是风尘女子,却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她的行为表现了她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

三、李香君的正气李香君虽然身份低微,但是她气性刚烈。

兼有女子的温柔贤淑和男子的英姿飒爽。

对政治有着清醒的认识和坚定的立场。

将个人感情和政治得失联系在一起,必要时牺牲小我,完成大我。

这是香君作为妓女形象的独特性表现。

方域因为受到了权奸阮大铖的陷害而远走避难,当杨龙友把消息告诉李香君和侯方域等人时:(小旦)事不宜迟,趁早高飞远遁,不要连累别人。

(生)说的有理。

(愁介)只是燕尔新婚,如何舍得。

(旦正色介)官人素以豪杰自命,为何学儿女子态。

(第十二出辞院) 此时,李贞丽老于世故,应对自如。

侯方域新婚燕尔,尚沉浸在幸福之中,不忍离去。

而李香君面对二人的表现,显示出极其严肃的面容,直接告诫侯方域不应以儿女之情为念,而应以事业为重。

此时香君的告诫是从侯方域的政治事业的前途角度出发的。

因为,此时的虎口脱险,不仅是保全自己,更是保存与权奸斗争的实力。

只有以“复社”的中坚力量为核心的正义之士存在,才能稳定时局,才有力挽狂澜、救国家于水火之希望。

因此,香君毅然决然选择让侯方域暂时离开。

但是,香君此时也承担着沉重的心理压力,酸甜苦辣,一起涌上心头:“欢娱事,欢娱事,两心自忖;生离苦,生离苦,且将恨忍,结成眉峰一寸。

” (第十二出)此时,香君的心里自然想起了新婚燕尔的美好生活,可是她考虑到侯方域的前途事业、整个国家的存亡命运,她只能默默忍受离别的痛苦。

由此可见,当爱情与事业相冲突时,香君是以事业为重的。

此外,在“却奁”这一场戏中,又显示出李香君注重政治名声的思想。

大铖为了自己的政治目的,不惜重金促成李香君与侯方域的结合。

侯方域在阮大铖、杨龙友的巧言利诱下,表现出了政治立场上的动摇,几乎丧失了名节。

他想要为人人唾骂的阮大铖说情:“定生、次尾,皆我至交,明同相见,即为分解。

”在这关键时刻,李香君不为儿女浓情所陶醉,表现出非凡的见识:(旦怒介)官人是何说话,阮人铖趋附权奸,廉耻丧尽;妇人女子,无唾骂。

他人攻之,官人救之,官人自处于何等也?(第七出却奁)[川拔棹]不思想,把话儿轻易讲。

要与他消释灾殃,要与他消释灾殃也陧防旁人短长。

官人之意,不过因他助俺妆奁,便要循私废公;那知道这几件钗钥、衣裙,原放不到我香君眼里。

(拔簪脱衣介)脱裙衫,穷不妨;布荆人,名自香。

(同上)此时,香君虽然处于和侯方域的燕尔新婚,但是她在大是大非面前却态坚决,立场鲜明。

面对侯方域的糊涂,她面露怒色,拔掉珠钗,脱去绮罗。

面对侯方域的糊涂,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将阮大铖的无耻卑鄙和万人唾骂重新提起;把自己“布荆人,名自香”的想法郑重提出。

这正如作者所说此处“首见香君之胆识”,“巾帼卓识,独立天壤”。

正是香君的超人胆识和凌然正气,使得侯方域认识到香君“真乃侯生畏友”;没有循私废公,陷入尴尬的境地;体悟到“节和名,非泛常;重和轻,须审详”。

正如作者所言“侯生重情,贞丽惜物,反衬出香君的清醒高洁”。

此时,李香君的“却奁”行为,就是为了保全侯方域的政治名声。

而保全侯方域的政治名声,又是为了保全他所从事的反抗权奸,反抗阉党余孽的事业。

由此可见,李香君对于爱人侯方域的事业,不仅是极为理解,而且是鼎力相助。

李君虽是身处爱情之中的天真少女,可是当她面对爱人即将离去,是选择长相厮守的爱情,还是辉煌灿烂的事业,香君则显示出牺牲个人幸福,为国效力的可贵精神。

此乃凛然正气的女中豪杰。

四、李香君的归宿古代的风尘女子,其归宿大多是从良,而香君却选择了入道,这是她精神境界上的提升。

爱情本是她最初的人生追求,在体验爱情时,她因种种经历而获得对生命的领悟。

而且,这种领悟是和政治紧密相连的。

《入道》这出戏,张道士怒斥“呵呸!两个痴虫,你看国在哪里,家在哪里,君在哪里,父在哪里,偏是这点花月情根,割他不断么?”香君恍然大悟,从爱情的梦中醒来,在一霎那便直接摆脱了尘世的虚妄,入山修道。

李君在情场转了一回,在完成爱情大业的时候有所顿悟而放弃,遁入空门。

这是她对现实的失望,对自己政治理想的殉节。

在经历了人间沧桑,世态炎凉后,知道自己的政治理想不能实现,以致爱情也已幻灭,便寻求精神上的解脱。

生命的根无所固著,只有远离红尘,才是人生的乐土,才能再将生命的根安顿下来。

综上所述,李香君虽为歌妓,却有明确的生活理想和是非界限,迥异于那些重情的风尘女子。

她品性高洁,矜持稳重,把坚贞的爱情与反对邪恶势力统一起来,有着坚定的政治立场和忠贞不渝、誓死为国的反抗精神。

一个生活在封建社会底层的风尘女子,她的思想境界、行为举止却不亚于复社文人,可见,香君是让人另眼相看的妓女,是作者热情赞颂的人物,是古代作品中罕见的光彩照人的妇女形象之一,也是赢得世人敬重的伟大女性。

参考文献:[1]孔尚任《桃花扇》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2]王国维《宋元戏曲史》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

[3]袁行霈等《中国文学史(第四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83。

[4]胡雪冈《孔尚任和桃花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5]王菊艳《从李香君形象的独特性谈清人进步的妇女观》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5,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