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_桃花扇_中李香君的艺术形象
《桃花扇》李香君人物形象分析 2

《桃花扇》李香君人物形象分析剧中的女主人公李香君是中国古代戏曲中一个光彩照人的妇女形象,她不仅美丽聪慧,而且正直刚强,忠贞不渝;她深明大义,虽然社会地位低下,却不向权贵低头,不受金钱利诱;她虽为歌姬却有明确的生活理想和鲜明的政治是非观。
在她身上体现了受压迫受侮辱的妇女身上最可贵的东西。
[2]一、忠于爱情,坚贞不渝李香君经杨龙友牵线搭桥与侯方域结成连理,她并不看重候方域的相貌俊秀、才华横溢,而是赞赏复社三公子之一的名声。
这段美好的姻缘的伊始,是以侯方域仰慕香君的国色天香开始的,本来二人可以过着“只羡鸳鸯不羡仙”的快乐生活,做一对恩爱夫妻,但是在动荡的年代,在个人依附于明王朝兴亡的生存状态下,每个人都不能脱离尘世自由自在的生活。
李香君流落在烟花巷,却厌恶这种生活,追求纯洁高尚的生活,对侯方域的爱始终如一。
为了守护自己的爱情,为了守护自己的贞洁,为了守护自己的政治信仰,李香君宁可撞破自己的头颅,宁可撒下鲜血,也绝不妥协!那点点鲜血,浸透了那把纤巧的折扇;那点点鲜血,流淌出了一个烟花女子对爱情最高的守望;那点点鲜血,昭示了一个女子坚持正义、以死抗争的坚强信念。
二、深明大义,坚守节操李香君虽为歌姬,却有明确的生活理想和是非界限。
他把坚贞的爱情与反对邪恶势力的正义立场统一起来,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忠贞不渝的歌妓形象。
使我们看到了受压迫、受侮辱的妇女身上最可珍贵的东西。
新婚燕尔的侯方域面对佳人难以割舍,李香君在这紧要的关头,再次展现了她的大义和牺牲精神。
李香君清楚在那兵荒马乱的年代,他们的生离就如同死别一般,但她还是愿意用个人的牺牲,来避免南明政权中的自相残杀;用个人的痛苦,换取国家的安宁、人民的幸福。
在李香君的经历中,爱情的欢乐和悲伤,始终紧紧地与国家的安危和兴亡联系在一起。
三、脱俗入道、殉节理想古代的风尘女子,其归宿大多是从良,而香君却选择了入道。
这是他理想境界上的提升,爱情本是她最初的人生追求,她因种种爱情经历而获得对生命的领悟,而且,这种领悟是和政治紧密相连的。
孔尚任戏曲作品《桃花扇》中李香君的形象分析

孔尚任戏曲作品《桃花扇》中李香君的形象分析李香君是清初著名戏曲作家孔尚任的力作《桃花扇》中的女主人公,她出身低微,为明末秦淮岸边一名妓,但是,当我们走进作品当中,走进她的心灵世界,我们不得不说,她的身上不断张扬着、表露着爱憎分明、刚毅不屈、洁身自好、忠君爱国的美好品质。
这是一个有血有肉、丰满动人,有着高尚灵魂的下层妇女形象。
一、李香君洁身自好李香君生于江南风姿妖娆的秦淮河,是长坂桥头的香艳青楼里———媚香楼的一位妓女。
她有着楚楚动人、温柔美丽、多才多艺的卓绝风姿,虽然生活在恶浊污秽的青楼里,但是她洁身自好,举止端雅,犹如一朵清纯洁净的荷花“出淤泥而不染”;她有着兰花一般的清纯优雅,与人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话语不多却内涵丰富。
剧本中她一出现就如一股清风扑面而来,让人印象深刻。
“(小旦)正是。
请到小楼焚香煮茗,赏鉴诗篇罢。
”这是面对诗友杨文龙来访的一句台词,可见,李香君虽然出身香楼,但有着高雅的兴趣,并非像“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之女子一般忘却了家仇国恨。
这样的性情也是李香君贯穿始终的一条精神主线。
再比如:“(唤介)孩儿,杨老爷不是外人,取出曲本快快温习。
待你师父对过,好上新腔。
(旦皱眉介)有客在坐,只是学歌怎的。
(小旦)好傻话,我们门户人家,舞袖歌裙,吃饭庄屯。
你不肯学歌,闲着做甚。
(旦看曲本介)”学歌卖艺是妓女的一种必备生存手段,然而,李香君从内心深处却是反感的,从她的表情“皱眉”和语言“有客在坐,只是学歌怎的”可见一斑。
她心中不快,但是又没有力量改变这一现实,这是多么残酷的现实,这也是她力图做到洁身自好的方面。
当爱情出现在她面前时,她也没有因而失去分寸,而是表现得羞涩腼腆、端庄有节、落落大方,一点无扭捏作态、卖弄风骚之态,不能不令人肃然起敬于这样一个洁身自好之女子的品格,也不能不为之悲惨的遭遇同情。
剧本当中这样写道:“(丑)才子佳人,难得聚会。
(拉生、旦介)你们一对儿,吃个交心酒何如。
《桃花扇》中李香君的人物形象

《桃花扇》中李香君的人物形象
《桃花扇》是明代戏曲作家汤显祖的作品,其中李香君是该剧的主要人物之一。
她是一个美丽、善良、聪明并具有追求自由的女性形象。
首先,李香君被描绘成一个美丽的女子。
她有一双大眼睛和柔和的面庞,因此在剧中被赞美为“花样年华”。
她的美丽不仅体现在外貌上,还体现在她独特的气质和令人难以忘怀的形象上。
她的美丽吸引了许多男子的注意,包括皇帝和其他男性角色。
其次,李香君是一个善良的人。
她心地善良,对待他人充满同情心。
在剧中,她与贵族阶级的人士相处融洽,而不会因为自己的地位而对他们产生傲慢或冷漠的态度。
她对待普通人也是如此,她会与他们平等相处,尽力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此外,李香君是一个聪明的女性。
她善于思考,有独立的见解和判断力。
在剧中,她经常运用自己的智慧来解决问题和化解危机。
她的聪明才智使她在困境中脱颖而出,获得了别人的赞赏和尊重。
最重要的是,李香君追求自由和独立。
在封建社会中,女性地位较低,缺乏自主权。
然而,李香君不甘心被束缚,她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幸福和自由。
她不愿意被男性视为财产或工具,而是希望能够选择自己的
命运。
她用自己的努力和智慧,为自己争取到了自由。
总之,李香君是《桃花扇》中一个非常有魅力的女性形象。
她的美丽、善良、聪明和追求自由的个性,使她成为该剧中备受瞩目的角色。
她的形象不仅展现了一个女性的独特魅力,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女性的渴望和追求。
《桃花扇》李香君形象分析资料报告

《桃花扇》香君形象分析龙慧容摘要:桃花扇是通过凄美的爱情故事来反映南明王朝覆亡的悲剧历史。
剧中的人物也是个性独立的人, 其中又以香君的人物性格最为鲜明。
香君是以卑微的身份形象出现,但是她洁身自好,既忠于爱情又有坚定的政治抱负。
在卑微的伶人身上闪烁着忠魂义胆的光辉。
本文分析了明清传奇剧桃花扇的女主人公香君的艺术形象。
主要从香君性格中的坚贞纯洁名族气节以及其牺牲精神几个层面,分析了香君完美的人物形象。
关键词:香君;桃花扇;忠魂义胆引言《桃花扇》它是清初作家孔尚任经十余年苦心创作,三易其稿写出的一部传奇剧本,它以复社名士侯方域与淮名妓香君的爱情故事为主线,描绘了南明弘光王朝由建立到覆灭的动荡而短暂的历史。
用作者孔尚任的话说,就是“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
香君是《桃花扇》中的女主人公,她出身低微,但多才多艺、美丽聪慧的妓女,有清醒的政治头脑和坚定的正义立场。
她敢于直接卷入了政治斗争漩涡。
在尖锐的斗争中,她表现了不屈的反抗精神和坚定的政治立场。
这使得她显现出了与一般歌妓有别的高尚品质,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传统妇女身上最为珍贵的东西。
究其根本,香君魅力人格从何而来?一名青楼女子如何拥有了如此让人敬仰的品德和气节?香君这个人物形象是怎样从一个十六岁的青涩女子逐渐融入家国天下并逐渐展现自己独特人格魅力?这个过程中,除了其自身的道德品德和人格魅力外,她生活的明末时代的大背景和环境、以及身边的人对其影响也是绝对不可以被忽视的。
一、香君的忠贞香君本是淮河畔名妓贞丽的假女,就是老鸨为自己培养的赚钱的工具。
她们没有人格、尊严、自由,他们的一切全部由假母来安排。
而香君确不甘于此,她拥有那个时代最可贵的坚贞。
在她的形象中,坚贞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性格。
不管香君在什么环境,节操始终坚定不变。
爱情历来是中国戏曲中的一大主题,《桃花扇》也不例外。
故事中香君同侯方域的爱情是一条明线,它起到穿插历史事件的重要作用,使整个故事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桃花扇第七出却奁李香君的人物形象

桃花扇第七出却奁李香君的人物形象
在《桃花扇》这部话剧中,第七出中的李香君是一个极具魅力和智慧的女性角色。
她是一个温柔而聪明的女子,以其美丽和机智吸引着所有与她接触的人。
首先,李香君被描绘成一个容貌出众的女子。
她的美丽令人惊叹,她那双明亮的眼睛和娇嫩的嘴唇使她看起来像一个真正的花朵。
她的穿着也象征着她的地位,她总是穿着华丽的衣裳,使她在人群中脱颖而出。
她的姿态优雅,举止得体,无论是立在舞台上还是在人群中行走,都显得十分迷人。
除了外貌上的魅力,李香君还展现了她的智慧和聪明才智。
她善于观察和分析,能够准确地了解别人的心理。
她的辩才非凡,能够以巧妙的言辞说服别人,并达到自己的目的。
她还善于处理复杂的情感关系,能够在困境中寻找解决办法,并保持冷静和沉稳。
此外,李香君还展现出她的勇敢和坚韧。
她不畏困难,敢于追求自己的爱情和幸福。
她的坚持和决心使她能够克服一切困难,并最终实现自己的目标。
无论是在艰难的时刻还是在逆境中,她都能保持乐观和积极的态度,展现出她的勇敢和坚韧。
总的来说,李香君在《桃花扇》中是一个令人难以忽视的人物。
她的
美丽、智慧和勇敢使她成为故事中的亮点。
她的形象展现了一个独立自主的女性形象,她敢于追求自己的幸福,并以自己的智慧和才能获得成功。
她是一个值得敬佩和崇拜的女性角色。
《桃花扇》李香君形象分析

《桃花扇》李香君形象分析龙慧内容摘要:桃花扇是通过凄美的爱情故事来反映南明王朝覆亡的悲剧历史。
剧中的人物也是个性独立的人, 其中又以李香君的人物性格最为鲜明。
李香君是以卑微的身份形象出现,但是她洁身自好,既忠于爱情又有坚定的政治抱负。
在卑微的伶人身上闪烁着忠魂义胆的光辉。
本文分析了明清传奇剧桃花扇的女主人公李香君的艺术形象。
主要从李香君性格中的坚贞纯洁名族气节以及其牺牲精神几个层面,分析了李香君完美的人物形象。
关键词:李香君;桃花扇;忠魂义胆引言《桃花扇》它是清初作家孔尚任经十余年苦心创作,三易其稿写出的一部传奇剧本,它以复社名士侯方域与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故事为主线,描绘了南明弘光王朝由建立到覆灭的动荡而短暂的历史。
用作者孔尚任的话说,就是“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
李香君是《桃花扇》中的女主人公,她出身低微,但多才多艺、美丽聪慧的妓女,有清醒的政治头脑和坚定的正义立场。
她敢于直接卷入了政治斗争漩涡。
在尖锐的斗争中,她表现了不屈的反抗精神和坚定的政治立场。
这使得她显现出了与一般歌妓有别的高尚品质,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传统妇女身上最为珍贵的东西。
究其根本,李香君魅力人格从何而来?一名青楼女子如何拥有了如此让人敬仰的品德和气节?李香君这个人物形象是怎样从一个十六岁的青涩女子逐渐融入家国天下并逐渐展现自己独特人格魅力?这个过程中,除了其自身的道德品德和人格魅力外,她生活的明末时代的大背景和环境、以及身边的人对其影响也是绝对不可以被忽视的。
一、李香君的忠贞李香君本是秦淮河畔名妓李贞丽的假女,就是老鸨为自己培养的赚钱的工具。
她们没有人格、尊严、自由,他们的一切全部由假母来安排。
而李香君确不甘于此,她拥有那个时代最可贵的坚贞。
在她的形象中,坚贞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性格。
不管李香君在什么环境,节操始终坚定不变。
爱情历来是中国戏曲中的一大主题,《桃花扇》也不例外。
故事中李香君同侯方域的爱情是一条明线,它起到穿插历史事件的重要作用,使整个故事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桃花命 巾帼魂——论《桃花扇》中李香君的人物形象

文学评论·古典文学桃花命 巾帼魂——论《桃花扇》中李香君的人物形象李慧敏 北方民族大学摘 要:清代孔尚任的传奇巨作《桃花扇》产生于明末清初,作者以其杰出的艺术手笔和独特的历史视角,“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巧妙地将桃花这一意象与李香君结合在一起,借桃花意象表现了李香君倾国倾城的美艳容貌,红颜薄命的悲惨命运,桃花飘零的爱情。
更加反衬了李香君刚烈的性格和高贵的内在品质,令堂堂须眉名士汗颜!关键词:《桃花扇》;李香君;忠贞作者简介:李慧敏(1993-),女,河南安阳人,北方民族大学文史学院研究生在读,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少数民族现当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1-072-02一、桃华易逝,红颜薄命(一)人面桃花喻美人在中国的古代文学作品中,女性与桃花意象有着紧密的联系,上溯至《诗经》中的《桃夭》篇,“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以桃花来比喻女性的美艳姿容,曹植《杂诗•南国有佳人》:“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
”花人合一,形成了女性桃花这一经典的文学意象。
孔尚任的《桃花扇》继承中国古典文学的传统,借侯方域所题之诗和杨龙友用香君鲜血所画之桃花来突出李香君的美艳,将桃花美人意象发挥得淋漓尽致。
用桃花陪衬佳人,不仅在于使美人的形象更加光彩照人,更重要的在于借桃花来暗示女性的命运。
在《访翠》中,杨龙友夸赞李香君“妙龄绝色,平康第一”,当侯方域亲眼见到李香君时,他称赞杨龙友“真是法眼”,从侧面刻画了李香君“东风桃李花”般的姿容。
在《却奁》中对李香君的容貌做了正面描写“香君天姿国色,今日插了几朵珠翠,穿了一套绮罗,十分花貌,又添二分,果然可爱。
”最能体现李香君具有倾国倾城容貌的是《眠香》一出中侯方域赠与香君的定情扇上所题之诗“夹道朱楼一径斜,王孙初御富平车。
青溪尽是辛夷树,不及东风桃李花。
”这首诗与其说是咏桃李,不如说是咏美人的诗句,以辛夷树来衬托桃李花,从而突出了李香君出众的美貌。
论《桃花扇》的李香君形象

论《桃花扇》的李香君形象作者:邹炆珏来源:《祖国》2016年第19期摘要:本文以《桃花扇》中李香君的人物形象为切入点,就其各种形象、品质,进行细致的探讨研究,期望为全面分析、掌握李香君的艺术形象,总结出其独特的精神品质与高尚情操,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桃花扇》李香君形象李香君是孔尚任传奇剧《桃花扇》的女主人公,作品通过描写李香君与侯方域的情感故事,反映南明社会趋于覆灭的时代背景。
通过经由描写李香君这一青楼出身,但聪明伶俐、正直高尚的人物形象,表达出她与一般青楼女子所不同的坚贞不屈、正气凛然的精神品质,其也是我国戏曲作品中具备特点与代表性的女性形象之一。
因此将对《桃花扇》中李香君的具体艺术形象,通过其在不同时期、不同境遇下的表现,做详细的探究分析。
一、纯真腼腆的少女形象《桃花扇》中的李香君是秦淮河岸边青楼中的一位国色天香的歌妓,但她与一般妓女所不同的是,其虽然身处风尘之地。
但自身的举止、品行依然清高典雅,性格与思想没有因自己的身份而有所自轻自贱,举手投足间展现的是如大户人家小姐一般的典雅与清纯,在接待拜访自己的文人时,行为表现依然彬彬有礼,并与文人保持一定的距离,如戏曲中第二出“传歌”中的对话,就能突显出李香君的性格特点:(唤介)孩子,杨老爷不是外人,快拿出曲本几做温习。
等师傅对过,再上新腔。
(皱眉介)有客在,学歌怎的。
(小旦)好傻说话,我们是门户人家,吃饭装屯,舞袖歌裙。
不若不学歌,闲着作甚。
歌妓学歌是其生存的基本之道,其拿钱存活全指望着自己的歌喉,而李香君却对学新歌极不情愿,又不能强行抗拒,因此只能笑声埋怨诉苦,进而在言谈间展现出李香君腼腆羞涩的少女性格与形象。
而如此一个羞涩纯真的少女,在面对自己的爱情时则展现出其稳重庄严的一面,其与即将结为夫妻的侯方域见面时,并没有因初次见面以及彼此关系而显示出扭捏之态,而是以庄重典雅的姿态接受众人的祝贺。
虽然文人们皆拿其夫妻二人开玩笑,但李香君因此是以对侯方域心有所属,而难以展现出自己的真实情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 桃花扇 中李香君的艺术形象周轶群王方玲(浙江工业大学浙江杭州310023)!摘要∀本文剖析了明清传奇剧 桃花扇 的女主人公李香君的艺术形象。
作者借复社文人侯方域与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故事,来反映南明王朝覆亡的悲剧历史。
剧中的人物也是个性独立的人,其中又以李香君的人物性格最为鲜明,她是以妓女的形象出现,但是,出于污泥而不染,洁身自好;既忠于爱情又有坚定的政治抱负。
可以说,她是我国戏曲舞台上最光辉的女性形象之一。
本文从她的美丽聪慧、坚强不屈以及凛然正气来分析她异于常态的妓女形象。
!关键词∀桃花扇;李香君;美丽聪慧;坚强不屈;凛然正气;入道李香君是 桃花扇 中的主要人物,她是个多才多艺、美丽聪慧的妓女,有清醒的政治头脑和坚定的正义立场。
她和侯朝宗在反对#魏家种∃的一致立场上结合了,从此,她直接卷入了政治斗争漩涡。
在尖锐的斗争中,她表现了不屈的反抗精神和坚定的政治立场。
这使得她显现出了与一般歌妓有别的高尚品质,让我们看到了妇女身上最为珍贵的东西。
一、出淤泥而不染%%%腼腆羞涩的美丽少女李香君生活在秦淮岸边,长板桥头的水榭歌楼。
是一个容貌艳丽、技艺高超、国色第一的秦淮歌姬,她品性高洁、举止端庄,不为旧院恶习所染,洁身自好,宛若藏于深闺的小家碧玉般清纯脱俗、羞涩腼腆。
香君从一上场就极为单纯和安静,对待拜访她的文人墨客,即使是熟悉的杨龙友,言语也极为简单,只是回答提问和道谢,其他一概均由李贞丽代为应酬。
香君与人交谈尚且如此,更不要说#当人学歌∃了。
(唤介)孩儿,杨老爷不是外人,取出曲本快快温习。
待你师傅对过,好上新腔。
(且皱眉介)有客在坐,只是学歌怎的。
(小旦)好傻话,我们门户人家,舞袖歌裙,吃饭庄屯。
你不肯学歌,闲着做甚。
(旦看曲本介)(第二出传歌)歌妓学歌本是很平常的事情,学歌、唱歌是她们谋生的手段,所谓: #一串歌喉,是俺金钱地。
∃(第二出)可是,李香君对此的表情是#皱眉∃,可见心中不乐,但是又无能为力;只能小声埋怨,却又于事无补。
在这里,作者特意刻画#学歌∃这一看似平常,却极有深义的细节,无疑是想借此来展现出香君的腼腆和羞涩的本性来。
就是这样一个本性内向的少女,她在面对爱情时就表现得更加腼腆和羞涩。
当她与即将要成亲的侯方域见面时,态度也极为端庄,丝毫没有忸怩作态、卖弄风情的样子。
(丑)才子佳人,难得聚会。
(拉生、旦介)你们一对儿,吃个交心酒何如。
(旦羞,遮袖下)(净)香君面嫩,当面不好讲得。
(第五出访翠)众人拿香君和侯方域开玩笑,虽然香君已经羡他#风流雅望、东洛才名∃并心中暗许,却仍然不愿当着众人表达感情。
即使是别人谈及此事时,她的表情是#羞∃,随即的行动是#遮袖下∃,俨然是个温婉娴静的大家闺秀。
香君虽然成长于旧院,可是却出淤泥而不染,显示出纯真少女的腼腆与羞涩。
这与普通女子如出一辙。
二、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坚强不屈的忠贞烈女李香君虽然品性高洁,洁身自好,但她身在旧院,摆脱不了妓女的身份,因此,亦有着普通女子不曾有过的烦恼。
然而,在经历爱情考验时,她处变不惊,誓死抵抗,这种贞烈在妓女身上是少有的。
李香君在侯方域走后,一心想要立志守节。
她对待丁继之、卞玉京再次提亲的试探,态度坚决,#奴家已嫁侯郎,岂肯改志∃。
面对他们的百般劝说,言语激烈,#这题目错认,这题目错认,可知定情诗红丝拴紧,抵过他万两雪花银∃。
面对他们的威胁,更是义愤填膺,#尽你吓唬,奴的主意已定了∃(第十七出)。
然而,无论李香君的态度是多么坚决,言辞是多么义愤,她的#甘愿等待∃的小小愿望也不会受到当时社会的认同,以致后来出现了抢亲。
然而,李香君并没有屈服,而是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坚持着自己的信念,与危险作斗争。
在第二十二出 守楼 中,李香君面对着#忙忙的来交聘礼,凶凶的强夺歌妓∃的局面,惊恐不已,#唬杀奴也∃。
面对着杨龙友、李贞丽的妥协退让,义正词严,#案齐眉,他是我终身倚,盟誓怎移。
宫纱扇现有诗题,万种恩情,一夜夫妻∃。
她坚决表示,等侯方域#便等他三年;便等他十年;便等他一百年;只不嫁田仰∃,其气性,又像#却奁一时,摘翠脱衣怒斥阮大铖的光景∃。
然而,纵使香君的内心多么愤怒,话语多么坚决,李贞丽和杨龙友依然不肯就此罢手。
此时,李贞丽早已不顾及香君的感受,杨龙友亦不见了平时温文尔雅的举止,想要强行抱香君下楼。
李香君面对李贞丽、杨龙友的抢亲开始还心存幻想,将他们当作素日的亲友,只是言语上的反抗。
随着他们所采取的蛮横无理的行为,李香君拿着侯方域送给她的定情诗扇前后乱打、左右招架,把一把诗扇变成了防身的利器,最后在紧要关头,为了不负誓言,李香君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倒地撞头,碰破花容,血溅诗扇,绝不辱于权奸,表现出忠贞不渝、刚强自尊的高贵品质。
李香君虽是风尘女子,却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她的行为表现了她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
三、巾帼不让须眉%%%凛然正气的女中豪杰李香君虽然身份低微,但是她气性刚烈。
兼有女子的温柔贤淑和男子的英姿飒爽。
对政治有着清醒的认识和坚定的立场。
将个人感情和政治得失联系在一起,必要时牺牲小我,完成大我。
这是香君作为妓女形象的独特性表现。
侯方域因为受到了权奸阮大铖的陷害而远走避难,当杨龙友把消息告诉李香君和侯方域等人时:(小旦)事不宜迟,趁早高飞远遁,不要连累别人。
(生)说的有理。
(愁介)只是燕尔新婚,如何舍得。
(旦正色介)官人素以豪杰自命,为何学儿女子态。
(第十二出辞院)此时,李贞丽老于世故,应对自如。
侯方域新婚燕尔,尚沉浸在幸福之中,不忍离去。
而李香君面对二人的表现,显示出极其严肃的面容,直接告诫侯方域不应以儿女之情为念,而应以事业为重。
此时香君的告诫是从侯方域的政治事业的前途角度出发的。
因为,此时的虎口脱险,不仅是保全自己,更是保存与权奸斗争的实力。
只有以#复社∃的中坚力量为核心的正义之士存在,才能稳定时局,才有力挽狂澜、救国家于水火之希望。
因此,香君毅然决然选择让侯方域暂时离开。
但是,香君此时也承担着沉重的心理压力,酸甜苦辣,一起涌上心头:#欢娱事,欢娱事,两心自忖;生离苦,生离苦,且将恨忍,结成眉峰一寸。
∃(第十二出)此时,香君的心里自然想起了新婚燕尔的美好生活,可是她考虑到侯方域的前途事业、整个国家的存亡命运,她只能默默忍受离别的痛苦。
由此可见,当爱情与事业相冲突时,香君是以事业为重的。
此外,在#却奁∃这一场戏中,又显示出李香君注重政治名声的思想。
阮大铖为了自己的政治目的,不惜重金促成李香君与侯方域的结合。
侯方域在阮大铖、杨龙友的巧言利诱下,表现出了政治立场上的动摇,几乎丧失了名节。
他想要为人人唾骂的阮大铖说情:#定生、次尾,皆我至交,明同相见,即为分解。
∃在这关键时刻,李香君不为儿女浓情论 桃花扇 中李香君的艺术形象文史纵横所陶醉,表现出非凡的见识:(旦怒介)官人是何说话,阮人铖趋附权奸,廉耻丧尽;妇人女子,无不唾骂。
他人攻之,官人救之,官人自处于何等也?(第七出却奁) [川拔棹]不思想,把话儿轻易讲。
要与他消释灾殃,要与他消释灾殃,也陧防旁人短长。
官人之意,不过因他助俺妆奁,便要循私废公;那知道这几件钗钥、衣裙,原放不到我香君眼里。
(拔簪脱衣介)脱裙衫,穷不妨;布荆人,名自香。
(同上)此时,香君虽然处于和侯方域的燕尔新婚,但是她在大是大非面前却态度坚决,立场鲜明。
面对侯方域的糊涂,她面露怒色,拔掉珠钗,脱去绮罗。
面对侯方域的糊涂,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将阮大铖的无耻卑鄙和万人唾骂重新提起;把自己#布荆人,名自香∃的想法郑重提出。
这正如作者所说此处#首见香君之胆识∃,#巾帼卓识,独立天壤∃。
正是香君的超人胆识和凌然正气,使得侯方域认识到香君#真乃侯生畏友∃;没有循私废公,陷入尴尬的境地;体悟到#节和名,非泛常;重和轻,须审详∃。
正如作者所言#侯生重情,贞丽惜物,反衬出香君的清醒高洁∃。
此时,李香君的#却奁∃行为,就是为了保全侯方域的政治名声。
而保全侯方域的政治名声,又是为了保全他所从事的反抗权奸,反抗阉党余孽的事业。
由此可见,李香君对于爱人侯方域的事业,不仅是极为理解,而且是鼎力相助。
李香君虽是身处爱情之中的天真少女,可是当她面对爱人即将离去,是选择长相厮守的爱情,还是辉煌灿烂的事业,香君则显示出牺牲个人幸福,为国效力的可贵精神。
此乃凛然正气的女中豪杰。
四、入道%%%风尘女子的别样归宿古代的风尘女子,其归宿大多是从良,而香君却选择了入道,这是她精神境界上的提升。
爱情本是她最初的人生追求,在体验爱情时,她因种种经历而获得对生命的领悟。
而且,这种领悟是和政治紧密相连的。
入道 这出戏,张道士怒斥#呵呸!两个痴虫,你看国在哪里,家在哪里,君在哪里,父在哪里,偏是这点花月情根,割他不断么?∃香君恍然大悟,从爱情的梦中醒来,在一霎那便直接摆脱了尘世的虚妄,入山修道。
李香君在情场转了一回,在完成爱情大业的时候有所顿悟而放弃,遁入空门。
这是她对现实的失望,对自己政治理想的殉节。
在经历了人间沧桑,世态炎凉后,知道自己的政治理想不能实现,以致爱情也已幻灭,便寻求精神上的解脱。
生命的根无所固著,只有远离红尘,才是人生的乐土,才能再将生命的根安顿下来。
综上所述,李香君虽为歌妓,却有明确的生活理想和是非界限,迥异于那些重情的风尘女子。
她品性高洁,矜持稳重,把坚贞的爱情与反对邪恶势力统一起来,有着坚定的政治立场和忠贞不渝、誓死为国的反抗精神。
一个生活在封建社会底层的风尘女子,她的思想境界、行为举止却不亚于复社文人,可见,香君是让人另眼相看的妓女,是作者热情赞颂的人物,是古代作品中罕见的光彩照人的妇女形象之一,也是赢得世人敬重的伟大女性。
!参考文献∀[1]孔尚任.桃花扇[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2]王国维.宋元戏曲史[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3]袁行霈等.中国文学史(第四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83.[4]胡雪冈.孔尚任和桃花扇[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5]程宇昂.&桃花扇∋是文人自省之作[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4.[6]王菊艳.从李香君形象的独特性谈清人进步的妇女观[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5,06.[7]朱伟明.20世纪的&桃花扇∋研究[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04.!作者简介∀周轶群(1985-),浙江工业大学08级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王方玲(1986-),浙江工业大学08级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生.(上接第136页)的礼物啊,它可以使我们识别人性中的善,可以使人生中的一切幸福绵延久长,不受干扰。
∃[3]始终带着激情的斯达尔夫人从未放弃过哲学性思考,在时局动荡的年代,她带领着那些曾在启蒙探索中找不到出路的人们像一个新的目的地前行,她的文学作品和政治思考都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在政治一次次带给人民幻灭的年代,思想的火种得以保存,这也为后来世纪更深、更远的思想及社会变革带来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