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好句
论语中的好句摘抄大全

论语中的好句摘抄1.言必信,行必果。
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3.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
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7.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9.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
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10.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
11.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主忠信。
无友不如已者。
过则无惮改。
1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13.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14.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15.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16.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17.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18.温故而知新,能够为师矣。
19.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2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1.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22.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2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4.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25.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
事君,能致其身。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26.君子有三戒。
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
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
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27.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
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28.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好句摘抄

《论语》好句摘抄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译文: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篇》译文:只读书学习,而不思考问题,就会罔然无知没有收获;只思考而不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不能肯定。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译文: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明智的。
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译文:看见有德行或才干的人就要向他学习,看见没有德行的人,自己的内心就要反省是否有和他一样的错误。
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译文:温习旧知识进而又能从中发现新知识,就可凭此做老师了。
6.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论语·泰伯》译文:士兵不可以不宏大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的责任重大,路途遥远。
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译文:要想做成什么事,必须要有锋利的兵器。
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译文:三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找出他们缺点加以改正。
9.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论语·子路》译文:说话一定要守信,做事一定要有结果,这是浅薄固执的小人吗?10.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论语·学而》译文: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做事有没有尽心竭力?和朋友交往有没有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有没有按时温习?1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篇》译文: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12.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篇》译文: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论语好词好句

论语好词好句导读:1、无可无不可。
2、三思而后行。
3、君子有三戒。
4、当仁不让于师。
5、君子周急不继富。
6、不学诗,无以言。
7、诗三百,思无邪。
8、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9、邦无道,危行言孙。
10、放于利而行,多怨。
11、子不语:怪力乱神。
12、君子居之,何陋之有?13、譬如为山,未成一篑。
14、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15、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16、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17、贫而无怨,富而不骄。
18、苗而不秀者,有矣夫。
19、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20、内省不疚,未何忧何惧!21、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22、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23、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24、子不语:怪,力,乱,神。
25、宁肯站着死,决不跪着生。
26、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27、吾未见好德者如好色者也。
28、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之恶。
29、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30、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31、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3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33、诗三百,一言以敝之,思无邪。
34、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35、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36、古者言之不出,耻恭之不逮也。
37、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38、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无也。
39、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40、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41、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42、事君数,斯辱矣。
朋友数,斯疏矣。
43、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
44、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45、言而必有信,期而必当,天下之高。
46、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47、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48、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49、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50、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51、奢则不孙,俭则固。
与其不孙也,宁固。
52、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53、人之过也,各于其党。
观过,斯知仁矣!54、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则以喜,一则以忧。
论语好词好句

论语好词好句1、无可无不可。
2、三思而后行。
3、君子有三戒。
4、当仁不让于师。
5、君子周急不继富。
6、不学诗,无以言。
7、诗三百,思无邪。
8、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9、邦无道,危行言孙。
10、放于利而行,多怨。
11、子不语:怪力乱神。
12、君子居之,何陋之有?13、譬如为山,未成一篑。
14、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15、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16、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17、贫而无怨,富而不骄。
18、苗而不秀者,有矣夫。
19、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20、内省不疚,未何忧何惧!21、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22、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23、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24、子不语:怪,力,乱,神。
25、宁肯站着死,决不跪着生。
26、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27、吾未见好德者如好色者也。
28、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之恶。
29、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30、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31、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3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33、诗三百,一言以敝之,思无邪。
34、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35、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36、古者言之不出,耻恭之不逮也。
37、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38、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无也。
39、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40、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41、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42、事君数,斯辱矣。
朋友数,斯疏矣。
43、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
44、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45、言而必有信,期而必当,天下之高。
46、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47、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48、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49、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50、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51、奢则不孙,俭则固。
与其不孙也,宁固。
52、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53、人之过也,各于其党。
观过,斯知仁矣!54、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则以喜,一则以忧。
100句好句摘抄带出处

100句好句摘抄带出处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论语》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7.“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8.“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9.“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10.“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11.“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12.“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1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1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15.“不怨天,不尤人。
”——《论语》16.“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17.“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18.“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论语》19.“三思而后行。
”——《论语》20.“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21.“知耻近乎勇。
”——《中庸》22.“以五十步笑百步。
”——《孟子》23.“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孟子》24.“人皆可以为尧舜。
”——《孟子》25.“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韩非子》26.“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孔子家语》27.“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明代谚语28.“千经万典,孝悌为先。
”——《增广贤文》29.“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
”——《增广贤文》30.“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31.“星星发亮是为了让每一个人有一天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星星。
”——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小王子》32.“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海明威《老人与海》33.“每个人都在自己的肉体内活着,而不是在别人的见解中。
三则出自论语的名句

三则出自论语的名句好词好句好段摘抄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小片段例子:那天在公园里,我跟几个朋友一起玩滑板。
小明的滑板技术超棒,各种炫酷动作信手拈来,像个滑板小天才。
而小刚呢,老是摔倒,还把自己弄得灰头土脸的。
这时候我就想啊,这不就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嘛。
小明的厉害之处我得好好学,小刚的失误呢,我也得看看自己有没有类似的问题,可不能犯。
你看,生活里到处都是可以学习的点,不管是别人的优点还是缺点,只要我们用心去看,都能让自己变得更好呢。
好词好句好段摘抄二:“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小片段例子:我在复习数学的时候,那些以前做过的题,再拿出来看,感觉又不一样了。
就像我之前做函数题,只是机械地套公式。
这次复习呢,我突然发现函数和几何图形之间有着很奇妙的联系。
这就好比重新打开一扇门,看到了里面更多的宝藏。
这不就是“温故而知新”吗?如果连我都能有这样新的发现,那我觉得我都能给那些没发现这个联系的同学当小老师了呢。
所以啊,经常复习真的能让我们收获好多新知识。
好词好句好段摘抄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小片段例子:我邻居家的小孩,整天就知道埋头看书,书上的内容记得滚瓜烂熟,可一到做题或者问他一些对知识的理解,就傻了眼。
而我另外一个朋友呢,一天到晚就在那空想,说要创造什么新理论,可是他连基本的知识都没掌握好。
这让我想起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习和思考就像人的两条腿,缺了哪一个都走不远。
光学习不思考,知识就只是死记硬背,没有灵魂;光思考不学习,那就是在瞎琢磨,没有根基。
所以啊,学习的时候一定要把学和思结合起来才行。
好词好句好段摘抄四:“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小片段例子:有一次上历史课,老师问了一个关于古代朝代顺序的问题。
我同桌特别爱面子,明明不太清楚,还在那瞎答。
结果闹了个大笑话。
我呢,要是不确定的问题,我就会说不知道。
因为我觉得啊,就像你面前有个坑,你知道它在那就不会掉进去,要是假装看不到,肯定会摔得很惨。
典籍里的中国好词好句摘抄

典籍里的中国好词好句摘抄
以下是一些典籍中的中国好词好句摘抄:
1. 《论语》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孔子)
- "巧言令色,鲜矣仁"(孔子)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 《道德经》
-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
-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老子)
-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老子)
3. 《红楼梦》
- "黛玉初葬花时,花未全死,人已初亡"(曹雪芹)
- "人间有味是清欢"(曹雪芹)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曹雪芹)
4. 《西游记》
-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吴承恩)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吴承恩)
-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吴承恩)
5. 《水浒传》
-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施耐庵)
- "天生我材必有用"(施耐庵)
- "忠诚待主,死而无悔"(施耐庵)
这些摘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典籍中还有许多精彩的好词
好句。
每个人对于好词好句的理解和喜好也会有所不同,
建议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进一步探索典籍中的优美语句。
论语读书摘抄

论语读书摘抄以下是为您生成的十条好词好句好段摘抄及相应的小片段例子: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小片段例子:学习新知识就像在心田种下一颗颗种子,时不时温习一下,难道不开心吗?就像你学会了做蛋糕,经常练习,每次都能做得更美味,那种满足感不就是“说乎”吗?2.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小片段例子:朋友从远方来,那简直是惊喜中的惊喜!好比你在漫长的黑夜里等待,突然看到一束温暖的光。
想象一下,许久未见的好友突然出现在你面前,带着一路的故事和欢笑,能不快乐吗?3.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小片段例子:回顾过去学的东西,居然能发现新的道理,这多神奇!就像翻旧相册,本是怀念过去,却意外看到了成长的痕迹。
难道这还不足以让我们当自己的老师吗?4.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小片段例子:只学习不思考,那不就迷糊了?光想不学习,不就危险啦?好比开车只踩油门不看路,或者光盯着地图不发动车子,能到达目的地吗?5.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小片段例子:知道一件事的人,哪比得上喜欢它的人?喜欢的人,又比不上以它为乐的人。
想想看,你是仅仅知道跑步有益,还是热爱跑步,又或者是一跑步就开心得不得了?6.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小片段例子:三个人走在一起,肯定能找到老师!看到别人好的地方,赶紧跟着学;不好的地方,自己改掉。
这不就像在花园里采花,挑美的摘,不好的就避开嘛!7.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小片段例子:君子心胸宽广,坦坦荡荡,多自在!小人呢,总是忧愁烦恼。
你看那广阔的蓝天,和那狭窄阴暗的角落,你愿意像谁?8.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小片段例子:天气寒冷了,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零的。
这就像在困难面前,才能看出谁是真正坚强的人。
难道不是吗?平日里大家都差不多,一遇困境,强者就凸显出来啦!9.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小片段例子:自己行得正,不用下令别人也会跟着做;自己不正,下了命令也没人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好句
1.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2. 小人之过也必文。
译: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3.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
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
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4.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当仁,不让于师。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
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6.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
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7. 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
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8. 不怨天,不尤人。
译: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后来发展为成语“怨天尤人”
9.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
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10.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1.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学了新的知识又常常温习已学过的知识,不断地学习,温习,学问和修养一定会很快得到提高,这样的人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经过这篇文章的解释后,原本朦胧不清的意思是不是更加明晰了呢?希望同学们可以记诵这些论语中的名句,并且针对每一条思考一下适合的论点,以备不时之需。
12.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应当说不知道,不弄虚作假,这才是明智的行为。
13.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译:君子认为说得多做得少是可耻的。
14.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译: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过错了。
15.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不会感到迷茫,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疲倦而没有收获。
16. 言必信,行必果。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17.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译:君子致力于根本,确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产生。
18.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