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热容与热量的计算

合集下载

比热容的计算公式

比热容的计算公式

比热容的计算公式设有一质量为m的物体,在某一过程中吸取(或放出)热量Δ Q时,温度升高(或降低)ΔT,则ΔQ/ΔT称为物体在此过程中的热容量(简称热容),用C表示,即C=ΔQ/ΔT。

用热容除以质量,即得比热容c=C/m=ΔQ/mΔT。

关于微小过程的热容和比热容,分别有C=dQ/dT,c=1/m*dQ/dT。

因此,在物体温度由T1变化到T 2的有限过程中,吸取(或放出)的热量Q=∫(T2,T1)CdT=m∫(T2,T1)cd T。

一样情形下,热容与比热容均为温度的函数,但在温度变化范畴不太大时,可近似地看为常量。

因此有Q=C(T2-T1)=mc(T2-T1)。

如令温度改变量ΔT=T2-T1,则有Q=cmΔT。

这是中学中用比热容来运算热量的差不多公式。

在英文中,比热容被称为:Specific Heat Capacity(SHC)。

用比热容运算热能的公式为:能量=质量×比热×温度变化可简写为:Energy=SHC×Mass×Temp Ch,与比热相关的热量运算公式:Q=cmΔT 即Q吸(放)=cm(T初-T末) 其中c为比热,m为质量,Q为能量热量。

吸热时为Q=cmΔT 升(用实际升高温度减物体初温),放热时为Q=cmΔT降(用实际初温减降后温度)。

或者Q=cmΔT=cm(T末-T初),Q>0时为吸热,Q< 0时为放热。

比热容的运算公式一样为Q吸=cm(t-to)Q放=cm(to-t)c表示比热容.m表示物体的质量to表示物体的初温t表示物体的末温(△t:物体变化温度,即t-t0)这是用来运算物体温度升高时的公式。

热值和热量的计算公式

热值和热量的计算公式

热值和热量的计算公式
热值的理解和热量的计算:
1.热值的理解:热值是燃料本身的一种特性,表示燃料完全燃烧时放热本领的大小,取决于燃料本身的化学成分,与燃料的质量、燃料燃烧是否完全、燃烧快慢等无关。

2.热量的计算:
(1)利用比热容计算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Q=cmΔt。

①吸热公式:Q吸=cm(t-t0)。

②放热公式:Q放=cm(t0-t)。

其中t0表示物体的初温,t表示物体的末温。

(2)利用热值计算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①固体、液体:Q放=mq(m表示燃料的质量,q表示热值)。

②气体燃料:Q放=Vq(V表示燃料的体积,q表示热值)。

第2课时 比热容的应用及相关的热量计算

第2课时 比热容的应用及相关的热量计算

m水
Q放 c水t水
4.2
103
420J
J/ kg
°C
5

0.02
kg
20
g.
在1标准大气压下,把一质量为500g的高温物体投入质量为
8kg、温度为20℃的水中,如果物体放出的热量是2.73×106J,
不计热量损失,则水的温度会升高到___1_0_0___℃.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热量公式推出 t Q ,且要分 cm
解:m冰=20 g=20×10-3 kg,Δt冰=0℃-(-10℃)=10℃,冰吸收的热 量Q吸=c冰m冰Δt冰=2.1×103 J/(kg·℃)×20×10-3 kg×10℃=420 J; 由题知,冰升高温度吸收的热量由水降温放热提供,即Q吸=Q放 =c水m水Δt水,Δt水=5℃-0℃=5℃,需要水的质量
物体吸收的热量可以用公式Q吸 = _c_m__(t_-_t0_)__表示;物体 放出的 热量可以用公式Q放 = _c_m__(t_0_-t_)__表示.
课堂教学展示 典例精析
某温泉度假村利用地热水作为房间洗浴用水,请计算: 质量为100kg的地热水,温度从70℃降低到20℃,放出的热 量是多少?[c水=4.2×103J/(kg·℃)]
第3节 比热容
第2课时 比热容的概念及理解
学 习
1.能根据比热容,推导出热量的计算公式.
目 标
2.能根据热量的计算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复习::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
的温度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比热容用符号c 表示。
公式:
c Q m • t
总结: 热量的计算可以用公式Q = _c_m_Δ__t _表示.Δt=t高-t低

比热容及热量的计算课件

比热容及热量的计算课件
实例2
加热效率计算。已知某加热器功率为1kW,加热时间为1h ,加热物质的比热容为2kJ/(kg·℃),质量为50kg。计算加 热效率。
工业生产中如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探讨
强化设备维护
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维护保养, 确保设备处于良好运行状态,降 低能耗。
使用高效节能设备
采用高效节能设备替代传统设备 ,降低能源消耗,提高生产效率 。
05
练习题与课堂互动环节
练习题设计思路及内容展示
练习题设计思路
通过设计实际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比 热容及热量计算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同时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
内容展示
包括计算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判 断物体温度的变化等实际问题,以及 利用比热容表查找不同物质的比热容 等练习题。
学生回答问题情况反馈
比热容与相变
物质在相变过程中,比热容会发生显著变化,影响热量吸收和释放 。
不同物质比热容比较
水的比热容
水具有较高的比热容,因 此常用于冷却系统和暖气 系统中。
金属的比热容
金属的比热容相对较低, 因此金属物体在吸收或放 出热量时温度变化较大。
空气的比热容
空气的比热容较低,因此 空气在吸收或放出热量时 温度变化不明显。
符号
用字母c表示。
比热容单位
国际单位
焦耳/(千克·摄氏度),符号为J/ (kg·℃)。
常用单位
卡/(克·摄氏度),符号为cal/( g·℃)。
比热容物理意义
反映物质吸放热能力
比热容越大,表示该物质吸收或放出热量的 能力越强。
判断物质种类
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因此可以通过 比较比热容来判断物质的种类。
t1;
5. 将待测物质放入保温杯中, 用搅拌器搅拌均匀;

比热容、热值精讲及习题附答案

比热容、热值精讲及习题附答案

比热容、热量的计算【重点难点解析】1.Q=cm △t ,它只适用于物体温度改变时(升温或降温)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计算,对有物态变化的过程不能适用,如若不考虑,就会出错误。

例质量为1kg 的水,初温为20℃,当它完全吸收3.696 × 105J 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到多少摄氏度(1标准大气压)?根据Q 吸=cm (t -t o )水的末温t=)·/(102.410696.3350℃kg J J t cm Q ⨯⨯=+×1kg+20℃=108℃,这个答案肯定是错误,因为水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最高温度为100℃,如果不继续加热,就不会沸腾,若继续加热,水就会沸腾,但不升温,吸收的热量用来进行物态变化,所以水的末温只能升高到100℃。

2.应用热量公式中的有关温度的文字叙述应特别谨慎,不可乱套。

“升高”、“升高了”、“降低”、“降低了”对应的都是温度的改变量△t ,而不是t ;而升高到、降低到对应的是物体的末温t 。

3.应用热量公式代人数量时各物理量的单位必须统一为国际单位。

4.热平衡:两个温度不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时,高温物体将放出热量,温度降低;低温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最后两物体温度相同,称为达到了热平衡。

因此热平衡的唯一标志是温度相同。

在热传递过程中,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Q 吸,高温物体放出热量Q 放,如果没有热量损失,则Q 吸=Q 放,利用这个关系可以求出物质的比热或物体的质量或物体的温度。

例1 质量为300g 的铜锅内,盛有1kg15℃的水,要把水烧开,需要多少热量?解析 这是一个热量计算问题,要把锅内水烧开,既要考虑水吸收热量,又要考虑铜锅吸收的热量,另外,把水浇开一般是指在1标准大气压下即水的求温为10O ℃,水盛在锅里,由于热传递它们的初温和末温分别相同。

解:Q 铜吸+Q 水吸=c 铜m 铜(t-t 0)+c 水m 水(t-t 0)=(t-t 0)(c 铜m 铜+c 水m 水)=(100℃-15℃)[0.39×103J/(kg ·℃)×0.3kg+4.2×103J/(kg ·℃)×1kg]= 3.66945×105J答:要把锅里水烧开,需 3.66945 ×105J 的热量。

第34课 比热容与热量计算(修改)

第34课  比热容与热量计算(修改)

第34课时 比热容与热量计算【复习目标】1.理解比热容的概念,能根据比热容进行简单计算 2.认识燃料的热值,能根据燃料的热值进行简单计算 【直击考点】1.比热容定 义:单位质量的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为该物质的比热容,符号是c 。

常用单位是 。

注 意: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同种物质的比热容是一定的,不随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少、质量的大小、升高或降低的温度而改变。

公 式:如果某物体的质量为m ,比热容为c 和温度的变化值∆t ,则该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Q= 。

应 用:在汽车发动机附近,要用循环的冷水作为制冷剂给发动机降温,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大,在相同条件下,从发动机上吸收的热量较多的原理。

2.热量定 义:物体通过热传递方式所改变的称为热量,用Q 表示,单位 。

注 意:不能说物体含有或具有多少热量,因为热量只有在热传递过程中才表现出多少,只能说物体吸收或放出多少热量。

3.热值定 义:不同燃料燃烧释放能量的能力是不同的, ,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热值用q 表示,单位是J/kg 气体燃料的热值单位通常用J/m 3。

说 明:热值是用来表示燃料燃烧释放能量的能力大小的物理量,同种燃料的热值是相同的,与燃料质量无关。

公 式:计算热量 ,计算燃料质量 。

答案:1.J/(kg ·℃) cm ∆t2.内能 焦(J )3.1kg 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Q = m q Qm q= 【名题点拔】题类一 理解比热容的含义【例1】[2008·泰州]用两个相同的加热器,分别对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绂如图所示,由图线可以看出 ( )A .甲的比热容比乙大B .甲的比热容比乙小C .甲和乙的比热容相同D .开始加热时,甲和乙的比热容为零 【解析】B 【解析】比热容易是物质的特性,不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用两个相同的加热器,即相同时间内提供的热量相同;两种液体质量相等、初温相同是控制了变量;审图时,可以选取某一时间,比较甲乙两者在相同时刻的温度,根据0()Q c m t t =-得到,温度高的液体比热容小。

比热的计算

比热的计算

比热的计算知识强化一、知识概述1、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的单位及其物理意义;2、会查比热容表,记住水的比热容;3、记住并理解热量的计算公式,会利用热量的计算公式进行有关热量的计算;二、重点知识归纳比热容及热量计算1、(1)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2)单位:焦/(千克·摄氏度)[J/(kg·℃)]说明:①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它反映的是物质容热本领的大小。

物质的比热容与它的质量的大小、温度的高低、是否吸热或放热及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的多少都无关。

比热容只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

②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有关系。

如c水=2c冰。

③由公式Q=cm△t变形,可得到,这里要注意这个公式是利用Q、m和△t求物质的比热容,但我们不能认为比热容与Q成正比,与m和△t成反比,因为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随外界变化而变化。

④对于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比热容大的物体温度变化小,所以比热容小的砂石为主的内险峰地区,气温变化明显,而沿海地区,水的比热容大,气温变化不明显。

2、热量的计算公式(1)吸热公式:Q吸=cm(t-t)放热公式:Q放=cm(t-t)(2)若用△t表示温度的变化量,则上述两公式可统一表示为:Q=cm△t。

说明:①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单位:比热容用J/(kg·℃),质量用kg,温度用℃,热量用J。

②如果过程中存在物态变化,不能使用这个公式,如冰融化成水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

③在Q=cm△t中,如果物体吸热,△t就等于末温减初温,表示升高的温度;如果物体放热,△t等于初温减末温,表示降低的温度。

△t总是等于较高的温度减去较低的温度不取负值。

如果被减温度是负值,前面要带负号。

如一块冰从-4℃降到-18℃,则△t=-4℃-(-18℃)=14℃。

④解题要分清初温,末温,升高了,升高到(或降低了、降低到)的含义。

物理热量计算公式(附例).doc

物理热量计算公式(附例).doc

热量计算公式例:使1吨水升高20摄氏度需要的热量是多少?1吨水就是1000KG比热容的计算公式是能量Q=cmtc——比热容水的比热容是4.2*103焦耳每千克摄氏度m——质量( Kg)t——温度的变化(不论温度升高还是降低永远取绝对值)如果温度升高就是吸热温度降低就是放热每种物体的比热容都不一样,有比热容表.(如下图)水的比热是4.2×10^3焦/(千克×℃),表示质量是1千克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焦.你如果说的是1吨水从0°升到20度那就是 Q=4.2*10^3焦耳每千克摄氏度*1000KG*20度热量单位换算:千卡=1卡路里=1大卡=1000卡1千焦=1000焦耳1千卡/1大卡/1卡路里(kcal)=4.184千焦(kJ)1卡=4.182焦耳1千卡大约=4000卡路里1卡=4.3卡路里1卡=4.2焦耳1千卡=4.184千焦大卡就是千卡平时说的卡有两种一种是热力学上的一种是用于计算食物热量的,食物上的大卡就是热力学上的千卡每1克脂肪9卡,1克蛋白质4卡,1克碳水化合物4卡我们举个例子:100毫升全脂牛奶脂肪大于等于3。

2克,也就是3。

2乘以9等于28。

8卡,蛋白质3克,3乘以4等于12,碳水化合物3。

4 克,3。

4乘以4等于13。

6。

我们把它们加起来:28。

8+12+13。

6=54。

4卡!和热量表的计算结果一样!下表为常用固体、液体的比重,比热容速查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热容与热量的计算
一.选择题(共3小题)
1.在27℃的室温下,将20℃的1千克水与15℃的2千克水混合,由于实验装置不够精密,在混合过程中与周围物3
2.将一杯热水倒入容器内的冷水中,冷水温度升高10℃,又向容器内倒入同样一杯热水,冷水温度又升高6℃,
3.将一杯热水倒入盛有冷水的容器中,冷水的温度升高了10℃,再向容器内倒入一杯相同质量和温度的热水,容
二.填空题(共1小题)
4.如图所示,将质量为3千克的1200℃的铁块先后浸入两个盛有5千克水的开口容器中,容器中的水初始水温为25℃.不计容器壁吸收的热量.当第一个容器中的水温稳定后再将铁块浸入第二个容器中.则第一个容器中水的最后温度为_________;铁块的最后温度为_________.已知铁的比热容为O.5×lO3焦/(千克.℃).水的比热容为4.2×103焦/(千克•℃),大气压强恒为1标准大气压.
三.解答题(共3小题)
5.在一搅拌机的容器内装有质量m为0.5千克的水,把水加热到70℃后让其在室温下自动冷却.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现开动电动搅拌机对该冷却的水不停地搅拌,电动机的功率为900瓦,其做的功有80%转化为水的内能.若不考虑容器的内能变化,水最终的温度是多少℃?
6.80克水温度降低1℃所放出的热量刚好能使1克0℃的冰熔解为水.现把10克0℃的冰与390克4℃的水混合,当它们达到热平衡时的温度是多少?
7.将一勺热水倒入盛有一些冷水的保温容器内,使得冷水温度升高5℃.然后又向保温容器内倒入同样一勺热水,水的温度又上升了3℃.如果再连续倒入10勺同样的热水,则保温容器内的水温度还得升高多少摄氏度(保温容器吸收热量忽略不计).
比热容与热量的计算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3小题)
1.在27℃的室温下,将20℃的1千克水与15℃的2千克水混合,由于实验装置不够精密,在混合过程中与周围物3
t=℃;
t=
=t+
2.将一杯热水倒入容器内的冷水中,冷水温度升高10℃,又向容器内倒入同样一杯热水,冷水温度又升高6℃,
3.将一杯热水倒入盛有冷水的容器中,冷水的温度升高了10℃,再向容器内倒入一杯相同质量和温度的热水,容
4.如图所示,将质量为3千克的1200℃的铁块先后浸入两个盛有5千克水的开口容器中,容器中的水初始水温为25℃.不计容器壁吸收的热量.当第一个容器中的水温稳定后再将铁块浸入第二个容器中.则第一个容器中水的最后温度为100℃;铁块的最后温度为30℃.已知铁的比热容为O.5×lO3焦/(千克.℃).水的比热容为4.2×103焦/(千克•℃),大气压强恒为1标准大气压.
5.在一搅拌机的容器内装有质量m为0.5千克的水,把水加热到70℃后让其在室温下自动冷却.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现开动电动搅拌机对该冷却的水不停地搅拌,电动机的功率为900瓦,其做的功有80%转化为水的内能.若不考虑容器的内能变化,水最终的温度是多少℃?
t=
6.80克水温度降低1℃所放出的热量刚好能使1克0℃的冰熔解为水.现把10克0℃的冰与390克4℃的水混合,当它们达到热平衡时的温度是多少?
﹣﹣
7.将一勺热水倒入盛有一些冷水的保温容器内,使得冷水温度升高5℃.然后又向保温容器内倒入同样一勺热水,水的温度又上升了3℃.如果再连续倒入10勺同样的热水,则保温容器内的水温度还得升高多少摄氏度(保温容器吸收热量忽略不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