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国大陆特大地震
20世纪中国的十大地震灾难

1920年海原地震1920年12月16日20时5分,中国宁夏海原县发生震级为8.5级的强烈地震。
死亡24万人,毁城四座,这是中国历史上波及范围最广的一次地震。
1927年古浪地震1927年5月23日6时32分,中国甘肃古浪发生震级为8级的强烈地震。
死亡约4万余人。
1932年昌马地震1932年12月25日10时4分,中国甘肃昌马发生震级为7.6级的大地震。
死亡约7万人。
著名的古迹嘉峪关城楼被震坍一角;疏勒河南岸雪峰崩塌;此次地震,余震频发,持续达半年之久。
1933年叠溪地震1933年8月25日15时50分,中国四川茂县叠溪镇发生震级为7.5级的大地震。
地震发生时,剧烈的山崩使岷江断流,壅坝成湖。
1950年察隅地震1950年8月15日22时9分34秒,中国西藏察隅县发生震级为8.5级的强烈地震。
喜马拉雅山几十万平方公里大地瞬间面目全非:雅鲁藏布江在山崩中被截为四段;整座村庄被抛到江对岸。
1966年邢台地震邢台地震是由两个大地震组成:1966年3月8日5时29分,河北省邢台专区隆尧县发生震级为6.8级的大地震,1966年3月22日16时19分,河北省邢台专区宁晋县又发生震级为7.2级的大地震,两次地震共死亡8064人。
1970年通海地震1970年1月5日1时0分,中国云南省通海县发生震级为7.7级的大地震。
死亡15621人。
1975年海城地震1975年2月4日19时36分,中国辽宁省海城县发生震级为7.3级的大地震。
由于此次地震被成功预测,没有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因此被称为20世纪地球科学史上的奇迹。
1976年唐山大地震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中国河北省唐山市发生震级为7.8级的大地震。
死亡24.2万人,一座重工业城市毁于一旦,成为20世纪人员伤亡最大的一次地震。
1988年澜沧、耿马地震1988年11月6日21时3分、21时16分,中国云南省澜沧、耿马发生震级为7.6级和7.2级的两次大地震。
相距120公里的大地震,时间仅相隔13分钟,两座县城被移位平地,死亡743人。
中国近年来的自然灾害事件共20页

中国近年来的自然灾害事件1950年7月,淮河大水。
1954年7月,长江、淮河大水。
1959到1961三年自然灾害1966年河北邢台地震1970年通海7.8级大地震1975年8月,河南大水。
1976年河北唐山大地震1978—1983年北方大旱1991年安徽江淮水灾长江2019年特大洪水2019年非典疫情2019年度“十大自然灾害事件”2019年度中国十大自然灾害事件1、5.12汶川特大地震导致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2、南方雪灾:年初特大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影响21省(区、市、兵团)3、台风“黑格比”严重影响两广地区4、6月上中旬华南、中南地区发生严重洪涝灾害5、新疆出现历史上第二个严重干旱年6、长江沿线及江南地区发生严重秋涝7、四川攀枝花-会理地震导致川滇两省损失严重8、9月下旬四川发生严重暴雨洪涝和泥石流灾害9、宁夏严重干旱致夏秋粮减产10、10月末西藏发生强降雪,10万余人受灾9、2009年自然灾害(五个“历史罕见”)10、2019自然灾害4月14日青海玉树地震2019年全国十大自然灾害事件1950年7月,淮河大水。
由于泥沙淤积,河床高涨,加上国民党军队在淮海战役时对沿淮堤坝的大肆破坏,这年汛期,淮河流域全面告急,河南、皖北许多地方一片汪洋,水灾淹没土地3400余万亩,灾民1300万。
淮北地区受灾惨重,为百年所罕见。
1954年7月,长江、淮河大水。
长江中下游、淮河流域降水量普遍比常年同期偏多一倍以上,致使江河水位猛涨,汉口长江水位高达29.73米,较历史最高水位的1931 年高出14.5米。
虽然沿江人民做出了极大努力保卫荆江大堤,从而保证了武汉市和南京市的安全,但却淹没农田4755万亩, 1888万人受灾,财产损失在100亿元以上。
由于农产品减少,也影响了人民的生活和1955年的工业生产。
1、1959到1961三年自然灾害在1959年7月,华东地区长江发洪水。
据灾害中心数据, 因为淹水和接下来歉收所带来的饥荒,洪水直接带来的死亡人数估计达两百万,而且别的地区也多少受到影响。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灾害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灾害、疾病历史地理研究综述张雷(云南大学人文学院,昆明,650091)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灾害、疾病史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也有许多不足,本文从几个方面对此进行系统的回顾与梳理,有一定的学术参考价值。
关键词:灾害疾病研究综述一、以往灾害、疾病史的研究的阶段性发展关于灾害及救灾的问题自古一直受社会各界的广泛的关注,上世纪20—40年代,他就开始起步了。
当时伴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不断加深和各种自然灾害的肆虐横行,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并激化。
自然矛盾的刺激,使社会矛盾白炽化,二者交织在一起,让人难辨是天灾还是人祸。
就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许多学者前辈从不同视角对灾害问题发表过各种见解和看法,涉及到许多方面,现在硕果累累的荒政史研究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的。
随着更多的有识之士涉足于这方面的研究,相关论文和专著不断涌现。
1937年“七七事变”和抗日战争的开始,使得这种研究被迫中断。
此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相关研究成果寥寥无几。
二十世纪50—70年代,是灾害与荒政问题研究的停滞阶段。
在1949年后的学术研究中,因为史学研究的侧重点问题和政治环境的影响,此问题一直没有受到重视,从而陷入了停滞,仅在六十年代饥荒时期有极少的几位学者对其进行了关注。
“文化大革命”爆发到1979年,灾害史研究成果上一片空白。
二十世纪80年代至今,灾害及荒政研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80年代以后,随着政治环境的日渐好转,人类对自身生存状况的更多关注,对减灾抗灾问题的日趋重视,尤其是1991和1998年两次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的发生,学界对荒政史又重新给予了关注,并使其迈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此研究的范围日渐扩大、视角逐步拓宽、方法更加多样化、成果也层出不穷,出现了一个新高潮。
但是长期以来,疾病医疗史研究一直是中国史学界所忽视,1980年代中期起,特别是1990年代以来,尽管从社会史的视角对中国历史上疫病的研究开始在海峡两岸逐步兴起,但仍处于草创阶段。
杨逸畴-雅鲁藏布大峡谷之父

杨逸畴:雅鲁藏布大峡谷之父20次上青藏高原、8次深入雅鲁藏布大峡谷、5次探险塔克拉玛干沙漠……这一个个数据令人瞠目结舌,中国科学院地理地貌学家杨逸畴的一生,就一直走在这样一条不合常规的路上。
作为最早论证出雅鲁藏布大峡谷作为世界第一大峡谷的科学家,雅鲁藏布大峡谷可以说是杨逸畴一生中最重要的地方,也是他最为留恋的。
2012年7月27日,杨逸畴病逝,在最后的弥留之际,他仍在病床上心念着青藏高原。
很多人说,杨逸畴是为大峡谷而生,也是为大峡谷而死的人。
同时,他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关于西藏、以及有关雅鲁藏布大峡谷未知的故事。
我们将这一个个故事串联起来,不光是为大家展现杨逸畴背后的雅鲁藏布大峡谷,更是在杨逸畴先生离开我们一周年之际,对这位当之无愧的雅鲁藏布大峡谷之父的再次缅怀和追忆。
作为20次上青藏高原的杨逸畴,一直从事地貌形成演化、高原环境演变的研究,作出了许多开拓性的贡献。
而更令杨逸畴难忘的经历,却是8次深入雅鲁藏布大峡谷进行科学探险考察。
他既是我国首批考察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科学家,也是我国率先徒步走完大峡谷90公里无人区的探险家。
这样特殊的经历,让杨逸畴在世界上率先论证出雅鲁藏布大峡谷为世界最深最长的第一大峡谷。
“世界第一”的光环戴在雅鲁藏布大峡谷头顶,还意味着《中国大百科全书》《辞海》中的有关条目将做新的更正,世界地理教科书将做新的改动。
而随着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论证,杨逸畴这个平凡的名字,永久地篆刻在了中国世纪坛的白色大理石壁上。
不光如此,杨逸畴凭着对大峡谷扎实的科学探险考察,修订了我国上世纪最大地震震中为墨脱而不是察隅,并提出利用雅鲁藏布大峡谷资源为西藏造福的宏伟构想,同时,他还解开了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理构造和雅鲁藏布大峡谷虹霞瀑布消失之谜。
雅鲁藏布大峡谷“世界第一”的科学论证,无疑成为20世纪地理学上的重大发现,而这险些与杨逸畴擦肩而过。
历史上,英国地理探险者将雅鲁藏布江大拐弯以下的墨脱河流段称为底杭峡,新中国地图称之为雅鲁藏布江。
从档案史料还原1920年海原特大地震经过

从档案史料还原1920年海原特大地震经过作者:柏琳来源:《兰台世界》2018年第09期摘要1920年12月16日海原大地震,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大地震之一。
地震发生前的一系列异常前兆,未引起震中区群众重视。
地震发生时,20余万人遇难,大范围的房屋倒塌,数十个城镇的毁灭,巨大的滑坡灾难,给动荡年代贫穷的甘肃雪上加霜。
北洋政府无暇救灾,由中外人士组成的民间团体和新闻媒体成为救灾和督促政府的主要力量,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领导者和救灾的模范团体、个人。
灾民主动组织起来,自救互救,取得明显效果。
中外学者的现场考察,为今天的地震科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档案史料。
关键词档案史料 1920年海原地震经过1920年12月16日(阴历十一月初七)晚8时05分53秒,在甘肃海原、固原、西吉(今均属宁夏回族自治区)广大区域内,发生了一次8.5级特大地震。
强大的地震波围绕地球转了2圈,当时世界上的96个地震台全都记录到这次地震。
东六盘山地区村镇埋没,地面或成高陵,或陷深谷;山崩地裂,黑水横流;地表形成长237千米的破裂带;海原、固原等四城全毁。
有感范围包括大半个中国。
据北洋政府《国务院公函第二千零三十八号》档案,“迳启者据辛酉被灾各省救济联合会呈称:直、鲁、豫、皖、苏、浙、湘、鄂、川、黔、陕、甘(作者注:时宁夏、青海无省建,归甘肃省辖,下同)等十二省灾情惨重”。
北京、天津电灯摆动,时钟停摆,壁画震落;上海震感强烈,物品震动,甚至扰乱了最高法院的审判会进行;在广州,倒塌的泥块甚至打伤了几个人;香港的很多人感到地震,震感甚至超过了上海;蒙古国房屋摇动,地面出现了裂缝;越南河内普赖天文台天文钟停摆,并伴随一系列轻微晃动;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天文台地震仪指针震断,大名、板夏(译名)吊灯摆动,人们像坐在船上摇晃,感觉恶心欲呕,……兰州北塔山《补修北塔山三星殿文昌宫魁星阁疏》称“全球地震,堪称奇灾”。
地震学家盖尔基说:“几个世纪以来,没有过这样大的地震。
中国地震烈度表及百年最具破坏性的大地震(组图)

中国地震烈度表及百年最具破坏性的大地震(组图)全球板块构造运动图地震(earthquake)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目前衡量地震规模的标准主要有震级和烈度两种。
中国地震烈度表(1980年重新编订):1度:无感-仅仪器能记录到;2度:微有感-个特别敏感的人在完全静止中有感;3度:少有感-室内少数人在静止中有感,悬挂物轻微摆动;4度:多有感-室内大多数人,室外少数人有感,悬挂物摆动,不稳器皿作响;5度:惊醒-室外大多数人有感,家畜不宁,门窗作响,墙壁表面出现裂纹;6度:惊慌-人站立不稳,家畜外逃,器皿翻落,简陋棚舍损坏,陡坎滑坡;7度:房屋损坏-房屋轻微损坏,牌坊,烟囱损坏,地表出现裂缝及喷沙冒水;8度:建筑物破坏-房屋多有损坏,少数破坏路基塌方,地下管道破裂;9度:建筑物普遍破坏-房屋大多数破坏,少数倾倒,牌坊,烟囱等崩塌,铁轨弯曲;10度:建筑物普遍摧毁-房屋倾倒,道路毁坏,山石大量崩塌,水面大浪扑岸;11度:毁灭-房屋大量倒塌,路基堤岸大段崩毁,地表产生很大变化;12度:山川易景-一切建筑物普遍毁坏,地形剧烈变化动植物遭毁灭;新中国成立以来历次6级以上的地震===============2010年04月21日:全国降半旗为玉树遇难同胞祈福,全国为玉树2064人遇难同胞默哀2010年04月14日09时25分许: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北纬33.2,东经96.6) 发生6.3级地震。
2010年04月14日07时49分许: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北纬33.2,东经96.6)发生7.1级地震,震源深度14千米。
2010年3月4日8时18分50秒:台湾高雄市甲先乡(东经:120.7度,北纬:22.98度)发生6.7级地震。
2009年12月19日21时03分:台湾花莲东南方海域发生6.8级地震。
2009年8月28日09时52分: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北纬37.6度,东经95.8度) 发生6.4级地震。
20世纪世界十大自然灾害

20世纪世界十大自然灾害在 20 世纪,人类社会经历了许多巨大的自然灾害,这些灾害给全球各地的人们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和难以磨灭的伤痛。
以下是 20 世纪世界十大自然灾害。
1、 1906 年美国旧金山大地震1906 年 4 月 18 日清晨 5 点 12 分左右,美国旧金山发生了一场里氏78 级的大地震。
地震持续了约 40 秒,但造成的破坏却极为严重。
地震导致房屋倒塌、道路断裂、桥梁垮塌,城市的基础设施几乎完全瘫痪。
大火随后在废墟中蔓延开来,由于消防设施在地震中受损,火势难以控制,整整烧了三天三夜。
据估计,这场灾难造成了约 3000 人死亡,超过 225 万人无家可归,经济损失更是高达 5 亿美元。
旧金山这座繁华的城市瞬间陷入了一片废墟,重建工作花费了数年时间。
2、 1918 年西班牙大流感1918 年爆发的西班牙大流感是人类历史上最致命的传染病之一。
这场流感并非起源于西班牙,但却因西班牙当时的疫情报道较为公开而得名。
流感在全球范围内迅速传播,感染人数多达数亿,死亡人数估计在 2500 万至 1 亿之间。
这场大流感的特点是传播速度极快,死亡率高,且对年轻人的影响尤为严重。
它不仅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巨大威胁,还对全球的经济和社会秩序造成了严重冲击。
许多工厂、学校、商店被迫关闭,交通和贸易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3、 1931 年中国长江大水灾1931 年,中国长江流域发生了一场罕见的大水灾。
由于当年气候异常,降雨量大幅增加,长江流域的江河湖泊水位迅速上涨,最终引发了严重的洪涝灾害。
受灾范围包括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等多个省份,受灾人口超过 2800 万,死亡人数达 145 万余人。
大量农田被淹没,房屋倒塌无数,许多人被迫背井离乡。
这场水灾给中国的农业和经济带来了沉重的打击,灾后的重建工作也面临着巨大的困难。
4、 1970 年孟加拉国博拉旋风1970 年 11 月 12 日,孟加拉国遭遇了一场强烈的热带气旋——博拉旋风。
阅读材料1-3: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重大环境问题事件

1976年中国唐山大地震
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11秒,唐山上空出现几次强烈的兰色闪光,地上狂风呼啸,惊雷轰响,大地发了疯似地摇撼,几秒钟后,唐山破碎了,一片死寂,灰色的尘雾浓浓地笼罩着唐山。整个唐山,没有一点声音。
就是这短短的几秒钟,唐山市区和农村682200多间民用建筑中,有656100多间倒塌或受到严重破坏。除夜班人员和极少数早起者,绝大多数唐山人均在睡眠的情况下遭此浩劫。
当10万以中国人民解放军为主力的救灾大军急速赶到时,士兵们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强烈震撼。眼前是他们不敢想象、不愿看到的残酷事实:一座有着百万人口的大城市,被彻底地毁灭了。远处和近处,危楼上和废墟上,以及辨不清方向的废墟深处,呼救、呻吟和幸存者的抱尸长慟,使士兵们沉默进而哭泣起来。
20年前,普里皮亚季和切尔诺尔诺贝利核电站的一声巨响,两座小城变成了空城,核电站30平方公里的范围被列为隔离区,当地居民被迫离开了家乡。
20年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的融化内核一直被包裹在事故发生后用几个月时间仓促建造的由混凝土和金属组成的"石棺"中。据乌克兰官员说,乌政府目前正准备在"石棺"周围新建一个1.8万吨钢结构掩体,用于防范再次发生核泄漏事故。这个"掩体"将耗资10亿至20亿美元,预计2012年完工。
摘引自:《大河报》2006-04-27(20A)
切尔诺贝利核反应堆爆炸事件
1986年4月26日,前苏联核专家在检测切尔诺贝利的一座核反应堆时,关闭了备用冷却系统,并且只用8根碳化硼棒控制核裂变的速度,按照标准的程序应该用15根,结果失控的链式反应掀掉了反应堆的钢筋混凝土盖,并且造出一个火球,放出来的辐射超过长崎和广岛原子弹辐射总和的100倍。大约有4300人最终因此而死亡,7万多人终生残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世纪中国大陆特大地震时间
地点
震级
死亡人数
海原地震
1920年12月16日20时5分53秒宁夏海原县
8.5级
24万人
古浪地震
1927年5月23日6时32分47秒甘肃古浪
8级
4万余人
昌马地震
1932年12月25日10时4分27秒甘肃昌马堡
7.6级
7万人
叠溪地震
1933年8月25日15时50分30秒
四川茂县叠溪镇
7.5级
2万多人
察隅地震
1950年8月15日22时9分34秒西藏察隅县
8.5级
4000人
邢台地震
1966年3月8日/3月22日
河北隆尧县/宁晋县
6.8/
7.2级
8064人
通海地震
1970年1月5日1时0分34秒云南省通海县
7.7级
15621人
海城地震
1975年2月4日19时36分6秒辽宁省海城县
7.3级
1328人
唐山地震
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54点2秒
河北省唐山市
7.8级
24.2万人
澜沧、耿马地震
1988年11月6日21时3分、21时16分云南省澜沧、耿马
7.6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