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视频公开课程拍摄制作技术标准

合集下载

视频公开课标准

视频公开课标准

附件:1精品视频公开课拍摄制作技术标准(2013年版)根据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工作的需要,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主要包括视频公开课的音视频录制、后期制作和文件交付等基本技术规范。

一、录制要求(一)课程时长每门课程总讲数应至少5讲,每讲时长30~50分钟。

删除与教学无关的内容。

(二)录制场地录制场地应选择授课现场,可以是课堂、演播室或礼堂等场地,面积在50平方米以上。

录制现场光线充足、环境安静、整洁,避免在镜头中出现有广告嫌疑或与课程无关的标识等内容。

(三)课程形式成片统一采用单一视频形式。

(四)录制方式及设备1.拍摄方式:根据课程内容,采用多机位拍摄(3机位以上),机位设置应满足完整记录课堂全部教学活动的要求。

2.录像设备:摄像机要求不低于专业级数字设备,在同一门课程中标清和高清设备不得混用,推荐使用高清数字设备。

3.录音设备:使用若干个专业级话筒,保证教师和学生发言的录音质量。

4.后期制作设备:使用相应的非线性编辑系统。

(五)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及录制教师在录制前应对授课过程中使用的多媒体课件(PPT、音视频、动画等)认真检查,确保内容无误,排版格式规范,版面简洁清晰,符合拍摄要求。

在拍摄时应针对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拍摄方式,与后期制作统筹策划,确保成片中的多媒体演示及板书完整、清晰。

二、后期制作要求(一)片头与片尾片头不超过10秒,应包括:学校LOGO、课程名称、讲次、主讲教师姓名、专业技术职务、单位等信息。

片尾包括版权单位、制作单位、录制时间等信息。

(二)技术指标1.视频信号源(1)稳定性:全片图像同步性能稳定,无失步现象,CTL同步控制信号必须连续:图像无抖动跳跃,色彩无突变,编辑点处图像稳定。

(2)信噪比:图像信噪比不低于55dB,无明显杂波。

(3)色调:白平衡正确,无明显偏色,多机拍摄的镜头衔接处无明显色差。

(4)视频电平:视频全讯号幅度为1Ⅴp-p,最大不超过1.1Ⅴp-p。

其中,消隐电平为0V时,白电平幅度0.7Ⅴp-p,同步信号-0.3V,色同步信号幅度0.3V p-p (以消隐线上下对称),全片一致。

教高司函〔2011〕105号:关于启动2011年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工作的通知

教高司函〔2011〕105号:关于启动2011年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工作的通知
历史学类 公共管理类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
20世 纪 的世界 旅游文化学 人类与核科技发展
翟长海 、 吴斌等 专业课
冯玮
沈祖祥
复旦大学
' 纣
复旦大学
o ∠
' 纣
同济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 i
' i
上海交通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 △
华东师范大学
' △
袁竹书 邵红 霞、 程训佳 病原生物与人类 1 公共课 等 批判勹 眭思维与训练 公共课 陈君华 专业基 眼科学 范先群 础课 公共课 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 彭崇胜 庞维国、 沈烈敏 公共课 学习心理学 等 世界现代史 郑寅达 、 林广等 基 础课 科技信 息图示设计 中国古代文学经典杨雨Fra bibliotek哲学类
公共课 专业基 础课 专业基 础课 专业课 专业课 公共课 公共课
素质教育类 中国语言文 学类
机械类 基础 医学类 临床 医学类 预防医学类
中南大学
湖南大学 湖南大学 湖南大学 国防科技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 大学 中山大学 中山大学 中山大学
n υ
流行病学
现代 礼仪
蔡 自兴、 丽珏 刘 等 罗学港 、 李志远 等 张亚林 谭红专、 刘爱忠 等 袁涤非 王奕奕 等
edu。 cn,
2)。
光盘外观请标注学校名称 、课程名称 、主
附件 :1。 ⒛1ェ 年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选题名单
2.精 品视频公开课拍摄制作技术标准
附件 ⒈
zO11年 精 品视 频公 开课建设选题名单
序号
1
学校
课程名称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中国古代政治与文化
科学是什 么

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优秀教学资源展示活动课例类作品视频技术要求

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优秀教学资源展示活动课例类作品视频技术要求

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优秀教学资源
展示活动课例类作品视频技术要求
1.课例必须是完整的一个标准课时的课。

小学40分钟、初中45分钟、高中45分钟、幼儿园20分钟左右。

2.课例拍摄须采用专用摄像设备,建议采用双机位或多机位的方式进行录制。

在教学中师生使用的电子设备(如交互式电子白板、互动电视、移动终端、师生的教学用电脑、AR/VR设备等)上的图像信号需单独采集或录制。

用摄像机附带麦克风或专用麦克风采集声音。

3.教学视频要保证图像清晰,能够清楚地呈现师生活动和交互产品画面;画面无抖动、无倾斜、无变形;白平衡准确,曝光适当;声音清楚无杂音。

4.拍摄过程中,要注意学生学习活动的拍摄。

录制完成后,要对上课录像和交互产品图像进行编辑,恰当展示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和教学内容。

5.拍摄完成后,对多个摄像机拍摄的视频内容及交互式电子设备采集到的内容进行编辑合成,将多路信号编辑到一个视频文件中。

6.微课视频拍摄设备不限(如DV摄像机、数码摄像头、录屏软件等均可)。

视频中建议出现教师本人讲课的同步画面。

视频时间为5—10分钟。

7.视频片头要求蓝底白字、楷体、时长5秒,显示教材
版本、学段学科、年级学期、课名、教师姓名和所在单位等信息。

8.视频分辨率在720*576 或以上,码流为0.5-1Mbps,格式为MP4,文件大小不超过1GB。

微课视频大小建议不超过100MB。

公开课拍摄技术标准

公开课拍摄技术标准

视频公开课拍摄制作技术标准视频公开课的拍摄技术标准主要包括视频公开课的音视频录制、数据采集和网络传输等基本技术规范。

目前国内已经有各种解决方案,其中天空教室仕频公开课解决方案()比较完善,可以协助高校建设视频公开课。

一、录制要求(一)录制场地录制场地应选择授课现场,可以是课堂、演播室或礼堂等场地。

要求录制现场光线充足、环境安静,保证多媒体展示或板书清楚,面积在50平方米以上。

(二)录制方式、设备与制作1.拍摄方式:根据课程内容,采用多机位拍摄,机位设置应满足完整记录课堂全部教学活动的要求。

2.录像设备:摄像机要求不低于专业级数字设备,推荐使用高清数字设备。

3.录音设备:采用若干个专业级话筒,保证教师和学生发言的录音质量。

4.后期制作:使用相应的非线性编辑系统。

(三)交付格式视频采用H.264 (MPEG-4 Part 10: profi1e=main, 1evel=3.0)编码的、不包含字幕的MP4格式(建议用二次压缩),音频压缩采用AAC(MPEG-4 Part 3)格式。

学校应保留原始素材与成片。

同时交付独立的SRT格式的字幕文件。

二、制作要求(一)片头与片尾片头不超过10 秒,应包括:学校LOGO、课程名称、讲次、主讲教师姓名、职称、单位等信息。

片尾包括版权单位、制作单位、录制时间等信息。

(二)课程内容公开课应为符合学校教学安排的课程,或以系列、专题方式呈现的讲座,总讲数应大于3讲,每讲时长应在30分钟左右。

在视频的后期制作中,应编辑删除与教学无关的内容。

(三)课程形式统一采用单一视频形式。

三、技术指标(一)视频信号源1.稳定性:全片图像同步性能稳定,无失步现象,CTL同步控制信号必须连续;图像无抖动跳跃,色彩无突变,编辑点处图像稳定。

2.信噪比:图像信噪比不低于55dB,无明显杂波。

3.色调:白平衡正确,无明显偏色,多机拍摄的镜头衔接处无明显色差。

4.视频电平:视频全讯号幅度为1Ⅴp-p,最大不超过1.1Ⅴp-p。

精品视频公开课拍摄制作技术标准【模板】

精品视频公开课拍摄制作技术标准【模板】

附件 1(2022年版)根据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工作的需要,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主要包括视频公开课的音视频录制、后期制作和文件交付等基本技术规范。

一、录制要求(一)课程时长每门课程总讲数应至少5讲,每讲时长30~50分钟。

删除与教学无关的内容。

(二)录制场地录制场地应选择授课现场,可以是课堂、演播室或者礼堂等场地,面积在50平方米以上。

录制现场光线充足、环境肃静、整洁,避免在镜头中浮现有广告嫌疑或者与课程无关的标识等内容。

(三)课程形式成片统一采用单一视频形式。

(四)录制方式及设备1 .拍摄方式:根据课程内容,采用多机位拍摄(3机位以上),机位设置应满足完整记录课堂全部教学活动的要求。

2 .录相设备:摄像机要求不低于专业级数字设备,在同一门课程中标清和高清设备不得混用,推荐使用高清数字设备。

3 .录音设备:使用若干个专业级话筒,保证教师和学生发言的录音质量。

4 .后期制作设备:使用相应的非线性编辑系统。

(五)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及录制教师在录制前应对授课过程中使用的多媒体课件(PPT、音视频、动画等)认真检查,确保内容无误,排版格式规范,版面简洁清晰,符合拍摄要求。

在拍摄时应针对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拍摄方式,与后期制作统筹策划,确保成片中的多媒体演示及板书完整、清晰。

二、后期制作要求(一)片头与片尾片头不超过10秒,应包括:学校LOGO、课程名称、讲次、主讲教师姓名、专业技术职务、单位等信息。

片尾包括版权单位、制作单位、录制时间等信息。

(二)技术指标1.视频信号源( 1 )稳定性:全片图象同步性能稳定,无失步现象, CTL同步控制信号必须连续:图象无颤动跳跃,色采无突变,编辑点处图象稳定。

( 2 )信噪比:图象信噪比不低于55dB ,无明显杂波。

( 3 )色调:白平衡正确,无明显偏色,多机拍摄的镜头衔接处无明显色差。

(4)视频电平:视频全讯号幅度为1Ⅴp-p ,最大不超过1.1Ⅴp-p。

其中,消隐电平为0V时,白电平幅度0.7Ⅴp-p ,同步信号- 0.3V ,色同步信号幅度0.3V p-p (以消隐线上下对称) ,全片一致。

精品课程录像标准

精品课程录像标准

国家精品课程教学录像上网技术标准根据《国家竞聘课程建设工作实施办法》关于国家精品课程“需在网上提供不少于45分钟的现场教学录像”的规定,参考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标准体系和11项试用标准(简介)V1.0版》以及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教育技术分技术委员会的《平台与媒体标准族谱(CELTS-17)》,制定本技术标准。

本标准包括音、视频素材采集和录像上网共享的基本技术要求。

它从资源开发的角度,定义了各类资源应符合的技术要求,所有国家精品课程上网教学录像的开发、制作均应以此为标准执行。

1. 录像环境(即讲课教室)光线充足、安静,教师衣着整洁,讲话清晰,板书清楚。

2. 音频素材采集的技术要求●数字化音频的采样频率不低于11 KHZ。

●量化位数大于为8位。

●存储格式为WAV、MP3、MIDI或流式音频格式。

●音频数据都要制作成流式媒体格式(rm、wma或m3u)格式。

●语音采用标准的普通话(英语及民族语言版本除外)配音。

●英语使用标准的美式或英式英语配音,特殊语言学习和材料除外。

●音频播放流畅。

3. 视频素材采集的技术标准●视频集样使用Y、U、V分量采样模式,采样基频率为13.5MHz。

●彩色视频素材每帧图像颜色数不低于256色。

●黑白视频素材每帧图像灰度级不低于128级。

●存储格式为AVI格式、QuickTime格式、MPEG格式或流式媒体格式之一。

●所有视频数据都需要制作成流式媒体格式(rm、ra、wmv或asf格式)。

●视频类素材中的音频与视频图像有良好的同步。

●音频播放流畅。

4. 视频上网发布标准●发布系统符合国际标准,如流媒体采用RTP、RTCP、UDP、MMS、RTSP及HTTP 等流媒体协议。

视频服务器为各高校负责架设的服务器,要求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具有较强的冗余能力,支持每天24小时不间断服务,保证评审、公示和发布后的正常浏览。

●服务器端视频文件建议使用avi、wmv、asf或格式,编码方式采用Mpeg-4标准,使用流媒体服务器对外发布。

精品课程教学录像技术标准

精品课程教学录像技术标准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精品课程教学录像拍摄制作技术标准针对精品课程教学录像与教学资源建设项目的需要,特制定本标准。

主要包括课程教学录像的音视频录制、数据采集和网络传输等基本技术规范。

一、制作要求(一)录制场地为了保证录制教学录像质量,拍摄场地要求环境整洁、照明充足、安静无干扰,一般建议在专业的演播室中录制。

(二)录制方式、设备与制作1.拍摄方式:根据课程内容,采用多机位现场切换拍摄,机位设置应满足完整记录课堂全部教学活动的要求。

2.录像设备:摄像机、录像机要求不低于专业级数字设备,推荐使用高清数字设.备。

3.录音设备:采用若干个专业级话筒,保证教师和学生发言的录音质量。

4.后期制作:使用高清非线性编辑系统。

(三)交付格式视频采用H.264 (MPEG-4 Part 10: profi1e=main, 1evel=3.0)编码的、的MP4格式(建议用二次压缩),音频压缩采用AAC(MPEG-4 Part 3)格式。

本中心保留原始素材与成片。

二、技术指标(一)视频质量1.稳定性:镜头稳定无摇晃、无抖动跳跃,镜头色彩无突变,剪辑点处图像切换稳定流畅。

2.信噪比:图像信噪比不低于55dB,无明显澡点杂波。

3.色调:白平衡正确,无明显偏色,多机拍摄的镜头拍平衡、亮度一致,无明显色差。

(二)音频质量1.声道:中文内容音频信号记录于第1声道,音乐、音效、同期声记录于第2声道,若有其他文字解说记录于第3声道。

2.电平指标:-12db- - -8db声音应无明显失真、放音过冲、过弱。

3.音频信噪比不低于48db。

4.声音和画面要求同步,无交流声或其他杂音等缺陷。

5.声音清晰,无失真、噪声杂音干扰、音量忽大忽小现象。

解说声与现场声无明显比例失调,解说声与背景音乐无明显比例失调。

(三)音视频网络传输格式技术要求数字化音频制作推荐使用双声道,采样率不低于44.1KHz,压缩采用ACC(MPEG-4 Part3)格式,码流率不低于128Kbps。

浅谈精品视频公开课程的拍摄制作与技巧

浅谈精品视频公开课程的拍摄制作与技巧

科技视界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 科技视界精品视频公开课程建设是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根据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工作的需要,教育部特制定了精品视频公开课拍摄制作技术标准。

该标准对视频公开课的音视频录制、后期制作和文件交付等基本技术规范都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精品视频公开课的拍摄制作过程是漫长的,不同类型的课程在拍摄手法和后期编辑内容上都完全不同,这就意味着前期规划要根据实际课程来设计。

如何制作好一个精品视频公开课程,在精品视频公开课程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些什么技巧,本文在制作各种不同类别的精品视频公开课程时,不仅能在硬指标上满足教育部所提出的技术标准,同时使其兼具知识性和艺术性,交付优秀的视频作品。

精品视频公开课程是以高校学生为服务主体,同时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的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网络视频课程与学术讲座。

视频公开课不仅展示了各位教学教师的风采,同时更是网络上学生们了解学校教学模式和文化底蕴的最好途径之一,从拍摄技术的角度看,精品视频公开课程画面是将授课现场讲课的内容通过镜头搜集、整理后呈现给学生的一种镜头组合。

所以对精品视频公开课的制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整个录制过程分为前期拍摄、采集素材、后期编辑和生成流媒体文件四个阶段。

每个阶段都需要1倍的课时,耗时比较长。

1前期拍摄精品视频公开课程长度一般在30-50分钟之间,在实际拍摄过程中,一般拍摄时会超出规定课长,便后期的剪辑。

在视频后期制作中要删除与课程无关的内容。

录制地点最好选择在演播厅,由于演播厅的特殊功能,录像的声音和图像质量都非常好而且调度起来也方便。

当然还可以选择在授课现场,可以是课堂,也可以选择在礼堂等地。

为了制作出满足精品课程音视频质量要求的录像,我们必须做很多工作。

如果在教室,为满足拍摄的需求,我们的拍摄时尽量安排在光线比较好的白天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视频公开课程拍摄制作技术标准精品视频公开课程拍摄制作技术标准
根据精品视频课程建设工作的需要,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主要包括视频公开课的音视频录制、后期制作和文件交付等基本技术规范。

一、前期录制要求
(一)录制场地
录制场地应选择授课现场,可以是课堂、演播室或礼堂等场地,面积在50平方米以上。

要求录制现场光线充足、环境安静、整洁,避免在镜头中出现有广告嫌疑或与课程无关的标识等内容。

(二)课程形式
成片统一采用单一视频形式。

(三)录制方式及设备
1.拍摄方式:根据课程内容,采用多机位拍摄(3机位以上),机位设置应满足完整记录课堂全部教学活动的要求。

2.录像设备:摄像机要求不低于专业级数字设备,推荐使用高清数字设备。

3.录音设备:使用若干个专业级话筒,保证教师和学生发言的录音质量。

4.后期制作设备:使用相应的非线性编辑系统。

(四)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及录制
教师在录制前应对授课过程中使用的多媒体课件(PPT、音视频、动画等)认真检查,确保其文字、格式规范,没有错误,符合拍摄要求。

在拍摄时应针对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拍摄方式,确保成片中的多媒体演示及板书完整、清晰。

二、后期制作要求
(一)片头与片尾
片头不超过10秒,应包括:学校LOGO、课程名称、讲次、主讲教师姓名、专业技术职务、单位等信息。

片尾包括版权单位、制作单位、录制时间等信息。

(二)技术指标
1.视频信号源
(1)稳定性:全片图像同步性能稳定,无失步现象,CTL同步控制信号必须连续:图像无抖动跳跃,色彩无突变,编辑点处图像稳定。

(2)信噪比:图像信噪比不低于55dB,无明显杂波。

(3)色调:白平衡正确,无明显偏色,多机拍摄的镜头衔接处无明显色差。

(4)视频电平:视频全讯号幅度为1?p-p,最大不超过1.1?p-p。

其中,消隐电平为0V时,白电平幅度0.7?p-p,同步信号-0.3V,色同步信号幅度0.3Vp-p(以消隐线上下对称),全片一致。

2.音频信号源
(1)声道:中文内容音频信号记录于第1声道,音乐、音效、同期声记录于第2声道,若有其他文字解说记录于第3声道(如录音设备无第3声道,则录于第2声道)。

(2)电平指标:-2db---8db声音应无明显失真、放音过冲、过弱。

(3)音频信噪比不低于48db。

(4)声音和画面要求同步,无交流声或其他杂音等缺陷。

(5)伴音清晰、饱满、圆润,无失真、噪声杂音干扰、音量忽大忽小现象。

解说声与现场声无明显比例失调,解说声与背景音乐无明显比例失调。

1
三、视、音频交付文件
(一)交付载体
1.所有视频文件及相应的SRT唱词文件请刻录在CD-R光盘上,并对刻录光盘做封口处理。

2.每张CD-R光盘只能刻录一讲内容(包括每一讲的视频文件及相应的SRT唱词文件),并在盘面上注明该讲讲次、标题及主讲教师、时长等信息。

(二)视频压缩格式及技术参数
1.视频压缩采用H.264/AVC(MPEG-4Part10)编码、使用二次编码、不包含字幕的MP4格式。

2.视频码流率:动态码流的最高码率不高于2500Kbps,最低码率不得低于1024Kbps。

3.视频分辨率
(1)前期采用标清4:3拍摄时,请设定为720×576
(2)前期采用高清16:9拍摄时,请设定为1024×576
4.视频画幅宽高比
(1)分辨率设定为720×576的,请选定4:3
(2)分辨率设定为1024×576的,请选定16:9
5.视频帧率为25帧/秒
6.扫描方式采用逐行扫描
(三)音频压缩格式及技术参数
1(音频压缩采用AAC(MPEG4Part3)格式
2(采样率48KHz
3(音频码流率128Kbps(恒定)
4(必须是双声道,必须做混音处理。

(四)封装
采用MP4封装
(五)外挂唱词文件
1(唱词文件格式:独立的SRT格式的唱词文件。

2(唱词的行数要求:每屏只有一行唱词。

3(唱词的字数要求:画幅比为4:3的,每行不超过15个字;画幅比为16:9的,每行不超过20个字。

4(唱词的位置:保持每屏唱词出现位置一致。

5(唱词中的标点符号:只有书名号及书名号中的标点、间隔号、连接号、具有特殊含意的词语的引号可以出现在唱词中,在每屏唱词中用空格代替标点表示语气停顿,所有标点及空格均使用全角。

6(唱词的断句:不简单按照字数断句,以内容为断句依据。

7(唱词中的数学公式、化学分子式、物理量和单位,尽量以文本文字呈现;不宜用文本文字呈现的、且在视频画面中已经通过PPT、板书等方式显示清楚的,可以不加该行唱词。

2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