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建筑赏析-西泽立卫
居住原理——西泽立卫

居住建筑设计原理行为之下——西泽立卫行为之下——西泽立卫摘要:西泽立卫的建筑思想,及作品——森山公寓:受东京超级碎片城市结构的启发,西泽立卫的新型综合住宅区的设计与以往传统公寓住宅区的结构截然不同,他设计了一个崭新的住宅机体,使每一套房子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
关键词:西泽立卫森山公寓公共性空间西泽立卫是一批富有才气和创新能力的激进青年建筑师中最为典型的代表。
在80-90年代浮出水面,之后迅速窜红而一跃成为世界级建筑大师,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西泽作品中最令人感兴趣的地方在于建筑师对待空间的态度和考察空间的方式。
日本建筑评论家五十岚太郎说,西泽考察空间的方式是很具独创性,他仿佛站在一架变焦相机的背后,不断调整变焦,不断改变放大缩小的倍数,从而观察到别样的,丰富多彩的空间状态。
西泽说虽然建筑是一项复杂的工作,空间以外可能还有更多的东西,但空间对他来说非常重要,这是很明确的。
西泽喜欢的空间是一种开放的,有公共性的空间,与许多人进进出出,有公共性的,交流的空间,比如咖啡馆,露天茶室,人们可以自由的进出是一个公共的空间,同时,又有私密性的一面,人们聚在一起,同时也在做自己的事情。
有看书的有等朋友的人,也有谈话的人,各种各样的私密性同时存在,而整体又是一个公共的开放的空间,他关注的正是这种状态,而不是空间形态,比如解构主义建筑空间,有各种各样的变化,可是与功能,状态,私密性.等没有关系,是一种装饰性的形态,这是西泽不喜欢的。
西泽他自己说大学期间比较喜欢文丘里和库哈斯。
首先,文丘里无视历史,同等的看待罗马风建筑,巴罗克建筑,柯布西野和赖特的现代建筑,完全打破了当时的历史。
虽然他很重视“历史”。
他评价建筑不是从“历史”的角度来判断一个建筑是否重要,而是强调这个建筑对自己是否重要,用自己建立的体统对历史上的建筑进行评价,完全不用“历史”的审美体系,也就是完全无视“历史”。
这给他很大的启发。
80年代后期他在大学学习,解构主义刚开始流行,来势汹汹,但他对其没有一点兴趣。
妹岛和世与西泽立卫作品:金泽21世纪艺术博物馆

白色,轻盈,超薄,透明
• 1966出生于日本神奈川 • 1988毕业于日本横滨国立大学,
获学士学位
西泽的“空间状态” 一个单一的空间,在同一层上展 开,但他在你意想不到地方开一
• 1990获得日本横滨国立大学的硕
个洞,或是加入楼梯,让充分体
L/O/G/O
与西泽立卫作品:金泽21世纪艺术博物 馆
简要介绍
妹岛和世
• 简介
• 1965出生于日本茨城县
• 1979毕业于日本女子大学,获学 士学位
妹岛的“白色暧昧”
我觉得做建筑需要坚持,不轻 易放弃自己的想法
建筑 是一个人与城市沟通的媒介 ———“妹岛哲学”核心
• 1981获日本大学硕士学位,之后 进入伊东丰雄建筑事务所工作
做了空隙的处理 .
3通透性
创建了一个传播这个城市 的每一个并列设施 .
设计理念
有别于一般的美术馆分栋或是分层展览的概念, 金泽21世纪美术馆以两大主轴为主要设计方向
•是美术馆内的空间必须要有依展览而变化的弹性,且 要是一个综合空间,彼此之间要有强烈的关联性。
•是美术馆注重“人与环境”的价值,不论是访客, 学者,美术馆馆员,其活动范围(包括馆外空间)
• 由于20世纪90年后,日本经济发展缓慢,加上视 觉多媒本设施的普及对传统美术馆的冲击,最近 10年间日本美术馆的参观人数减少1000万,在这 种社会环境下,如何通过新的设计理念和运作方 法,把人们新吸引到美术馆来,是设计者面临的 难题
博物馆平面分析
画廊 设 计 廊 艺术图书馆
剧院
博物馆有四个入口
• 1)要成为一个移动的博物馆与当代社会的 第一步
• 2)要创建一个公民的参与,一起为导向博 物馆和振兴社区
妹岛和世的不确定性

二、妹岛和世和西泽立卫的建筑思想建筑界从上个世纪60-70年至今,一直酝酿和加深对“不确定性”的认识,虽然经过了后现代主义和解构主义的浅层解读或者误读,终于走向其拨开云雾见天日的时候,这在新一代的建筑师如妹岛和世与西泽立卫身上表现得更加尤为明显。
在前面师承关系上,可以看出建筑上的“不确定性”表现在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只有作为三位一体完整地融合一起的时候,才能确定地说建筑界对后现代社会中“不确定性”真正地领悟了和理解了。
这三个方面分别是:形式上的不确定性,功能上的不确定性和设计方法的不确定性。
其实,还有概念的不确定性,观念的不确定性等等。
这些都可以归属到上面的三种之内,从目前建筑界的发展状况来讲,和当代人们对建筑认识深度来看,分成三个方面来论述,应该说可以比较全面地把建筑上的“不确定性”的发展成果阐述清楚。
(一)形式的不确定性形式的不确定性,正确地说法应该是视觉上的不确定性。
在伊东丰雄的“不确定性”主要表现在建筑的轻型材料的使用,从而造成建筑的轻盈感或者说漂浮性。
伊东是从风的研究开始对建筑的流动性和轻盈感所作理解的。
初期,他对“不确定性”的理解,也多局限在形式的“不确定性”上。
到了后来,他偏向了对“半透明性”理解,这个转变应该是对形式“不确定性”的理解的飞跃,甚至可以这样说,是从写实性的“不确定性”向写意性的“不确定性”的巨大的飞跃,这一点至关重要,乃至后来影响到妹岛和世和西泽立卫的建筑的视觉上的“不确定性”,使得他们建筑的空间、通灵剔透,具有“禅”一样的纯净空间(图6)。
虽然妹岛和世和西泽立卫领悟到了这点,并且把老师的认识推到极致。
妹岛和世和西泽立卫的建筑处理,没有伊东丰雄那样,用材料的“形式”来营造轻盈的气氛。
他们的建筑形式反而是笨拙的方形、圆形或方形和园形组合而成的。
他们的建筑外在体量(形式)透出了一种拙朴,但是他们建筑的材料(透明性或半透明性)的使用,应该削弱了形式(体量)的呆板(图7)。
日本建筑师妹岛和世与西泽立卫获2010年“普利兹克奖” 及他们的25个作品说明(附图)

由日本建筑师妹岛和世(Kazuyo Sejima)与西泽立卫(Ryue Nishizawa)共同成立“妹岛和世与西泽立卫建筑事务所”(SANAA ),将获得2010年“普利兹克奖”(Pritzker Prize)。
1、妹岛和世与西泽立卫2、日本金泽的“21世纪当代艺术博物馆”(2004)日本金泽的“21世纪当代艺术博物馆”(2004)普利兹克奖评委会主席洛德-帕伦博(Lord Palumbo)表示:“他们的建筑风格,纤细而有力,确定而柔韧,巧妙但不过分;他们创作的建筑物,成功地与周边环境,及环境中的活动结合在一起,从而营造出一种饱满的感觉及体验上的丰富性;他们非凡的建筑语言,来自他们的协作过程,这个过程独一无二而又激动人心。
基于他们已完成的著名建筑和对新项目的期望,以及上述特色,妹岛和世和西泽立卫成为2010年度的普利兹建筑奖获得者。
”4、日本金泽的“21世纪当代艺术博物馆”(2004)5、日本金泽的“21世纪当代艺术博物馆”(2004)6、日本长野的O-Museum博物馆(1999)评审团称赞他们的建筑物的特色是“最少的材质面板”(minimal material palette)、“很少的细节”(spare details)、“流动的空间结构” (fluid spatial organization)。
7、日本长野的O-Museum博物馆(1999)8、日本东京的“克里斯丁-迪奥大厦”(Christian Dior Building, 2003 )9、日本东京的“克里斯丁-迪奥大厦”(Christian Dior Building, 2003 )“普利兹克奖”设立于1979年。
这是第三次由两位建筑师共同获奖。
10、荷兰阿尔梅勒(Almere)的“德昆斯特林剧院和文化中心”(DeKunstlinie Theater and Cultural Center, 2007 )11、荷兰阿尔梅勒(Almere)的“德昆斯特林剧院和文化中心”(DeKunstlinie Theater and Cultural Center, 2007 )12、德国埃森的“矿业同盟管理学院”(Zollverein School of Management 2006)西泽立卫现年44岁,是到目前为止获得“普利兹克奖”的最年轻的建筑师。
以土为模——丰岛美术馆模板详解

以土为模——丰岛美术馆模板详解丰岛美术馆是水滴形的混凝土壳形结构建筑,由西泽立卫建筑设计事务所设计,于2010年10月17日在香川县・丰岛开馆。
约60mx40m的无柱空间、天花上垂吊的色带在圆形的开口处随着流动的风而摆动,涂了防水剂且微微带有坡度的地面上,水滴似在流动,内藤礼的艺术作品与建筑融为了一体。
以土为模的施工丰岛美术馆的混凝土浇筑是用了没有前例的方法,因三维曲面的屋顶没有接缝,为了实现低成本的浇筑,使用了堆土的模板。
施工时为了不损伤土模板要求慎重施工。
2010年10月开馆的丰岛美术馆,混凝土浇筑前2009年11月拍摄的航空照片。
堆土的上面抹上了水泥灰浆(照片前面部分)的模板。
2010年10月开馆后的丰岛美术馆的南侧照片。
右手边的是艺术空间,左侧远处看到的是咖啡和门厅。
艺术空间的内部,天花上垂吊的色带在圆形的开口处随着流动的风而摆动。
建筑是非常奇特的话,施工方法也非常奇特。
施工上,最大的难题是3次元曲面的屋顶是由混凝土浇筑的。
在美术馆担当项目协调员的鹿岛中国支店的丰田郁美建筑工程部长回忆说:“对于施工一直在摸索合理的浇筑方法”。
因为会考验建筑作品的艺术效果,必需防止烂根,混凝土分期浇筑时的接缝也不想有。
木模板在做曲面浇筑时费用会很高,模板的形状出错时修正也会花很多时间。
保证高精度的同时,考虑是否可以做低成本的曲面模板,考虑了很多最后的解决方案是用堆土的模板。
为了探索堆土的模板,丰田先生前后做了5次实体模型,终于摸索到了“这个可以用”的方法。
流程如下:首先基础用混凝土浇筑,在上面推土,用重型设备牢牢的压实,保证强度。
表面用薄的水泥灰浆抹上形成模板。
水泥灰浆层能防止堆土淋到雨水而变形,也能防止浇筑时泥土的颜色粘到混凝土上。
接下来,在水泥灰浆的模板上扎钢筋。
屋顶的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模板内的土再挖出来。
最后铲除水泥灰浆。
厂船搬运预伴混凝土为了实现没有接缝的天花面,混凝土的浇筑需要没有休息的一次性浇筑完成。
西泽立卫——没有束缚的飘逸建筑打造者

西泽立卫,1966年生于东京都,是日本著名的建筑师,毕业于横滨国立大学。
1987年,妹岛和世离开了工作了6年的伊东丰雄事务所,自立门户。
偶尔回去拜访伊东丰雄的过程中,妹岛和世慢慢认识了新来伊东丰雄事务所的西泽立卫。
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之初,西泽选择了追随妹岛,并于1995年西泽与妹岛和世共同成立SANAA,1996年完成了两人的第一个作品。
在这之后,他们先后拿下了许多国际大奖,他们的荣誉起点是1998年的日本建筑学会奖,到了2004年两人则以金泽21世纪美术馆赢得了当年的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的金狮奖,并在2010年两人一起荣获象征建筑学最高荣誉的普利兹克奖。
除了SANAA 之外,西泽立卫和妹岛和世都有各自独立的工作室,带领着各自进行的项目。
他们在自己的工作室中能独扛大旗,在合作项目中又能相互配合。
在讨论中,他们一个思维感性飘逸,一个维持理性分析,使得他们的作品建筑在创新之余又不显得过于取巧。
正是这样平等而辩证的合作模式,他们成为了不可代替的黄金组合。
其中,西泽立卫与妹岛和世默契配合的同时又有着自己独特的理念。
细致、直观、轻盈、简洁是西泽立卫的建筑设计风格。
他的建筑通常显得异常纯粹、朴实而轻薄。
他的作品多以简约的形态空间的流动感以及与环境巧妙融合为特色,无不体现了西泽立卫在建筑上的实验精神,以及他对另类都会生活模式的兴趣。
——没有束缚的飘逸建筑打造者文/王萱西泽立卫庭院的空间,这也是西泽立卫最喜爱的设计特色。
沿着走廊而建的四个日式庭院清幽静谧,让宾客engawa空间和楼梯设计向拥有百年历史的日本传统住宅建筑致敬俯瞰项目概览大屋顶自然地延续了公园内的有机景观整座美术馆空无一物,既无传世名画,也无新锐精品,每年却吸引世界各地的人们前来朝圣。
原本灰白的、冰冷的、封闭的水泥空间,在自然的温润下,变得和顺且柔软。
项目概览。
形态构成分析-日本十和田市现代美术馆

形态构成分析——十和田市现代美术馆关键词:分散化体块串联十和田市现代美术馆位于日本十和田市,于2008年建成,4月26日正式启用。
它是十和田市政府所拟的【Art Towata】计划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项工程。
而这项计划是以艺术和振兴都市计划为主旨,以【城市随处可以看见艺术】为目标,将市内主要街道,也就是美术馆所坐落的这条长达11.1公里的街道看见,全部化身为公共艺术区,并藉由举办大型艺术活动,邀请艺术家驻市创作,带动市民积极参与艺术。
最终接下这个工程并完成设计的是西泽立卫。
作为一座在展出现代美术作品的同时还能兼顾到市民的社区活动的现代美术馆,十和田市现代美术馆有着不同的空间要求,它的计划包括:演讲空间、工作室、咖啡厅、图书馆、社区公共空间和展览空间。
另外,这个美术馆的大部分艺术品是被明确地委任到这个项目中并长期展示的,这也对其设计提出了特别的要求。
因此,如何处理这些长期展览的艺术品和建筑的关系,如何处理建筑的形态及内外空间以同时满足展览与社区活动的功能要求,实现“随处可以看见艺术”成为了这个设计的主要方向。
面对这些特殊点,西泽立卫也采取了不同一般的手段。
不同于传统美术馆的整形和大体量空间,西泽立卫采取了相反的策略——分散化。
演讲空间、工作室、咖啡厅、图书馆、社区公共空间及展览空间等功能空间所需要的的建筑体量被打散成了十六个大小不一的方盒子并看似随意地散落在街边。
当然,这些盒子也不是完全独立分离的,它们之间以透明的玻璃长廊相连。
从每一个体块来看,它们是作为十分纯粹的体存在的。
在立面上主要以白色材料覆盖,除了竖向线条外没有过多的装饰,它们以低调谦逊的状态坐落于环境之中,而非其他很多展览馆的夸张和强势,只是作为那些色彩斑斓形状多样的现代艺术品的一个画布,也同沿街的樱花一起营造了宁静安详之感。
每个沿街面的展厅都有一面落地大玻璃墙面,他使得在室内的参观者可以看到室外的景色,室外的来往行人也可以欣赏室内的展览,这样便实现了“随处可见艺术”的设想。
东京垂直住宅 西泽立卫domus

43
Vertical thresholds
Tokyo, JP
花园住宅,藤本壮介
京的“极端认知”的《超合法建筑图鉴》<Super Legal Buildings>中的一
组案例相邻)。白天和周末,这栋建筑的首层向公众开放,他们可以直接上到 上层空间中,那里通常会举行各种活动,民众的使用为它带来了勃勃生机。 相比妹岛和世所建的芝浦的“公共空间”概念,下面介绍的这两座私人住宅 则涉及到与城市文脉相反的领域。第一个是西泽立卫所设计的一栋四层住 宅,位于城市中一块狭窄的用地上,在选址上回应了他的“业务合作伙伴”客 户想要生活在城市中心的愿望。这里靠近他们办公以及管理全球业务的地 点。第二个是由藤本壮介设计的位于东京一个居民区的独立住宅,它的周围 环绕着一些不寻常的小商店、低矮的住宅,人们的出行主要依靠步行或者自 行车。 建筑楔入两座高层建筑之间,消失在主路上,狭窄的“西泽住宅”虽然临街,
Domus China 065
June 2012
•
朝南,NA住宅为全钢材框架构造,
以 玻 璃 表 面 覆 层,覆 层 没有 安 装 框 架。只有门窗装了木质框架
• Facing south, the House NA has an all-steel frame construction in which glazed surfaces and cladding have been mounted without frames. Only doors and windows have wooden frame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块面积: 164.4 sqm
建筑面积: 60.42m 总楼面面积: 113.62 sqm
这座小住宅坐落于东京郊区绿树丛 生、风景如画的地方,乘火车大约 有1小时的路程。在大树环绕的山 谷中,一排房屋沿着山谷底部排开 ,房屋前面是茂密的森林,后面是 悬崖峭壁。建筑基地占据了这个区 域的一段。
Page
16
空间结构
客户要求建造一间大的起居室、一间卧室、一间书房以及一间可容纳 两辆车的车库。这座建筑包括一个带储藏室的地下室。地上有两层楼 ,一楼是大起居室,二楼是书房、卧室等私人房间。这座住宅是基地 内的3栋建筑之一,与其相邻的是一座专门展示艺术品的艺术馆,以 及一个巨大的容纳仓储等用途的功能性空间。场地设计将3栋建筑和 谐地组织到一起,并体现出了日本文化中对于自然美与人工美高度融 合的追求。
Page
21
设计主题
作为一座在展出现代美术作品的 同时还能兼顾到市民的社区活动的 现代美术馆,十和田市现代美术馆 有着不同的空间要求,它的计划包 括:演讲空间、工作室、咖啡厅、 图书馆、社区公共空间和展览空 间。另外,这个美术馆的大部分艺 术品是被明确地委任到这个项目中 并长期展示的,这也对其设计提出了特别的要求。因此,如何处理这些 长期展览的艺术品和建筑的关系,如何处理建筑的形态及内外空间以 同时满足展览与社区活动的功能要求,实现“随处可以看见艺术”成 为了这个设计的主要方向。
Page
2
设计风格
西泽立卫是2 0 世纪70 年代日本新生 代建筑师的杰出代表。 细致, 直观, 轻盈及简洁是西泽的建筑设计风格, 注重建筑空间体验的人性化 ,趣味性; 他的建筑结构轻盈雅致, 表现出了建 筑空间异常纯粹、朴实纯净而轻又薄 的性格。同时西泽在建筑中所表现出 来的丰富的空间, 复杂的形式,精确 的建筑细部透露着他对日本传统美学 如何在现代建筑空间中加以阐释的思 考。西泽的建筑表达出重视细节和自 然,讲究简单和朴素, 推崇少而简约 的风格, 重视材料的本身特征,喜好 不经掩饰的裸露的材料, 其目的是注 重建筑空间中的情感表达。
Page
8
功能&面积统计
总面积1 3 7 ㎡ 1 餐厅/D i n i n g 2 沙龙/S a lo n 9 1. 2 ㎡ 3 和室/J a p a n e s e r o o m 1 5. 2 ㎡ 4 私人房间1 /P r iv a t e s p ace 9㎡ 5 .私人房间2 /P r iv a t e s p a c e 7. 6 ㎡ 6 庭院1/C o u r y a r d 2 2 ㎡ 7 庭院2 /C o u r y a r d 1 1㎡ 8 庭院3 /C o u r y a r d 5. 5 ㎡
私人空间
公共空间
Page 9
主要材料
木头 玻璃
金属
Page
10
结构体系
Weekend House采用的是杆状 体系的类型,木质框架结构。由 纤细的80mm的柱子构建起建筑 结构体系。平直或杆状构件交织 在一起形成的一个平面或空间的 网格结构。承载结构与隔墙、立 面等外围护结构是完全分离的。 这种特新也是建筑室内增添了灵 活性。 日本的建筑师从20世纪70年代就 开始追求木结构建筑的新型式, 西泽在weekend house 继续沿 用了木框架结构这种传统的结构 体系,为了达到建筑的轻与薄, 柱子异常的纤细、瘦小,木结构 显得更加轻盈,而用很厚的玻璃 桌透向花园的墙体,西泽在这里 试图减弱结构与维护墙体之间的 层级。建筑结构二次弱化。
Page 11
通风、采光
建筑采光通过三个院落得以实现,建筑对外是封闭的,通过院落设置 可开启的院墙、玻璃和天花板的塑料膜的反射将自然光充分的引入室内。 庭院采光使和室与私人房间具有独立性也是建筑冲各个朝向都有良好的 视野。
Page
12
案例二:镰仓住宅
项目位置: 镰仓, 神奈川, 日本 项目类型: 私人住宅
Page 22
建筑特点
不同于传统美术馆的整形和大体量空间,西泽立卫采取了相反的策略 ——分散化。演讲空间、工作室、咖啡厅、图书馆、社区公共空间及 展览空间等功能空间所需要的的建筑体量被打散成了十六个大小不一 的方盒子并看似随意地散落在街边。当然,这些盒子也不是完全独立 分离的,它们之间以透明的玻璃长廊相连。每个沿街面的展厅都有一 面落地大玻璃墙面,他使得在室内的参观者可以看到室外的景色,室 外的来往行人也可以欣赏室内的展览,这样便实现了“随处可见艺术 ”的设想。
Page
19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案例三:十和田市现代美术馆
十和田市现代美术馆位于日本十和田市,于2008年建成,4月26日正 式启用。它是十和田市政府所拟的【Art Towata】计划中最具代表性 的一项工程。而这项计划是以艺术和振兴都市计划为主旨,以【城市 随处可以看见艺术】为目标,将市内主要街道,也就是美术馆所坐落 的这条长达11.1公里的街道看见,全部化身为公共艺术区,并藉由举 办大型艺术活动,邀请艺术家驻市创作,带动市民积极参与艺术。最 终接下这个工程并完成设计的是西泽立卫。
放大与缩小的理性空间
——西泽立卫 设计分析
指导老师:罗姝 学生姓名:董畅 班级:艺设3班 学号:20112538
Page
1
自我介绍
本次经典赏析作业,我选择对西泽立 卫及其建筑进行分析,主要是因为当 初在学习过程中了解了其作品“周末 住宅”,并产生了兴趣。他设计的建 筑细致, 直观,人性化。标题之所以 取名为“放大与缩小的理性空间”, 是因为西泽立卫考察空间的方式是很 具独创性,他仿佛站在一架变焦相机 的背后,可以不断调整变焦,不断改 变放大缩小的倍数,从而设计出别样 的,丰富多彩的空间状态。
的 效 果 ︒ 这 种 感 觉 因 站 立 的 位 置 不 同 而 产
形 的 设 计 给 内 部 空 间 增 添 了 一 种 长 短 不 一
向 街 道 又 面 向 森 林 ︒ 同 时 ︐ 这 种 平 行 四 边
个 平 行 四 边 形 ︐ 而 这 样 就 使 得 该 建 筑 既 面
了 使 房 屋 和 两 侧 的 距 离 相 等 ︐ 平 面 变 成 了 一
Page 13
建筑概况
于 一 座 专 门 制 作 武 士 刀 的 工 厂 ︒ 手 工 开 凿 的 洞 窟 ︐ 该 洞 窟 在 世 纪 曾 经 属 11 留 存 着 一 座 神 道 教 神 社 和 个 在 山 崖 表 面 靠
住 宅 的 基 地 具 有 很 强 的 历 史 背 景 ︓ 这 里
生 了 变 化 ︒
Page
15
建筑材料
室内空间设计对于颜色的运用 进行了细致的考量,通过柔化 色系和深灰色的天花使空间增 加了亲密性。设计师们为这一 设计独创了一系列特殊的材料 。基础墙体由个性化定制的铸 石砌成,通过采用电视显像管 回收再利用制造出的玻璃块为 室内空间提供散射光。水磨石 元素贯穿了整栋住宅。地面的 一部分由中国古董瓷砖构成, 室内游泳池则由釉面火山岩砖 铺设而成。
直岛地中美术馆办公室 (香川县香川郡直岛/办公室,画廊/2004)
船桥公寓 (千叶县船桥市/集合住宅/2002-2004)
森山邸 (东京都/专用住宅+集合住宅/2002-2005) House A (大阪府/专用住宅/2007) 十和田市现代美术馆 (青森县十和田市/美术馆/2008)
Page 5
SANAA
Page 7
建筑概况
建筑位于日本东京的郊区群 马县, 从东京乘车经过两个小 时的高速路就可以到达, 基地 周围比较荒芜,业主的女儿是 一位艺术家, 他希望在这个周 末住宅里能够展览艺术作品, 同时能够接待朋友。建筑所在 基地四面环山. 唯有东面有一 条与外界联系的道路。出于业 主的要求及环境的特殊性. 西 泽采用了合院的形式, 建筑是 由墙体包围的带3 个院落的木 结构。
Page 3
西泽立卫
西泽立卫(1966年 - ), 日本建筑师,横滨国立大学 准教授。 1966年 出生于神奈川县。 1988年 毕业于横滨国立大 学工学部建筑学科。 1990年 横滨国立大学研究 所工学研究科计划建设学专 业硕士课程修毕。 1995年 与妹岛和世共同成 立SANAA。 1997年 成立西泽立卫建筑 设计事务所。 2005年 与妹岛和世一同获 得肖克奖(视觉艺术部门)。 2010年 与妹岛和世一同获 得普利茨克奖。
Page
6
案例一:W e e k e n d Ho u s e 住宅
W e e k e n d H o u s e 是西 泽立卫早期的代表作, 建筑本 身准确地传达了其设计思想: 建筑与环境恰如其分的结合, 通过理性的探寻以达到丰富、 耐人寻味、富有层次的空间和 形式。建筑显得很理性, 但耐 人寻味的简单性中却具有相对 的复杂性。我们试图从几个方 面来找寻建筑设计形成的过程, 体会西泽在高度抽象和复杂的 理性思维背后带来的精确简洁 的空间关系和建筑形式。
Page
20
建筑概况
常设展品是来自12个不同国家 这整个这种化整为零继而通过 的21名作家的22件代表作品。 单元体堆加串联来形成有趣的 其中大部分是大型的装置艺术 空间秩序和预想的场所感的手 作品。每个作品都设有独立的 法,也体现了西泽立对不同场 展厅,各个展厅以玻璃通道相 所的深入理解以及对场所精神 连接,令参观者在馆内参观时 的正确把握。 能享受到一种仿佛在城市中漫 步的感觉。大大小小的展示厅 都设有朝向各个方向的玻璃出 口,整个展馆面朝街道而建, 呈现出一种开放式形态。除了 常设展外,美术馆还会举办各 种特别企划展览活动。
Page 4
作品介绍
周末住宅 (群马县碓冰郡/专用住宅/1997-1998)
Paper Show (东京都港区Spiral Garden/展览会会场布置/1999/会期结束)
镰仓住宅 (神奈川县镰仓市/专用住宅/1999-2001) Love Planet展会场布置 (冈山县冈山市/展览会会场布置/2003/会期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