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藻门

合集下载

归纳总结藻类各门特征

归纳总结藻类各门特征

归纳总结藻类各门特征藻类是一类生物体,属于植物界,具有一定的特征。

通过归纳总结藻类的各门特征,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个生物群体。

下面将对藻类的特征进行分类,介绍其不同门的特点。

一、绿藻门(Chlorophyta)绿藻门是藻类中最为常见的一类,包含了很多种类。

绿藻门的特征包括:1. 细胞含有绿色素a和b,并在光合作用中发挥重要作用;2. 细胞壁中含有纤维素,使其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3. 叶绿体在细胞质中分散。

二、褐藻门(Phaeophyta)褐藻门是一类海藻,通常生长在水深较远的海域,具有以下特征:1. 细胞含有褐色素,使其呈现褐色;2. 细胞壁中含有多糖和蛋白质,使其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3. 细胞质中含有多个叶绿体。

三、红藻门(Rhodophyta)红藻门是一类多细胞生物,通常生长在水深较浅的海域,其特点包括:1. 细胞含有红色素,使其呈现红色;2. 细胞壁中含有纤维素和红藻胶质,使其具有柔软的特性;3. 细胞质中含有多个叶绿体和淀粉颗粒。

四、硅藻门(Bacillariophyta)硅藻门是一类单细胞藻类,具有以下特征:1. 细胞壁主要由二氧化硅(SiO2)构成,呈现玻璃状或贝壳状;2. 细胞质中含有淀粉颗粒,用于能量储存;3. 细胞体多呈椭圆形或长方形。

五、黄藻门(Chrysophyta)黄藻门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淡水和海水中的藻类,其特征包括:1. 细胞含有黄色素和叶绿素a,使其呈现黄绿色;2. 细胞壁中含有硅质,呈现六角形结构;3. 细胞体多呈圆形或卵形。

六、蓝藻门(Cyanophyta)蓝藻门是一类原核生物,其特征包括:1. 细胞中含有叶绿素a和蓝藻蓝蛋白;2. 细胞质中缺乏真核细胞特有的核仁和线粒体;3. 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并能够固氮。

根据以上对藻类各门特征的归纳总结,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到不同藻类门的特点和区别。

这不仅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研究藻类的生态学和分类学问题,还对于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蓝藻门繁殖过程中产生的孢子类型

蓝藻门繁殖过程中产生的孢子类型

## 蓝藻门繁殖过程中产生的孢子类型### 1. 引言蓝藻门是一类原始的藻类生物,其繁殖过程涉及到多种孢子类型的产生。

本篇文章将从多个角度对蓝藻门繁殖过程中产生的孢子类型进行深入探讨,帮助读者全面理解这一复杂而精彩的生物繁殖现象。

### 2. 蓝藻门的生殖方式蓝藻门的生殖方式多样,包括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孢子生殖等。

这些不同的生殖方式直接影响了所产生的孢子类型。

#### 2.1 丝状蓝藻的生殖在丝状蓝藻的生殖过程中,通常会产生两种类型的孢子:游动孢子和非游动孢子。

这两种孢子类型在蓝藻门的繁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2.2 球状蓝藻的生殖与丝状蓝藻不同,球状蓝藻的生殖过程中产生的孢子类型更加多样化,涉及到大小、形状等方面的差异。

这些不同类型的孢子在蓝藻门的繁殖生态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 3. 孢子类型的功能和意义蓝藻门繁殖过程中产生的不同孢子类型具有各自独特的功能和意义。

理解这些功能和意义对于深入理解蓝藻门的繁殖生态至关重要。

#### 3.1 游动孢子的优势与劣势游动孢子具有较强的游动能力,有利于蓝藻门在水体中的传播和扩散。

然而,游动孢子也面临着一定的生存压力和竞争劣势。

#### 3.2 非游动孢子的生态适应性相比于游动孢子,非游动孢子不具备游动能力,但在其他方面具有更强的生存适应性。

非游动孢子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可以迅速繁衍和生长。

### 4. 对蓝藻门繁殖过程的思考蓝藻门的繁殖过程是一个复杂而精巧的生物生态系统,不同孢子类型之间相互协作、竞争和演化。

通过对蓝藻门繁殖过程中产生的孢子类型进行全面评估和探讨,我们对蓝藻门的生态特点和生物学特性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 5. 结语在本文中,我们通过对蓝藻门繁殖过程中产生的孢子类型进行深入探讨,希望读者能够对这一主题有全面、深刻和灵活的理解。

蓝藻门作为原始藻类生物,其繁殖过程中产生的孢子类型不仅展现出了生态多样性,也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思考和启示。

蓝藻门的名词解释

蓝藻门的名词解释

蓝藻门的名词解释蓝藻门(Cyanobacteria),是一类原核生物,被认为是生命进化的重要门类之一。

蓝藻门因其细胞中存在的淀粉颗粒或藻蓝蛋白而得名。

蓝藻门生物广泛分布于地球上各个生态系统中,包括海洋、淡水、土壤和岩石表面等。

它们的存在时间非常长久,可以追溯到约35亿年前的地球上。

蓝藻门的特征在于其细胞兼具细菌和植物的某些特征。

它们具有细菌的原核细胞结构,没有核膜和细胞器,但同时也具有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力。

这使得蓝藻门可以直接从光能中合成有机物质,同时产生氧气。

与其他种类的细菌相比,蓝藻门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生物。

它们在地球上的存在早于真核生物,也早于多细胞生物的出现。

蓝藻门的出现正是生命进化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因为它们首次将光合作用引入了地球的生态系统。

蓝藻门的体型形态多样,既有单细胞个体,也有多细胞的层叠结构。

其中一些形态特殊的蓝藻门生物,如科雷拉(Coleochaete)属,形成了比较复杂的多细胞结构,这在生命进化的历史上非常罕见。

科雷拉在水生环境中生活,其细胞排列成片状或管状,构成了一种类似于植物的体型。

这种多细胞结构为后来的植物演化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基础。

除了在形态上的多样性,蓝藻门的代谢能力也非常丰富。

它们能够适应各种不同的环境条件,包括高盐度、高温度、低氧等。

一些蓝藻门生物甚至能在极端的环境中存活,如热泉、沼泽和冰川等。

这些特性使得蓝藻门成为研究生物适应极端环境的理想模型。

除了在生态学和演化生物学中的重要性,蓝藻门还具有许多实际应用价值。

一方面,蓝藻门在生物土壤结构的形成和固氮作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助于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性。

另一方面,蓝藻门还能够产生一些重要的化学物质,如蓝藻素、微囊藻素等。

这些物质在食品、药品和化妆品等行业具有广泛的用途。

虽然蓝藻门在生态学和应用研究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但它们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问题。

其中最突出的是蓝藻门生物的水华现象。

由于富营养化和环境污染等原因,蓝藻门生物的数量在某些情况下会极大增加,形成大规模的蓝藻水华。

蓝藻门 (Cyanophyta)

蓝藻门  (Cyanophyta)

半知菌纲:菌丝有隔,无有性生殖,仅有准性生殖。
蓝藻门的原始性特征及代表植物;
藻类植物起源的“三条路线”设想;
菌类的共性及其与藻类的不同;
粘菌的生物学特性;
真菌门四纲的区别;
名词:藻殖段、菌丝体、菌丝组织体、 根状菌索、子座、菌核、子实体
(颤藻属)
二、蓝藻的裂殖
单细胞:一分为二
破裂
裂 殖 群体:子细胞形成多细胞的大群体
藻体机械断裂
多个小群体
丝状体:
藻体细胞死亡
异型胞的形成
双凹形分离盘的形成
藻殖段
三、代表植物
1 颤 藻 属: 丝状体,每个细胞的长>宽,短圆柱形,可左右摆动,
中央是核质,边缘是色素质。
藻殖段可由死细胞、机械断裂、分离盘形成。
2 念珠藻属:丝状体,但无规则埋于胶质鞘中形成团块状,无色
无隔菌丝 有隔菌丝
菌丝体:是组成一朵真菌的所有菌丝的统称。 菌丝细胞内原生质无色透明,储存蛋白质、油滴和肝糖,壁的成分 复杂,可含各种非光合色素。 环境条件不良或繁殖时,菌丝则相互密结,变态成菌丝组织体。 常见有3种类型。
菌丝体密结成绳索状,外形似根,可度过不良环境。 根状菌索:
皮层:拟薄壁组织
上缓慢爬行,吞食固体食物;繁殖时,爬到干燥光亮处,变形体上长 出许多长发状突起,形成具柄的孢子囊,其中的许多核 R.D后,形成 单核小原生质,分泌出纤维素的细胞壁,叫孢子。
第二节
真菌门
寄生
(Eumycota)
专性寄生
兼性寄生 专性腐生 兼性腐生
异养
腐生
一、一般特征
(一)营养体 除单细胞外,均有菌丝组成;菌丝能吸收养分或形成假根; 菌丝是纤细的管状体,有两种类型

蓝藻门的演化趋势

蓝藻门的演化趋势

蓝藻门的演化趋势
蓝藻门,又称蓝藻菌门或蓝藻细菌门,是原核生物的一个分类单元,属于细菌界。

蓝藻门内的蓝藻细菌属于光合作用细菌,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碳水化合物和氧气。

在演化过程中,蓝藻门经历了一些重要的变化和适应,如以下几个方面:
1. 细胞结构演化:蓝藻门细胞通常呈丝状或球状,单细胞或多细胞形式都存在。

随着演化的进行,蓝藻门细胞结构也发生了一些改变。

2. 光合作用机制变化:蓝藻门的光合作用机制起源于原始的光合作用细菌,随着演化,蓝藻门细菌发展出不同的光合作用途径,如氧光合作用、无氧光合作用和厌氧光合作用等。

3. 氧化还原能力增强:蓝藻门细菌对于环境中的氧化还原物质的利用能力较强,这使得它们能够适应不同的生存环境。

4. 氮固定能力:蓝藻门细菌具有强大的氮固定能力,能够将大气中的氮转化为可供生物利用的化合物,这在演化过程中对于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需要注意的是,蓝藻门作为原核生物,其演化历史相对复杂,仍然存在许多未知
的问题和争议。

随着科学研究和技术的发展,对于蓝藻门的演化趋势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蓝藻

蓝藻

3、平裂藻属(片藻)Merismopedia
• 藻体的细胞排列十分整齐,通常两个细胞 两两成对,两对一组,4个组成一小群,集 许多小群而成一平板状群体。群体扁平、 整齐,由一层细胞组成。 • 群体中细胞数颇不一致,有32、64以至数 百、上千个。一般个体微小,也有较大的 种类。 • 细胞内含物均匀,仅偶有微小颗粒体存在, 为淡绿色。多为浮游藻类。
2、螺旋藻 Spirulina
• 细胞呈圆筒形,由单细胞或 细胞间隔不明显的多数细胞 所组成的螺旋状体。 • 丝状体外无胶质衣鞘, • 细胞内含物均匀或有颗粒体。 藻体为淡蓝绿色, • 无段殖体,可大量繁殖形成 水华。 • 含蛋白质高达53-72% , • 是人类迄今发现的蛋白质含 量最高的生物。
米国航空宇宙局では宇宙未来 食糧として研究されており、 国連でも難民の栄養補助食品 として活用され、アフリカで の難民の食料として利用され ています。 独立行政法人航空宇宙技術研究所では宇宙ステーシ ョンや月面・火星基地等の微小重力宇宙環境での人 間の生活に不可欠な食料・酸素を生産するために、 長期間にわたって連続的に藻類の培養を可能とする 「ガス閉鎖系生命維持システム」の研究が進められ ています。
• 普通营养细胞增大体积,积累丰富营养,然后 细胞壁增厚而成。厚壁孢子大多出现于丝状体 类型的种类上,它的有无,以及形状、数目、 位置等,均为分类的依据。 • 厚壁孢子有极强的生命力,能在不利环境条件 下长期休眠,当环境好转时孢子萌发成新的丝 状体。
3、厚壁孢子
4、异形胞
• 丝状蓝藻类产生的一种与繁殖有关的特别类 型的细胞, • 由营养细胞特化而成的。 • 异形胞着生在藻丝上的位置有顶端位或胞间 位或与厚壁孢子直接相邻,常作为分类的依 据之一。 • 一般认为异形胞是无生殖功能的孢子或孢子 襄。 • 具有异形胞的蓝藻能固氮,当水中氮缺乏时, 异形胞的数目显著增加。

第二节蓝藻门

第二节蓝藻门

• • •
单细胞类型:一分为二,子细胞分离 群体类型:细胞反复分裂,但不分离,形成群体。 丝状类型:藻殖段繁殖。丝状体某些细胞死亡、或 形成异形胞,或2 个营养细胞间形成双凹分离盘, 或外力使丝状体分成许多小段。每一藻殖段发育成 一个丝状体。
孢子繁殖
厚壁孢子
• 厚壁孢子是由于普通营养 细胞的体积增大,营养物 质的积累和细胞壁的增厚 形成的,此种孢子可长期 休眠,以渡过不良环境。 待环境适宜时,孢子萌发, 分裂形成新的丝状体。
皮果藻属
• 蓝藻常在营养丰富的水体中,夏季大量繁殖,集聚水面,形成水华 (water bloom)。加剧水质污染,因大量耗氧,造成鱼虾缺氧死亡。
色球藻属(Chroococcus)
• 常生于温室的花 盆上或潮湿的岩 石和树干上。 • 植物体为单细胞 或群体。 • 每个细胞都有个 体胶质鞘,同 • • 1、蚊虫毒蛋白基因; 2、解氯蛋白; 3、β-羟丁酸聚合酶基因; 4、超氧物歧化物基因; 5、金属硫蛋白基因; 6、肿瘤坏死因子基因。
蓝藻在植物界中的地位
• 原始性:
• • • • 1、原始核; 2、没有叶绿体及其他细胞器: 3、叶绿素仅有叶绿素a; 4、细胞分裂为直接分裂,没有有性生殖。
地木耳(Nostoc commune)
地木耳丝状体
发菜(Nostoc flagelliforme)
• 发菜生长在宁夏中部和同宁夏毗邻的内蒙古西部的荒漠、半荒漠的 草原上,是多数长排列的单细胞个体,并由掩盖这个个体的胶状物质 组成。形状像人的头发,是名贵的山珍 。
发菜丝状体结构
鱼腥藻属(Anabaena)
• 颤藻在温暖季节生长最旺盛,常在浅水底形成一层蓝 绿色膜状物,或成团漂浮水面。
席藻属(phormidium)

蓝藻门的主要特征

蓝藻门的主要特征

蓝藻门的主要特征蓝藻门是一类原核生物的分类单元,是原核生物中的一支重要分支。

下面将介绍蓝藻门的主要特征。

1. 细胞结构:蓝藻门的细胞结构比较简单,通常为单细胞或菌丝状。

细胞形态多样,有球形、椭圆形、长条形等。

细胞大小也有差异,从微米到数十微米不等。

2. 细胞壁:蓝藻门的细胞壁由多种物质组成,其中主要成分为多糖、蛋白质和脂质。

细胞壁的组成物质使得蓝藻门的细胞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抗压性。

3. 叶绿体:蓝藻门的叶绿体类似于植物细胞中的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

叶绿体内含有叶绿素和其他光合色素,能够吸收太阳光能,并将其转化为化学能。

4. 色素:蓝藻门细胞内含有多种色素,其中最重要的是叶绿素a,它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关键色素。

此外,蓝藻门还含有辅助色素如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等,这些色素能够吸收不同波长的光线,提供光合作用所需的能量。

5. 光合作用:蓝藻门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产生有机物质。

光合作用是蓝藻门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途径,也是地球上能量循环的重要环节。

6. 氮固定:蓝藻门具有较高的氮固定能力,能够将大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植物可利用的氨或亚硝酸盐。

这对于生态系统的氮循环具有重要意义。

7. 嗜热性:蓝藻门中的一些物种具有较强的耐热性,能够在高温环境中存活和繁殖。

这使得蓝藻门在一些热泉、温泉等高温环境中广泛分布。

8. 硅藻酸壳:蓝藻门中的一些物种具有硅藻酸壳,能够形成独特的外壳结构。

这些硅藻酸壳在地质历史上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作为古环境的指示器。

9. 生态功能:蓝藻门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不仅是海洋和淡水中的重要原生生物,还能够与其他生物形成共生关系,如与珊瑚共生、与苔藓共生等,共同维持生态平衡。

10. 应用价值:蓝藻门在食品、医药、农业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蓝藻门中的一些物种可以作为食品添加剂,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另外,蓝藻门中的一些物种还具有抗氧化、抗菌、抗肿瘤等药理活性,被广泛用于药物研发和生物技术领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藻类学
蓝藻门的系统、分类及生态
蓝藻门 Cyanophyta
一、蓝藻概述
蓝藻是最简单、最原始的一种。是地 球上出现最早的生物之一。蓝藻一般都 含有一种特殊的蓝色色素,称之为藻蓝 素,蓝藻就是因此得名。而常常呈现蓝 绿色,有时叫做蓝绿藻。 大多数蓝藻的细胞壁外面有胶质,有 的又把它称为粘藻。
蓝 藻 细 胞 结 构 示 意 图
颤藻属 Oscillatoria
植物体为单条藻丝,或由许多藻丝组成皮壳状、块状,无
胶质鞘或很少具薄的鞘,藻丝不分枝,直或扭曲,能颤动,
故而得名。顶端细胞末端增厚或是帽状体,细胞短柱状或 盘状,内含物均匀或具颗粒,无异曲形胞和厚壁孢子,以 段殖体繁殖。漂浮或附于水底,亦有营浮游生活的种类。 分布广,淡、海水皆有分布,在内陆水体几乎无处不有,
本属不少种类具有固氮能力,我国江浙等地在稻田中放养
满江红即利用与满江红共生的满江红鱼腥藻 Anabaena azollae所固定的氮来增加稻田肥力。螺旋鱼腥藻 A. spiroid是 白鲢鱼种的优质食物。
鱼腥藻属
念珠藻属
丝状体:异形胞和厚壁孢子 细胞:
(Nostoc commune)
地 木 耳
藻类调节自身重量的机理
和光合作用有关,在晴天的表面水体中,快 速的光合作用合成了大量的淀粉,增加个体 重量使藻类下沉。光强度逐步减弱合成物质 减少,呼吸作用增加个体重量逐渐减小。当 减小与浮力平衡时,不再下沉,处于悬浮状 态。这一平衡位置处于补偿点附近,该处的 光合作用速度与呼吸作用速度相当。在晚间, 光合作用停止微囊藻会迅速上浮到表面。另 外,衰老和死亡的微囊藻重量下降会漂浮到 水面形成水华。
微囊藻属 Microcystis
多细胞群体,具共同胶被。群体呈球
形、类椭圆形、不规则形或不规则穿
孔状。细胞常有假空泡和颗粒。喜生 活于湖泊、池塘等有机质丰富的水体 中,营浮游生活,pH 以8-9.5为宜,适 温为28~32℃,大量繁殖形成沙絮状
水华,呈铜绿色,渔民称之为湖靛。
常见的有等。
a. b. 铜绿微囊藻M. aeruginosa c. 水华微囊藻M. fles-aquae d. 具缘微囊藻M. marginata e. 不定微囊藻M. incerta
丝状体蓝藻
丝状体蓝藻有两种类型:1宽球形蓝藻,2
段殖体。 宽球形蓝藻,其藻体由短的丝状体构成, 但每一个细胞都有厚的膜,并表现为独立 的生理单位。 段殖体蓝藻,其丝体分枝或不分枝,有鞘 或者没鞘,包含一条或多条藻丝。
厚球藻属(pleurocapsa)
段殖体蓝藻
丝状蓝藻可以有分支。 真分支是在藻丝的一个细胞与藻丝轴平行
作业
一)名词解释 厚壁孢子 内生孢子
藻殖段 外生孢子
伪空胞
二)问答题: 1. 试述微囊藻等蓝藻调节自身体积和重量,进 而调节其在水中所处位置的机理。 2. 试述蓝藻的形态特征,蓝藻为什么又称蓝细 菌?
谢谢
细胞壁及胶质鞘 细胞壁由氨基糖和氨基酸组成,外面包被 着薄或厚的胶质衣鞘(肽聚糖),在电子显 微镜下观察,细胞壁由三层或者多层组成。 细胞壁可向外分泌胶质增加到外层胶质鞘 中。
原生质 蓝藻细胞的原生质可分为结构上和作用上 不同的两部分。在周围包含有同化色素的 为色素质;由色素质向里是无色的中央质 (中央体)。二者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
(四)经济意义:
1.食用:螺旋藻,地木耳,发菜 2.固氮:念珠藻、鱼腥藻 3.指示植物(水污染)
(五) 危害:水华
蓝藻门分类及代表植物
J.Komarek和J.kastovsky根据超微结构 (类囊体排列方式)和分子系统学的资 料分为一个蓝藻纲。
蓝藻纲再分为下面四个目: 色球藻目(Chroococcales) 念珠藻目(Nostocales ) 颤藻目(Osillatoriales) 真枝藻目(Stigonematales)
分目检索表
1.单细胞或群体,不形成真正的丝体,复杂群
体类型具极性或分化的细胞....……… 色球藻目 1.真正的丝状体,组成丝状体的细胞彼此相连 2.不形成(厚壁)孢子或异型孢……...... 颤藻目 2.形成(厚壁)孢子或异型孢 3.丝状体无分支,或具假分支…...念珠藻目 3.丝状体形成真正分支 ..…………真枝藻目
营养
蓝藻是自养的,能通过同化色素及光能同化二氧
化碳。但是也能利用有机物质,并靠有机物质生 活,所以它又是混合营养的。 蓝藻在深水里,由于有选择的吸收占优势的蓝绿 光,故那里的蓝藻呈红色或者紫色。这叫补色适 应:蓝藻在一种光的性质之下,通过颜色的适应 而达到最大的同化效应。 贝氏硫细菌(一种无色蓝藻)能像硫细菌一样固 定硫化氢。 一些念珠藻、鱼腥藻等能固定游离的氮素。
异 形 胞
伪空胞(gas vesicle)
蓝藻特有的结构特征,特殊的由中空圆柱状 气囊组成的结构, 能够为细胞提供浮力,使它 们在水体中垂直迁移,获得适宜的生长条件。 藻类能调节其伪空胞体积和自身重量,以达
到浮力和重量的平衡。调节其所处的位置。
调节伪空胞体积的机理
单个气囊能抗400~700kpa的外界压力,气囊 在组装和破裂中平衡,和光合作用有关。如: 光合作用提高细胞内渗透压力,使一些老的气 囊破裂,同时新气囊不断组装。这种动态的破 裂和组装提供了一个潜在的调节浮力的机制。 在晴天的表层水体中,快速的光合作用使足够 多的气囊破裂浮力下降,藻类下沉。随着藻类 的下沉,光强度逐步减弱,光合作用减慢气囊 的组装速度大于破裂速度,浮力上升,使浮力 与重力平衡,藻类处于悬浮状态。
色球藻目(Chroococcales):粘菌藻科,聚球藻科, 平裂藻科,微囊藻科,色球藻科,石囊藻科,水 球藻科,管胞藻科,皮果藻科,异球藻科。 颤藻目(Osillatoriales):博氏藻科,伪鱼腥藻科, 裂须藻科,席藻藻科,颤藻科,须藻科。 念珠藻目(Nostocales ):微毛藻科,伪枝藻科,胶 须藻科,念珠藻科。 真枝藻目(Stigonematales):真枝藻科,飞氏藻科, 波吉藻科,带藻科,拟珠藻科,鞭枝藻科。
体积较大,厚壁,充满储藏物质,有一个
完全封闭的有时有花纹的细胞壁
由营养细胞发生的 生理意义:渡过不良的环境。
(三)分布: 蓝藻约有150属,1500种,分布很广,但仍以
生活在水中的为多,且淡水中的多,海水中的 少;此外在潮湿的土壤中、岩石上、树干上也 常见,温泉中也有;还可与真菌共生成地衣。
念 珠 藻 属 代 表 植 物
念珠藻
(Nostoc flagelliforme)
发 菜
念 珠 藻 目 代 表 植 物
葛仙米
真枝藻目
真 枝 藻 属 双 歧 藻 属
单 歧 藻 属
蓝藻在植物界中的地位
Barghoon E. S.和Schops.J.W.于 1966—
1967年间,在南非特兰斯尔的无花果树群浅燧石 岩中,发现了类似细菌和蓝藻的微化石,据测定, 其年代为31亿年前的蓝藻化石。在寒武纪和奥陶 纪地层中,发现有完整藻殖段结构的蓝藻化石。 在泥盆纪地层中,发现了比较高级类型的多列藻 科化石,其藻体是具有异形胞的异丝体型。从这 些古生物学资料看,大约在35—33亿年前,地球 上出现了细菌和蓝藻。到寒武纪时,蓝藻特别繁 盛,称这个时期为蓝藻时代。
可形成水华,海产种类主要分布于沿岸。泥生颤藻 O.
limosa是水体污染的指示生物。
双凹型隔离盘
颤藻
颤 藻 属
席 藻 属
区 别 : 有 无 明 显 胶 质 鞘
鱼腥藻属Anabaena (项圈藻)
植物体为单一丝状体或不定形胶质块,或柔软膜状体,藻
丝直或不规则螺旋状弯曲。细胞球形、桶形。异形胞间生, 厚壁孢子一个或几个成串,远离异形胞或与直接相连。 本属种类分布广,螺旋鱼腥藻 A. spiroid和水华鱼腥藻A. flosaquae是湖泊、池塘中的常见种类,常形成水华。
微 囊 藻
平裂藻属Merismopedia (裂面)
由一层细胞组成的平板状群体,细胞排列规则,两个一对, 两对一组,四组形成一小群体,许多小群体集合成平板状群 体。群体具胶被,个体无。本属个体极微小,2-10微米;细 胞数目32,64到数百上千个。在各淡水中都有发现。
色球藻属Chroococcus
繁殖
营养繁殖
单细胞藻类:细胞直接分裂 丝状体蓝藻:藻殖段方式
藻殖段形成方式
从丝状体死亡细胞处断裂 从异形胞、双凹分离盘(隔离盘)处断裂
任何机械作用造成的断裂都可产生藻殖段
死细胞
无性繁殖 外生孢子 内生孢子 厚壁孢子
外生孢子
管胞藻属 外生孢子
内生孢子
皮果藻属
厚壁孢子(休眠细胞)
蓝藻是一个独立的类群,是由单细胞球体类
型到具有胶囊和均匀结构的藻丝阶段。以盲 端结束,没有发展到较高级的植物。 蓝藻和细菌最接近,它们都是以细胞直接 分裂的方法进行繁殖,因而人们主张蓝藻和 细菌有共同的起源,并把两者合称为裂殖植 物,分两个纲,即裂殖藻纲和裂殖菌纲。蓝 藻因同化色素、段殖体等而与细菌区别。 蓝藻是最古老,最简单的一种植物。
电子显微镜下蓝藻细胞构造示意图 1.胶质鞘 2.类脂颗粒 3.细胞壁4.质
膜 5.核糖体 6.原始核7.光合作用片 层 8.糖原颗粒
色素质不在色素体内,而是分散于原生质的外 层,色素质中有亚显微的片层结构,有规律排 列,群集成为类囊体,个别的也在中央质内发 现。 蓝藻的光合色素主要是叶绿素ɑ、ß胡萝卜素和 藻蓝素,此外,还含有藻黄素和藻红素,这些 色素的不同含量使得藻体多呈蓝绿色,稀呈红 色、绿、红褐色、亮蓝等。 光合作用的贮藏营养物质是蓝藻淀粉和蓝藻颗 粒体
细胞球形、半球形。一般由2、
4、8、16或更多细胞(很少超 过64或128个细胞)所组成的 群体,单个的较少见。假空 泡或有或无。每个细胞外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