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检测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综合检测(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综合检测(含答案解析)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单元检测测试时间:90分钟总分:11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54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54分)1.在化学实验和日常生活中,同学们都要有安全意识,否则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下列做法存在安全隐患的是()①将水沿着烧杯内壁缓缓加入浓硫酸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②给试管里的液体药品加热时,应将试管倾斜,与桌面成45°,并集中在药品处加热③使用金属钠或钾时,用剩的药品要放回原试剂瓶中④镁着火时使用二氧化碳扑灭⑤夜间厨房发生煤气泄漏时,应立即开灯检查煤气泄漏的原因,并打开所有门窗通风⑥废旧电池应回收处理A.全部B.①②④⑤C.①③⑤D.①④2.下列关于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说法,正确的组合是()①托盘天平可读取到小数点后一位(以克为单位),容量瓶可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以毫升为单位)②托盘天平只能粗略地称量物质的质量,量筒只能粗略地量取液体的体积,严格地说,它们都不能与容量瓶——精确仪器配套使用③量筒内的残液必须冲洗下来,倒入容量瓶中④称量的固体(或量取的液体)可直接放入容量瓶中溶解(或稀释)⑤引流时,玻璃棒不能靠在瓶口上⑥定容摇匀后,若液面低于刻度线,可再次加水补齐A.①②⑤B.①③④C.②④⑥D.④⑤⑥3.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含0.1mol BaCl2的溶液中Cl-数为0.1N AB.22g CO2所含有的分子数为0.5N AC.11.2L CO2所含有的分子数为0.5N AD.常温下N A个Cl2分子所占有的体积为22.4L4.只给出下列甲中和乙中对应的量,不能求物质的量的是()C.③D.④5.阿伏加德罗定律能够成立的本质原因是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A.气体体积的大小与气体分子的大小有直接关系B.不同气体分子的大小几乎相等C.不同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几乎相等D.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与分子本身的大小成正比6.下列关于实验操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从试剂瓶中取出的任何药品,若有剩余不能再放回原试剂瓶;②可燃性气体点燃之前必须验纯;③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一定要将胶头滴管伸入试管中;④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药品时,应左物右码;⑤配制浓硫酸与蒸馏水的混合液时,应将浓硫酸慢慢加到蒸馏水中并及时搅拌和冷却;⑥选用100mL量筒量取4.53mL稀硫酸A.①③④⑤B.①③④⑥C.②④⑤D.以上答案均不正确7.若某氖原子的质量ag,12C原子的质量是bg,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氖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2a/bB.该氖原子的摩尔质量是aN A gC.Wg该氖原子的物质的量是W/(aN A)molD.Wg该氖原子所含质子数为10W/a8.现有VL浓度为0.5mol·L-1的盐酸,现欲将此盐酸浓度增大1倍,以下方法最宜采用的是()A.加热浓缩到溶液体积为V 2LB .加入0.05mol·L-1盐酸0.125VL C .加入10mol·L -1盐酸0.1VL ,再稀释至1.5VLD .标准状况下通入11.2L 氯化氢气体9.实验室里需用480mL 0.1mol/L 的硫酸铜溶液,现选取500mL 容量瓶进行配制,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A .称取7.68g 硫酸铜,加入500mL 水B .称取12.0g 胆矾配成500mL 溶液C .称取8.0g 硫酸铜,加入500mL 水D .称取12.5g 胆矾配成500mL 溶液10.某溶液经分析,其中只含有Na +、K +、Ca 2+、Cl -、NO -3,已知其中Na +、K +、Ca 2+、NO -3的浓度均为0.1mol·L -1,则Cl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 .0.1mol·L -1B .0.3mol·L -1C .0.2mol·L -1D .0.4mol·L -111.下列实验操作均要用玻璃棒,其中玻璃棒作用相同的是:①过滤 ②蒸发 ③溶解 ④向容量瓶转移液体( )A .①和②B .①和③C .③和④D .①和④12.为了检验SO 2-4,甲、乙、丙、丁四位同学设计了如下四种方案,其中方案最优的是( )A .方案甲:试液――――――→BaCl 2溶液白色沉淀――――――→足量稀盐酸沉淀不溶解B .方案乙:试液――――――→足量稀盐酸无沉淀(也无气泡)――――――→BaCl 2溶液白色沉淀C .方案丙:试液――――――→足量稀硝酸无沉淀――――――→Ba NO 32溶液白色沉淀D .方案丁:试液――――――→Ba NO 32溶液白色沉淀(过滤)――――――――――――――――→向沉淀中加入足量盐酸沉淀不溶解13.下列各溶液中,所含NH +4的浓度与0.1mol·L-1的硫酸铵溶液100mL 中所含NH +4的浓度相等的是( )A .0.1mol·L -1的NH 4Cl 溶液100mLB .0.2mol·L-1的NH 4NO 3溶液100mL C .0.1mol·L -1的(NH 4)3PO 4溶液100mL D .0.2mol·L -1的(NH 4)3PO 4溶液50mL14.下列溶液中的c(Cl -)与50 mL 1 mol·L -1 AlCl 3溶液中c(Cl -)相等的是( )A .150 mL 1 mol·L -1 NaCl 溶液B .75 mL 3 mol·L -1 NH 4Cl 溶液C .150 mL 1 mol·L -1 KCl 溶液D .75 mL 1 mol·L -1 MgCl 2溶液15.已知一种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 1,密度为ρ1(g·cm -3),体积V 1(L);另一种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 2,密度为ρ2(g·cm -3),体积V 2(L),两者混合后,溶液的密度为ρ3(g·cm -3),用数学式表示混合后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A.c 1V 1+c 2V 2V 1ρ1+V 2ρ2mol·L -1 B.c 1V 1+c 2V 2ρ3mol·L -1 C.c 1V 1+c 2V 2V 1ρ1+V 2ρ2ρ3mol·L -1 D.c 1V 1+c 2V 2ρ3V 1ρ1+V 2ρ2mol·L -1 16.如图两瓶体积相等的气体,在同温同压时瓶内气体的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A .所含原子数相等B .气体密度相等C .气体质量相等D .摩尔质量相等17.T ℃,硝酸钾的溶解度为ag ,取该温度下的硝酸钾溶液bg ,蒸发cg 水后溶液达到饱和。

七年级 上册 数学 第一章 本章检测 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 上册 数学 第一章 本章检测  试卷(含答案)

拓展训练 2020年 冀教版 七年级 上册 数学 第一章 本章检测一、选择题1.有一种记分方法:以80分为基准,88分记为+8分,某同学得分为74分,则应记为( )A.+74分B.-74分C.+6分D.-6分2.若使等式(-4)☐(-6)=2成立,则☐中应填入的运算符号是( )A.+B.-C.×D.÷3.下列各组数中,数值相等的是( )A.22-和)(22- B.23和32 C.33-和)(33- D.)(232⨯-和2322⨯- 4.用计算器计算68-,按键顺序是( )A.B.C.D.5.(2019天津宁河期中)大于-3.5,小于2.5的整数有( )A.3个B.4个C.5个D.6个6.有理数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1-13-1所示,则abb a +为 ( )A.负数B.正数C.0D.正数或07.下列算式中,积为负数的是 ( )A.0×(-5)B.4×( -0.5)×(-10)C.(- 1.5)×(-2)D.(-2)×(-51)×(-32) 8.汛期的某一天,某水库上午8时的水位是45 m ,随后水位以每小时0.6 m 的速度上涨,中午12时开始开闸泄洪,之后水位以每小时0.3 m 的速度下降,则当天下午6时,该水库的水位是( )A.45.4 mB.45.6 mC.45.8 mD.46 m9.若|b+2|与)3a 2-(互为相反数,则b a 的值为 ( )A.81B.-81C.-8D.8 10.定义一种新运算:a ⊙b=(a+b )×2-b.如:2⊙3= (2+3) ×2-3 -7.计算(-5)⊙3的值为 ( )A.-7B.-1C.1 D .-4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31的相反数是 ,-31的绝对值是 ,-31的倒数是 . 12.小明做了这样一道计算题:|(-3)+■|,其中“■”表示被墨水污染看不到的数,他分析了后边的答案得知该题的计算结果为5,那么“■”表示的应该是 .13.若|a |<3且a 为整数,则a 的值为 .14.某商店出售的某种品牌的面粉袋上,标有质量为(50±0.2)千克的字样,从中任意拿出两袋,它们的质量最多相差 千克.15.如图1- 13 -2所示,数轴的一部分被墨水污染,被污染的部分内含有的整数和为 .16.下列四种说法:①-231是负分数;②绝对值等于自身的数只有0和1; ③如果|a |=5,|b |=2,则|a+b |=7;④如果两数之和为负,积为正,别这两个数一定同为负数,其中错误的有 (填序号即可).17.若有理数a ,b 互为倒数,c ,d 互为相反数,则=++)()(ab d 1c 22018 . 18.定义一种新的运算:x*y=x y x 2+,如:3*1=3123⨯+=35,则(2*3)*2= . 三、解答题19.计算:(1) -23-( -18) -1+(-15)+23; (2)(-83)÷241+94×(-16); (3)(21-32+94)÷(-361); (4)16--61×[3-)(32-]-2÷(-21). 20.(8分)若“*”是一种新的运算符号,并且规定a*b=b b 2a +.例如:3*5=5253+=258,求[2*(-2)]*(-3)的值.21.(2019吉林长春德惠期末)(10分)已知快递公司坐落在一条东西走向的街道上,某快递员从快递公司取件后在这条街道上送快递,他先向东骑行1千米到达A 店,继续向东骑行2千米到达B 店,然后向西骑行5千米到达C 店,最后回到快递公司.(1)以快递公司为原点,向东为正方向,用1厘米表示1千米,画出数轴,并在数轴上表示出A ,B ,C 三个店的位置:(2)C 店离A 店有多远?(3)快递员一共骑行了多少千米?本章检测一、选择题1.D 因为以80分为基准,88分记为+8分,所以得74分记为-6分.故选D .2.B 根据题意得(-4) -(-6)= -4+6=2.3.C A .22-= -4,)(22-=4,不相等;B.23=8,32=9,不相等;C .33-=)(33-=-27,相等;D .)(232⨯-=36,2322⨯-= -36,不相等,故选C .4.D 用计算器计算应先输入“-”,再输入68,即.5.D 大于-3.5,小于2.5的整数有-3,-2,-1,0,1,2,所以共有6个.6.B 由数轴可得a+b<0,ab<0,所以abb a +>0,故选B . 7.D 几个非零的数相乘,负因数的个数是奇数时,积为负值,故选D .8.B 45+( 12-8) ×0.6+6×(-0.3)= 45+4×0.6+(-1.8)= 45+2.4+(- 1.8)=45.6 m .9.C 由题意得|b+2|+)3a 2-(=0.因为|b+2|≥0,)(3-a 2≥0,所以b+2 =0,a -3 =0,所以b=-2,a=3,所以b a =)(23-=-8. 10.A 因为a ⊙b=(a+b )×2-b ,所以(-5)⊙3=(-5+3)×2-3=(-2)×2-3= -4-3= -7.二、填室题11.答案 31;31;-3 12.答案 8或-2解析设“■”表示的数是x ,根据题意得|-3+x | =5,可得-3+x=5或-3+x= -5.解得x=8或x=-2.13.答案 -2,-1,0,1,214.答案 0.4解析因为面粉袋上标有质量为(50±0.2)千克的字样,所以质量最大为50+0.2= 50.2千克,最小为50-0.2= 49.8千克,故它们的质量最多相差50.2-49.8= 0.4千克.15.答案 2解析 ∵被污染的部分含有的整数为-1,0,1,2,∴被污染的部分内含有的整数和为-1+0+1+2=2.16.答案 ②③解析 -231是负分数,故①正确;正数和零的绝对值都等于它自身,故②错误;当a=-5,b=2或a=5,b=-2时,|a+b |=3≠7,故③错误;两个数的积为正,则这两个数同号,又两数之和为负,则这两个数一定同为负数,故④正确,综上,错误的有②③.17.答案 1解析由题意知ab= 1,c+d=0,则原式=02018+)(112=0+1=1. 18.答案 2解析根据题中定义的新运算得(2*3)*2=2322⨯+*2=4*2=4224⨯+=2. 三、解答题19.解析(1)原式=-23+18-1-15+23=(- 23+23)+18-(1+15)=18 -16=2. (2)原式=-83×94+94×(-16)=94×(-83-16)=94×(-99)= -44. (3)原式=(21-32+94)×(-36)=-18+24-16= -10. (4)原式=-1-61×(-6)+4=-1+1+4=4. 20.解析原式=)()(2222--+*(-3)=0*(-3)=)()(3230--+=-31. 21.解析(1)如图所示:(2)C 店离A 店1-(-2)=3千米.(3)快递员一共骑行了|1|+|2|+|-5|+|2|=10千米.。

高一化学第一册第一章检测卷-人教版(含答案)

高一化学第一册第一章检测卷-人教版(含答案)

高一化学第一册第一章检测卷-人教版(含答案)(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4分,共5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写道:“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月光穿过薄雾形成种种美景的本质原因是( )。

A.雾是一种分散系B.雾是一种气溶胶C.发生丁达尔效应D.空气中小水滴直径大小为1~100 nm答案:D2.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SO2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酸性氧化物B.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C.能电离出氢离子的物质都是酸D.NH4Cl不含金属阳离子,不属于盐答案:A3.Fe(OH)3胶体和MgCl2溶液的本质区别是( )。

A.Fe(OH)3胶体有颜色,MgCl2溶液无色B.MgCl2溶液均一、稳定,Fe(OH)3胶体不稳定C.MgCl2溶液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小于1 nm,Fe(OH)3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为1~100 nmD.Fe(OH)3胶体有丁达尔效应,MgCl2溶液没有丁达尔效应答案:C4.下列古诗词描述的场景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爆竹声中一岁除——黑火药受热爆炸B.烈火焚烧若等闲——石灰石分解C.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的燃烧D.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铁的冶炼答案:B5.在一定条件下,R O3n-和F2可发生如下反应:R O3n-+F2+2OH-R O4-+2F-+H2O,从而可知在R O3n-中,元素R的化合价是( )。

A.+4B.+5C.+6D.+7答案:B解析:设元素R在R O3n-中的化合价为x,根据得失电子守恒有(7-x)×1=[0-(-1)]×2,解得x=+5。

6.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雾是气溶胶,在阳光下可观察到丁达尔效应B.胶体的本质特征是具有丁达尔效应C.依据丁达尔效应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与浊液D.溶液中溶质粒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无规律答案:A解析:雾是一种气溶胶,属于胶体,因此在阳光下可观察到丁达尔效应,A正确;胶体的本质特征是其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1~100 nm之间,B错误;不同分散系是依据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来划分的而不是丁达尔效应,C错误;溶液中溶质粒子的运动也是无规律的,D错误。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同步习题:第一章达标检测(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同步习题:第一章达标检测(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本章达标检测(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有丁达尔效应B.“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C.“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句中体现的对青蒿素的提取属于化学变化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诗句中涉及氧化还原反应2.若用表示构成不同物质的原子,它们相互组合形成下列四种物质,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3.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为一种名为“钴酞菁”的分子(直径为1.3×10-9 m)恢复了磁性,其结构和性质与人体内的血红素及植物内的叶绿素非常相似。

下列关于“钴酞菁”分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钴酞菁”分子在水中所形成的分散系属于悬浊液B.“钴酞菁”分子既能透过滤纸,也能透过半透膜C.“钴酞菁”分子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D.在分散系中,“钴酞菁”分子直径比Na+的直径小4.(原创)下列物质属于盐的是( )①Fe(OH)3②NaHCO3③Cu(OH)2④Cu2(OH)2CO3⑤KAl(SO4)2A.②④⑤B.①②③C.②⑤D.③④⑤5.分析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①2H2+O2 2H2O②Ba(OH)2+H2SO4 BaSO4↓+2H2O③NH4HCO3 NH3↑+H2O↑+CO2↑④2CO+O2 2CO2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易错)A.铜丝能导电,所以铜是电解质B.氯化钠晶体不导电,所以氯化钠不是电解质C.氯化氢水溶液能导电,所以氯化氢是电解质D.SO3溶于水能导电,所以SO3是电解质7.与离子方程式H++OH- H2O相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Mg(OH)2+2HCl MgCl2+2H2OB.Cu(OH)2+2HNO3 Cu(NO3)2+2H2OC.Ba(OH)2+H2SO4 BaSO4↓+2H2OD.2NaOH+H2SO4 Na2SO4+2H2O8.下列各组物质相互混合后,不会..发生离子反应的是( )A.Na2SO4溶液和MgCl2溶液B.Na2CO3溶液和稀硫酸C.NaOH溶液和Fe2(SO4)3溶液D.Ca(OH)2和盐酸9.下列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表示电子转移方向与数目错误的是( )A.B.C.D.10.在相同条件下,下列反应在溶液中均可发生:①3S2O82-+2Cr3++7H2O Cr2O72-+6S O42-+14H+;②Cr2O72-+14H++6Cl- 2Cr3++3Cl2↑+7H2O;③Cl2+2Fe2+ 2Cl-+2Fe3+;④Sn2++2Fe3+ 2Fe2++Sn4+。

第一章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自我检测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PN结具有单向导电性,正向偏置时导通,反向偏置时截止。

2. 2.U T为温度的电压当量,当温度为室温时,U T≈m v。

26mV。

3. 3.半导体二极管2AP7是半导体材料制成的,2CZ56是半导体材料制成的。

N型锗,N型硅。

二、判断题1.二极管的反向击穿电压大小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反向击穿电压增大。

(×).2. .稳压二极管正常工作时必须反偏,且反偏电流必须大于稳定电流I Z。

(√)三、选择题1. 2CZ型二极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B)A、点接触型,适用于小信号检波;B、面接触型,适用于整流;C、面接触型,适用于小信号检波2. 稳压二极管电路如图Z1.1所示,稳压二极管的稳压值U Z=6.3V,正向导通压降0.7V,则为U O(C)。

A.6.3VB.0.7VC.7VD.14V3.在图Z1.2所示各电路中,已知直流电压U I=3V,电阻,二极管的正向压降为0.7V,求U O=?解:(a)U O=0.7V (b)U O=1.5V (c)U O=4.3V第一章习题参考答案1.1判断题1.当二极管两端正向偏置电压大于死区电压,二极管才能导通。

()2.半导体二极管反向击穿后立即烧毁。

()1.√2.×1.2选择题1.硅二极管正偏时,正偏电压0.7V和正偏电压0.5V时,二极管呈现的电阻值()A、相同;B、不相同;C、无法判断。

2.二极管反偏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在达到反向击穿电压之前通过电流很小,称为反向饱和电流;B、在达到死区电压之前,反向电流很小;C、二极管反偏一定截止,电流很小,与外加反偏电压大小无关。

3.图P1.1所示电路,二极管导通时压降为0.7V,反偏时电阻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C )。

A、VD导通,U AO=5.3V;B、VD导通,U AO=—5.3V;C、VD导通,U AO=—6V;D、VD导通,U AO=6V;E、VD截止,U AO=—9V。

初三化学第一章测试题含答案

初三化学第一章测试题含答案

化学检测题姓名成绩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正确答案序号填入下表;每小题3分,共45分1.下列各组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铜变成铜锈,自行车胎爆炸B.灯泡发光,澄清石灰水久置变浑浊C.蜡燃烧,纸撕成碎片D.矿石粉碎,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2.下列四种性质中,有一种与其他三种有本质区别,这种性质是A.颜色 B.硬度 C.氧化性 D.熔点3. 通过观察和使用食盐,得出以下不属于食盐性质的是A.白色固体B.调味品C.易溶于水D.在空气中很容易变硬4. 在取用液体药品时,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取用的最少量是A.mLB.1mL~2mLC.3mL~4mLD.5mL~6mL5. 实验室中,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桌子上燃烧起来,合理简单的灭火方法是A.用水冲灭B.用书本扑打扑灭C.用嘴吹灭D.用湿抹布盖灭6. 给50mL液体加热,需要使用的仪器是下列中的①试管②烧杯③试管夹④酒精灯⑤蒸发皿⑥石棉网⑦铁架台带铁圈⑧玻璃棒A.①③④B.②④⑦C.②④⑥⑦D.④⑤⑧7. 下列有关蜡烛燃烧的叙述错误的是A.可观察到蜡烛燃烧产生明亮的火焰,火焰分三层B.蜡烛熔化产生“烛泪”C.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层水雾D.用燃着的火柴去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蜡烛不能被点燃8. 振荡试管内的液体时,正确的操作是A.用手紧握试管,用臂晃动B.用手捏住试管,用腕摇动C.用手紧握试管,上下晃动D.用拇指堵住试管,上下晃动9.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把鼻子凑到容器口去闻气体气味B.要节约药品,多取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C.块状而又无腐蚀性的药品允许用手直接取用D.使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时,砝码要用镊子夹取10. 在探究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活动中,其中有一操作如右图,则该操作说明该气体是A.极易溶于水B.不易溶于水C.易溶于水D.与气体是否溶于水无关11. 下列仪器既可以盛放固体又可以盛放液体做加热实验的是①量筒②试管③燃烧匙④集气瓶⑤烧杯⑥烧瓶A.⑤⑥B.②③C.②③④D.②⑤⑥12.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的质量,大致可分为以下几步:①把称量物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②调整零点③读出砝码和游码的读数后,砝码放回盒中,游码移回零处.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①②③ B.②①③C.③①② D.①③②13. 下面使用试管夹夹取试管的操作中正确的是A.试管夹从试管口往下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B.试管夹从试管口往下套,夹在试管的上部C.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上部D.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14. 小明用托盘天平称量10g食盐,在称量的过程中发现指针向左偏,此时他应该A.调节平衡螺丝向右转B.减少药品C.增加砝码D.减少砝码15.“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消灭污染,是一门能彻底阻止污染产生的科学;它包括“绿色生产”和“绿色销毁”等内容;2002年某地在整顿音像市场时查获了一批盗版光盘,并进行了“绿色销毁”;下列做法属于“绿色销毁”的是A.泼上汽油焚烧B.倾倒入海里C.深埋入泥土D.碾压粉碎后回收再利用二、填空题31分16.6分实验室现有5mL、10mL、20mL、50mL、100mL的盐酸,现要量取15mL的盐酸,应取mL 的量筒,量液时,量筒必须平放,视线要与;若某同学量取液体时俯视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读出读数为15mL,则所取液体的实际体积应15mL填“<”、“>”或“=”;17.9分请简要说明下列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1倾倒细口瓶的药液时,标签没向着手心2向燃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3滴管取用试剂后平放或倒置18.6分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体积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的,加热前先使试管在火焰上来回移动,这种方法叫,加热时应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为了避免伤人,加热时切记不可使试管口对着;19.10分在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探究以后,请你填写下列空格: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会 ; 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的火焰分为三层,分别是、、;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上如右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在处填字母的火柴梗的最先碳化;结论:蜡烛火焰的温度最高;(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 ,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后发现 ;(4)结论:蜡烛燃烧以后的生成物是 ;三、活动与探究24分20.8分观察蜡烛的燃烧,得出下列结论;请回答:1哪些是不需要燃烧就能观察到的现象填字母2哪些是需要燃烧才能观察到的现象填字母a.自顶端起约1cm以内的烛体是温的、柔软且易塑型;b.原料是半透明、微臭、无味白色固体;c.蜡烛顶端、烛心底部周围有无色液体,呈碗状存在d.一白色烛心贯穿中轴,并延长至蜡烛顶1cme.形状圆柱形,顶部为圆锥形尖出f.烛心周围和烛焰上端呈明亮的黄色g.吹熄后,能看见烛心周围有白烟上升,并慢慢消失h.质软,可用指甲刮出痕迹;i.若风吹至蜡烛一边;另一边碗形顶端的蜡烛将熔成液体并沿烛体落下;j.如受空气流的影响,火焰会闪动,且生出黑烟;除此之外,燃烧时你还观察到的现象有写两个;21.16分请根据在“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活动与探究内容,填写下表二、填空题31分16.6分应取20 mL 的量筒,量液时,量筒必须平放,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所取液体的实际体积应< 15mL;17.9分请简要说明下列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1 药液流下腐蚀标签;2 引燃灯内酒精引起火灾;3 液体倒流,沾污试剂或腐蚀橡胶胶帽;18.6分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 ;这种方法叫预热,加热时应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不可使试管口对着别人或自己;19.10分在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探究以后,请你填写下列空格:1 蜡烛会浮在水面上 ; 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小;2 分为三层,分别是外焰、内焰、焰心;可以看到在 a 处的火柴梗的最先碳化;结论:蜡烛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3 烧杯内壁出现水雾;振荡后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蜡烛燃烧以后的生成物是水和二氧化碳 ;三、活动与探究24分20.8分观察蜡烛的燃烧,得出下列结论;请回答:1哪些是不需要燃烧就能观察到的现象填字母abdeh;2哪些是需要燃烧才能观察到的现象填字母cfgij;除此之外,燃烧时你还观察到的现象有写两个火焰分为3层;外层火焰最明亮;合理即给分;21.16分请根据在“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活动与探究内容,填写下表。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年级生物学科《分子与细胞》第一章试题检测参赛试卷学校卧龙寺中学姓名刘社莲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除病毒外,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最基本单位是()A.细胞B.组织C.器官D.系统2.SARS病毒致人死亡主要是感染了人体的()A.肝部细胞B.肺部细胞C.淋巴细胞D.血细胞3.下列有关病毒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病毒和其他生物一样,也具有细胞结构B.一种病毒一般可以同时感染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C.病毒的繁殖只在宿主的活细胞中进行D.在人工配置的培养基上就能培养病毒4. 人感染艾滋病后,被艾滋病病毒逐步破坏的人体功能是()A. 神经调节功能B. 血液循环功能C. 内分泌功能D. 免疫功能5. 由细胞形成组织必须经过( )A。

细胞分裂B。

细胞分化 C. 细胞进化 D. 细胞生长6。

脑中有很多神经组织,心脏中的肌肉主要为心肌,这一事实说明了( )A. 器官都是由一种以上基本组织构成B。

器官都是由四种基本组织构成C。

器官的结构特点与其功能相适应 D. 器官的结构与其功能相互影响7.当我们进行剧烈运动时,呼吸随之加深,心跳也随之加快,这一事实说明( ) A.人体的各个系统是相互密切配合的B.人体的各个系统是协调活动的C.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D.以上三项都是8.鸟类学家正在研究某种鸟在生命系统中的层次,他们研究的是()A.个体B.种群C.群落D.生态系统19.某水库中属于同一种群的生物是( )A.全部生物个体的总和B.全部动物个体的总和C.全部鱼类个体的总和D.全部鲫鱼个体的总和10.下列实例中,不能构成群落实例的是( )A.亚马逊河谷的热带雨林B.大兴安岭的红松林C.无菌培养基污染后长出的共生菌落 D.无菌培养基上接种后长出的大肠杆菌菌落11.下列有关群落概念的描述正确的是()A.生物间及生物与环境间相互作用的整体B.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C.一定区域内全部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D.一定区域内具有一定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12.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A.陆地生态系统B.海洋生态系统C.草原生态系统D.生物圈13. 下列哪项是生态系统()A。

(完整版)第一章-旅游和旅游资源-单元检测(含答案解析)

(完整版)第一章-旅游和旅游资源-单元检测(含答案解析)

第一章旅游测评(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下表所示为吴家宝同学一家 2019年春节出境旅游的部分行程 ,表中航班出发和到达时间均为当地时间。

阅读下表,完成第1~2题。

日 期行程安排 航班信息航班 号起飞/ 到达时 间 起讫地 2月 8日上海浦东机场集合,乘国际航班到达阿联酋的迪拜EK303 23:00/05:10(次日)上海f 迪拜 2月 9日转机抵达地中海之滨的亚历山大 ,于当地餐厅用■午餐,之后游览 蒙塔扎皇吕化园(夏吕)。

下午乘车前往开罗(31 E ),晚上乘游轮 夜游尼罗河,并在船上享用西式自助餐EK93109:10/ 11:40迪拜f 亚历山 大1.吴家宝出发前对住在南京的外公、外婆说 ,除夕(2月9日)子夜一定要等他的拜年电话。

家宝打拜年电话时正 在( )A.尼罗河的游轮上享用西式自助餐B.尼罗河的游轮上迎接第一缕曙光C.亚历山大的餐厅用午餐D. 游览蒙塔扎皇宫花园&在云南西双版纳林海中的傣家村落,建筑形式是当地高脚式竹楼 ,这表明A. 竹楼这种文化事物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小B. 竹楼的材料和结构反映了当地自然环境C. 竹楼记录了当地人的意识形态D.竹楼反映了早期社会制度A.地中海B.加勒比海C. 东南亚读下面几幅图片,完成第5~7题。

5. 图中属于自然景观旅游资源的是 (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6. 图中的黄果树瀑布是典型的 ()A.生物景观B.山水组合景观C.地质地貌景观D.宗教文化景观 7.能够体现旅游资源的历史文化属性的是()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①椎林山水②命迂堰2.吴家宝一家的境外旅游属于 ( )A.宗教型B.科考探险C.国际旅游D.国内旅游4.旅游目的地必须具备旅游服务设施和旅游功能。

下列地区不可能成为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的是 (D.喜马拉雅山③布达拉霄9. 图中属于文化景观旅游资源的是 ( )A. 石林 B.湖泊 C.雪山D.竹楼10. 图中的景观中没有( )我国旅游资源丰富,国土广袤,山川锦绣,自然绚丽,景观多姿,优越的自然条件使我国形成了地质地貌景观、气候 与其他自然景观组合、 山水组合景观、生物景观为特色的四大自然景观旅游资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检测试题第Ⅰ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2018·浙江卷)下图为“2016年世界四个国家的人口结构金字塔图”。

完成1~2题。

1.四国中人口增长属于典型“高—低—高”模式的是(D)A.甲B.乙C.丙D.丁2.四国中(A)A.甲国人口老龄化加剧B.乙国劳动力比重增加C.丙国人口规模会缩小D.丁国出生性别比失衡【解析】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和综合思维的核心素养。

丁国人口结构金字塔下部宽、上部窄,说明少儿人口比重大,人口增长较快,属于典型的“高—低—高”模式,D对;甲、乙两国人口结构金字塔底部呈收缩状态,说明少儿人口比重较低,人口增长缓慢或出现负增长,属于“低—低—低”模式;丙国人口结构金字塔上下较为整齐,说明人口增长缓慢,也属于“低—低—低”模式。

第2题,本题主要考查人口问题,以及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地理核心素养。

根据上题分析,甲、乙两国人口增长属于“低—低—低”模式,人口老龄化加剧,劳动力比重都将会减小,A对,B错。

丙国人口结构金字塔上下较为整齐,人口增长缓慢,但人口规模不会缩小,C错;丁国人口结构金字塔左右两侧0~4岁人口比重相当,说明新出生男性和女性人口数量相当,D错。

(2019·江西赣州高一期末卷)性别比指人口中男性人口与女性人口的比值(通常指100个女性对应的男性人数)。

下图为“我国近30年来出生人口(活产婴儿)和总人口性别比的变化图”。

据此回答3~5题。

3.我国近30年(B)A.出生人口中女婴比重高于男婴B.人口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C.妇女生育率明显升高D.人口性别结构明显优化4.我国目前的这种出生人口性别比特点对未来造成的影响包括(B)①“剩男”现象明显增加②女性择偶标准降低③“老夫少妻”现象增加④不会引发社会问题⑤跨国婚姻有所增多A.①②③B.①③⑤C.③④⑤D.①②④5.能缓解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的措施有(C)①实行胎儿性别鉴定②提倡养儿防老③尊重妇女权益,实现男女平等④健全社会保障制度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第3题,根据图中曲线变化可知,我国近30年出生人口性别比波动上升,总人口性别比总体上变化不大,说明出生人口中男婴比重高于女婴,人口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人口性别结构没有优化,故A、D项错误,B项正确;妇女生育率无法从图中读出,故C项错误。

第4题,由于近30年出生人口性别比波动上升,“剩男”现象明显增加,①正确;女性择偶标准升高,②错误;“老夫少妻”现象增加,③正确;男女比例不协调将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④错误;会增加跨国婚姻现象,⑤正确。

故选B。

第5题,实行胎儿性别鉴定,进行选择性的生育,可能会加重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①错误;应提倡男女平等,生男生女都一样,改变传统的生育观念,②错误;尊重妇女权益,实现男女平等,③正确;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让人们老有所依,改变传统的养儿防老的观念,④正确。

故选C。

(2019·山东泰安模拟卷)近几年我国生育政策从“单独二孩”到“全面二孩”连续调整,这对中国未来的人口结构将产生重要影响。

下图示意我国2010~2030年不同人口政策下人口总量的变化趋势。

据此回答6~8题。

6.“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最大的时段可能出现在(A)A.2016~2018年B.2020~2022年C.2024~2026年D.2028~2030年7.2016-2030年,我国人口变化带来的影响是(C)A.社会抚养负担将减轻B.劳动力供给明显增加C.资源和社会压力加大D.劳动力就业压力增大8.受“全面二孩”政策影响最小的地区可能是(C)A.京津地区B.沪宁杭地区C.青藏地区D.冀鲁豫地区【解析】第6题,据图分析可知,“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最大的时段可能出现在2016~2018年,故A项正确。

第7题,2016~2030年,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少儿抚养压力变大,故A项错误;这一时段增加的人口以少儿为主,劳动力供给不会明显增加,劳动力就业压力也不会增大,故B、D项错误;人口总量增加,会使资源和社会压力加大,故C项正确。

第8题,我国青藏地区的计划生育政策本来就较宽松,此次“全面二孩”政策的调整对该地区影响不大。

(2019·河南郑州高一期末卷)下图为“1999~2014年部分国家迁入韩国人口统计图”。

读图,回答9~10题。

9.中国和越南迁入韩国人口在2002年以后迅速增长,主要是由于(B)A.中国和越南与韩国的距离比较近B.韩国经济发展快,对中国和越南吸引力不断增强C.中国和越南与韩国文化氛围接近D.中国和越南剩余劳动力多,向国外转移压力增大10.大量人口迁入韩国会(D)A.导致韩国人口老龄化加重B.促进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C.大幅度提升韩国城市化水平D.促进韩国与国外的文化交流【解析】第9题,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

2002年以后,韩国经济增长快,对国外劳动力吸引力增强,有利于国际人口迁入,故B项正确。

第10题,迁入韩国的人口主要是青壮年,因此会导致韩国人口老龄化减轻,故A项错误。

人口迁入对韩国人均收入的提升没有直接影响,故B项错误。

韩国经济发展水平高,城市化水平较高,增速较慢,故C项错误。

大量人口迁入,带来各自地区不同的文化,促进韩国与国外文化的交流,故D项正确。

(2018·新课标卷Ⅰ)户籍人口是指依法在某地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户口的人口,常住人口是指实际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

下图示意近十年来我国某直辖市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数量变化。

据此完成11~12题。

11.根据图示资料推测,近十年来该直辖市(C)A.外来务工人口多于外出务工人口B.老年人口比例逐年下降C.劳动力需求数量增加D.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增加12.该直辖市是(D)A.北京市B.天津市C.上海市D.重庆市【解析】第11题,C对:由图可知,该直辖市近十年来常住人口数量的增长幅度要大于户籍人口数量,说明该直辖市近十年来外来务工人口增长加快,即劳动力需求数量增加。

A错:该直辖市近十年来户籍人口数量多于常住人口数量,说明外来务工人口少于外出务工人口。

B错:由于外出务工人口主要是青壮年人口,导致该直辖市近十年来老年人口比例上升。

D错:人口自然增长率是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之差,图示资料缺乏相关信息,故不能确定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情况。

第12题,D对:由上题可知,该直辖市近十年来迁出人口数量多于迁入人口数量,因此应当位于我国西部经济落后地区,且该直辖市2016年的户籍人口大约是3400万,可推断为重庆市。

A、B、C错:北京市、天津市和上海市均位于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近十年来迁出人口数量少于迁入人口数量,且2016年三市的户籍人口均少于3000万。

(2019·湖南怀化二模卷)2016年11月11日某媒体报道,根据国家有关部门公布的数据,全国共有父母双方都外出务工或者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在家但是没有监护能力的农村留守儿童902万,相比2013年大幅度减少。

从区域分布看,农村留守儿童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

据此回答13~15题。

13.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锐减,主要原因可能是(D)A.人口出生率降低B.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C.城市化水平提高D.城乡差距缩小14.我国农村留守儿童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的主要原因是(C)A.中西部地区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B.中西部地区执行计划生育政策C.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落后D.中西部地区资源综合开发不足15.关爱留守儿童是每个人的责任。

要从源头上减少留守儿童,下列措施可行的是(D)A.中西部地区发展绿色循环经济B.中西部地区实行退耕还林还草政策C.提高东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D.加大中西部地区自然资源综合开发【解析】第13题,近年来,我国政府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扶持农民返乡创业,城乡差距缩小,大量外出务工人员返乡,从而使农村留守儿童数量锐减。

第14题,我国中西部地区自然环境较差,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与东部发达地区差距较大,人口外流数量较多,导致出现较多的农村留守儿童。

第15题,留守儿童问题是经济原因产生的,所以只有通过发展经济才能解决。

结合中西部地区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加大中西部地区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第Ⅱ卷(非选择题)二、综合题26.阅读下面的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2分)材料一中国人口负担系数百年比较图[注:人口负担系数:(14岁及以下人口数+65岁及以上人口数)/(15~64岁人口数)×100%,15~64岁指劳动人口年龄]。

国际上一般把人口负担系数≤50%称为“人口机会窗口”期,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机会窗口”开启期间,其人口特征能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机遇。

材料二2010年潍坊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注:步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以上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以上)。

(1)据材料一分析,我国“人口机会窗口”期能持续__40__年,2030年后,中国人口负担系数将超50%,试分析原因。

(2分)__原因:65岁(不能答60岁)以上人口数量较多。

__(2)“人口机会窗口”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有何作用?(6分)__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少儿与老年抚养负担均相对较轻;有利于社会财富的积累,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__(3)材料二显示,当前潍坊市面临的人口问题是__人口老龄化__,试提出缓解措施。

(4分)__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发展经济,增强经济承受能力;关心老人。

__2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2分)材料一近年来,“民工荒”的惊呼之声占据了媒体的大幅版面,有媒体报道;在一些城市,企业出6000元月薪竟然招不齐技工,16万元年薪难聘高级技师。

材料二随着独生子女政策的持续,我国已实现了人口增长模式的历史性转变,人口发展快速步入“后人口转变时期”。

下图为1995年我国人口金字塔图。

(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人口增长有三个明显低谷,A低谷对应的时间段是__1959~1961年(三年自然灾害时期)__。

B低谷产生的主要原因是__(70年代中期)我国实施了计划生育政策__。

(4分)(2)材料中提及的“后人口转变时期”是指人口增长模式为“__现代型__”模式,该时期人口增长的特点是__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__。

“实现了人口增长模式的历史性转变”主要是指实现了人口__出生率__的下降。

(4分)(3)结合材料,分析技工短缺的主要原因。

我国应采取什么措施改变这种局面?(4分)__原因:经济、技术的发展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提高,而民工素质普遍较低。

__ __措施:对民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水平和技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