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熄焦技术的难点、现状及发展方向

合集下载

关于当前干熄焦技术推广难的症结问题及改进措施的探讨

关于当前干熄焦技术推广难的症结问题及改进措施的探讨

关于当前干熄焦技术推广难的症结问题及改进措施的探讨第一篇:关于当前干熄焦技术推广难的症结问题及改进措施的探讨关于当前干熄焦技术推广难的症结问题及改进措施的探讨黑龙江宝泰隆煤化工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孙明君一、干熄焦工艺的优点与不足所谓干熄焦工艺是与湿法熄焦工艺相对应的。

湿法熄焦简单的说就是对离开炭化室的红焦直接喷水冷却,而干熄焦则是将离开炭化室的红焦置于一个流动的相对密闭的系统中,通过系统中的惰性气体与红焦的接触和相对运动进行冷却。

在干熄焦技术发明之前,炼焦行业普遍采用湿法熄焦工艺。

现今阶段,国际国内多数焦化厂仍然采用湿法熄焦工艺,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湿法熄焦更为普遍。

理论研究和实践证明,干熄焦工艺与传统的湿法熄焦工艺对比具有以下显著优点和不足:优点:1、焦碳质量明显提高⑴转鼓强度提高,真密度增大;⑵大块焦减少,中块焦增多,焦碳粒度的均匀度提高;⑶反应性降低,提高高炉的利用系数,增加高炉允许喷煤量;有关资料介绍和应用经验表明,干熄焦比湿熄焦焦碳强度M40可提高3%—5%,M10可降低0.2%—0.5%;高炉炼铁焦比可下降2%—5%,高炉生产能力可提高约1%。

2、充分利用红焦显热,节约能源湿法熄焦对红焦直接喷水,产生的蒸汽直接排入大气,红焦的显热被全部浪费;在干熄焦工艺中配套装备热量回收装置,可以回收红焦显热的83%,每干熄1吨焦碳可回收热量约1.35GJ。

3、降低有害物质的排放,保护环境有效避免湿法熄焦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的酚、氰化物、硫化物等有害物质的直接排放,对附近设备设施的腐蚀和对周围环境及大气的污染。

不足:干熄焦工艺的不足之处在于熄焦过程中红焦与循环气体发生少量的化学反应,要损失部分焦炭。

现阶段一般约损失0.3—0.8%。

随着干熄焦工艺的不断完善和改进,焦碳损失率会逐渐降低。

二、目前干熄焦工艺存在的主要问题㈠目前干熄焦装置的基本情况干熄焦工艺起源于瑞士,20世纪40年代许多发达国家开始研究开发干熄焦技术,60年代前苏联取得突破性进展,多数焦化厂采用干熄焦技术。

2023年干熄焦装置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干熄焦装置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干熄焦装置行业市场分析现状干熄焦装置是煤气化过程中的一种关键设备,用于将煤气中的焦炭进行干熄并回收利用。

随着能源需求的增加和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干熄焦装置行业市场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首先,干熄焦装置行业市场的主要驱动力之一是能源需求的增加。

在目前全球能源紧缺的情况下,煤气化成为一种重要的能源开发和利用方式。

干熄焦装置作为煤气化过程中的关键设备,能够高效地回收煤气中的焦炭,提高煤气的利用效率,满足能源需求的增加。

其次,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也推动了干熄焦装置行业市场的发展。

煤气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焦炭,如果不进行有效的处理和回收,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而干熄焦装置能够将煤气中的焦炭进行干熄并回收利用,有效减少焦炭的排放量,符合环境保护要求。

此外,干熄焦装置行业市场还受到煤化工产业快速发展的推动。

近年来,煤化工产业得到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越来越多的产业领域开始采用煤气化技术进行能源转换和化工生产。

干熄焦装置作为煤气化过程中的核心设备,其需求量也在增加。

在市场竞争方面,干熄焦装置行业市场存在一些挑战。

首先,行业竞争激烈,市场上存在着很多国内外的干熄焦装置制造商和供应商。

这些企业在技术和产品上存在差异,竞争非常激烈。

其次,干熄焦装置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需要考虑到煤种的不同、工况的变化等因素,技术难度较大。

因此,技术领先的企业在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

最后,干熄焦装置行业市场的发展前景较好。

随着能源紧缺问题的加剧和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干熄焦装置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

同时,随着煤化工产业的发展,干熄焦装置的市场规模也将逐步扩大。

另外,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提高,干熄焦装置的效率和性能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有望满足市场的需求。

总之,干熄焦装置行业市场在能源需求增加和环境保护要求提高的双重推动下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然而,市场竞争激烈且技术领先的企业具有竞争优势,需要不断创新和提高技术水平。

未来,干熄焦装置行业市场有望继续保持快速发展。

我国干熄焦余热发电市场现状与前景

我国干熄焦余热发电市场现状与前景

我国干熄焦发电市场现状与前景一、干息焦技术现状我国干熄焦技术是 1986 年宝钢一期工程从日本引进开始应用的,随后上海浦东煤气厂、济钢、首钢等又引进了俄罗斯、乌克兰、日本的干熄焦技术。

在此基础上,原国家经贸委与原国家冶金局组织鞍山焦耐院等有关单位成立开发干熄焦技术一条龙协作组,对引进技术进行改进和创新,开发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干熄焦技术。

2004年随着采用我国自主研发的干熄焦技术与设备的示范工程—马钢和通钢干熄焦装置的顺利投产,标志着我国实现了干熄焦技术与设备的国产化,以后又实现了设备的大型化和系列化。

目前,我国已能自主设计、制造和建设 50~200t/h 各种规模的干熄焦装置,干熄焦技术日趋成熟。

二、我国在干熄焦应用方面的相关政策2005 年《焦化行业准入条件》中规定新建或改扩建焦炉,原则上要同步配套建设干熄焦装置;2008 年新修订的《焦化行业准入条件》中规定钢铁企业新建焦炉要同步配套建设干熄焦装置并配套建设相应除尘装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 年)鼓励类目录中有干法熄焦技术应用;《国家钢铁产业发展政策》(2005 年)中规定焦炉必须同步配套干熄焦装置并匹配收尘装置。

2010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钢铁企业炼焦煤调湿等4项技术推广实施方案的通知》(工信部节[2010]24号)其中之一是《钢铁企业和焦化企业干熄焦技术推广实施方案》,该方案计划用4 年时间(2010~2013 年),在条件成熟的大中型钢铁企业及大中型独立焦化企业中推广干熄焦技术,预期在大中型钢铁企业干熄焦率达90%以上,全焦化行业干熄焦率达40%以上。

三、我国干熄焦市场应用和前景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0年我国规模以上焦化企业全年生产焦炭38757.1万吨,同比增长9.13%,其中钢铁联合企业焦化厂焦炭产量约13003.2万吨(纳入中焦协重点统计企业数),产量比重为33.55%。

干熄焦项目在独立焦化企业济效益不是十分明显,推广较为缓慢,只有大型焦化企业建有干熄焦装置。

2024年干熄焦装置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干熄焦装置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干熄焦装置市场前景分析引言干熄焦装置是一种用于焦炭生产过程中将热焦炭迅速冷却、干燥并熄灭的设备。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增长和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干熄焦装置在焦炭生产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对干熄焦装置市场的前景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发展趋势。

市场规模与增长趋势目前,全球焦炭生产市场规模庞大,预计在未来几年内仍将保持稳定增长。

据统计,2019年全球焦炭生产量约为4.2亿吨,其中中国占据了约60%的市场份额。

随着全球工业生产的发展和建筑、能源等行业的需求增加,焦炭市场将继续保持增长,从而推动干熄焦装置市场的发展。

干熄焦装置作为焦炭生产过程中必备的设备,其市场需求与焦炭产量密切相关。

随着焦炭市场的增长,干熄焦装置市场也将随之扩大。

另外,随着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传统的湿熄焦方法因其对环境的污染而受到限制,而干熄焦装置具有绿色环保的特点,因此在环保压力下,干熄焦装置市场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

市场竞争与趋势目前,全球干熄焦装置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的竞争企业有美国的Energy Recovery Inc.、日本的JFE Engineering Corporation、中国的山东锅炉集团等。

这些企业在技术研发、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等方面均有一定的优势,市场份额较大。

然而,随着干熄焦装置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新的竞争对手也将逐渐涌现。

未来,干熄焦装置市场的竞争趋势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干熄焦装置的技术也将不断创新。

例如,采用先进的热回收技术,提高能效和节能效果,将成为市场发展的新方向。

2.产品质量和可靠性:随着用户对产品质量和可靠性的要求不断提高,干熄焦装置企业需要加大对产品质量的控制和研发投入,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寿命,以满足用户需求。

3.售后服务:干熄焦装置的售后服务对用户而言非常重要,包括设备安装调试、维护保养、故障排除等。

在市场竞争中,售后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将成为企业争夺客户的重要因素。

鞍钢干熄焦工艺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鞍钢干熄焦工艺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鞍钢干熄焦工艺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问题:
1.能耗高:传统的干熄焦工艺中,热能来源于高炉煤气或3#焦炉废气,能耗高,效率低。

2.污染严重:传统干熄焦工艺中,焦炉废气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质,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会对环境和健康造成极大危害。

3.熄焦不彻底:熄焦后的焦炭中仍然含有很高的挥发分,导致炉料密度不稳定,影响高炉冶炼效果。

改进措施:
1.废气回收技术:利用现有技术对焦炉废气进行回收,将废气中的高纯度氮气和低浓度的有害物质分离,达到资源的重复利用和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

2.电弧加热技术:电力加热可以满足高强度热源需求,取代煤气或焦炉废气,提高干熄焦工艺的能耗效率。

3.振动加压技术:在传统干熄焦过程中,采用振动加压技术,可以加快熄焦速度,保证熄焦彻底。

4.活性炭处理技术:在干熄焦过程中,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可以吸附和分解有害物质,达到净化炉顶废气和焦炭的作用,提高焦炭质量和生产效益。

2023年干熄焦装置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2023年干熄焦装置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2023年干熄焦装置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干熄焦装置是一种用于制备焦炭的设备,主要采用热解原理将原料煅烧至一定程度,生成半焦体并分离其中的挥发物质,以获得较高品质的焦炭。

干熄焦装置行业市场环境分析如下:
一、政策环境
国家的政策对于干熄焦装置行业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政策的资金支持、技术指导、减税优惠等都对该行业的发展产生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目前,我国焦化产业已进入全面转型升级的阶段,政府出台的一系列调整政策和优惠措施,将为干熄焦装置行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二、市场需求
随着国内焦炭需求不断增长,干熄焦装置市场需求逐年上升。

同时,随着环保压力和资源短缺的日益加大,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考虑升级设备并进行替换。

干熄焦装置具有高效、环保、节能等优点,因此在市场上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三、科技水平
干熄焦装置的技术水平对于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国内的干熄焦装置技术尚处于发展阶段,需要不断提高产品品质和技术水平,满足不同行业和客户的需求。

同时,新技术的应用将有助于提升干熄焦装置的生产效率和能耗水平,为行业带来更加快速和可持续的发展。

四、市场竞争
干熄焦装置行业市场竞争较为激烈,主要体现在产品质量、技术创新、价格、服务等方面。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需要不断强化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提高自身的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才能更好地适应市场的需求和变化。

综上所述,干熄焦装置行业市场环境竞争激烈,但同时也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需要企业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和产品品质,加强服务和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干熄焦技术.

干熄焦技术.

第五章 干熄焦锅炉用水处理系统
• 第一节 水净化的目的 • 第二节 干熄焦锅炉水、汽质量标准 • 第三节 水净化除盐的主要工艺原理及工艺 流程 • 第四节 锅炉给水调整处理工艺 • 第五节 水质净化工艺的主要设备 • 第六节 武钢7号、8号焦炉干熄焦水处理系 统
第六章 干熄焦调试与开工
• 第一节 红焦装入系统的调试
一、排焦装置 (一)设备介绍 (二)设备点检维护 二、运焦皮带
• 第三节 干熄炉 一、干熄炉的结构 (一)圆形干熄炉的结构
圆型干熄炉由预存段、斜道区及冷却段组成。
料钟 水封槽
去除尘装 置
手动蝶阀 旁通管 预存段 旁通管流量调节 阀 去一次除尘 器 人孔
空气导入 管
空气导入调节 阀 调节板 斜道 冷却段 供气装置上部 伞面上锥斗 十字风道 下锥斗
四、焦粉收集装置
(一)简介 (二)点检维护内容
第三章 干熄焦锅炉

锅炉是利用燃料燃烧所释放的热能或工业生产 中的余热等热能加热水或其它工质,产生具有一 定压力和温度的蒸汽、热水或其它工质的一种受 压、受热设备。
• 第一节 锅炉的种类 一、锅炉的分类 二、锅炉的组成 三、锅炉的型号
• 第二节 干熄焦锅炉的原理及工艺流程 一、干熄焦锅炉工作原理
五、提升机 提升机运行于提升井架和干熄炉顶轨道上, 将装满红焦的焦罐提升并横移至干熄炉炉顶,与 装入装置相配合,将红焦装入干熄炉内。装完红 焦后又将空罐经提升、走行和下降落座在焦罐台 车上。提升机由PLC与其他设备联动,机上无人操 作,采用变频调速运行。 (一)设备介绍 (二)设备点检维护 (三)钢丝绳的调整及更换方法
• (三)煤气烘炉 • 煤气烘炉期间的主管理温度为预存段温度T5,
主要目的是将T5逐渐升至800℃左右,与将来装入 红焦时的温度接近,同时继续将耐火材料砌体中 的水份除去。煤气烘炉是以干熄炉烘炉人孔设置 的煤气燃烧器,燃烧焦炉煤气为热源对整个系统 进行加热。为防止温度变化过大,需要细致地调 节燃烧状态。燃烧生成的热气体利用循环风机的 抽力为动力在整个气体循环系统通道内流动。

国内外干熄焦技术状况及发展趋势共23页word资料

国内外干熄焦技术状况及发展趋势共23页word资料

国内外干熄焦技术状况及发展趋势1.国外干熄焦最新技术及发展趋势1.1干熄焦工艺的发展概况干法熄焦(Coke Dry Quenching)简称干熄焦(CDQ),是相对于湿熄焦而言的采用惰性气体熄灭赤热焦炭的一种熄焦方法。

干熄焦能回收利用红焦的显热,改善焦炭质量,减轻熄焦操作对环境的污染。

干熄焦起源于瑞士,最早的干熄焦装置是1917年瑞士舒尔查公司在丘里赫市炼焦制气厂采用的。

20世纪30年代起,前苏联、德国、日本、法国、比利时等许多国家,也相继采用了构造各异的干熄焦装置。

干熄焦装置经历了罐室式、多室式、地下槽式、地上槽式的发展过程,由于处理能力都比较小,发生蒸汽不稳定、投资大等因素,这一技术长期未得到发展。

到了20世纪60年代,前苏联在干熄焦技术工业化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切列波维茨钢铁厂建造了带预存室的地上槽式干熄焦装置,处理能力达到52~56t/h。

这种带预存室地上槽式于熄焦工业装置解决了过去干熄焦装置发生蒸汽不稳定等问题,实现了连续稳定的热交换操作。

该装置的技术先进性得到了世界焦化界的公认,并陆续在焦化厂推广建设。

20世纪70年代,全球范围内的能源危机,进一步推动了干熄焦技术的发展。

日本首当其冲,在能源短缺、节能呼声高涨的背景下,从前苏联引进干熄焦技术和专利实施许可,经过消化移植,在大型化、自动化和环境保护措施等方面有所发展。

到了20世纪90年代,日本建成投产了单槽处理能力为56~200t/h 的多种规模的干熄焦装置39套,干熄焦率约占日本高炉焦用量的80%,是干熄焦装置应用最多的国家之一。

目前,日本新日铁、NKK、德国蒂森·斯梯尔·奥托公司在于熄焦技术上处于领先水平。

这些公司在扩大干熄焦装置能力、改善冷却室特性、热平衡、物料平衡、自动化、环保等方面实现了最佳化设计,其处理能力和装置的先进性远远超过了前苏联,并形成了各自的特点,见表1。

巴西、土耳其、尼日利亚和我国都相继建成了干熄焦装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锅炉产生的蒸汽或并入厂内蒸汽管网或送去发电。
干熄焦装置的主要设备包括:电机车、焦罐及其运载车、提升机、装料装置、排焦装置、干熄炉、鼓风装置、循环风机、干熄焦锅炉、一次除尘器、二次除尘器等。
2.
a)
出炉红焦的显热约占焦炉能耗的35~40%,这部分能量相当于炼焦煤能量的5%。如果将这部分这量回收并充分利用,可以大大降低冶金产品成本,起到节能降耗的作用。采用干熄焦可回收约80%的红焦显热,平均每熄1吨焦炭可回收3.9MPa,450℃蒸汽0.45t,发达国家可产0.6t左右。日本新日铁株式会社曾对其企业内部包括干熄焦、高炉炉顶煤气压差发电等所有节能项目效果进行过分析,结果干熄焦装置节能占总节能的50%。
三、
1985年上海宝钢引进日本的4×75t/h干熄焦装置正式投产运行;同年上海浦东煤气厂引进了前苏联2×70t/h干熄焦装置,于1994年投产;1991年和19997年宝钢二期、三期的两组4×75t/h干熄焦装置相继投产;去年济钢2×70t/h干熄焦装置建成投产。因此,我为有16套干熄焦装置在运行。目前鞍钢2×70t/h前苏联片干熄焦装置、首钢1×65t/h日本版干熄焦装置正在建设中。
工业实验,设备全部国产
包钢6、7号焦炉干熄焦工程
3×75
100/114
51
3.71
3.73
15.93
1994
关键设备引进
本钢5号焦炉干熄焦工程
1×75
60/68.6
91
3.16
6.58
13.09
1996
日本赠送大部分设备,并含0.88亿元外部配套费
邯钢1、2号焦炉干熄焦工程
1×75
56/64
85
1.5
鼓风机
引进
引进
引进
沈鼓
引进
装焦装置
引进
引进
国外方案设计,焦耐院详细设计,国内制造关键部件引进
买进制造图,国内制造
引进
排焦装置
引进
引进
国外方案设计,焦耐院详细设计,国内制造关键部件引进
引进
引进
鼓风装置
引进
焦耐院设计国内制造
焦耐院设计国内制造
引进
引进
装备水平
控制方式
PLC+DCS
PLC+DCS
三电一体化
新日铁
焦耐院
焦耐院
济钢设计院转化设计
焦耐院转化设计
气料比(m3/t焦)
1500
1500
1500
2000
1750
见说明2
主要设备设计制造情况
提升机
引进
引进
大部分引进
买进制造图国内制造
引进
锅炉
引进
杭锅设计制造
杭锅设计制造
杭锅与国外联合设计,国内制造关键部件引进
引进
电机车
引进
引进
引进
引进
引进,实际使用国产
日本的新日铁、NKK等公司建设的干熄焦单炉处理能力均达到200t/h以上,远远超过前苏联的70t/h。他们在加料装置上采用料钟布料,改进了鼓风装置位置和结构,采用旋转密封阀式连续排焦和旋转焦罐接焦等措施。在循环系统增加了节能设施,使气料比由1750m3/t焦降至1200m3/t焦,这不但使单炉处理能力得以提高,而且大大降低了装置运行费用。在自动控制方面实现了三电一体化,做到了“全自动”无人操作。除尘方面,采用了地面站,实现了无尘操作。日本的干熄焦技术不仅在日本被普遍采用,还打入了德国和南朝鲜以及我国市场。
项目
日本75t/h
乌克兰70t/h
单槽处理能力,t/h
75
70
预存段容积,m3
200
277
冷却段容积,m3
300
398
排焦方式
旋转密封阀式连续排焦
闸板式间歇排焦
供气方式
周边+中央风帽
中央风帽
循环气体量,m3/t
设计
1500
1750
实际操作
1500
2000
循环风机能力,m3/t
理论
112500
122500
工艺流程(见图1):
从炭化室中推出的950℃~1050℃的红焦经过拦焦机的导焦栅落入运载车上的焦罐内,运载车由电机车牵引至干熄焦装置提升机井架底部,由提升机将焦罐提升至井架顶部,再平移到干熄炉炉顶,通过炉顶装入装置将焦炭装入干熄炉。在干熄炉中,焦炭与惰性气体直接进行热交换,冷却至250℃以下。冷却后的焦炭经排焦装置卸到胶带输送机上,再经炉前焦库送筛焦系统。
17kWh
13kWh
80年代以来,德国蒂森斯蒂尔奥托(TSOA)成功地将水冷栅和水冷壁置入干熄炉,并将干熄炉断面由圆形改成方形,同时在排焦和干熄炉的出气方式上进行了根本改进,使焦炭在干熄炉中下降及气流在干熄炉中上升实现了均匀分布,大大提高了换热效率,使气料比降至1000m3/t焦以下,进一步降低了装置的运行费用。同时,传统干熄焦工艺中的一次除尘器被省去,整个循环系统大大简化并减小。自动控制方面,TSOA干熄焦同样实现了无人操作。TSOA在干熄焦除尘方面进行改进,将排焦、装焦放散气体与可燃成分较高的风机后放散气体分开,分别由地面站处理,经处理的风机后放散气体燃烧后再放散,大大减少了CO的排放。TSOA干熄焦不仅在德国,而且在南朝鲜和中国台湾也得到了应用。
b)
干熄焦的这个优点体现在两个方面:
1)
2)
c)
干熄焦与湿熄焦相比,焦炭M40提高3~8个百分点,M10改善0.3~0.8百分点。这对降低炼铁成本,提高生铁产量极为有利,尤其对采用喷煤粉技术的大型高炉效果更加明显。国际上公认:大型高炉采用干熄焦焦炭可使其焦比降低2%,使高炉生产能力提高1%。
在保持原焦炭质量不变的条件下,采用干熄焦可以降低强粘结性的焦、肥煤配入量10~20%,有利于保护资源,降低炼焦成本。
1×75
55/63
90
1.08
9.31
10.08
1999
关键设备实现国产,蒸汽价格只有47元/t*
*蒸汽合理价格应该在80元/t左右。
五、大型化及设备国产化是发展干熄技术的方向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能源价格已逐步趋向合理,同时,目前钢铁企业内部已经实行成本核算、成本否决制度。因此,以上提到的后两项推广应用的障碍已经得到基本解决,如果能够有效地降低干熄焦装置的建设投资,这项技术就一定能够在我国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从前面的论述不难看出,降低干熄焦投资的关键,一是干熄焦装置系列化,使规模配置经济合理。二是干熄焦技术和设备全面国产化。
1.
宝钢一期引进投产以后,我国曾片面地追求100%干熄,即干熄焦的备用装置也必须是干熄,结果造成基建投资大大增加,尤其是在干熄焦装置大型化后,投资增加更加惊人。正如前面分析的,为100万吨焦化厂配套干熄焦装置,采用75t/h干熄焦装置,以干熄焦备用,需建3×75t/h干熄焦装置,能力将增大二分之一;采用126t/h干熄焦装置,以干熄焦备用,能力将增大一倍。其实,干熄焦完全可以用湿熄焦备用。因为,随着干熄焦装置用耐火材料的不断开发,装置的检修时间间隔也越来越长,日本已达到每1.5~2.0年检修一次,一次只有20天左右,所以以干熄焦为备用的意义越来越小。日本、德国等经济发达国家近些年在设计干熄焦装置时,也采用湿熄焦备用,以减少基建投资。92年底投产的德国凯泽斯图尔(Kaiserstuhl)焦化厂是世界最现代化,也是环保和装备水平最高的焦化厂。该厂配备了一套世界上最大的250t/h干熄焦装置,其备用也是采用湿熄焦。表-6是日本干熄焦装置的配置情况,从表-6可以看出世界上干熄焦技术发展最快的日本,85年以后所建干熄焦均以湿熄焦为备用。
e)
f)
g)
h)
表-5国内设计的干熄装置配置、效益一览表
工程名称
建设规模
(t/h)
对应焦炉生产规模
(t万/a)/ (t/h)
干熄焦装置利用率(%)
投资
(亿元)
全投资内部收益率(%,税后)
全投资回收期
(年,税后)
设计时间
(年)
备注
梅钢1、2号焦炉干熄焦工程
2×75
90/103
69
0.41
———
———
1984
目前除前苏联、日本和德国拥有干熄焦装置外,意大利、罗马尼亚、尼日利亚、土耳其、匈牙利、芬兰、波兰、印度、巴基斯坦、南朝鲜、台湾等国家或地区都有干熄焦装置相继投产,并逐步向大型化、自动化和低能耗方向发展。
世界各国干熄焦装置建设情况详见表-1。
表-1世界各国干熄焦装置建设情况表
序号
设计公司
建设国家
数量
1
新日铁
日本
16
南朝鲜
3
中国
8
德国
1
2
NKK
日本
11
3
石川岛播磨
日本
12
南朝鲜
2
4
蒂森斯蒂尔奥托
德国
3
南朝鲜
2
中国台湾
1
5
乌克兰
原苏联国家
27
中国
6
印度
12
罗马尼亚
5
波兰
6
6
鞍山焦耐院
中国
4
7
意大利
巴西
5
8
罗德洛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芬兰
1
2.
乌克兰、日本、德国干熄焦装置主要技术对比见表-2。
工业化干熄焦装置虽然最早由前苏联(现乌克兰)发明,但由于其设备处理能力、自动控制水平及环境保护措施方面没有多大改进,因此其技术领先地位被在这些方面有很大突破的日本所取代。
实际选型
125000
198000
循环风机数量,台
1
2
控制水平
三电一体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