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培养试剂及操作流程
SOP-细胞常规维持培养

SOP-细胞常规维持培养细胞培养操作-sop一、实验目的:通过维持培养得到一定数量状态良好的细胞,为后续预实验、筛靶、验证实验做准备。
二、实验器材:超净工作台37℃二氧化碳恒温培养箱离心机倒置显微镜移液枪6cm培养皿 1.5mL EP管枪头(1mL 200ul 20ul)废液桶 CO2三、实验试剂:0.25%胰蛋白酶或含0.53mMOL EDTA胰蛋白酶溶液PBS高糖DMEM或RPMI 1640完全培养基贴壁细胞系培养(6cm培养皿为例)四、操作流程:1)镜下观察细胞密度及培养基颜色,颜色微黄,密度80%以上可进行传代2)用1mL移液器吸起原有培养基,弃去3)沿着6cm培养皿的侧壁,缓慢加入1mL的PBS液,稍微换匀6cm培养皿以洗掉残余的培养基4)加入500uL的0.25%胰蛋白酶或含0.53mMOL EDTA胰蛋白酶溶液迅速放入培养箱,2min后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开始回缩变圆,弃去胰酶溶液5)加入1ml培养基终止细胞消化,吹打使细胞脱离分散,然后收集于1.5mL EP管中准备离心6)离心机离心1000rpm 2min7)离心后弃去上清,加入1mL新鲜培养基重悬,轻轻吹打成均匀细胞悬液8)根据实验需要,接入适量的细胞到培养皿中,最后补足到5mL,摇匀后放入培养箱培养。
悬浮细胞一、操作流程:1)接收客户提供的悬浮细胞,观察细胞状态,直立T25瓶使细胞沉降下去2)吸去上清培养基,余下细胞收集与1.5Ml EP管中离心3)离心机离心1000rpm 2min4)离心后弃去上清,加入1mL新鲜培养基重悬,轻轻吹打成均匀细胞悬液5)根据实验需要,接入适量的细胞到实验孔板中,余下细胞在T25瓶中继续培养半贴壁细胞半贴壁细胞传代时,首先把悬浮于培养基中的细胞收集于管中,然后贴壁的细胞操作手法跟贴壁细胞相同,两者混合离心传代即可。
细胞培养操作规范

细胞传代方法: 传代指针: 观察培养基颜色:当培养基的颜色由红色渐渐褪成橙黄色,颜色清亮,无杂质,无浑浊 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状态:细胞生长状态良好,铺满培养瓶80%以上,细胞透亮,形态清晰,间隙无杂质,确认无细菌真菌污染
传代方法:
将新的培养皿、吸管、废液缸放入工作台开启细胞培养房及工作台紫外消毒20分钟, 开启恒温水浴箱,培养液、消化液预热 关毕紫外灯,开灯,通气,点燃酒精灯 吸弃培养基,PBS清洗两次 加入2ml消化液晃动培养瓶使消化液覆盖整个细胞界面后吸弃培养液 肉眼观察细胞培养瓶底部出现一层云雾状,轻轻敲打底部有块状物脱落,显微镜下观察看到细胞间隙变大,细胞回缩变圆少量漂浮后加入10ml含血清培养基终止消化,吹打管吹打数次 将细胞悬液吸至离心管,1000rpm离心5分钟 吸弃上清,加入PBS吹打混匀, 1000rpm再次离心5分钟 吸弃上清,加入新鲜培养基,吹打混匀,按比例接种到细胞培养瓶
细胞消化时间的控制:Leabharlann 细胞冻存:胰酶消化
细胞计数
贰
壹
叁
细胞计数
细胞计数板计数室构造 数红色边框标记的四个方格内的细胞总数(如有压线则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 细胞数/ml=(4个大方格细胞总数/4)×104×稀释倍数
四、细胞培养注意事项
实验进行前,无菌室及无菌操作台(laminar flow) 以紫外灯照射20-30分钟灭菌,以75 %酒精 擦拭无菌操作抬面,并开启无菌操作台风扇运转10 分钟后,才开始实验操作。
每次操作只处理一株细胞株,且即使培养基相同亦不共享培养基,以避免失误混淆或细胞间污染。实验完毕后,将实验物品带出工作台,以75 %酒精擦拭无菌操作抬面。操作间隔应让无菌操作台运转10 分钟以上后,再进行下一个细胞株之操作
细胞培养的操作步骤

细胞培养的操作步骤细胞培养是一种在体外培养和繁殖细胞的方法,广泛应用于医学、生物学和生物工程等领域。
下面是细胞培养的操作步骤,包括细胞的收获、传代和检测。
1.材料准备:- 细胞培养基:选择适合细胞类型和培养要求的培养基,常用的包括DMEM(Dulbecco's Modified Eagle's Medium)和RPMI(Roswell Park Memorial Institute)等。
-细胞:选择合适的细胞系,如人类胚胎肺成纤维细胞(HELF)和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等。
-细胞培养器具:包括培养皿、细胞培养瓶、细胞离心管等。
2.细胞收获:-细胞培养器具消毒:用70%乙醇或其他消毒剂将培养器具进行消毒。
-细胞培养基预热:将所需的培养基预先加热至37摄氏度。
-细胞培养皿涂覆:将培养皿或瓶子内壁涂覆一层细胞黏附物,如明胶或聚-卵氨酸等,以增加细胞附着。
3.细胞传代:-培养基预热:将所需的培养基预先加热至37摄氏度。
-细胞收获:将细胞培养瓶中的培养基倒掉,用生理盐水等缓冲液洗涤细胞。
- 细胞分离:使用胰酶(Trypsin)或胰蛋白酶(Trypsin-EDTA)将细胞从细胞培养瓶上析离下来。
-细胞计数:使用显微镜和细胞计数板对细胞进行计数,以确定细胞的密度。
-细胞培养:将细胞培养在新的细胞培养瓶中,加入适量的预热培养基。
4.细胞检测:-细胞形态观察:使用倒置显微镜或显微摄像系统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和增殖情况。
- 细胞活力检测:使用细胞活力检测试剂,如MTT(3-(4,5-di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或CCK-8(Cell Counting Kit-8)等,评估细胞的存活率和代谢活力。
- 细胞凋亡检测:使用凋亡检测试剂盒,如Annexin V-FITC和PI (Propidium Iodide)等,评估细胞凋亡的程度。
细胞培养操作流程

细胞培养操作流程细胞培养是一种人工环境中扩增和维持活细胞的技术。
它对于研究细胞生物学、药物筛选和治疗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
下面是一个常见的细胞培养操作流程,具体步骤如下:1.准备培养器具和试剂:首先需要准备好培养器具和所需试剂,包括培养皿、离心管、培养基、培养液、胶原蛋白贴士等。
2.细胞的分离和收获:将待培养的组织或细胞样品取出,用适当的方法将细胞分离开来。
可以使用酶消化、机械切割或筛选等方法。
分离好的细胞通过离心将细胞沉淀,将上清液吸掉,得到细胞沉淀。
3.细胞计数和浓度调整:使用细胞计数仪或血球计数室等工具,将细胞计数。
根据需要可以进行浓度调整,使其适合在培养器具中的扩增。
4.细胞的接种和培养:将得到的细胞沉淀重新悬浮于培养基中,并将其放置于培养皿中。
确定适宜的培养条件,包括温度、湿度、气体环境等。
定期观察细胞的生长情况,并更换培养基,以维持细胞的健康生长。
5.细胞的传代:当细胞在培养皿中达到一定密度时,需要进行传代,以防止细胞群体过于致密导致细胞生长受限。
传代前需先将细胞沉淀,并用如十倍的细胞培养基将其重新悬浮。
将悬浮的细胞分装至新的培养皿中,培养基的更换和细胞的观察也是相同的。
6.试验处理:在细胞培养过程中,可能需要对细胞进行各种试验处理,如药物处理、感染等。
根据需要,将试验处理物加入培养基中,确保细胞接触到试剂,并保持正常生长。
7.细胞固定和染色:进行一些试验或者观察时,对细胞进行固定和染色可以帮助观察或者分析细胞的形态、细胞器分布等。
选择适合的固定和染色方法,将细胞固定在培养皿中,并使用染色剂染色。
8.细胞的收集和保存:在实验完毕后,可以用适当的方法将培养皿中的细胞收集起来。
例如,轻轻洗涤细胞,然后加入适当的缓冲液,用吸管吸出,或者使用离心机离心沉淀。
收集好的细胞可以用于下一步的实验,或者进行冷冻保存。
9.培养器具的清洁和消毒:一旦细胞收集完毕,需要对使用过的培养器具进行清洗和消毒,以防止细菌、真菌、病毒等的传播。
细胞培养液配制操作规程

细胞培养液配制操作规程
试剂和器材准备:
1. 用三角瓶装1L 超纯水,放入搅拌子,盖上铝箔纸,121摄氏度高压灭菌30分钟,冷却过夜。
2. 过滤器装好滤膜后用报纸包装好,121摄氏度高压灭菌30分钟。
3. 装培养液的试剂瓶瓶口用铝箔纸包好,140摄氏度烘烤3小时。
配制过程:
1. 将盛有灭菌超纯水的三角瓶放到磁力搅拌器上,搅拌速度以液面恰能产生漩涡为宜。
2. 打开干粉培养液的包装,将干粉慢慢加入容器,边加边搅拌
3. 往包装袋内加入适量的超纯水使残留的培养液粉末溶解并倾倒入三角瓶内,如此清洗数遍
4. 添加NaHCO3。
RPMI1640添加2.0g NaHCO3,DMEM添加3.7g NaHCO3。
5.搅拌约2小时待干粉完全溶解。
6. 用1N NaOH 和1N HCl调节培养液pH在
7.1~7.2,调节好pH后盖紧容器。
7. 加入5 mL 200×的PS双抗,搅拌均匀。
8. 0.22um微孔滤膜过虑除菌,分装到试剂瓶中,盖好瓶盖密封,4摄氏度保存。
使用前添加血清,使血清含量为10%。
未加血清的培养液可在4摄氏度保存8个月,加血清后应在1个月内用完。
9. 检验。
取过滤后的培养液3~5mL,置于无菌的35mm培养皿中,放入培养箱中培养两天,检查是否有长细菌。
注:
1. 过滤完毕后应及时把过滤器和试剂瓶清洗干净。
清洗过程:自来水冲洗,蒸馏水洗3遍,超纯水洗一遍,沥干,烘干
2. 本操作规程以配制1L为例,配制量多时各组分应等比例增加。
1。
细胞培养液配制的流程

细胞培养液配制的流程
细胞培养液配制的流程:
①材料准备:
- 准备所需的所有化学试剂、培养基粉末、抗生素、血清、pH指示剂、无菌水或三蒸水。
②滤器消毒:
- 准备0.45μm和0.22μm孔径的滤膜,浸入三蒸水中,然后置于滤器上,打包后进行高压蒸汽灭菌。
③容器准备:
- 确保所有使用的容器(如烧杯、量筒、移液管等)都是干净且无菌的。
④溶解培养基:
- 将培养基粉末倒入无菌容器中,加入预热的三蒸水,使用磁力搅拌器充分搅拌直至完全溶解。
⑤添加补充成分:
- 按照实验需求,向溶解的培养基中加入nahco3、抗生素(如青霉素和链霉素)、L-谷氨酰胺等成分。
⑥加入血清:
- 如果配方需要,加入胎牛血清或其他类型的血清,通常为10%或20%体积比。
⑦ pH调节:
- 使用pH计检测溶液的pH值,根据需要加入1N HCl或1N NaOH进行调节,直至达到目标pH值。
⑧温度控制:
- 将配制好的培养液加热至接近细胞培养的温度(37°C左右),以防止温度骤变影响细胞。
⑨过滤除菌:
- 通过0.22μm孔径的滤器过滤培养液,以除去任何可能存在的微生物。
⑩分装:
- 将过滤后的培养液转移到无菌的细胞培养瓶或培养皿中,避免空气中的微生物污染。
⑪标记与记录:
- 在容器上标记培养液的类型、批号、配制日期以及有效期,并记录所
有操作细节。
⑫储存:
- 将配制好的培养液储存在适当的温度下,通常是4°C,直到使用前再恢复至室温或培养温度。
细胞培养相关常用液体配制标准SOP操作规程样本

细胞培养相关常用液体配制标准SOP操作规程样本(一)胰酶的配制:(浓度为1‰,1L)1、认真清洗配制容器,自来水20遍,去离子水5遍,超纯水润洗3遍。
2、称取牛胰蛋白酶1.0g;EDTA 2 g;3、用超纯水溶解;4、磁力搅拌器搅拌至胰酶完全溶解,溶液变得澄清;5、超纯水定容至1L;6、不锈钢滤器加0.22um滤纸两张高温灭菌后,在超净工作台过滤;7、在血清瓶中加入少量滤好的胰酶,置于细胞培养箱中检测是否染菌,其余置于4℃待用;8、过滤后洗净滤器再次灭菌,避免残留的胰酶降解蛋白。
(二)DMEM配制:1、所需试剂及材料:试剂:DMEM干粉(GIBCO 10L)、超纯水(Milli-Q)、Na2CO3 (Sigma)材料:10L玻璃瓶、500ml盐水瓶(灭菌)、0.22um滤膜、滤器(事先放好两层滤膜并高压灭菌)、磁力搅拌器大号搅拌子蠕动泵胶塞2、操作步骤:(1)10L玻璃瓶洗涤,自来水20遍,去离子水5遍,超纯水润洗3遍。
(2)在10L玻璃瓶中加入超纯水9.5L,将DMEM干粉倒入,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溶解。
(3)按照3.7g/L 加入Na2CO3 。
(4)调节pH值至7.2~7.4。
(5)过滤分装,并注明名称及配制日期。
此过程注意无菌操作!(6)最后用血清瓶取10ml左右置于细胞培养箱中检测是否染菌。
(7)清洗滤器,10L玻璃瓶,软管,将所有实验器具归位。
(三)1640、MEM培养基的配制同上,Na2CO3的用量见包装说明(四)细胞间100×双抗(青霉素、链霉素)的配制青霉素及链霉素配制的终浓度为1万单位/毫升。
配制的步骤以400ml为例:1.认真清洗配制容器,自来水20遍,去离子水5遍,超纯水润洗3遍。
2.准备5瓶青霉素(80万单位/瓶)、4瓶链霉素(100万单位/瓶)。
3.加入1-2ml细胞间专用PBS进入青霉素、链霉素的瓶子内,浸泡后吹吸数次至全部溶解,溶解后的液体吸入配制容器内。
细胞培养标准操作规程

细胞培养标准操作规程
一、适用范围
适用于实验室从事细胞培养的实验技术人员和研究生。
二、操作规程
1、所需试剂细胞培养液、血清、胰酶、PBS或Hank`s液
2、规程:
2.1 细胞株的培养
2.1.1 获取所需细胞株(一般细胞株的运送是把细胞放在培养瓶中,干冰保存运输的)
2.1.2 得到所需细胞株后弃掉多余的培养液,放到5%的CO2培养箱中培养
2.1.3 每天至少观察一次,待细胞长满整个培养瓶的80%时传代
2.1.4 倒掉培养液,用1mlPBS 漂洗细胞一次,加入500ul胰酶消化,消化时间视细胞种类、胰酶浓度和消化温度而定,一般3-5min
2.1.5 终止消化,向上一步消化液中加入含10%血清的培养液,一般5ml
2.1.6 吹打,用吸管轻轻吹打至细胞全部脱落,注意尽量减少气泡产生
2.1.7 细胞计数,取少量液体于细胞计数板上,确定接种密度
2.1.8 将细胞接种到另外的培养瓶中
2.1.9 换液,根据细胞生长情况,间隔一定时间半量换液。
2.2 原代细胞培养
2.2.1 原代细胞的获取无菌条件下取动物组织剪碎
2.2.2 向剪碎的动物组织加入适宜浓度的胰酶,消化,时间因细胞种类和胰酶浓度而定
2.2.3 终止消化,向上一步消化叶重加入含10%血清的培养液,一般5ml
2.2.4 吹打将终止消化后的组织转入一培养皿中,加入一定量的培养液轻轻吹打数次,静置5-10分钟
2.2.5 细胞计数,取少量液体于细胞计数板上,确定接种密度
2.2.6 将细胞接种到培养瓶或培养板中,放入5%的CO2培养箱中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规范化流程
一、细胞培养所需
1、10%FBS 1640培养液。
2、10%FBS DMEF/12培养液。
3、10%FBS DMEM/High Glucose 培养液。
4、PBS :商品化的粉末,一袋溶于2L 去离子水中,高压后4℃保存。
5、胰酶
6、冻存液:10%DMSO 、>10%FBS ,其余成分为1640
7、真核抗生素:
G418: 50mg/ml
MDA-MB-231 800ug/ml
MCF-7 800ug/ml SK-BR3 100ug/ml
T47D 400ug/ml)
嘌呤霉素(Puromycin ):10mg/mL 、
MCF-7 4ug/ml T47D 1ug/ml
MDA-MB-231 5ug/ml
潮霉素(Hygromycin B ):50mg/mL T47D 200ug/ml
MDA-MB-231 800ug/ml
MCF-7 50ug/ml 8、原核抗生素:双抗(抗青霉素、链霉素)(使用浓度:1%原液)
环丙沙星
左氧氟沙星(储存浓度5mg/ml ,使用浓度5ug/ml )
9、细胞因子:IL-6、EGF (10ug/ml )
10、抗肿瘤药物:阿霉素(储存浓度50Mm,使用浓度0.01mM )
一、细胞培养相关技术
1、细胞复苏
准备:37℃水浴锅、培养液、15ml 离心管、滴管、培养瓶或培养皿试验流程:
(1)将细胞从-80℃或液氮取出,遵”慢冻速溶“的原则,迅速在37℃下使其液化。
(2)将融化的细胞悬液加入适量新鲜培养液稀释吹匀,转移到15ml 离心管内。
(3)将离心管以1000rpm 转速离心5min 。
(4)小心弃去上清,最好用枪头除尽,加入新鲜的培养液6ml ,重选吹匀后转移到细胞培养瓶或培养皿,放入37℃、5%CO2细胞培养箱内培养。
2、细胞传代
准备:胰酶、培养液、培养瓶或培养皿、15ml离心管、滴管
实验流程:
(1)将覆盖率达80-90%的对数生长期细胞弃去培养液,尽量将培养液洗净,必要时加PBS冲洗,以防止培养液对胰酶的终止作用。
(2)加入适量胰酶(一般25cm2培养瓶加0.5ml,10cmdish加1ml),并且晃动几下使胰酶在平底分布均匀,放入37℃培养箱孵育。
(3)适当时间后(231、SK-BR3用1min,MCF-7、T47D用2min,依据细胞不同时间不同)将培养瓶从培养箱拿出来,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
圆、粘附性变弱后加入培养液终止酶反应。
(4)用培养液冲洗瓶底,然后吹打细胞悬液使其均匀单个分布。
(5)将悬液1000r离心5min后重悬,安装实际需要将悬液平分到培养瓶内,一般按1:3传代较好。
3、细胞冻存
准备:培养液、胰酶、15ml离心管、滴管、冻存管、冻存盒
试验流程:
(1)将已经长满的细胞取出,弃去培养液后加入适量胰酶,放入37℃孵育适当时间后,观察细胞变化。
(2)用培养液终止反应后,吹匀,将悬液转移到15ml离心管内。
(3)以1000r的速度离心5min
(4)弃去上清,加入1-1.5ml冻存液,重悬,加入冻存管内(冻存管注意做好标记)。
(5)将冻存管放入冻存盒内。
盖好,放入-80℃冰箱冻存。
4、细胞计数
准备:胰酶、培养液、滴管、15ml离心管、计数板、移液器
实验流程:
(1)取对数生长期细胞,用适量胰酶消化后,1000r离心5min,重悬。
(2)用微量移液器取10μL悬液,沿计数板一侧缓慢加入,确保悬液均匀充满计数池。
(3)显微镜下计数四角大方格内的细胞数目,求平均值。
(4)根据公式n=四角大方格内细胞数/4 *104 (个)/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