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对孩子启蒙教育的重要性
浅谈学前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

要推进时代的发展,满足人才的需求,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就必须重视一切教育的基础——学前教育。
而学前教育的主要内容就是家庭教育。
因此,要求每个家庭都要与社会、教育部门共同承担起教育下一代的艰巨任务。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父母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等都对儿童成长产生重要的影响。
这就要求家长高度重视对儿童的正确的启蒙教育,让儿童能够健康的成长和发展。
学前教育,幼儿教育谈起幼儿教育,大家并不陌生,幼儿教育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教育内容不完整,教育方法不科学,教育主题不明确,是当前我国幼儿教育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加强和改进幼儿教育发展,对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修养具有重大的意义。
幼儿学前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必须在社会、家庭、幼儿园等多方面的互相配合教育下才能达到的特殊工程。
通过为孩子创设适宜的心理环境,支持和引导儿童的经验建构,提高其科学能力,培养其科学探究习惯。
一、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教育是幼儿的第一课程,每个儿童从出生到进入社会,约有70%的时间是在家庭度过的,家庭教育在儿童早期发展中影响极大,这是因为家庭教育对儿童的思想品质、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发展,具备着社会其他群体所不具备的优势。
据专家分析,幼儿有以下方面的.表现优势:天然的早期化、巨大的感染性、强烈的针对性、间接的传递性。
如果家庭教育的优势发挥得好,这对幼儿早期的成长、发展十分有利。
二、幼儿进行情商教育的重要性幼儿到四五岁时,脑会长至成人的2/3,其精密的演化是一生中最快的阶段,最重要的学习能力,尤其是情感学习能力,也在这个时期得到最大发展,六岁以后的情感经验对人的一生具有恒久的影响。
一个儿童此时无法集中注意力,性格急躁、猜疑、易怒、悲观,具有破坏性、孤独、焦虑,有各种恐惧的幻想,对自己不满意等,将很难把握未来遇到的各种挑战和机会,发挥潜力,可以说他这时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所以,在幼儿阶段进行正规系统的情商教育十分必要,这是奠定人生成败的基础。
学前教育学习行动计划

学前教育学习行动计划一、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学前教育是指对3-6岁幼儿进行的教育,是孩子成长发展的重要阶段,对孩子的智力、情感、社会和身体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充分的学前教育可以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人格,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激发孩子的思维潜能,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学前教育的目标是通过教育活动,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塑造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前教育的内容包括日常生活自理、社交沟通、认知启蒙、语言表达、身体活动等。
学前教育是对孩子进行的整体教育,是孩子成长的第一道关口,对孩子的成长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二、学前教育的学习计划1.了解学前教育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方法学前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丰富的学前教育理论为教育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指导。
为了更好地实施学前教育,我将系统学习学前教育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方法,包括儿童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相关理论。
通过学习,我将了解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主要理论观点、实践方法、教学要点等内容,进而为实际教学提供理论支持。
2.学习幼儿的成长发展规律幼儿的成长发展规律是学前教育的基础,了解幼儿的成长发展规律对于教师的教学工作至关重要。
我将学习幼儿的身体、智力、情感、社会等各方面的成长发展规律,深入了解幼儿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了解幼儿的成长发展规律对于教师的教学工作的指导意义。
3.学习教育教学技能教育教学技能是教师必备的专业技能,包括课堂教学技能、教学设计技能、教育评价技能等。
我将学习教育教学技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能力,为幼儿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服务。
4.学习幼儿园管理知识幼儿园管理是一个困难而复杂的问题,包括组织管理、课程设计、教师培训、安全保障、与家长的沟通等多个方面。
我将学习幼儿园管理知识,为自己以后从事幼儿园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5.实践经验学习是重要的,但是实践同样重要。
我将积极参与学前教育的实践活动,亲身感受幼儿的生活和发展,积累实践经验,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
学前教育的本质

学前教育的本质学前教育是指在儿童正式进入小学前,通过专门的教育活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形式。
它关注儿童的身心发展,并以提供适切的学习环境和经验为目标,帮助幼儿建立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学前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促进其全面成长和发展。
一、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学前教育是儿童教育的起点,对于幼儿的全面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学前教育是儿童个性与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
从出生到6岁是儿童认知、语言、社会性、情感和运动发展的黄金时期,学前教育有助于激发幼儿的探索意识,培养其基础技能和综合素质。
其次,学前教育对于孩子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良好的学前教育可以打下扎实的基础,为儿童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此外,学前教育对于促进社会公平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为贫困家庭和农村地区的孩子提供公平的教育机会,缩小教育差距。
二、学前教育的目标与内容学前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包括智力、情感、道德、身体、美术、音乐、社交等多个方面。
具体来说,学前教育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幼儿的认知能力培养。
通过启蒙启智,培养幼儿的观察、思考、记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幼儿的语言能力培养。
注重幼儿的听、说、读、写的综合发展,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和社交交流能力。
3. 幼儿的社交能力培养。
帮助幼儿学会与他人相处,培养其合作、分享和互助的意识和能力。
4. 幼儿的审美能力培养。
通过艺术教育,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提升其艺术欣赏和表现的能力。
5. 幼儿的身体素质培养。
注重幼儿的体育锻炼和健康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身体素质。
三、学前教育的实施策略为了有效实施学前教育,我们需要采取多种策略和手段。
1. 创建适宜的学习环境。
创设丰富多样的教育环境,提供幼儿的教育资源和机会,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2.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针对幼儿的特点和需求,采用讲授、示范、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幼儿早期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幼儿时期是大脑迅速发育的关键时期,抓住这个关键时期利用其脑神经的敏感性,进行早期教育,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幼儿的早期教育对幼儿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店铺为大家整理了幼儿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一、早期教育的重要性0—6岁幼儿的早期教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它是人的一生教育的黄金时间,了解到如果错过了教育的“关键期”将影响孩子的一生,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关键期是指儿童在某个时期最容易学习某种知识、技能或形成某种心理特征。
只要错过了这个时期,发展的障碍就难以弥补。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三岁看大,7岁看老”的原因吧!幼儿早期教育的重要性有哪些?1.促进大脑发展和身体成长,让孩子越来越聪明,身体越来越灵活。
2.促进感觉统合,使孩子在入学后具有最佳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
3.发展孩子的适应力、观察力、记忆力、专注力、思考力,具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4.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沟通能力,使孩子具备入学接受正规教育的条件。
5.培养良好的习惯,能辨别是非,具备一定的生活管理能力,特别是时间管理能力。
6.懂得保护自己,能避开危险,抗拒诱惑,记住主要的电话和家庭地址,知道危急时如何求助。
二、幼儿教育“关键期”的重要性下面我想通过两个真实的实例说明幼儿教育“关键期”的重要性1、1920年,美国牧师辛格在印度发现两个“狼孩”,小的两岁,不久就死去了;大的约八岁,取名卡玛拉。
这两个“狼孩”从狼窝里救出来的时候,她们的行为习惯和狼一样,白天睡觉,夜晚嚎叫,爬着走路,用手抓食。
他们怕水,怕火,从不洗澡。
在辛格的悉心照料和教育下,卡玛拉花了两年才学会站立,4年学会6个单词,6年学会直立行走,7年学会45个单词,并学会了用碗吃饭和用杯子喝水,到卡玛拉17岁去世时,她的智力仅仅相当于4岁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
2、人们在东南亚大森林里面找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走失的日本士兵横井庄一,他远离人类,像野人一样生活了28年,人的一切习惯甚至包括日本话都忘记了,可是他获救后,人们只用了82天的时间训练,就使他恢复了人的习惯,适应了人类的生活,一年后还结了婚。
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学前教育是指对3-6岁儿童进行的早期教育,是儿童教育体系中重要
的一环。
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它对孩子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学前教育有助于儿童的身心发展。
在学前教育环境中,儿童可
以通过游戏和互动学习,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
学前教育注重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有助于开发儿
童的大脑潜能,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其次,学前教育可以帮助儿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学前教
育注重培养儿童的品德教育,教导他们遵守规则、尊重他人和积极参与。
在学前教育机构中,孩子们会接触到不同的社交环境,这有助于他们与他
人交往,学会分享和合作。
学前教育还重视培养儿童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管
理能力,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能力。
再次,学前教育对孩子的学习能力和未来学习习惯的养成有着重要作用。
学前教育注重培养儿童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激发他们对知识的兴趣
和热爱。
在学前教育中,儿童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学习资源和活动,如绘画、手工、音乐、自然科学等,这有助于培养他们广泛的兴趣和多样化的
技能。
同时,学前教育还会引导儿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自主学习、
自主思考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学前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
它在儿童身心发展、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形成、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养成以及社会化能力方
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因此,家庭和社会应该重视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为孩子提供优质的学前教育环境,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学前教育中幼儿识字启蒙的重要性

学前教育中幼儿识字启蒙的重要性字,是构建语言的基本单位,也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识字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为了达到语言交流的目的,更是为了促进孩子认识世界的过程,培养他们综合认知能力的重要途径。
因此,在学前教育中,幼儿识字启蒙的重要性不容小觑。
一、识字能力对儿童认知能力的促进识字能力是指孩子能够识别汉字,理解汉字的含义,并能够用汉字进行阅读和写作的能力。
在学前教育阶段,幼儿的认知能力正在不断发展,而识字启蒙正是促进其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
首先,识字能力可以促进幼儿的记忆能力。
通过认识并记忆汉字,孩子的大脑可以更加强化其记忆能力,帮助其更好地记忆事物和知识点。
其次,识字能力可以促进幼儿的思维能力。
汉字拥有丰富的内涵,通过对汉字了解及运用的过程,可以帮助孩子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理解和把握复杂的概念。
同时,学习汉字还可以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与分析能力,通过分解和理解汉字的结构和含义,训练幼儿的分析能力和思考能力。
最后,识字能力可以促进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课外阅读和写作的活动可以帮助幼儿锻炼口语和书写能力,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掌握汉字还可以让幼儿更好地理解语文课文,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有利于提升阅读理解水平和写作能力。
二、识字启蒙对幼儿的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幼儿期是人类社会化进程中的重要阶段,社交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培育对孩子整个人生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这个过程中,识字启蒙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识字启蒙可以提高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
识字能力的培养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掌握语言表达和交流的技能,并且培养出自信和自我意识。
这样,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孩子可以更加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愿,提高人际交往的成功率。
其次,识字启蒙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适应社会规范和生活环境。
识字能力的培养可以使幼儿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社会规范和生活中的常识,如道路标志和公共应急知识等。
同时,掌握语言表达和交流的技能也有助于幼儿更好地融入社会、适应生活环境。
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对孩子发展的影响

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对孩子发展的影响学前教育是指儿童进入正式教育之前所接受的教育,通常针对3岁到6岁的儿童。
学前教育不仅仅是对儿童进行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帮助儿童全面发展。
学前教育对孩子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下面将详细介绍。
首先,学前教育对于儿童的认知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学前教育阶段,孩子们正在快速建立起他们的思维框架和认知模式。
通过学前教育的引导和激发,儿童的认知能力得到了有效的锻炼和发展,提高了他们的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通过培养儿童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科学等学科知识。
其次,学前教育对于儿童的语言和沟通能力的发展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学前教育中,孩子们有机会与老师和同伴进行互动和交流,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提高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语言理解能力。
此外,学前教育还可以通过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提高他们的识字能力和文字理解能力,为他们日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学前教育对于儿童的社交能力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学前教育的环境中,孩子们有机会与同龄的儿童进行共同的活动和合作,学会与他人相处和合作,培养了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合作精神。
这不仅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社交技能,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领导能力,为他们日后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后,学前教育对于儿童的情感和性格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学前教育不仅注重儿童的智力发展,还注重培养他们的情感素质和心理健康。
通过学前教育的指导,儿童可以学会积极应对各种情绪和压力,培养他们的情感管理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
同时,学前教育还可以培养儿童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思维,塑造积极向上和乐观向上的个性特点。
综上所述,学前教育对孩子的发展影响深远。
通过学前教育的引导和培养,儿童的认知、语言、社交和情感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高,为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和方法

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和方法学前教育是指对幼儿进行的早期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孩子的大脑发育迅速,接受能力强,因此学前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发育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以及一些有效的教育方法。
首先,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学前教育是孩子接受教育的起点,对孩子的成长发育、认知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学前教育阶段,孩子接触到的知识、经历的事物将直接影响到他们以后的学习和生活。
因此,一个良好的学前教育环境对孩子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其次,学前教育的方法也是至关重要的。
在教育幼儿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特点和发展阶段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学前教育方法:1. 游戏教育:游戏是幼儿学习的天然方式,通过各种形式的游戏,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2. 情景教学:通过创设各种情景,让幼儿在实际生活中体验和学习,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3. 启发式教学:引导幼儿主动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4. 多感官教学: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的刺激,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
5. 合作教学: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让他们学会与他人合作、分享和交流。
通过以上有效的学前教育方法,可以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总之,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采用合适的教育方法也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在一个良好的学前教育环境中,结合有效的教育方法,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希望家长和教育工作者能够重视学前教育,为孩子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和教育资源。
这样,我们的下一代才能茁壮成长,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前教育对孩子启蒙教育的重要性
作者:林国妤
来源:《新教育时代·学生版》2018年第16期
摘要:学前教育是儿童参加的第一个正式的教育周期,在学前教育阶段,儿童会学会许
多应当掌握的初等技能,掌握这些初等技能对儿童日后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首先阐述当前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然后介绍学前教育与启蒙教育的关系,最后介绍学前教育对孩子启蒙教育的重要性。
关键词:学前教育启蒙教育重要性
学前教育的基本目标是使儿童形成对“学习”的初步概念,理解“学习”的大致内容并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实践、学习的能力。
但我国当前的学前教育还存在许多问题,如引导性差、内容设置不科学等,这些问题阻碍这学前教育的发展,这会降低启蒙教育的质量,因此,教师应当着力解决这些问题并明确学前教育对孩子启蒙教育的重要性,从而提升这一阶段的教育质量。
[1]
一、当前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
1.忽视儿童的人格完善
学前教育的内容应当是与时俱进的,如今,越来越多家长开始关注儿童人格的形成与完善,尤其是在独生子女较多的当下,许多儿童存在自我意识过剩、不关心他人的心理,这是儿童的家庭环境造成的人格缺陷,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对这种缺陷加以弥补。
然而,许多学前教育教师并没有充分关注儿童人格的完善,而是只注重课堂内容的讲解、知识的传授,这与“培养德才兼备的综合性人才”的目标相悖,是错误的教学方式。
[2]
2.缺乏引导性
儿童学前教育的课程内容主要可以分为三个类型:学科类,如音乐、体育、礼仪习惯等;活动类,如校园文化节、艺术节等;经验类,如观看视频等,活动类与经验类的课程形式较为多样,一般是由学生主动参与或自主学习完成的,学科类的课程学习则需要教师讲解才能完成。
但当前许多教师在讲解知识时并未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如在上美术课时,教师往往会给学生一个画画模板,让学生模仿该模板进行学习,而不是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自己创作出新的艺术作品。
这种教育方式不利于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性,于启蒙教育有害。
[3]
二、学前教育与启蒙教育的关系
学前教育与启蒙教育是相互区别又相辅相成的关系。
首先,学前教育是启蒙教育的一部分,也是启蒙教育的初级阶段,二者是包含关系,学前教育寓于启蒙教育之中。
其次,学前教育的发展可以促进启蒙教育的发展,学前教育质量的高低决定了启蒙教育整个教育周期的质量;启蒙教育的整体发展又可以为学前教育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从而促进学前教育的发展。
因此,教师应当重视学前教育阶段的课程质量,从宏观角度考察学前教育在启蒙教育中的作用及其重要性,从而提升对学前教育重要性及其对启蒙教育作用的认识。
[4]
三、学前教育对孩子启蒙教育的重要性
1.激发孩子想象力与创新意识
处于幼儿阶段的儿童的发展变化是十分迅速的,他们具有巨大的学习潜力,各个方面的发展具有了更多可能性,教师应当充分挖掘这种他们的这种“可能性”,激发孩子的想象力便是挖掘他们这种可能性的重要方式。
教师在教授幼儿音乐、美术等艺术类学科时必定会提及一些音乐、美术作品的创作原理,幼儿可能会对这些原理理解得不够深刻,但在学习过程中,他们的大脑中会形成“创作、创新”的概念,这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且教师在展示各种艺术作品的过程中,幼儿会对艺术作品有初步感知,幼儿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简单的艺术创作,在大脑中形成新的艺术想法,从而达到锻炼自身想象力的目的。
在幼儿学前教育的课程中还有许多能够激发幼儿创造性的课程,教师应当给予这些课程充分重视,利用这些课程激发幼儿想象力与创新意识,引导幼儿形成更加多样的思维方式。
2.为孩子的启蒙教育奠定基础
学前教育是启蒙教育的初级阶段,幼儿教师会在启蒙教育时期注重儿童兴趣的培养和学习习惯的形成。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重要指南针,幼儿学习的根本出发点是对某一学科的兴趣,如果教师能够在学前教育阶段激发幼儿对某一学科的兴趣,幼儿便会拥有持续学习的动力,这有利于幼儿在后续学习的过程中主动探究学科知识,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此外,学前教育阶段也是幼儿学习习惯的奠基阶段,教师会在教学过程中教授幼儿各个学科的基础学习方法,这对幼儿整个启蒙教育阶段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如学习语言学科时,应当重视“听、说、读、写”四个环节,对幼儿来说尤其要重视“听、说、读”这三个部分,“写”的环节可以弱化。
在具体教学中,教师会引导幼儿遵循学习规律学习语言,这会对幼儿往后的语言学习形成指导作用,幼儿的语言学科学习习惯便由此形成。
3.培养孩子实践的习惯
学前教育课程中包含了许多实践型的课程,如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外出参观博物馆等,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幼儿会形成实践的习惯,这有利于幼儿在往后学习过程中重视实践,并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5]
如教师在布置校园艺术节的活动场地时,必定需要用到许多学生的艺术作品,教师便会引导学生自己制作手工作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动手能力会有所提升,且在参与具体活动过程中,学生必定会加强与教师、同学的交流,这有利于提升儿童的沟通能力,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再如教师可能会引导学生参与保护环境的活动或在合适的时间组织外出游玩,许多教师会在这些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践行环保理念,学生也会在这个过程中理解“环保”的真实含义,从而丰富自己对课堂所学内容的认知,儿童通过实践验证的知识必定会比教师所讲的知识更让人印象深刻。
通过各种活动验证自己的认知,或者通过各种活动形成新的认知有利于养成儿童用实践验证理论的习惯,也有利于在儿童心中形成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观念。
总之,学前教育对孩子启蒙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师应当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提升学前教育的质量,同时要密切关注国外的先进教学经验,适当借鉴这些先进的教学经验,为提升国内启蒙教育科学性做准备。
参考文献
[1]李湘.浅论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实践启蒙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职业技术,2017,16(05):29-31.
[2]程秀兰.基于实证视角的幼儿教育本质特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
[3]张晓慧.幼儿英语启蒙对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学的启示[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3):53.
[4]曾莉.幼儿园多元文化启蒙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14.
[5]李欢.新中国幼儿园艺术教育价值取向的嬗变与反思(1949-2012)[D].东北师范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