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诗歌鉴赏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诗歌鉴赏试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诗歌鉴赏试题(含答案)一、小学语文诗歌鉴赏专项训练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野池(唐)王建野池水满连秋堤,菱花结实蒲叶齐。
川口雨晴风复止,蜻蜓上下鱼东西。
(1)诗歌以“野池”为描写对象,第一,二句描绘了池水________,植物________的景象。
(2)诗句“蜻蜓上下鱼东西”表现作者怎样的情感?【答案】(1)满溢(满);丰茂(茂盛、果实丰硕)(2)作者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之情。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赏析诗句景物特点。
要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加以归纳,“野池水满连秋堤,菱花结实蒲叶乔”的意思是:野外的池塘水满的已经连到秋天的河堤,菱花结了果实草木很茂盛.前一句写出了池水满的特点,因为有丰富的池水的滋养,菱花结了果实蒲叶长得非常茂盛.第一、二句描绘了池水满溢(满)、丰盛(茂盛、果实丰硕、生机勃)。
(2)本题考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作答时要结合全诗加以理解,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诗句描绘了野池蜻蜓随意飞舞,鱼儿任意游玩的悠闲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之情。
故答案为:(1)① 满溢(满);②丰茂(茂盛、果实丰硕)(2)作者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之情。
【点评】(1)本题考查赏析诗句景物特点。
答题时应注意,要紧扣“情”或“景”,仔细体味诗中的意象,借助联想和想象把握诗歌所抒发的情感。
一般答题方法是抓住诗中主要景物再现画面,概括要点作答。
池水:满溢(满);植物:丰茂(茂盛、果实丰硕)。
(2)本题考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答题时应注意,应全面了解背景,把握形象内涵,体会意境特点,明确抒情方式。
诗句“蜻蜓上下鱼东西”表达了诗人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之情。
2.阅读诗歌,回答问题秋风引(唐)刘禹锡何处秋风至?萧萧退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注】刘禹锡曾在偏远的南方过来一段时期的贬谪生活。
新人教版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诗歌鉴赏》说课稿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诗歌鉴赏》说课稿诗歌鉴赏》是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属于诗歌鉴赏类的文学作品。
该课文主要通过几首优秀的现代诗歌,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美和感受诗歌的情感。
通过课文的研究,学生将培养对诗歌的兴趣和鉴赏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1.情感目标:通过欣赏诗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感受诗歌的美,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和情感表达能力。
2.知识目标:研究并理解课文中的诗歌,在欣赏的过程中认识并掌握诗歌的特点,如韵律、意境等。
3.能力目标:通过课堂讨论和展示,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和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理解和感受诗歌的情感。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欣赏诗歌中的意境。
1.导入环节:通过播放一段关于诗歌的音频或展示一幅与诗歌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什么是诗歌”以及“诗歌有什么特点”。
2.欣赏诗歌:分别选择几首优秀的现代诗歌,让学生用心观察、耳听为证,体验诗歌带给人们的美和情感。
教师可适时解读一些生词和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寓意和感受。
3.合作鉴赏: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首诗歌进行鉴赏,并设计一个简短的展示。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总结归纳: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所学的诗歌鉴赏技巧和诗歌中的共同特征,从而提升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5.课堂作业:布置相关阅读作业,让学生继续阅读和欣赏其他诗歌作品,培养对诗歌的兴趣和感受能力。
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展示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诗歌鉴赏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同时也可评价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对诗歌的情感抒发。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欣赏能力,并通过合作鉴赏和讨论的方式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欣赏能力,并通过合作鉴赏和讨论的方式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一、概述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主要学习了诗歌鉴赏和作文写作,内容涵盖逻辑思维、想象力和表达能力等方面的知识点。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综合能力,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和审美情趣。
二、诗歌鉴赏1. 诗歌的形式和特点在本单元中,我们学习了不同形式的诗歌,如绝句、律诗等,以及诗歌的韵律、节奏和意境表达。
通过分析诗歌的结构和语言运用,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2. 诗歌的表达方式诗歌是一种通过音乐般的语言来表达情感和思想的文学形式。
在本单元中,我们学习了如何通过修辞手法和意象描写等方式,使诗歌更具表现力和想象力。
这对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作文写作1. 文章结构和逻辑思维在作文写作中,良好的文章结构和逻辑思维是至关重要的。
在本单元中,我们学习了文章的开头、发展和结尾的组织方式,以及如何通过逻辑推理和事例论证来使文章内容更加合理和有说服力。
2. 想象力和表达能力作文的写作离不开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在本单元中,我们有机会进行各种写作练习,培养了自己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这些练习,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使文章更加丰富和生动。
四、总结回顾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对诗歌和作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诗歌鉴赏方面,我学会了如何欣赏诗歌的美,感受诗歌的意境;在作文写作方面,我不仅学会了如何组织文章结构和提炼论点,还培养了自己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这些都为我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个人观点和理解语文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可以提高语言能力,还可以培养人的综合素质。
诗歌鉴赏和作文写作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部分,通过学习诗歌和写作,可以使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语言的魅力和力量,同时也可以提高我们的审美情趣和表达能力。
我会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不断探索语言的奥秘,使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语文学习者。
---通过深入浅出地探讨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知识点,本文不仅概括了诗歌鉴赏和作文写作的重要内容,还提出了个人观点和理解,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和具有说服力。
人教版统编教材六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歌三首

全诗前两句和后两句表现江 南的特点有何不同?试加以比较。
前两句:景物繁多,动静结合,色彩鲜明, 充满生机
后两句:景物单一,色调淡雅,清静朦胧
名句赏析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在春天的微雨中, 则另有一番风光。在山明水秀之处,还有南朝遗留下来的数以 百计的佛寺。这些金碧辉煌、屋宇重重的佛寺,被迷蒙的烟雨 笼罩着,若隐若现,似有似无,给江南的春天更增添了朦胧迷离 的色彩。
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 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 酒旗,一一在望。
对于诗的后两句,有人认为是表达诗人对江南景物 的神往,有人认为是借古讽今。你赞同哪一种?说说你 的理由。
1、赞同前者:后两句写出了深邃悠远、朦胧迷离的江南景色,与前两 句的明朗绚丽相映衬,使江南春的图画更加丰富多彩。 2、赞同后者:后两句写出了南朝笃信佛教造成寺庙的恶性发展,引发 作者的慨叹,表达对唐朝推崇佛教的现实的不满。
2、赞成“十里”。诗的一、二句都是写眼前的景,唯有十里才能听到莺啼, 唯有十里才能看到绿树红花,唯有十里才能看到风中酒旗。总之,“十里”是 言其近,更能体现对眼前景物的描写;同时,诗歌以小见大,给人无限想象的空 间。
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江南景物的赞美与神往。 表达了诗人对风景依旧,物是人非的感慨。
名句赏析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这是诗人 刘禹锡见黄河后留下的感慨,也是他对宁静生活的一种 向往。
深入探究 诗的后两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描写黄河?
诗人以浪漫的想象结合优美的传说,把黄河汹 涌澎湃的特点写得更加具体、生动、形象。
写作背景 永贞元年,刘禹锡被贬连州刺史,行至江陵,再贬朗 州司马。一度奉诏还京后,他又因《游玄都观》触怒当 朝权贵而被贬连州刺史,后历任和州刺史。他没有沉沦, 而是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世事的变迁。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大全汇总赏析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大全汇总赏析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大全汇总赏析
诗经·采薇(节选)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
天净沙·秋
元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
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
白草红叶黄花。
马诗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2024秋新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语文诗歌赏析教案

2024秋,随着新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的推出,让学生们有了更加全面、系统的语文知识体系。
其中,诗歌赏析这一环节更是极其重要,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歌,也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文学修养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从教师的角度出发,针对新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诗歌赏析这一内容进行教案设计和讲解。
一、教案设计1. 教学目标通过诗歌赏析的教学,帮助学生:(1)初步了解现代诗的特点和形式。
(2)掌握规律和方法,切实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3)培养学生发现美的眼睛和感受美的心灵。
2. 教学重点(1)理解诗歌中的意象、情感和文化内涵。
(2)掌握现代诗的基本形式和写作技巧。
(3)感受文学作品带来的审美情感。
3. 教学难点(1)对少年儿童进行诗歌的赏析和欣赏,并对其感性认识进行规范化。
(2)诗歌中的抒情意蕴多样,如何带领学生深入理解其中的情感内涵。
4. 教学方法(1)现场演讲结合互动式探究。
(2)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心得。
(3)多媒体展示结合讲解。
二、课程教学1. 导入环节通过投影仪展示本课的主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上课主体(1)主动引导学生欣赏诗歌。
采用互动式的方式,让学生感性地进入诗歌世界,用心理的方式体验情感,从而激发学生对于赏析诗歌的兴趣。
(2)辅助学生理解诗歌。
通过分析诗歌的词汇和结构,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蕴义和情感内涵。
(3)强调文学素养。
让学生能够掌握文学表达与阅读技巧,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增强学生的文学鉴赏意识。
3. 课程收尾通过开展课堂小结,让学生对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有更深刻的记忆。
三、教案实施效果该教学方案经实施后,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在教师的主导下,学生们逐渐能够凭借自己的感性认知去把握文学作品的深层次内涵。
学生们从最开始的对诗歌赏析不感兴趣,到慢慢地能够主动参与课堂的探究和讨论,真正领略到了诗歌所蕴含的美和情感,同时也在课程中提高了自己的文学素养。
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语文《17 古诗三首》课文知识点讲解

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语文《17 古诗三首》课文知识点讲解欣赏优美的古诗,领略古人的胸怀。
这里给大家提供一些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语文《17.古诗三首》课文知识点讲解,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簸:簸扬颠簸簸动簸荡簸谷涯:生涯涯际天涯一望无涯天涯海角曲:qū曲折qǔ歌曲簸:bǒ簸扬bò簸箕簸(颠簸)颇(偏颇)涯(天涯)崖(山崖)诗的前两句用白描的手法描绘了黄河天边、奔腾千里的壮丽图景。
“九曲”用夸张的手法写黄河曲曲折折,“自天涯”写出了黄河的源远流长。
后两句作者驰骋想象,表示要迎着狂风巨浪,顶着万里黄沙,逆流而上,直到牛郎织女家,侧面表现了黄河的雄伟。
这两句诗运用了对偶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山水写得有情有趣。
《浪淘沙》知识点浪淘沙【唐】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注解]①《浪淘沙》是由九首诗歌构成的一组诗,这里选的是其中一首。
浪淘沙:唐代曲名。
②浪淘:巨浪淘洗。
③簸:颠簸。
鉴赏1、诗的前两句状写黄河的雄浑气魄,突出了九曲黄河冲风破浪、一往无前特点。
“九曲”用了夸张的手法,写出黄河的蜿蜒曲折,“自天涯”将黄河的源远流长写得出神入化。
2、后两句借用牛郎与织女的典故,驰骋想象,表示要迎着狂风巨浪,顶着万里黄沙,逆流而上,一直到牛郎织女家,表现了诗人不畏困难的豪迈气概。
课文主题:《浪淘沙》通过描写黄河大浪淘沙之势,并借用牛郎织女的典故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现了诗人豪迈的气概和发奋向上的情怀。
《江南春》知识点江南春【唐】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注解]④山郭:依山而建的城。
②酒旗:酒招子,酒馆外悬挂的旗子之类的标识。
③南朝:公元420到589年建都于建康(今南京)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总称。
④四百八十寺:“四百八十”是虚指,形容寺院很多。
⑤楼台:楼阁亭台。
此处指寺院建筑。
⑥烟雨:细雨蒙蒙,如烟如雾。
鉴赏1、一、二句写的是晴天的景色。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理解完美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理解完美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古诗赏析。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本诗作者宋代词人______,号_______,与其父苏洵、其弟_______合称“三苏”。
[2]本诗前两句中“跳珠”“乱入船”两个词语写出了雨________的特征。
“黑云翻墨”和“白雨跳珠”是两个形象的比喻,把乌云比作________,把雨比作________。
[3]本诗后两句中“”一词写出了雨去得快的特征。
我能再写一句有关雨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上元夜崔液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1]解释词语。
莫:_____ 彻:____________闻:_____ 闲:____________[2]古诗所描写的节日是()A.除夕夜B.中秋节C.元宵节D.端午节[3]诗中表现之夜游人希望尽兴游玩的心理的词语是__________。
[4]诗中的两个问句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古诗的后两句所呈现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诗歌鉴赏。
过故人庄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这首诗在体裁(形式)上属于诗,孟浩然是唐代著名的派诗人。
A.五言绝句;山水田园B.五言律诗;山水田园C.七言绝句;边塞行旅D.七言律诗;边塞行旅[2]下列对诗歌解析有误的一项是:()A.这首诗写作者偶然路过朋友的农庄,却受到朋友的热情款待,把恬静秀美的农村风光和淳朴诚挚的情谊融成一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诗同行诗歌鉴赏》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搜集诗歌,为自己搜集到的诗歌配插图,增强阅读诗歌的兴趣,提高审美水平。
过程与方法
在搜集到的诗歌中选择自己喜欢的,进行个性化鉴赏。
初步了解闻一多的诗歌美学主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练写诗歌,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感受诗歌的魅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了解闻一多的诗歌美学主张。
难点:练写诗歌,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感受诗歌的魅力。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看过周星驰导演的电影《喜剧之王》吗?在这部电影里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周星驰在还没有成名之前,他最大的家当就是一本书--《青年演员的必修课程》,他把这本书放在一个月饼盒里,时不时拿出来看看,实在珍爱有加。
正是这本书,使他走上演艺生涯。
我想,这可能是每个人都会有的体验吧!在一个重要的时期,一本书可能引领着我们走向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
今天的你们,可以通过那些方式去认识这些文学大师呢?
今天就让我们再一次叩响诗歌的大门,与大诗人交朋友,与诗同行,进一步提高我们鉴赏诗歌的能力。
(板书:与诗同行诗歌鉴赏)
(二)诗歌鉴赏
同学们,我知道你们搜集了很多诗歌,有些同学甚至还把自己搜集到的诗歌背了下来,这种学习热情真令人感动。
那么,在你搜集到的诗歌中,你最喜欢哪一首呢?能给大家介绍介绍吗?
评价一首诗歌的标准很多,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其中一种审美标准,就是: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作家、民主革命战士闻一多先生提出的三美主张。
闻一多认为一首真正的好诗应该具备三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首先,我们来看看一首诗怎么体现出音乐美的呢?你们怎么理解呢?
诗歌,谱上曲便是一首歌,它具有一定的押韵、优美的节奏,读起来琅琅上口。
现在,在小组里交换读一读你搜集到的诗歌,你觉得哪一首诗在节奏、押韵方面处理得很好?(小组交换读,自由谈)
今天,老师要向大家推荐的是大家很熟悉的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作品《踢踢
踏》,主要表现对江南童年生活的怀旧之作,全诗音调响亮,节奏整齐,音律和谐,可吟可唱。
大家一起读一读这首诗。
1、你觉得哪一句诗最具音乐美呢?(生答)
2、在歌曲中,我们常常唱到某一句歌词,反复唱几次,以表达内心的情感。
这么优美的诗,我们要怎么读呢?自己先试试,读出他的音乐美。
3、闻一多先生认为诗歌所以能激发情感,完全在它的节奏。
除了音乐美,诗歌这种体裁与其他文学体裁最大的不同之处是什么呢?对,它的断句分行,所以诗歌也被称为“长短句”。
这也就是指诗歌的建筑美。
5、建筑美
一首好诗,会在一个恰当的地方分行断句,在你搜集到的诗歌中,读一读,哪一首诗最具建筑美?有很多诗人,喜欢追求新奇巧妙,把诗设计成不同的形式,老师这里就有一首宝塔诗,你能读懂吗?试着登山的方法读,就像沿着小路蜿蜒而上。
(读宝塔诗)
开
山满
桃山杏
山好景山
来山客看山
里山僧山客山
山中山路转山崖
6、绘画美
其实,不管建筑美也好,音乐美也好,一首真正的好诗,应该具有优美的意境,这也是闻一多先生所说的“绘画美”。
他认为,一首诗的辞藻最重要,要有色彩感,美感。
昨天同学们都给自己喜欢的诗歌配上了插图,现在你能来展示说说,这首诗把你带到了怎样的诗情画意的境界里?(生答)
一首优美的诗歌,无论多少年过去,当你再一次读起它的时候,你都会被它的魅力折服。
就像诗人海子用美好的想像给我们带来的幸福的感受。
谁来读一读?
(播放视频生读《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海子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
取一个温暖的名字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师:读完这首诗,在你的脑海里留下什么样的画面?(生答)
师:老师也很喜欢海子的这首诗歌,所以读着读着,也忍不住画了一幅画,尤其是这两句: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读这些优美的诗歌,真是一种精神的享受啊!
我们一起把这首诗读一遍好吗?
小结:今天,我们交流了很多诗歌,认识了不少诗人,同时更认识了诗歌的一种审美角度,闻一多的三美主张。
如果今后大家还有兴趣,读更多的诗,你们也会形成自己的审美标准。
四、欣赏诗歌仿写《致小猫》
五、学做小诗人
生活中,有很多美好的事物,只要我们带着一颗诗心,一双慧眼,就可以发现生活中点滴的美。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我们也可以象大诗人一样,用细腻的语言描绘我们看到的这一切,用诗歌这种文学体裁表达心中的情感现在,就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当一回小诗人吧!你可以写大自然的一阵风,一场雨,一棵树,一朵花。
开始动笔吧!10分钟练笔。
写完先在小组交流。
选出一首较好的,集体评议,提醒学生以三美主张这个角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