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区通风课件
《矿井通风系统》课件

通风系统的送风、回风和 混合风方式
送风:将新鲜空气引入矿井。
回风:将矿井内的废气排出。
混合风:将新鲜空气和回风混合 使用。
通风系统的控制方式和控 制参数
通风系统可以通过调节通风机的 转速、风门的开启程度等来控制 矿井内的气流。
通风系统的设计和优化
设计要求和设计方法
通风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矿井的地 质条件、矿井的规模、矿井内的气 流需求等因素。
优化方法和改进方向
通过改进通风系统的结构、优化通 风系统的布局、提高通风设备的效 率等措施来提高通风系统的性能。
典型矿井通风系统的设计和 优化案例
介绍一些成功的矿井通风系统案例, 包括使用先进技术、优化布局、提 高通风效果等。
通风系统的管理和维护
1 通风系统的安全管理和日常维护
为了确保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矿工的生命安全,需要进行定期的检查、保养和维修。
2 通风系统的故障诊断和处理方法
当通风系统出现故障时,需要及时进行故障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3 通风系统的性能评估和改进建议
通过对通风系统的性能进行评估,提出改进建议,以进一步提高通风系统的效果。
结语
矿井通风系统的建设和维护对于矿业的安全和发展至关重要。随着科技的进步,通风系统将会不断提高效率,并在 环境友好方面做出贡献。 未来,通风系统的技术研究和应用将进一步推动矿井的发展,为矿工提供更加安全和舒适的工作环境。 同时,通风系统也会带来可观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为整个社会空气流动方向的分类 2 按通风机驱动方式的
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
分类
风力通风和电力通风。
3 按矿井工作面特征的
分类
低风阻矿井和高馈风阻矿井。
矿井通风系统的运行参数
PPT课件矿井通风与安全

PPT课件矿井通风与安全一、背景介绍矿山是一个特殊的工作场所,其中的安全问题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
矿井通风与安全是矿山工作的重要核心。
通风能够为工作人员提供清新空气、控制温度、降低火灾和爆炸的危险,同时还能加强人员的健康和舒适度。
而安全则是矿山工作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任何工作人员都需要高度警惕危险,并做好预防措施。
二、通风系统的作用通风具有以下几个作用:1、提供空气通过排出浑浊的空气并提供清新的空气,保证有足够的氧气供工人呼吸。
同时,也能够管理矿井的气压、湿度、温度。
2、避免火灾和爆炸正确的通风系统能够有效地避免火灾和爆炸,因为通风可以将有害气体的浓度降低在可控的范围内,从而减少火灾和爆炸的危险。
3、控制煤尘的危险通风系统可以通过运用机械化系统,有效的控制煤尘的分布,以提升矿工的健康状况和安全保障。
4、提高工人的生产率通风系统能够为工人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工作环境,从而能够提高他们的生产效率和创造力。
三、通风系统的设计设计一个正确、适当的通风系统能够有效地提高矿山的生产效率,同时也能够提高工人的安全保障。
1、矿井输送空气的方法可分为以下三种方法:正立式通风正立式通风是通过水平流来将新鲜气体输送到矿井,配合有抽风机将有害气体抽出。
反立式通风反立式通风是通过气压来将新鲜气体输送到矿井,和正立式通风一样也要配合有抽风机将有害气体抽出。
混合式通风混合式通风结合了正立式通风和反立式通风的优点,既有水平气流也有气压,能够提供更加稳固矿井的通风需求。
2、通风出口与通道矿井的通风需求通常需要一个输出口和两个通道,其中一个用于输入新鲜气体,一个用于排出有害气体。
一个好的通道必须保证新鲜空气的流动性,避免气流反向。
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到通风的方向和情况。
3、通风设备需要考虑到通风设备的种类和适用性,作为设计师应该调查最新的技术知识并应用于解决矿井通风问题。
4、扩散孔与丰度调节为了使矿井的空气够均衡,需要在矿井内设置扩散孔。
矿井通风 ppt课件

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基础。
03
通风安全标准的实施
通风安全标准的实施需要依靠科学合理的通风设计和严格的管理制度,
同时还需要加强监督检查和评估,确保各项标准得到有效执行。
矿井通风安全管理
通风安全管理原则
通风安全管理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通过科学 合理的通风设计和严格的管理制度,保障矿井通风安全。
确保矿井内空气新鲜。
风流调节与控制
根据矿井内的环境变化,实时调 节风量、风速等参数,确保安全
生产。
风流短路与优化
通过合理布局通风设备,减少通 风阻力,降低能耗,提高通风效
率。
矿井通风监测与控制
监测系统
实时监测矿井内的空气质量、风速、风量等参数 ,确保通风效果。
控制系统
根据监测数据,自动或手动调节通风设备,确保 矿井内空气质量。
03
矿井通风设备与技术
矿井通风设备
主要设备
包括主扇、局部扇、辅 助扇等。
主扇
是矿井通风系统的核心 设备,负责将新鲜空气 引入矿井,并将污浊空
气排出。
局部扇
用于矿井内特定区域的 通风,如采掘工作面、
运输巷道等。
辅助扇
用于辅助主扇和局部扇 ,确保矿井内空气流通
。
矿井通风技术
风流定向与控制
通过合理的通风设计和控制技术 ,使风流按照预定的路线流动,
01
02
03
能量守恒原理
风流在流动过程中,克服 阻力会消耗能量,需通过 通风设施和设备补充能量 ,维持风流流动。
压力差原理
利用风流在不同点位所受 的压力差实现风流流动, 需控制好进风和回风巷道 的风压差。
风流控制原理
通过设置通风设施和调节 设备,控制风流的方向、 速度和流量,以满足井下 作业环境的需要。
矿井通风及安全培训课件

❖ 并联通风;采掘工作面回风流直接进回风道。
❖ 角联通风:并联通风网络中贯穿一条或几条的 风路。角联巷道风流方向及风量具有不稳定性, 结果会带来严重后果。
❖ 2、三种通风方法的优缺点比较。
❖ 一、采区通风的基本要求:
❖ 1、分区通风设计计划配风。 ❖ 2、系统尽量简单,减少设施。 ❖ 3、有利于排放瓦斯,防止自燃。 ❖ 二、掘进通风:
❖ 局扇通风是矿井广泛采用的掘进通风方法。
❖ 1、压入式通风。 ❖ 2、抽出式通风。 ❖ 3、混合式通风。 ❖ 《规程规定》:
❖ 1、三专;专用变压器、专用开关、专用线路。 ❖ 2、两闭锁:风电闭锁、瓦斯电闭锁。
❖ 1.主扇工作方式有哪些?
❖ 抽出、压入、抽压混合三种 ❖ 2.矿井通风方式有哪些? ❖ 中央式、对角式、混合式。
调节风窗: 1、用不燃性材料建筑,且调节风窗的
调节位置要设在门墙的上方,并能调节。 2、设调节窗的墙体要掏槽,或周边见
实帮、实底,设在风门上的调节窗,其风 门不漏风。
3、风窗前后5m内巷道支架良好,无杂 物、积水、淤泥。
4、门框要包边沿口,有垫衬,四周接 触严密(以不透光为准,通车门底坎除 外),门扇平整不漏风,门扇与门框不歪 扭。
临时通风构建物: 临时密闭及临时风门管理要
求一样,不过建筑材料要求不同。 临时密闭分两种,一种为阻燃型 材料建筑的厚度小于0.5m大于 0.2m的密闭,另一种和临时风门 的墙体相同,使用木板建筑,不 过要求鱼鳞式搭接、且严密不漏 风,墙面要求灰、泥满抹和沟缝。
思考题 1.矿井通风设施、通风构筑物的作用? 2.井下有哪些有毒有害气体? 3.一通三防具体指什么?
《矿井通风系统》课件

提供井下氧气,稀释并排出瓦斯 、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降 低粉尘浓度,保持井下适宜的气 温、湿度等。
矿井通风系统的重要性
保障井下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
01
良好的通风系统可以降低瓦斯爆炸、煤尘爆炸等事故的风险,
保障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
提高生产效率
02
良好的通风条件可以降低设备磨损和故障率,提高生产效率。
实践
通过对实际矿井通风系统的监测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瓶颈,采取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效果
改进后的矿井通风系统在通风效果、能耗和安全性等方面均得到显著提升,为矿山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05
矿井通风系统的安全与管 理
矿井通风系统安全管理的意义与任务
意义
矿井通风系统是保障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设施之一,其安全运行对于预防矿井事故、保障人员生命安 全具有重要意义。
任务
确保矿井通风系统正常运行,及时发现和处理通风系统中的隐患,提高通风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有力保障。
矿井通风系统安全管理的措施与要求
措施
建立完善的通风管理制度,加强通风设备的维护保养,定期进行通风系统检测和评估, 确保通风设施的完好和正常运行。
要求
严格执行通风安全规程,加强通风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通风安全管理水平 和技术水平。
明确矿井通风系统的功能需求。
2. 收集资料
收集地质、气象、矿井布局等相 关资料。
3. 通风计算
进行风量、风压等参数的计算。 Nhomakorabea方法
采用数值模拟、经验公式等方法 进行通风计算和设计。
5. 评估与优化
对设计进行评估,根据实际情况 进行优化。
4. 设计通风网络
采区通风ppt课件

(3) 工作面发生火灾时,采用上行风在起火地点发生瓦 斯爆炸的可能性比下行风要小些。
(4) 除浅矿井的夏季之外,采用上行风时,采区进风流 和回风流之间产生的自然风压和机械风压的作用方向相同, 对通风有利。
上行风的主要缺点是: (1) 上行风流方向与运煤方向相反,易引起煤尘飞扬,
E型
与U型通风方式相比,可使上部工作面气温降低。但 采空区的空气流动相应发生了变化,迫使采空区的瓦斯 较集中地从上部回采工作面的上隅角涌出,使该处时常 处于瓦斯超限状态,故仅适用于低瓦斯矿井。
Z型
通风方式是U型通风方式的改进,为前进式Z型,其 进风巷随回采工作曲推进而形成,回风平平巷则为沿空 留下的或预留的巷道,其优点为:
采区和开采容易自燃煤层的采区,必须设置至少1条专用 回风巷;低瓦斯矿井开采煤层群和分层开采采用联合布置 的采区,必须设置1条专用回风巷。
4、采、掘工作面应实行独立通风。 5、有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危险的采煤工作面
不得采用下行通风。 6、掘进工作面和采煤工作面的进风和回风,都不得经过采
空区或冒顶区。 7、井下机电硐室必须设在进风风流中。个别井下硐室,经
(3) 除浅矿井的夏季之外,采区进风流和回风流之间 产生的自然风压和机械风压的作用方向相反,降低了矿井 通风能力,而且一旦主要通风机停止运转,工作面的下行 风流就有停风或反风(或逆转)的可能。
7.3 采区风量计算
采区所需总风量是采区内各用风地点所需风量之和, 并乘以适当系数。
Qm Qpi Qei QBi QOi • Km
优缺点比较
采用输送机上山进风,轨道上山回风的通风系统,容易 引起煤尘飞扬,使进风流的煤尘浓度增大;煤炭在运输过 程中所涌出的瓦斯,可使进风流的瓦斯浓度增高,影响工 作面的安全卫生条件,输送机设备所散发的热量,使进风 流温度升高。 采用轨道上山进风、输送机上山回风的通风系统,虽能 避免上述的缺点,但输送机设备处于回风流中,轨道上山 的上部和中部甩车场都要安装风门,风门数目较多。
矿井通风系统教学课件PPT

3. 选择矿井的通风方式
新建矿井多数是在中央并列式、中央分列式、两翼对角 式和分区对角式等方式中进行选择。混合式是前几种方式的 发展,多在老矿井的改建、扩建时使用。
选择矿井通风方式一般是针对服务范围来确定的。如果 矿井的服务年限不长(10~20a),则服务范围为整个矿井; 如果矿井范围较大,服务年限较长(30~50a),则只考虑头 15~25a的开采范围作为服务范围;这时服务范围往往是第 一水平;或者包括第一、第二水平在内。对于服务范围之外 的后期通风系统,设计中只作粗略的考虑。
1)引风导风板 ; 2)降阻导风板; 3)汇流导风板。
二、漏风及有效风量
1、矿井漏风及其危害性
有效风量:矿井中流至各用风地点,起到通风作用的风 量。
漏风:未经用风地点而经过采空区、地表塌陷区、通风 构筑物和煤柱裂隙等通道直接流(渗)入回风道或排出 地表的风量。
漏风的危害:
使工作面和用风地点的有效风量减少,气候和卫生条件 恶化,增加无益的电能消耗,并可导致煤炭自燃等事故。 减少漏风、提高有效风量是通风管理部门的基本任务。
第七章 通风系统
7.1 矿井通风系统概述
一、 矿井通风系统 矿井通风系统包括: 通风方式(进、出风井的布置方式); 通风方法(矿井主通风机的工作方法); 通风网路。
中央式通风系统可细分为: 中央并列抽出式;中央并列压入式 中央分列抽出式;中央分列压入式
对角式通风系统可细分为: 两翼对角式:两翼对角抽出式 ;两翼对角压入式 分区对角式: 分区对角抽出式;分区对角压入式
混合式
混合式是进风井与出风井由三个以上井筒按上述各种 方式混合组成。包括:中央分列与两翼对角混合式、 中央并列与中央分列混合式等。
矿井通风技术PPT课件

(二)、氮气(N2) 1、特征:“三无”,相对密度为,微溶于水,不助燃,无毒,但当氮气浓度升高时,氧气浓度相对减少,可引起缺氧窒息,是井下有害气体的一种,空气中约占79% 。 2、主要来源:煤中固有,坑木腐烂,井下大小便。 注:《规程》无具体规定,必须加强防范。
第一章 井下空气
(三)、二氧化碳(CO2) 1、特征:无色,略有酸味,相对密度1.52,不助燃烧,易溶于水,对人的呼吸有刺激作用空气中约占0·04% 。 2、对人的作用浓度:1%,呼吸急促;5-8%,呼吸加快1倍以上,10%以上有窒息危险(窒息特征略)。 3、主要来源:工作人员呼吸,煤中固有,煤氧化、坑木腐烂,爆炸、火灾,井下大小便。 4、《规程》规定:在采掘工作面进风流不得超过%,在采掘工作面和采区的回风流中,不得超过%,在矿井和一翼的总回风不得超过%。
保证煤矿通风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首要任务,通风不保证,井下工作人员随时有死亡危险。通风不保证,不但能直接引发事故,而且往往是“祸不单行”。不但能引发窒息、中毒、瓦斯煤尘爆炸事故,而且在火灾、顶板、水灾等事故中引发其他事故。如:2004·3·29,湖南涟源香花台煤矿发生瓦斯爆炸,截止31日16:30分,井下共有14人,8人死亡、2人受伤、4人失踪。该矿2002·8被水淹,目前一直在排水,尚未恢复生产。又如:2003·12·5,沙湾苇子沟煤矿,靠自然通风,乱采滥挖,井下局扇安装在回风中,又使用普通电气设备,引发瓦斯煤尘爆炸,造成5人死亡。又如:下页
第一章 井下空气
第三节 井下气候条件 培训要求 1、应该了解内容: 矿井常用的热应力指标。 2、必须掌握内容: (1)矿井通风的目的; (2)气候因素; (3)《规程》102条 温度规定。
第一章 井下空气
第三节 井下气候条件 一、热应力指标 人体在静止状态下产热量大约70~100W,在水平巷道中行走能量消耗约290W。 人体主要散热方式:对流换热、辐射、汗液蒸发 决定人体表面散热速度的因素主要有:空气温度、湿度、风速、平均辐射温度。 井下气候标准:生产矿井采掘工作面气温不得超过26℃,机电硐室不得超过30℃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2 工作面的通风方式
• U型 • Y型 • E型 • W型 • Z型
采区通风
U型
1)煤炭自燃威胁较大。 2)上隅角瓦斯浓度高。
采区通风
W型
①减少了巷道的开掘和维护费用。 ②风阻小,风量大,漏风量小,利于防火。 ③便于回收安装维修采煤设备。 ④当中间平巷进风且设运输机时,既保证了运输设备
Y型通风方式指在回采工作面的上、下端各设一 条进风道,另在采空区一侧设回风道,其优点为:
①采空区的瓦斯,通过巷旁支护流入回风平巷, 较好地解决了回采工作面上隅角的瓦斯超限之患;
②工作面上、下端均处于进风流中,改善了作业 环境;
③实行沿空留巷,可采区提通风高采区回收率。
a-X型,b-H型,c~f-双Z型
采区通风
7.3 采区风量计算
• 采区所需总风量是采区内各用风地点所需风 量之和,并乘以适当系数。
Q m Q p i Q e i Q B i Q O i• K m
(2) 煤炭运输过程中放出的瓦斯进入工作面,使 进风流和工作面风流瓦斯浓度升高,影响了工作面卫 生条件。
(3) 采用上行凤时,进风风流流经的路线较长, 且上行风比下行风工作面的气温要高些。
采区通风
2 下行风的优缺点 下行风的主要优点是: (1) 采煤工作面及其进风流中的煤尘、瓦斯浓 度相对较小些。 (2) 采煤工作面及其进风流中的空气被加热的 程度较小。 (3) 下行风流方向与瓦斯自然流向相反,不易 出现瓦斯分层流动和局部积聚的现象。
批准。
采区通风
三、采区进风上山和回风上山的选择
布置两条上山:一条是运煤上山,另一条是轨道 上山。当采区生产能力大、产量集中、瓦斯涌出量大 时,可增设专用的回风上山。布置两条上山时,可用 轨道上山进风、输送机上山回风;也可用输送机上山 进风、轨道上山回风。
采区通风
优缺点比较
• 采用输送机上山进风,轨道上山回风的通风系 统,容易引起煤尘飞扬,使进风流的煤尘浓度增 大;煤炭在运输过程中所涌出的瓦斯,可使进风 流的温度升高。 • 采用轨道上山进风、输送机上山回风的通风系 统,虽能避免上述的缺点,但输送机设备处于回 风流中,轨道上山的上部和中部甩车场都要安装 风门,风门数目较多。
井的每个采区和开采容易自燃煤层的采区,必须 设置至少1条专用回风巷;低瓦斯矿井开采煤层群 和分层开采采用联合布置的采区,必须设置1条专 用回风巷。
采区通风
4、采、掘工作面应实行独立通风。 5、有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危险的采
煤工作面不得采用下行通风。 6、掘进工作面和采煤工作面的进风和回风,都不
采区通风
下行风的主要缺点是:
(1) 运输设备在回风巷道中运转,安全性较差。
(2) 工作面一旦起火,产生的火风压和下行风 工作面的机械风压作用方向相反,使工作面风量 减少,瓦斯浓度升高,下行风在起火地点引起瓦 斯爆炸的可能性比上行风要大些,灭火工作困难 一些。
(3) 除浅矿井的夏季之外,采区进风流和回风 流之间产生的自然风压和机械风压的作用方向相 反,降低了矿井通风能力,而且一旦主要通风机 停止运转,工作面的下行风流就有停风或反风(或 逆转)的可能。
采区通风
此图是联合开采 两个近距离煤层的 采区通风系统,进 风上山(轨道上山) 和回风上山(输送 机上山)都布置在 下煤层中和采区的 通风网络图。
采区通风
采区通风
二、采区通风系统的基本要求
1、每一生产水平和采区都必须实行分区通风。 2、准备采区必须在采区内构成通风系统后,方可开
掘其它巷道。 3、高瓦斯矿井、有煤与瓦斯(CO2)突出危险的矿
得经过采空区或冒顶区。 7、井下机电硐室必须设在进风风流中。个别井下
硐室,经矿总工程师批准,可设在回风流中, 但瓦斯浓度不超过0.5%,并应安装瓦斯自动检测 报警断电装置。
采区通风
8、采空区必须及时封闭。 9、倾斜运输巷道,不应设置风门。开采突出煤层
时,工作面回风侧不应设置风窗。 10、改变一个采区的通风系统时,应报矿总工程师
矿井通风与安全
采区通风
第七章 采区通风
• 第一节 • 第二节 • 第三节 • 第四节 • 第五节 • 第六节
采区通风系统 工作面通风方式 采区风量计算 通风构筑物 采区专用回风巷 减少漏风的措施
采区通风
7.1 采区通风系统
•一、采区通风系统的基本内容 采区通风系统是采区生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包括采区进风、回风和工作面进、回风道的布置 方式,采区通风路线的连接形式,以及采区内的通 风设备和设施等基本内容。
Z型
通风方式是U型通风方式的改进,为前进式Z 型,其进风巷随回采工作曲推进而形成,回风 平平巷则为沿空留下的或预留的巷道,其优点 为:
①与前进式U型相比,巷道的采掘工程量较少; ②进、回风巷只需在一侧采空的条件下维护; ③采区内进、回风巷的总长度近似不变,有 利于稳定风阻、改善通风。
采区通风
Y型
(3) 工作面发生火灾时,采用上行风在起火地点 发生瓦斯爆炸的可能性比下行风要小些。
(4) 除浅矿井的夏季之外,采用上行风时,采区 进风流和回风流之间产生的自然风压和机械风压的 作用方向相同,对通风有采区利通风。
上行风的主要缺点是: (1) 上行风流方向与运煤方向相反,易引起煤尘
飞扬,使采煤工作面进风流及工作面风流中的煤尘浓 度增大。
处于新鲜风流中,又保证了进、回风巷的总断面比 较接近,故在近水平煤层的综采工作面中应用较广。
采区通风
E型
与U型通风方式相比,可使上部工作面气温降低。但 采空区的空气流动相应发生了变化,迫使采空区的瓦斯 较集中地从上部回采工作面的上隅角涌出,使该处时常 处于瓦斯超限状态,故仅适用于低瓦斯矿井。
采区通风
采区通风
c~f-双Z型,g-偏W型,h-偏Y型
采区通风
回采工作面风向的分析
采区通风
1 上行风的优缺点
上行风的主要优点是:
(1) 瓦斯比空气轻,有一定的上浮力,其自然流 动的方向和上行风流的方向一致利于带走瓦斯,在 正常风速(大于0.5~0.8m/s)下,瓦斯分层流动和局 部积聚的可能性较小。
(2) 采用上行风时,工作面运输平巷中的运输设 备位于新鲜风流中,安全性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