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节性甲状腺肿的CT表现及鉴别诊断
甲状腺影像诊断

临床
依其位置、大小而定,症状同一 般纵隔内占位性病变相似。
X与CT
上纵隔占位病变常见的有胸腺瘤、畸胎 瘤、淋巴瘤、神经源性肿瘤、皮样囊肿等, 胸骨后甲状腺肿也是上纵隔影增宽的常见原 因之一。依据肿物的形态、密度及位置大多 数能较准确地诊断。甲状腺肿密度较高,边 界清楚,可见囊变及钙化。主要诊断依据是 胸内肿物与颈部甲状腺肿相连。
甲 状 腺 腺 瘤
甲状腺腺瘤
女性33岁
甲状腺囊腺瘤
甲状腺囊腺瘤
左
甲
女,54岁 主诉:左颈部包块4年 左颈部不适感
4月前包块突然增大,伴
状
腺
腺
瘤
,
右
甲
状
腺
囊
腺
瘤
六、甲状腺恶性肿瘤
病理与临床 有起源于实质的甲状腺腺癌及起源于间
质的恶性肿瘤(肉瘤)女性多见,1:2~3,多 单发,肿块质硬,边界不清,活动度差, 可伴颈淋巴结转移。
原发性甲状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能亢进(GRAVE 病)
• CT检查可显示甲状腺弥漫性增大,边缘清楚, 其内密度较均匀,但密度较正常甲状腺为低。 增强后甲状腺组织有轻度增强表现。甲状腺肿 大明显时,可压迫气管,造成气管形态的改变, 甚至狭窄。
• 本病主要需与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鉴别。从CT 图象上两者区别极为困难.多依靠临床症状及 体征,并结合化验检查进行鉴别。
正 常 甲 状 腺
甲状腺病变
1、先天性病变 2、单纯性甲状腺肿(弥漫性、结节性) 3、甲状腺机能亢进(原发—弥漫,继
发—结节性) 4、甲状腺炎症 5、甲状腺肿瘤
三、 甲状腺先天发育异常
1、甲状舌管囊肿或瘘(参见喉部)
2、异位甲状腺(胸内甲状腺)
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癌多层螺旋CT鉴别诊断

清楚 ,多数较规则 。本组病例 显示结节性 甲状 腺肿与 甲状腺
癌 平 扫 均 表 现 为 低 密 度 肿 块 , 偶 尔 为 等 密 度 肿 块 。 增 强 后 均 匀 或 不 均 匀 强 化 ,且 两 者 平 扫 及 强 化 的 C T值 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 > 00 ) P .5 ,与 文 献 f报 道 一 致 。本 研 究 结 果 显 示 , 】
似 , 结 节性 甲状 腺肿 更 易 发生 囊变 , 者差 异 有统 计 学 意义 ( 但 两 P
31 结节性 甲状腺肿与 甲状 腺癌的 MS T共性表 现 . C
< 0 5 。壁 结节及囊壁厚薄不均两者均 可出现 ,因病例数较 . ) 0
少 ,未 进 行 统计 学分 析 。
扫表现 为 甲状腺 内低 密度 或等密度病灶 ,平扫密度不均匀或
恶性 结节在 C T增 强 图 像 上 明 显 强 化 ,但
般 强 化 较 周 围 正 常 甲状 腺 组 织பைடு நூலகம்弱 ] 。结 节 性 甲状 腺 肿 结节
除坏死 囊变区无 强化 外,实性结节和囊 实性结节的实性 部分
一
一
般 强 化 也 较 明显 ,但 后 者 在 增 强 扫 描 后 边 缘 ‘ 显示 更加 般
颈 动 脉 鞘 。1 0个病 灶 肿 瘤边 缘连 线 中 断 。与 文 献 报 道 相 符 。
上 多 为 圆 形 、类 圆形 , 而 甲状 腺 乳 头 状 癌 病 灶 多 为 分 叶状 或
不规 则状 …。认 为可能 由恶性 肿瘤生长不均匀 及浸润性 生长
所致 。本组 病例显 示结 节性 甲状腺肿 类 圆形 3 2个 病 灶 , 不
3 . 结节 性 甲状 腺 肿 与 甲状 腺痛 的 MS T鉴 别 表 现 2 C 321 形 状 .. 文 献 报 道 结 节 性 甲状 腺 肿 病 灶 在 C T断 面 图 像
CT对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诊断价值

论 · 著 ·
CT对 结 节性 甲状腺 肿 的诊 断价值
郝 丽霞 ,李健 丁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 医院影像科 ,山西 太原 030001)
【摘 要 】 目的 探讨 CT对结 节性 甲状腺 ̄0e(NC)的诊断价值。方法 4l例由手术病理证实 的 NG患者均经 CT平扫与增强扫 描 ,随后 ,对所有患者的 cT表现进行了回顾 性分 析。结果 研究证实 ,绝大多数 NG病灶的 CT影像表现为具有低密度的圆形或类 圆 形结节影 ,增强后呈不均匀强 化。在 41例 中,39例病灶边缘清 晰 ,36例有病灶 内坏死区 ,19例有病灶内小点状 或沙粒样钙化 ,6例有 颈淋巴结肿大 ,增强后呈均匀强化 ,4例误诊为 甲状腺癌 ,1例误诊为桥本氏 甲状腺炎。CT正确诊断 34例 NG,诊断准确率为 87.8%。 结论 CT扫描 ,尤其是增强及薄层扫描 ,对 NG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 ,并能显示其 与周 围结构 的关 系,因而它在鉴别 甲状腺 良恶性 病 变 中起 重 要 作 用 。
1 资料 与方 法 41例 病变 均经 手术 病理证 实 。其 中女性 35例 ,
男 性 6例 ,年 龄 23~68岁 ,平 均 43.5岁 ,病 程 2 d~
收 稿 日期 :2009—10—29;修 回 日期 :2009~11-20 作 者简介 :郝 丽霞(1982一),女 ,山西省 太原市人 ,在读硕士 研究生 研 究 方 向 :CT诊 断 。
T ̄ yuanshi 03000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value of multi~detector row CT in the diagnosis of nodular goiter G).Methods Foxy—one patients with surgically and pathologically proved NG underwent CT scans of the neck before and after venous injection of contrast medium,
甲状腺疾病CT表现

细颗粒样钙化可作为恶性病变定性诊断指 征。
乳头状癌特征表现:囊变伴明显强化结节。
甲状腺乳头状癌点状钙化边缘不清
甲状腺多发结节多提示良性病变,多 为结节性甲状腺肿,病灶单发对于良 恶性病变鉴别意义不大。
甲状腺炎
CT:双侧弥漫性增大,密度均匀,轮廓 不光滑,增强多相对低密度。
桥本氏甲状腺炎:甲状腺侧叶及峡部弥漫增大, 增强可有条索状或斑片状强化灶。 亚急性甲状腺炎:界限不清,呈弥漫片状或结 节状低密度病变,增强轻度或明显不均匀强化, 结节无占位效应。
亚急性甲状腺炎
结节性甲状腺肿
CT:弥漫性增大,单个或多个低密度结 节,边缘清楚或模糊,不均匀强化。可 有钙化,多为结节、蛋壳样。 约31%表现为:多个散在规则低密度结 节 约30%可延伸至纵隔。
女性,60岁, 5天前发现甲状软骨上肿块明显增大。病理: 结节性甲状腺肿部分囊变
甲状腺腺瘤
CT:常单发,低密度,均匀/不均匀,常 见出血、坏死、囊变及钙化,常有完整 包膜,增强周边完整强化环。
男,45岁,颈部包块40年,近一年增大。
术后病理:右侧甲状腺腺瘤。
甲状腺癌
CT:多不规则,边界模糊,明显强化,5869%有颈部或纵隔淋巴结转移;55%高密 度区内混杂不规则低密度灶。
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CT鉴别

结 节性 甲状 腺肿 与 甲状腺 乳 头状癌 的 C T鉴 别
朱 玲英 姚 关键 词 : 甲状腺肿 ; 甲状腺乳 头癌 ; C T 俊 蔡玲 红
中图分类号 : R 7 3 6 . 1 文献 标识码 : B 文 章编 号 : 1 0 0 6 — 0 9 7 9 ( 2 0 1 3 ) 2 7 — 0 0 8 7 — 0 1 结 节 性 甲状 腺 肿是 甲状腺 最 常见 的 良性 病 变 ,而 甲状 腺 乳 自然 对 比 , 且血运丰富, 增 强 后 明显均 匀 强 化 。 当 甲状 腺 组 织 发
表 现 的 回颐 性 分析 , 旨在 提高 C T在 甲状腺 疾病 中的 诊断 价 值 。 位、 形态 、 密度 、 病 灶 与 周 围 组 织 器 官 的关 系 、 明 确 气 管 受 压 程
1 资 料 与方 法
度、 有 无 邻近 淋 巴结 的转 移 以及 有 无 骨与 软 骨 的破 坏 。
腺 内境 界模 糊 ,密度 不均 的低 密度肿 பைடு நூலகம் , C T 值为 3 0~ 6 5 H U, 与
文 献报 道一 致 , 直径 0 . 2 —5 c m, 8 例病 灶 内有钙 化 , 占3 5 %, 5 例 为 性 甲状腺 肿 与 甲状 腺乳 头状 癌 具 有重 要 的诊 断价 值 ,通 过 对 甲
例 边 缘 模 糊 。9例 病灶 内有 钙化 , 占2 2 %, 其 中 2例 细 颗粒 状 钙 侵 犯周 围组 织 结 构 , 有 一 部 分 结 节 性 甲状 腺 肿 边 界 不 清 , 且 两 可伴发出血 , C T鉴 别 有 时 候 很 困难 , 应 采 用 多 窗 化, 其余为环状、 粗颗 粒 状钙 化 , 2 8例有 囊变 , 占6 8 %。同侧 及 对 者 均 可 囊 变 ,
结节性甲状腺肿的64排螺旋CT特点分析

的结节性 甲状腺 肿患 者 8 1例 。其 中男 1 7例 ,女 6 4例 ;年 龄 1 5~ 8 8岁 ,平 均 4 6 . 9 5岁 ;病程 1 d~ 1 0年 ;汉族 6 0例 ,维吾 尔族 1 9例 ,回族 1例 ,蒙古 族 1例。所有 患者 实验室 检查 ,
【 摘要】 目的 探讨6 4 排螺旋c T对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诊断价值。方法
C T资料 ,本组病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 实。结果
回顾分析8 1 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的
8 1例结节性 甲状腺肿甲状腺均增大 ,病变腺 叶边界清晰 ,腺叶 内密度
不均匀,临近脂肪 间隙显示清晰,颈部 未见肿大淋 巴结 ;甲状腺 内单发 结节灶 2 4例 ,占2 9 . 6 % ,均为低 密度结 节灶,
见最 大 层 面 的 大 小 。
2 结 果
结节性 甲状腺肿 的影像学表 现为 : ( 1 )表 现奇特 的非均 质性 甲状腺肿 ; ( 2 )位 于颈部舌骨下脏 器间隙 内的边界清 晰
地 全 甲状 腺 肿 大 ;( 3 ) 肿 大 的 甲状 腺 内多 发混 合 性 结 节 ; ( 4 )
C T表 现 分析 总结 如 下 。 1 资 料 与方 法 1 . 1 一般资料 选取 2 0 0 9年 6月— 2 O 1 2年 6月 在 本 院 收 治
中 3例平扫后行增强扫描 ,甲状腺 内结节灶 明显强化 ,强化程
度 低 于 周 围 甲状 腺 组 织 。
8 1例结节性 甲状腺肿病理证实合并囊 变 4 3例 ,结 节性 甲
・
7 6・
C l i n i c a l R a t i o n l a Dr u g Us e,F e b ua r r y 2 01 3。 Vo 1 . 6 No . 2 C
结节性甲状腺肿的CT诊断

结节性甲状腺肿的CT诊断发表时间:2012-05-25T08:16:30.910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1期供稿作者:徐远友吴宗山李运运朱普和[导读] 分析非毒性甲状腺肿,尤其是结节性甲状腺肿的CT表现,以提高术前诊断的准确率。
徐远友吴宗山李运运朱普和 (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市人民医院影像中心 2 3 7 0 0 5 ) 【摘要】目的分析非毒性甲状腺肿,尤其是结节性甲状腺肿的CT表现,以提高术前诊断的准确率。
方法总结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结节性甲状腺肿90例,分析其CT特征并与手术记录、病理结果对照分析。
结果 1)平扫患者肿大的甲状腺密度均低于正常甲状腺组织密度,结节灶密度更低,较大病灶中心易出现囊变、坏死,单发、多发结节肿密度无明显差异,多结节病灶常呈圆形或类圆形,大小不等,结节内钙化常见(23/90),多呈小点状、斑块状、条弧状;2)增强后结节呈不均匀强化,强化程度不及正常甲状腺组织明显,与周围甲状腺组织界限清楚,强化后结节灶边缘大部分光整(70/90),小部分欠光整;3)甲状腺包膜平扫及增强扫描均显示清楚,除明显肿大甲状腺引起周围组织及器官受压迫或推移外,未发现侵蚀征象,无肿大淋巴结。
结论结节性甲状腺肿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细致分析其影像学特点,结合临床资料,术前大部分患者可明确诊断。
【关键词】甲状腺结节性甲状腺肿 X线计算机病理学【中图分类号】R7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1-0143-02 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据Mazzaferri EL,et.al统计显示近30年仅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就达7/10000,据国内外多篇文献报道[1],在缺碘区或富碘区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升高,且以女性患者为主。
结节性甲状腺是指地方性甲状腺肿或散发性甲状腺肿后期滤泡上皮局灶性增生、复旧或萎缩不一致,分布不均,形成的单发或多发结节,因CT对结节的发现和诊断具有很高价值,故作者收集了经本院手术和病理证实的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90例,并加以归纳和总结。
结节性甲状腺肿的CT表现及其病理基础

f 考 文 献】 参
[]iaec ,Ma e MF a iM.A piain fMR ago— 1 sn sh MG P f ,Smi e p l t so nig c o
rp y i ed ad n c ahlg[ .OoayglCi ot m, ah n b a n ek p tooyJ tl no l N r A ] r n h
观地 测 量 J B大小 , 评 价 J 是 B的 最 佳 方 法 。J 的个 体 差 异 较 B
右 侧 颈 静 脉 及 静 脉 窦 比左 侧粗 ,除 了静 脉 引 流 途 径 的 变 化 ,
胚 胎 发 育 、 的 重 塑 、 常 的 骨 形 成 或 乳 突 腔 内 的 感 染 在 决 骨 异
定 颈 静 脉 系 统 表 面 覆 盖骨 质 的 多少 及形 态上 起 一 定 的 作 用 ,
但 在 大 多数 情 况 下 , 大 的 J 增 B没 有 明显 的 原 因 。
王卫 等 l 为 : 认 J B的 形 状 大小 与 颈 内静 脉 形 成 有 关 , 内 颈 静 脉 的 形 成 有 两 种类 型 , 一类 是 乙状 窦 开 口低 于 颈 静 脉 球 , 几 乎 成 直 角 汇 入 颈 内静 脉 , 颈 内静 脉 起 始 处 J 在 B较 为 膨 大 ; 另 一 类 是 乙状 窦 汇 人 颈 内 静脉 顶 端 , J B相 对 小 而表 现 为平 坦 型 6 0例 ( 侧 3 左 5例 , 侧 右 2 5例 ) 占 2 % ; 突 型 10例 ( 侧 8 , 5 上 8 左 5例 , 侧 9 右 5例 ) 占 , 7 % ;B 的 高 度 左 侧 为 (. ± .2 m 右 侧 为 (.  ̄ .2 5 J 40 3 ) m, 4 5 46 3 ) 4 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节性甲状腺肿 ( nodular goitres, NG) 是最常见 的甲状腺病变, 其影像学表现与甲状腺腺癌及甲状 腺瘤 有很多 相似 之处, 易误诊。本文 回顾性 分析 2005 年 1 月 ~ 2010 年 9 月经病理证实的 83 例 NG 的 CT 表现 , 旨在进一步提高对 NG CT 表现的认识。 1 1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患者 83 例 , 其中男 15 例 , 女 68 6) 岁。单发 36 例,
[ 2]
, 或虽无包膜但与周围甲状腺实质间有或
多或少的纤维分隔 , 具有包膜的瘤体在 CT 上表现 为边界清晰 , 而无包膜的瘤体不甚清晰。增强后瘤 体周围的正常腺体明显强化呈高密度, 瘤体- 瘤周 腺体交界区因含包膜或血供 少而增强后呈相对的 低密度 , 因而瘤体增强后边缘较平扫清晰。本组 83 例中 64 例出现此征象。12 例增强后 较平扫模糊, 其中合并腺瘤样增生 6 例 , 甲状腺微腺癌 1 例。故 对于增强后病灶边界较平扫模糊的病例, 需引起重 视, 避免甲状腺腺瘤、 甲状腺 癌误诊为结节性甲状 腺肿的可能。7 例增强前后瘤体边界均不清晰的病 例, 考虑与甲状腺纤维化( 2 例 ) 、 慢性甲状腺炎症 ( 2 例) 等病变引起甲状腺平扫及增强密度均匀或不均 匀减低、 降低了瘤体与周围腺体密度差有关。 甲状腺良恶性肿瘤均可以出现钙化, 不同的钙 化形态 对瘤体的 良恶性 鉴别诊 断具有 重要作 用。 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瘤体周围的斑状、 弧形钙化是 NG 的特征性表现
摘
要
目的
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的 CT 表现及鉴 别诊断。 方法
回顾性分 析经手术、 病理证 实的 83 例结 节性甲
状腺肿的 CT 资料。 结果
单发 36 例 ( 43 4% ) , 多发 47 例 ( 56 6% ) , 多发病 例均表现 为瘤体 大小、 密度不 一。 81 例 ( 97 6% ) 结节性甲状腺肿的 CT 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 , 对合并甲状腺癌及甲状 腺腺瘤的 鉴别诊断 甲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腺癌 甲状腺腺瘤
CT 平扫呈 低密度 , 增强后不同程度强化 , 2 例 ( 2 4% ) 仅表现为细颗粒状钙化。 64 例 ( 77 1% ) 增强 后瘤体边 界较平扫清 晰 , 钙 化 22 例 ( 26 5% ) , 囊变 19 例( 22 9% ) 。 结论 病例应注意鉴别诊断。 关键词 结节性甲状腺肿 CT 诊断
62
浙江实用医学 2011 年 2 月第 16 卷第 1 期 Zhejiang Pract ical M edicine February, 2011, Vol . 16, No. 1
结节性甲状腺肿的 CT 表现及鉴别诊断
韩志江1 舒艳艳2 陈文辉 1 赖旭峰1 项晶晶1 ( 1.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浙江 杭州 310006; 2. 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 浙江 杭州 311200)
2 0cm 瘤体 26 枚, 长径 > 2 0cm 瘤体 32 枚, 仅表现 为细颗粒状钙化 2 枚。 2 2 CT 平扫与增强 81 例瘤体 CT 平扫均呈低密 度 , CT 值为 40~ 86HU, 增强后呈不同程度的强化, 较平扫提高 30~ 140HU 。2 例瘤体平扫仅表现为细 颗粒状钙化。 CT 增强扫描后, 64 例较平扫边界清 晰 ( 第 77 页图 1a 、 图 1b) , 12 例较平扫模糊, 7 例增 强前后边界均不清晰 , 其中 2 例细颗粒状钙化 , 增 强前后均未见软组织成分。 2 3 瘤体钙化 83 例中 22 例有钙化。测量瘤体 的最大 钙化 灶长 径, 其 中细 颗粒 状 钙化 ( 长 径 < 0 2cm) 4 例 ( 第 77 页图 2) , 粗颗粒状钙化( 长径 0 2~ 0 5cm) 4 例 , 斑状钙化 ( 长径> 0 5cm) 14 例。钙化位 于瘤体周围 17 例 ( 第 77 页图 2、 图 3) , 表现为沿瘤 体边缘分布的短柱状、 弧状( 第 77 页图 3) 、 颗粒状、 斑状钙化灶 , 钙化 灶之间 的连线 勾勒出 瘤体 的轮 廓 ; 位于瘤体中心的钙化 3 例, 均表现为细颗粒状 钙化; 2 例仅表现为散在细颗粒状钙化。 2 4 瘤体囊变 囊变瘤体 19 例 ( 第 77 页图 4a、 图 4b) , 15 例增强后表现为内外壁光滑的环状均匀强 化( 第 77 页图 4b) , 瘤体内均无强化, 囊内 CT 值 51~ 75HU; 4 例瘤体壁见斑片状强化 , 囊变坏死 区呈裂 隙状。 3 3 1 讨 论 NG 的发病机制 NG 是甲状腺肿的 晚期表
现 , 结节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甲状腺滤泡细胞对促甲
浙江实用医学 2011 年 2 月第 16 卷第 1 期 Zhejiang Practical Medicine February, 2011, Vol. 16, No. 1
63
状腺激素 ( TSH) 等生长 刺激因子的 反应存 在异质 性
[ 1]
柱状、 弧状、 颗粒状、 斑状钙化灶, 钙化灶之间的连 线呈弧形或环形 ; 钙化位于瘤体中心 3 例, 表现为 细颗粒状钙化; 2 例瘤体仅表现为散在细颗粒状钙化。 血管受压可导致 NG 局部缺血、 坏死而发生囊 变。本组中 19 例发生囊变, 其中 15 例囊变完全 , 内 外壁光滑而无壁结节征象, 囊内 CT 值 51~ 75HU, 增强后无强化; 另 4 例囊壁不规则增厚, 而非甲状 腺癌的乳头状或球状增厚, 囊变区形态不规则呈裂 隙状。 与甲状腺单期 CT 扫描相比 , 动态增强扫描可 以更详细地了解瘤体微血管功能状态, 对肿瘤良恶 性的鉴别诊断及肿瘤分 级有重要的意义[ 5] 。动态 CT 增强扫描虽然较单期扫描具有更大的优势, 但国 内相关文献报道少见 , 考虑可能与过多射线摄入造 成甲状腺功能受损有关。 3 3 NG 的鉴别诊断 NG 与甲状腺癌的鉴别诊断 是鉴别甲状腺结节性病变的关键。在无合并慢性 甲状腺炎、 甲状腺纤维化时 , 以下几点有助于对 NG 作出诊断: ( 1) 多发瘤体、 密度及大小不一; ( 2) 甲状 腺内单发瘤体, 增强后病灶边缘较平扫清晰 ( 第 77 页图 6b) ; ( 3) 平扫瘤体未显示, 而增强后瘤体显示; ( 4) 瘤体囊变完全 , 增强后未见明显强化的壁结节; ( 5) 典型的弧形、 环形钙化。对 NG 合并甲状腺癌癌 灶的诊断, 以下几点有助于诊断[ 6- 7] : ( 1) 瘤体形态 不规则 , 以甲状腺边缘多见 ( 第 77 页图 6a) ; ( 2) 增 强后瘤体边缘较平扫变模糊, 病灶范围缩小 ; ( 3) 瘤 体内出现细颗粒状钙化 , 钙化分布于瘤体内部 ( 第 77 页图 6c) ; ( 4) 有颈部淋巴结转移。NG 合并慢性 甲状腺炎时 , 瘤体的形态、 密度及 强化程度均可失 去典型表现 , 表现为平扫显示不清 , 增强后边缘模 糊 , 此时 甲状腺的 整体或 局部轮 廓肿大 及典 型环 形、 弧形钙化对 NG 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提示作用, 而 瘤体及颈部淋巴结内细颗粒状钙化, 则提示甲状腺 癌或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甲状腺腺体内纤 维化的存在可以牵拉小的 NG 由圆形或椭圆形变成 星状、 裂隙状及其它不规则形状而与微小甲状腺癌 难以鉴别。作者认为 , 对于甲状腺不规则微小结节 ( 长径 < 1 0cm) , 位于甲状腺非边缘区, 增强后病灶 大小与平扫相仿 , 有助于 NG 的诊断; 位于甲状腺边 缘区, 平扫边界较清, 病灶内见细颗粒状钙化, 增强 后病灶明显小于平扫或增强后病 灶强化程度与周 围甲状腺基本一致 , 倾向于甲状腺癌的诊断 , 应积
, 在 NG 发生过程中 , 一部分对 TSH 和其他甲状
腺生长刺激因子敏感的滤泡 细胞进入有丝分裂周 期, 产生新的滤泡细胞, 这些 具有高生长潜力的滤 泡细胞在甲状腺内成 簇分布, 并分布不均 , 从而形 成结节。 3 2 NG 的 CT 表现 NG 的结节有增生期、 复旧期 以及增生和复旧混合期, 处于不同时期的结节在 CT 表现上有所不同 , 故多发 NG 的 CT 常表现为多发密 度、 大小、 形态不一的结节影, 对单一的 NG 作出正 确的术前诊断不难。但甲状腺癌可以继发于 NG 或 与 NG 同时发生, 故对多发 NG 很难在形态不一的 结节中鉴别出合并的微小甲状腺癌。本组 83 例中 合并甲状腺微腺癌 ( 长径 < 1 0cm) 10 例 , 其中 8 例 术前均未能发现 ; 另 2 例因甲状腺结节数少, 均为 3 枚, 癌灶较大( 长径分别为 0 8cm 和 0 9cm) , 形态不 规则 , 出现甲状腺边缘中断征 , 术前发现癌灶。故 对多发 NG 的病例需仔细观察有无合并甲状腺微腺 癌的可能, 不要盲目满足于影像学资料对 NG 的诊断。 瘤体边界清晰与否主要取决于瘤体 - 瘤周腺 体交界区的密度差异 , 以及增强后瘤体 - 瘤周腺体 交界区强化的差异。 NG 结节可有部分甚至较完整 的包膜
[ 2- 4]
。本组 22 例出现钙化 , 钙化
位于瘤体周围 17 例, 表现为沿瘤体边缘分布的短
64
浙江实用医学 2011 年 2 月第 16 卷第 1 期 Zhejiang Pract ical M edicine February, 2011, Vol . 16, No. 1
极寻找甲状腺癌的间接依据, 如提示甲状腺癌颈部 淋巴结转移的细颗粒状钙化等征象。临床上需结 合超声、 核医学、 MRI 等检查作综合分析。 NG 易 与甲状 腺腺 瘤混 淆。甲 状腺 腺瘤多 单 发, 平扫呈低密度 , 多均匀 , 病灶边缘清晰, 可伴囊 性变, 钙化少见, 因病灶内无 纤维或纤维增生不明 显( 第 77 页图 5c) , 增强后瘤体呈明显强化 , 强化程 度可高于周围 正常甲状腺组织 的强化程 度 ( 第 77 页图 5b) , 边界较平扫模糊。而 NG 增强后边界多较 平扫清晰, 部分 NG 因瘤体上皮样或腺瘤样增生而 表现为平扫和增强均无清晰的边界 , 无法与甲状腺 腺瘤鉴别 , 鉴别诊断依赖于组织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