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节性甲状腺肿病理形态学研究
195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瘤临床病理分析体会

195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瘤临床病理分析体会目的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瘤的临床病理方法分析体会。
方法以2012年3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95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和进行复诊并分析其临床病理。
结果原诊断结果中结节性甲状腺肿128(61%)例、甲状腺瘤67(39%)例;经复检后结节性甲状腺肿109(60%)例、甲状腺瘤86(43%),病理切片复检前后的差异(P<0.05)。
结论正确鉴别和诊断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瘤可以为临床外科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标签: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瘤一般甲状腺瘤和结节性甲状腺肿的病理非常相似,尤其是单结节性甲状腺肿,很难诊断和分别,现我院为195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瘤患者进行复诊,分析两者病癥的病理,以此提高甲状腺类疾病的诊断效果。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为2012年3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95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瘤患者进行复诊并分析其临床病理,其中男72例、女123例,平均年龄(48.2±10.1)岁。
病情高发年龄段为30~55岁,共112例,占患者总数57%。
1.2 方法将患者的病理标本使用10%剂量的甲醛溶液进行固定,然后用石蜡包埋同时进行常规的HE染色,最后使用光镜进行检查。
患者复诊之前的原诊断结果中有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118例,甲状腺瘤患者77例,按照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瘤的诊断标准,由资深的病理医师对原诊断结果为甲状腺瘤患者的组织切片进行复检,再次诊断。
2 结果2.1 基本检查经对患者的基本病症情况进行复检后发现,甲状腺肿病变中一般由多结节和单结节性组成,多结节、切面厚度、包膜厚度不均,出血、坏死、囊性等症状比较常见;复检的部分患者病例中出现了显著钙化。
一般甲状腺瘤多为结节,腺瘤的界限比较清楚且通常有完整的薄膜,但薄膜比较薄,容易压迫周围组织,甲状腺瘤的切面一般为实性,呈暗红或棕黄色,有时会出现出血、囊性变等并发症。
结节性甲状腺肿瘤和甲状腺腺瘤的临床病理分析孙崇镨

结节性甲状腺肿瘤和甲状腺腺瘤的临床病理分析孙崇镨发表时间:2018-05-17T11:04:32.67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1月第1期作者:孙崇镨[导读] 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瘤和甲状腺腺瘤病理诊断方法,分析两种疾病的病理特点孙崇镨山东省威海市立医院【摘要】目的: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瘤和甲状腺腺瘤病理诊断方法,分析两种疾病的病理特点。
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170例疑似结节性甲状腺肿瘤和甲状腺腺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术前细针穿刺诊断和术中冷冻诊断,分析其术前,术中病理诊断结果。
结果:在170例患者当中,术前病理诊断结果显示为结节性甲状腺肿瘤26例、甲状腺腺瘤132例以及诊断不明10例,分别占比15.29%、77.65%以及5.88%;术中病理诊断,病理诊断结果显示为结节性甲状腺肿瘤23例、甲状腺腺瘤142例以及嗜酸细胞腺瘤5例,分别占比13.53%、83.53%和2.94%。
术前、术中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86.47%。
结论:经病理诊断,结节性甲状腺肿瘤和甲状腺腺瘤的病理组织特征存在显著差异,能够将其作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参考依据,而术中冷冻诊断结果更为准确。
【关键词】结节性甲状腺肿瘤;甲状腺腺瘤;病理分析结节性甲状腺肿瘤和甲状腺腺瘤均为临床常见的甲状腺疾病,早期无显著症状,患者颈部发现有肿物,在临床诊断当中,容易将以上两种疾病相互混淆,给治疗工作带来一定的干扰。
结节性甲状腺肿瘤和甲状腺腺瘤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癌变风险,需要及早接受治疗[1]。
两种疾病的有效治疗需要建立在高效、准确的诊断结果之上分,结合疾病的临床病理特点,准确进行判断和鉴别。
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170例疑似结节性甲状腺肿瘤和甲状腺腺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临床病理分析,对比两种疾病的病理学差异,探讨其对于临床治疗的参考价值,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研究对象为我院2015年7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170例疑似结节性甲状腺肿瘤和甲状腺腺瘤患者,其中男性患者49例,女性患者131例,最高龄76岁,最低龄25岁,平均年龄(40.6±7.3)岁。
结节性甲状腺肿的研究进展

结节性甲状腺肿的研究进展结节性甲状腺肿是临床常见疾病,但因其恶变率高,且术后易复发,故如何选择术式和应对术后复发成为外科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
目前临床对结甲的治疗仍以抗甲状腺药物、放射性碘应用和手术切除等三大治疗方法为主。
虽然内科碘和放射素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取得了进展,但由于高碘和低碘都不能达到治疗目的,而甲状腺素对2cm以上的结节疗效欠佳,所以,外科手术治疗仍然是临床首选治疗方法。
本文从结甲的病因、诊断、治疗及复发预防等几个方面对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诊疗进行深一步探讨。
标签:甲状腺肿;结节性;手术治疗;研究进展甲状腺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其按有无结节可分为结节性甲状腺肿和弥漫性甲状腺肿两类。
结节性甲状腺肿是甲状腺肿的后期表现形式,在甲状腺疾病中发生率最高。
临床将结节性甲状腺肿分为良性及恶性两大类。
1病因长期处于缺碘或相对缺碘以及致甲状腺肿物质的环境中是形成甲状腺肿的主要病因。
长期碘缺乏会造成甲状腺素合成不足,从而促使促甲状腺素(TSH)分泌增多,刺激甲状腺增生及肿大,甲状腺组织反复增生则形成结节。
杜海磊报道慢性碘过多同样也是致病因素之一。
在富碘地区,许多导致甲状腺肿的因素同样在结甲的发病中起作用。
其次接受触放射性物质、应用各种特殊药物、遗传性甲状腺激素合成障碍等也是引起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诱因[1]。
2诊断病人出现甲状腺肿大,触诊时可扪及光滑、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等的多个结节,边界清楚,质地较硬,则不难诊断。
B超可检出结节的大小、边界、包膜及囊实情况,对甲状腺结节疾病的单多发性、良恶性、囊实性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CT检查亦可判断结甲是单发还是多发,但最终确诊仍依赖病理诊断。
吴双明、王红霞等认为冰冻切片对甲状腺肿物术中定性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但冰冻切片中最困难的问题是鉴别结节性增生的主要结节、滤泡性腺瘤、微小浸润性滤泡癌,以及滤泡性乳头状癌和包膜内乳头状癌[2]。
由于结节是结甲主要或唯一的症状,因此如何鉴别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也是其术前诊断的主要内容。
结节性甲状腺肿瘤和甲状腺腺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孙翔燕

结节性甲状腺肿瘤和甲状腺腺瘤的临床病理分析孙翔燕摘要】目的: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瘤与甲状腺腺瘤的病理特点。
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2015年6月—2017年 6月收治的187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瘤和甲状腺腺瘤患者,观察其临床病理特点。
结果:(1)187例患者,女性150例,男性37例,男:女=1:4.05;且主要集中在30~50岁患者;(2)术前诊断,发现31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瘤、156例甲状腺腺瘤(两者比例大约为1:5.03);术后病理检查,发现136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瘤、51例甲状腺腺瘤(两者比例大约为2.67:1)。
结论:两种疾病具有较高的误诊率,应仔细进行鉴别诊断;临床中应对详细观察两者组织学表现,提高临床值得准确率。
【关键词】临床病理;结节性甲状腺肿瘤;甲状腺腺瘤【中图分类号】R73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6-0145-02目前,甲状腺疾病已经成为临床中多见的内分泌疾病,它主要包括结节性甲状腺肿瘤、甲状腺腺瘤等类型,两者均于甲状腺处伴有结节或肿块,且超声图像较为一致,所以诊断时容易出现误诊,不利于病情的康复,同时极大威胁了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及时诊断治疗甲状腺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1]。
目前,临床中极为重视鉴别结节性甲状腺肿瘤与甲状腺腺瘤,并逐渐发现两种疾病在临床病理方面具有明显的不同。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回顾性总结我院2015年 6月—2017年 6月收治的187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瘤和甲状腺腺瘤患者,其中女性150例,男性37例;年龄:21~73岁,平均年龄:45.4±2.6岁。
入选标准:(1)符合相关诊断标准者;(2)临床资料完整者;(3)未发现其它甲状腺疾病者。
1.2 方法全部患者均于术前实施细针穿刺诊断,并进行术后病理诊断,主要方法包括:术中切除病灶组织,并放入福尔马林溶液中实施固定,然后依次进行切片、HE染色等操作。
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分析

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分析摘要:目的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特点,为临床进行疾病的诊治提供有效的依据。
方法回顾2015年3月到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100例,对其诊断治疗方法进行研究分析。
结果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为质地较硬的细颗粒状,颜色灰白或灰黄色,边界不清,大部分为单位肿块。
结论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病早期难以进行有效的诊断,如明确其具体的病理特点,对于提高疾病的检出率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病理分析结节性甲状腺肿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患者在患病后可合并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但因为癌肿体积较小,且无特异性症状,对甲状腺肿行手术治疗前难以发现癌肿,治疗时易与结节混淆,术中术后均有较高的漏诊率[1]。
为了研究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提升临床对疾病的检出率,本文特选10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资料选取于2015年3月到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100例,其中有66例男性,34例女性,年龄最小22岁,年龄最大62岁,平均(46.13±3.1)岁.经过研究其病理资料发现,全部患者的就诊原因均为甲状腺肿大或肿块,其中伴声音嘶哑20例,伴甲亢症状10例。
触诊可见结节体积大小不同,质地坚硬或柔软,表明光滑,有分叶感。
触诊结果与单纯性结节性甲状腺肿几乎无差别。
1.2 B超诊断结果对患者行B超检查结果多显示为结节性甲状腺肿的特点,如存在不均匀实质回声,存在多个混合性回声团,团块边缘不清,内部不均匀回声,无微小乳头状癌的病变特点,检查的漏诊率高。
1.3病理学检查以纵切面方式间隔0.5cm连续切开病理标本,经甲醛固定,常规脱水,石蜡包埋处理后,将标本切成2-3um的薄片,所用染色剂为苏木精-伊红,置于显微镜下进行观察[2]。
结节性甲状腺肿并发甲状腺癌的病理分析

结节性甲状腺肿并发甲状腺癌的病理分析摘要】目的:对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的病理情况进行分析,从而能够找出合适的诊疗方法。
方法:对我院2008.1年~2012.12年收治的5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设为观察组,并与同期进行治疗的1080例单纯性甲状腺肿患者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在进过一系列的回顾性分析之后,观察组患者发病的主要年龄为31~65岁,平均年龄为(42.5±3.6)岁;肿瘤的病理类型主要为乳头状癌,占84.62%;与对照组患者对比,观察组组织中的砂粒体和钙化之间的发生率明显提高,占53.85%,两者之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多见于女性,病理类型以乳头状癌为主,并半数以上含有砂粒体。
必须要对该疾病患者做好早期的诊断工作,以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临床分析【中图分类号】R73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8-0030-03结节性甲状腺肿是临床甲状腺疾病的常见类型,若不及时治疗,则有可能会演变成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从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
由于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的手术诊断比较困难,并容易产生误诊情况,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率,我院于2008.1年~2012.12年对收治的5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接受治疗的1080例单纯性甲状腺肿患者进行对比分析,观察患者的疾病类型、病理情况等,为临床的治疗提供参考建议,现将其内容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对我院2008.1年~2012.12年就诊的5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患者的年龄为31~65岁,平均年龄为(42.5±3.6)岁;男8例,女44例;患者的病程为16~78个月,平均病程为(28.3±16.8)个月。
结节性甲状腺肿乳头状增生临床病理分析

结节性甲状腺肿乳头状增生临床病理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乳头状增生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13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113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中,女性患者占88.1%,发病中位年龄48岁。N G伴发或继发病变发生率高达56.3%,其中乳头状增生发生率占5.5%。结论结节性甲状腺肿女性多发,继发病变多,诊断时应给予重视。
[6] Mase T, Funahashi H, Koshikawa T, et al. HBME-1 immunostaining in thyroidtumors especially in follicular neoplasm[J]. Endocr J. 2003, 50(2):173-177.
N G病因复杂,病程长,发展缓慢,常继发或伴发多种病变。本组资料显示,NG伴发或继发病变发生率高达56.3%(637/1132)。其中有62例伴有乳头状增生,占病变的5.5%,与袁素等学者[4]报道的5.21%相似。N G伴发乳头状增生时需与乳头状癌特别是微小乳头状癌鉴别。一般来说,前者的乳头粗大,短而钝,无分支,乳头表面衬覆柱状或高立方细胞,核深染,位于基底部,乳头中央无纤维血管轴心或发育不好,常含有滤泡,间质可有水肿。乳头状癌典型的乳头细长,呈复杂分支状。有些乳头细而直,平行排列;有些乳头短而粗。当乳头紧密排列时,似肾小球样或假实性结构;当乳头互相融合呈筛状时,似乳腺导管内癌的筛状结构。乳头中央由疏松结缔组织和大小不一薄壁血管所形成的纤维血管轴心。衬覆在乳头表面和肿瘤性滤泡的上皮细胞核具有特征性改变:细胞核大,染色质稀疏,呈毛玻璃样,核仁不明显,核膜增厚,细胞核重叠,核内包涵体,核沟。核分裂象通常缺如或偶见。核的特征是诊断乳头状癌最重要的依据,血管和包膜浸润不是诊断的必要条件。在乳头纤维血管轴心中、淋巴管内、实性上皮成分之间和肿瘤性滤泡之间的间质中常存在同心圆层状结构的砂砾体,砂粒体不出现在滤泡腔内[5]。典型的乳头状癌与乳头状增生并不难鉴别,但有时也有假象,故有学者在探寻一些客观指标。Ma s e等[6]应用免疫组化检测,发现97.2%的乳头状癌表达HBME-1,有作者称其为甲状腺恶性肿瘤最敏感的分子标记物[7]。但迄今为止有关H BM-1抗原的生化特性尚不清楚,并且各组实验研究结果不尽一致,故有待进一步研究。Nasser等[8]研究发现CK19在乳头状癌中表达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2%和97%。据此,联合检测上述标记物,可帮助区分结节性甲状腺肿伴发乳头状增生和继发乳头状癌。
结节性甲状腺肿102例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探讨

结节性甲状腺肿102例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thyroid nodules)是指甲状腺组织中生长的良性肿块,绝大多数不会引起癌症。
然而,对于甲状腺肿瘤的鉴别诊断仍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超声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甲状腺结节的初步评估,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图像,帮助医生通过观察结节的形态,质地和血流特征来评估其良恶性。
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超声特征是甲状腺的结节样不均匀回声,通常被发现在颈部的前方,常见于年龄较大的女性。
超声图像可以显示结节的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和血流情况。
根据超声的表现,结节性甲状腺肿可分为良性结节和恶性结节。
良性结节通常具有清晰的边界、均匀的内部回声和无血流信号。
恶性结节则可能表现为模糊的边界、不均匀的内部回声和异常血流信号。
超声对于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有很高的准确性。
病理学是最可靠的诊断手段,但是需要通过手术或者穿刺活检来获取样本,手术风险和操作的不便使得很多患者不敢接受病理检查。
相比之下,超声检查无创,无辐射,且能提供详细的结节信息。
然而,超声对于一些特殊类型的甲状腺结节可能存在一定的限制。
例如,当结节非常小或位于深部时,超声图像可能无法完全显示结节的形态和性质。
此外,对于一些良性和恶性结节的鉴别仍然有一定困难,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病史和其他实验室检查来进行综合分析。
在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超声诊断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应根据超声图像的特征来判断结节的良恶性。
良性结节通常具有清晰的边界、均匀的内部回声和无血流信号。
恶性结节则可能表现为模糊的边界、不均匀的内部回声和异常血流信号。
其次,需要注意结节的大小、数量和位置。
当结节超过1厘米或者发现多个结节时,应高度怀疑恶性病变的可能性。
最后,应结合患者的临床病史和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分析。
例如,甲状腺功能异常或者颈部淋巴结肿大可能提示恶性结节的存在。
总之,超声技术对于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初步评估和鉴别诊断非常有价值。
通过观察结节的形态、质地和血流特征,可以较准确地判断结节的良恶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 日期 :0 10 —8 2 1 -31 作者 简介 : 刘楠楠( 9 6 ) 女 , 17 一 , 讲师 , 硕士 , 主要从事 甲状腺疾病研究
44 1
北华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第 1 2卷
结 节性 甲状腺 肿又称 腺瘤 样 甲状腺肿 , 际上 实 是 指地 方性 甲状腺 肿 和 散 发性 甲状 腺 肿 晚期 所 形 成 的多 发结节 , 发病 率很 高. 年来 , 近 在外 科就诊 中 呈 现明 显上升 趋势 . 为探讨 结节 性 甲状腺 肿组织 病 理 学改 变 , 现对 结节 性 甲状腺外 科 切除标 本进行 研 究, 旨在 寻求结 节 性 甲状 腺 肿 与 甲状腺 癌 的关 系 , 为 预防 甲状腺 癌 的发生 提供可 靠 的形态学 依据 .
2 . 4例
1 2 方 . 法
标本 经 10 甲醛 固定 , 取各 例 结 节及 其 周 0% 切 围的组织 做石 蜡包埋 , 连续 切 片 , 5 厚 , 做H 先 E 染 色 , 后进 行光 镜 观察 , 照结 节 性 甲状 腺 肿 与 然 按 甲状腺 瘤 的病 理 诊 断标 准… 重 新 做 出诊 断 , 进 并 行 组 织 病 理 学 分 型 . 后 , 做 P S染 色 , 镜 最 再 A 光
d s a e b tt e d a n s fn d l ot rw t o x se tt y od c n e s df c l T e ay i a y e pa i s ie s , u h i g o i o o u a g i i c e itn h r i a c ri i ut h tp c lh p r lsa i s r e h i .
Abta t Obet e T vs gt tepto op ooi l hrce f o ua gi rMe o 2 0csso src : jc v oi et ae h a m rh l c aat o d l o e. t d i n i h g ac r n r t h 0 ae f
12 1 ) 30 1
研究结节性 甲状腺 肿 的病 理形 态学 特 点. 方法 对 20例 结节 性 甲状 腺肿 病变 进行 研究 分析 . 0
结果
结节性 甲状腺肿有 4 5 . %非典型增 生 ,%乳头状增生 ,. %乳头状癌. 4 35 结论
结节性 甲状腺肿临床常见 ,
但 并发 甲状腺癌诊 断困难 , 不典型增生易发生癌变. 关键词 : 结节性 甲状腺肿 ; 非典型增生 ; 甲状腺癌 中图分 类号 :5 13 R 8 . 文献标志码 : A
Pa h m o p oo ia t d fNo u a ie t o r h l gc lS u y o d lr Got r
L U Na — a Z I n n n , HAN J.o g , I . e , AIXiod n G i n L U Yu h G a — o g h
s s e tb e t h a c r t n u c p i l o t e c n e a i . o Ke r s:n d lr g i r ay c lh p r lsa; y od c c n ma y wo d o u a ot ; tpia y e p a i Th r i a i o e r
第 1 2卷 第 4期
2 1 年 8月 01
北华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J U N LO E H A U I E ST N tr cec ) O R A FB I U N V R IY( a a Sine ul
Vo . 2 N . 11 o 4
Au . 01 g2 1
检查 .
1 材 料 与方 法
1 1 材料 来源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 结
果
材料选 自北华大学附属 医院结节性 甲状腺肿
手术 切 除 标 本 共 20例 , 中 女 性 18例 , 性 0 其 7 男
2 1 胶质 潴 留性结 节 . 结节性 甲状 腺肿 由过度 复原 的滤 泡组成 , 泡 滤
no u a ot r d l r g i we e bs r e a d n lz d.Re ul No u a g ie wih t pc l y e p a i wa e r o e v d n a ay e s t s d l r otr t ay ia h p r lsa s 4.5% . p p lay h peplsa wa a ilr y r a i s4% . a i a y t y o d c r io s 3 5% . p p l r h r i a cn ma wa . l Con l i n No u a o tr i o cuso d l rg ie s a c mmo n
文章编号 :0 94 2 (0 10 - 1-3 10 -82 2 1 )40 30 4
结 节性 甲状 腺 肿 病 理 形态 学研 究
刘楠楠 张继红 刘玉和 盖 晓东 , , ,
(. 1 北华 大学基础 医学 院 , 吉林 吉林
摘要 : 目的
12 1 ;. 30 3 2 北华大学附属医院 , 吉林 吉林
( . aiMei l o eefBiu n e i ,in12 1 , hn ; J B s d a lg e a U i =t Jl 3 03 C ia c c Cl o h v y i 2 A l t o i l B iu n esy Jl 30 1 C i ) .f i e H s t e aU i rt,in12 1 , h a i ad pao h f v i i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