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课教学大纲要求

实验课教学大纲要求
实验课教学大纲要求

机械设计(本)实验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The Experiments of Machine Design

课程性质:(必修)

学分数:1

要求先修课程:机械原理

适用专业: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过程装备及控制等专业

推荐书和参考书:

《机械设计》安琦主编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上海,2009

《机械设计》(第四版)邱宣怀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1998

《机械设计》(第五版)濮良贵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1989

《机械设计与理论》(第一版)李柱国主编科学出版社,北京,2003

《机械设计实验指导书》夏守浩华东理工大学教材中心自编教材2009

一.课程目的和任务

通过对通用机械零、部件的实验,认识和理解,深化教学内容,使学生了解常用机械零件参数的测定方法,提高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通过实际操作的基本训练,不仅对课程教学中的基本理论起到巩固和深化的作用,同时还可以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动性,进一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机械设计思想,提高设计机械传动部件和简单机械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基本要求

1. 实验前,要求学生预习实验指导书,明确实验目的、要求和内容,初步了解实验设备和仪器。结合

各实验过程,综合运用先修技术基础课程中所学的有关知识与技能,理解和掌握实验原理。

2. 实验中,要求学生积极观察和思考,严格按实验规程操作,认真测试和记录。

3. 实验后,要填写实验报告,并由实验指导教师批阅。

三.实验内容及学时分配

1.螺栓组连接实验(4学时)

了解托架螺栓组受翻转力矩引起的载荷对各螺栓拉力的分布情况,根据拉力分布情况确定托架底板旋转轴线的位置,将实验结果与螺栓组受力分布的理论计算结果相比较。

2.皮带传动实验(4学时)

了解皮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和打滑现象,测定皮带传动的滑动率和效率,分析影响皮带传动拉力的因素,了解测定机械转矩和转速的正确方法。

3.齿轮传动封闭功率流试验(4学时)

直观了解齿轮传动过程中功率传递过程,加深对齿轮传动中能量损失过程的认识,然而从根本上理解齿轮传动中啮合原理及啮合效率。

4.滑动轴承实验(4学时)

在滑动轴承运行过程中,测试载荷区内径向油膜压力的大小和摩擦系数,并确定润滑油的动力黏度μ和轴承运行转速n,绘制摩擦系数f与轴承特性系数λ之间的关系曲线和轴承内油压分布规律曲线。

四.考核方式

所有远程模拟实验项目按要求完成实验报告,否则不计分。四项实验成绩的算术平均分作为机械设计实验课程远程模拟实验的实验成绩,按10%计入课程总成绩。

厦门大学实验教学大纲

厦门大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课程类型:选修课程 课程名称:ERP原理与实践课程英文名称: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课程总学时:48 实验学时:16 总学分:3 适用对象:软件工程本科四年制 先修课程:软件工程、需求分析、数据库等 实验指导教材及参考书: 微软Dynamics Ax 4.0操作系列丛书: 1、Installation & Configuration for Microsoft Dynamics AX 4.0 2、Administration in Microsoft Dynamics AX 4.0 3、Bill of Material in Microsoft Dynamics AX 4.0 4、Master Planning in Microsoft Dynamics AX 4.0 5、实验手册:生产与物流篇。 主要仪器设备: PC微机(Pentium 4、256MRAM)若干台(保证1人1台计算机)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软件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是软件工程专业的相关程序语言、数据库、需求分析和软件工程设计思想等多门课程的综合集成应用课程。软件工程作为一个应用性极强的专业,和企业信息化的具体建设息息相关。ERP不但是一个软件系统,更加是一套管理理念在企业管理中的实际运用,是通过软件的手段、业务流程重组方法来实现现代化管理思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增强学生对企业管理流程和企业实际应用需求的理解能力、实际运用现代化管理工具解决企业管理难题的应用能力及大型软件系统的模块化设计规划能力。因此,本课程在软件工程、信息、电子商务和管理等类相关专业的教学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2、课程目的 (1)知识传输 ①基本概念,包括ERP的产生及发展过程;基本MRP、MRPII、ERP的原理及相关概念; 企业信息化的相关内容; ②ERP的软件实现,主要包括软件模块组成; ③ERP的实施过程及企业应用ERP的一般过程及基本方法。 (2)能力转移 ①企业实施ERP的建设能力、实施和运行能力; ②利用ERP处理解决企业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课程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思想上,充分理解ERP的管理思想以及ERP系统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在知识上,掌握ERP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框架和核心业务流程,通过ERP案

《普通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苏小七)

《普通心理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普通心理学”的教学对象是本科心理学专业一年级学生,是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历时一学年。课程主要包括课堂讲授、作业练习和实验室实验等三个部分。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对心理学这门学科的性质、现状和发展有所了解。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事实和基本理论,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了解并实践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手段;明确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思路和范式;培养学生对心理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二、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普通心理学》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实现如下目标: (一)知识目标:(1)理解和掌握普通心理学领域的基本概念及知识要点;(2)了解普通心理学发展趋势。 (二)能力目标:(1)掌握普通心理学研究的一般步骤和主要的研究方法;(2)具备进行普通心理学研究的初步能力;(3)形成较强的研究意识以及勇于探索创新、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普通心理学”课程的许多内容涉及到心理现象的生理机制问题,因此,在学《普通心理学》之前,学生应具备一定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其次,要具备一定的数学知识和物理学知识,具有较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具有一定的英语阅读能力,具有与人合作和协调的能力等。 四、课程教学模块(或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课堂讲授和实验两部分。教学时间为一学年,总学时为102课时,平均每周2-4学时(第一学期每周2学时,第二学期每周4学时),其中课堂讲授共92课时,实验10课时。

(一)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1、教师讲授学时分配 课程教学模块(或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一览表(详表)

最新 牙体牙髓病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教案

《牙体牙髓病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教案 口腔医学院牙体牙髓病学教研室

前言 口腔临床基本技能实验教学内容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引导学生以疾病为主线,根据对疾病的认知过程,在同一层次从多个角度共同认识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和治疗方法,扎实培养学生掌握“三基”(基础实验知识、基本实验操作技能与基本实验方法)。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熟悉龋病、牙体病、牙髓根尖周病的检查、诊断和基本治疗方法,并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确定口腔疾病诊疗计划的临床思路,为后期进入临床实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为口腔医学专业的必修课,总学时数为80学时。

参考书目 1.《仿真人头模实验室实验指导》,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学院自编教材,2007,3 2.《牙体牙髓病学》第二版,主编:樊明文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3.《口腔医学实验教程》第二版,主编:王嘉德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4.《口腔医学实验教程附册》第二版,主编:王嘉德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5.《Fundamentals of Operative Dentistry》Second Edition. James B. Summary Bylj.

目录 实验一仿真人头模的使用,口腔医师的术式、支点(与钻针切割硬物练习) -----------------------------------------1 实验二牙体牙髓病治疗常用器械及其使用 -------------1 实验三牙体牙髓病口腔检查与病历书写-----------------2 实验四龋病损害及窝洞结构认识和分类,石膏牙Ⅰ类洞的制备 ---------------------------------------------------2 实验五石膏牙Ⅱ、Ⅲ、Ⅴ类洞的制备 -----------------3 实验六离体下颌磨牙Ⅰ、Ⅴ类洞的制备 --------------3 实验七离体下颌第一双尖牙Ⅱ、Ⅴ类洞制备 ----------4 实验八仿头模上上颌磨牙Ⅰ、Ⅴ类洞制备 ------------4 实验九仿头模上下颌磨牙Ⅱ类洞的制备 --------------5 实验十仿头模上下颌双尖牙Ⅱ、Ⅴ类洞的制备 --------5 实验十一盖髓术,常用粘固粉的调制应用,窝洞垫底,银汞合金充填术 ---------------------------------------------6 实验十二仿头模前牙IV类洞的制备及钉固位、树脂粘接修复术 ---------------------------------------------------6 实验十三髓腔解剖、开髓法、离体牙开髓术,干髓术 --7 实验十四离体前牙、前磨牙根管预备 ----------------7 实验十五离体磨牙根管预备 -----------------------8 实验十六离体牙根管充填 -------------------------8 实验十七牙体牙髓常见病临床病例展示----------------9

实验教学大纲

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供药学专业药物分析方向使用) 一、实验教学的指导思想与教学目的 有机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 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有机化学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实验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实验,使学生训练并掌握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学会正确选择的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分离、提纯和分析鉴定的方法。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验中所遇到问题的能力。同时它也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严格认真的科学态度与良好的工作习惯的一个重要环节。 二、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 在实验内容安排上,做到密切配合教材内容,步步紧扣教学环节。实验内容包括基本知识、基本操作、制备实验三个方面。考虑到药学本科、制药工程等专业的要求和后继专业课更好的衔接,特别加强了制备实验内容,目的是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对重要的单元操作都作了安排。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有机合成实验基础操作,对经常应用的基础操作都作了安排,有机基本操作结合实验进行,通过制备实验中反复练习来达到熟练掌握。 3、实验用书: 李敏谊、申东升、张精安编,有机化学实验,中国医药出版社,北京,2007年版。

四、实验内容与学时安排 第一部分 基本操作技能 熟练掌握:蒸馏,重结晶和过滤,沸点、熔点的测定。 实验一 有机化学实验的一般知识、常压蒸馏和沸点测定(4学时)实验的目的及要求:学习有关有机化学实验的一般知识。包括安全、卫生以及实验前必须预习,实验过程中必须做实验记录,及实验报告的正确书写等内容。 了解测定沸点的意义,掌握常量法(即蒸馏法)测定沸点的原理和方法。 实验内容:用常压常量法蒸馏不纯乙醇、测定纯乙醇的沸点。 实验仪器设备:蒸馏烧瓶、直型冷凝管、温度计、三角烧瓶、烧杯、电炉、接受管、使用的试剂及药品:不纯乙醇 实验二 熔点测定(4学时) 实验的目的及要求:了解测定熔点的意义,掌握测定熔点的原理与方法。 实验内容:测定纯乙酰水杨酸和不纯乙酰水杨酸的熔点。 实验仪器设备:熔点测定管、酒精灯、毛细管、温度计、长玻管、白瓷板。 使用的试剂及药品:纯乙酰水杨酸、不纯乙酰水杨酸 实验三 重结晶提纯法(4学时) 实验的目的及要求:学习重结晶法提纯固态有机化合物的原理和方法;掌握抽滤、热滤操作和折叠滤纸的折法。 实验内容:对乙酰苯胺进行重结晶。 实验仪器设备:热水漏斗、布氏漏斗、抽滤瓶、减压装置、酒精灯、三角烧瓶。

心理学研究方法-教学大纲

心理学研究方法-教学大纲

4、了解观察的类型、结构和特点,掌握观察的技术与方法; 5、了解访谈的类型、特点和程序,掌握访谈的基本技巧; 6、了解和掌握问卷法的特点和类型以及问卷法的设计; 7、了解和掌握测验法的特点、类型以及心理测验的编制和使用; 8、了解其他的研究方法;研究论文的撰写。 难点: 1、掌握心理科学研究中的基本变量及控制技术; 2、掌握心理学科研中选题的方法; 3、问卷法的设计; 4、研究论文的撰写。 ●本课程教学内容及课时分配 第一章心理学与科学 (4学时,讲授4学时) 【知识点提示】心理学的性质、心理学的科学研究、心理学研究中涉及的伦理问题【重难点提示】心理学的性质、心理学的科学研究 第一节心理学的性质 一、心理学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性质 二、心理学是具有不同分析单位的学科 三、心理学既重视内省也重视客观观察 第二节心理学的科学研究 一、一般人的探索方法 二、科学研究的特征 第三节心理学研究的伦理问题 一、以人为被试的研究 二、以动物为被试的研究 ●实践内容(实验、见习、观摩) ●作业

第二章选题与取样 (6学时,讲授6学时) 【知识点提示】心理学研究的课题来源,选题要遵循的原则和标准,心理学文献的查阅,心理学研究的取样。 【重难点提示】心理学研究的课题来源,选题要遵循的原则和标准,心理学文献的查阅,心理学研究的取样 第一节选题 一、研究课题的来源 二、选题的原则 第二节查阅文献 一、查阅文献的意义 二、文献的来源 三、查阅文献的方法 第三节取样 一、取样与选题的关系 二、取样的类型 ●实践内容(实验、见习、观摩) ●作业 选择一个研究主题,如何查阅文献,写出自己的思路。 第三章假设与解释 (4学时,讲授4学时) 【知识点提示】心理学研究的范型,理论与假设,解释 【重难点提示】心理学研究的范型,理论与假设,解释 第一节心理学研究的范型

实验课程教学大纲模板.doc

附件二:实验课程教学大纲模板: 《课程名称》实验课程(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依据培养方案的课程编码) 课程性质:(见编写说明) 适用专业:****** 学时学分:**学时**学分 ****** 所需先修 课: 编写单位:****** 编写人:****** 审定人:****** 编写时间:20**年**月 一、实验课程简介 简述课程内容、本门课程在专业学习中的地位作用。 二、教学目标和要求 明确本门实验课总的目标和要求,通过实验培养学生总体上了解或掌握什么方法或技能,达到什么目标;对学生有什么具体要求(比如:理解实验原理及实验方案,掌握正确操作规程;掌握各种仪器的使用,了解其性能参数、适应范围及注意事项等)。 三、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提出本课程在教学内容及教学环节等方面与其它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包括理论课程与实验课程) 四、考核形式及要求 明确说明是考试课还是考查课,考试的形式是开卷还是闭卷,成绩的合成及评分标准,平时、期中、期末或实验操作等各教学环节的考核各占总分数的百分比等。考核应以考核实验技能为主。

六、使用教材及参考书 使用教材和参考书按作者、教材名称、版次、出版社所在地、出版社、出版时间顺序填写,小四号宋体,[体例]如下: 使用教材:童庆炳.文学理论课程(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参考书[体例]如下: 参考书: [1]霍元极.高等代数(第一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美】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王垒,等译.心理学与生活(第19版).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 [3] 七、其他说明 针对本实验课程的特点,提出应当采取的教学方法、实验教学组织方法和实验考核等方面的建议等(也可省去该项)。 编写说明: 1.本大纲原则上全系统一按本参考模式编写。 2.每个项目里的填写说明作为参考,在大的框架统一(尤其是项目名称和顺序要统一)和版面格式统一的前提下,各系可根据学科的具体情况对填写内容适当修改。

心理学教学大纲

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编码: 二、课程名称:普通心理学 三、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本科音乐教育专业必修课 四、学时与学分: 周学时:2 总学时:24(一学期) 总学分:2 五、开课单位:音乐教育学院 六、内容简介: 普通心理学是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一门教育理论必修课,也是教育学科的理论基础。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初步体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学科意蕴,进而产生学科兴趣并形成对人心理与行为的探索态度。为将来从事教师职业打下好基础。 本课程共分九章,包括:现代心理学的研究与发展、脑与心理、需要与动机、认知过程、情绪、智力与创造力、人格、个体心理发展、学习心理。 七、教学形式: 本课程以讲授法为主,同时结合演示法、图式法、讨论法、阅读指导法、问题诱导法等方法和手段进行讲解。遵循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直观性原则、创造发展原则等进行教学。 八、课程教材: 《心理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年3月九、参考教材: 陈录生等主编《新编心理学》(修订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8月 叶奕乾主编《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3年8月 彭聃龄主编《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8月 张春兴著《现代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年5月 十、考查与考试: 每学期末,结合课程教学内容采用闭卷考试。 十一、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现代心理学的研究与发展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心理学研究的任务和意义 (三)心理学研究的原则和方法 1、心理学研究的原则 2、心理学研究的方法 (四)心理学的过去和现在 1、心理学的主要流派 2、心理学研究的现状 第二章脑与心理 (一)神经系统 1、神经元 2、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二)反射和反射弧

新闻实训课程教学大纲

绪论: 【教学目的】 1、明确《采写编实训教程》这门课的目的。 2、了解该课程的学习方法。 采写编实训教程就是将新闻采访写作与报纸编辑结合起来,采用模拟训练的方法,综合训练和增强学生的新闻写作能力和报纸编辑能力,在“新闻”二字上下功夫是学好这门课的关键。 【重点难点】 重难点:是否能准确了解开设此门门课程的意义并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第一节什么是采写编实训教程 采:是新闻采访写:是新闻写作编:是报纸编辑 第二节怎样学习采写编实训教程

一、什么是新闻采访 二、什么是新闻写作 三、什么是报纸编辑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采写编实训教程 2、怎样学习采写编实训教程 第一章新闻和新闻工作者 【教学目的】 1、让同学了解什么是新闻,掌握新闻的定义。 2、了解新闻工作者应具备的素质。 3、明确新闻工作各岗位的岗位职责。 【重点难点】 在现实生活中辨别哪些是新闻并积极培养新闻工作者的相应素质,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第一节什么是新闻 关于新闻的定义,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外有160多种说法。本节将主要介绍两种观点。 第一是:陆定一1943年在《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一文中提出的,他认为,新闻是指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第二是:清华大学新闻和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李希光在《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新闻学课堂?》一文中明确指出:“写新闻就是写故事,更具体地说,是写人的故事。” 第二节新闻工作者的素质 一、政治素质 关键:强化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 1、与党中央在政治上保持一致,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持和宣传四项基本原则。 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办事,严格遵守党的纪律。 二、业务素质 新闻工作者应当具备很强的新闻业务素质,包括六大能力。 三、文化素质 文化素质是新闻工作者所有素质的“基石”。作为新闻工作者其文化素质可以分解成以下几个部分: 1、语文知识 2、专业知识 3、一般知识

实验教学大纲培训课件

实验教学大纲 实验一:葡萄糖杂质检查 一、目的要求: 1.掌握葡萄糖中氯化物、硫酸盐、铁盐、重金属、砷盐等限量的检方法、原理、反应条件及计算。 2.熟悉纳氏比色管、验砷瓶、量筒、天平等使用方法。 3.了解药物一般杂质检查项目的意义。 二、教学内容: 1.氯化物的限量检查 2.硫酸盐的限量检查 3.重金属的限量检查 4.铁盐的限量检查 5.砷盐的限量检查 实验二特殊杂质检查 一、目的要求: 熟悉阿斯匹林、盐酸普鲁卡因中的一些特殊杂质的检查原理及操作方法。 二、教学内容: 1、乙酰水杨酸中游离水杨酸检查 2、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中对氨基苯甲酸的检查 实验三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的含量测定(重氮化法) 一、目的要求: 1.掌握重氮化的反应原理,操作条件及注意事项。 2.熟悉注射液含量的测定基本方法和计算。 3.熟悉外指示剂法。 二、教学内容: 盐酸普鲁卡因含有芳伯氨基,在酸性条件下与亚硝酸钠发生重氮化反应。 试验四氟尿嘧啶的含量测定 (氧瓶燃烧法) 一、目的要求: 学习氧瓶燃烧法的原理及操作技术。 二、教学内容: 1、燃烧瓶的使用 2、样品测定 实验五硫酸阿托品注射液的含量测定 (酸性染料比色法)

一、目的要求: 掌握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生物碱制剂的基本原理及操作方法。 二、教学内容: 1、对照液的制备 2、供试液的制备 1、测定法 实验六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茶碱浓度 一、目的要求: 掌握离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茶碱样品制备标准曲线的基本方法及测定前样品的制备处理基本操作方法。 二、教学内容 1、样品的提取 2、标准曲线的绘制 实验七复方乙酰水杨酸片的含量测定 一、目的要求: 掌握复方制剂中各成分的分离及含量测定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二、教学内容: 1、乙酰水杨酸得含量测定: 2、咖非因的含量测定: 实验四:(原待定)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异烟肼片剂含量 一、目的要求: 本实验为设计性实验,使同学自己根据所学知识设计实验方案,然后进行实验操作,完成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异烟肼片剂含量 二、教学内容 1、同学根据所学有关专业知识按照中国药典的格式自己设计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异烟肼片剂含量实验方案和操作方法(设计两种方法)及应准备用的仪器、试药、试剂。 实验讲义 实验一:葡萄糖杂质检查 一、教学目的: 1.掌握葡萄糖中氯化物、硫酸盐、铁盐、重金属、砷盐等限量的检方法、原理、反应条件及计算。 2.熟悉纳氏比色管、验砷瓶、量筒、天平等使用方法。 3.了解药物一般杂质检查项目的意义。

实验心理学教学大纲

《实验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介绍 (一)课程目标及地位 1.该课程设置的主要目的(依据就业岗位需要阐述); 本课程力图让学生掌握心理学实验研究的基本原则及基本过程,培养学生求是的科学精神和实验态度,形成严谨、周密的逻辑思维,提高心理实验设计理论水平及实验操作能力,掌握心理学实验研究的技术及方法,具备独立的实验设计和研究报告撰写的能力。为将来从事心理学研究及应用奠定良好基础。 2.该课程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 实验心理学是高等院校心理学各专业方向本科生的专业必修课程之一。是学生升学必考科目之一。 3.该课程在专业学习目标中的作用以及该课程及前后课程的联系。 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学生必须先修普通心理学,心理统计学,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了解实验心理学在科学心理学诞生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二)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讲授,让学生能够较为系统地掌握实验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知识,认识和理解科学心理学实验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使学生对实验心理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有一个较为全面、系统地掌握,学习运用基本实验方法分析实际心理学问题,为进一步学习后继课程和深造打下良好基础。 学生在学习本课程的过程中应把握两点:一是要力求全面、深刻、准确地理解实验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要点。实验心理学是一门既广博又精深的学科,需要考生综合已学的普通心理学,心理统计学相关知识,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从而达到体验心理学研究过程,掌握心理学基础知识。学生通过对本课程的系统学习,力争达到以下目标: 1.思想道德及职业素质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养成严谨的思维习惯,良好的科学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对科学研究伦理的学习,使学生养成踏实做事,诚信做人的道德品质。 2.知识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初步掌握心理实验研究的基本变量,实验设计,实验实施,结果分析,实验研究报告的撰写,实验心理学的经典研究技术及方法,感觉实验,知觉试验,记忆实验等。 3.技能目标: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应达到以下技能目标: 1)专业能力:通过对实验心理学课程的学习,在理解了实验心理学的系统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对实际生活中和心理教育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和现象做出初步分析和评价,并能够使用实验心理学中提供的方法和工具指导和帮助解决这些问题。 2)方法能力:本课程的实验以验证性实验为主,给出实验目的、内容、要求及讨论提示。

实验课教学大纲格式及说明

《土壤生态学实验》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二、教学目标及任务 学习和掌握土壤生物与生态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技能。掌握土壤生态学中以土壤生物及生态过程为研究目的的新鲜土壤和凋落物样品的采集和预处理,以测定各种土壤生物类群及土壤生态过程,包括野外正确设置土壤和凋落物采样点选点、正确收集和保存新鲜土壤和凋落物样品等。掌握土壤动物的分离、提取、计数、显微镜观察和标本制备等主要微型土壤动物的鉴定步骤。此外,掌握土壤微生物量、和土壤酶活性等重要土壤生态功能指标的测定。通过训练培养学生的野外采样和室内操作技能、观察能力,以便为学生今后开展土壤生态学的工作和研究奠定基础。 三、学时分配 教学课时分配

四、实验内容及教学要求 实验一土壤和凋落物样品的采集和预处理 本实验目的:土壤和凋落物样品的采集和预处理是土壤生物和生物化学过程分析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应用价值,必须按科学的标准方法进行采样和预处理。通过实验,使学生初步掌握表层土壤和凋落物样品的采集和制备方法。 本实验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了解样品采集和预处理的目的和意义,理解标准方法的依据,并掌握样品采集和预处理的方法及其注意事项。 本实验重点、难点:重点是野外采样的基本方法,难点是土壤和凋落物采集和预处理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实验二土壤微型土壤动物的分离、收集、计数 本实验目的:土壤微型土壤动物和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在土壤生态系统中具有的作用,土壤线虫是微型土壤动物中最重要的类群之一,其功能群组成具有重要价值。通过本实验进行土壤线虫的分离、收集和计数,使学生初步掌握贝尔曼湿漏斗方法,并通过显微镜计数来分析土壤中动物的数量。 本实验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了解贝尔曼湿漏斗方法的测定步骤,理解线虫分析的意义和分离原理,并掌握土壤线虫提取、计数的关键步骤及其注意事项。 本实验重点、难点:贝尔曼湿漏斗的基本步骤及线虫显微镜计数。 实验三土壤微型土壤动物(线虫)和形态观察和鉴定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大纲.doc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72201008/72201009 课程名称:大学物理实验 英文名称: College Physics Experiments 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 总学时: 72学时 学分: 2分 适用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 先修课程:大学物理 一、实验目的与任务 物理实验课是对学生进行实验教育的入门课程,其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学习物理实验基础知识 的同时,受到严格训练,掌握初步的实验能力,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和严谨的科学作风。 二、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实验教学,加深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实验动手能力,并掌握一些基本仪器的使 用方法。 三、实验项目与类型 力学部分

热学部分 电磁学学部分

光学部分 四、实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基础知识 测量与误差,主要讲述误差理论及数据处理 力学部分 实验一长度的综合测量 1.目的要求 练习使用测长度的几种常用仪器,练习做好记录和计算不确定度。 2.方法原理 用米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仪测滚珠的直径和圆柱管的内外半径和高度。 3.主要实验仪器及材料 米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仪、滚珠、圆柱管。 4.掌握要点 米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仪的使用方法及不确定度的计算方法。 5.实验项目: (1)用游标卡尺测圆柱管的内外半径及高度,并计算其体积。 (2)用螺旋测微仪测滚珠的直径。 (3)不确定度的计算。 实验二单摆 1.目的要求 用停表和米尺,测单摆的周期和摆长,并求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值。 2.方法原理

g l T π2= ()()2 22)(?? ? ??+??? ??=t t u l l u g g u 。 3.主要实验仪器及材料 单摆、停表、钢尺。 4.掌握要点 测量单摆周期的注意事项、重力加速度的不确定度的计算。 5.实验项目: (1)用游标卡尺测小球的直径。 (2)用钢尺测悬线的长度。 (3)用停表测单摆的周期(不改变摆长,测5次,每次30个周期的时间) (4)计算重力加速度和它的不确定度。 (4)改变摆长,测单摆的周期,用作图法算出重力加速度。 实验三 测重力加速度 1.目的要求 掌握几种测重力加速度的方法。 2.方法原理 自己 3.主要实验仪器及材料 自由落体装置、数字毫秒计、光电计时装置 ,单摆 气垫导轨。 4.掌握要点 掌握测量重力加速度的方法。 5.实验项目: (1)根据原理设计实验方案。 (2)记录实验数据 (3)数据处理及不确定度的计算。 实验四 密度的测定 1.目的要求 熟练掌握物理天平的调节和使用方法,掌握静力称衡法和比重瓶法。 2.方法原理 v m = ρ,质量用天平称量,体积用阿基米德定律求出。 3.主要实验仪器及材料 物理天平,游标卡尺、比重瓶,小烧杯、温度计、酒精、不规则玻璃块。 4.掌握要点 物理天平的调节和方法、测量密度的两种方法:静力称衡法和比重瓶法。 5.实验项目: (1)学习调整和使用物理天平。 (2)用流体静力称衡法测固体的密度。 (3)用比重瓶法测酒精的密度。 实验五 拉伸法测杨氏弹性模量 1.目的要求 用伸长法测定金属丝的杨氏模量,学习光杠杆原理并掌握使用方法。

《实验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附件1: 《……》课程教学大纲 (黑体二号加粗居中) 课程中文名称:课程英文名称: 课程代码:课程性质:总学时:学时总学分:开课学期:适用专业: 先修课程:后续课程:大纲执笔人: 参加人:审核人:编写时间:年月编写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年版(宋体五号,无缩进,段前段后0行,行距20) 一、本课程的类型、性质和任务(宋体四号加粗,无缩进,单倍行距,段前段后0.5行,下标题同) 示例: 认知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本科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它是一门新兴学科,起始于上世纪50年代中期。狭义的认知心理学,也就是所谓的信息加工心理学,它是指用信息加工的观点和术语,通过与计算机相类比,模拟、验证等方法来研究人的认知过程。认知心理学以其崭新的理论和丰富的试验成果改变了心理学的整个 面貌,并给心理学的各个分支以巨大的影响。 认知心理学是在普通心理学的基础上开设的专业性很强的深化 课程,主要探讨信息加工的机制和知识的表征方式。模式识别、选择性注意、记忆、思维和言语等高级心理活动是其主要研究内容。

(宋体四号,首行缩进2字符,段前段后0行,单倍行距)二、本课程教学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示例: 认知心理学是应用心理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目前心理学的多数分支都受到认知心理学的影响,被称为心理学“认知化”的倾向。该课程的学习将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研究素养、培养实验设计能力,加深对人类心理过程的认识。因此学好该门课程,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将对学生学习后继课程、将来从事心理学专业工作产生很大帮助。 (宋体四号,首行缩进2字符,段前段后0行,单倍行距)二、本课程教学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 示例: 认知心理学既是一门专业课,也是一门方法论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系统掌握认知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特别是要学生掌握信息加工的内部机制和知识的表征方式。另一方面使学生掌握认知心理学的基本研究范式,学会认知心理学的几种主要的实验设计。 (宋体四号,首行缩进2字符,段前段后0行,单倍行距)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示例:

实验课程教学大纲模板

实验课程教学大纲模板

《课程中文名称》实验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号课程英文名称 课程类型□课程实验 □独立实验课 课程 性质 □必修□ 选修 总学分实验学 分 实验 学时 先修 课程 使用 教材 (教材名称、出版社、出版时间)授课 对象 (专 业) 考核 方式 及成 绩评

(空一行) 序号 实验项目 学时 实 验类 型 分组情况 内容摘要 1 ××××× 2 ××××× 定 教 学 目 标 (说明通过实验可以达到什么目的,学生通过实验可以培养什么、锻炼什么、提高什么等) 课 程 简 介 (介绍实验的主要内容,实验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及作用,重点、难点等。)

(注:实验类型指:1.演示性实验、2.操作性实验、3.验证性实验、4.综合性实验、5.设计性实验) (空一行) 三、实验内容 (空一行) 实验一×××××实验 实验教学的目的:××××××××××××××××××××××××××××(宋体,小四号) 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宋体,小四号) 实验时数:×××××××××(宋体,小四号) 实验成绩评定:×××××××××(宋体,小四号) 实验内容:(详细实验内容)××××××××××××××××××××××××××(宋体,小四号) 主要实验设备:(包括实验课程所用设备、软件、工具等)××××××××××××××××××××××××××(宋体,小四号) (空一行) 实验二×××××实验 实验教学的目的: 实验时数: 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 实验成绩评定: 实验内容:(详细实验内容) 主要实验设备:(包括实验课程所用设备、软件、工具等) (空一行) 四、实验报告的格式(学生统一格式,认真写出实验报告) (空一行) 实验名称 (空一行) (一)实验目的: (二)主要仪器设备:(列出实验中主要使用的仪器设备及其他物品)

实验教学大纲内容及格式要求

实验教学大纲的内容 课程名称;课程类别;课程编号;课程性质;适用专业;课程总学时;实验(上机)计划学时;大纲编写依据;实验课程地位及相关课程的联系;实验目的、性质和任务;实验基本要求;实验内容和学时分配;使用教材(指导书);考核方法和评分标准;使用说明;大纲执笔人;大纲审定人。 实验教学大纲格式要求见附件1. 实验教学大纲填写说明 1、此表中“课程类别”是指“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 2、“课程性质”是指“必修”或者“选修”课程;“实验类型”分为演示实验、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 3、“课程总学时”和“实验学时”,前者是指课程包含实验课程在内的总学时数,后者是指该课程中实验课程所占的学时数,应分开填写,独立设课的实验课程只填“实验学时”; 4、“使用说明”主要是对大纲使用的某些情况需要进行的特别说明或者描述。

附件:实验教学大纲内容及格式要求 □□□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大纲制定(修订)时间:年月 课程名称:课程编号: 课程类别:□□课程性质:□□ 适用专业:□□□□□□□□□□ 课程总学时:□□ 实验(上机)计划学时:□□ 开课单位:□□□学院 一、大纲编写依据 二、实验课程地位及相关课程的联系 三、实验目的、性质和任务 1、明确掌握哪些基本理论; 2、训练哪些能力,会使用哪些仪器设备; 3、掌握哪些基本实验方法或测试方法。 四、实验基本要求 1、实验项目和实验内容的选定及其选定原则说明 2、每个实验项目应达到的教学要求和具体规定 六、教材(讲义、指导书): 《□□□》,□□□编,□□□出版社,出版时间 七、考核方法和评分标准; 八、使用说明: 大纲制定人: 大纲审定人:

(发展战略)发展心理学实验教学大纲

《发展心理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发展心理学 课程编号:124221023 总学时:10 适用对象:心理学本科专业 一、教学的目的与任务 教学目的:发展心理学实验是学习发展心理学的重要实践环节,通过实验可以加深巩固学生对发展心理学基本理论的理解,熟练掌握发展心理学实验的基本技术和常用仪器,并通过实验来检验学生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以及实际动手的操作能力。 教学任务:使学生初步掌握一定的实验设计,熟悉发展心理实验的基本技术、常用仪器、实验方法,并具有一定的实验技能。 二、教学基本要求: 1. 教师必须认真研究大纲, 并认真执行计划,结合学生实际能力,在确保提高本大纲教学效果的同时,不断增加新的知识内容。 2.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习发展心理学的目的不仅在于使学生理解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实验,而且应当学会一定的实验设计,具有从事研究发展心理学的实验技能。 3. 本大纲在实施中可在不改变大纲内容的前提下,选择灵活多样的方法手段保证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要求学生完成下列实验内容,共计10学时。 实验一空间认知的发展 实验目的:研究儿童判别面积大小的能力随年龄发展的规律,以及不同条件下项目数量、形状、位置、排列方式等变量对儿童判别面积的影响作用。 实验仪器:电脑、Psykey心理教学系统软件 实验内容: (1)屏幕每次呈现两个一样的绿色长方形,其中各有一个红色的圆,但左边是整体圆,右边是分割圆。告诉儿童绿色长方形是草地,红色是花园,除花园之外的草地可以玩。 (2)要求儿童回答剩下的可以玩的两种是否一样大。如果“一样大”按绿色鍵,否则按红色鍵,并让儿童说明判断的理由。儿童反应完后,主试根据儿童的判别理由评定儿童的判别类型:直觉型、推理型、过渡型(用鼠标点击进行反应) 实验要求: (1)被试年龄限定在5-13岁。

2-实验教学大纲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计算机系 本科教学实验室信息及 实验教学大纲 (实验)课程名称:C语言强化实践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计算机系制表

第一部分实验室基本信息 要求:用100—200字左右的篇幅介绍本实验室的总体概况(包括建设时间、实验室地点、设备种类及套数、房间面积、开出实验项目总数、实验指导教师(专职和兼职)基本情况等)

第二部分实验教学大纲 一、本课程实验总体介绍 1、本课程实验的教学要求(按要求学生掌握、理解、了解三个层次阐述): 掌握:C语言三种结构(顺序、选择、循环)、数组、函数、结构体 理解:指针 了解:文件、预处理 2、本课程实验内容简介(50字左右):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通过学生亲自上机实验,包括上机编程、调试、运行等环节,达到更加深入理解其理论知识点的目的。该课程的实验内容涵盖了其主要知识点,每个知识点都有对应的实验。 3、本课程上机实验涉及核心知识点: 通过上机要求学生必须掌握C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基本语法,其中包括核心知识点有:1)输入输出语句2)选择语句3)循环语句 4)数组 5)函数 6)结构体 4、本课程实验所包含设计性实验名称:(如果没有设计性实验此项可以省略) 5、本课程适用专业:计算机专业 6、考核方式:机考 7、总学时:60 8、教材名称及教材性质(自编、统编、临时): C语言程序设计,白忠建,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8 (自编) 9、参考资料: [1] C程序设计(第四版),谭浩强,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6 [2]C程序设计语言(第2版·新版),(美)克尼汉、(美)里奇著、徐宝文、李志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1 [3]C语言的科学和艺术,:(美)罗伯茨(Roberts,E.S)著、翁惠玉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3 [4] C语言程序设计,王晓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2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大纲.docx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1. 课程名称(中文):物理实验英文名称:Physics Experiments 2.课程编码: 01000102 3.课程类别:基础独立设课 4.课程要求:必修基础实验 5.课程属性:独立设课 6.课程总学时:总学分: 7.实验学时: 51 学时总学分: 1.5学分 8.应开实验学期:第 2 学期至第 3 学期 9.适用专业: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信息 与计算科学。 10.先修课程:大学物理 11. 编写人:徐子湘俸永格编写日前:2005年9月1日 一、实验课程简介 物理学是实验科学,物理规律的研究都是以严格的实验为基础,实验与数学分析相结合是 物理学研究中的一个特点。物理实验是大学生进行科学实验训练的一门基础课程,在实验过程中,通过理论的运用与现象的观测分析,充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提高学生综 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本实验课程需学生应达到下列要求: 1、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大学物理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能根据需要选学参考书,查阅手册,通过独立思考,深入钻研有关问题,学会自己 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二、实验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1、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 (1)学生通过实验学习物理实验的基本理论、典型的实验方法及其物理思想。 (2)获得必要的实验知识和操作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工作能力、创造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归纳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树立实事求是、一丝不苟、严格认真的科学态度。 2、本实验课程应达到下列要求: (1)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大学物理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能根据需要选学参考书,查阅手册,通过独立思考,深入钻研有关问题,学会自己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材料分析化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Material Chemical Analysis 课程编号:07111010 课程教学总学时:45 实验总学时: 15 学分: 1(包含在课程) 先修课程:无机化学 适用专业: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材料 成型及控制工程、冶金工程 一、目的与任务 分析化学实验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实验,加深对分析化学理论的理解,训练 学生正确熟练地掌握分析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和操作,确立准确的量的概念,提 高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认真细致 的工作作风,为学习后续课程和今后从事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 习,使学生具有解决分析化学实际问题及进行简单科学实验的能力。 二、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 (1)学习相关原理,认真写好预习报告,写出实验方法与步骤。 (2)掌握定量分析操作,了解有关分析仪器构造; (3)观察实验现象,测试记录有关数据; (4)对实验数据处理,写出实验报告; (5)分析相应的问题。 三、本课程实验教学的基本内容 实验项 实验项目学时类型要求备注目编号 1分析天平称量练习 2 综合选做 2滴定分析基本操作练习 2 综合必做 3盐酸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3 综合必做 4蛋壳中碳酸钙含量的测定 3 设计必做 5水的总硬度的测定 3 综合必做 6可溶性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测定 3 综合必做 7丁二酮肟法测定钢铁中镍含量 4 综合选做 8硅酸盐水泥中Fe2O3、Al2O3、CaO 4 综合选做 和MgO含量的测定 9食醋中总酸量的测定 3 设计选做

10非水滴定法测定α-氨基酸含量 3 综合选做 11配位滴定法测定铝 2 综合选做 12水中COD测定(酸性高锰酸钾法) 3 综合选做 13纸色谱分离-氨基酸的分离与鉴别 3 综合选做 14高锰酸钾法测定过氧化氢的含量 3 综合选做 15直接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 3 设计选做注:实验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四、实验成绩的考核与评定方法 实验成绩的考核,以实验预习报告、实验报告和实验过程为考核依据,成绩分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等,占课程成绩的10%~15%。 五、有关说明 最好能配备《分析化学实验计算机仿真》软件,供学生预习。 制定人:吴述平、申小娟 审定人:袁新华 批准人:杨娟 时间:2016.03.01

实验教学大纲

实验教学大纲 “无机材料化学实验”实验教学大纲 Syllabus for Experiment of Inorganic Material Chemistry 课程编号:07031003 编写人:陈传盛审批人:刘洪波 一、实验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根据人才培养计划及教学大纲要求,综合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教学需要和安排,开设《无机材料化学实验》课程,内容包括无机化合物的制备、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与鉴定、酸碱滴定法、配位滴定法、沉淀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和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概念;掌握无机及分析化学的基本操作、基本技能,从而能够根据所学原理设计实验,选择和使用仪器;验证所学的原理,巩固加深对课程原理的理解,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强化并树立准确“量”的观念;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是求是的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作风,锻炼学生观察现象、正确记录数据和处理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化学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学时学分 总学分:1.0 总学时:30 实验学时:30 本课程共设置实验14个,其中必开实验8个28课时,选开实验6个32课时。其中10个实验以验证为主,2个基本实验,1个综合性实验,1个设计实验。 三、实验项目名称和学时分配 1214

四、单项实验的内容和要求 1.化学试验常用仪器及基本操作规程 实验内容: (1)熟悉基础化学实验常用仪器; (2)玻璃仪器的洗涤; (3)玻璃仪器的干燥。 实验要求: (1)学习基础化学实验室规则和安全守则; (2)领取并熟悉基础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熟悉其名称、规格、用途、性能及其使用方法; (3)学会并练习常用玻璃仪器的洗涤和干燥方法。 主要仪器:玻璃仪器一套,计算机一台,投影仪一台,实验录像教学带一套。K2Cr2O7(s),H2SO4(浓),NaOH(s),去污粉,丙酮,无水乙醇,乙醚。 2.天平的使用和NaCl标准溶液的配制 实验内容: (1)电子天平的使用; (2)NaCl标准溶液的配制。 实验要求: (1)了解电子天平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2)掌握电子天平正确操作和使用规则; (3)掌握电子天平的称量法; (4)学会配制标准溶液。 主要仪器:电子天平,NaCl,烧杯,容量瓶。 12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