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剂量有关数据

合集下载

影响辐射剂量的因素

影响辐射剂量的因素

影响辐射剂量的因素影响辐射剂量的因素一、患者辐射剂量的表示方式参考剂量值利用对空气吸收剂量的两种描述方式来表示(CTDIw和DLP),它是对应于标准体型患者的检查技术。

1、 CTDIw:权重CT剂量指数是标准头颅或体部模体单层上的平均剂量近似值,用对空气的吸收剂量来表达(mGy)。

2、 DLP:剂量长度乘积与复杂检查的标准头颅或体部模体有关,用对空气的吸收剂量来表达(mGy cm)。

二、影响辐射剂量的因素1、层厚:采用的层厚越薄,为了降低噪声,就需要较高的电流,这样就增加了辐射剂量。

螺旋扫描程序中,在完成数据采集后可以再次改变层厚,这种改变由于是采集数据的再利用,并没有重新曝光,所以不会增加辐射剂量。

2、螺距:在其他扫描参数不变的前提下,螺距越大,单位时间内所接受的辐射剂量越小;反之则越大。

但是在目前螺旋扫描中,为了保证图像的密度分辨力,在增加螺距的时候,自动调节功能会自动增加电流,这时不会减低辐射剂量。

3、检查容积:即使扫描参数不变,检查容积的增加也会增加辐射剂量,因此应当注意尽量排除非靶向器官位于检查容积之内,以最大可能地减少辐射剂量。

4、电压与电流:无论增加电压还是增加电流,都意味着增加辐射剂量,因此,要注意根据不同的受检者(例如婴幼儿),适当降低电压或者降低电流,这是非常有效的降低辐射剂量的措施。

三.患者辐射剂量标准表1 成人患者CT检查辐射剂量参考值(摘自于ICRP 87号出版物)检查部位剂量参考值CTDIw (mGy)DLP (mGy cm)头部常规601050面部与鼻窦35360脊柱外伤70460胸部常规30650肺部高分辨力CT(HRCT)35280 腹部常规35780肝脏、脾脏35900骨盆常规35570骨性骨盆25520。

辐射剂量单位及剂量计算课件

辐射剂量单位及剂量计算课件
于了解辐射危害、评估辐射安全以及制定相关防护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核物理实验中的辐射剂量测量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在核物理实验中,辐射剂量测量是评估实验设施和操作过 程安全性的关键环节,有助于确保实验人员的安全和实验 结果的可靠性。
核物理实验中使用的放射源和加速器等设施在运行过程中 会产生辐射。为了确保实验人员的安全和实验结果的可靠 性,必须对辐射剂量进行精确测量。通过测量辐射剂量, 研究人员可以评估实验设施的安全性、操作过程的可靠性 以及实验结果的可重复性。此外,辐射剂量测量还有助于 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安全隐患,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06
CHAPTER
辐射剂量计算在科研中的应 用
放射生物学研究中的辐射剂量测量
总结词
在放射生物学研究中,辐射剂量测量是评估生物体受到辐射影响的重要手段,有助于研 究辐射对生物体的生物学效应和机制。
详细描述
辐射剂量测量在放射生物学研究中主要用于评估生物体暴露于不同类型和剂量的辐射后 所受到的影响。通过测量辐射剂量,研究人员可以研究辐射对生物体的各种生物学效应 ,如细胞死亡、基因突变、DNA损伤等,并进一步探讨这些效应的机制。这些研究对
有效剂量
有效剂量
指考虑了不同组织对辐射的敏感性和辐射类型后的全身平均剂量 ,用于评估辐射对人体的总效应。
有效剂量与吸收剂量的关系
有效剂量是在考虑了不同组织权重因子的吸收剂量后计算得出的, 用于比较不同类型和不同部位辐射的生物效应。
有效剂量应用
在辐射防护和放射治疗等领域,有效剂量是评估辐射风险和制定防 护措施的重要依据。
辐射剂量单位及剂量计算课件
目录
CONTENTS
• 辐射剂量单位 • 辐射剂量计算基础 • 辐射剂量测量方法 • 辐射剂量计算在医学中的应用 • 辐射剂量计算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 辐射剂量计算在科研中的应用

2024年放射科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分析

2024年放射科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分析

为了确保放射科工作人员的安全,防止过度暴露于放射线辐射,每年都进行个人剂量监测。

本文旨在对2024年放射科个人剂量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并提供相应的建议。

2024年共有10位放射科工作人员参与了个人剂量监测。

他们包括医生、技师和护士等不同岗位的人员。

监测的指标主要包括个人有效剂量等。

以下是具体的监测结果及分析:1.个人有效剂量分布情况:根据数据分析,放射科工作人员的个人有效剂量分布范围为0.02mSv至0.12mSv。

平均个人有效剂量为0.06mSv。

大部分工作人员的个人有效剂量低于0.1mSv,仅有2位工作人员的个人有效剂量超过了0.1mSv。

2.岗位间的个人有效剂量差异:数据显示护士和医生的个人有效剂量较低,为0.03mSv;技师的个人有效剂量稍高,为0.07mSv。

这可能是由于技师在工作中更接近放射源,暴露于辐射的机会相对较多。

3.不同工作区域的个人有效剂量差异:数据还显示工作区域不同也会对个人有效剂量产生影响。

高于基线的剂量主要集中在手术室和CT室。

这与手术室和CT室的辐射源更强有关。

而直线加速器室和X射线室的辐射强度较低,个人有效剂量也相对较低。

基于以上分析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提高个人防护意识:放射科工作人员每天都接触放射线,应加强个人防护意识。

包括佩戴防护器具,如铅衣和剂量监测器件,减少暴露时间,降低辐射风险。

2.加强培训和教育:对放射科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防护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对辐射防护的认识和技能。

并且要求他们严格按照工作流程和防护措施操作。

3.定期评估和监测:对放射科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个人剂量监测,并将监测结果与以往数据进行比较。

及时发现个人剂量异常升高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善。

4.优化工作流程:通过优化工作流程,减少有利于辐射暴露的因素。

例如,在手术室和CT室加强辐射防护措施,规范操作程序,缩短手术时间和CT扫描时间。

综上所述,2024年放射科个人剂量监测结果显示大部分工作人员的个人有效剂量处于可接受范围内,但仍有少数人的剂量超过了限值。

PETCT有关辐射剂量的说明

PETCT有关辐射剂量的说明

PETCT患者辐射剂量的说明1. PET部分日本东北大学回旋加速器和放射性同位素中心的测量数据显示,身体各器官对[18F]FDG吸收分布情况如表人身体器官摄取[18F]FDG分布情况器官吸收占比%心脏 3.3肾脏 1.3肝脏 4.4肺0.9卵巢0.01胰腺0.3红骨髓 1.7脾0.4睾丸0.04膀胱 6.3其他组织74.4人身体各器官中,膀胱吸收剂量最高,约心脏、脑、肾脏吸收剂量较高,三者吸收剂量和约为1mSv/10mCi。

参考文献1.Estimation of Absorbed Doses in Humans Due to Intravenous Administration of Fluorine-18-Fluorodeoxyglucose in PET Studies. Division of Radiation Protection and Division of Nuclear Medicine, Cyclotron and Radioisotope Center of Tohoku University, Aramaki-Aoba, Japan.PET-CT是正电子发射断层(PET)和X线计算机断层(CT)组合而成的多模式成像系统。

由于可以在分子水平成像,并且能同时提供人体功能代谢信息和形态解剖信息,使其在临床得到广泛的应用。

目前,PET-CT检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不仅成为肿瘤患者术前分期、术后疗效评价的重要手段,也成为很多人健康体检的意向。

这就意味着这套价值几千万人民币的高科技设备开始“飞入寻常百姓家”,但同时也有许多人对PET-CT的辐射安全提出了疑问,那么接受PET-CT检查是否安全?对受检者有无危害或副作用呢?答案是肯定的,PET-CT检查是安全和无创的。

在进行PET-CT检查过程中,受检者只需要经静脉注射少量放射性药物,平均10mCi,不需要承受其他痛苦。

所用的放射性药物均为生理代谢物的类似物,如通常所用的18F-FDG为葡萄糖的类似物,无任何毒副作用及致敏性,对人体不构成危害。

家庭常用电器电磁辐射检测数据参考表

家庭常用电器电磁辐射检测数据参考表

家庭常用电器电磁辐射检测数据参考表(mG:毫高斯)电器电磁辐射量电器电磁辐射量咖啡炉1mG 传真机2mG 电熨斗3mG 录像机6mG VCD 10mG音响20mG 电冰箱20mG 空调20mG电视机20mG洗衣机30mG 电饭锅40mG复印机40mG吹风机70mG手机100mG电脑100mG电须刀100mG电热毯100mG吸尘器200mG无绳电话200mG微波炉200mG教您7招防电磁辐射1.别让电器扎堆。

不要把家用电器摆放得过于集中或经常一起使用,特别是电视、电脑、电冰箱不宜集中摆放在卧室里,以免使自己暴露在超剂量辐射的危险中。

2.勿在电脑身后逗留。

电脑的摆放位置很重要。

尽量别让屏幕的背面朝着有人的地方,因为电脑辐射最强的是背面,其次为左右两侧,屏幕的正面反而辐射最弱。

3.用水吸电磁波。

室内要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如舒适的温度、清洁的空气等。

因为水是吸收电磁波的最好介质,可在电脑的周边多放几瓶水。

不过,必须是塑料瓶和玻璃瓶的才行,绝对不能用金属杯盛水。

4.减少待机。

当电器暂停使用时,最好不让它们长时间处于待机状态,因为此时可产生较微弱的电磁场,长时间也会产生辐射积累。

5.及时洗脸洗手。

电脑荧光屏表面存在着大量静电,其聚集的灰尘可转射到脸部和手部皮肤裸露处,时间久了,易发生斑疹、色素沉着,严重者甚至会引起皮肤病变等,因此在使用后应及时洗脸洗手。

6.补充营养。

电脑操作者应多吃些胡萝卜、白菜、豆芽、豆腐、红枣、橘子以及牛奶、鸡蛋、动物肝脏、瘦肉等食物,以补充人体内维生素A和蛋白质。

还可多饮茶水,茶叶中的茶多酚等活性物质有利于吸收与抵抗放射性物质。

7.接手机别性急。

手机在接通瞬间及充电时通话,释放的电磁辐射最大,因此最好在手机响过一两秒后接听电话。

充电时则不要接听电话。

收音机测出安全距离专家表示,任何电器只要通上电流就有电磁辐射,大到空调、电视机、电脑、微波炉、加湿器,小到吹风机、手机、充电器甚至接线板都会产生电磁辐射,但各种电器产生的辐射量不尽相同。

第二章 辐射剂量学I

第二章 辐射剂量学I

辐射与防护主讲:张玲玲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课堂回顾概述辐射的分类辐射的特点我国辐射环境及监控技术现状辐射的用途第二章辐射计量学主讲: 张玲玲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第一节辐射剂量学的基本量和单位一、辐射剂量学的基本量和单位1、放射性活度(A)定义:表示在单位时间内放射性原子核所产生的核转变数。

国际单位:贝可(Bq)曾用单位:居里(Ci)1Ci=3.7 ×1010Bq1Bq表示每秒钟发生一次核转变典型成年受检者在各种核医学诊断中的活度指导水平检查项目放射性核素每次检查常用的最大活度/MBq甲状腺甲状腺显像甲状腺癌转移灶(癌切除后)甲状旁腺显像131I99mTc131I201Tl99mTc20200400807402、照射量(X)定义:表示γ射线或X射线在空气中产生电离能力大小的辐射量。

国际单位:C/kg曾用单位:琴伦(R)1R=2.58×10-4 C/kg应用条件:X、γ射线;介质为空气有些文献提到介质的照射量时,是指在介质中放置少量空气后测得的照射量值。

照射量是在X 、γ射线,在空气中,单位体积元内产生的全部电子均被阻留在空气中时,形成的总电荷除以该体积元空气质量。

其定义式为:式中,X - 照射量,C/Kg;dQ - 射线在质量为dm 的空气中释放出来的全部电子(正电子和负电子)被空气完全阻止时,在空气中产生的一种符号离子的总电荷的绝对值,C ;dm - 受照空气的质量,kg 。

照射量率是单位时间内的照射量。

定义式为式中, - 照射量率,C/(kg ·s);dX - 时间间隔dt 照射量的增量,C/kg ; dt - 时间间隔,s 。

某些常见辐射源(X 或γ)的辐射水平dmdQ X =dtdX X =∙∙X3、比释动能 (K )定义: X 或γ光子等非电离辐射粒子在与物质相互作用时,物质中原子核外电子接受能量形成次级粒子射线,在单位质量的物质中,不带电粒子转移给带电粒子的全部初始动能之和叫作比释动能。

PETCT辐射剂量的说明

PETCT辐射剂量的说明

PETCT患者辐射剂量的说明1. PET部分日本东北大学回旋加速器和放射性同位素中心的测量数据显示,身体各器官对[18F]FDG吸收分布情况如表人身体器官摄取[18F]FDG分布情况器官吸收占比%心脏肾脏肝脏肺卵巢胰腺红骨髓脾睾丸膀胱其他组织人身体各器官中,膀胱吸收剂量最高,约心脏、脑、肾脏吸收剂量较高,三者吸收剂量和约为1mSv/10mCi。

参考文献1.Estimation of Absorbed Doses in Humans Due to Intravenous Administration of Fluorine-18-Fluorodeoxyglucose in PET Studies. Division of Radiation Protection and Division of Nuclear Medicine, Cyclotron and Radioisotope Center of Tohoku University, Aramaki-Aoba, Japan.PET-CT是正电子发射断层(PET)和X线计算机断层(CT)组合而成的多模式成像系统。

由于可以在分子水平成像,并且能同时提供人体功能代谢信息和形态解剖信息,使其在临床得到广泛的应用。

目前,PET-CT检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不仅成为肿瘤患者术前分期、术后疗效评价的重要手段,也成为很多人健康体检的意向。

这就意味着这套价值几千万人民币的高科技设备开始“飞入寻常百姓家”,但同时也有许多人对PET-CT的辐射安全提出了疑问,那么接受PET-CT检查是否安全?对受检者有无危害或副作用呢?答案是肯定的,PET-CT检查是安全和无创的。

在进行PET-CT检查过程中,受检者只需要经静脉注射少量放射性药物,平均10mCi,不需要承受其他痛苦。

所用的放射性药物均为生理代谢物的类似物,如通常所用的18F-FDG为葡萄糖的类似物,无任何毒副作用及致敏性,对人体不构成危害。

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 正常值范围

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 正常值范围

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是描述辐射能量在空气中传播的物理量,通常用符号D表示。

它是指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的物质(例如人体组织)在单位时间内吸收的辐射剂量。

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的正常值范围是指对人体健康没有危害的辐射吸收剂量范围。

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我们难免会接触到各种不同类型的辐射,例如来自太阳、医疗放射、核辐射等。

了解和掌握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的正常值范围对于我们保护自身健康至关重要。

我们需要了解不同类型辐射的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的正常值范围是多少。

对于自然环境中来自太阳和地球的辐射,正常值范围的单位通常是mSv(毫西弗)/年。

根据国际公认的数据,全球平均自然辐射水平约为2.4mSv/年。

对于医疗放射和职业性辐射,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的正常值范围更加需要我们关注。

医疗放射包括X射线、CT扫描等,而职业性辐射可涉及核工业从业人员等。

根据相关标准和规定,不同类型的医疗放射和职业性辐射都有其对应的辐射剂量限值,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影响也各不相同。

了解和掌握这些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的正常值范围对于预防辐射伤害至关重要。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在工作、生活和娱乐中也会面临不同程度的辐射。

使用微波炉、手机、电视与电脑的电磁辐射;长时间处于高空、接触长时间的太阳紫外线辐射等。

这些辐射对人体健康也会造成潜在的危害,因此需要我们注意日常的辐射防护。

了解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的正常值范围对于我们保护健康至关重要。

我们需要注意不同类型辐射的特点,了解其正常值范围,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辐射环境中。

科普宣传和提高公众的辐射防护意识也是非常必要的。

政府和相关机构应加强对辐射环境的监测和管理,确保人民的生命健康得到更好的保护。

以上是我对于“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正常值范围”的个人观点和理解,也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够增加更多人对辐射防护的关注和了解。

希望本文对你有所帮助。

辐射是指能够传播能量的方式,它可以以电磁波或者粒子的形式传播。

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可能会接触到各种不同类型的辐射,例如来自太阳的紫外线辐射、医疗放射和职业性辐射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该文件简要地评论了MDCT技术,MDCT中的辐射剂量,包括与 SDCT 的差别以及影响剂量的因素,辐射危险,和对患者剂量控 制的责任。 该文件建议使用者需要理解患者剂量和影像质量之间的关系, 并且需要意识到CT的影像质量总是高于诊断需要的可信限。 自动曝光控制(AEC)并非完全不需要操作者选择扫描参数,了 解每一种系统的性能是很重要的。 扫描方案不能根据不同厂家的扫描仪而简单地加以改变,应该 依每台MDCT而定。 如果使用者适当地指明了影像质量,并且适合临床需求,将会 使大多数患者的剂量降低。 对某些参数的理解不能靠直觉, 在AEC系统中选择影像质量参 数值并非易事。
低 低 中 中 中 低
中 中 中 中 低 低
— — — 淋巴肉瘤和多发性骨髓 瘤可致何杰金氏病 —
19
唾液腺 骨 皮肤 3.辐射致癌率不确 知的部位和组织 喉 鼻窦 副甲状腺 卵巢 结缔组织 4.未观察到辐射致 癌的部位和组织 前列腺 子宫和子宫颈 睾丸 系膜和间皮 慢性淋巴性白血病
很低 很低 高
器官或组织T中的平均吸收剂量DT,R与 辐射权重因子wR的乘积 式中:
HT ,R wR DT ,R
HT wR DT , R
UNSCEAR 2000
2013-7-9
8
2013-7-9
9


近年来,随着引入多排探测器的阵列数目增加,计 算机体层摄影(CT)技术发生了很大变化。 比起老的单排探测器CT(SDCT)扫描仪,多排探测器 CT(MDCT)扫描仪有几个专门的参数能系统地增加或 降低患者剂量。
2013-7-9
10
33
组织或器官
性腺 (红)骨髓 结肠a 肺 胃 乳腺 膀胱 肝 食道 甲状腺
WT(ICRP26)
0.25 0.12 — 0.12 — 0.15 — — — 0.03
WT(ICRP60)
↓0.20 0.12 0.12 0.12 0.12 ↓0.05 0.05 0.05 0.05 ↑0.05
WT(ICRP103)
低 低 低
— — 低死亡率,需很高剂量
中 很低 很低 中 很低
低 低 低 低 低
— — — — —
很高 很高 低 很低 低
— — — — —
20
1.初期反应期:乏力、恶心、呕吐、白细胞数; 2.假愈期:症状消失、白细胞数、脱发; 3.极期:这是关键病期,造血功能严重障碍、感 染、体温、出血、消化道症状; 4.恢复期:造血功能恢复,受照后4周造血功能 开始再生。
0.08 ↓ 0.12 0.12 0.12 0.12 0.12 ↑ 0.04 ↓ 0.04 ↓ 0.04 ↓ 0.04 ↓

唾液腺 皮肤 骨表面 其余组织或器官b

— 0.01 0.03 0.30

— 0.01 ↓0.01 ↓0.05
0.01
0.01 0.01 0.01 0.12 ↑
34
(1)当量剂量HT,R
25
26
(1)辐射类型 外照射: 内照射 :
g>b>a (危害程度) a>b>g (危害程度)
(2)剂量率、受照时间间隔 剂量率 生物效应 时间间隔 生物效应
27
物理因素总结(二)
(3)照射部位与面积
不同部位 不同的敏感度 面积 生物效应
(4)几何条件
不同的几何条件 不同的生物效应
组织
或 器官
T
组织权重 因子 wT 0.20 0.12 0.12 0.12 0.12 0.01 0.01
组织
或 器官
组织权重 因子 wT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1.00
性腺 红骨髓 结肠 肺 胃 皮肤 骨表面
食道 膀胱 肝 乳腺 甲状腺 其余
2013-7-9
7
2013-7-9 11


自动曝光控制(AEC)并非完全不需要操作者选择 扫描参数,了解每一种系统的性能是很重要的。 扫描方案不能根据不同厂家的扫描仪而简单地加以 改变,应该依每台MDCT而定。 如果使用者适当地指明了影像质量,并且适合临床 需求,将会使大多数患者的剂量降低。 对某些参数的理解不能靠直觉, 在AEC系统中选择 影像质量参数值并非易事。
初期症状或损伤程度 不明显和不易觉察的病变可恢复的机能变化, 可能有血液学的变化 机能变化,血液变化,但不伴有临床症状 乏力,不适,食欲减退 头昏,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白细胞 短暂上升后期下降 多次呕吐,可有腹泻,白细胞明显下降 多次呕吐,腹泻,休克,白细胞急剧下降
22
白 血 病 : 10 ~ 13 年 ;
16
(2) 辐射的敏感性
表2-5 不同生物种系对辐射的敏感性不同
生物种系 人 猴 大鼠 鸡 龟 大肠杆菌 病毒
LD50(Gy) 4.0
6.0
7.0
7.15 15.0
56.0
2104
17
不同组织或器官对辐射的敏感性不同
高度敏感: 淋巴组织、 胸腺、骨髓、性腺、胚胎、 肠胃上皮 中度敏感: 感觉器官、内皮细胞、皮肤上皮、 唾液腺、肾、肝等 轻度敏感: 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腺、心脏 不敏感: 肌肉组织、软骨组织、结缔组织
2013-7-9
12


在本报告中列举了一些临床情形来说明剂量的控制, 例如胸部CT检查、心脏冠状动脉钙定量CT检查以及 非侵入性的冠状动脉造影CT检查、结肠造影CT检查, 尿道、儿童、孕妇和外伤病例的CT 检查和CT 引导 的介入。 CT越来越多地被用来替代传统的X线检查,充分考 虑患者接受的剂量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在用CT进行 重复检查或多次检查的情况下。
3 - 5
按急性放射病临床诊断的现行标准 急性放射病分型、分度的剂量下限为 骨髓型 轻度 1Gy 中度 2Gy 重度 4Gy 极重度 6Gy 肠型 10Gy 脑型 50Gy
随机性健康危害系数,以危害程度 、寿命缩短计权后的标称概率系数以及组织权重因子 wT
器官 f(10-4/Gy) k
性腺 卵巢 皮肤 骨表面 红骨髓 肺 胃 结肠 食道 膀胱 肝 乳腺 甲状腺 其余 总 计 100 10 2 5 50 85 110 85 30 30 15 20 8 50 500 .70 .002 .70 .99 .95 .90 .55 .95 .50 .95 .50 .10 .71 1.30 2.00 1.30 1.01 1.05 1.10 1.45 1.05 1.50 1.05 1.50 1.90 1.29
2013-7-9
13
放射诊断 放射治疗
核医学
医疗辐射是最大的人工辐射来源,一般地 区医疗辐射为天然辐射的20%;各种人工 放射性核素,大约80%用于医学目的。
14
(UNSCEAR 2000)
每1000人口 每次检查的有 年集体剂 检查次数 效剂量,mSv 量,人Sv 87 0.14 71200 胸部X射线摄影 胸部X射线透视 腰椎 胸椎 骨盆和腹部 上胃肠道 37 15 4.1 11 13 1.1 1.8 1.4 0.83 3.7 234700 159000 33400 53300 274000
a a 6.0 5 > 8 a
0.4 2.0 > 2.0 > 0.1 > 0.15 > 0.4
a) 此种情形下,阈值仅决定于剂量率,与总剂量无关 b) 系组织吸收剂量,单位取 Gy
人体受低 LET 辐射急性 均匀照射的致死剂量范围
全身吸收 剂量 (Gy) 致死的 照后活存 时间(天) 主要效应
骨髓损伤 30 - 60 5 - 15 胃肠及肺损伤 10 - 20 > 15 神经系统损伤 1 - 5
30
定义: 电离辐射授与某一体积元中物 定义: 质的平均能量除以该体积元中 物质的质量的商
d D dm
单位:戈瑞,1Gy=1J/kg
(历史上曾用单位:拉德,1rad=0.01Gy)
31
吸收剂量D的使用条件
对所有射线适用 ; 适用于所有介质 ; 针对“点”的概念 。
32
为辐射防护的目的,器官和组 织的当量剂量所乘的因数,乘以该 因数是为了考虑不同器官和组织对 发生辐射随机性效应的不同敏感性。
2-k
τ
20.0 16.8 15.0 15.0 30.9 13.5 12.4 12.5 11.5 9.8 15.0 18.2 15.0 13.7
τ/τ
1.33 1.12 1.00 1.00 2.06 0.90 0.83 0.83 0.77 0.65 1.00 1.21 1.00 0.91
F
133.3 14.6 4.0 6.5 104.0 80.3 100.0 102.7 24.2 29.4 15.8 36.4 15.2 58.9 725.3
18
癌的部位和类型 1.较高的辐射致癌率 乳腺 甲状腺 肺(支气管) 白血病 消化道 2.较低的辐射致癌率 咽 肝和胆道 胰腺 淋巴瘤 肾和膀胱 大脑和神经系统
癌的自发 程度 非常高 低 很高 中等 高
辐射致癌的 相对敏感性


高 青春期增加敏感性 非常高特别是女性 低死亡率 中等 吸烟的定量影响不确知 很高 尤其骨髓性白血病 中到低 特别是在结肠发生
甲状腺癌:20年;
乳腺癌:23年;
一般潜伏期取25年。
23
射线
脱毛
皮肤损伤的程度 红斑 水泡
溃疡坏死
10.00 15.00 20.00 15.00
3.00 5.00 7.50 软X线 5.00 7.00 10.00 硬X线 7.00 10.00 15.00 γ射线 β射线 4.00~5.00 6.00~7.00 10.00
28
根据目前的认识,大致可分为两类: 有益的:
◦ 人类生存条件之一, ◦ 天然辐射提高免疫力、刺激作用。 ◦ 大剂量照射时,可能得各种放射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