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赋 ppt(河大版)PPT课件
十二章赋ppt课件

二、赋的艺术特点
• 赋的主要特点就是“体物写志”,通过描摹事 物来达到抒发情志的目的。
• 善于运用排比铺陈、夸张渲染的手法细腻地描 写事物,面面俱到,极尽形容之能事。
• 词藻华美丰富,讲究声韵美。将散文的章法、 句式与诗歌的韵律、节奏结合在一起,既适合 于铺陈事理,又保存了一定的诗意。
赋》、《恨赋》脍炙人口。今有《江文通集》传
世。
二、《别赋》
• 这是一篇著名的抒情小赋。齐梁之际,赋摆脱传 统板滞凝重的形式向抒情言志的小赋发展过渡, 并用以描写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感受。这篇赋便以 浓郁的抒情笔调,以环境烘托、情绪渲染、心理 刻划等艺术方法,通过对戍人、富豪、侠客、游 宦、道士、情人别离的描写,生动具体地反映出 齐梁时代社会动乱的侧影。结构上,首以“黯然 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定一篇之基调;中以“故 别虽一绪,事乃万族”铺陈各种别离之情状写特 定人物同中有异的别离之情;末以“别方不定, 别理千名”打破时空的方法归结,在以悲为美的 艺术境界中,概括出人类别离的共有感情。
骈赋
• 也叫俳赋,孕育于汉魏之际,而流行于两晋南北 朝。它是汉赋的变体,所谓“三国两晋,征引俳词; 宋齐梁陈,加以四六,则古赋之变矣”(《汉文 典》)。骈赋的特点,一是骈四俪六,全篇均由四 言六言的对仗组成,句式整齐;二是丽藻雅辞, 络绎奔会,写得花团锦簇;三是两句一韵,依照 章节内容的变换而转韵,格式较为固定;四是逐 渐讲求平仄协调,富有音乐美;五是篇幅一般比 较短小,失去了汉赋的宏廓气象。总的说来,骈 赋由于注重形式华美,趋向绮丽,辞藻益茂,而 体格渐卑,内容上的意义相对地削弱了。■
第二节 江淹与《别赋》
• 一、江淹的生平
•
江淹(444—505),字文通,济阳考城(今
高中语文 赤壁赋课件 苏教版必修1

páo fú yóu yú jí 匏尊 蜉蝣 须臾 狼籍
整理ppt
jiè 枕藉
朗读课文,找出文中直 接表现出人物心情变化 的句子。
整理ppt
饮酒乐甚 愀然而悲 客喜而笑
整理ppt
文本研习
1、朗读第一节,思考作者因何“乐”?
2 、第二节中作者的感情从“乐”到“悲”,“悲” 从何来?
3、第三节中,客“悲”的原因何在?
整理ppt
饮酒乐甚 愀然而悲 客喜而笑
水月美景 饮酒作诗 水月无穷 人生苦短
整理ppt
❖ 批评客人看问题绝对化 万物都有瞬息万变的一面,也都有永 恒不变的一面。没有必要羡慕天地永 存。
❖ 清风明月之自然美景,是大自然赐予 人类共同的财富,应该痛快享受。没 有必要哀叹人生短暂。
整理ppt
饮酒乐甚 愀然而悲 客喜而笑
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 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 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整理ppt
作业
你如何看待苏轼的人生观? 请以“苏轼的人生观”为话 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小作文。
整理ppt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余平生功绩,黄州惠州儋州。
——苏轼
苏轼在朝中多次起落。王安石变法期间,他 反对新法。后来朝中的御史等官员状告他在诗 文当中“讥讽新政”、“谤讪朝廷”等罪。苏 轼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他的弟弟苏辙和 一些好友也受到了牵连。这就是有名的“乌台 诗案”。
苏轼任黄州团练副使期间,多次游览赤壁, 在这里写下了不朽的文字:《赤壁赋》、《后 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
赤壁赋ppt290 苏教版

主客问答可以说是本文写作上的一大特点,那么我们 来赏析一下这篇文章,还有哪些典型的写作特色。
首先,表达方式上,景、理、情三者完美结合,文章 不论议论还是抒情都没有离开江上的风光,整篇文章 充满诗情画意,又蕴含丰富的人生哲理,有很高的艺 术境界。其次,以文为赋的写法,吸收了散文的笔调 和手法,与赋讲究整齐、对偶不同,本文的书写更为 灵活,而且兼有诗的意境和赋的押韵的特点。最后, 本文形象优美、善于取譬的语言特色。如描写箫声, 把抽象的、不易捉摸的声音写得具体可感。
划出写景的句子,景物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你能否将这个画面描述出来?它有什么特点 呢?
景物是按照从上到下、由远及近的顺序写的。 清风明月,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等展现的 是空阔、瑰奇、壮美的景色。为全文定下了 悠扬和谐的基调。
划出写景的句子,景物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你能否将这个画面描述出来?它有什么特点 呢?
作者心情的变化不仅仅体现 在本文中,而是贯穿在被贬 到黄州后的所有作品中。大 家思考下面这两首词分别表 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并体 会作者心境的变化。
卜算子(1080年)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 缥缈孤鸿影。惊奇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捡尽 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定风波(1082年3月)
应当如何认识主 与客?
“主”与“客”实为一体,分 别反映作者内心积极和消极 的心态。主客触景生情,由 乐转悲再转喜,最终积极心 态战胜了消极心态,表达 “自其变者而观之……自其 不变者而观之……且夫天地 之间……惟江上之清风…… 而吾与子之所共食”的见解。 最终,这一矛盾得以解决, 同时也反映了苏子能辩证看 问题,乐观、旷达的精神。
客为何而悲?
客并没有直接回答为何 而悲,而是从眼前景物说起, 赤壁之地很容易让人联想到 曹操兵败的惨状,一世的英 雄现在也销声匿迹,更何况 是我们这些无为、生命短暂 的人呢?因而十分羡慕长江 明月的永恒,哀叹人生短暂。 先写景接着引发议论,最后 抒发深切的感慨,怀古伤时, 景、理、情相结合,感情色 彩十分悲伤。
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8《苏州赋》教学设计 河大版

《苏州赋》教学设计【教学思路】本节课我以新课标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八年级学生阅读的实际情况,主要采用了课前师生分别从网上搜集关于苏州的资料,课上交流的方法展开教学;并以幻灯片的形式展示苏州的艺术和古建筑,课上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质疑问难,合作交流,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而富有活力的学习氛围,提供展示的机会,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继续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反复的朗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学习,使学生对文章中的一些问题能够深入理解和体会,对文章的一些重点词语能够准确解释和把握;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作者对苏州七年前后的情感变化,并在探究学习中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
【教学重点难点】1、初步了解“赋”的特点。
2、通过读课文,体会文章的语言风格,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3、文章的主题理解。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图片展示:民间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说法,这里的“苏”就是苏州,一个能与天堂相媲美的地方该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一起随着作家王蒙到那里去欣赏一番。
(板书题目)“赋”是什么意思呢?它有两种解释,一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盛行于汉魏六朝。
是韵文和散文的综合体,通常用来写景叙事,也有以较短的篇幅抒情说理的;二是从《诗经》中概括出的赋、比、兴三种写法之一,是陈述铺陈的意思。
同学在读课文时注意理解它在这里的意思。
苏州在江苏的南部,是一座历史名城,以园林著称,据说圆明园就是从这里的园林设计中精选建成的。
2、作者简介王蒙,男,河北南皮人,祖籍河北沧州,1934年10月15日生于北京。
中国当代作家、学者,1956年9月7日发表短篇小说《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由此被错划为右派,著有长篇小说《青春万岁》、《活动变人形》等近百部小说,其作品反映了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的坎坷历程。
他乐观向上、激情充沛,成为当代文坛上创作最为丰硕、始终保持创作活力的作家之一。
他是中共第十二届、十三届中央委员,第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常委。
《苏州赋》课件1

感受美文美景
戏曲博物馆、民俗博物馆、刺绣博物馆……纷纷 建成。寒山寺的钟声悠扬,虎丘塔的雄姿牢固,唐伯 虎的新坟落成,苏州又回来了!苏州更加苏州!
作者以急促的短句,饱含欣喜 的心情叙述了苏州的变化,原“苏 州,还是苏州”,不,“苏州更加 苏州”!
我喜欢苏州,特别 喜欢它那恬静的小巷。 这倒不是因为“故宫闲 地少,水巷小桥多”, 而是因为在小巷中往往 最容易看到生活的巨变, 城市的新生,由此而产 生一种自豪和喜悦。
苏 绣 人 物
苏 绣
花 鸟
苏 绣 山 水
苏绣 园林
思考:课文赞颂了苏州 的哪些方面?
苏 州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悠久的历史(5) 改革开放后的飞速发展,修 复古城的成就(6) 今天的太平盛景(7) 深厚的文化积淀(8)
园林(9) 菜肴、刺绣(10-11)
讴 歌 赞 美
结合上下文
理解关键语句
骄傲 自豪
拙政园一角
-《苏州漫步》陆文夫
课下搜集赞美苏州的俗 语,诗词,文章和影像资料, 办一期壁报, 作全班交流,多个 角度,多个侧面地 了解苏州,感受苏 州地魅力。
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
王蒙,1934年10月出生于北京, 祖籍河北南皮。代表作有长篇 小说《青春万岁》等。文革中 遭受“四人帮”的迫害,1988 年,作者二访苏州时,见到曾 经在文革期间衰败的苏州,重 又焕发青春光彩时,抑制不住 内心的激动与喜悦,写下了这 篇《苏州赋》。
苏州评弹 是苏州评话和 弹词的总称。 它产生并流行 于苏州及江、 浙、沪一带, 用苏州方言演 唱。
苏州还是苏州吗?
寒山寺大雄宝殿
姑苏园 观前街
作者对苏州 辉煌腾飞的喜悦 与自豪!
高中语文赤壁赋ppt102 苏教版最新优选公开课件

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 , 我 有所,有虽的一东毫西而,虽莫然取是”一。丝如一毫此也,不
虽一毫而莫取。唯江上之清 风 ,与山间之明月 ,耳得之
能 人取世用间。的只荣有辱江上、的得清失风、,忧和山乐间便的 明 看 不月 到足, 它为就耳念成朵了听为。到颜它色最;就后取成他为用为声它“音们,没客眼有人睛人”
使动用法,使……起舞/哭泣。
听读录音,注意字音与 朗读的节奏。
111111
翻译与理解 既望:十六日,既,已经,望,农历每月 的十五日
壬戌之秋,七 泛舟游于赤壁之下:状语后置句,应
月既望,苏子 与客泛舟游于 赤壁之下。清
为:于赤壁之下游.于,介词,在.下,方 位名词
兴:起,同风雨兴焉
风徐来,水波 壬戌年的秋天,七月十六日,
绝如缕。舞幽壑之潜 中悠道长理,,象细于长是的才丝有线下延段绵的不
蛟 ,泣孤舟之嫠妇。“断正。襟使危得潜坐藏”在问深客渊:中“的何蛟为
其龙然跳也起?舞来”,使得孤独小船
上的寡妇哭泣起来。
翻译与理解
苏子愀然 ,正襟危坐而 问客曰:"何为其然也?" 客曰:"'月明星稀 ,乌 鹊南飞' ,此非曹孟德之 诗乎?西望夏口 ,东望 武昌 ,山川相缪,郁乎 苍苍 ,此非曹孟德之困 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 州 ,下江陵 ,顺流而东 也 ,舳舻千里 ,旌旗蔽 空 ,酾酒临江 ,横槊赋 诗 ,固一世之雄也 ,而 今安在哉?
而为声 之无禁
,目遇之而成色 ,取 ,用之不竭 ,是造物
禁 指止出,出享路用:它到们不大会自竭然尽中。去这是寻大求自 然 精的神无上穷的的寄宝托藏,,我表和现您了可一以共种同旷享 用 达的开。朗的胸襟和生活态度。
者之无尽藏也 ,而吾与子之
赤壁赋ppt108 苏教版

6.关于“客有吹洞箫者” 清代赵翼《陔余丛考》卷二十四:“东坡《赤
壁赋》‘客有吹洞箫者’,不著姓字。吴匏庵有 诗云:‘西飞一鹤去何祥?有客吹箫杨世昌。当 日赋成谁与注?数行石刻旧曾藏。’据此,‘客’ 乃指杨世昌。苏轼《次孔毅父韵》:‘不知西州 杨道士,万里随身只两膝。’又云:‘杨生自言 识音律,洞箫入手且清哀。’杨世昌善吹箫可知。 匏庵藏信不妄也。按,世昌,绵竹道人,字子 7京.。关”于“嫠(lí 离)妇” 孤居的妇女。白居易《琵琶行》写孤居的商人妻 云:"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舱明月江水寒。夜深忽 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这里化用其事。
正音
举酒属(zhǔ)客 少(shǎo)焉 冯(píng)虚御风 桂棹(zhào)兮兰桨 倚歌而和(hè) 不绝如缕(lǚ)
歌窈窕(yǎotiǎo)之章 斗(dǒu)牛 扣舷(xián)而歌 溯(sù)流光 袅袅(niǎoniǎo) 嫠(lí)妇
苏子愀(qiǎo)然 舳舻(zhúlú)千里
山川相缪(liáo) 酾(shī)酒临江
复杂的思想
苏轼的思想比较复杂,儒家思想和佛老思想在他世界观 的各个方面往往是既矛盾又统一的。在政治上他从儒家 思想出发,排斥老庄为异端;然而老庄的“无为而治” 思想又同他的“法相因则事易成,事有渐则民不惊”的 政治主张有其一致之处。有的文章更多地表现了佛、道 二家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洒脱态度。然而他从儒家出 发的比较现实的生活态度,又使他对佛家的懒散和老庄 的放逸有所警惕;因此他一生在政治上虽屡受挫折,在 文艺创作上始终孜孜不倦,没有走向消极颓废的道路。 苏辙说他谪居海南时写的诗“精深华妙,不见老人衰惫 之气”,这是他和前代得罪远谪的士大夫如韩愈、柳宗 元等表现不同的地方。
我说:“你们也知道那水和月亮吗?(江水)总 是不停地流逝,但它们并没有流走;月亮总是那样有 圆有缺,但它终究也没有增减。要是从它们变的一面 来看,那么,天地间的一切事物,甚至不到一眨眼的 工夫就发生了变化;要是从它们不变的一面来看,万 物同我们一样都是永存的,又何必羡慕它们呢?再说, 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人,假如不是为我所有,即使 是一丝一毫也不能得到。只有这江上的清风和山间的 明月,耳朵听到了才成其为声音,眼睛看到了才成其 为颜色,占有它们,无人禁止,使用它们,无穷无尽。 这是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宝藏,而我能够同你们共享。”
苏州赋课件

4、假如你是王蒙,你想把苏州建设成 什么样子呢?
5、七年前的苏州什么样? 作者为什么要写七年前的苏州?
1986年国务院对苏州城市总 体规划批复中所说:“要在保护 好古城风貌和优秀历史文化遗产 的同时,加强旧城基础设施的改 造,积极建设新区,发展小城镇, 努力把苏州市逐步建成环境优美、 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现代化城 市。”
读准字音
yōu níng
幽凝
tián
恬美
yáo
佳肴
jiǎn
老趼
tán
弹词
qiǎng
强颜
máo
时髦
zhuō
拙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园
rùn
珠圆玉润
jūn
雷霆万钧
hài
惊涛骇浪
整体感知
1、课文赋了(赞颂了)苏州的哪些内 容?学生小组讨论后,派代表发言。
2、同学们对苏州哪方面最感兴趣,有 感情的读一读并简要说明理由。
整体感知
作 者简介
王蒙,河北南皮人,中国当代作家, 学者,著有长篇小说《青春万岁》、 《活动变人形》等百部小说,其作品反 映了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的坎坷历程。 王蒙作品《这边风景》获第九届茅盾文 学奖。
:一、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 介于诗和散文之间。它讲求文采、 韵律,侧重写景抒情。
二、从《诗经》中概括出的 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之一, 铺陈直叙,用类似于排比的方法 形成结构、语气基本一致的句群。
有一种对比 叫天壤之别 有一种珍惜 叫爱不释手 有一种情结 叫根深蒂固 有一种文化 叫渊源流长
推荐阅读
杜 牧——《阿房宫赋》 欧阳修——《秋声赋》 苏 轼——《前赤壁赋》 杨 朔——《茶花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体会修辞方法
• 对比
初次造访:城市名胜失修、人心失去自信 疲劳忧伤、强颜欢笑
七年以后:恢复昔日光彩、各行迅速发展 万分感动、由衷喜悦
作用:强调苏州变化的巨大,为礼赞蓄势
2020年10月2日
5
体会修辞方法
• 反问
• 7段结尾两句 “是…吗?” “会… 吗?”
• 9段五个问句 “还能…吗” “会不 会…”
• 10段四个问句 “能不…吗?”
• “还有…吗?” “还能…吗”
• 20作20年用10月2:日 语势强烈,感情充沛
6
体会修辞方法
• 排比、对偶
• 作用:语句整齐、具有对称美和节奏美
2020年10月2日
7
苏州 悠久的历史
• 苏州因此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苏州是有效 资料显示现存至今的最古老的城市,苏州在春秋 时期是吴国的政治中心;汉武帝时为江南政治、 经济中心,司马迁称之为“江东一都会”(司马 迁《史记•货殖列传》);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南 移,陆游称“苏常(州)熟,天下足”(陆游 《奔牛水闸记》),宋人进而美誉为“上有天堂, 下有苏杭”,而苏州则“风物雄丽为东南冠”; 明清时期又成为“衣被天下”的全国经济文化中 心之一;曹雪芹在《红楼梦》中誉称苏州“最是 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
等物美价廉,比较适合大众消费。
•
苏州的主要美食街有:太监弄、十全街、学士街、嘉馀坊、
凤凰街、干将路和石路金门商市美食街等。
2020年10月2日
10
Hale Waihona Puke 2020年10月2日11
2020年10月2日
12
演讲完毕,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reading! In order to facilitate learning and use, the content of this document can be modified, adjusted and printed at will after downloading. Welcome to download!
2020年10月2日
8
苏州古城
2020年10月2日
9
苏州美食
•
中国有“苏、鲁、粤、川”四大菜系,人称“南甜、北
咸、西辣、东酸”,苏菜属于“南甜”风味。乾隆帝南巡苏州
的时候,称苏州为“天下第一食府”。
•
著名的苏式招牌菜有:松鼠桂鱼、清汤鱼翅、响油鳝糊、
西瓜鸡、母油整鸡、太湖莼菜汤、翡翠虾斗、荷花集锦炖等。
•
苏州小吃:蜜汁豆腐干,松子糖,玫瑰瓜子,虾子酱油,
枣泥麻饼,猪油年糕等,都是脍炙人口的美食,不可不尝。苏
州小吃是中国四大小吃之一(南京夫子庙秦淮小吃与上海城隍
庙小吃、苏州玄妙观小吃和湖南长沙火宫殿小吃并称为中国四
大小吃)。
•
“得月楼”和“松鹤楼”是老字号的苏式餐馆;“老苏州
茶酒楼”以传统苏帮菜而闻名;“朱鸿兴面馆”和“绿扬馄饨”
2
什么叫“赋”?
• 陈述铺叙 多方面叙事
• 大肆渲染 使用多种修辞
• 极尽赞美
由衷喜悦
2020年10月2日
3
整体感知课文
• 引出苏州 • • • 介绍苏州 • •
← 园林 ①悠久历史 ②飞速的发展 ③复古的成就 ④深厚的文化 ⑤园林、美食、刺绣
• 礼赞苏州
由衷的喜悦←苏州变化大
2020年10月2日
赋
2020年10月2日
1
2020年10月2日
作者简介
王蒙,当代作家、研究员。1934 年10月生于北平(现北京),祖籍 河北南皮龙堂村。文化部长、 中共中央委员,现任中国作协 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全国 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 • 文学创作以小说为主,自20世 纪50年代至今发表长篇小说7部, 中、短、微型小说集10余部,古 典文学研究3部,旧诗集一卷, 新诗集二卷,并有英语、维吾 尔语的译作。 • 王蒙19岁创作的处女作《青春万 岁》至今一再再版,经久不衰。 《我的人生哲学》、《青狐》 轰动一时,深得好评。
汇报人:XXX 汇报日期:20XX年10月10日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