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管水力计算书
雨水管道水力计算书

7.01
393.30
0.4
1103.29
10.75
0.75
1.00
3.0
98
0.29
2.17
1707.1
Y69
Y74
1.50
0.00
1.50
404.35
0.4
242.61
10.00
0.00
0.60
1.0
159
0.16
0.89
252.4
Y74
Y79
1.96
1.50
3.46
369.09
0.4
510.82
404.35
0.55
318.02
10.00
0.00
0.60
2.0
199
0.40
1.26
356.9
Y212
Y211
0.00
5.43
5.43
401.93
0.4
872.99
10.16
0.16
0.80
3.0
18
0.05
1.87
941.5
Y236
Y239
2.98
0.00
2.98
404.35
0.3
361.25
10.00
0.42
1.87
941.5
Y198
Y203
2.54
0.00
2.54
404.35
0.2
205.41
10.00
0.00
0.60
3.0
144
0.43
1.55
437.2
Y203
Y204
0.00
6.88
坝下涵管水力计算wsg(水库放水洞管流量计算)

Q
μc查
D
ω
H
0.080451 0.285 0.285 0.063762 1
0.285
3、有压渠(路)下涵的水力计算
(1)自由出流 Q=μω(2g(H0+iL-βd))^0.5 μ=1/(1+∑ζ+2gL/C^2R)^0.5
β=0.85
Q
μc
n
L
D
ω
x
0.068146 0.32465 0.014 39.5
0.2
0.0314 0.628
R 0.05
(2)淹没出流 Q=μHω(2g(H0+iL-ht))^0.5 μH=1/(ζ出+∑ζ+2gL/C^2R)^0.5 ht-以出口洞底为标高的出口水位
ζ出-涵洞断面面积与出口尾水渠断面积比值选取
μc
n
L
0.561635 0.009
30
D
ω
x
0.25 0.049063 0.785
0.014 0.012
坝下涵管水力计算
1、无压流坝下涵管的水力计
Q=ωC(Ri)^0.5
经验公式
D 0.25 查得
h 0.1875
h/D 0.75
Q圆涵 C*i^0.5*0.347d^2.5
0.035606364
Q方涵 C*i^0.5*0.411b^2.5
当涵洞中水深为洞高的7
Kω圆
Kr圆
ω方涵
0.632 0.302
0.75bh
n
C
I
b
h
0.017 48.89939 0.005 1.11.2 Nhomakorabea1
200 0.005
放水涵洞水利计算说明书

放水洞的水力计算1、闸孔出流计算根据闸孔出流公式计算闸门开度:02gH be Q μ=式中:Q ——下泄流量,为2.0m 3/s ;μ——闸孔出流流量系数,0221H eεϕεμ-=其中ψ取0.95;ε2取0.62;b ——闸孔宽度,为1.2m ; e ——闸门开度;H 0——闸前水头,为13.02m ;试算得闸门开度e=0.181m 时,下泄流量为2.0 m 3/s 。
(1)涵洞临界底坡s m B Q q 367.12.12===66.08.967.1*132==k hm x k 52.22.1266.0=+⨯=79.02.166.0=⨯=k A 2m m R k 31.052.279.0==95.543.0015.0161=⨯=k C m0068.031.095.5479.02222=⨯⨯=k i 0068.001.0=>=k i i根据计算结果,涵洞纵坡大于临界底坡,涵洞为陡坡,按短洞考虑。
(2)涵洞正常水深涵洞正常水深计算公式如下:o io io itHh bm h m b i b nQ h +++=1)121()(52253涵洞的过水流量Q=2 m3/s,涵洞底板宽度b 本工程取1.2m 。
由以上已知条件可求得: h0=0.57m 。
(3)闸孔收缩断面水深计算计算公式:hc=e ε=0.62*0.18=0.12m式中: hc ──闸孔收缩断面水深;e ──闸门开度,为0.18m ;ε——垂直收缩系数,0.62。
(4)涵洞水面线计算涵洞水面线计算按明渠水面线计算方法计算,采用分段求和法计算。
由于hc <h0<hk ,故洞内水面线型式为c 2型壅水曲线。
因此水面线应从起始端开始向下游计算。
基本公式如下: 计算结果见表4-9l g v h J i l g v h g v h i i i i ∆⎪⎪⎭⎫⎝⎛+∆=-=∆⎪⎪⎭⎫⎝⎛+-⎪⎪⎭⎫ ⎝⎛+++22222112(5)波动及掺气水深计算深孔闸后洞内无压流的流速很大,一般都要考虑因水流掺气而增加的水深,已得到设计涵洞的高度。
《水力计算手册》

《水力计算手册》一、引言水力计算在水务工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关乎工程的合理性、安全性和经济性。
水力计算手册作为一本实用工具书,旨在为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便捷、准确的计算方法和技术支持。
二、水力计算基础概念1.水力参数水力计算涉及的主要参数包括流量、压力、流速、粗糙度等。
正确获取这些参数是进行水力计算的前提。
2.水力计算公式与方法水力计算公式和方法主要包括达西-威斯巴赫公式、莫迪公式、埃克特公式等。
了解这些公式和方法有助于快速完成水力计算。
三、水力计算步骤1.确定计算目标:明确计算目的,如管道直径、泵站规模等。
2.收集相关资料:包括工程设计资料、水质检测报告等。
3.进行初步计算:根据已知条件,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初步计算。
4.校核计算结果:对初步计算结果进行校核,确保其准确性。
5.编写计算报告:将计算过程和结果整理成报告,以便审阅和存档。
四、水力计算应用于实际工程案例1.给水排水工程:通过水力计算确定管道直径、泵站规模等参数。
2.水利枢纽工程:对水库、水闸等建筑物进行水力计算,确保工程安全。
3.输水管道工程:计算管道内水流速度、压力损失等,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4.泵站工程:通过水力计算选择合适型号的泵站设备。
五、水力计算软件介绍与使用方法1.常见水力计算软件概述:简要介绍市场上常见的水力计算软件。
2.水力计算软件操作演示:以某款水力计算软件为例,演示操作流程。
六、水力计算注意事项与建议1.遵守国家相关法规与标准:在进行水力计算时,应遵循国家法规和行业标准。
2.确保计算数据的准确性:收集完整、准确的数据,避免因数据错误导致计算结果失真。
3.结合实际工程合理选用计算方法:根据工程特点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4.注重计算结果的可行性:在计算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工程实际,确保计算结果具有可行性。
七、总结与展望1.水力计算手册为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了一部实用的工具书,有助于提高水力计算的准确性和效率。
2.随着技术的发展,水力计算将面临更多挑战,如复杂地形、新型材料的应用等。
5_小桥涵水力计算资料

当计算基线通过河底时,
位能: Ep H
v2 动能: Ek 2g v2 Q2 能率: E0 E p Ek H H 2g 2 g 2
20
五、小桥涵水流状态
当流量及流水断面形状为已知时,能率为水深的函数:
Q2 E0 f ( H ) H 2 g 2
7
二、小桥涵水力计算的特点
2. 涵洞孔径计算的特点
(1)跨径与台高之间有一定比例关系,其经济比例通常为 1∶1~1.5∶1,孔径计算要解决跨径及台高两个关系; (2)考虑洞身过水阻力的影响,因为过水孔道长而小; (3)通常人工加固河床,提高允许流速; (4)洞身水流可充满洞身并可触及洞顶。
8
二、小桥涵水力计算的特点
涵洞孔径计算与小桥孔径计算有什么不同? 涵洞洞身随路基填土高度增加而增长,洞身断面尺寸对工 程量影响较大。因此计算涵洞孔径时,还要求跨径与台高 有一定的比例关系。通常采用加固河床提高容许流速的办 法来减小涵洞孔径,由于河床加固后的容许流速都比较高 ,如计算孔径时仍按容许不冲刷流速控制,根据设计流量 计算出涵洞孔径会很小,从而使得涵前水深增加,它将危 及到涵洞与路堤的安全。
11
四、小桥涵孔径与水毁
1. 公路桥涵水毁的成因分析 2. 小桥涵水毁的防治
12
公路桥涵水毁的成因分析
从小桥涵水毁实况,可归纳其水毁主要成因:
( 1 )较大孔径的小桥、涵洞,由于基础的埋置深度不够或 未设必要的调治防护构造物,而致桥台及涵洞进出口被冲 毁。
沪陕高速大桥桥墩受损 严重 商州水务局称洪 水冲刷所致
Q (a 1)
2
mi a
3 3 8 16
5 8
其中: Qs ——设计流量(m3/s)
桥涵、涵洞水力计算

Σ ξ 0.90 C 62.02
洞底比降 i
0.2
洞宽 B
0.3
洞高 D
0
过水面积 A
0 χ 7
0
0.4
0.020
流量系数m3
R 0.429
n 0.014
1.5
2
3
0.852
【黑色数为输入值,红色数值为计算值】
动能修正系 数α
H0
淹没系数σ
Q计算 14.08
Q设计 5
1.058.80来自0.23755
出口渐变段 ξ 6
Σ ξ
洞底比降 修正系数β i 2
0.2
洞宽B
0.3
洞高D
0
过水面积A
0 χ 7
0.5 R 0.429
1.00 n 0.014
0.020 C 62.02
0.85
上游行近流 速V0
1.5
2
3
0.04
四、淹没压力流涵洞过流能力
淹没压力流涵洞过流计算表
进口损失系 拦污栅损失 闸门损失系 数ξ 1 系数ξ 2 数ξ 3 进口渐变段 出口渐变段损 出口损失系数ξ 4 损失系数ξ 失系数ξ 6
为短洞
一、无压流涵洞过流能力
无压流涵洞过流能力计算表
洞宽B 洞高D 流量系数 m 侧收缩系数ε 进口水深 洞进口内水深 洞底比降 上游行近流 速V0 H hs i
1.5
2
0.36
0.95
8.8
8.77
0.020
0.039
二、半有压流涵洞过流能力
半有压力流涵洞过流能力计算表
流量系数m1 洞身长 L 修正系数β 1 洞底比降 i 进口水深 H 洞宽 B 洞高 D 过水面积 A
涵洞水力计算

附录P 涵洞(或隧洞)水力计算P.0。
1 涵洞水流流态可按以下情况进行判别:圆形、拱形涵洞进口水深h1≤1.1D(洞高)或矩形涵洞h1≤1。
2D时,为无压力流;圆形、拱形涵洞h1〉1。
1D或矩形涵洞h1〉1。
2D,且洞长L≤l0(洞内回水曲线长度)+2。
7D时,为半压力流;圆形、拱形或矩形涵洞h1>1.5D,且L〉l0+2。
7D时,为压力流.P.0.2 无压力流可按下列情况进行判别:1 淹没流与非淹没流的判别:0≤i(洞底坡降)≤ik(洞底临界坡度),且涵洞出口水深h2≤(1。
2~1.25)h k(洞内临界水深)或h2≤(0.75~0。
77)H0(计及流速水头的涵洞进口水头)时,为非淹没流;反之,则为淹没流。
I〉i k,且L≤(8~15)h1时,仍可按上述标准判别涵洞是否淹没.2 长洞与短洞的判别:i≈0时,且L ≤(52~64)h1或L ≤(86~106)h k时,为短洞;反之,则为长洞.0<i ≤i k,且L ≤(52~83)h1或L ≤(86~138)h k时,为短洞;反之,则为长洞。
,i>i k且L ≥4h1时,均按短洞进行水力计算.P.0。
3 无压力流过水能力可按下列公式计算:1 涵洞为短洞时:式中Q—-涵洞设计流量(m3/s);m——无压力流时的流量系数;B——矩形涵洞底宽(m),涵洞为非矩形断面时,按公式(P.0。
3-3)计算;g——重力加速度(m/s2);H0——计及流速水头的涵洞进口水头(m);m0——进口轮廓形状系数,可根据进口型式,由表P。
0。
3查得;A h—-相应于涵洞进口水深的过水断面面积(m2);A j——进洞水流的过水断面面积(m2);A k-—相应于临界水深的过水断面面积(m2);h k——洞内临界水深(m);h1--涵洞进口水深(m);α——流速分布系数,可取1.05~1.10;V1——涵洞进口断面平均流速(m/s)。
表P。
0.3 涵洞进口轮廓形状系数2 涵洞为长洞时:(P.0。
(完整版)涵管水力计算书

63.727
0.5936
4.3791
389.5
11.5
0.5024
0.2
0.01
1.5
0.019
14
0.8
63.727
0.5936
4.4775
390
12
0.5024
0.2
0.01
1.5
0.019
14
0.8
63.727
0.5936
4.5738
390.5
12.4
0.5024
0.2
0.01
1.5
0.019
0.019
14
0.8
63.727
0.5936
1.8672
380.5
2.5
0.5024
0.2
0.01
1.5
0.019
14
0.8
63.727
0.5936
2.0876
381
3
0.5024
0.2
0.01
1.5
0.019
14
0.8
63.727
0.5936
2.2869
381.5
3.5
0.5024
0.2
0.01
1.5
0.01
1.5
0.019
14
0.8
63.727
0.5936
5.5234
0.019
14
0.8
63.727
0.5936
2.4701
382
4
0.5024
0.2
0.01
1.5
0.019
14
0.8
63.72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8
63.727
0.5936
3.3662
385
7
0.5024
0.2
0.01
1.5
0.019
14
0.8
63.727
0.5936
3.4933
385.5
7.5
0.5024
0.2
0.01
1.5
0.019
14
0.8
63.727
0.5936
3.6159
386
8
0.5024
0.2
0.01
1.5
0.019
14
14
0.8
63.727
0.5936
2.9524
383.5
5.5
0.5024
0.2
0.01
1.5
0.019
14
0.8
63.727
0.5936
3.0965
384
6
0.5024
0.2
0.01
1.5
0.019
14
0.8
63.727
0.5936
3.2341
384.5
6.5
0.5024
0.2
0.01
1.5
0.019
0.8
63.727
0.5936
4.3791
389.5
11.5
0.5024
0.2
0.01
1.5
0.019
14
0.8
63.727
0.5936
4.4775
390
12
0.5024
0.2
0.01
1.5
0.019
14
0.8
63.727
0.5936
4.5738
390.5
12.4
0.5024
0.2
0.01
1.5
0.019
0.8
63.727
0.5936
4.0695
388
10
0.5024
0.2
0.01
1.5
0.019
14
0.8
63.727
0.5936
4.1753
388.5
10.5
0.5024
0.2
0.01
1.5
0.019
14
0.8
63.727
0.5936
4.2784
389
11
0.5024
0.2
0.01
1.5
0.019
14
内径
谢才系数
流量系数
流量
备注
HΔ
H
A
R
n
Σζ
λ
L(m)
d
C
μc
Q
379
1
0.5024
0.2
0.01
1.5
0.019
14
0.8
63.727
0.5936
1.3203
379.5
1.5
0.5024
0.2
0.01
1.5
0.019
14
0.8
63.727
0.5936
1.6171
380
2
0.5024
0.2
0.01
1.5
0.01
1.5
0.019
14
0.8
63.727
0.5936
5.5234
0.8
63.727
0.5936
3.7345
386.5
8.5
0.5024
0.2
0.01
1.5
0.019
14
0.8
63.727
0.5936
3.8494
387
9
0.5024
0.2
0.01
1.5
0.019
14
0.8
63.727
0.5936
3.961
387.5
9.5
0.5024
0.2
0.01
1.5
0.019
14
1.5
0.019
14
0.8
63.727
0.5936
5.2813
395.5
16.5
0.5024
0.2
0.01
1.5
0.019
14
0.8
63.727
0.5936
5.3632
396
17
0.5024
0.2
0.01
1.5
0.019
14
0.8
63.727
0.5936
5.4439
396.5
17.5
0.5024
0.2
水力计算书
本计算按照《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SL319-2005)进行计算。
计算公式:
1、计算沿程水头损失系数:
根据曼宁公式 , ,可计算得C,
则有:
式中 -谢才系数, ;
-糙率,在此取混凝土管糙率0.012;
-水力半径, ;
-管道内径, ;
-沿程水头损失系数;
-重力加速度,取9.8 ;
2、计算流量系数:
0.019
14
0.8
63.727
0.5936
5.0708
会龙池水库
394
15
0.5024
0.2
0.01
1.5
0.019
14
0.8
63.727
0.5936
5.1136
394.5
15.5
0.5024
0.2
0.01
1.5
0.019
14
0.8
63.727
0.5936
5.1982
395
16
0.5024
0.2
0.01
式中 -流量系数;
-沿程水头损失系数;
-管道总长度;
-管道内径, ;
-局部水头损失系数,查表可得,
。
3、计算过水能力
式中 -流量,( );
-流量系数;
-过水断面面积,( )。
-重力加速度,取9.8 ;
-作用水头( );
4、水力计算表:
水力计算表
水位
水深
过水断面
水力半径
糙率
局部水头损失
沿程水头损失
管道长度
0.019
14
0.8
63.727
0.5936
2.4701
382
4
0.5024
0.2
0.01
1.5
0.019
14
0.8
63.727
0.5936
2.6407
382.5
4.5
0.5024
0.2
0.01
1.5
0.019
14
0.8
63.727
0.5936
2.8009
383
5
0.5024
0.2
0.01
1.5
0.019
14
0.8
63.727
0.5936
4.8512
392.5
14
0.5024
0.2
0.01
1.5
0.019
14
0.8
63.727
0.5936
4.9402
393
14.5
0.5024
0.2
0.01
1.5
0.019
14
0.8
63.727
0.5936
5.0277
393.3
14.8
0.5024
0.2
0.01
1.5
0.019
14
0.8
63
2.5
0.5024
0.2
0.01
1.5
0.019
14
0.8
63.727
0.5936
2.0876
381
3
0.5024
0.2
0.01
1.5
0.019
14
0.8
63.727
0.5936
2.2869
381.5
3.5
0.5024
0.2
0.01
1.5
14
0.8
63.727
0.5936
4.6531
391
12.5
0.5024
0.2
0.01
1.5
0.019
14
0.8
63.727
0.5936
4.6681
391.5
13
0.5024
0.2
0.01
1.5
0.019
14
0.8
63.727
0.5936
4.7605
392
13.5
0.5024
0.2
0.01
1.5
0.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