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吸收塔-终极版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吸收塔-终极版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吸收塔-终极版

目录

引言 (1)

1.流程的说明 (2)

1.1吸收剂的选择 (2)

1.2填料层 (2)

1.2.1填料的作用 (2)

1.2.2填料种类的选择 (3)

1.2.3填料的选择 (3)

1.2.4填料塔的选择 (3)

1.3吸收流程 (4)

1.4液体分布器 (4)

1.5液体再分布器 (4)

2.吸收塔工艺计算 (5)

2.1基础物性数据 (5)

2.1.1 液相物性数据 (5)

2.1.2气相物性数据 (5)

2.2物料衡算 (5)

2.3填料塔的工艺尺寸计算 (6)

2.3.1塔径计算 (6)

2.3.2传质单元高度的计算 (8)

2.3.3 传质单元数的计算 (8)

2.3.4填料层高度的计算 (9)

2.4塔附属高度的计算 (10)

2.5填料层压降的计算 (10)

2.6其他附属塔内件的选择 (11)

2.6.1液体分布器的选择: (11)

2.6.2布液计算 (12)

2.7.3液体再分布器的选择 (13)

2.6.4填料支承装置的选择 (13)

2.6.5填料压紧装置 (14)

2.6.6塔顶除雾器 (14)

2.7吸收塔的流体力学参数计算 (14)

2.7.1 吸收塔的压力降 (14)

2.7.2 吸收塔的泛点率校核 (14)

2.7.3 气体动能因子 (15)

3.其他附属塔内件的选择 (15)

3.1吸收塔主要接管的尺寸计算 (15)

3.2离心泵的计算与选择 (16)

3.3风机的选取 (17)

4.总结 (18)

附录一吸收塔设计计算用量符号总表 (19)

参考文献 (21)

引言

吸收是分离气体混合物的单元操作,其分离原理是利用气体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液体溶剂中溶解度的差异来实现不同气体的分离。一个完整的吸收过程应包括吸收和解吸两部分。气体吸收过程是利用气体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液体溶解度或化学反应活性的差异,在气液两相接触时发生传质,实现气液混合物的分离。

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原料气的净化,气体产品的精制,治理有害气体,保护环境等方面都广泛应用到气体吸收过程。本次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目的是根据设计要求采用填料吸收塔的方法处理含有二氧化硫的混合物,使其达到排放标准,采用填料吸收塔吸收操作是因为填料可以提供巨大的气液传质面积而且填料面积具有良好的湍流状态,从而使吸收易于进行,填料塔有通量大,阻力小,压降低,操作弹性大,塔内持液量小,耐腐蚀,结构简单,分率效率高等优点,从而使吸收操作过程节省大量人力和物力。

在设计中,以水吸收混合气中的二氧化硫,在给定的操作条件下对填料吸收塔进行物料衡算。本次设计包括设计方案的选取、主要设备的工艺设计计算——物料衡算、设备的结构设计和工艺尺寸的设计计算、工艺流程图、主要设备的工艺条件图等内容。

1.流程的说明

工业上使用的吸收流程多种多样,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从所用的吸收剂的种类看,有仅用一种吸收剂的一步吸收流程和使用两种吸收剂的两部吸收流程,从所用的塔设备数量看,可分为单塔吸收流程很多塔吸收流程,从塔内气液两相得流向可分为逆流吸收流程、并流吸收流程等基本流程,此外,还有用于特定条件下的部分溶剂循环流程。

1.1 吸收剂的选择

吸收剂的选择是吸收操作的关键,吸收剂的选择与吸收方法的选择有一定的联系。选择吸收剂时,首先要考虑吸收过程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和前后工序所提供的工艺条件和要求;其次从吸收过程的基本原理出发,按照各项技术经济要求加以分析和选择。

选择吸收剂的基本要求:

1.溶解度要大,减少吸收剂用量,降低输送与再生的能。

2.选择性好,吸收剂的选择性可以减少惰性组分的溶解损失,提高解吸后所得溶质的纯度。

选择性以选择性系数表示:=溶质组分溶解度

选择性系数

其余组分溶解度

3.易于再生。

4.挥发性小,对应一定温度,其蒸汽压要低。这样可以减少吸收剂的损耗,并提高溶质气体纯度。

5.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及热稳定性,以减少吸收剂的降解和变质,尤其在使用化学吸收剂时。

6.粘度低,以利于传质与输送;不易发泡,以利于实现高效、稳定操作。

7.安装性能好。

8.经济、易得,且对环境没有污染。

本次设计次用水作为吸收剂。

1.2 填料层

1.2.1填料的作用

填料塔内充以某种特定形状的固体填料以构成填料层。填料层是塔实现气、液接触的主要部位。填料的主要作用是:①填料层内空隙体积所占比例很大,填料间隙形成不规则的弯曲通道,气体通过时可达到很高的湍动程度;②单位体积填料层内提供很大的固体表面,液体分布于填料表面呈膜状流下,增大了气、液之间的接触面积。

填料的选择包括确定填料的种类、规格及材质等。所选填料既要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又要使设备投资和操作费用最低。

1.2.2填料种类的选择

填料种类的选择要考虑分离工艺的要求,通常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传质效率要高:一般而言,规整填料的传质效率高于散装填料。

(2)通量要大:在保证具有较高传质效率的前提下,应选择具有较高泛点气速或气相动能因子的填料。

(3)填料层的压降要低。

(4)填料抗污堵性能强,易拆装、检修。

1.2.3填料的选择

散堆填料目前散堆填料主要有环形填料、鞍形填料、环鞍形填料及球形填料。所用的材质有陶瓷、塑料、石墨、玻璃及金属等

(1)拉西环填料拉西环填料于1914年由拉西(F. Rashching)发明,为外径与高度相等的圆环,如图片拉西环所示。拉西环填料的气液分布较差,传质效率低,阻力大,通量小,目前工业上已较少应用。

(2)鲍尔环填料如图片鲍耳环所示,鲍尔环是对拉西环的改进,在拉西环的侧壁上开出两排长方形的窗孔,被切开的环壁的一侧仍与壁面相连,另一侧向环内弯曲,形成内伸的舌叶,诸舌叶的侧边在环中心相搭。鲍尔环由于环壁开孔,大大提高了环内空间及环内表面的利用率,气流阻力小,液体分布均匀。与拉西环相比,鲍尔环的气体通量可增加50%以上,传质效率提高30%左右。鲍尔环是一种应用较广的填料。

(3)阶梯环(Stairs wreath)填料如图片阶梯环所示,填料的阶梯环结构与鲍尔环填料相似,环壁上开有长方形小孔,环内有两层交错45°的十字形叶片,环的高度为直径的一半,环的一端成喇叭口形状的翻边。这样的结构使得阶梯环填料的性能在鲍尔环的基础上又有提高,其生产能力可提高约10%,压降则可降低25%,且由于填料间呈多点接触,床层均匀,较好地避免了沟流现象。阶梯环一般由塑料和金属制成,由于其性能优于其它侧壁上开孔的填料,因此获得广泛的应用。

(4)矩鞍填料如图片矩鞍填料所示,将弧鞍填料两端的弧形面改为矩形面,且两面大小不等,即成为矩鞍填料。矩鞍填料堆积时不会套叠,液体分布较均匀。矩鞍填料一般采用瓷质材料制成,其性能优于拉西环。目前,国内绝大多数应用瓷拉西环的场合,均已被瓷矩鞍填料所取代。

(5)金属环矩鞍填料如图片金属换环聚鞍填料所示,环矩鞍填料(国外称为Intalox)是兼顾环形和鞍形结构特点而设计出的一种新型填料,该填料一般以金属材质制成,故又称为金属环矩鞍填料。环矩鞍填料将环形填料和鞍形填料两者的优点集于一体,其综合性能优于鲍尔环和阶梯环,在散装填料中应用较多。

填料采用乱堆形式,因为乱堆形式能使气液相对充分接触,而且填料时省时省工。1.2.4填料塔的选择

单塔吸收流程是吸收过程中最常用的流程,如过程无特别需要,则一般采用单塔吸收流程。若过程的分离要求较高,使用单塔操作时,所需要的塔体过高,或采用两步吸收流程时,

则需要采用多塔流程(通常是双塔吸收流程)

1.3 吸收流程

吸收塔或再生塔内气液相可以逆流操作也可以并流操作,由于逆流操作具有传质推动力大,分离效率高(具有多个理论级的分离能力)的显着优点而广泛应用。工程上,如无特别需要,一般均采用逆流吸收流程。

本设计采用单塔逆流操作。

1.4 液体分布器

根据本吸收的要求和物系的性质可选用重力型排管式液体分布器,布液孔数应应依所用填料所需的质量分布要求决定,喷淋点密度应遵循填料的效率越所需的喷淋点密度越大这一规律。

1.5 液体再分布器

升气管式再分布器适用于直径0.6m以上的塔,而且可以分段卸下填料,更换填料方便,所以本设计选用升气管式再分布器。

2.吸收塔工艺计算

2.1基础物性数据 2.1.1 液相物性数据

对低浓度吸收过程,溶液的物性数据可近似取水的物性数据。由手册查得,20℃时水的有关物性数据如下: 密度3/2.998m Kg =水ρ 黏度s Pa ??=-6101004水μ 表面张力为m N /07269.0

SO2在水中的扩散系数为s m D L /1047.129

-?=

2.1.2气相物性数据

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

kg/m ol 97.28=空气M kg/mol 02.642=SO M

g/km ol 72.3005.002.6495.097.28111__

k y M y M M =?+?=?+-?=二氧化硫空气)(

混合气体的密度为:

3/277.1m kg RT

MP

G ==

ρ 混合气体的黏度可近似取为空气的黏度,查资料得20℃空气的黏度为:

s pa G ?=0000181.0μ

查得SO2在空气中的扩散系数为:

h m D G /039.02=

2.2物料衡算

进口气体的体积流量:/h 2000m q 3=V

二氧化硫的摩尔分数为: 05.01=y 进塔气相摩尔比为: 效率: %95=η

出塔气相摩尔比 : ()00263.0112=-=ηY Y

进塔惰性气相流量 :

出口液体中溶质与溶剂的摩尔比 : X2=0 查表知20℃时kPa /103.55E 3

?=

最小液气比: 28.33)(2*121min =--=X X Y Y G L 93.4928.335.15.1min =?=???

???=G L G L

取液气比 :

故l/h 4151.20kmo

=93.94G =L ?

2.3填料塔的工艺尺寸计算 2.

3.1塔径计算

该流程的操作压力及温度适中,避免二氧化硫腐蚀,故此选用mm 50=φ型的陶瓷鲍尔环填料。

其主要性能参数为:

比表面积:3

2/110m m a t =

空隙率: 3

3/81.0m m =ε 形状修正系数:1=ψ

填料因子平均值:1

130-=m D φ

吸收液的密度近似看成20度水的密度:3/2.998m kg L ==水ρρ

kmol kg M /18=水

采用Eckert 关联式计算泛点气速:

h 83.14kmol/=30.72

1.2772000_V q =G ?=M G ρ

0526.005

.0105

.01111=-=-=

y y Y

气相质量流量为:

h kg q W V G G /25542000277.1=?=?=ρ

液相质量流量为:

h kg M L W L /54.747211820.41512=?=?=水

选用)(5.45050mm ??型的陶瓷鲍尔环 填料因子m /130=?

比表面积3

2/110m m a t =

18.12.998277.12554309.749082

12

1=??? ???=???

? ???L G G

L W W ρρ 查乱堆填料泛点线图知:

02.02

.02=???? ??L L G

f g u μρρ?ψ 12==L

O H ρρψ 代入数值得:

s

m g u L

G L

f /09.102.02

.0=?=

μ?ψρρ

取空塔气速:s m u u f /87.08.0,

== 塔径m u V D G

903.04

,

==

π

圆整塔径,取 1000mm m 0.1D ==

71.04

2=?

=

π

D V u G

65.0086

.171.0==f u u (50%-80%为经验值,所以在允许范围之内) 遇到的问题:空塔气速取泛点气速的百分比,取值70%以下校核时超出经验值 填料规格校核

102050

1000>==d D (合格) 液体喷淋密度校核:

填料表面的润湿状况是传质的基础,为保持良好的传质性能,每种填料应维持一定的液体润湿速率(或喷淋密度)。 依Morris 等推荐,75mm d <的环形及其它填料的最小润湿速率(

W

L )min 为

()

320.08m /m h ?

最小喷淋密度 : ()()

h m m a L U t

W ?=?=?=23min min /8.811008.0

喷淋密度:

()

min 2

32/91.1051

785.014.83U h m m V U G >?=?=Ω=

经以上校核可知,填料塔直径选用1000mm D =合理。

2.3.2传质单元高度的计算

36.620.415114.83036.350036.3500263.00036.350526.020.415114.83036.351ln 20

.415114.83036.3511

1ln 11

2221=???????+

??? ???-?-??? ???-?-

=??

????+???? ??--??? ??--

=L mG mX Y mX Y L mG L

mG N OG

2.3.3 传质单元数的计算

32/110m m a t = h kg L /940896=σ 2/7905601296061h kg C =?=σ

液体质量通量:

)/(67.951861

785.018

20.415122h m kg W W L L ?=??=Ω=

? 气体质量通量:

)/(12.32541

785.0277.120002

2.

h m kg W W G G ?=??=Ω=

? 气相总传质单元高度采用修正的恩田关联式计算:

53

.01109408962.99867.9518681.92.99811067.9518660.3110.67.9518694089679056045.1exp 145.1exp 12.0205.0221.075.02

.02

05

.0221

.075

.0=???

??????

??? ???????? ??????? ?????? ??--=???

????

?

???

?

?????

?

?????

? ?????

? ??--=-?-??t L L L L t

L L

t L

L

C t W

a W g a W a W a a σρρμσσ气膜吸收系数:

)

/(03.015.293314.8039.0110039.0277.1065.0065.011067.95186237.0237.0231

7

.031

7

.0.

kPa h m kmol RT D a D a W k G t G

G G G t G G ??=??? ??????? ?????? ???=??? ?

?????

??????? ???=?

?ρμμ液膜吸收系数: 查表知:45.1=ψ

s

m g D a W

k L L L L L L

w L

L

/65.12.9981027.16.32.9981029.56.36.3663.011067.951860095.00095.03

1

8

5

.06

3

2

3

1

5

.03

2

=???

?

?

?????

?

??????

?

?

?????=???

? ?????

? ?????

? ??=---??ρμρμμ

)/(92.245.153.011003.031.11.1kPa h m kmol a k a k W G G ??=???==??ψ )/(16.11245.153.011065.14.04.0h L a k a k W L L =???==??ψ

继续修正:

()[]

)

/(89.492.25.065.05.915.05.9134

.14

.1kPa h m kmol a k u u a k G f G ??=?-+=???????

????? ??-+=?

()[]

)/(75.11616.1125.065.05.915.06.214

.12

.2h L a k u u a k L f L =?-+=???????

????? ??-+=?

016

.018

1055.32

.9983=??=

=

L

L

EM H ρ)/(33.175

.116016.0189.411

1113kPa h m kmol a

Hk a

k a K L G G ??=?+

=

+=

m a pK G H G OG 79.01785.033.1325.10114

.832

=???=Ω=

2.3.4填料层高度的计算

由m N H z OG OG 01.536.679.0=?==

填料有效高度取:m z Z 26.601.525.125.1=?== 设计取填料层高度为 : m Z 3.6=

对于乱堆鲍尔环 : 10~5=D

h

,m h 6max ≤

取 6m Z >

计算得填料层高度为6.3m 需要分层

2.4塔附属高度的计算

塔的附属高度主要包括塔的上部空间高度,安装液体分布器所需的空间高度,塔的底部空间高度等。

塔的上部空间高度是为使随气流携带的液滴能够从气相中分离出来而留取的高度,可取1.2m (包括除沫器高度)。设塔定液相停留时间为10s ,则塔釜液所占空间高度为

()26.01785.02.998360054.74721104

102

2

2

=???=

?

D

W O

H L ρ

考虑到气相接管的空间高度,底部空间高度取为0.5米,那么塔的附属空间高度可以取为1.7m 。吸收塔的总高度为m H 0.83.67.1=+=

2.5填料层压降的计算

气体通过填料塔的压强降,对填料塔影响较大。如果气体通过填料塔的压强降大,则操作过程的消耗动力大,特别是负压操作更是如此,这将增加塔的操作费用。气体通过填料塔的压力降主要包括气体进入填料的进口及出口压力降,液体分布器及再分布器的压力降,填料支撑及压紧装置压力降以及除沫器压力降等。

填料层压降的计算

取 Eckert (通用压降关联图);将操作气速'u (=0.8688m/s) 代替纵坐标中的F u 查表,DG50mm 陶瓷鲍尔环的压降填料因子98= ?代替纵坐标中的.

则纵标值为:0078.012

.998277.181.91111671.02.022

.02=????=??L L V P g u μρρ?φ

横坐标为:

05.12.998277.128.255454.727212

1

21

=?

??

??=???

? ??''L

G

G L ρρ

查图得:m Pa Z P

/200=??

全塔填料层压降 : Pa P 12603.6200=?=?

填料塔泛点气速及气体压力降计算用关联图

2.6其他附属塔内件的选择 2.6.1液体分布器的选择:

液体分布器可分为初始分布器和再分布器,初始分布器设置于填料塔内,用于将塔顶液体均匀的分布在填料表面上,初始分布器的好坏对填料塔效率影响很大,分布器的设计不当,液体预分布不均,填料层的有效湿面积减小而偏流现象和沟流现象增加,即使填料性能再好也很难得到满意的分离效果。因而液体分布器的设计十分重要。特别对于大直径低填料层的填料塔,特别需要性能良好的液体分布器。

液体分布器的性能主要由分布器的布液点密度(即单位面积上的布液点数),各布液点均匀性,各布液点上液相组成的均匀性决定,设计液体分布器主要是决定这些参数的结构尺寸。对液体分布器的选型和设计,一般要求:液体分布要均匀;自由截面率要大;操作弹性

大;不易堵塞,不易引起雾沫夹带及起泡等;可用多种材料制作,且操作安装方便,容易调整水平。

液体分布器的种类较多,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一般多以液体流动的推动 力或按结构形式分。若按流动推动力可分为重力式和压力式,若按结构形式可分为多孔型和溢流型。其中,多孔型液体分布器又可分为:莲蓬式喷洒器、直管式多孔分布器、排管式多孔型分布器和双排管式多孔型分布器等。溢流型液体分布器又可分为:溢流盘式液体分布器和溢流槽式液体分布器。

根据本吸收的要求和物系的性质可选用重力型排管式液体分布器,布液孔数应应依所用填料所需的质量分布要求决定,喷淋点密度应遵循填料的效率越所需的喷淋点密度越大这一规律。

按Eckert 建议值,

2

75060cm D mm ?时,每塔截面设一个喷淋点, 按分布点几何均匀与流量均匀的原则,进行布点设计。

设计结果为:盘式分布器(筛孔式): 分布盘直径:600mm 分布盘厚度:4mm

2.6.2布液计算

H

g n d L ?=

24

0φπ

795.781001785.02≈=??=n 点

按分布点几何均匀与流量均匀的原则,进行布点设计。设计结果为:二级槽共设七道,槽侧面开孔,槽宽度为80mm,槽高度为210mm,两槽中心矩为160mm,分布点采用三角形排列。实际设计布5点数为n=132点,(见示意图)

布液计算: L: 液体流量 m3/s n: 开孔数目

φ: 孔流系数,取0.60~0.55

d0: 孔径,m

H ?: 开孔上方的液位高度,m

取,60.0=φ,mm H 160=? 根据物质性质取分布点数取100

m

H

g n L

d 018.016

.081.9260.079360014.348

.744240=??????=

?=

φπ

()015

.016.081.9258.013614.336002.998/31.853********,58.02

/12

/10=???

? ?????????=???

?

?

??==?=H g n L d mm

H S

φπφ

设计取mm

d 180=

2.7.3液体再分布器的选择

除塔顶液体的分布之外,填料层中的液体的再分布是填料塔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往往会发现,在离填料顶面一定距离处,喷淋的液体便开始向塔壁偏流,然后雁塔壁下流,塔中心处填料得不到好的湿润,形成所谓“干椎体”的不正常现象,减少了气液两相的有效接触面积。因此每隔一定距离必须设置液体再分布器,以克服此种现象。

升气管式再分布器适用于直径0.6m 以上的塔,而且可以分段卸下填料,更换填料方便,所以本设计选用升气管式再分布器。

2.6.4填料支承装置的选择

填料支承装置的作用是支承填料以及填料层内液体的重量,同时保证气液两

相顺利通过。支承若设计不当,填料塔的液泛可能首先发生在支承板上。为使气体能顺利通过,对于普通填料塔,支承件上的流体通过的自由截面积为填料面的50%以上,且应大于填料的空隙率。此外,应考虑到装上填料后要将支承板上的截面堵去一些,所以设计时应取尽可能大的自由截面。自由截面太小,在操作中会产生拦液现象。增加压强降,降低效率,甚至形成液泛。由于填料支承装置本身对塔内气液的流动状态也会产生影响,因此作为填料支承装置,除考虑其对流体流动的影响外,一般情况下填料支承装置应满足如下要求:

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支持填料及所持液体的重量(持液量),并考虑填料空隙中的持液量,以及可能加于系统的压力波动,机械震动,温度波动等因素。

足够的开孔率(一般要大于填料的空隙率),以防止首先在支撑处发生液泛;为使气体能顺利通过,对于普通填料塔,支承件上的流体通过的自由截面积为填料面的50%以上,且应大于填料的空隙率。此外,应考虑到装上填料后要将支承板上的截面堵去一些,所以设计时应取尽可能大的自由截面。自由截面太小,在操作中会产生拦液现象。增加压强降,降低效率,甚至形成液泛[12]。

结构上应有利于气液相的均匀分布,同时不至于产生较大的阻力(一般阻力不大于20Pa )。本设计运用mm 5.45050??的瓷质鲍尔环,孔隙率相对较大,升气管式支撑板能更好的克服支撑板的强度和自由截面之间的矛盾,耗能更好的适应高空隙率填料的要求,本设计选用升气管式支撑板。

2.6.5填料压紧装置

为保证填料塔在工作状态下填料床能够稳定,防止高气相负荷或负荷突然变动时填料层发生松动,破坏填料层结构,甚至造成填料损失,必须在填料层顶部设置填料限定装置。填料限定可分为类:一类是将放置于填料上端,仅靠自身重力将填料压紧的填料限定装置,称为填料压板;一类是将填料限定在塔壁上,称为床层限定板。填料压板常用于陶瓷填料,以免陶瓷填料发生移动撞击,造成填料破碎。床层限定板多用于金属和塑料填料,以防止由于填料层膨胀,改变其开始堆积状态而造成的流体分布不均匀的现象。一般要求压板和限制板自由截面分率大于70%。

本任务由于使用陶瓷填料,故选用床层限定板。

2.6.6塔顶除雾器

由于气体在塔顶离开填料塔时,带有大量的液沫和雾滴,为回收这部分液相,经常需要在顶设置除沫器。根据本吸收塔的特点,此处用丝网除雾器:mm D 2341=

2.7吸收塔的流体力学参数计算 2.7.1 吸收塔的压力降

气体通过填料塔的压强降,对填料塔影响较大。如果气体通过填料塔的压强降大,则操作过程的消耗动力大,特别是负压操作更是如此,这将增加塔的操作费用。气体通过填料塔的压力降主要包括气体进入填料的进口及出口压力降,液体分布器及再分布器的压力降,填料支撑及压紧装置压力降以及除沫器压力降等。

填料层压降的计算

可以利用Eckert 通用关联图计算压强降;

2.7.2 吸收塔的泛点率校核

塔的操作气速为0.71m/s ,泛点气速为s m /086.1

泛点率

65.0086

.171.0==f u u (50%-80%为经验值,所以在允许范围之内) s m K

u G

G

L /09.0=-=ρρρ

2.7.3 气体动能因子

吸收塔内气体动能因子为

()

[

]5

.03

//802.0277.171.0m kg s m u F G =?==ρ

气体动能因子在常用的范围内。

3.其他附属塔内件的选择

3.1吸收塔主要接管的尺寸计算

本设计中填料塔有多处接管,但主要的是气体和液体的进料口和出料口接管。在此分别以液体进料管和气体进料管的管径计算为例进行说明。气体和液体在管道中流速的选择原则为:常压塔气体进出口管气速可取10~20m/s (高压塔气速低于此值);液体进出口流速可取0.8~1.5m/s (必要时可加大些) 1.液体进料接管

进料管的结构类型很多,有直管进料管、弯管进料管、T 型进料管。本设计采用直管进料管,管径计算如下

h m W q L

L

L /86.742

.99854

.747213==

=

ρ

s Pa L ??=-6101004μ

选管内液体流速:s m u /25.1,

= 估算管内径:m u q d L

15.025

.14

14.3360086

.744

3600,

=??=??

=

π

管选用mm 50.40.165?=φ的普通焊接钢管,内径为156mm

管内实际流速:s m d q u L /25.1156.0785.0360086

.744

2

2=?==π 2.气体进料接管

采用直管进料。取气速s m u /0.18='气

m u q d G

198.00

.18785.03600

/20004

2=?=

=

设计取进料管管径π

取管径为.5.6219mm mm ?φ 实际管内径为mm 206,

则实际通过气体接管的气速为:

m/s q u G

68.16206.0785.03600

/2000D 4

2

2

=?=

=

π

3.2离心泵的计算与选择

45.1816351010042

.99836.2103.0Re 6

=???=

=

ρ

du

钢管的绝对粗糙度mm /3.0=ε,相对粗糙度0028.0106

3.0==d ε

查表得摩擦系数027.0=λ

泵入口管长:0.2m 喷头前管长0.5m 全程有一个截止阀(全开):

300=d l ε 三个90度弯头:105335=?=d

l

ε 带滤水器的底阀(全开):

420=d

l ε

吸入管伸进水里m l 3.0=' 出口突然扩大0.11=ξ 进口突然缩小

5.0=ξ

m

g u d l l H f 91.1813.9225.15.00.1105420300156.05.082.03.0027.0222=??

???

??++++++++?=??

? ??∑+∑+=∑ξλε以河面为1-1截面,出口处为2-2截面列伯努利方程:

f H g

u g P Z H g u g P Z ∑+++=+++

22222111ρρ m g u H Z g p H f 32.10813

.9225.191.12.0881.92.998126022

2

2=?++++?=+∑+?+?=ρ

选用IS100-80-125型 流量为h m /1003

扬程为20m 的泵

流量m3/h 扬程H/m 效率η/%

功率/kw 必需汽蚀余量

(NPSH)r /m

转速(r/min)轴功率电功率

100 20 78 7.00 11 4.5 2900

准备两个泵,一个备用

3.3风机的选取

本设计混合气体流量为2000m3/h,上面算的填料塔的全压降为1260Pa,所以选择4-72-3.2A型离心式鼓风机其参数如下

流量m3/h 全压Pa 转速r/min 功率Kw 电机型号2100 1300 2900 2.2 Y90L-2 准备两个风机,一个备用

4.总结

这次课程设计经过两周的时间得以完成,主要包括目录、引言、设计方案、吸收塔的工艺计算等内容,主要通过上网搜集资料、查找统计文献、数据的整合计算、文字的筛选等部分组成,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该课程设计的基础框架,最后由本人加以总结整合,提出了相关设计方案,具体内容在课程设计各章节有所体现。

在短短的两周里,我真实的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困难,也学到了用所学的有限的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过程中的问题的不易。在初步设计的时候,由于二氧化硫在30度的时候的溶解度曲线不是一条直线,而是一条曲线,而在计算相关参数的时候用亨利定律只能计算溶解度曲线是直线的情形,所以不能用亨利定律来计算相关参数。我们不得不通过查找文献来寻找30度时候二氧化硫的溶解度时及在各个溶解度点的时候的平衡分压,然后在坐标纸上准确的作出这么一条曲线。通过这条曲线找到在进气口处气体中含有百分之九的二氧化硫的时候,对应的吸收挤中二氧化硫的平衡摩尔分数,从而确定平均溶解度系数。

在设计过程中我慢慢发现吸收单元的操作型设计与计算,在工业生产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求也很严格,设计合理与实用性好是必须的。

为使化工生产更加便捷,操作费用低廉,有些工艺材质需要加以改进,如塔填料。同时也要注意相关附属设备的选择,如选泵,要从多方面考虑,管道的直径,管中流速,流量等。

这次课程设计让我有了很多的收获。首先,通过课程设计资料的搜索以及对数据的计算中,让我对化工原理有了更加清晰、更加深刻的认识,课程设计本身的完成过程,其实也是自己对化工原理轮廓的理解,对内容的把握的过程,这样可以更加丰富的了解了化工原理的全貌,对自己的专业知识学习也更加深刻,不在流于表面。其次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提高了我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对材料的整合和筛选能力,这对于我今后的研究和学习有很大的帮助,通过整个课程设计的方案的描述,让我更加全面的拓宽自己的思考能力,也有利于提高我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通过这次学习,我知道了如何去自主学习,如何去体验实践的成果,如何在实践后享受胜利的喜悦。最重要的就是独立完成课程设计是相当困难的,它的完成与老师和同学的合作是密不可分的,我体会到了一个团队的力量有多么强大。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一些不足,就是在大量的计算和Excel及Word的应用上暴露了自己的知识面的缺乏,同时通过这些缺乏也充实了自己。

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会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做到能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且争取实践机会。工程设计需要的是细心有耐力的人,在这方面我还做不太好。非常感谢老师把我们带到这个领域!感谢同学的帮助和鼓励!对我来说,这不仅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也是一种心理的磨炼!

附录一 吸收塔设计计算用量符号总表

符号表

项目 符号

混合气体处理量 V 进塔气相摩尔比 1Y 出塔气相摩尔比 2Y 进塔液相摩尔分率 2X

出塔液相摩尔分率 1X

最小液气比 ()min G L

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 M

混合气体的平均密度

ρ 吸收剂用量 L

气相质量流量 G W

液相质量流量

L W

塔径 D 填料层高度 Z

填料塔下部空间高度

1h

塔高 H

传质单元高度 OG H 传质单元数 OG

N

总压降 ΔP

空塔气速 u 泛点率 f

u u

泛点填料因子 Φ 吸收因子或填料常数 φ 填料的比表面积

t

a 20℃2SO 101.3Kpa 水中扩散系数 L

D

20℃S

2

O 101.3Kpa 空气中扩散系数 G

D

重力加速度 g 气体摩尔流速 G

气体膜吸收系数 ?G k

液膜吸收系数 液相摩尔流速 ?L k L

泛点气速

f u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报告精馏塔设计 学院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目录 苯-氯苯分离过程板式精馏塔设计任务 (3) 一.设计题目 (3) 二.操作条件 (3) 三.塔设备型式 (3) 四.工作日 (3) 五.厂址 (3) 六.设计内容 (3) 设计方案 (4) 一.工艺流程 (4) 二.操作压力 (4) 三.进料热状态 (4) 四.加热方式 (4) 精馏塔工艺计算书 (5) 一.全塔的物料衡算 (5) 二.理论塔板数的确定 (5) 三.实际塔板数的确定 (7) 四.精馏塔工艺条件及相关物性数据的计算 (8) 五.塔体工艺尺寸设计 (10) 六.塔板工艺尺寸设计 (12) 七.塔板流体力学检验 (14) 八.塔板负荷性能图 (17) 九.接管尺寸计算 (19) 十.附属设备计算 (21) 设计结果一览表 (24) 设计总结 (26) 参考文献 (26)

苯-氯苯精馏塔的工艺设计 苯-氯苯分离过程精馏塔设计任务 一.设计题目 设计一座苯-氯苯连续精馏塔,要求年产纯度为99.6%的氯苯140000t,塔顶馏出液中含氯苯不高于0.1%。原料液中含氯苯为22%(以上均为质量%)。 二.操作条件 1.塔顶压强自选; 2.进料热状况自选; 3.回流比自选; 4.塔底加热蒸汽压强自选; 5.单板压降不大于0.9kPa; 三.塔板类型 板式塔或填料塔。 四.工作日 每年300天,每天24小时连续运行。 五.厂址 厂址为天津地区。 六.设计内容 1.设计方案的确定及流程说明 2. 精馏塔的物料衡算; 3.塔板数的确定; 4.精馏塔的工艺条件及有关物性数据的计算; 5.精馏塔主要工艺尺寸;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水吸收氨填料吸收塔设计正式版分解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水吸收氨气过程填料塔的设计学院 专业制药工程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2013 年 1 月 15 日 目录 设计任务书 (4)

参考文献 (15) 对本设计的评述及心得 (15)

附表:附表附表

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水吸收氨气过程填料吸收塔的设计 试设计一座填料吸收塔,用于脱除混于空气中的氨气。混合气体的处理量为7500 m3/h,其中含氨气为5%(体积分数),要求塔顶排放气体中含氨低于%(体积分数)。采用清水进行吸收,吸收剂的用量为最小用量的倍。 (二)、操作条件 (1)操作压力常压 (2)操作温度 20℃. (三)填料类型 选用聚丙烯阶梯环填料,填料规格自选。 (四)工作日 每年300天,每天24小时连续进行。 (五)厂址 厂址为衡阳地区 (六)设计内容 1.吸收塔的物料衡算; 2.吸收塔的工艺尺寸计算;

3.填料层压降的计算; 4.液体分布器简要设计 5.吸收塔接管尺寸计算; 6.绘制吸收塔设计条件图; 7.对设计过程的评述和有关问题的讨论。 (七)操作条件 20℃氨气在水中的溶解度系数为H=(m3kPa)。 第一节前言 填料塔的有关介绍 填料塔洗涤吸收净化工艺不单应用在化工领域 ,在低浓度工业废气净化方面也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工程实践表明 ,合理的系统工艺和塔体设计 ,是保证净化效果的前提。本文简述聚丙烯阶梯填料应用于水吸收氨过程的工艺设计以及工程问题。 填料塔是以塔内的填料作为气液两相间接触构件的传质设备,它是化工类企业中最常用的气液传质设备之一。 填料塔的主体结构如下图所示: 图1 填料塔结构图 填料塔不但结构简单,且流体通过填料层的压降较小,易于用耐腐蚀材料制造,所以它特别适用于处理量小、有腐蚀性的物料及要求压降小的场合。液体自塔顶经液体分布器喷洒于填料顶部,并在填料的表面呈膜状流下,气体从塔底的气体口送入,流过填料的空隙,在填料层中与液体逆流接触进行传质。因气液两相组成沿塔高连续变化,所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吸收塔汇总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课题: 设计水吸收半水煤气体混合物中的二氧化碳的填料吸收塔设计者:王涛 学号:1043082002 指导老师:曹丽淑

目录 第一章设计任务????????????????????????????????????????????????????????????????????????????????????????????3 1.1设计题目????????????????????????????????????????????????????????????????????????????????????????????3 1.2设计任务及操作条件???????????????????????????????????????????????????????????????????????????3 1.3设计内容???????????????????????????????????????????????????????????????????????????????????????????????3 第二章设计方案???????????????????????????????????????????????????????????????????????????????????????????4 2.1设计流程的选择及流程图??????????????????????????????????????????????????????????????????????4 第三章填料塔的工艺设计??????????????????????????????????????????????????????????????????????????????4 3.1气液平衡关系????????????????????????????????????????????????????????????????????????????????????????4 3.2吸收剂用量???????????????????????????????????????????????????????????????????????????????????????????5 3.3计算热效应???????????????????????????????????????????????????????????????????????????????????????????5 3.4定塔径??????????????????????????????????????????????????????????????????????????????????????????????????6 3.5喷淋密度的校核?????????????????????????????????????????????????????????????????????????????????????6 3.6体积传质系数的计算??????????????????????????????????????????????????????????????????????????????7 3.7填料层高度的计算??????????????????????????????????????????????????????????????????????????????????8 3.8附属设备的选择???????????????????????????????????????????????????????????????????????????????????9第四章设计结果概要??????????????????????????????????????????????????????????????????????????????????15第五章设计评价 ?????????????????????????????????????????????????????????????????????????????????? 17

清水吸收二氧化硫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摘要 在化工生产中,气体吸收过程是利用气体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液体中溶解度或化学反应活性的差异,在气液两相接触是发生传质,实现气液混合物的分离。在化学工业中,经常需将气体混合物中的各个组分加以分离,其目的是: ①回收或捕获气体混合物中的有用物质,以制取产品; ②除去工艺气体中的有害成分,使气体净化,以便进一步加工处理;或除去工业放空尾气中的有害物,以免污染大气。根据不同性质上的差异,可以开发出不同的分离方法。吸收操作仅为其中之一,它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液体中溶解度或化学反应活性的差异,在气液两相接触时发生传质,实现气液混合物的分离。 一般说来,完整的吸收过程应包括吸收和解吸两部分。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原料气的净化,气体产品的精制,治理有害气体,保护环境等方面都要用到气体吸收过程。填料塔作为主要设备之一,越来越受到青睐。二氧化硫填料吸收塔,以水为溶剂,经济合理,净化度高,污染小。此外,由于水和二氧化硫反应生成硫酸,具有很大的利用。 本次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我设计的题目是:炉气处理量为m3 4200炉气吸过程填料吸收塔设计。本次任务为用水吸收二氧化硫常压填料塔。具体设计条件如下: 1、混合物成分:空气和二氧化硫; 2、二氧化硫的含量:0.05(摩尔分率) 3、操作压强;常压操作 4、进塔炉气流量:h 4200 m3 5、二氧化硫气体回收率:95% 吸收过程视为等温吸收过程。

目录 摘要 .................................................................................................................................................. I 第一章 设计方案的确定 (1) 1.1流程方案 (1) 1.2设备方案 (1) 1.3流程布置 (1) 1.4吸收剂的选择 (1) 第二章 填料的选择 (2) 2.1对填料的要求 (2) 2.2填料的种类和特性 (2) 2.3填料尺寸 (3) 2.4填料材质的选择 (3) 第三章 工艺计算 (4) 3.1气液平衡的关系 (4) 3.2吸收剂用量及操作线的确定 (4) 3.2.1吸收剂用量的确定 (4) 3.2.2操作线的确定 (5) 3.3塔径计算 (5) 3.3.1采用Eckert 通用关联图法计算泛点速率f u : (5) 3.3.2操作气速 (7) 3.3.3塔径计算 (7) 3.3.4喷淋密度U 校核 (7) 3.3.5单位高度填料层压降(Z P )的校核 (8) 3.4填料层高度计算 (9) 3.4.1传质系数的计算 (9) 3.4.2填料高度的计算 (12) 第四章 填料塔内件的类型与设计 (13) 4.1 塔内件的类型 (13) 第五章 辅助设备的选型 (16) 5.1管径的选择 (16) 5.2泵的选取: (17) 5.3风机的选型: (17) 第六章 填料塔附属高度计算 (17) 第七章 分布器简要计算 (18) 第八章 关于填料塔设计的选材 (18) 参考文献 (19) 附录 (20) 附图 (21) 致谢 (22)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水吸收氨填料吸收塔设计)(正式版)分解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水吸收氨气过程填料塔的设计 学院 专业制药工程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2013 年 1 月 15 日

目录 设计任务书 (4) 第一节前言 (3) 1.1 填料塔的有关介绍 (4) 1.2 塔内填料的有关介绍.............................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节填料塔主体设计方案的确定 .. (5) 2.1 装置流程的确定 (5) 2.2 吸收剂的选择 (5) 2.3 填料的类型与选择 (7) 2.4 液相物性数据 (6) 2.5 气相物性数据 (8) 2.6 气液相平衡数据 (7) 2.7 物料横算 (7) 第三节填料塔工艺尺寸的计算 (8) 3.1 塔径的计算 (8) 3.2 填料层高度的计算及分段 (9) 3.2.1 传质单元数的计算 (10) 3.2.2 传质单元高度的计算 (10) 3.2.3 填料层的分段 (11) 第四节填料层压降的计算 (12) 第五节填料塔内件的类型及设计 (13) 第六节填料塔液体分布器的简要设计 (13) 参考文献 (15) 对本设计的评述及心得 (15) 附表: 附表1填料塔设计结果一览表 (15) 附表2 填料塔设计数据一览 (15) 附件一:塔设备流程图 (17)

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水吸收氨气过程填料吸收塔的设计 试设计一座填料吸收塔,用于脱除混于空气中的氨气。混合气体的处理量为7500 m3/h,其中含氨气为5%(体积分数),要求塔顶排放气体中含氨低于0.02%(体积分数)。采用清水进行吸收,吸收剂的用量为最小用量的1.5倍。 (二)、操作条件 (1)操作压力常压 (2)操作温度 20℃. (三)填料类型 选用聚丙烯阶梯环填料,填料规格自选。 (四)工作日 每年300天,每天24小时连续进行。 (五)厂址 厂址为衡阳地区 (六)设计内容 1.吸收塔的物料衡算; 2.吸收塔的工艺尺寸计算; 3.填料层压降的计算; 4.液体分布器简要设计 5.吸收塔接管尺寸计算; 6.绘制吸收塔设计条件图; 7.对设计过程的评述和有关问题的讨论。 (七)操作条件 20℃氨气在水中的溶解度系数为H=0.725kmol/(m3?kPa)。

最新17-18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题目40+40+40-doc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示例一 1 设计题目分离苯―甲苯混合液的浮阀板式精馏塔工艺设计 2 设计参数 (1)设计规模:苯――甲苯混合液处理量________t/a (2)生产制度:年开工300天,每天三班8小时连续生产 (3)原料组成:苯含量为40%(质量百分率,下同) (4)进料状况:热状况参数q为_________ (5)分离要求:塔顶苯含量不低于_____%,塔底苯含量不大于_____% (6)建厂地区:大气压为760mmHg、自来水年平均温度为20℃的某地 3 设计要求和工作量 (1)完成设计说明书一份 (2)完成主体精馏塔工艺条件图一张(A1) (3)完成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简图(A2) 4 设计说明书主要内容(参考) 中文摘要,关键词 第一章综述 1.精馏原理及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2.精馏操作对塔设备的要求(生产能力、效率、流动阻力、操作弹性、结构、造价和工艺特性等) 3.常用板式塔类型及本设计的选型

4.本设计所选塔的特性 第二章工艺条件的确定和说明 1.确定操作压力 2.确定进料状态 3.确定加热剂和加热方式 4.确定冷却剂及其进出、口温度 第三章流程的确定和说明(附以流程简图) 1.流程的说明 2.设置各设备的原因(精馏设备、物料的储存和输送、必要的检测手段、操作中的调节和重要参数的控制、热能利用) 第四章精馏塔的设计计算 1.物料衡算 2.回流比的确定 3.板块数的确定 4.汽液负荷计算(将结果进行列表) 5.精馏塔工艺尺寸计算(塔高塔径溢流装置塔板布置及浮阀数目与排列) 6.塔板流动性能校核(液沫夹带量校核、塔板阻力校核、降液管液泛校核、液体在降液管中停留时间校核以及严重漏液校核) 7.塔板负荷性能图 8.主要工艺接管尺寸的计算和选取(进料管、回流管、釜液出口管、塔顶蒸汽管、塔底蒸汽管、人孔等) 9.塔顶冷凝器/冷却器的热负荷

化工原理实验—吸收

填料吸收塔的操作及吸收传质系数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填料吸收塔的结构和流程; 2.了解吸收剂进口条件的变化对吸收操作结果的影响; 3.掌握吸收总传质系数K y a 的测定方法 4. 学会使用GC 二、实验原理 吸收操作是分离气体混合物的方法之一,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同时具有净化与回收双重目的。因而,气体出口浓度y 2是度量该吸收塔性能的重要指标,但影响y 2的因素很多,因为吸收传质速率N A 由吸收速率方程式决定。 (一). 吸收速率方程式: 吸收传质速率由吸收速率方程决定 : m y A y aV K N ?=填 或 m y A y A K N ?= 式中: Ky 气相总传系数,mol/m 3.s ; A 填料的有效接触面积,m 2; Δy m 塔顶、塔底气相平均推动力, V 填 填料层堆积体积,m 3; K y a 气相总容积吸收传质系数,mol/m 2.s 。

从前所述可知,N A 的大小既与设备因素有关,又有操作因素有关。 (二).影响因素: 1.设备因素: V 填与填料层高度H 、填料特性及放置方式有关。然而,一旦填料塔制成,V 填就为一定值。 2.操作因素: a .气相总容积吸收传质系数K y a 根据双膜理论,在一定的气温下,吸收总容积吸收传质系数K y a 可表示成: a k m a k a K x y y +=11 又有文献可知:a y G A a k ?=和b x L B a k ?=,综合可得b a y L G C a K ?=,显然K y a 与气体流量及液体流量均有密切关系。比较a 、b 大小,可讨论气膜控制或液膜控制。 b .气相平均推动力Δy m 将操作线方程为:22)(y x x G L y +-= 的吸收操作线和平衡线方程为:y =mx 的平衡线在方格纸上作图,从图5-1中可得知: 2 12 1ln y y y y y m ???-?= ?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3)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3)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题目: 姓名: 班级: 学号: 指导老师: 设计时间: 序言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是综合运用《化工原理》课程和有关先修课程(《物理化学》,《化工制图》等)所学知识,完成一个单元设备设计为主的一次性实践教学,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在整个教学中起着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作用。 通过课程设计,要求更加熟悉工程设计的基本内容,掌握化工单元操作设计的主要程序及方法,锻炼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和技能的能力,问题分析能力,思考问题能力,计算能力等。 精馏是分离液体混合物(含可液化的气体混合物)最常用的一种单元操作,在化工,炼油,石油化工等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精馏过程在能量剂驱动下(有时加质量剂),使气液两相多次直接接触和分离,利用液相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挥发度的不同,使易挥发组分由液相向气相转移,难挥发组分由气相向液相转移,实现原料混合液中各组分的分离。根据生产上的不同要求,精馏操作可以是连续的或间歇的,有些特殊的物系还可采用衡沸精馏或萃取精馏等特殊

方法进行分离。本设计的题目是苯-甲苯连续精馏筛板塔的设计,即需设计一个精馏塔用来分离易挥发的苯和不易挥发的甲苯,采用连续操作方式,需设计一板式塔将其分离。 目录 一、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书 (3) 二、设计计算 (3) 1.设计方案的确定 (3) 2.精馏塔的物料衡算 (3) 3.塔板数的确定 (4) 4.精馏塔的工艺条件及有关物性数据的计算 (8) 5.精馏塔的塔体工艺尺寸计算 (10) 6.塔板主要工艺尺寸的计算 (11) 7.筛板的流体力学验算 (13) 8.塔板负荷性能图 (15) 9.接管尺寸确定 (30)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氨气填料吸收塔设计)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填料吸收塔设计—15 主要内容1、设计方案简介:对给定或选定的工艺流程、主要设备进行简要 论述; 2、主要设备的工艺设计计算:物料衡算、能量衡算、工艺参数的 选定、填料塔结构设计和工艺尺寸的设计计算; 3、辅助设备的选型 4、绘流程图:以单线图的形式描绘,标出主体设备和辅助设备的 物料方向、物流量、能流量。 5、吸收塔的设备工艺条件图 6、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设计参数用清水吸收空气中的NH 3 气体,混合气体处理量5000m3/h,其中NH 3 含量为0.14kg/m3干空气(标态),干空气温度为25℃,相对湿度为 70%,要求净化气中NH 3 含量不超过0.07%(体积分数),气体入口温 度40℃,入塔吸收剂中不含NH 3 ,水入口温度30℃。 设计计划进度布置任务,学习课程设计指导书,其它准备……………0.5天主要工艺设计计算…………………………………………2.5天辅助设备选型计算/绘制工艺流程图……………………1.0天绘制主要设备工艺条件图…………………………………1.0天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考核)……………………………1.0天合计:(1周)………………………………………………6.0天 主要参考文献1.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贾绍义等编,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08 2.《化工原理》(上、下册),夏清,陈常贵主编,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5.01 3.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大连理工大学编,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4.07 4.《化工工艺设计手册》(第三版)(上、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3.08 5.《化学工程手册》(第二版)(上、下卷),时钧等主编,化学工 业出版社,1998.11 6.《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董大勤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01 7.《化工数据导引》,王福安主编,化工出版社,1995.10 8.《化工工程制图》,魏崇光等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1994.05 9.《现代填料塔技术指南》,王树楹主编,中国石化出版社,1998.08 设计文件要求1.设计说明书不得少于7000字,A4幅面; 2.工艺流程图为A2幅面; 3.设备工艺条件图为A3幅面; 备注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范例

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 班级:黔化升061 姓名:唐尚奎 指导教师:王瑾老师 设计时间: 2007年1月 前言 在化学工业和石油工业中广泛应用的诸如吸收、解吸、精馏、萃取等单元操作中,气液传质设备必不可少。塔设备就是使气液成两相通过精密接触达到相际传质和传热目的的气液传质设备之一。 塔设备一般分为级间接触式和连续接触式两大类。前者的代表是板式塔,后者的代表则为填料塔,在各种塔型中,当前应用最广泛的是筛板塔与浮阀塔。 筛板塔在十九世纪初已应用与工业装置上,但由于对筛板的流体力学研究很少,被认为操作不易掌握,没有被广泛采用。五十年代来,由于工业生产实践,对筛板塔作了较充分的研究并且经过了大量的工业生产实践,形成了较完善的设计方法。筛板塔和泡罩塔相比较具有下列特点:生产能力大于10.5%,板效率提高产量15%左右;而压降可降低30%左右;另外筛板塔结构简单,消耗金属少,塔板的造价可减少40%左右;安装容易,也便于清理检修。本次设计就是针对水乙醇体系,而进行的常压二元筛板精馏塔的设计及其辅助设备的选型。由于此次设计时间紧张,本人水平有限,难免有遗漏谬误之处,恳切希望各位老师指出,以便订正。 目录 一、设计任务 二、方案选定 三、总体设计计算-------------------------------05 3.1气液平衡数据------------------------------ 05 3.2物料衡算------------------------------------- 05 3.3操作线及塔板计算------------------------- 06 3.4全塔Et%和Np的计算----------------------06 四、混合参数计算--------------------------------07 4.1混合参数计算--------------------------------07 4.2塔径计算--------------------------------------08 4.3塔板详细计算-------------------------------10 4.4校核-------------------------------------------12 4.5负荷性能图----------------------------------14 五、筛板塔数据汇总-----------------------------16 5.1全塔数据-------------------------------------16 5.2精馏段和提馏段的数据-------------------17 六、讨论与优化-----------------------------------18 6.1讨论-------------------------------------------18 6.2优化--------------------------------------------18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填料吸收塔的设计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填料吸收塔的设计

课程设计 题目:填料吸收塔的设计 教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精细化工方向)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年5月31日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年第2学期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化学工程与工艺( ) 指导教师:工作部门:化工教研室 一、课程设计题目:填料吸收塔的设计 二、课程设计内容(含技术指标) 1. 工艺条件与数据 煤气中含苯2%(摩尔分数),煤气分子量为19;吸收塔底溶液含苯≥0.15%(质量分数);吸收塔气-液平衡y*=0.125x;解吸塔气-液平衡为y*=3.16x;吸收回收率≥95%;吸收剂为洗油,分子量260,相对密度0.8;生产能力为每小时处理含苯煤气m3;冷却水进口温度<25℃,出口温度≤50℃。 2. 操作条件 吸收操作条件为:1atm、27℃,解吸操作条件为:1atm、120℃;连续操作;解吸气流为过热水蒸气;经解吸后的液体直接用作吸收剂,正常操作下不再补充新鲜吸收剂;过程中热效应忽略不计。 3. 设计内容 ① 吸收塔、解吸塔填料层的高度计算和设计;

② 塔径的计算; ③ 其它工艺尺寸的计算。 三、进度安排 1.5月14日:分配任务; 2.5月14日-5月20日:查询资料、初步设计; 3.5月21日-5月27日:设计计算,完成报告。 四、基本要求 1. 设计计算书1份:设计说明书是将本设计进行综合介绍和说明。设计说明书应根据设计指导思想阐明设计特点,列出设计主要技术数据,对有关工艺流程和设备选型作出技术上和经济上的论证和评价。应按设计程序列出计算公式和计算结果,对所选用的物性数据和使用的经验公式、图表应注明来历。 设计说明书应附有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 设计说明书具体包括以下内容:封面;目录;绪论;工艺流程、设备及操作条件;塔工艺和设备设计计算;塔机械结构和塔体附件及附属设备选型和计算;设计结果概览;附录;参考文献等。 2. 图纸1套:包括工艺流程图(3号图纸)。 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月日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指南(doc 8页)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性质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是化工原理课程的一个实践性、总结性和综合性的教学环节,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掌握化工原理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综和运用课堂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所必不可少的教学过程。 现代工业要求相关工程技术人员不仅应是一名工艺师,还应当具备按工艺要求进行生产设备和生产线的选型配套及工程设计能力。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对学生进行初步的工程设计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及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实践意识和创新意识打下基础。 二、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1)在设计过程中进一步掌握和正确运用所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工程设计的基本内容,掌握设计的程序和方法,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 (2)在设计中要体现兼顾技术上的先进性、可行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注意劳动条件和环境保护,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严谨、求实和科学的工作作风。 (3)正确查阅文献资料和选用计算公式,准确而迅速地进行过程计算及主要设备的工艺设计计算。 (4)用简洁的文字和清晰的图表表达设计思想和计算结果。 三、设计题目 题目Ⅰ:在生产过程中需将3000kg/h的某种油(在90℃时,密度为825kg/m3;定压比容为2.22kJ/kg·℃;导热系数为0.140W/m·℃;粘度为0.000715Pa·s;污垢热阻为0.000172m2·℃/W)从140℃冷却至40℃,压力为0.3MPa,冷却介质采用循环水,循环冷却水的压力为0.4MPa,循环水的入口温度为35℃,出口温度为45℃。设计一列管式换热器满足上述生产需要。 题目Ⅱ:在生产过程中需将5000kg/h的某种油(在90℃时,密度为825kg/m3;定压比容为2.22kJ/kg·℃;导热系数为0.140W/m·℃;粘度为0.000715Pa·s;污垢热阻为0.000172m2·℃/W)从140℃冷却至40℃,压力为0.3MPa,冷却介质采用循环水,循环冷却水的压力为0.4MPa,循环水的入口温度为35℃,出口温度为45℃。设计一列管式换热器满足上述生产需要。 题目Ⅲ:在生产过程中需将7000kg/h的某种油(在90℃时,密度为825kg/m3;定压比容为2.22kJ/kg·℃;导热系数为0.140W/m·℃;粘度为0.000715Pa·s;污垢热阻为0.000172m2·℃/W)从140℃冷却至40℃,压力为0.3MPa,冷却介质采用循环水,循环冷却水的压力为0.4MPa,循环水的入口温度为35℃,出口温度为45℃。设计一列管式换热器满足上述生产需要。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吸收塔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吸收 塔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课题: 设计水吸收半水煤气体混合物中的二氧化碳的填料吸收塔 设计者:王涛 学号: 02 指导老师:曹丽淑

目录 第一章设计任务?????????????????????????????????????????????????????????????????? 3 设计题目?????????????????????????????????????????????????????????????????? 3 设计任务及操作条件?????????????????????????????????????????????????????????????????? 3 设计内容?????????????????????????????????????????????????????????????????? 3 第二章设计方案?????????????????????????????????????????????????????????????????? 4 设计流程的选择及流程图?????????????????????????????????????????????????????????????????? 4 第三章填料塔的工艺设计?????????????????????????????????????????????????????????????????? 4

气液平衡关系?????????????????????????????????????????????????????????????????? 4 吸收剂用量?????????????????????????????????????????????????????????????????? 5 计算热效应?????????????????????????????????????????????????????????????????? 5 定塔径?????????????????????????????????????????????????????????????????? 6 喷淋密度的校核?????????????????????????????????????????????????????????????????? 6 体积传质系数的计算?????????????????????????????????????????????????????????????????? 7 填料层高度的计算?????????????????????????????????????????????????????????????????? 8 附属设备的选择??????????????????????????????????????????????????????????????????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计算示例

化工原理壳程设计计算示例 一浮阀塔工艺设计计算示例 拟设计一生产酒精的板式精馏塔。来自原料工段的乙醇-水溶液的处理量为48000吨/年,乙醇含量为35%(质量分率)原料温度为45℃。 设计要求:塔顶产品的乙醇含量不小于90%(质量分率),塔底料液的乙醇含量不大于0.5%。 一、塔形选择及操作条件的确定 1.塔形:选用浮阀塔 2.操作条件: 操作压力:常压;其中塔顶:1.013×105Pa 塔底:[1.013×105+N(265~530)Pa] 进料状态:饱和液体进料 加热方式:用直接水蒸气加热 热能利用:拟采用釜残液加热原料液 二、工艺流程

三、有关工艺计算 首先,根据题目要求,将各组成要求由质量分率转换为摩尔分率,其后由 2 3971.1/H O kg m ρ=,3735/kg m ρ=乙醇 参考资料(一),查出相应泡点温度及计算平均分子量。 同理求得0.779D x = 0.0002 W x = (1)0.17646(10.176)1822.3/f f f M x M x M kg kmol =+-=?+-?=乙醇水 同理求得:39.81/D M kg kmol =,18.1/D M kg kmol = 1. 最小回流比及操作回流比的确定 由于是泡点进料,x q =x f =0.174过点e(0.174,0.174)作x=0.174直线与平衡线交与点d ,由点d 可以读得y q =0.516,因此, min(1)0.7790.516 0.7690.5160.174 D q q q x y R y x --= = =-- 又过点a (0.779,0.779)作平衡线的切线,可得切点g 由切点g 可读得' 0.55q x =,' 0.678q y =,

工学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设计题目:空气中丙酮的回收工艺操作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班级:化工0902 姓名(学号):侯祥祥3091303039 朱晓燕3091303036 熊甜甜3091303035 周利芬3091303033 指导教师:吴才玉 2012年01月

目录 一、前言 (3) 二、设计内容 (5) (一)设计对象 (5) (二)工艺路线设计 (5) 1.路线选择 (5) 2.流程示意图 (8) 3.流程说明 (9) (三)工艺的设计计算 (10) 1.物料衡算 (10) 2.热量衡算 (12) (四)设备的设计计算 (21) 1.主要参数 (21) 2.直径 (21) 3.附加条件 (21) (五)设备示意图 (23) 三、总结体会 (24) 四、参考文献 (29) 五、附录 (31) 前言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化工设计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通过课程设计使我们初步掌握化工设计的基础知识、设计原则及方法;学会各种手册的使 用方法及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查找方法和技巧;掌握各种结果的校核,能画 出工艺流程、塔板结构等图形。在设计过程中不仅要考虑理论上的可行性,还 要考虑生产上的安全性、经济合理性。 在化工生产中,常常需要进行混合物的分离以达到提纯或回收有用组分的目的,吸收和精馏两个单元操作为此提供了重要措施。气体吸收过程是化工生

产中常用的气体混合物的分离操作,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气体混合物中各组分在特定的液体吸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实现各组分分离的单元操作。精馏是常用的液体混合物的分离操作,它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挥发度的不同并借助于多次部分汽化和部分冷凝,从而达到轻重组分分离的目的。 塔设备是一种重要的单元操作设备,其作用实现气—液相或液—液相之间的充分接触,从而达到相际间进行传质及传热的过程。它广泛用于吸收、精馏、萃取等单元操作,随着石油、化工的迅速发展,塔设备的合理造型设计将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塔设备一般分为连续接触式和阶跃接触式两大类。前者的代表是填料塔,后者的代表则为板式塔。在本次课程设计中,吸收操作采用的是填料塔,而精馏操作采用的则为板式塔。 填料塔的基本特点是结构简单,压力降小,传质效率高,便于采用耐腐蚀材料制造等,对于热敏性及容易发泡的物料,更显出其优越性。过去,填料塔多推荐用于0.6~0.7m以下的塔径。近年来,随着高效新型填料和其他高性能塔内件的开发,以及人们对填料流体力学、放大效应及传质机理的深入研究,使填料塔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 筛板塔是1932年提出的,当时主要用于酿造,其优点是结构简单,制造维修方便,造价低,气体压降小,板上液面落差较小,相同条件下生产能力高于浮阀塔,塔板效率接近浮阀塔。其缺点是稳定操作范围窄,小孔径筛板易堵塞,不适宜处理粘性大的、脏的和带固体粒子的料液。但设计良好的筛板塔仍具有足够的操作弹性,对易引起堵塞的物系可采用大孔径筛板,故近年我国对筛板的应用日益增多,所以在本设计中设计该种塔型。 在设计过程中应考虑到设计的吸收塔和精馏塔具有较大的生产能力满足工艺要求,另外还要有一定的潜力。节省能源,综合利用余热。经济合理,冷却水进出口温度的高低,一方面影响到冷却水用量。另一方面影响到所需传热面积的大小。即对操作费用和设备费用均有影响,因此设计是否合理的利用热能R等直接关系到生产过程的经济问题。 本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是工艺路线的设计、过程的物料衡算、工艺计算、结构设计等。

氨气吸收(清水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试设计一座填料吸收塔,采用清水吸收混于空气中的氨气。混合气体的处理量为2200m3/h,其中含氨为8%(体积分数),混合气体的进料温度为25℃。要求:氨气的回收率达到97% 。 (二)操作条件 (1)操作压力:常压 (2)操作温度:20℃ (3)采用清水进行吸收,吸收剂的用量为最小用量的1.5倍。(20C°氨在水中的溶解度系数为H=0.725kmol/m3.kPa) (三)填料类型 阶梯环填料。 采用散装聚丙烯DN 50 (四)设计内容 (1)设计方案的确定和说明 (2)吸收塔的物料衡算; (3)吸收塔的工艺尺寸计算; (4)填料层压降的计算; (5)液体分布器简要设计; (6)绘制液体分布器施工图 (7)吸收塔接管尺寸计算; (8)设计参数一览表; (9)绘制生产工艺流程图(A3号图纸); (10)绘制吸收塔设计条件图(A3号图纸); (11)对设计过程的评述和有关问题的讨论。

目录 1. 设计方案简介 (1) 1.1设计方案的确定 (1) 1.2填料的选择 (1) 2. 工艺计算 (2) 2.1 基础物性数据 (2) 2.1.1液相物性的数据 (2) 2.1.2气相物性的数据 (2) 2.1.3气液相平衡数据 (2) 2.1.4 物料衡算 (3) 2.2 填料塔的工艺尺寸的计算 (4) 2.2.1 塔径的计算 (4) 2.2.2 填料层高度计算 (5) 2.2.3 填料层压降计算 (8) 2.2.4 液体分布器简要设计 (8) 3. 辅助设备的计算及选型 (9) 3.1 填料支承设备 (9) 3.2填料压紧装置 (10) 3.3液体再分布装置 (10) 4. 设计一览表 (10) 5. 后记 (11) 6. 参考文献 (11) 7. 主要符号说明 (12)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模板123

目录 第一章前言 (1) 1.1 精馏及精馏流 (1) 1.2 精馏的分类 (2) 1.3精馏操作的特点 (2) 1.3.1沸点升高 (2) 1.3.2物料的工艺特性 (2) 1.3.3节约能源 (2) 1.4 相关符号说明 (4) 1.5相关物性参数 (6) 1.5.1苯和甲苯的物理参数............................... .6 第二章设计任务书. (7) 第三章设计内容 (8) 3.1设计方案的确定及工艺流程的说明 (8) 3.2全塔的物料衡算 (8) 3.2.1原料液及塔顶底产品含苯的摩尔分率 (8) 3.2.2原料液及塔顶底产品的平均摩尔质量 (8) 3.2.3料液及塔顶底产品的摩尔流率 (9) 3.3塔板数的确定 (9) 3.3.1平衡曲线的绘制 (9) 3.4塔的精馏段操作工艺条件及计算 (12) 3.4.1平均压强p m (12) 12 3.4.2平均温度t m..................................... M (13) 3.4.3平均分子量 m 3.4.4 液体的平均粘度和液相平均表面张力 (14) 3.5 精馏塔的塔体工艺尺寸计算 (16)

3.5.1塔径的计算 (16) 3.5.2精馏塔有效高度的计算 (18) 3.6塔板工艺结构尺寸的设计与计算 (18) 3.6.1溢流装置计算 (18) 3.6.2塔板布置 (19) 3.6.3气象通过塔板压降的计算 (21) 3.7塔板负荷性能图 ................................ ..23 3.7.1漏液线 (23) 3.7.2 雾沫夹带线 (23) 3.7.3 液相负荷下限线 (24) 3.7.4 液相负荷上限线 (24) 3.7.5液泛线 (25) 第四章附属设备的选型及计算 (27) 4.1接管——进料管 (27) 4.2法兰 (27) 4.3筒体与封头 (27) 4.4 人孔 (28) 4.5热量衡算 (28) 参考文献 (31) 课程设计心得 (32)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2)

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二甲苯—三甲苯双组份连续精馏筛 板塔的设计 学院、系: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成绩: 2012年07月09日

目录 1第一部分 工艺设计 (4) 1.1物料衡算: ......................................................................................................................... 4 1.2塔顶温度、塔底温度及最小回流比的计算: ................................................................. 5 1.3确定最佳操作回流比与塔板层数: (6) 1.3.1 列相平衡关系式: ................................................................................................. 6 1.3.2 列操作线方程: ..................................................................................................... 6 1.3.3 由塔顶向下逐板计算精馏段的汽、液相组成: .................................................... 7 1.3.4 由进料口向下逐板计算提馏段的汽、液相组成: ................................................ 7 1.3.5 逐板法计算塔板层数: ......................................................................................... 7 1.3.6 对上表塔板数列表: ........................................................................................... 12 1.3.7 绘制R-N T 曲线,确定最佳操作回流比及最佳理论板数: ............................. 13 1.3.8 查取塔板效率: ................................................................................................... 13 1.3.9 计算全塔理论板数: . (14) 2第二部分 结构设计 (14) 2.1 塔板结构计算:(设计塔顶第一块板) (14) 2.1.1 计算塔顶实际的汽液相体积流量: (14) 2.1.2选取塔板间距T H : ............................................................................................. 14 2.1.3 计算液泛速度F U )(max U : ............................................................................... 15 2.1.4 空塔气速: ........................................................................................................... 15 2.1.5 选取溢流方式及堰长同塔径的比值D l w /: ...................................................... 15 2.1.6 计算塔径: ........................................................................................................... 15 2.1.7 计算塔径圆整后的实际气速: ........................................................................... 16 2.1.8 在D=1.8m 时,塔板结构尺寸: ........................................................................ 16 2.2溢流堰高度w h 及堰上液层高度ow h 的确定 .................................................................. 16 2.3板面筛孔布置的设计 ....................................................................................................... 16 2.3.1 选取筛孔直径d 0=5mm 。 (17) 2.3.2 计算开孔区面积A α: ...................................................................................... 17 2.3.3 开孔率 .............................................................................................................. 17 2.3.4 开孔面积: ........................................................................................................... 17 2.4 水力学性能参数计算及校核 (17) 2.4.1 液沫夹带分率的检验 ........................................................................................... 17 2.4.2 塔板压降 ............................................................................................................... 18 2.4.3 液面落差的校验: ............................................................................................... 18 2.4.4 塔板漏液状况的校验 ........................................................................................... 19 2.4.5 降液管液泛情况的校验: .. (1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