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分析——综合分析问题
行测资料分析题型详解

行测资料分析题型详解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资料分析是一个重要的模块,它主要考查考生对各种数据资料的理解、分析和处理能力。
这部分题目通常会给出一些统计图表、文字资料等,要求考生通过计算、比较、推理等方式回答相关问题。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行测资料分析常见的题型。
一、增长相关题型增长是资料分析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概念之一。
与增长相关的题型主要包括增长量、增长率的计算以及基期量的求解。
增长量的计算可以通过现期量减去基期量得出。
例如,已知今年的产量为 100 吨,去年的产量为 80 吨,那么增长量就是 100 80 = 20 吨。
增长率则是增长量与基期量的比值,通常用百分数表示。
计算公式为:增长率=(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 × 100% 。
比如,上述例子中增长率为(100 80)÷ 80 × 100% = 25% 。
基期量的求解,当已知现期量和增长率时,可以通过现期量÷(1 +增长率)来计算;当已知现期量和增长量时,基期量=现期量增长量。
二、比重相关题型比重是指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比例。
常见的比重题型有现期比重、基期比重以及比重的变化量。
现期比重=部分量÷整体量 × 100% 。
比如,某地区总人口为 100 万人,其中男性 55 万人,那么男性人口的现期比重就是 55÷100×100% = 55% 。
基期比重=(部分量的基期量÷整体量的基期量)× 100% 。
计算时需要先求出部分量和整体量的基期量。
比重的变化量=现期比重基期比重。
在计算时要注意判断比重是上升还是下降。
三、平均数相关题型平均数题型包括现期平均数、基期平均数以及平均数的增长量和增长率。
现期平均数=总数÷个数。
比如,某班级 50 名学生的总成绩为4000 分,那么平均成绩就是 4000÷50 = 80 分。
基期平均数=(总数的基期量÷个数的基期量)。
资料分析——综合分析问题

2003年部分城市日照指数
135.针对上图日照数据,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拉萨日照最高月份的日照时数少于哈尔滨最高月份的日照时数
日照时数差别最小的是拉萨
D.10月份,各个城市的日照时数差别最小
我国的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和商标的年申请量已跃居世界第一,其中90%以上为国内申请。
13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的专利审批总体能力已居于世界前列
B.目前我国的各项专利年申请量均居于世界第一
C. “十五”末期,我国的专利在提交申请后的两年内都可完成审查
D.若同比增长不变,2005年全年我国的专利申请量将超过40万件
真题六:2004年国考第107题
1998~2002年广东省各类投资增长变化情况表(%)
年 份
全社会固定资
产投资增速
基本建设
投资增速
更新改造
投资增速
房地产开发
投资增速
其他类
投资增速
1998
16.1
18.7
19.5
14.1
12.3
1999
13.5
15.9
12.6
17.8
6.1
2000
6.8
-6.3
11.8
真题四:2006年国考第121题
2004年广播、电视宣传基本情况表
130.根据上表所列数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中央电视台只播自办节目
B.地方电视台播自办节目的时间占总播出时间的70%以上
C.地方电视台2004年全年平均每套节目播出自办教育节目0.213小时
D.地方无线广播电台2004年平均每天每套节目播出自办教育节目0.446小时
资料分析综合分析题四项基本原则

资料分析综合分析题四项基本原则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也称会计假设,它是人们对那些未经确切认识或无法正面论证的经济事物和会计现象,根据客观的正常情况或趋势所作出的合乎事理的推断。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会计主体会计主体,是指会计人员为之服务的对象。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四条规定,“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为对象,记录和反映企业本身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
”会计主体这一基本前提包含着如下四个方面的意思:(1)会计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企业)只能是一个,而不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这是因为会计计量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是以这个特定企业的权力和义务为界限的,收入和费用也是以该特定企业为界限,按实现和配比原则来确认的。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作为商品生产经营者,要独立核算、自负盈亏,那就必须将某一特定企业的经营活动与其他企业的经营活动区分开来,独立地、完整地反映某一特定企业本身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明确经营管理责任,并根据会计核算所提供的资料做出正确的决策。
(2)会计为之服务的对象,在经济上是独立的,所以不仅要把各不同企业之间的经济关系划分清楚,而且还应把企业的经营活动与企业所有者及企业职工个人的经济活动区分开来。
例如,当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为同一个人时,由于会计为之服务的对象是作为经济实体的企业,这就需要把所有者的个人的消费与企业的开支分开,由此确定由企业会计入账的内容,并及时清算企业与企业主(所有者)之间的往来,否则就无法计量企业的支出和利润,也无法进行经济效益的比较、分析。
再如,企业按规定提取一笔职工福利费,这表明企业增加了一笔债务,而企业在发生职工福利支出时,就不再看作是企业的费用,而应视为企业债务的偿付。
(3)作为会计主体的企业与作为法人的企业是有区别的。
法人是指在政府部门注册登记、有独立财产、能够承担民事责任的法律实体,它强调企业与各方面的经济法律关系。
公务员中的资料分析范文解析与评析

公务员中的资料分析范文解析与评析公务员考试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目标,它不仅要求应试者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还需要掌握一定的资料分析能力。
本文将针对公务员中的资料分析范文进行解析与评析,帮助应试者更好地理解与掌握这一考试要求。
1. 范文解析范文题目:我国某城市工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引言】某城市工业是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对该城市工业的现状与问题进行分析。
【1. 现状描述】该城市工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工业结构日益优化、产能不断提升;一些企业在技术创新和市场扩张方面取得了突破。
【2. 问题分析】2.1 环境污染问题:工业发展带来了大量的废气废水排放,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需要加强环保措施。
2.2 高能耗与低效率:一些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能源浪费现象,需要提升生产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2.3 人才匮乏:工业发展需要专业技术人才的支持,但当前该城市人才储备有限,人才流失问题严重,需要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
【3. 对策建议】3.1 环境治理:加大环保投入,强化环境监管,推行清洁生产技术,提升企业环境意识。
3.2 能源节约:加强能源管理,推广节能技术,建立能源监测与评估体系。
3.3 人才引进与培养:加强产学研合作,培养适应工业发展需求的高技能人才,加强对人才的留用与吸引。
【结尾】某城市工业发展既取得了成就,也存在问题。
通过加强环境治理、能源节约与人才引进与培养等措施,可以进一步推动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2. 评析本文范文在结构上呈现出明确的层次感,通过引言、现状描述、问题分析和对策建议四个部分完成对某城市工业的综合分析。
同时,在每个部分中采用了论述分析和举例论证相结合的方式,使文章内容更有说服力。
具体而言,范文开头通过引言引入话题,引起读者的兴趣,并对接下来文章的内容进行了简要总结。
接着,通过描述该城市工业的现状,准确展现了它的发展成就,为后续的问题分析做好铺垫。
问题分析部分结合环境污染、能源浪费以及人才匮乏等问题,系统地从不同角度揭示了该城市工业发展的难题。
资料分析(综合资料)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资料分析(综合资料)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jpg />1.如果2011年从业人员人数年增长率与2010年相同,则2011年从业人员人数约为()万。
A.22.8B.23.4C.24.9D.25.7正确答案:B解析:2011年从业人数约为220663×故答案选B。
知识模块:综合资料2.2009年,平均每个表演团体机构赴农村演出的场次数约为()次。
A.8B.83C.121D.1170正确答案:C解析:2009年平均每个表演团体机构赴农村演出的场次数约为74.06×104÷6138≈121(场次),故答案选C。
知识模块:综合资料3.平均每场次农村演出的观众人数最少的年份是()年。
A.2007B.2008C.2009D.2010正确答案:D解析:2007年至2010年平均每场次农村演出的观众人数分别为故答案选D。
知识模块:综合资料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08年至2010年,从业人员数的增长率一直高于机构数的增长率B.2008年至2010年,农村演出场次的增长率一直低于观众人次的增长率C.2008年至2010年,平均每个机构的从业人员数逐年增加D.2008年至2010年,平均每场农村演出的观众人数逐年减少正确答案:D解析:A项,2008年从业人员数相对上年下降,而机构数相对上年上升,故A错误。
同样可推出C项错误。
由上题可知,平均每场次农村演出的观众数是逐年减少的,这说明观众人次的增长率小于演出场次的增长率,故D项正确,B项错误。
知识模块:综合资料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2010年,平均每场次演出的观众人次最多的地区是中部B.2010年,东部地区的机构数量接近全国的三分之一C.2010年,中部地区的演出场次比其他地区的总和还多D.2010年,每个机构的平均演出收入最少的地区是西部正确答案:D解析:2010年西部地区每个机构的平均演出收入为48825÷1642≈29.74(万元),中部地区为78890÷2980≈26.47(万元),故D项错误。
真题分类-数资-5资料分析-重点题型-考点07综合分析类

2015年不同型号产品销量销售额对比图1.根据上述图表内容,下列说法不能确定的是()。
**年NP11产品的销量总额最高,NP12产品的全年平均利润率最高**产品至少有7个月的利润率低于5%C.如果利润率最大值、最小值是正确的,那么NH20的全年平均利润率数值是错误的**年NP16产品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全年销售了36台【答案】B。
根据图表信息,可得B项正确;B选项,由图中的信息,无法确定是否至少有7个月的利润率低于5%,错误;A选项,由图中信息,可知2015年NP11产品的销量总额最高,NP12产品的全年平均利润率最高,正确;C选项,图中NH20的利润率最小值为16%,最大值为61%,其平均利润率同为61%,该数值应是错误的,正确;D选项,有图中信息,NP16的利润率相关数值均为负值,说明该产品在2015年以低于成本的价格进行销售,正确,B选项符合题意。
A、C、D选项错误。
故本题应选B项。
【题源】2016工商银行秋招2.关于零售百强企业的相关问题,以下选项无法判断正误的是()。
**年,任意一家电器企业的销量额不足27.5亿元B.超过1/4的零售百强实体店企业销售总额呈负增长**年零售百强企业销售额门槛是2009年的2倍D.平均每家企业的销售额最低的是百货零售业【答案】A。
根据图表信息,可得A项正确;A选项,无2011年电器企业的销售额相关数据信息,故无法判断;B选项,由图表信息,可得零售百强实体店企业的销售总额并非呈负增长,可判断正误;C选项,2014年零售百强企业销售额门槛是2009年的35.6/17.6=2.02倍,可判断正误;D选项,百货零售业平均每家企业的销售额为10292/57=180.56,为最低,A选项符合题意。
B、C、D选项错误。
故本题应选A项。
【题源】2016工商银行秋招3.根据材料及图表内容,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年零售百强中实体店企业的销售规模增长率首次呈现个位数增长B.百货企业数量最多,其增速与零售百强实体店销售增速非常接近**年电商企业销售额在零售百强企业销售额的占比是最高的**年销售百强入围门槛首次降低【答案】B。
资料分析题试题题目有哪些类型

资料分析题试题题目有哪些类型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快地提升行测知识水平和应考能力,是每个有志成公的考生都必须面对的问题。
资料分析题有哪些类型?本文是店铺整理的资料分析题类型,欢迎阅读。
资料分析题类型第一类:简单题干。
这类题目在资料分析中出现的次数较多,属于比较爱考的一类题目,主要是指利用我们熟悉的公式可以直接解答的一类题目。
在做这类题目时我们需要注意题干所求的时间和资料所给的时间是否一致,然后根据所考考点回顾公式,最后根据公式到材料里面查找相关数据,列出此题的式子,进行解答。
例:材料信息可知,2014年,全国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1292.5万户,比上年同期增加160.97万户,其中,企业365.1万户,个体工商户896.45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社30.95万户。
问题:2014年,全国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中个体工商户所占的比重约为:此题属于简单题干的考题,首先,看问题所求的时间(2014),和材料给出的时间(2014)是否一致,显然一致,就是求现期,可以直接利用材料中的数;然后,分析该题的考点,考察的是比重,在公式中现期比重=部分/整体;最后,根据公式到材料中找到对应部分和整体的数据,列出式子为896.45/1292.5,对该式进行估算即可。
第二类:确定前提的题干。
这类题目在做题时,第一步是关键,如果第一步就错了,后面就没办法解答,所以,确定前提正确是解答这类题目的关键。
材料信息:表2014年1—5月副省级城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部分软件业务收入情况问题:2014年1—5月,信息技术咨询服务收入同比增速最快的副省级城市,该项收入约是增速最慢的副省级城市的多少倍?在做这道题目时,对于题目中要求确定的增速最快的城市和增速最慢的城市是需要根据具体的表格信息先确定的,只有确定了这个前提才能正确解答该题。
第三类:巧用过程量的题干。
这类题目在解答时属于偏难的题型,有部分考生容易出错。
在做这类题目时,我们要仔细阅读材料当中给出的已知信息和题干要求的信息之间有什么联系,往往不能找到其直接联系,但是可以通过一个中间量来进行解答。
行测资料分析题型详解

行测资料分析题型详解在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中,资料分析是一个重要的模块,具有题量大、分值高、难度适中的特点。
掌握好资料分析题型,对于提高行测成绩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行测资料分析的常见题型。
一、增长类题型增长类题型是资料分析中最基础也是最常见的题型之一。
它主要包括增长量和增长率的计算与比较。
增长量的计算公式为: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
在题目中,通常会给出现期量和增长率,要求计算增长量,此时可以使用公式:增长量=现期量 ×增长率 ÷(1 +增长率)。
增长率的计算公式为:增长率=(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 ×100%。
在实际解题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同比增长率”和“环比增长率”的概念。
同比增长率是指本期与上年同期相比的增长率,环比增长率则是指本期与上期相比的增长率。
对于增长类题型的比较,需要注意的是,在比较增长率大小时,如果现期量与基期量的倍数关系明显,可直接比较现期量与基期量的比值;如果不明显,则需要按照增长率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后再比较。
二、比重类题型比重类题型也是资料分析中的重点。
比重指的是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比例。
比重的计算公式为:比重=部分量 ÷整体量 × 100%。
判断比重的变化趋势是比重类题型中的常见考点。
若部分增长率大于整体增长率,则比重上升;若部分增长率小于整体增长率,则比重下降。
此外,还会有计算基期比重和两期比重差值的题目。
基期比重的计算公式为:基期比重=(部分量的现期量 ×整体量的增长率)÷(整体量的现期量 ×部分量的增长率)。
两期比重差值的计算公式为:两期比重差值=现期比重基期比重=(部分量的现期量 ÷整体量的现期量)×(部分量的增长率整体量的增长率)÷(1 +部分量的增长率)。
三、平均数类题型平均数类题型主要涉及平均数的计算和平均数的增长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料分析——综合分析问题
公务员考试虽然有一定的难度,出题的形式也千变万化,但是总有一些经典的题型常出常新,经久不衰。
为备考2010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国家公务员网研究中心老师特将国考中出题频率较高的题型予以汇总,并给予技巧点拨,希望广大考生能从中有所体会,把握出题规律、理顺知识脉络、掌握复习技巧、考出理想成绩。
综合分析问题
综合分析问题,主要的表现形式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下来说法不正确的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不能从图示(图表、文字)信息中推出的是?无法从**得到支持的是?……
综合分析问题在历年资料分析题目中占很大的比重(具体为09年6道,08年8道,07年7道,06年5道,05年6道,04年8道),且综合分析问题一般来说要判断多个语句的正确性,难度都比较大,耗时较长。
但是只要全面掌握了资料分析的一些速算技巧,并充分的运用到综合分析问题中,很多题目还是比较容易解答的,值得一提的是,一旦确定一个备选答案符合题目要求,则其余的备选答案不必再看。
下面举例介绍:
真题一:2009年国考第121题
在2008年8月8日至24日奥运会期间,北京市的空气质量不仅天天达标,而且有10天达到一级。
全面兑现了对奥运会空气质量的承诺。
下图是2008年1—8月北京市大气质量检测情况。
图中一、二、三、四级是空气质量等级,一级空气质量最好,一级和二级都是质量达标天气。
2008年北京市的空气质量控制目标是全年达标天数累计达到256天。
125.下列关于2008年1—8月间北京空气质量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3—5月的空气质量较差
B. 各月份空气质量相差不大
C. 8月是空气质量最好的一个月
D. 有一个月的空气质量达标天数少于15天
【解析】B 3—5月空气达标天数不到20天,故A正确。
8月份只有一天不达标,显然是空气质量最好的一个月,故C正确。
在1—8月间,只有5月的空气达标天数是13天,小于15天,故D正确。
选项B错误比较明显。
真题二:2008年国考第130题
1990至1992年和2000至2002年全球发展中地区饥饿人口的比例示意图
130.下列说法中,不能从图示信息中获得支持的是()。
I. 1992-2002年间,北非饥饿人口的数量并没有因人口总量的变化而变化
II. 1992-2002年间,东南亚和南亚地区的饥饿人口比例基本能反映发展中地区的总体概况
III.1992-2002年间,发展中地区的饥饿人口主要集中在南亚地区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
IV. 1992-2002年间,东亚地区在改善人民饥饿状况的工作方面最为突出
A. I
B. II和III
C. I和III
D. I和IV
【解析】C 资料中给出的全是饥饿人口占该地区的人口总量的百分比,因此涉及饥饿人口绝对数量的说法,一定是无法从图示信息中获得支持的。
所以,I无法获得;III无法获
得。
由此可知,选C。
II正确,因为东南亚和南亚地区的饥饿人口比例最接近于发展中地区(总体)饥饿人口比例;IV正确,因为东亚地区与东南亚地区从1992年—2002年饥饿人口百分比都降低了5个百分点,这两个地区在改善人民饥饿状况的工作方面最为突出。
真题三:2007年国考第134、135题
2005年全国专利审查与专利代理业务研讨会宣布,预计在“十一五”期间,我国专利申请总量将达346万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总量将达到140万件,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总量将达到89万件,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总量将达到117万件。
据介绍,我国专利审批总体能力在“十五”期间大幅提高,审查周期大幅缩短。
发明专利人均待查量由“十五”初期(2001年)的154件下降到“十五”末期(2005年)的85件,平均结案周期从“十五”初期的53个月缩短至“十五”末期的24个月。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专利申请量和授予量增长速度迅猛。
1985年4月1日至2005年8月31日,我国受理的三类专利申请总量达到258.5万件,其中前100万件历时15年整,而第二个100万件历时仅4年零2个月;至2005年8月31日,三种专利的授予总量达到140.38万件。
其中,2004年共受理专利申请35.38万件,同比增长14.7%;2004年共授予专利19.02万件,同比增长4.4%。
我国的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和商标的年申请量已跃居世界第一,其中90%以上为国内申请。
13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我国的专利审批总体能力已居于世界前列
B. 目前我国的各项专利年申请量均居于世界第一
C. “十五”末期,我国的专利在提交申请后的两年内都可完成审查
D. 若同比增长不变,2005年全年我国的专利申请量将超过40万件
【解析】D A项,原文第二段中:“据介绍,我国专利审批总体能力在“十五”期间大幅提高”但并没说已达到世界前列,故A错;B项,原文第四段:“我国的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和商标的年申请量已跃居世界第一”只是部分申请量位居世界第一,但不是全部,故B项错;C项,原文第二段末:“平均结案周期从“十五”初期的53个月缩短至“十五”末期的24个月。
”注意这里是“平均”,而不代表所有的专利在提交申请后的两年内都可完成审查。
故C项错误。
选D
真题四:2006年国考第121题
2004年广播、电视宣传基本情况表
130.根据上表所列数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中央电视台只播自办节目
B. 地方电视台播自办节目的时间占总播出时间的70%以上
C. 地方电视台2004年全年平均每套节目播出自办教育节目0.213小时
D. 地方无线广播电台2004年平均每天每套节目播出自办教育节目0.446小时
【解析】C 由“中央台的播出时间与自办节目时间都为280”,可知中央台只播自办节目,所以A正确。
地方电视台播自办节目的时间占总播出时间的比重为2017527219=0.7 ,即地方电视台播自办节目的时间占总播出时间的70%以上。
则选项B正确。
C选项中说地方电视台2004年全年平均每套节目播出自办教育节目0.213小时,而题目所给表格中都是按每日的小时数来统计的,所以选项C显然错误,不需要计算。
故选C。
选项D可以不用再计算,但作为平时的练习,大家可以验证一下选项D也是正确的。
真题五:2005年国考卷一第135题
2003年部分城市日照指数
135.针对上图日照数据,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拉萨日照最高月份的日照时数少于哈尔滨最高月份的日照时数
B.上海6月份的日照时数少于北京4月份的日照时数
C.上述四城市中,每月日照时数差别最小的是拉萨
D.10月份,各个城市的日照时数差别最小
【解析】D 本题侧重考查考生的观察能力,对于条形统计图,比较数据的大小,我们可以利用“画线法”来判断。
A选项中,要比较拉萨日照最高月份和海尔斌日照最高月份的日照时数,先确定哈尔滨的日照时数最高的月份,在顶端划横轴的平行线,明显高于拉萨日照最高月份,A正确。
同理,可知B项正确。
C项观察图形显然可推断正确。
选D(根据图中显示,7月份各个城市的日照时数差别最小)。
真题六:2004年国考第107题
1998~2002年广东省各类投资增长变化情况表(%)
年份
全社会固定资
产投资增速基本建设
投资增速
更新改造
投资增速
房地产开发
投资增速
其他类
投资增速
1998 16.1 18.7 19.5 14.1 12.3
1999 13.5 15.9 12.6 17.8 6.1
2000 6.8 -6.3 11.8 20.9 9.9
2001 9.4 6.9 11.4 13.2 7.6
2002 12.5 9.1 6.2 18.5 14.9 107.下面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逐年递增
B.基本建设投资在2000年的投入要低于1999年
C.更新改造投资在2002年的投入要低于2001年
D.其他类投资的增速在2002年增长最快
【解析】C 首先要注意表格中的数据都表示的是增速,则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都为正值,则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逐渐递增,A正确。
2000年的基本建设投资增速小于0,则基本建设投资低于1999年,B正确;2002年更新改造投资增速为大于0,则更新改造投资高于2001年,C项错误。
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