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校级教学成果奖-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土木建筑学院科研教研奖励办法(试行)

土木建筑学院科研教研奖励办法(试行)一、总则1、为全面推进学院教研科研工作,努力实现学院发展目标,参照《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科研奖励办法》并结合学院实际,制定本办法。
2、奖励对象为学院在编人员、聘用人员以及主要科研教研工作在学院开展的其他人员。
3、如无特别说明,本办法所指项目、学术论文、学术论著和成果奖励包括科研和教研两个方面。
4、奖励范围包括项目、学术论文、学术著作、专利和成果获奖等。
项目、学术论文、学术论著、成果获奖的认定参照《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科研奖励办法》的认定标准;专利特指发明专利。
5、项目、发明专利只奖励负责人;学术论文只奖励第一作者且有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单位署名的论文,通讯作者视为第一作者(检索单位须为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6、奖励实行积点制,同一成果在符合学院多项受奖条件时,按积点最高的一项给与奖励,不重复计算。
二、奖励原则、7、关于项目:(1)按照要求撰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书的每份奖励500点。
(2)获得国家级项目立项每个奖励2000点,获得省部级项目立项每个奖励1000点;无到款经费的科研项目奖励减半(浙江省项目除外)。
(3)单个项目到款经费:初级和中级职称教师,单个项目到款经费超过20万的奖励1000点,超过50万的奖励2000点;高级以上职称教师,单个项目到款经费超过50万的奖励1000点,超过100万的奖励2000点。
(4)单个软课题科研项目,到款经费超过15万奖励1000点,到款经费超过30万奖励2000点。
(5)项目年度个人到款经费总额:初级和中级职称教师,项目年度个人到款经费总额超过20万的奖励800点,超过50万的奖励1500点;高级以上职称教师,项目年度个人到款经费总额超过50万的奖励800点,超过100万的奖励1500点。
(6)项目到款经费,只计算一次,不能同时用于单个项目和年度累计到款经费的奖励。
8、关于论文:(1)科研论文:TOP期刊论文每篇奖励1000点,SCI期刊论文每篇奖励800点,EI期刊论文每篇奖励500点;研究领域在工程管理和建筑学范围的论文,经认定后,论文提高一个等级对待。
院级或院级以上教学成果奖励汇总表

范晓清、徐萍平、陈锋、潘燕军、齐羽、颜晖
商学院 教务部 学工委
2010
13.
杭州市优秀教改成果二等奖
需求驱动的计算机专业Java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陈观林、杨起帆、翁文勇、吴明晖、苏健、张泳
计算分院
2010
14.
杭州市优秀教改成果三等奖
“创业者”企业模拟经营系统的开发及在专业综合实训中的应用
何晓岚、吴奕立、陈降平、叶华平
商学院
2010
15.
杭州市优秀教改成果三等奖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课程课外教学开展的探索与实践
莫国良、董婷、严冰、肖艳萍、何洁
计算分院
2010
16.
杭州市优秀教改成果三等奖
应用创新型本科建筑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龚敏、田轶威、吴放、曾立、王玥
工程分院
2010
17.
颜晖、张泳、吴明晖、柳俊、罗荣良、周苏
计算学院
2012
38.
2012年浙江大学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以强化专业能力为目标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杨起帆、吴明晖、张泳、陈观林、王云武
计算学院
2012
39.
2012年浙江大学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浙江大学二等奖
团体咨询在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龚惠香 陈 庆 蒋笑莉 何俊杰
法学院
2008
34.
2012浙江大学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创业教育体系构建与创业人才培养实践
胡礼祥、应晶、范晓清、徐萍平、潘燕军、许莹、齐羽、叶华平
创业学院
2012
35.
2012年浙江大学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课堂教学效果评价办法(2012年4月修订)根据学校教学业绩评价要求,综合土木建筑工程学院专业和课程特点,修订教师课堂教学效果评价办法。
一、评价时间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每学年分两次进行,分别为两个学期的期末阶段。
二、评价方式评价方式采用学生评价、教师自评和学院评价三部分。
评价指标详见附表1-3。
三、评价对象评价对象为该学期学院教师(含外聘教师)开设的课程(不包含独立设置的实践环节课程)。
四、评价办法根据课程性质不同,课堂教学评价按两大类进行:一)第1类:非设计类课程1)非设计类课程课程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得分每门非设计类课程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中,学生评价占60%(由教务处提供归一化后的评价结果),教师自评占10%,学院评价占30%(含学校教学督导组评价结果)。
2)教师非设计类课程学年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得分每学年末,学院将每位教师两学期的各门非设计类课程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数据从高到低排序,按高分高加权的比例计算加权和。
教师担任多门课程教学的,最多选取得分较高的5门进行加权,得到教学的学年课程教学效果评价得分。
加权比例系数见表1:多门课程课程加权系数列表表1二)第2类:设计类课程1)课程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得分每门非设计类课程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中,学生评价占60%(由教务处提供归一化后的评价结果),研究所集体评价占40%(由研究所所长组织所有参加设计类课程的教师集体评价,评价办法由研究所自行制定)。
2)教师设计类课程学年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得分每学年末,学院将每位教师两学期的各门设计类课程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数据从高到低排序,按高分高加权的比例计算加权和。
教师担任多门课程教学的,最多选取得分较高的5门进行加权,得到教学的学年课程教学效果评价得分。
加权比例系数与表1同。
四、评价结果教师课堂教学效果分两大类教师评价:非设计类课程教师(不担任设计类课程)和设计类课程教师1、非设计类课程教师学年课堂教学效果评价按所有非设计类课程教师学年课堂教学效果评价得分排序,排名前20%评价为A,排名前60%~20%评价为B。
高校成果奖宁波市第六届高校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

高校成果奖宁波市第六届高校教学成果奖获奖
项目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宁波市第六届高校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公示
??? 根据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宁波市教学成果奖励办法的通知》(甬政发〔1998〕127号)精神,经个人申报、学校推荐、市高校教学成果奖评审委员会专家评审、市教育局审核,拟确定宁波市第五届高校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6项,二等奖24项,三等奖21项,予以公示。
现就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 1、在公示期限内,任何部门、单位、学校和个人对公示的教学成果的权属等问题有异议,均可来人、来电、来信向宁波市教育局反映。
??? 2、反映情况要实事求是,有明确的具体内容,反对借机诽谤诬告。
为便于调查核实,来信请署名、来电请说明真实身份及联系电话(对提出异议的单位和个人予以保密)。
??? 3、本公示时间为一周(五个工作日),从 2009年3月9日起到2009年3月 15日止。
??? 4、联系地址及受理电话:
??? 地址:宁波市解放北路91号,邮政编码:315000
??????????????????????????????????????????????????????????? 二○○九年三月九日
宁波市第六届高校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
一等奖(16项)
二等奖(24项)
三等奖(21项)
?。
关于对我校获得国家级市级和校级教学成果奖项目给予表彰和奖励的决定

交大“2010”114号关于对我校获得国家级市级和校级教学成果奖项目给予表彰和奖励的决定校属各单位:根据教育部《关于批准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的决定》(教高“2009”12号)、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第三届重庆市教学成果的决定》(渝府发“2009”28号),我校许锡宾等申报的‚‘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教学改革、创新与实践‛项目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刘伦等申报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互动,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等12个项目分别获得重庆市教学成果一、二、三等奖,刘元丰等申报的‚面向海洋,兼顾内河,培养高素质航运人才的研究与实践‛等58个项目分别获得校级教学成果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和优秀奖。
为表彰先进,鼓励广大师生员工更加积极地投身学校建设和发展,经学校研究,决定对参与完成教学成果工作并做出贡献的主要完成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开展教学成果奖励活动是党和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举措,是对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成果的检阅和展示,是党和国家重视教学工作的重要体现。
我校这次获奖的项目是全校教职工在教学工作本职岗位上,秉承学校优良办学传统,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经过多年艰苦努力所获得的创造性成果,充分体现了近年来我校在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等工作中取得的突出成就,将对我校继续加强教学工作,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全校各单位和广大师生员工要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紧密结合学校发展目标和办学定位,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总结经验,发扬成绩,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工作,全方位深化改革,努力培养和造就更多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的高质量专门人才,为全面推进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而努力。
附件:1.我校获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奖励名单2.我校获第三届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奖励名单3.2008年重庆交通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励名单二○一○年六月七日主题词:教学成果奖表彰决定重庆交通大学党政办公室2010年6月8日印发附件1:我校获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奖励名单附件2:我校获第三届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奖励名单附件3:2008年重庆交通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励名单。
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公布2011~2012年度宁波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获奖名单的通知

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公布2011~2012年度宁波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获奖名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宁波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3.12.13•【字号】甬政办发[2013]260号•【施行日期】2013.12.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研究与科研基地正文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公布2011~2012年度宁波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获奖名单的通知(甬政办发〔2013〕260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及部省属驻甬各单位:经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评审委员会评审,并报市政府同意,评出2011~2012年度宁波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共75篇,其中一等奖5篇、二等奖20篇、三等奖50篇。
现将获奖论文名单予以公布。
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3年12月13日2011~2012年度宁波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获奖名单一等奖(5篇)1.采用有机硅功能化修饰制备高分离性能的ZIF-90膜黄爱生王南翼孔春龙J.Caro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2.对两个耳科诊疗中心的440名听力受损的中国汉族儿童的线粒体12S rRNA 突变频谱分析沈志森郑静陈波蓓彭光华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3.加兰他明抑制海洛因长期戒断大鼠线索诱导的觅药行为刘惠芬赖苗军周新朱华强周文华宁波市微循环与莨菪类药研究所4.纳米混合电路单元映射的综合优化方法夏银水储葛飞William Hung 王伦耀X Song 宁波大学5.原位X射线研究锂离子电池钒酸锂正极材料的动力学机制舒杰水淼徐丹任元龙王冬杰宁波大学二等奖(20篇)1.杨梅果实提取物对DMH诱发SD鼠大肠癌的抑制作用研究杨震峰曹士锋郑永华浙江万里学院2.血清生长激素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关系:一项横断面研究徐磊徐承富虞朝辉缪敏张雪群宁波市第一医院3.氧化物基阻变存储器中的电导量子化行为朱小健苏文静刘宜伟胡本林潘亮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4.一种具有优异的转变参数一致性的掺杂聚西弗碱多态存储器胡本林朱小健陈欣欣潘亮彭姗姗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5.香鱼抗菌肽cathelicidin的克隆和特征分析陆新江陈炯黄左安史雨红吕技能宁波大学6、求解广义Black-Scholes方程的稳健和精确的有限差分策略岑仲迪乐安波浙江万里学院7.高性能磷酸锰锂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形貌可控合成与改性研究秦志鸿周旭峰夏永高唐长林刘兆平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8.认知无线电中基于协方差的频谱感知方法性能研究金明李有明Heung-Gy宁波大学9.p型6H-SiC纳米线的压阻特性高凤梅郑金桔尉国栋杨为佑宁波工程学院10.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用等离子体聚合质子交换膜的合成与优化蒋仲庆蒋仲杰孟月东宁波工程学院11.一种基于相对距离的异常轨迹挖掘算法刘良旭乔少杰张永平胡劲松宁波工程学院12.具有重金属去毒活性的枝吻纽虫铁蛋白基因的研究李成华李振李晔周君张春丹宁波大学13.软土地基海堤沉降的有限元模拟金德钢宁波市水利水电规划设计研究院14.黄山栾树裂皮病和病原鉴定王志龙王国良谭志文何月秋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15.固本防惊汤预防小儿高热惊厥复发的疗效观董幼祺董继业郑含笑宁波市中医院16.宁波市2008-2011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与病原学特征研究倪红霞易波殷建华方挺贺天锋宁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7.封闭IL-33信号抑制C57BL/6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的发生发展李明才李燕柳晓金高雪明王亚清宁波大学18.心脏复苏后亚低温治疗不同持续时间的疗效比较叶森翁赢伦孙士杰陈威吴萧博余姚市人民医院19.Jagged1 高表达预示肾细胞癌不良预后吴科荣许乐张立林宗明侯君宁波市第一医院20.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策略研究--基于企业家社会资本的视角姜卫韬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三等奖(50篇)1.基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战略规划--以宁波为例赵伟郑声轩鲍维科朱青荣赵艳莉宁波市城乡规划研究中心2.W-Cu-BTC的路易斯碱杂化金属中心对CO2的催化活化研究张秋菊曹鲁杰李白海陈亮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3.高灵敏分子印迹固相萃取-电化学发光联用技术测定鱼中孔雀石绿残留郭智勇盖盼盼郝婷婷段静王邃宁波大学4.锂离子电池二氧化钛/石墨烯纳米复合负极材料的可控制备辛星周旭峰吴敬华姚霞银刘兆平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5.用支持向量机方法做登陆热带气旋站点大风预报钱燕珍孙军波余晖陈佩燕宁波市气象台6.不同微观表面壳聚糖膜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长和繁殖的影响杨菊林刘爱明周长忍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7.岩藻多糖对酪氨酸酶的影响:分子动力学计算机模拟和抑制动力学研究王志江斯越秀Sangho Oh Jun-Mo Yang 尹尚军浙江万里学院8.二维非线性Sine-Gordon方程的无网络格kp-Ritz方法程荣军K.M.Liew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9.基于具有平衡性电子、空穴迁移率的SnO薄膜晶体管的双极性反相器梁凌燕曹鸿涛陈晓波刘志敏诸葛飞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10.ZnO中浅受主的设计段香梅Cstampfl Mbilek McKenzie SW Wei 宁波大学11.一种构造化工过程被控变量的新方法叶凌箭李英道宋执环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12.活性炭对模拟燃煤烟气中元素汞的化学吸附胡长兴周劲松骆仲泱岑可法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13.不同户型居住建筑节能设计优化研究姚健宁波大学14.基于基因技术的羊绒羊毛纤维定性鉴别方法金美菊阮勇李翔石东亮叶凌宁波市纤维检验所15.反尖晶石正极材料LiNiVO4和LiCoVO4中氧化还原反应所致的电子结构变化和能量传输的第一性原理研究陈珍莲黎军张志勇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16.高效可湿法加工单层磷光黄光铱配合物的电致磷光器件欧阳新华陈董成曾水明张兴业苏仕健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17.包含零折射率手征介质芯四层平板波导中的导模董建峰李杰杨方清宁波大学18.用于H.264/AVC视频认证的新颖水印方案徐达文王让定王继成宁波工程学院19.钇含量对Mg-xY-1.5LPC-0.4Zr合金的时效硬化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王军聂景江王荣徐永东朱秀荣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宁波分院20.基于扫掠圆并行计算二维Voronoi 图辛士庆Xiaoning Wang Jiazhi Xia Wolfgang Mueller-Wittig 王国瑾宁波大学21.控规“控制单元”视角下的规划设计条件编制探讨刘慧军张磊季贤昌信丽萍宁波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一所22.汽车螺纹联接件预紧力的优化设计章伊华侯培海宁波大红鹰学院汽车CAE应用技术研究所23.FPC用耐高温保护膜PSA胶带的研制柳彬彬向如亭吕红李永胜杨春强宁波大榭开发区综研化学技术研发中心24.再生细集料对水泥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孙家瑛车乘乘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25.一种领域适应核学习框架陶剑文Chung Fula 王士同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26.超级杂交稻甬优12高产群体结构分析及节能高效栽培技术黄根元李方勇张求军陈燕华林百合象山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27.具有纤维素性渗出病变的鸭和鹅大肠杆菌耐药性分析陆新浩赵志伟刘鸿黄志勇吴勇余姚市禽畜病防治研究所28.具有脂多糖结合和革兰氏阴性菌凝菌活性的海湾扇贝凝集素母昌考宋小燕赵建民王玲玲邱丽梅宁波大学29.泥蚶血红蛋白基因Tg-HbI克隆和抗菌免疫研究包永波汪青林志华浙江万里学院30.水产养殖动物细菌性疾病病原检测的基因芯片技术的建立史雨红陈炯李长红陆新江张德民宁波大学31.毛竹笋不溶性膳食纤维含量中红外光谱检测方法研究余心杰刘康生于欣吴迪何勇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32.渔山岛岩石相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物种多样性焦海峰彭小明尤仲杰施慧雄楼志军宁波大学33.10个山茶岛屿天然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分析林立胡仲义李纪元祝志勇倪穗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34.加温促成栽培“上野”温州蜜柑物候期与品质变化特征研究陈子敏陈俊伟徐红霞徐阳杨荣曦象山县林业特产技术推广中心35.三维超声在筛查新生儿发育性髋关节异常中的探索性应用潘群艳马苏亚严桂梅谢晓红宁波市镇海龙赛医院36.三种下颈椎经关节螺钉植入技术的比较研究赵刘军徐荣明马维虎蒋伟宇刘观燚宁波市第六医院T基因多态性对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影响及其潜在的临床应用高树贵胡珍玉成佳周文华徐永明宁波市康宁医院38.G蛋白偶联受体30通过EGFR/Akt/β-Catenin 信号途径调控雌激素诱导的原始生殖细胞的增殖葛楚天于敏莉张才乔浙江万里学院39.胆胃散袋泡剂抗体内外血小板聚集的实验研究俞承烈寿旗扬朱广亚周卫民余国友余姚市第三人民医院40.氨基功能化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在GC-MS/MS检测卷心菜中多种农药残留中的应用赵永纲沈昊宇施家威陈晓红宁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41.超声双重造影在预测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薛念余黄品同Wilbert S.ARONOW 王宗敏Chandra K.Nair宁波市第一医院42.尿肾损伤分子1、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和白细胞介素18联合检测在造影剂肾损伤早期诊断中的作用罗群周芳芳兰凯吴灵萍柴凌雄宁波市第二医院43.数字化解剖方法定位小腿穿支研究魏鹏马亮亮方叶冬夏伟芝丁茂超宁波市第六医院44.浙江省东部地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阿德福韦酯相关位点病毒变异的临床特征分析胡爱荣蒋素文李玲丁世雄胡耀仁宁波市第二医院45.一种新型的磁性纳米吸附剂及在葡萄酒非法添加物快速分析中的应用研究陈晓红赵永纲沈昊宇宁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46.剖宫产瘢痕妊娠并发大出血的处理邵华江XXX婷徐丽萍杨秀儿苏雪峰余姚市人民医院47.36例膀胱肿瘤尿流改道腹壁造口患者的出院后护理干预王卫红费素定杨金儿戴丽丽宁波市第一医院48.基质金属蛋白酶-2及其抑制剂-2在尿毒症患者桡动脉中膜的表达单爱琴周参新何永平冯为盛陈鲧宁波市鄞州人民医院49.加快宁波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若干思考何国强宁波市国土资源局50.国际援助在我国地方上的表现:世界银行慈溪湿地项目案例研究Tan-Mullins 陈广隶宁波诺丁汉大学。
院级或院级以上教学成果奖励汇总表

科研部
2007
64.
学院首届教学成果二等奖
职业导向型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孙笑侠方洁李燕霞袁继红邵亚萍徐何生夏伟蔡萍琴侯圣梅
法学院
2007
65.
学院首届教学成果二等奖
法学教育情境模式
方洁
法学院
2007
66.
学院首届教学成果二等奖
建筑设计类课程教学体系改革与实践
田轶威王玥应小宇徐颖曾立
学院首届教学成果一等奖
国际化合作办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石瑛傅年烽虞镇国吴奕立何敏
商学院
2007
56.
学院首届教学成果一等奖
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211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王泽兵杨起帆柳俊冯树椿刘明睿
计算学院
2007
57.
学院首届教学成果一等奖
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庄华洁周金其陈建 徐慧萍黄素芬
计算学院
2007
70.
学院首届教学成果二等奖
本科应用型人才教学计划的构建
黄素芬金茹胡毓宁黄键耿周金其
教务部
2007
71.
学院首届教学成果二等奖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学分制管理的研究与实践
陈锋陈跃如王利彩付红初朱苏青
教务部
2007
72.
学院首届教学成果二等奖
电子商务实验教学模式改革
蒋文杰
商学院
2007
73.
龚惠香、褚建柯、徐晓敏、冯敏、周笑平
法学院
2012
44.
学院首届教学成果一等奖
从校园记者、社会实习记者到社会记者的培养链的探索与实践
王玉生张梦新张兰欣金月成黄先义
XX工程学院校级教学成果奖评审结果.doc

胡玢姜蓓蓓
三等奖
2:2015年度湖南工程学院推荐参加省级教学成果奖成果
序号
成果名称
成果主要完成人姓名
推荐类别
1
理念引领,模式创新,机制保障
——地方院校应用型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易 兵曾永卫李靖 邓奕刘国荣
普通教育
2
管理类专业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易伟义余博 卢明纯
段超群谭龙华
胡竟湘宁立伟 关跃奇
傅彩明钟定清
一等奖
基于语料库的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研究与实践
王家义杨永和 刘向红
罗胜杰刘 青
二等奖
5
社会性别视野下大学女生体育课程设置的研究与实践
倪湘宏杨洁唐炼
刘娟妮向 磊
二等奖
6
依托创新训练中心建设,构建立体式创新训练系统,提高电类专业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
黄望军李延平 曾志刚
郭照南孙 静
刘洞波何宏胡瑛
肖鹏屈喜龙
三等奖
11
艺术设计专业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胡 翔田蓉辉高淑君
彭莉王亚男
三等奖
12
应用型本科院校经济类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徐运保曾贵王超
周娉陈辉民
三等奖
13
基于web3。0的自组织协作学习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唐志航王迎旭 刘洞波
胡瑛余 博
三等奖
14
“卓越计划”背景下大学英语词汇元认知教学策略实证研究—-基于SBI视角
二等奖
7
成人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和实践
陈大学唐勇奇夏平
杨继明郭 智
二等奖
8
“多尺度"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2012年教学成果奖一览表
序号
单位
成果名称
完成人
获奖等级
1
外语学院
“用声音叙事”:形成“实践共同体”的英语专业实践教学范例
蔡亮、庞继贤、喻旭燕、陆莺、张静燕
一等奖
2
信息学院
“四维一体”渐进式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马修水、何小其、钟伟红、关宏伟、吴飞青、裘君、鲍建宇、王媛媛
10
管理学院
专业教育和素质拓展融合下的营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疏礼兵、周国红、王惠珍、刘艳彬、刘世峰
11
信息学院
与学科共生的电类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吴飞青、杨慧梅、俞恩军、吴成玉、裘君
12
信息学院
构建“多层次、目标驱动”课外实践平台、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汪诚波、陈根浪、刘仰光、蔡明伦、肖辉
3
传媒学院
新闻实践教育的创新探索
刘建民、王军伟、聂晶磊、王仁忠、徐艳蕊
4
机能学院
以“C4”为核心的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模式与实践能力建设
贾志欣、楼应侯、张学昌、刘文、吴红兵
5
机能学院
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包装机械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
高德、张炜、白剑宇、裴磊、周建伟
6
法律系
法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晁秀棠、韩缨、蒋奋、王辉、王骏
7土建学院依托来自构设计竞赛平台,培养土建类大学生“3C”能力
彭卫、査支祥、方鹏飞、徐浩峰、王建新
二等奖
8
传媒学院
广告A计划——广告专业实践教学创新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季爱娟、胡晓梅、徐静、张莹、孟圆圆、陈雪军
9
信息学院
基于任务激励的实践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刘启玉、于欣、范良忠、卢焕达、余心杰
13
土建学院
基于项目思维的工程估价
课程体系建设
李立新、蒋园园、吴萍、毛荣一、沈建生
14
机能学院
创新理论为先导、应用实践为抓手——机械专业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沈萌红、黄方平、张惠娣、张美琴、钱孝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