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中的词语词性分类共25页

合集下载

汉语中的词语词性分类

汉语中的词语词性分类

• 指示代词:这、那、这儿、这里、那儿、那里、这会儿、那会儿、这些、这么些、
那些、那么些、这么、这样、这么样、那么、那样、那么样、这么、那么
• 虚词分为:介词、连词、助词
(一)介词的用法 1、对、对于、关于 (1)“对、对于”用来介绍动作的对象及有关的人或物,大多可通用. “对”的意义更广泛,还有“向”、“对待”的意思. “对、对于”运用时常见的错误是主客体颠倒. (2)“关于”表关涉,“对于”指对象. “关于”组成的介词短语只能位于主语前,“对于”组成的介词短语位于主语前后均 可. • “关于”组成的介词短语可作标题,“对于”组成的介词短语不能. • • • • • • •
• (四)数词 • 数词是表示数目和次序的词。表示数目多少的叫基数词。 • 如“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亿、零”。 • 表示次序先后的叫序数词。如“第一、第二、第三”等等。 • 此外还有倍数、分数、概数。 • 倍数是由数词加量词“倍”构成,如“一倍、五倍、十倍”。
• 分数常用固定词组表示。格式是“几分之几”。
• (三)形容词 • 形容词是表示人和事物的形状、性质或表示动作、行为的性质状态的词。
• 例如: • 表性质的:好、坏、伟大、勇敢、优秀、聪明、老实、鲁莽、大方、软、硬、苦、甜、 冷、热、坚固、平常
• 表形状的:长、短、大、小、粗、细、红、绿、平坦、整齐、雪白、笔直、绿油油、 血淋淋、骨碌碌、黑不溜秋 • 表状态的:快、慢、生动、熟练、轻松、清楚、马虎、干脆 • 表数量的:许多、好些、全部、全、整、多、少
们”。第一人称指听话的-方,单数用“你”,敬称用“您”;复数用“你们”,
敬称用“您几位”、“您诸位”。第三人称指说话和听话以外的第三方,一单数用 “他、她、它”,复数加“们”,“它”不指人而指物。 • “我们”和“咱们”的用法并不完全一样。“咱们”一定包括说话人和听话人的双 方,可以称为“包括式”,“我们”和“咱们”在同一场合出现,“我们”只包括 说话人在内的若干人,排除听话人,可称为“排除式”。 • 例如几位客人向主人告别时说:“我们走了,咱们再见吧。”但是,普通话“我们” 可以是“排除式”,也可是“包括式”。

汉语词性分类(课堂PPT)

汉语词性分类(课堂PPT)
(单纯的) 以上、以前、以东、上边、上面、东边、 西边、里头、外头、中间(合成的)
4
• (二)动词
• 动词是表示行为、动作、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等的 词。例如:
• 表示行为动作:走、坐、听、看、批评、宣传、保 卫、学习、研究、进行、开始、停止、禁止
• 表示存在消失变化:存在、在、有、等于、发生、 演变、发展、生长、死亡、消灭
回去,开去、过去
5
• 动词的语法特点: • 1.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表示“动作短暂”
或“尝试”的意思,是时态的表示法。 • 单音节动词重叠形式是:AA • 看——看看 想——想想 • 试——试试 讲——讲讲 • 双音节动词重叠形式是:ABAB • 学习——学习学习 批评——批评批评 • 讨论——讨论讨论 休息——休息休息
• 第三人称指说话和听话以外的第三方,一单数用 “他、她、它”,复数加“们”,“它”不指人而17
• “我们”和“咱们”的用法并不完全一样。“咱们” 一定包括说话人和听话人的双方,可以称为“包括 式”,“我们”和“咱们”在同一场合出现,“我 们”只包括说话人在内的若干人,排除听话人,可 称为“排除式”。例如几位客人向主人告别时说: “我们走了,咱们再见吧。”但是,普通话“我们” 可以是“排除式”,也可是“包括式”。例如:
• 重叠后一般表示程度加深。用在名词前表示程度适中,兼带 有爱称的感情色彩。如“高高的个子”、“红红的脸”。 10
• 3.形容词不能带宾语。“端正、纯洁、坚 定、健全、壮大、活跃、严格、丰富”等 是形容词又是动词,“端正态度”是使态 度端正的意思,“丰富文娱生活”是使文 娱生活丰富的意思。这里的“端正、丰富” 是动词。“直着身子”、“红着”、“花 了眼”中的“直”、“红”、“花”表示 事物存在某种状态,也应看作动词。

汉语词性分类汉语词性分类大全及介绍

汉语词性分类汉语词性分类大全及介绍

汉语词性分类一、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代词.(-)名词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词。

例如:指人的:鲁迅、农民、工人、作家、老师、学生指物的:日、风、山、马、稻子、飞机、原子、计算机、车辆、纸张、道德、法律、文化表时间的:春天、明年、早晨、星期天、现在、刚才表处所的:马来西亚、北京、凯旋门、大庆、亚洲表方位的:上、下、前、左、右、东、南、内、外(单纯的)以上、以前、以东、上边、上面、东边、西边、里头、外头、中间(合成的)(二)动词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等的词。

例如:表示动作行为:走、坐、听、看、批评、宣传、保卫、学习、研究、进行、开始、停止、禁止表示存在变化消失:存在、在、有、等于、发生、演变、发展、生长、死亡、消灭表示心理活动:爱、恨、伯、想念、打算、喜欢、希望、害伯、担心、讨厌表示判断:是表示可能意愿必要(助动词):能、能够、会、可以、愿、愿意、肯、敢、要、应当、应该、配、值得表示趋向(趋向动词):上、下、进、出、回、开、过、起、来、上来、下来、进来、出来、回来、开来、过来、起来、去、上去、下去、进去、出主、回去,开去、过去动词的语法特点:1.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表示“动作短暂”或“尝试”的意思,是时态的表示法。

单音节动词重叠形式是:AA看——看看想——想想试——试试讲——讲讲双音节动词重叠形式是:ABAB学习——学习学习批评——批评批评讨论——讨论讨论休息——休息休息动词比较复杂,有的需要加以说明。

1.动词“是”I. “是”用在名词前边是动词,这种“是”常常表示主语“等于什么”或“属于什么”。

例如“鲁迅就是周树人”、“牛是反刍动物”、“他是个开车的”、“是他救了我”;此外,“这一年,人家都是丰年,我是歉年,收完秋就没吃的了”等里面的“是”仍是动词,作谓语。

II. “是”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肯定,含有“的确”、“实在”的意思,可以看作语气副词,作状语,例如“我〔是〕懂了”、“他〔是〕勇敢”、“这样做〔是〕好”。

汉语的词汇分类

汉语的词汇分类

汉语的词汇分类一、实词。

1. 名词(míng cí)- 定义:表示人、事物、地点、抽象概念等的名称。

- 示例:- 表示人的名词:“学生(xué shēng)”“老师(lǎo shī)”。

- 表示事物的名词:“书(shū)”“桌子(zhuō zi)”。

- 表示地点的名词:“北京(běi jīng)”“学校(xué xiào)”。

- 表示抽象概念的名词:“思想(sī xiǎng)”“友谊(yǒu yì)”。

- 词性特点:可以作主语、宾语、定语等。

例如“学生学习。

”(“学生”作主语);“我喜欢这本书。

”(“书”作宾语);“学校的操场很大。

”(“学校”作定语)。

2. 动词(dòng cí)- 定义: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存在变化等。

- 示例:- 表示动作行为的动词:“跑(pǎo)”“跳(tiào)”“写(xiě)”。

- 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喜欢(xǐ huān)”“讨厌(tǎo yàn)”“想念(xiǎng niàn)”。

- 表示存在变化的动词:“是(shì)”“有(yǒu)”“变成(biànchéng)”。

- 词性特点:能作谓语,多数能带宾语。

如“他跑了。

”(“跑”作谓语);“我喜欢音乐。

”(“喜欢”作谓语,“音乐”作宾语)。

3. 形容词(xíng róng cí)- 定义: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状态等。

- 示例:- 表示形状的形容词:“大(dà)”“小(xiǎo)”“高(gāo)”“矮(ǎi)”。

- 表示性质的形容词:“好(hǎo)”“坏(huài)”“聪明(cōngmíng)”“愚蠢(yú chǔn)”。

- 表示状态的形容词:“快(kuài)”“慢(màn)”“高兴(gāo xìng)”“难过(nán guò)”。

汉语词性分类汉语词性分类大全及介绍

汉语词性分类汉语词性分类大全及介绍

汉语词性分类一、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代词.(-)名词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词。

例如:指人的:鲁迅、农民、工人、作家、老师、学生指物的:日、风、山、马、稻子、飞机、原子、计算机、车辆、纸张、道德、法律、文化表时间的:春天、明年、早晨、星期天、现在、刚才表处所的:马来西亚、北京、凯旋门、大庆、亚洲表方位的:上、下、前、左、右、东、南、内、外(单纯的)以上、以前、以东、上边、上面、东边、西边、里头、外头、中间(合成的)(二)动词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等的词。

例如:表示动作行为:走、坐、听、看、批评、宣传、保卫、学习、研究、进行、开始、停止、禁止表示存在变化消失:存在、在、有、等于、发生、演变、发展、生长、死亡、消灭表示心理活动:爱、恨、伯、想念、打算、喜欢、希望、害伯、担心、讨厌表示判断:是表示可能意愿必要(助动词):能、能够、会、可以、愿、愿意、肯、敢、要、应当、应该、配、值得表示趋向(趋向动词):上、下、进、出、回、开、过、起、来、上来、下来、进来、出来、回来、开来、过来、起来、去、上去、下去、进去、出主、回去,开去、过去动词的语法特点:1.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表示“动作短暂”或“尝试”的意思,是时态的表示法。

单音节动词重叠形式是:AA看——看看想——想想试——试试讲——讲讲双音节动词重叠形式是:ABAB学习——学习学习批评——批评批评讨论——讨论讨论休息——休息休息动词比较复杂,有的需要加以说明。

1.动词“是”I. “是”用在名词前边是动词,这种“是”常常表示主语“等于什么”或“属于什么”。

例如“鲁迅就是周树人”、“牛是反刍动物”、“他是个开车的”、“是他救了我”;此外,“这一年,人家都是丰年,我是歉年,收完秋就没吃的了”等里面的“是”仍是动词,作谓语。

II. “是”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肯定,含有“的确”、“实在”的意思,可以看作语气副词,作状语,例如“我〔是〕懂了”、“他〔是〕勇敢”、“这样做〔是〕好”。

汉语词性分类汉语词性分类大全及介绍

汉语词性分类汉语词性分类大全及介绍

汉语词性分类一、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代词.(-)名词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词。

例如:指人的:鲁迅、农民、工人、作家、老师、学生指物的:日、风、山、马、稻子、飞机、原子、计算机、车辆、纸张、道德、法律、文化表时间的:春天、明年、早晨、星期天、现在、刚才表处所的:马来西亚、北京、凯旋门、大庆、亚洲表方位的:上、下、前、左、右、东、南、内、外(单纯的)以上、以前、以东、上边、上面、东边、西边、里头、外头、中间(合成的)(二)动词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等的词。

例如:表示动作行为:走、坐、听、看、批评、宣传、保卫、学习、研究、进行、开始、停止、禁止表示存在变化消失:存在、在、有、等于、发生、演变、发展、生长、死亡、消灭表示心理活动:爱、恨、伯、想念、打算、喜欢、希望、害伯、担心、讨厌表示判断:是表示可能意愿必要(助动词):能、能够、会、可以、愿、愿意、肯、敢、要、应当、应该、配、值得表示趋向(趋向动词):上、下、进、出、回、开、过、起、来、上来、下来、进来、出来、回来、开来、过来、起来、去、上去、下去、进去、出主、回去,开去、过去动词的语法特点:1.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表示“动作短暂”或“尝试”的意思,是时态的表示法。

单音节动词重叠形式是:AA看——看看想——想想试——试试讲——讲讲双音节动词重叠形式是:ABAB学习——学习学习批评——批评批评讨论——讨论讨论休息——休息休息动词比较复杂,有的需要加以说明。

1.动词“是”I. “是”用在名词前边是动词,这种“是”常常表示主语“等于什么”或“属于什么”。

例如“鲁迅就是周树人”、“牛是反刍动物”、“他是个开车的”、“是他救了我”;此外,“这一年,人家都是丰年,我是歉年,收完秋就没吃的了”等里面的“是”仍是动词,作谓语。

II. “是”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肯定,含有“的确”、“实在”的意思,可以看作语气副词,作状语,例如“我〔是〕懂了”、“他〔是〕勇敢”、“这样做〔是〕好”。

汉语词性分类

汉语词性分类

一般由:名词、代词、形容词充当。
例如: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
我的书在桌子上。
状语:修饰或者限定动词或形容词,表示动作、形态、方位、处所,一般和“地”连用。
一般由:形容词、副词和表示时间、方位、处所的名词充当
例如:他愉快地接受了任务。
他昨天离开了。
在河边,我遇见了他。
补语:动词或者形容词后的连带成分,起补充说明作用,通常在“得”的后面
处所名词:马来西亚、北京、凯旋门、大庆、亚洲
方位名词:上、下、前、左、右、东、南、内、外(单纯的) 以上、以前、以东、上边、上面、东边、西边、里头、外头、中间(合成的)
(二)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等的词。
例如: 表动作行为:走、坐、听、看、批评、宣传、保卫 表存在、变化、消失:存在、有、发生、发展、生长、消灭 表心理活动:爱、怕、想念、希望、害怕、担心、讨厌 表判断:是 表可能、意愿、必要(助动词):能、能够、会、可以 表趋向(趋向动词):上、下、进、出、回、开、过、起、来、上来、下来、进来、出来、回来、开来、
(六)拟声词——用来摹拟事物发出的声音的词。
例如: 嗡嗡、哗啦啦、当当当、潺潺、叭叭、砰、呜、吱吱、咪呜
语法成分
汉语的语法成分: 主语、谓语、宾语 定语、状语、补语
主语:谓语的陈诉对象,说明的是“什么人”或者“什么事物”。
一般由:名词、代词、动词性短语、形容词充当
例如:他出去买菜了 打篮球很好玩。 明天是星期天。 整齐比不整齐好。
(二)介词——用在词或词组前面,组成“介词(宾)结构”,作动词、形容词的附加成分
例如:在河边、为了你、按照路线等
表时间:从、自从、到、在、当、当着、于、趁、乘、随着、赶、临 表处所、方向的:从、自、往、朝、向、到、在、于、由、沿着、据、以、将、 就、凭、用、靠、

汉语词性分类

汉语词性分类

汉语词性分类一、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代词。

(-)名词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词。

例如:指人的:鲁迅、农民、工人、作家、老师、学生指物的:日、风、马、稻子、飞机、纸张、道德、法律、文化表时间的:春天、明年、早晨、星期天、现在、刚才表处所的:马来西亚、北京、凯旋门、大庆、亚洲表方位的:上、下、前、左、右、东、南、内、外(单纯的)以上、以前、以东、上边、上面、东边、西边、里头、外头、中间(合成的)(二)动词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等的词。

例如:表示动作行为:走、坐、听、看、批评、宣传、保卫、学习、研究、进行、开始、停止、禁止表示存在变化消失:存在、在、有、等于、发生、演变、发展、生长、死亡、消灭表示心理活动:爱、恨、伯、想念、打算、喜欢、希望、害伯、担心、讨厌表示判断:是表示可能意愿必要(助动词):能、能够、会、可以、愿、愿意、肯、敢、要、应当、应该、配、值得表示趋向(趋向动词):上、下、进、出、回、开、过、起、来、上来、下来、进来、出来、回来、开来、过来、起来、去、上去、下去、进去、出主、回去,开去、过去动词的语法特点:1.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表示“动作短暂”或“尝试”的意思,是时态的表示法。

单音节动词重叠形式是:AA看——看看想——想想试——试试讲——讲讲双音节动词重叠形式是:ABAB学习——学习学习批评——批评批评讨论——讨论讨论休息——休息休息动词比较复杂,有的需要加以说明。

1.动词“是”(1)“是”用在名词前边是动词,这种“是”常常表示主语“等于什么”或“属于什么”。

例如“鲁迅就是周树人”、“牛是反刍动物”、“他是个开车的”、“是他救了我”;此外,“这一年,人家都是丰年,我是歉年,收完秋就没吃的了”等里面的“是”仍是动词,作谓语。

(2)“是”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肯定,含有“的确”、“实在”的意思,可以看作语气副词,作状语,例如“我〔是〕懂了”、“他〔是〕勇敢”、“这样做〔是〕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