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汇报

合集下载

2024年重点学科建设计划任务书例文(二篇)

2024年重点学科建设计划任务书例文(二篇)

2024年重点学科建设计划任务书例文____人民医院重点学科建设三年规划一、重点学科建设原则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医疗卫生事业全面改革,医院面临着严峻挑战。

我院必须提高以技术含量为主的医疗服务质量,才能在激烈竞争中得到巩固和发展。

为了提高医院整体水平,体现医院特色,展示医院优势,必须坚持“科技兴院”方针,实施重点学科建设,运用先进科学技术提高医疗水平,增强科学研究能力和社会服务功能。

二、重点学科建设目标和内容重点学科建设目标。

使该学科学术水平(特别在某一专业方向)逐步达到市级重点学科乃至更高层次重点学科的水平,并带动医院相关学科的发展,从而整体提升医院的学科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水平,为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贮备和人才储备,成为本地区有特色、有影响或有竞争力的重点专业学科。

1、科学研究。

学科建设主要内容是明确疾病发病机制和提高诊疗水平,最终解决临床问题,应根据学科原有基础、现有优势、当前发展趋势及最有可能突破点等来选择主攻方向,要集中一个学科,不能有诸多突破口,必须从自身优势出发,选准研究方向,确保成效。

2、学科带头人:学科带头人是学科建设中的首要因素,应具备较高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较强的工作能力,能够指导本学科研究方向;同时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团结协作精神和良好的管理1 能力,在学科建设过程中造就一支整体素质好、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具有团结拼搏精神和甘于奉献精神的技术队伍。

学科带头人的主要工作目标。

⑴把握学科发展方向,制定学科建设规划,确定学科建设目标和重大科研项目;⑵培养学术接班人和建设学科技术骨干队伍;⑶疏通和开辟国内外学术交流和科技合作渠道;⑷通过各种渠道为学科建设筹措必要经费;⑸把握全局,积极发挥重点学科建设效益辐射作用。

三、重点学科建设管理1、完善制度。

通过学科建设,逐步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使学科建设达到科学化和规范化管理。

2、立项程序。

申报项目由学术专家组进行评审遴选,遴选指标包括学科带头人知名度、学科原有学术地位及学科人才梯队组成等。

重点学科建设总结报告 ppt课件

重点学科建设总结报告 ppt课件

2021/3/30
22
1) 重点学科建设不仅仅着眼于学科本 身,而是从全局出发,通过资源的调配, 理顺二级学科之间的结构关系,加强各 二级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协作,优化 各学科研究方向,促进各学科平衡发展;
2021/3/30
23
2)在重点学科建设中,发挥“创新团 队”的凝聚作用和带头作用,利用组合 优势,发扬团队精神,整合已有基础, 突出学科特色,营造学术气氛,带动青 年教师;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2021/3/30
4
一. 学科概况
2021/3/30
5
建筑学
一级学科 硕士Leabharlann 位授予权 北京市品牌专业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市级重点学科
建筑历史与理论 院级重点建设学科
建筑技术科学 院级重点建设学科
2021/3/30
26
2021/3/30
16
硬件设施与环境
2021/3/30
17
重点学科建设经费
用于研究生与本科生课程建设(请外籍教师) 更换了各公共教室的计算机设备 增添了模型设备、物理设备、计算机设备 增添了图书资料 购买了正版计算机软件 支持著作教材出版 支持教师参加国际学术活动
2021/3/30
18
三. 对外交流——作为对学科内
涵的催化和对外延的拓展
2021/3/30
19
多种交流形式
组织中德联合课程教学,师生大规模互访; 派出去——国家公派访问学者在柏林工业大学任客座 教师,参与教学全过程;公费派出澳大利亚墨尔本大 学双语教学培训 ; 请进来——聘请外籍客座教授,完整讲授一门专业理 论课或指导课程设计、毕业设计; 经常举办学术讲座、展览; 鼓励并资助教师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聘请国内资深建筑师任兼职研究生导师并制定了相应 管理制度

2武汉大学科研创新平台、团队与重大项目

2武汉大学科研创新平台、团队与重大项目
国家科技支撑方案
朱欣焰
遥感重点实验室
500
21
机载激光雷达和高光谱成像仪组合系统
国家科技支撑方案
马洪超
遥感学院
450
22
综合医院抑郁焦虑障碍的识别与防治策略研究
国家科技支撑方案
王高华
人民医院
300
23
城镇群地理国情可靠性动态监测关键技术研究
国家科技支撑方案
史文中
遥感学院
600
24
靶向抗神经胶质瘤BmKCT的临床前研究
吴雄斌
电信学院
1000
8
广域分米级实时精细定位系统技术
863方案
楼益栋
GPS中心
1500
9
红外检测仪研制及应用研究
国家科技支撑方案
吴琼水
电信学院
371
10
农业综合节水技术集成
国家科技支撑方案
黄介生
水电学院
580
11
机载传感器数据实时检测与监控系统
国家科技支撑方案
X顺义
遥感学院
441
12
资源三号卫星立体测图标准与标准研究
基金委重大仪器专项〔课题〕
龚威
遥感重点实验室
900
27
面向城区综合环境的无人驾驶车辆平台及关键技术研究
国家基金重大研究方案培育工程
肖世伦
遥感重点实验室
120
28
卵泡刺激素〔FSH〕对口腔颌面部骨丧失的作用
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工程
边专
口腔医院
260
29
XX大学化学基地
国家根底科学人才培养基金
程功臻
化学学院
400
30
XX大学地理科学理科基地

2024年大学学科建设工作总结范本(3篇)

2024年大学学科建设工作总结范本(3篇)

2024年大学学科建设工作总结范本一、工作回顾2024年,作为大学学科建设工作的关键一年,我们在学科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我们致力于推动学科建设取得新的突破,加强学科队伍建设,提升学科竞争力,培养高素质人才,助力学校实现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目标。

在学科建设方面,我们紧紧围绕学校的重点学科发展,制定了一系列的发展计划和措施。

我们聚焦学科发展需求,加强学科定位,明确学科发展目标和方向。

我们积极开展学科评估和调研工作,深入了解学科现状和问题,并针对性地制定措施,推动学科建设迈上新的台阶。

在学科队伍建设方面,我们注重引进和培养高水平学术人才。

我们组织了一系列的引才活动,吸引了一批优秀的学术人才加入我校。

同时,我们制定了学科团队建设方案,鼓励和支持学科团队的合作和创新,提升学科团队的整体能力。

在学科竞争力提升方面,我们注重提升学科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我们加强了学科的学术交流和合作,组织了一系列的学术会议和讲座,提升了学科的学术声誉和影响力。

同时,我们加强了学科的国际合作,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拓宽了学科的国际视野。

在人才培养方面,我们注重培养高素质人才。

我们加强了学科的课程建设,优化了课程设置,提高了课程质量。

我们加强了学科的实践教学,组织了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同时,我们加强了学科的导师制度建设,加大了对学生的指导力度,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存在的问题尽管我们在学科建设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加以解决。

首先,学科建设缺乏长远规划。

我们在学科建设过程中,缺乏长远发展的规划和布局,导致一些学科的发展受到了制约。

我们应该加强对学科的研究和认识,提出合理的发展战略和规划,为学科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其次,学科队伍建设存在一定的不足。

虽然我们已经引进了一批高水平学术人才,但在学科团队建设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强学科团队建设,提高团队的整体能力,促进团队的合作和创新。

重点学科情况汇报

重点学科情况汇报

重点学科情况汇报
近年来,我校在重点学科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不断提升学科实力,推动学校整体发展。

以下是我校重点学科情况的汇报:
首先,我们重点关注了数学、物理和化学等基础学科的建设。

学校加大了对这些学科的投入,提高了教师队伍的素质,引进了一批国内外优秀的学术带头人,加强了学科交叉融合,促进了学科间的合作与交流。

这些举措有效地提升了学科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

其次,我们注重了工程技术类学科的发展。

学校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加大了对工程技术类学科的支持力度,加强了校企合作,推动了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同时,学校还加强了对学生的实践教学,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此外,我们还重视了文学、历史、哲学等人文社科类学科的建设。

学校加强了对这些学科的人才培养和科研支持,推动了学科的国际化发展,提高了学科的学术声誉和影响力。

同时,学校还注重了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促进了人文社科类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合作与交流,推动了学科的综合发展。

总的来说,我校在重点学科的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意识到,学科建设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地努力。

我们将继续加大对重点学科的支持力度,加强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促进学科的综合发展,努力提升学科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为学校的整体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武汉大学 2018-2019 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武汉大学 2018-2019 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武汉大学2018-2019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武汉大学二〇一九年十二月武汉大学2018-2019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一、本科教育基本情况(一)人才培养目标武汉大学始终坚持以办人民满意的大学为宗旨,秉承“自强、弘毅、求是、拓新”的精神,以谋求人类福祉、推动社会进步、实现国家富强为己任,引领学术发展,以“创新、创造、创业”理念为核心,在长期的办学实践和教学文化建设过程中,形成了系统的融“人才培养为本,本科教育是根”的办学观、“以‘成人’教育统领‘成才’教育”的育人观、“厚基础、跨学科、鼓励创新和冒尖”的教学观、“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目的观、“激发教师教与学生学双重积极性”的动力观等“五观”为一体的本科人才培养思想体系,旨在培养具有坚定民族精神和开阔国际视野、强烈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人格健全、知识宽厚、能力全面,能够引领未来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的国家脊梁和领袖人才。

(二)本科专业设置情况武汉大学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特色明显。

学校设有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理学、工学、信息科学和医学6大学部,涵盖哲、经、法、教育、文、史、理、工、农、医、管理、艺术等12个学科门类,34个学院(系)、123个本科专业,还设有3所三级甲等附属医院。

截至2019年底,学校有一级国家重点学科 5个、二级国家重点学科17个,6个学科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46个一级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57个一级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42个博士后流动站。

学校有17个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并保持高速发展态势。

此外,学校拥有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2个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高端智库、9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5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还拥有7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0个国家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29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6 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12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科专业、2个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2个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以及14个国家级本科教学校外实践教育基地、7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0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和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武汉大学20个国家重点学科完全名单

武汉大学20个国家重点学科完全名单
157
227
120502情报学★
158
228
120503档案学
159
229
120599出版发行学◇B
160
230
120599信息资源管理◇B
另:
专业学位
1
法律硕士
2
工商管理硕士(MBA)
3
工程硕士
4
公共管理硕士(MPA)
5
临床医学硕士
6
口腔医学硕士
7
会计学硕士(MPACC)
8
在职人员高级工商管理硕士(EMBA)
19
020205产业经济学
17
20
020206国际贸易学
21
020209数量经济学
22
020299金融工程◇S
03法学
0301法学▲
18
23
030101法学理论
19
24
030102法律史
20
25
030103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21
26
030104刑法学
22
27
030105民商法学
23
28
030106诉讼法学
100706药理学
1008中药学
213
100800中药学◇S
12管理学
1201管理科学与工程▲
144
214
120100管理科学与工程
1202工商管理▲
145
215
120201会计学
146
216
120202企业管理
147
217
120203旅游管理
148
218
120204技术经济及管理
149
219

大学学科建设及实验室建设工作总结

大学学科建设及实验室建设工作总结

大学学科建设及实验室建设工作总结引言学科建设和实验室建设是大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教学、科研水平以及人才培养质量。

本年度,我们学院在学科建设和实验室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现将相关工作进行总结。

学科建设学科定位与规划我们学院明确了学科发展方向,制定了详细的学科建设规划。

通过整合资源,优化学科结构,我们学院的学科竞争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师资队伍建设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我们引进了多位高水平的教授和青年教师,同时加强了现有教师的培训和学术交流,提升了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

课程体系与教学改革我们对课程体系进行了优化,增加了多门与学科发展紧密相关的新课程。

同时,我们推行了教学改革,采用了案例教学、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提高了教学效果。

实验室建设实验室设施更新本年度,我们对实验室的设施进行了全面更新,引进了先进的实验设备和软件,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实验条件。

实验室管理与服务我们加强了实验室的管理和服务,制定了严格的实验室管理制度,提高了实验室的使用效率和安全性。

实验室开放与共享我们推动了实验室的开放与共享,鼓励跨学科、跨学院的合作,充分发挥了实验室的资源优势。

成果与影响教学成果通过学科建设和实验室建设,我们学院的教学成果显著。

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学生的就业率和升学率均有所提高。

科研成果我们的教师在科研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发表了多篇高水平的学术论文,获得了多项科研项目和奖励。

社会服务我们的学科建设和实验室建设也服务于社会,为地方经济发展和行业进步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人才培养。

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存在问题在学科建设和实验室建设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如部分学科方向的发展不够均衡,实验室的利用率有待提高等。

改进措施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计划采取以下措施:一是进一步优化学科结构,加强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二是提高实验室的开放度,鼓励更多的师生参与实验室的建设和使用。

结语学科建设和实验室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持续的努力和投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什么需要变化:研究变化了

面向问题 面向数字空间 基于模拟的研究 虚拟社区 决策支持
图书馆面临新的服务需求


多元化需求 远程需求 数字化需求 个性化 知识需求 全球化需求
图书馆的使命:信息能力总指数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国家信息能力 美国 日本 韩国 波兰 墨西哥 南非 巴西 印度 中国
图书馆职业面临新的信息使命




过去50年产生的科技数据相当于过去 5000年的总量 九五期间科学家用于获取科学数据经费 达240亿元。社会科学研究课题中约30% 经费用于书刊资料收集 科学数据共享产生的效益还比较低 网上中文信息资源仍然比例很低
图书馆面临新的服务环境:联结时 代
由模拟进入数字环境,图书馆收 藏功能受到挑战
图书馆物流

美国 中国
图书馆作为公众有价值的处所


世界每6个人中至少有1人是图书馆登记 用户 全球图书馆登记用户: 11亿人
全球人口总数62亿
我国公共图书馆总藏量



2002年公共图书馆累计总藏量达42628.3 万册 普通高校图书馆有一般图书72551.898万 册,电子图书1809.7765万片。中国科学 院图书馆系统拥有图书771万册 图书馆加大了电子资源采购的力度
其他信息行业的竞争导致图书馆 出现“去职业化”危险





数据库提供商 网络搜索服务提供 商业化数字图书馆 商业化的文献传递 负载广告的免费内容提供等等 这些市场力量正在与图书馆争夺用户资源 “知识资源数据库”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基本完整 收录了我国学术期刊 6642种,占我国同类期刊的93%,该总库 总文献量达2100多万篇,文献收全率达到99.9% 图书馆外包市场也在快速成长 其它信息职业与图书馆的竞争正在日益弱化图书馆的职业特性
新的信息使命挑战图书馆战略管 理

资源配置 文化与语言 如果图书馆不能担当这些使命,图书馆 就会成为信息时代的落伍者
图书馆面临新的服务环境:信息消 费者出现的新特征
自助 Self-service: moving to selfsufficiency 满足 Satisfaction 无缝 Seamlessness
读者更依赖通过网络获取信息, 图书馆面临边缘化的危险


2006年11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涉及8570名18-69岁 受访者的调查表明,电视是我国公众科技信息的最主要来源 (91.0%) 通过对六个国家3300人的调查,OCLC发现,有84%的用户使用 搜索引擎开始信息搜索,只有1%的人从图书馆网页上开始信息的 搜索 读者信息消费习惯的变化,挑战着图书馆的文献交流功能。仅仅 将图书馆看作信息中心,图书馆有边缘化的危险。

面临新的服务环境:他们在与图 书馆职业竞争读者


商业化的信息服务与图书馆争夺读者市 场 网络与图书馆争夺读者市场 信息技术改变了读者习惯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与图书馆职业争夺读者市场 (WWW Growth)
Google与图书馆争夺市场

Google Print for Libraries scan plan

网络与娱乐 市场化运作的数字图书馆 其他中介组织,如文献传递公司
与图书馆职业争夺读者市场



Econtent(ejournal, ebook) 零售书刊 新闻出版总署:目前中国网上中文文献 约占现有印刷文献的五分之二 正在成熟的外包业
政府信息公开的影响
异构环境

信息系统的异构 信息标准的不同 信息质量 信息选择





传统文献书目控制 网络文献则是立体、多维的网状结构,由节点、链、 网络组成 网络信息的权威度、客观性、时间性、完整性、可信 度难以保证 数字对象成为信息组织、存储、访问、管理的基本单 元(静态文档对象,流媒体对象,复合数字对象) 数字环境下信息获取,强调的是资源探索(resource discovery )(陈亚宁) 如果不采用新的信息组织方式,图书馆就与一般的信 息机构没有区别,图书馆面临被淡化的危险。
书刊垄断与成本增长图书馆服务 效益难以保证




1972年出版的《红楼梦》一本定价3.7元, 1996年出版的定价54元,2003年出版的达 68.5元 美国研究图书馆1998-99年与1985-86年期间相 比,用于期刊的采购费用比用于图书的采购费 用增加了2.7倍,但购买的品种则下降了6% ARL统计,2005年美国大学图书馆用于购买期 刊的费用与1986年相比,涨幅高达302%,平 均每份期刊涨幅为167% 经费短缺和价格上涨更进一步加剧了图书馆资 源的贫乏状态
全球数字信息分布很不均衡
G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ogle图书馆计划与-欧洲的反击 加速数字化欧洲图书馆的建设
图书馆职业的使命:应用信息技 术



图书馆天然担负着信息搜集、组织、保存、提 供利用的天然职能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共图书馆宣言,1994 信息资源正在由模拟形态转变为数字形态 全球数字化资源在快速增长 2006年Google可搜索80多亿网页超过10亿张 图片 没有任何一所图书馆可以收藏这些资源
文献结构由线性到多维,图书馆 面临淡化的危险
图书馆变革的趋势
陈传夫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2008年10月23日
要点

我们的职业传统 为什么要考虑变革? 图书馆变革趋势是什么?
图书馆职业的传统

3R(right time, right book, right user) 3C(collection, classification, cataloging)
图书馆职业传统

图书馆服务的价值 衡量图书馆服务效益
图书馆职业的传统

对社区的贡献 得到重视 馆员的价值
世界图书馆的收藏(OCLC)
全球图书馆员:69万人(OCLC)
图书馆职业服务的价值


衡量图书馆服务的价值的办法之一是用 支出回报分析法 地方税收投入1美元每个公共图书馆会向 图书馆客户提供收益约1-10美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