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D-模内转印工艺详解

合集下载

IMD工艺介绍

IMD工艺介绍

IML工艺介绍(本公司采用的工艺)一、IML的概念IMD(In-Mold Decoration)是一种在注塑模具内放置Film薄膜来装饰塑胶外观表面的新技术。

目前IMD有两种制造方法,一种是把印刷好的Film薄膜制作成循环滚筒卷状带,安装到注塑机和注塑模具内,象标签Label贴到前模面上全自动地循环带移动式的生产出来;即人称之为IMD(在模具内转印注塑)。

另一种是把Film薄膜(即PET片材)印刷好经过成型机Forming成型,再经过剪切后放置到注塑模具内生产出来的。

即称之为IML(在模具内贴膜注塑)。

此Film一般可分为三层:基材(一般是PET)、油墨层(INK)、胶合材料(多为一种特殊的粘合胶)。

当注塑完成后,通过粘合胶作用使Film和塑胶紧密结合融为一体,由于本身正表面覆耐磨保护膜的PET在最外层,有耐磨和耐刮伤的作用,其表面硬度可达到3H,而且会越摸越亮。

其中注塑材料多为PC、PMMA、ABS等。

注:此工艺其产品的断层结构为:PET片材 +油墨层+塑胶层二、IML的工艺工序裁料---平面印刷---油墨干燥固定---贴保护膜---冲定位孔---热成型---剪切外围形状---材料注塑成型。

工艺流程如下:1)裁料:把卷状的薄膜Film裁剪成已设计好尺寸的方形块,供印刷、成型工序用。

2)平面印刷:根据要求的图标、文字制造成菲林网,在裁剪好的薄膜 Film方形块上印刷图标、文字。

3)油墨干燥固定:把印刷好的薄膜Film方形放置在高温烤炉里干燥,目的是固定IML油墨。

4)贴保护膜:避免在冲定位孔工序时弄花已印刷好的薄膜Film表面,有时需贴上单层或双层保护膜。

5)冲定位孔:热成型的定位孔一定要冲准。

剪切工序的定位孔有时也要事先冲孔。

6)热成型(高压或铜模):把印刷好的薄膜加热后,用高压机或铜模在预热状态下成型。

7)剪切外围形状:把成型好的立体薄膜的废料剪切掉。

8)材料注塑:把成型后跟前模立体形状一模一样的薄膜放到前模上,注塑出IML成品。

IMD工艺详解

IMD工艺详解

光学片材在IML应用
技术特点:
光学片材与四色印刷结合
具有金属光泽,颜色和信赖性稳定.
5.IMD技术创新
5 .3 IML+光学片材技术:
光学片材在IML应用
技术特点:
光学片材与四色印刷结合
具有金属光泽,颜色和信赖性稳定.
5.IMD技术创新
5 .4 IML+四色印刷:
5.IMD技术创新
5 .4 IML+四色印刷:
1.IMD工艺简介
1.3 IMR的概念 :
IMR的中文名称:模内热转印 此工艺是将图案印刷在薄膜上,通过送膜机将膜片与塑模型腔贴合进行注塑,注塑后有图案的油墨层与薄膜分
离,油墨层留在塑件上而得到表面有装饰图案的塑件,在最终的产品表面是没有一层透明的保护膜,膜片只是生产 过程中的一个载体。但IMR的优势在于生产时的自动化程度高和大批量生产的成本较低。IMR的缺点:只适合平面 轻微弯曲表面装饰部品,R角需大于0.2度。另外新品开发周期长、开发费用高,图案颜色无法实现小批量灵活变 化也是IMR工艺无法克服的弱点,目前主要用在手机,笔记本电脑,空调等数码产品上。
5 .5 各种新技术的交叉运用
序 号
名称
工艺说明
直通率
优势
高清图片
UV压
纹片材 将UV压纹
⑷ 彩镀的 片材渐变色
渐变效 处理后光学

镀膜
55%
引入防伪技术, 结合高立体感 赋予金属渐变 绚感
5.IMD技术创新
5 .6 IML镜片+ A-cover技术
IML
IMD
Insidemoding
成本节约20%
同时减少了模具、设备、人力的投入
IML会便宜?

模内转印技术(IMD)

模内转印技术(IMD)

模内转印技术(IMD)整理所得:IMD(In—Mould-Decoration)它是指是把一个丝印有图案的FILM放到塑胶模具里进行注塑.此FLIM大致可分为三层,基材(一般为PET)INK(油墨)耐磨材料(多为一种特殊的胶)当注塑完成后,film和塑胶融为一体,耐磨材料在最外面,在手机显示屏多采用这种工艺,塑胶材料多为PC,PMMA,PBT等,它主要有耐磨和耐刮伤的作用.还有一种叫IML(IN—MOUld—Lable)技术,和IMD大致相同,只是注塑后flim就像冲压的料带一样拉出,只是将印刷图案转印到塑胶件上,又称模内转印 .IMD有两大类, 一类在注塑模腔里预置的是PC的,单片的。

另一类是PET的,链状的(很像电影胶片或印好没裁的方便面口袋)。

前者成品就MERGE了PC片,后者只把PET链上的油墨带走,但PET材料(链子,又称FOIL)不被MERGE 进零件。

前者因PC厚,只可用丝网印,所以效果较粗糙,如MOTOROLA的V66的前盾牌形状已经算是很精致了,后者因PET薄,可用胶版印,很细腻,尤其电镀和透明,金属及表面细腻纹理都很好,如MOTOROLA的V60的前电镀和黑色肌理效果。

其IMD其实是IN MOLDING DECORATION 的简称。

松下方煲上的控制面板就是典型的IMD,是把一个丝印好的PET薄膜放到注塑模具里进行注塑。

材料一般是PC、透明ABS、PMMA.注塑后薄膜和塑料结合为一体.一般来讲用IMD有两个背景原因,1, 有些效果用注塑是在难以模拟,比如胡桃木的汽车仪表板.2,在小片零件上集成几种效果很难,比如MOTO V60的前三角片,集中了电镀,透明,丝网印,但本身又要求精致,试想用真实电镀,透明片分别注塑再拼接基本很困难。

还有一种方法实现就是在模具阶段做零件表面皮纹(TEXTURE)时件外表面光滑,内表面用粗糙纹路,但对模具有要求,因为粗纹理拔模角大。

相關概念説明1、IMDIMD的英文全稱是:In-Mould-Decoration.示意圖如圖1,油墨先附著在Inlay上,通過注射塑膠料夾在Inlay與注射料之間,由於外面有Inlay(一般是PC film,厚度0。

IMD INS工艺介绍

IMD INS工艺介绍

INS薄膜剖面图
薄膜层 印刷层 粘结层 树脂层
GWM-PPT V2012.
一、工艺分析
工艺性能对比
关键性能 IMD/INS 喷漆
制造成本

中等
装饰效果


图案种类

中等
电镀
中等 好 少
水转印
中等 中等 中
本色
低 好 ——
环境清洁度要求


中等


环保性能 总体评价





装饰效果好, 金属质感装饰效
质感强
果差
装饰效果好
装饰效果一般
装饰效果好
环保
不环保
不环保
不环保
环保
现应用于中高 档产品
应用于低端车
现应用于中高 应用于中低端产 主要应用于外饰
档车

高光件
总结:通过各种性能对比,IMD/INS、电镀工艺是后期内外饰发展的主 流工艺,其他工艺替代威胁低。
GWM-PPT V2012.
汇报人:×××
二、基础规划及投资分析
2、膜片开发
公司名称
日本
NISSHA 三井
主要配套厂家 青岛海泰科、深圳华益盛、
天津丰田合成
上海通领
备注 ———— ————
德国 KURZ
深圳华益盛、威海海创
合肥有生产基地
韩国 LG
上海爱卓
————
结论:目前膜片开发的核心技术由国外少数公司掌握,故膜片只能依 靠国外采购进口(膜片开发技术难点1.高温高压下,保护层(薄膜层) 与油墨层的分离;2.高温高压下,油墨层与产品基材完整粘结。)
3 深圳市群达行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IMD工艺简介

IMD工艺简介

IMD工艺简介1,IMD工艺简介IMD即模内覆膜技术,又叫模内镶件注塑成型装饰技术,即IMD (In-Mole Decoratiom)。

IMD就是将已印刷成型好的装饰片材放入注塑模内,然后将树脂注射在成型片材的背面,使树脂与片材接合成一体固化成型的技术。

IMD是在注射成型的同时进行镶件加饰的技术,产品是和装饰承印材覆合成为一体,对立体状的成形品全体可进行加饰印刷,使产品达到装饰性与功能性于一身的效果。

IMD是目前国际风行的表面装饰技术,主要用于家电产品的装饰及功能控制面板,汽车仪表盘、空调面板,手机按键、外壳、视窗镜片等应用非常广泛。

IMD与IML,IMR及传统产品的比较传统注塑产品:1、需要有喷漆或电镀等二次加工的过程(增加成本和造成污染)2、油墨等在产品的表面,时间一长的话就会被磨花或刮伤(降低产品的整体质量和外观效果)3、注塑成型后进行后续工作,造成良率下降等IMD模内装饰工艺产品:1、降低成本与时工要。

IMD制程中只需要开一套模具,不像其他老替代制程需开多套模具,降低系统成本与库存成本。

2、制程简化。

有一次注塑成型的工法,将成型与装饰同时达成,降低成本与工时,可稳定生产。

3、产品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由于油墨是在片材和注塑料之间,立体成型增加了设计的自由度,图文、色彩在塑料夹层中,耐磨损及抗腐蚀,且色彩亮丽,印刷图案随时变更而无须更换模具。

4、3D复杂形状设计和多样化风格。

图案,颜色,字体,LOGO 是丝印或网印印刷载频面的片材上,成型为3D形状,可以依客户需求创造金属电镀或天然材质特殊式样。

一些效果是电镀喷漆所达不到的。

5、良率高。

高压成型只有下模,没有上模。

成型过程中不接触片材,不会污染片材。

6、适合做3D产品和高拉伸产品。

高压成型可以拉伸的高度有25厘米。

7、薄膜厚度的变化不用改变成型模等。

薄膜片材可以是皮革,置绒等,提高产品的档次和质量。

IMR(即日本的IMD)转印:1、产品表面没有一层保护模,不能防腐蚀和防刮。

模内转印工艺详解

模内转印工艺详解

IMD(IMD(模內轉印模內轉印模內轉印))工藝詳解工藝詳解IMD 技術定義技術定義IMD 是 In Mold Decoration 英文的首寫字母縮寫,是指模內裝飾鑲嵌注塑技術(模內轉印)。

IMD---- 模內裝飾鑲嵌注塑技術,是一門較新的面板加工工藝。

從 20 世紀 90 年代初開始,由雙層膠片層間黏結結構,發展到注塑成型多元結構的三維成型技術,現在已成為當前的一項熱門的銘牌工藝,它已一改平面面板的刻板模式,發展到由薄膜與印刷圖文、標識的油墨及樹脂注塑結合成三位一體面板的新模式。

IMD---- 也就是將印刷好的薄膜成型後,鑲嵌在注塑模腔內然後合模注塑。

注塑樹脂在薄膜的背面與油墨層相結合,面板圖文、標識置於薄膜與注塑成型的樹脂之間,圖文、標識不會因摩擦或時間關係而磨損。

它以注塑成型為依託,其形狀、尺寸可保持穩定,更便於裝配。

故 IMD 技術常被應用於汽車、通訊、電子、電器、儀錶、儀器的面板上,集裝飾性與功能性於一身。

IMD IMD 產品特徵產品特徵產品特徵※ 精美的裝飾圖文、標識內藏,不受摩擦或化學腐蝕而消失。

※ 圖文、標識及顏色設計可隨時改變,而無需更換模具。

※ 三維立體形狀產品的,印刷精度準確,誤差 + 0.05mm 。

※ 能提供圖文、標識背透光性及高透光性的視窗效果。

※ 功能按鍵凸泡均勻、手感好,壽命可達 100 萬次以上。

※ 三維變化,可增加設計者對產品設計的自由度。

※ 複合成型加工達到無縫效果。

IMD/IML IMD/IML 應用領域應用領域應用領域家電業:電飯煲、洗衣機、微波爐、空調器、電冰箱等的控制裝飾面板;電子業: MP3 、 MP4 、計算器、 VCD 、 DVD 、電子記事本、數碼相機等裝飾面殼、彩殼及標牌;汽車業:儀錶盤、空調面板、內飾件、車燈外殼、標誌等;電腦業:鍵盤、滑鼠、面殼;通訊業:手機按鍵、手機鏡片、手機彩殼、小靈通及固定電話面板、視窗鏡片;其他業:醫療器械、化妝品盒、裝飾盒、玩具、運動和娛樂休閒用品等等。

汽车制造IMD、INS工艺概述

汽车制造IMD、INS工艺概述
总结: IMD、INS工艺是高端表面处理技术 ,产品品质提升效果较
好,外观效果显著,在汽车行业应用范围很广,装饰效果较好,但 是需要投入专用设备及模具,精度较高,成本较高。
由于该技绿色环保、自动化程度高,不会产生飞边披峰等等 特点,现已经在家电,3C、汽车等等产品中广泛应用。

IMD工艺流程
1)送膜机送膜到指定位置
2)固定膜片
3)合模注塑
4)开模取件(膜片图案 已转移到塑件表面)

INS工艺流程
1)薄膜加热
2)高压空气成型(或者吸 塑成型)
3)刀模裁切

4)已成型薄膜壳片放入 模腔-合模
1.需专用设备及专 用模具; 2.无高拉深; 3.受形状结构限制 比较大等。

标杆车IMD应用
宝马X5 2011款
宝马X6 2010款
奥迪Q5 2012款
奥迪A8L 2011款

总结及规划
1.XX车型仪表板装饰条及门护板装饰条上已应用IMD表面处理技术 (如上图),后续将进行切换。 2.CH071车型门护板装饰条已确定应用IMD表面处理技术。
汽车制造IMD、INS工艺
一 工艺介绍
IMD全称为IN MOULD DIRECDION,即模内装饰技术的首音 简称。
IMD-TR全称Transfer-Print,即转移印刷术。
INS全称为Film Insert Molding。将带有外观效果的INS薄膜 预先吸塑/高压成型,把多余的膜边冲切,再把冲切好的薄膜壳片放 置在注塑模具内进行注塑。
5)合模注塑
6)开模取件

应用范围
由于其特有的工艺特性,此 工艺已经在汽车行业内得到广泛 的应用,如汽车的车标,门板装 饰条,IP板装饰条,迎宾板,空 调出风口,DVD面板,出风口面 板,烟灰箱盖板,排挡面板等等。

IMD 模内转印技术既模具设计慨要

IMD 模内转印技术既模具设计慨要

HIROMOTO
CAD Report
12
• 3.分模面(PL)有段差
HIROMOTO
CAD Report
13
• 4.肉厚两边拆分模線(PL)
HIROMOTO
CAD Report
14
• 5.靠破孔分模面(PL)-1
HIROMOTO
CAD Report
15
• 6.靠破孔分模线(PL)-2
HIROMOTO
HIROMOTO
CAD Report
20
• 11。模具型式,进胶位置与型状 • 1.模具型式:公模倒灌进胶形式(或公 模热胶道倒灌进胶形式) • 2.流道:塑料流道为梯型状方式(公模 面) • 3.进胶:进胶方式关系到外观状况之品 质良劣,因此,要决定进胶位置与形状时, 较好方式是与模具结构检讨时一并讨论, 比较恰当.
HIROMOTO
CAD Report
4
目前已进入量产之产品 TOP-case TOP-
HIROMOTO
CAD Report
5
目前已进入量产之产品 Middle-cover
HIROMOTO
CAD Report
6
• 目前已进入量产之产 品 • Touchpad-button
HIROMOTO
CAD Report
HIROMOTO
CAD Report
21
• 附注 • 1.以上IMR工法之计设一般较常用之基 本计设概要 • 2.如遇特殊之外观时,必须适时提出检 讨. • 3.IMR工法时,就必须与薄膜供应商, 模具厂保持畅通联系管道,研讨出最适合 IMR之制作工法之ID(外观). • 4.如有新增加之咨讯时,随时步充之.
HIROMOTO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MD--模内转印工艺详解IMD技术定义IMD 是 In Mold Decoration 英文的首写字母缩写,是指模内装饰镶嵌注塑技术(模内转印)。

IMD----模内装饰镶嵌注塑技术,是一门较新的面板加工工艺。

从 20 世纪 90 年代初开始,由双层胶片层间黏结结构,发展到注塑成型多元结构的三维成型技术,现在已成为当前的一项热门的铭牌工艺,它已一改平面面板的刻板模式,发展到由薄膜与印刷图文、标识的油墨及树脂注塑结合成三位一体面板的新模式。

IMD----也就是将印刷好的薄膜成型后,镶嵌在注塑模腔内然后合模注塑。

注塑树脂在薄膜的背面与油墨层相结合,面板图文、标识置于薄膜与注塑成型的树脂之间,图文、标识不会因摩擦或时间关系而磨损。

它以注塑成型为依托,其形状、尺寸可保持稳定,更便于装配。

故IMD技术常被应用于汽车、通讯、电子、电器、仪表、仪器的面板上,集装饰性与功能性于一身。

IMD 产品特征※精美的装饰图文、标识内藏,不受摩擦或化学腐蚀而消失。

※图文、标识及颜色设计可随时改变,而无需更换模具。

※三维立体形状产品的,印刷精度准确,误差 + 0.05mm。

※能提供图文、标识背透光性及高透光性的视窗效果。

※功能按键凸泡均匀、手感好,寿命可达 100 万次以上。

※三维变化,可增加设计者对产品设计的自由度。

※复合成型加工达到无缝效果。

IMD/IML 应用领域家电业:电饭煲、洗衣机、微波炉、空调器、电冰箱等的控制装饰面板;电子业: MP3 、 MP4 、计算器、 VCD 、 DVD 、电子记事本、数码相机等装饰面壳、彩壳及标牌;汽车业:仪表盘、空调面板、内饰件、车灯外壳、标志等;电脑业:键盘、鼠标、面壳;通讯业:手机按键、手机镜片、手机彩壳、小灵通及固定电话面板、视窗镜片;其它业:医疗器械、化妆品盒、装饰盒、玩具、运动和娱乐休闲用品等等。

IMD 工艺的发展前景目前,IMD 模内装饰镶嵌注塑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通讯、家电、电子、汽车、仪表、仪器、医疗器、玩具、化妆品等行业,是一种崭新的塑胶装饰工艺技术。

可三维变化,增加设计者的自由度,能设计出各种个性化造型的产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IMD技术可以实现注塑成型、装饰一体化、一次完成,又能做出各种不同的特殊效果,如:按键凸泡、金属镜面或消光面、金属拉丝纹、背透光性、凹凸点纹等等,极具装饰性及功能性。

IMD 技术是替代塑胶制品喷漆、电镀加工最好的新工艺,减少注塑的后续加工工序,在塑胶工业上推广、普及,能真正实现节能、环保的意义,将为社会及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IMD优势产品稳定性:使产品产生一致性与标准化的正确套色。

产品耐久性:透过特殊处理的覆层薄膜的保护,可提供更优良的表面耐磨与耐化学特性。

3D复杂形状设计:应用薄膜优良的伸展性,可顺利达成所需的产品复杂性外开设计。

多样化风格:可依客户需求创造金属电镀或天然材质特殊式样。

工艺简化:经由一次注塑成型,将成型与装饰同时达成,可有效降低成本与工时,可提供稳定的生产。

降低成本与工时:IMD只需要一套模具,不像其他原有工艺开多套模具,可去除一次作业程序的人力与工时,降低系统成本与库存成本。

IMD 模具设计及产品成型要点作为国际上流行的模具制造新工艺,IMD模具在国内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

就东莞地区而言,我本人觉得上规模、技术成熟及品质优良的厂家还是比较少;各厂家之间的技术交流几乎没有,各自对自己的技术保密,从发展过程来说基本处于探索阶段。

IMD 模具的核心技术主要就是片材(FOIL)的制造工艺,它掌握在日本、德国的几个大型企业里。

像关键的耐高温油墨、耐磨、超透明的涂料还是主要依赖进口。

* 本人也是刚刚接触IMD 模具,有了一些设计方面的心得,有的地方可能不是很正确,欢迎行业内的人士批评指正。

一、简介:IMD有两大类,即IML\IMD,习惯上统称为IMD。

一类在注塑模腔里预置的是PC的,单片的。

另一类是PET的,链状的(很像电影胶片或印好没裁的方便面口袋)。

前者成品就MERGE了PC片,后者只把PET链上的油墨带走,但PET材料(链子,又称FOIL)不被MERGE进零件。

前者因PC厚,只可用丝网印,所以效果较粗糙,如MOTOROLA的V66的前盾牌形状已经算是很精致了;后者因PET薄,可用胶版印,很细腻,尤其电镀和透明,金属及表面细腻纹理都很好,如MOTOROLA的V60的前电镀和黑色肌理效果。

IMD(即In-Mould-Decoration)技术,它是指是把一个丝印有图案的FILM放到塑胶模具里进行注塑。

此Film 大致可分为三层,基材(一般为PET)、INK(油墨)、耐磨材料(多为一种特殊的胶)。

当注塑完成后,Film和塑胶融为一体,耐磨材料在最外面。

手机显示屏多采用这种工艺,塑胶材料多为PC, PMMA, PBT等,它主要有耐磨和耐刮伤的作用。

IML(In-Mould-Label)技术,和IMD大致相同,只是注塑后Film就像冲压的料带一样拉出,只是将印刷图案转印到塑胶件上,又称模内转印(IN MOULD INK TRANSFER)。

二、流程详细的生产流程如下(实战经验,独家奉献):裁大料—〉热定型—〉裁小料—〉冲孔定位—〉印刷—〉固化—〉半成品检查—〉贴保护膜—〉点眼—〉冲切—〉成型—〉注塑—〉在线检验—〉贴保护膜—〉修浇口—〉半成品检验—〉背胶—〉成品检验—〉贴保护膜—〉成品包装注:上述为最全面的工序。

当然,简单的产品只会用到其中部分的工序!三、IMD模具设计及成型要点1、模具缩水率问题一般ABS、PMMA的缩水为0.5%,如做IMD模具,因产品表面要覆盖一层PET薄膜,显然两者的热收缩率不同。

按本人的经验,IMD模具啤出的产品其缩水较普通模具小些,取0.3%比较合适。

因为,注塑时塑胶底材被片材包裹,对塑胶的收缩起到了阻碍的作用。

2、片材问题片材是IMD模具成败的关键;也是最为复杂的问题。

下面分几项进行分析:a、材质、油墨一般片材的材质为PET,也有PC、PMMA的片材。

但PET的成型及加工都较优良。

表面光泽度、耐磨性也达到客户要求,因此被广泛应用材质。

厚0.125mm的PET片材为最热卖的片材之一。

油墨,为印刷的原料,要求耐磨、耐高温,调配、丝印作业方便。

b、预制片材(裁剪、热成型)一般的工艺流程为:片材选择---〉印刷(工具:菲林,丝移印机;要点:油墨选择,片材定位)---〉贴保护膜---〉外形冲裁(工具:刀模;要点:片材定位)---〉贴保护膜---〉热定型(工具:热定型机;要点:温度控制)---〉贴保护膜请留意,贴保护膜是毕不可少的工艺,起保护及防尘的作用;保护膜一般用PE薄膜。

在热定型环节,温度控制很重要,掌握不好,容易使片材变形,报废率高。

热定型机的上、下模都有加热板,在工作期间保持恒定的温度。

移动式加热板在放入片材后,移到片材顶部对片材进行预热,使其变软,才可合模进行热定型处理!c、片材与型腔的配合片材尺寸要比最终的部件尺寸小一点点。

--------最重要的原则!!!一般情况下,建议:片材的尺寸要比部件尺寸单边小0.02至0.03mm,这样,片材置入型腔内才比较容易,才能完全伸展开来。

如有褶皱,啤出来的成品就会不良。

3、片材成型模具设计要点a、使用产品图,在Pro/e(或其他3D软件)按片材厚度,将产品表面向内偏置,得到片材的3D图。

----最麻烦的工作!b、按片材的3D图,将其展开,作冲裁片材的刀模、菲林等。

c、按片材3D图分模。

d、制造模具。

4、成型模具设计要点因要将片材放到型腔内注塑,所以,在设计上与普通模具有不同的地方。

下面就其特点进行分析:a、浇口不得采用分型面直接进胶的方式!原因:在分型面处一般都有片材,直接进胶将会把片材冲开,啤出的成品在浇口四周会有气纹,片材被冲起皱,丝印的图案亦会被冲开一个口子!一般要采用顶针潜水入胶的方式,或牛角潜水入胶(后模需做两镶件,各打牛角的半边胶位)。

b、分型面及碰穿面的要求分型面不得像普通模具一样直接从胶位边顺延拉出,一定要向下拉出3---5mm(要做3度以上的脱模角)再顺延作分型面。

这样,前后模的分型面就是擦穿面!为什么要这么麻烦呢?原因:因为片材不会完全与型腔准确的吻合且刚好比型腔边小0.02mm。

不管是机械或手工置入,绝不可能完全一丝不差的放到位。

所以,擦穿的分型面就像一个罩子般,把片材罩住,起定位作用。

同样,所有的碰穿面也要改为擦穿面!请注意,因为片材的定位非常重要,在模具上还要再想想其它的办法。

比如,在碰穿面,前模镶两根针,插到后模,片材上留长些余料出来并对应模具做两个定位孔。

在前模放入片材时,片材卡入镶针上,从而可很好把片材定位在前模型腔内。

合模时,因为碰穿面被改为了擦穿面,前模就像一把刀一样把片材多余的定位料切除(就算不是擦穿面,同样也能起到切出的作用)。

最终得到完好的IMD成品。

c、片材在啤塑时的定位主要靠自动装置、定位销、真空孔等。

如:采用红外线控制等。

目前,国际上开发有IMD片材定位的新技术:静电荷。

即利用静电荷把片材牢牢地吸附在型腔内。

如此项技术被广泛应用,将极大地提高IMD的生产效率!(目前,国内还没有人研究此项技术,本人认为如对其展开研究,一定会很有前途的!)小结:IMD模具在结构上与传统模具有特别的区别,主要在片材的定位方面。

IMD成型技朮与传统成型加工在架模、设备安装、成型条件等方面有较为严苛的要求,另模具亦与普通模具结构不一样,在调整开合模时应特别注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