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的新陈代谢(复习)汇总
中考二轮专题复习:人体的新陈代谢(学案)

人体的新陈代谢【知识建构】知识点1:食物的消化与吸收例1:医生从小王消化道的某器官里取出少量液体,经化验发现含有葡萄糖、麦芽糖、淀粉、氨基酸、脂肪、维生素等物质。
则该器官是( C )A.口腔 B.胃 C.小肠D.大肠例2:下列有关右图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A.①分泌的消化液含消化脂肪的酶B.②能消化蛋白质C.③分泌的消化液含有多种消化酶D.④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例3:细嚼慢咽是一种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四位同学分别画出了“消化道内淀粉含量的变化曲线”。
你认为下列曲线中正确的是( B )变式训练:1.理均衡的膳食有利于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日常生活中,应科学安排一日三餐,图中各种食物配置比例合理的是( D )2.如图是比较花生仁、大米、牛肉干三种食物所含能量多少的活动示意图。
对于该活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A.实验前所取的三种食物的质量要相等B.实验中如果不注意挡风,会使每次测量结果偏小C.实验是通过水温变化对三种食物所含的能量多少作出比较D.实验中水吸收的热量等于这些食物实际所含的能量3.如图所示的A、B、C、D为某同学设计的一个关于检验唾液能够消化淀粉的实验过程图。
请仔细分析该图后回答下列问题:(1)你认为这四个实验步骤的顺序应该是___BCDA_______。
(2)A图中,滴管加入的应该是___碘液_______,目的是检验1、2两试管内是否存在淀粉。
这一步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碘液来检测淀粉的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图是将1、2两试管进行水浴加热,你认为加热的温度应该为__37________,理由是___此温度下酶的活性最强________(4)D图中1号试管加入的清水和2号试管加入的唾液一样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控制变量,形成对照_______________。
(5)你认为该实验的假设是________唾液能够催化分解淀粉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是_____唾液能够催化分解淀粉_知识点2:血液循环系统例1:右图是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金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图,请根据各血管中血液的流动方向判断,甲、乙、丙三条血管各属于( B )A.小动脉、小静脉、毛细血管 B.小静脉、小动脉、毛细血管C.毛细血管、小动脉、小静脉 D.小静脉、毛细血管、小动脉例2:如图所示为人体某处的血管及血液情况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 A.若c处氧气含量降低,则b处为肺泡外的毛细血管B.若c处葡萄糖含量降低,则b处为消化道壁的毛细血管C.若c处氧气含量增加,则b处为组织内的毛细血管D.若c处尿素浓度降低,则b处为肾小球处的毛细血管例3:模型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
新陈代谢专题复习

新陈代谢专题复习
一、新陈代谢(metabolism)是一种统称:
新陈代谢是指体内所有生物化学反应的集合,包括新陈代谢的细胞能量代谢、新陈代谢的细胞内合成和新陈代谢的细胞外分解。
这些生物化学反应维持细胞的营养状态,调节细胞的活动,维持生物体全能动物正常的活动以及对部分物质依赖而实现器官系统和身体需要的代谢修饰。
二、新陈代谢一般可分为三大类:
1、细胞能量代谢:细胞能量代谢指的是生物体内组成细胞的有机物(尤其指有机酸)在能量动力的作用下,不断调节所需物质,使其满足细胞的能量需要,也就是细胞能量代谢。
2、细胞内合成:细胞内合成指的是体内细胞在能量变换的控制下,将能量变换的基本构成物质,如有机酸、离子和微量元素等,合成新的有机物,以满足细胞内物质运转和变换的需要。
3、细胞外分解:细胞外分解指的是,在体内生物体的分解过程中,细胞内的各种有机物质在能量动力的作用下,转化为能量变换的基本物质,以满足有机体的能量需求。
细胞外分解和细胞内合成是新陈代谢的两部分,有机体的营养状态是这两部分综合反应的结果。
人体新陈代谢的知识点总结

人体新陈代谢的知识点总结1. 新陈代谢的基本概念新陈代谢是指生物体吸收养分并将其转化为能量、物质等过程。
正常的新陈代谢可以使机体维持恒定的内部环境,在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新陈代谢包括两个基本过程: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
合成代谢是指生物体将吸收的养分转化为组织和器官所需的各种有机物质的反应,如蛋白质、脂肪、糖类等的合成。
分解代谢是指生物体将有机物质分解成小分子化合物并释放能量的反应,包括蛋白质、脂肪、糖类的降解。
2. 代谢物的合成与分解代谢物的合成与分解是新陈代谢的基本过程。
生物体通过合成代谢将吸收的营养物质转化为自身所需的物质,如蛋白质合成、脂肪合成等。
而分解代谢则是将有机物质分解为小分子化合物,其过程中释放能量,如葡萄糖的分解、脂肪的分解等。
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能够在这两个过程中维持生物体的恒定内部环境。
3. 新陈代谢与能量新陈代谢与能量是密切相关的。
能量在人体新陈代谢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来源于食物的营养物质。
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在身体内被分解成较小的分子,从而产生能量。
这些营养物质通过代谢过程中释放的能量,维持着人体各种生理活动的进行,如心跳、呼吸、运动、发热等。
4. 新陈代谢与有氧运动适度的有氧运动可以加速新陈代谢,促进脂肪和糖类代谢,提高基础代谢率。
有氧运动时,细胞内的有氧呼吸会得到更充分的发挥,使得身体更有效地利用氧气,并分解脂肪和糖类来提供能量。
通过长时间的有氧运动训练,可以使代谢系统更加高效,进而降低体内脂肪含量,提高体能。
总结:人体新陈代谢在维持生命活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正常的新陈代谢可以使机体维持恒定的内部环境,在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了解新陈代谢的基本概念、代谢物的合成与分解、新陈代谢与能量、新陈代谢与有氧运动等方面的知识,可以更好地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合理安排饮食和运动,以维持良好的新陈代谢水平。
《人体的新陈代谢》考点归纳

《人体的新陈代谢》考点归纳一、呼吸系统1. 掌握呼吸系统包含的部分以及主要的作用; 答:呼吸系统包括肺和呼吸道两部分;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等;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对空气有温暖湿润和清洁作用。
2. 掌握肺泡壁与毛细血管壁有利于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 答:肺泡数目很多,其外面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 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
3. 了解吸气时氧气如何进入血液、二氧化碳如何进入肺泡的过程(扩散作用);答:吸气时,空气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通过呼 气排出体外。
(注意:呼出的气体中也含有氧气且氧气含量比二氧化碳多) 4. 了解呼吸运动时肋间内肌、肋间外肌、膈肌的收缩与舒张、胸廓与肺部的收缩与扩张;答:吸气:肋间外肌收缩,肋间内肌舒张,使胸腔的左右径和前后径增大;同时膈肌收缩,隔顶部下降, 使胸腔的上下径增大,所以整个胸腔的容积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降低,外界空气进入肺。
呼气:肋间外肌舒张,肋间内肌收缩,使胸腔的左右径和前后径缩小;同时膈肌舒张隔顶部回升,使 胸腔的上下径缩小,所以胸腔的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升高,迫使肺泡内的气体排出体外。
5. 掌握人体内气体交换包括两方面内容以及原理;答:肺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原理都是气体的扩散作用。
6. 了解呼吸运动包括的四个连续的过程;答:肺的通气、肺内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里的运输、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二、消化系统1. 熟知人体所需的七大营养物质;答:水、糖类、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维生素、膳食纤维。
2. 掌握糖类、蛋白质、脂肪的来源与作用;答:糖类:是最重要的供能物质;来源于谷类和根茎类食物蛋白质:是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来源于瘦肉类、鱼类、奶类 脂肪:是贮能物质;来源于肉类、油类 3. 了解水、无机盐、维生素的作用;答:水: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各种生理活动的基础。
高考生物新陈代谢必考知识点

高考生物新陈代谢必考知识点高考生物新陈代谢必考知识点机体与机体内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以及生物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自我更新过程叫做新陈代谢。
高考生物中这一考点值得我们注意。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精心推荐的有关新陈代谢的一些相关资料,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新陈代谢必考知识点第一节新陈代谢与酶名词:1、酶:是活细胞(来源)所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功能)的一类有机物。
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合成酶的场所主要是核糖体,水解酶的酶是蛋白酶),也有的是RNA。
2、酶促反应:酶所催化的反应。
3、底物:酶催化作用中的反应物叫做底物。
语句:1、酶的发现:①、1783年,意大利科学家斯巴兰让尼用实验证明:胃具有化学性消化的作用;②、1836年,德国科学家施旺从胃液中提取了胃蛋白酶;③、1926年,美国科学家萨姆纳通过化学实验证明脲酶是一种蛋白质;④20世纪80年代,美国科学家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数RNA也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2、酶的特点:在一定条件下,能使生物体内复杂的化学反应迅速地进行,而反应前后酶的性质和质量并不发生变化。
3、酶的特性:①高效性:催化效率比无机催化剂高许多。
②专一性:每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合物的化学反应。
③酶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等条件: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下,酶的活性最高。
温度和pH偏高和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
原因是过酸、过碱和高温,都能使酶分子结构遭到破坏而失去活性。
4、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在细胞内外都起作用,如消化酶就是在细胞外消化道内起作用的;酶对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起催化作用与调节人体新陈代谢的激素不同;虽然酶的催化效率很高,但它并不被消耗;酶大多数是蛋白质,它的合成受到遗传物质的控制,所以酶的决定因素是核酸。
5、既要除去细胞壁的同时不损伤细胞内部结构,正确的思路是: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酶具有专一性,去除细胞壁选用纤维素酶使其分解。
血液凝固是一系列酶促反应过程,温度、酸碱度都能影响酶的催化效率,对于动物体内酶催化的最适温度是动物的体温,动物的体温大都在35℃左右。
深圳中考科学复习生物之人体的新陈代谢

人体的新陈代谢(一)【知识梳理】2.消化系统的结构和食物消化、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3. 呼吸系统⑴⑵ 肺泡与气体交换适应结构的结构特点 ①肺泡数量多,交换面积大;②其周围有丰富毛细血管,交换面积大;③肺泡外有丰富的弹性纤维,助肺泡排出气体;④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细胞构成,易进行气体交换。
⑶ 呼吸全过程概念: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一类特殊蛋白质。
特性:①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②高效性(如一份淀粉酶能催化一百万份淀粉水解);③多样性(生物体内有多种酶) 影响酶催化作用因素:温度、酸碱性呼吸道 肺 鼻腔:清洁、温暖、湿润空气咽:空气和食物的共同通道喉:内有声带——发生器官 气管 支气管由“C ”状软骨组成,保证气流畅通;黏液腺分泌黏液,粘着灰尘和病菌,纤毛向上摆动,形成痰。
位置:胸腔功能:气体交换的场所 组成:各级气管、肺泡管、肺泡 呼吸系统结构和功能4.七大营养素的作用【考点解析】例1 图甲表示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图乙是将一定量的淀粉酶和足量的淀粉混合后,麦芽糖积累量随温度变化的情况。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To 表示淀粉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B .图甲中,Ta 、Tb 时淀粉酶催化效率都很低,但对酶活性的影响有本质的区别C .图乙中Tb 到Tc 的曲线表明随温度的升高,麦芽糖不再上升,酶的活性已达到最大D .图乙中A 点对应的温度为T O蛋白质:①细胞生长及组织修补的原料,占人体细胞干重50%;②人体能源物质;③调节新陈代谢(酶和多数激素是蛋白质)糖 类:人体主要能源物质。
脂 肪:生物体贮藏能量的物质。
水:①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②运输养料和废物。
无机盐:维持正常生理活动。
缺Fe 则贫血,缺Zn 儿童味蕾功能下降,缺I 引起地方性甲状腺肿维生素粗纤维:①刺激消化腺分泌消化液;②促进胃肠蠕动,利于排便;③减少肠癌、心血管病的发病率;④减少脂肪吸收。
维生素A :缺乏时引起夜盲症。
生物高考一轮复习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知识点

生物高考一轮复习新陈代谢的基本种类知识点新陈代谢是生物体内所有有序化学变化的总称,此中的化学变化一般都是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进行的。
以下是新陈代谢的基本种类知识点,请考生学习。
名词:1、同化作用 (合成代谢 ):在新陈代谢过程中,生物体把从外界环境中摄入的营养物质转变为自己的构成物质,并储藏能量,这叫做 ~。
2、异化作用 (分解代谢 ):同时,生物体又把构成自己的一部分物质加以分解,开释出此中的能量,并把代谢的最后产物排出体外,这叫做~。
3、自养型:生物体在同化作用的过程中,能够直接把从外界环境摄入的无机物转变为为自己的构成物质,并储藏了能量,这类新陈代谢种类叫做~。
4、异氧型:生物体在同化作用的过程中,不可以直接利用无机物制成有机物,只好把从外界摄入的现成的有机物转变为自己的构成物质,并储藏了能量,这类新陈代谢种类叫做~。
5、需氧型:生物体在异化作用的过程中,一定不停从外界环境中摄入氧来氧化分解自己的构成物质,以开释能量,并排出二氧化碳,这类新陈代谢种类叫做~。
6、厌氧型:生物体在异化作用的过程中,在缺氧的条件下,依赖酶的作用使有机物分解,来获取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这类新陈代谢种类叫做~。
7、酵母菌:属兼性厌氧菌,在正常状况下进行有氧呼吸,在缺氧条件下,酵母菌将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
8、化能合成作用:不可以利用光能而是利用化学能来合成有机物的方式 (如硝化细菌能将土壤中的NH3 与 O2 反响转变成 HNO2 ,HNO2 再与 O2 反响转变为HN03 ,利用这两步氧化过程开释的化学能,可将无机物(CO2 和 H2O 合成有机物(葡萄糖 )。
语句:1、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的异同点:①同样点都是将无机物转变为自己构成物质。
②不一样点:光合作用,利用光能;化能合成作用,利用无机物氧化产生的化学能。
2、同化种类包含自养型和异养型,此中自养型分光能自养--绿色植物,化能自养:硝化细菌;其他的生物一般是异养型(如:动物,营腐生、寄生生活的真菌,大部分细菌 );异化种类包含厌氧型和需氧型,此中寄生虫、乳酸菌是厌氧型 ;其他的生物一般是厌氧型 (多半动物和人等 )。
第6课时 人体的新陈代谢1

能 物
化才 能被
蛋白质
是细胞生长及修补组织的主要原料
质 吸收 脂 肪 生物体内贮藏能量的物质
组成 细胞 的主 要有 机物
非 供 能 物
水 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水是生命之源!
直接 吸收
无机盐
维持正常生理活动必需的营养物质
维生素 参与人体内许多重要的生理活动
维持 正常 生命 活动
质
不被 吸收
粗纤维
辅助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利于排便等
人体的新陈代谢
复习要点梳理
1.食物中的营养素及其作用 食物中的营养素主要有水、糖类、蛋白质、
脂肪、无机盐、维生素和粗纤维等七大类。 人体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糖类。蛋白质是细 胞生长及修补组织的主要原料,脂肪是生物 体贮存能量的主要物质。
《营养素的作用》,完成下表:
营养素
作用
供 经消 糖 类 人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葡萄糖
胃腺 胃
肠液胆汁
胰液
胰
胰液、肠胆液汁
小肠
肠腺
消 化 系 统
葡萄糖
肠液
脂肪酸+甘油 氨基酸
脂肪酸 甘油
大肠
粪便
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道: 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场所.
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消化腺: 分泌消化液(含有消化酶),消化食物
位于消化道外面的大的消化腺 位于消化道壁内的小消化腺
唾液腺、 胰腺、 肝脏、 胃腺、 肠腺
唾液
胰液 胆汁 胃液 肠液
(淀粉酶) (多种酶) (没有消化酶) (蛋白酶) (多种酶)
不可 缺少
消化系统
消 化
消化道:口腔 咽 食道 胃 小肠 大肠 肛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6 7 8 10
pH
结论:在最适宜pH下,酶的活性最高, PH 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
淀粉溶液 温度
稀释唾液 碘液
试管
1
2
2mL 2mL
37 ℃温水 沸水
1mL 1mL
1滴
1滴
3 2mL 冰块 1mL 1滴
结果现象 不变蓝 变蓝 变蓝
结论:在最适宜温度下酶的活性最高,温 度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
血 液 凝 固
血小板
三种血细胞的结构特点、数量和功能: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血液
取 血
推 片
人体内血细胞每时每刻都经历衰老、死 亡、再生,如人体内的红细胞每秒要更新200 多万个,120天更换一次。
红细胞的平均寿命约120天, 白细胞寿命不等,约13天, 血小板的平均寿命是7天。
人体内的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可由红骨髓内的细胞演变而来
45% 血小板
三种血细胞的结构特点、数量和功能: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没有细胞核,呈 两面凹的圆盘形
红细胞内含一种红色含铁 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 所以使血液呈红色。
血红蛋白的功能:帮助红细胞运输 氧和部分二氧化碳。血红蛋白的特 点:在氧浓度高的地方易和氧结合, 在氧浓度低的地方易与氧分离。
功能:吞噬侵入人体内的 病菌,保护人体免受病患。
脂肪 ——备用贮能物质
能被消化道 壁吸收进入
蛋白质——构成生物体基本物质 血液
•维生素A 皮肤干燥、夜盲症、干眼症
种类:
(主要)
•维生素B1 神经炎、脚气病、消化不良
食欲不振。
•维生素C 坏血病、抵抗力下降。
•维生素D 佝偻病、骨质疏松
•维生素E
维生素缺乏时的症状
3、牙的结构
牙冠 牙颈 牙根
牙冠 牙釉质 牙本质 牙髓:内有
(1)小肠有许多绒毛 (扩大了小肠的内表面积)
(2)丰富的毛细血管 只有一层 很薄的上皮细胞 (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
(3) 小肠长,且有多种消化液 (有利于消化营养物质)
思考:
根据图中所给的信息你能说出甲乙丙分
食
别代表那种营养成分?
物
甲
成 100
分
乙
的
含 量 50
丙
A B C DE F
口腔
肛门
3、生物催化剂-- 酶 (1)概念: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能
神经血管、淋巴
牙根
什么是龋齿?(也叫蛀牙)
微生物分解食物中的糖类产生酸性物质, 从而引起龋齿。
4、龋齿的形成过程:
1、食物残留在牙面上;
2、牙釉质受破坏;
3、牙本质受破坏;
4、牙髓受破坏
消
口
化
道
小肠
大肠
咽 食道 胃
肛门
唾液腺
肝脏 肠腺
消化腺 消化液 流入 作 用
唾液腺 唾 液 口腔 初步消 化淀粉
小肠
葡萄糖
蛋白质
胃液 胃 食糜状
胰液 肠液 小肠
氨基酸
胆汁 脂肪
脂肪小颗粒
胰液 肠液
甘油+脂肪酸
小肠
小肠
(2)无需消化可直接吸收的物质
水、无机盐、维生素
(3)既不能消化也不能吸收的物质
纤维素
(4)有导管的消化腺是
唾液腺,肝脏,胰腺
为什么说小肠是主要的吸收器官?小肠 有怎样的结构特点与其吸收功能相适应?
三种血管的比较:
项目 血管
结构特点
动脉
管壁厚;弹性大血流 速度快
静脉
管壁薄;弹性 小血流 速度慢;有静脉瓣
功能 把血液送到全身
把血液送回心脏
毛细 血管
胰液 含有各种消化酶
肠腺
肠液
含有各种消化酶
食物中淀粉、蛋白质、脂肪的消化过程
食物
唾液
淀
蛋
脂
口腔
唾液腺
粉
白
肪
质
咽
淀
食道
粉
胃腺
胃蛋
白
肝
胆汁
胰液
胰质
胆
肠腺
肠液
小肠
循
环
系 统
葡萄糖
氨基酸
脂肪酸 甘油
大肠
脂 肪
粪便
葡 萄 糖
氨 基 酸
脂
甘 油
肪 酸
• 淀粉、蛋白质、葡萄糖的消化过程
淀粉 唾液 口腔
胰液 肠液 麦芽糖
人体的新陈代谢
食物7大成分
水 (占60~70%)参与体内 物质转化.运输和利用)
无机盐 (量少作用大.调 节和维持人体正
维生素 常生理活动)
非能源的小分子可 溶性物质,不需要 消化,直接被消化 道壁吸收进入血液
粗纤维 不消化也不被吸收,但能吸收和保留水分,
有利于润肠 糖类 ——直接供能物质
大分子物质, 只有消化才
静脉(vein)
功能与特点:运送血液回心脏的血 管,它的管壁较薄,弹性小。血流 速度慢
大静脉管腔内有静脉 瓣,可防止血液倒流。
毛细血管
功能与特点:连接小动脉和小静脉的 血管。管壁极薄,管径较细,只允许 红细胞成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
三者的关系
动脉(artery) 静脉(vein) 毛细血管(capillary vessel)
2.加酶洗衣粉加入0.2%~0.5%的酶制剂制成的。某兴 趣小组一某种洗衣粉洗涤效果与水温之间的关系进行 研究,每次实验所选的衣料、奶渍的量、洗衣粉的用 量和用水量均相同,测得在不同水温条件下除去衣服 上奶渍所需的时间如下表所示:
水温
30℃ 40℃ 50℃ 60℃ 70℃ 80℃
除去奶渍所 28秒 12秒 6秒 4秒 12秒 17秒 需时间
根据表中有关实验数据判断,用这种加酶洗衣 粉除去奶渍效果最好的水温条件可能是( ) A. 80℃ B. 60℃ C. 50℃ D. 30℃
(三)血液 1、血液的成分和功能
血浆: 55%
血液
水 蛋白质 葡萄糖 无机盐
92% 作用:
7% 0.1% 0.9%
运载血细胞, 运输养料和废物.
红细胞 血细胞: 白细胞
造血功能:红骨髓
(四)人体内ABO血型系统与输血 1、ABO血型是红细胞上的凝集原决定的
O
1.输血原则:
输同型血
O
2.异型间输血
只在一定血型
AA
B B 间可以进行,
且在紧急情况下才采用AB 要输得少AB
输得慢
动脉(artery)
功能与特点:运送血液离开心脏的血 管。管壁较厚、弹性大。血流速度快
胃 腺 胃 液 胃 初步消化
蛋白质
肝 脏 胆 汁 小肠 溶解脂肪
胃腺
胰腺 胰 腺 胰 液 小肠 消化糖类、
蛋白质、
肠 腺 肠 液 小肠 脂肪
消化系统的组成
口腔
咽
消 食道 消
化胃化
道
腺
小肠
大肠
肛门
唾液腺 唾液
含有唾液淀粉酶把 淀粉消化为麦芽糖
胃腺 胃液
含有胃蛋白酶把蛋 白质消化为多肽
肝脏 胰腺
胆汁
不含消化酶,但可 以乳化脂肪。
力的一类特殊蛋白质。
(2)特点: 高效性、专一性、多样性
(3)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温度、PH等
二、酶
项目
淀粉酶溶液 蒸馏水 NaOH HCl 淀粉溶液 结果现象
试管
12
3
1mL 1mL 1mL
1mL /
/
/ 1mL
/
/
/
1mL
2mL 2mL 2mL
3. 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的影响
过氧化
酶
氢酶
活
性
最适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