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初中物理5.1透镜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精品PPT课件

2、矫正:
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 太弱,成像于视网膜后。
配戴用凸透镜做成的远 视眼镜。(老花眼镜)
比较远视眼与近视眼
近视眼
晶状体 折光能力 像的位置 矫正方法
太厚
太强 在视网膜 前
凹透镜
远视眼
太薄
太弱 在视网膜后 凸透镜
Flash对比
保护我们的眼睛已经刻不容缓!!!
1、不要边走边读; 2、不要躺在床上阅读; 3、不要在过强或过弱的光线下阅读;
4、小明想利用凸透镜使小灯泡发出的光线变成 平行光,他应该把小灯泡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上。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D ) A.通过凸透镜的光线都要会聚在焦点上 B.凸透镜只对平行光线有会聚作用 C.凸透镜有焦点,凹透镜没有焦点 D.通过透镜中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7.烈日下,小明和几个同学到海滩游玩、烧烤, 等到点火时,却发现忘记带火柴了,他们几个 人的行李包中只有绳子、玻璃、放大镜、镜子、 纸等物品,请你帮他们想一想,可选用哪些器 材,采取什么方法取火,并简述这样做的理由。
学习目标:
1、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2、知道凸透镜所成像的虚实、 正倒、大小与发光体位置的关系。
3、学习从物理实验现象中 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重点与难点: 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
预备知识:
1.物距(u): 物体 到 凸透镜光心 2.像距(v): 像 到 凸透镜光心
的距离; 的距离;
u
v
25
40
68
u=?15cm V =?28cm
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第一节
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照相机上的透镜
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数 码 摄 像 机 上 的 透 镜
最新人教版物理初中八年级上册《第1节 透镜》精品教学课件

素养目标
2.会画三种特殊的光线。 1.认识凸透镜和凹透镜,知道透镜的焦点、焦距;认识凸 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探究新知
摄摄像照相头相机机镜镜头头
显微猫镜眼
眼镜
透镜
这些光学仪器的主要部件都是透镜。 透镜是用透明物质制成的表面为球面 一部分的光学元件。
光通过透镜时会发生折射,透镜就是 利用光的折射来工作的光学仪器。
课堂检测
基础巩固题
2. 用手电筒垂直照射一面透镜并使光束射入倒扣的烧杯中,通过 观察如图可以确定__丙__图中是凹透镜。实验中光束很模糊,不容 易观察,为了让实验现象更清晰,请你提出一个改进建议C: ___在__烧__杯__中__充__入__烟__雾_______。
课堂检测
基础巩固题
3. 如图是把一副眼镜放在太阳光下,在地面上看到的情形,由此可以判断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 叫做凸透镜的焦点(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 f )。
凸透镜有2个实焦点,两边的焦距相等。
探究新知
凹透镜也 有焦点吗?
F
F
凹透镜有
几个虚焦
点?
f
f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凹透镜后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 交于主光轴上,它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叫虚焦点(F)。
巩固练习
连接中考
例 如图,表示对入射光线起会聚作用的图是( B )
A.(a)图和(b)图 B.(a)图、(b)图和(c)图 C.只有(a)图 D.(a)图、(b)图、(c)图和(d)图
课堂检测
基础巩固题
1. 同学们在讨论“如何在野外生存”的问题时提出:在野外如果 没有打火机,怎么生火取暖呢?一位同学想出了一个“削冰取火” 的办法。你认为“削冰”就是把冰制成__凸__透____镜,“取火”应 把要点燃的物体放在___焦__点____位置;这是利用了该透镜对光线 有___会__聚_____作用。
最新人教版物理初中八年级上册《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精品教学课件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导入新知
小明的爷爷在用放大镜看书时发现 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如图所示,手持凸透 镜,缓慢从桌面书本移向眼睛,将会观 察到不同大小的字体,而且有正立的也 有倒立的。
你能帮他解释一下这是为什么吗?
素养目标
2. 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基本 研究方法。
到凸透镜前25cm处,则 ( B )
A.光屏上会出现倒立放大的实像 B.将光屏靠近凸透镜一段距离,光屏上会出现倒立缩小的实像 C.将光屏远离凸透镜一段距离,光屏上会出现倒立放大的实像 D.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均找不到像
课堂检测
基础巩固题
3. 蝴蝶研究专家章丽晖在茅山首次发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华虎
课堂小结
课后研讨
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谈谈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有哪些需要 注意或不太懂的地方。
课后作业
请以课堂反思的方式写 一写你的收获。
布置作业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总结点评 同学们,我们今天的探索很成
功,但探索远还没有结束,让我们 在今后的学习生涯中一起慢慢去发 现新大陆吧!
实验准备
几个术语:一倍焦距f、二倍焦距2f、物距u、像距v
2F
F
物距(u)
F
2F
像距(v)
探究新知 实验准备
(1)实验器材:凸透镜、蜡烛、光屏、火柴、光具座 (2)实验前的调节:
点燃蜡烛,调整烛焰、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处于同一水平高度。 目的: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探究新知
实验步骤
①组装实验装置,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调整到同一高度; ②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中间某刻度处,把蜡烛放在较远处,使物距
(完整版)人教版初中物理透镜及其应用讲义

教学目标1 .熟悉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结构特点,并能将二者区分.2 .熟悉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会完成光路图.3 .知道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焦点和焦距.4 .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并会用此规律解决问题.5 . 了解凸透镜成像的应用.6 .知道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方法.重点难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一、疑难讲解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折射现象是填空题和简做题的最好物理模型.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在作图题中经常出现, 特别是特殊光线经过凸透镜的折射光路图, 同时,实验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运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分析解决问题仍是这局部测试的重点.u>2f 缩小倒立实像2f>v>fU=2f 等大倒立实像v=2f2f> u >f 放大倒立实像v >2fU=fu<f 不成像放大正立虚像二、知识点梳理1、透镜的根本概念及性质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光心:〔Q 即薄透镜的中央.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焦点〔F 〕: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 焦距〔f 〕: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2、凸透镜成像规律 凸透镜成像规律名称又名实物形状光学符号性质凸透镜会聚透镜J 1 $ 对光线有会 聚作用凹透镜发散透镜V IJ对光线有发 散作用物距像的性质 像距 应用 倒、正放、缩 虚、实 u>2f 倒立 缩小 实像 f<v<2f 照相机、摄影机u=2f 倒立 讨 实像 V=2ff<u<2f 倒立放大实像 v>2f幻灯机、投影仪u=f不能成像u<f 正立放大虚象|v|>u 放大镜⑴u = f 是成实像和虚象,正立像和倒立像,像物同侧和异侧的分界点. ⑵u=2f 是像放大和缩小的分界点⑶当像距大于物距时成放大的实像〔或虚像〕 透镜应用,当像距小于物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1〕照相机:①镜头是凸透镜②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③要使像变大,应该让透镜靠近物体,远离胶卷〔2〕投影仪:①投影仪的镜头是凸透镜;②投影仪的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③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小于二倍焦距,大于一倍焦距,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④要使像变大,应该让透镜靠近物体,远离屏幕〔3〕放大镜:①放大镜是凸透镜;②放大镜到物体的距离〔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的是放大、正立的虚像;③要让物体更大,应该让放大镜远离物体;3、凸透镜成像动态分析像距与物距的关系: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__________________ 像变大〔增大〕"〔减小〕〔变小〕物距与像距移动方向相同〔物距变大,像距变小;物距变小,像距变大〕像的大小变化与像距的变化情况成正比〔像距变小,像也变小;像距变大,像也变大〕成虚像时:物距减小. -像距减小像变小〔增大〕〔增大〕"" 〔变大〕4、透镜光学作图〔1〕过光心的光线经透镜后传播方向不改变;〔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经过焦点;经凹透镜后向外发散,但其反向延长线必过焦点〔所以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3〕经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向异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平〔1〕成像原理:从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晶状体等一个综合的凸透镜在视网膜上行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胶卷〕〕〔2〕近视及远视的矫正方法:近视眼: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前,用凹透镜矫正;远视眼: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后,用凸透镜矫正.6、显微镜和望远镜〔1〕显微镜:显微镜由目镜和物镜组成,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放大的实行于主光轴.像,道理就像投影仪的镜头成像一样; 目镜的作用那么像一个普通的放大镜, 把这个像再放大一次.经过这两次放大作用,我们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见的小物体了.〔2〕望远镜:望远镜由目镜和物镜组成,物镜使物体成缩小、倒立的实像,目镜相当 于放大镜,成放大的像.我们能不能看清一个物体,它对我们的眼睛所成“视角〞的大 小十分重要.望远镜的物镜所成的像虽然比原来的物体小, 加上目镜的放大作用,视角就可以变得很大.三、典型例题[例1]图3-2中正确表示了光通过透镜的是〔〕根据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化情况.光通过甲图中的凸透镜变得比原来会聚了, 光通过乙图中的凹透镜变得比原来会聚了,光通过丙图中的凸透镜变得比原来发散了,光通过丁图中的凹透镜变得比原来会聚了.透镜对光的〔明确会聚和发散的区别〕“会.聚〞作用和“发散〞作用并非只是针对平行于主轴 的平行光而言,“会聚作用〞应该一理解为出射光比入射光会聚了一些; “发散作用〞应该理解为出射光比入射光发散了一些,图3-3所示.正确答案为 A图3-3[例2]物体放在距凸透镜前 30cm 的位置上时,在另一侧的光屏上能够得到放大的倒立 的像,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 7. 5cm B . 20cm C . 30cm D . 40cm 思路分析物体通过透镜成放大倒立实像的条件是物体在透镜的焦点到f<30cm<2f,由此可以算出30cm>f>15cm,在答「案中找出满足条件的选项. 〔这点是分析本题的关键〕乙图 C .丙图 D . 丁图比照观察入射前和出射后光的变2倍焦距之间,因此但它离我们的眼睛很近, 再思路分析A.甲图 B[例3]完成图3-5中的光路图思路分析图中所给的四个透镜,〔a〕、〔b〕是凸透镜.〔c〕、〔d〕为凹透镜,并且〔a〕、〔c〕给出入射光线,要求画出折射光线.而〔b〕、〔d〕那么给出折射光线,要求画出入射光线.根■据光心、焦点的定义方法就能画出这些特殊光线.(a) ⑸〔c〕〔d〕图3-6[例4]〔2021.河北.2分20〕让一束平行光经过一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下图〕,小明用此透镜做“探究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111 j-1 11V -711111 r ।T TTA当物体距透镜5cm时,成正立的像B.当物体距透镜15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C.当物体从距透镜20cm处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时,所成的像逐渐变小D.当物体从距透镜20cm处向透镜的方向移动时,要得到清楚的像,应使光屏靠近透镜思路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0mm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物距v 10mm寸,成正立放大虚像,fv物距v 2f时,成倒立放大实像,当物体从距透镜2f处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时,所成像逐渐变小,而向透镜移动时,成像逐渐变大,且相距远离透镜,据此可知选项D不正确.四、课堂练习1、根据图3—4〔a〕中入射光和出射光的情况在方框内r填上一个适当的光学元件.甲乙丙图3间但〕2、一支蜡烛立在凸透镜前,调节光屏的位置,恰好在光屏上得到缩小的清楚的像.假设保持透镜位置不动,把蜡烛和光屏对调一下位置,那么〔〕A.在光屏上仍可呈现缩小的像B.隔着透镜可看到蜡烛的像C.在光屏上呈现放大的像D.在光屏上呈现与蜡烛等大的像3、物体距凸透镜20cm时,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实像,假设把物体向透镜方向移8cm,又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白实像,那么透镜的焦距是〔〕A. 20cm B . 10cm C . 9cm D . 5cm4、〔2021.河北2分19〕透镜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应用广泛.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B.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内C .投影仪能使物体在屏幕上成正立、放大的虚像D .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五、课后作业:1 、一个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30 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假设把物体沿凸透镜主轴移动到距凸透镜45 cm处,那么成像的情况一定是〔〕A.放大的实像B .等大的实像C .缩小的实像D .上述三种情况都可能2 、物体从距凸透镜12 cm处移到距凸透镜20 cm处,调整光屏的位置,总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由此可知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 . 10 cmB . 20 cmC 3、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当蜡烛距凸透镜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A 蜡烛距透镜40 cm 时,一定成缩小的实像实像 C .蜡烛距透镜 20 cm 时,一定成放大的实像像 4、某幻灯机的镜头和幻灯片之间的距离可在那么应选用以下哪一个元件做镜头〔〕A.焦距为5 cm 的凸透镜 B .焦距为 C.焦距为10 cm 的凸透镜 D .焦距为5 、 用 照 相 机 给 家 人 照 相 , 人 与 照 相 机 镜 头 的 距 离 和 底 片 到 照 相 机 镜 头 的 距 离 分 别 是 〔A.大于2f ,小于fB.大于2f ,小于2f ,大于fC.小于2f ,大于f ,大于2f D .大于f ,大于2f6 、测绘人员绘制地图时,常常需要在高空的飞机上向地面照相,称为航空摄影,假设要 使用航空摄影照相机的镜头焦距为50 mm,那么底片到镜头间的距离为〔〕A. 100 mm 以外B. 50 mm 以内 C .略大于 50 mm D.恰为50 mm7 、放映幻灯时,在屏幕上得到的是幻灯片上图像的〔 〕 A.正立放大的虚像 B.正立放大的实像 C.倒立放大的虚像 D.倒立放大的实像8 、用一个凸透镜成像时,下面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实像总是正立的、虚像总是倒立的B.实像和虚像都可能是放大或缩小的C.成实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大D.成虚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大9 、一个物体放在凸透镜前时,在透镜的另一侧距离透镜 20 cm 的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放大的物体的像,假设把物体移至透镜前20 cm 处,为了仍能在透镜另一侧光屏上得到清楚的像,那么光屏的移动方向和所成像的大小为〔〕A.光屏靠近透镜,成缩小的像 B .光屏靠近透镜,成放大的像 C.光屏远离透镜,成放大的像 D .光屏远离透镜,成缩小的像 10 、 一个蜡烛位于凸透镜前, 调节透镜和光屏位置可在光屏上呈现放大的清楚的像;假设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那么〔〕A.在光屏上不再呈现像 B .在光屏上呈现等大的像 C.在光屏上呈现缩小的像 D .在光屏上呈现放大的像对于正常人来说都能使物像落在视网膜上,这主要是由于〕A.视网膜可以前后移动调节 C.瞳孔可以缩小或放大 12 、 〔 2021. 河北 2 分 17〕以下有关凸透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B.凸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的视力C.凸透镜所成的虚像一定是放大的. 12 cm D .以上都不对15 cm,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那么以下说 B.蜡烛距透镜18 cm 时,可能成放大的 D.蜡烛距透镜6 cm 时,一定成放大的虚 10 cm~20 cm 之间调节,现因原镜头损坏, 10 cm 的凹透镜 20 cm 的凸透镜11 、 不管较近或较远的物体, B .眼球的前后径能D.凸透镜所成的实像可以是放大的,也可以是缩小的13 、〔2021.河北.2分18〕图6是物体A通过凸透镜〔透镜未标出〕成像的示意图.当凸透镜放在哪点时,才能产生图中所成的像14、〔2007.河北.6分32〕投影仪是常用的教学仪器, 图11是投影仪的结构图.〔1〕请利用光的反射定律在图中画出投影片上B点发出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2〕要使成在屏幕上的清楚像变大些,应采取的方法是:15 、〔2021.河北3分25〕小明从眼镜上取下一块镜片,透过镜片观看邮票上的文字〔如图10所示〕.小明用的镜片是透镜,所成的是像〔选填‘‘虚〞或“实〞〕.小明将此镜片放在蜡烛和光屏之间,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楚的像,然后在镜片前放置一眼镜〔如图11所示〕,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向后移动光屏,像又清楚了.此眼镜是〔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A. a点B. b点图6C. c点D. d点d。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5.1 透镜课件(共9张PPT)

知识链接约2-3min
• 1.当光从空气_斜_射__入__到水中或其它透明物 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折射光线向 __法_线____偏折,此时折射角___小_于___入射角.
• 2.在下图中画出光线进入三棱镜后再射到空 气中的光路图.方法总结:当光线射向三棱镜, 经过三棱镜后光线向___底_部__偏折
。2021年3月17日星期三2021/3/172021/3/172021/3/17
• 1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021年3月2021/3/172021/3/172021/3/173/17/2021
• 16、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头,那么任何风都不是顺风。2021/3/172021/3/17March 17, 2021
预习导学问题
• 1.透镜的种类: 凸透镜 、 凹透镜 ,分别 对光线的作用会聚 ,发散 。
• 2.通过透镜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为主光轴, 穿过透镜某个点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这 个点称为 光心,能使平行光会聚的透镜称 为 透凸 镜,光线会聚的点称为 焦点, 的距离叫做焦距。
合作探究 展示交流约22min
• 10、人的志向通常和他们的能力成正比例。2021/3/172021/3/172021/3/173/17/2021 10:23:28 AM • 11、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2021/3/172021/3/172021/3/17Mar-2117-Mar-21 •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2021/3/172021/3/172021/3/17Wednesday, March 17, 2021 • 13、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2021/3/172021/3/172021/3/172021/3/173/17/2021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第五章第一节 透镜 全文课件(共11张PPT)

•
6.这就要求我们从经学思维和体系的 禁锢中 真正解 脱出来 ,以开 放的姿 态传承 历史文 化,维 护学术 开放多 元的本 性,积 极构建 具有时 代特征 、富于 活力的 “新国 学”。 “新子 学”正 是适应 这样的 “国学 ”发展 要求, 将应运 承载“ 新国学 ”的真 脉。
•
7“新子学”的内涵,单以浅层次理解 ,它是 “旧子 学”的 再发展 。在这 种理解 下,“ 新子学 ”仿佛 没有摆 脱在原 有经学 体系下 旧“国 学”中 的位置 ,最多 也只是 经学的 多样化 实践与 儒学的 外围羽 翼,显 然无法 承担作 为“新 国学” 主导的 重担。
•
5.基于对“传统”的历史性和现实性 特点的 明确认 知,“ 新子学 ”强调 ,“国 学”在 漫长的 岁月中 必然存 在一个 变化发 展的过 程,可 以说一 代有一 代的“ 国学” 。从历 史上看 ,不可 否认, “六经 ”是中 国文化 学术的 最早源 头,它 深刻地 影响着 中华民 族的基 本精神 。
F
清晨,小草的露珠下面的叶脉看起来比较 大,这是露珠产生了凸__透__镜的功能,形成 了放大的_虚___像,这是由于光的_折___射现 象的结果。
BD
如图所示,S′是物体S经过凸透镜所成的像,那么
此图表示什么的成像示意图(
)
A.照相机 B.放大镜
C.幻灯机 D.投影仪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眼睛不能直接看到虚像 B.眼睛不能直接看到实像 C.能用光屏承接的像可能是虚像 D.能用光屏承接的像一定是实像
•
3.三月的一个早晨,老锁匠照例在门 口喝茶 。这时 ,巷口 来了个 年轻人 ,路过 锁匠铺 时停了 下来。 看着锁 匠铺头 上里挂 着的老 招牌, 上门写 着“制 锁”两 个苍劲 有力的 大字, 年轻人 马上兴 奋了起 来。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PPT课件

设计实验
3、问题①:凸透镜、蜡烛、光屏应按什么 顺序摆放在光具座上?
问题②:怎样改变物距来研究像的性质 与物距的关系? 问题③:实验过程中应记录哪些现象和 数据?
学习目标
创设情境
走进探究
应用拓展
巩固练习
进行实验
1、记下凸透镜的焦距; 2、在光具座上从左到右依次放好蜡烛、凸透镜、光 屏。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 焰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的同一直线上。 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3、移动物体位置,使物距分别为u>2f;f<u<2f; u<f ,再移动光屏找像,眼睛观察光屏上的像, 直到最清晰为止; 4、记下物距、像距和成像情况。
走进探究 应用拓展
放大镜就是 凸透镜,能成 放大的、正立 的像。
巩固练习
学习目标
创设情境
我的困惑
那么同样是凸透镜,为什么可以成这样 不同的像呢 ?
学习目标
创设情境
走进探究
应用拓展
巩固练习
信息快递
u
F O
v
F
物体
f
f
像
1.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2.物距(u):物体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3.像距(v):像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人教课标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
三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过程与方法: ⒈学生能在探究活动中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观察能 力、实验操作能力。 ⒉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索的过程和方法。 ⒊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建立物理概念,归纳科学规律的 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⒈乐于参加观察、实验等科学实践。 ⒉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勇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 常生活中的物理学原理。 ⒊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探究创造的心理品 质及互相协作的团队精神。
《生活中的透镜》透镜及其应用PPT教学课件

导入新知
如图所示的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照相机,通过它我们可以 捕捉到生活中许多美好的瞬间,给我们留下许多难忘的回忆。
你知道照相机是怎样成像的吗?
素养目标
2.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所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 能区分实像和虚像。
1.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区分照相机、投 影仪、放大镜的成像特点;经过制作简易模型照相机 的过程,初步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
新知梳理
一 照相机
1.照相机的原理:如图5-2-1所示,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 一个_凸_透______镜,照相机的胶片相当于光_屏_______。
图5-2-1
2.成像特点:照相机工作时,被拍摄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较 ___远_____,胶片到凸透镜的距离较___近_____,在胶片上得 到的是__倒__立_、__缩_小____的像。
课堂检测
基础巩固题
3. 图甲、乙是相同焦距拍摄的同一小孩的照片,则拍摄时,物距、 像距的比较情况是 ( C ) A.甲的物距、像距都比乙大 B.甲的物距、像距都比乙小 C.甲的物距比乙大,甲的像距比乙小 D.甲的物距比乙小,甲的像距比乙大
课堂检测
巩固练习
连接中考
例2 如图所示是一个自制的模型照相机。纸筒A的一端蒙上一层半透明纸, 纸筒B的一端嵌了一个凸透镜。两纸筒套在一起组成一个照相机模型。应
当如何使用这架照相机来“拍摄”景物?( C )
A.眼睛应对着B端向筒内观察,看看像是否清晰 B.应把A端朝着明亮的室外,B端朝着较暗的室内,
否则看不清楚 C.应把B端朝着明亮的室外,A端朝着较暗的室内,否则看不清楚 D.眼睛可以对着A端也可以向着B端向筒内观察景物成的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想一想
3.图中划出的两条折射光线,哪条是平行
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的折射光线?
折射光线反向延长,通过焦点的是正确的折 射光线。
光心 主光轴
O C1
C2
二、透镜的主光轴和光心
1.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主轴) 2.光心:光心是主光轴上的一点,
通过这点的光线穿过透镜时不改变方向。 光心 主光轴 O C1
C2
三、透镜对光的作用
试猜想光线通 过透镜后会有 什么现象?
1.凸透镜: 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观察实验现象
光心 O
主光轴
2. 凸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焦点
F
主轴
O
f
焦距
焦点:平行于主轴的平行光通过凸透镜后会聚 于一点。 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
焦点
F
主轴
f
凸透镜有两个实焦点。
光路可逆
F
主轴
F
小结:凸透镜对所有光线都起会聚作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凹透镜: 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观察实验现象
光经过凹透镜后的发散是不是也有规律可循?
4. 凹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想一想
1.给你一个透镜,你能用哪些方法去判断 他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 方法一:“摸” 方法二:“看”
方法三:“照”。 通过透镜对平行光线是会聚 还是发散加
以辨别。
想一想
2.太阳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光源,当太阳光 射到地面时,我们就可以把它看做平行光。那么同
学们能不能想办法利用太阳光粗测凸透镜的焦距呢?
义务教育教科书 物理
八年级
上册
透
镜
观察与交流
你桌上的两个透镜有什么区别?请说出它们 的不同之处。 方法一:“摸” 为避免镜面磨损或弄脏,请先用柔软的面巾
纸把透镜包起来,再用手摸。 方法二:“看”
通过透镜去观察近处物体。
一、凸透镜和凹透镜
C1
C2
C1
C2
一、凸透镜和凹透镜
中央厚 凸透镜: 边缘薄 透镜 凹透镜:
中央薄 边缘厚
透镜的纵剖面:
一、凸透镜和凹透镜
给透镜分类
A
B
C
D
E
F
属于凸透镜的是( A C D )
属于凹透镜的是( B E F )
一、凸透镜和凹透镜
透镜的两个表面至少一个是球面的一部分。
二、透镜的主光轴和光心
1.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2.光心:光心是主光轴上的一点,
通过这点的光线穿过透镜时不改变方向。
凹透镜有焦点吗? 把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看一看。
虚 焦点
F
F
f
焦距
凹透镜有两个虚焦点。
F
F
F
F
小结:凹透镜对所有光线都起发散作用。
小结:
1.两种透镜:凸透镜和凹透镜; 2.几个基本概念: 光心、主光轴、焦点、焦距; 3.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又叫会聚透镜。
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又叫发散透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