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精神
红岩精神的资料

红岩精神的资料
红岩精神是指团结协作、不畏艰辛、奋发向前的精神品质,起源于中国和朝鲜抗日战争时期的四川红军,后来成为中国青年学生中积极向上、追求进步的代名词。
红岩精神所代表的核心价值观包括:
1. 革命精神:红岩精神源自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革命传统,强调遵循党的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坚定革命立场,追求社会公正和人民解放。
2. 坚韧不拔:红岩精神强调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毫不动摇的信念,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坚持不懈,勇往直前。
3. 自我牺牲:红岩精神鼓励个人为了集体和大局的利益而做出牺牲,放弃个人享乐和个人利益,追求共同的目标和理想。
4. 无私奉献:红岩精神强调为社会和人民做出无私的奉献,不计较个人得失,深深爱护人民和社会,愿意为之奋斗。
红岩精神的典型代表是中国高校的红岩青年志愿者,他们在面对灾难、困境和社会问题时,始终坚持人民利益至上,无私奉献,并且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和帮助他人。
红岩精神的传承和发扬是当代青年和学生应该努力追求的目标,它代表着一种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品质。
彪炳史册的红岩精神

彪炳史册的红岩精神什么是红岩精神?红岩精神,是指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抗日根据地中的红岩村所体现出的一种坚韧不屈、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这种精神主要表现在红岩村人民在艰苦的环境中坚持抗日斗争,为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而英勇奋斗,表现出了顽强不拔的斗志和坚定的信念。
红岩精神的内涵红岩精神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爱国主义情怀红岩精神强调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厚的热爱,无论是对于和平年代还是战争年代,红岩精神都饱含着对祖国的深情厚意。
在抗日战争时期,红岩村人民为了保卫祖国、民族的尊严,毫不犹豫地投入到抗日斗争中,表现出了对国家和民族的无限忠诚和无私奉献。
2. 团结合作精神红岩村人民团结一心,共同抵御敌人的进攻。
在红岩村,没有个人英雄主义,而是强调团结合作的精神。
红岩精神告诉我们,只有团结合作,才能战胜敌人,取得胜利。
3. 坚韧不拔的毅力红岩精神强调坚持不懈的毅力。
无论敌人多么强大,无论环境多么恶劣,红岩村人民都坚定地站在抗日战线上,坚守阵地,抵御敌人的进攻。
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向世人证明,只要有毅力,就能战胜一切困难和挫折。
4. 实事求是的精神红岩精神中的实事求是的精神是指在困难面前,红岩村人民能够冷静地分析形势,采取合理的行动。
他们不带有任何浮躁的情绪,不盲目乐观,也不盲目悲观,而是以实际的行动来解决问题。
红岩精神的影响红岩精神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风貌,具有深远的影响。
首先,红岩精神在抗日战争胜利后,成为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许多红岩村人民在战争结束后积极参与国家的建设工作,为国家的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其次,红岩精神也对现代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在红岩精神的影响下,人们学会了坚定信念,勇往直前,不屈不挠地面对任何困难和挫折。
这种精神鼓舞着人们追求梦想,不断超越自我,为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此外,红岩精神也成为了我们忆往昔、励志未来的重要依托。
通过红岩精神的宣传和传承,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到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艰辛历程,进一步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红岩精神内容

红岩精神内容一、引言红岩精神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战争时期,由四川大学学生和教师所表现出的勇敢坚韧、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
此后,红岩精神逐渐成为了一种具有深远意义的文化符号,被广泛传颂。
二、红岩精神的内涵1. 坚定信念红岩精神的核心是坚定信念。
在那个特殊时期,四川大学师生面临着极其艰难的处境,但他们从未动摇过对革命事业的信仰和追求。
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对于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
2. 不屈不挠红岩精神中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不屈不挠。
在面对敌人强大压力和种种困难时,四川大学师生始终保持着坚韧不拔、永不放弃的决心。
他们在最艰苦困难的环境下也能够发扬顽强拼搏、勇往直前的精神。
3. 爱国主义红岩精神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爱国主义。
在抗日战争时期,四川大学师生始终坚信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够为祖国做出贡献。
他们不仅在战场上表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决心,更在后方积极参加各项抗战工作,为保卫祖国作出了重要贡献。
4. 团结协作红岩精神中还包含着团结协作的精神。
四川大学师生面对敌人的侵略和压迫时,他们紧密团结在一起,共同完成了许多艰苦卓绝的任务。
他们相互支持、相互鼓励,在困难时刻给予彼此帮助和支持。
三、红岩精神对于当代社会的意义1. 弘扬正气红岩精神是中国革命史上一段光辉历程,它代表着中国革命者不屈不挠、坚定信念、爱国奋斗、团结协作的精神。
它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仍然有着深远的意义,可以激励我们弘扬正气,坚定信仰,勇往直前。
2. 促进社会和谐红岩精神中体现出了团结协作、互助互爱的精神,这正是当代社会需要的。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之间常常存在着竞争和矛盾,而红岩精神所传递出来的团结协作、互助互爱等价值观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促进社会和谐。
3. 培育优秀人才红岩精神所体现出来的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等品质是培育优秀人才所必备的。
在当今社会中,成功需要具备高度自我约束能力、坚定决心、不屈不挠、敢于拼搏等品质。
因此,弘扬红岩精神可以帮助我们培育更多具有这些品质的优秀人才。
对红岩精神的理解

对红岩精神的理解红岩精神是指在中国革命战争时期,四川省的红岩村人民在艰苦卓绝的条件下,坚持不懈地进行抗日斗争和革命斗争的精神。
这种精神体现了中国人民在特定历史时期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崇高的革命精神和道德风范。
首先,红岩精神是一种坚韧不拔的品质。
在抗日战争期间,红岩村人民经受了长达八年的战争洗礼,但他们从未放弃过对敌人的抵抗。
他们以顽强的毅力和勇气,不断地与敌人作斗争,最终取得了胜利。
这种坚韧不拔的品质体现了中国人民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顽强生命力。
其次,红岩精神是一种无私奉献的品质。
在红岩村,无论男女老少都积极参加了抗日斗争。
他们舍弃自己的生命和家庭安宁,为了国家和民族利益而奋斗。
这种无私奉献的品质体现了中国人民在面对国家和民族利益时所表现出来的高尚情操。
再次,红岩精神是一种团结协作的品质。
在抗日战争期间,红岩村人民团结一致,互相帮助,共同抗敌。
他们在困难时期,相互支持,共同度过难关。
这种团结协作的品质体现了中国人民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集体主义精神。
最后,红岩精神是一种不屈不挠的品质。
在抗日战争期间,红岩村人民经受了无数次失败和挫折,但他们从未放弃过对敌人的斗争。
他们以坚定不移的信念和毅力,在长达八年的战争中坚持不懈地进行斗争。
这种不屈不挠的品质体现了中国人民在面对生活中各种挑战时所表现出来的顽强毅力。
总之,红岩精神是一种崇高而伟大的革命精神和道德风范。
它体现了中国人民在特定历史时期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坚韧不拔、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
这种精神对于中国人民在今后的发展中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它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进。
红岩精神的解读

红岩精神的解读红岩精神是指红旗渠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艰苦卓绝的条件下锻炼出来的一种精神风貌。
它是在中国革命战争年代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中国共产党人在艰苦环境下坚定信念、奉献精神和自我牺牲的集中体现。
1. 背景:红岩精神主要诞生在中国的革命历程中,具体来说,是在解放战争和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在艰苦卓绝的斗争环境中锻炼和培养出来的。
在这个时期,中国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临着外敌入侵和内外压力的巨大挑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红岩精神迅速崛起并深入人心。
2. 内涵:红岩精神是一种顽强拼搏的精神风貌,它包括了坚定的信念、无私奉献和自我牺牲等方面。
在战乱年代,中国共产党人能够在困境中崛起并取得胜利,离不开他们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
无论是在枪林弹雨中还是在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保持着对共产主义事业的信仰,这种信念支撑着他们战胜一切困难。
3. 基本原则:红岩精神的形成离不开共产主义的思想和中国共产党的指导。
在红岩精神中,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和领导方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理论不仅是指导红岩精神形成和发展的思想基础,也是红岩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4. 现实意义:红岩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作为一种顽强拼搏的精神风貌,它在当今社会仍具有激励和启迪作用。
红岩精神鼓舞着我们勇往直前,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挑战,都能坚定信念、奋勇向前。
在学习和工作上,我们可以以红岩精神为榜样,通过自我奋斗和奉献来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发展。
总结回顾:红岩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和培养起来的一种精神风貌。
它是在艰苦困境下形成的,包括了坚定信念、无私奉献和自我牺牲等方面。
作为一种顽强拼搏的精神风貌,红岩精神在当今社会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能够鼓舞和启迪人们勇往直前,努力奋斗。
我们应当以红岩精神为榜样,通过自我奋斗和奉献来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发展。
一、红岩精神的被忽视与重视在当今社会,虽然红岩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但却经常被人们忽视。
红岩精神形成的历史条件特色内涵及时代价值

红岩精神形成的历史条件特色内涵及时代价值1. 引言1.1 红岩精神简介红岩精神,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由重庆红岩机关和南岸一带的群众性革命组织锻造出来的一种革命精神。
红岩精神的形成是在极其残酷的环境下,经历了长期的斗争与牺牲,凝聚出来的一种雷霆万钧的精神品质。
红岩精神包含了对共产主义信仰的坚定,对个人命运的牺牲,对正义和真理的追求,对集体荣誉和利益高于一切的无私奉献精神。
红岩精神的核心是忠诚、坚韧、英勇和牺牲,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革命者不畏强暴,勇往直前,不屈不挠地朝着光明前进。
红岩精神不仅是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符号,更是一种永恒的精神力量,它激励着人们为真理、为正义而奋斗,为民族复兴而努力。
红岩精神蕴含着深刻的历史内涵和时代价值,它是激励人民前赴后继、勇往直前的强大力量。
2. 正文2.1 红岩精神形成的历史条件红岩精神形成的历史条件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社会背景。
在当时,中国正处于民族危亡的时刻,国家面临着列强的侵略和内部的混乱。
这种危机感深深地影响了人们的思想和行动,促使了红岩精神的形成。
五四运动是红岩精神形成的重要历史条件之一。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事件,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这场运动激发了年轻人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为红岩精神的培育奠定了基础。
共产主义思想的传入也对红岩精神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20世纪初,中国共产党开始兴起,共产主义思想逐渐传入中国。
红岩精神的代表人物之一,邓拓,就是受共产主义思想影响的革命者。
共产主义思想为红岩精神提供了理论支持和道义底气。
红岩精神形成的历史条件包括国家危亡的社会背景、五四运动的爱国激情和共产主义思想的传入。
这些历史条件共同促使了红岩精神的形成,使其成为中国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2.2 红岩精神的特色内涵一、坚定信念。
红岩精神的核心是信仰共产主义,坚定革命信仰,矢志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红岩精神鼓舞人们勇敢面对逆境困难,坚定信念,永不动摇。
红岩精神的理解

红岩精神的理解一、引言红岩精神是指中国重庆大学红岩网校工作室成员所具备的共同精神特质和文化价值观念,是一种积极向上、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
本文将从红岩精神的内涵、特征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等角度进行探讨和阐述。
二、红岩精神的内涵红岩精神具有以下几个核心内涵:1. 爱国主义情怀红岩精神秉承着爱国情怀,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培养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红岩网校工作室的成员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身于社会建设事业,为祖国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 创新创业精神红岩精神倡导并践行着创新创业的精神,鼓励成员积极思考和创意,并培养出色的技术和实践能力。
工作室成员经常举办各类创新创业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促进创新创业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3. 团队协作精神红岩网校工作室成员在开展各项活动时始终强调团队协作精神。
团队成员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相互协作,形成密切的合作关系,通过分享经验和知识,使每个人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
4. 志愿服务精神红岩精神倡导积极参与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工作室成员定期组织参与各类公益活动,关注弱势群体和社会问题,通过实际行动传递爱心和温暖,践行社会责任。
三、红岩精神的特征红岩精神有以下几个鲜明特征:1. 高度责任感红岩网校工作室成员以高度责任感对待工作和生活,始终保持对事业的热情和投入。
无论面对何种困难和挑战,他们都始终能够坚持不懈地追求卓越,勇往直前。
2. 追求卓越红岩精神要求成员始终追求卓越,不断突破自我。
红岩网校工作室提供了一个学习和锻炼的平台,成员通过不断学习新知识、提升技术能力,不断超越自我,成为技术和领导力上的佼佼者。
3. 开放包容红岩精神强调开放包容的态度,鼓励多元化的交流和创新。
成员之间相互尊重、包容差异,接纳各种观点和意见,形成了一个开放自由的学习和交流环境。
4. 勇于探索红岩精神鼓励成员勇于探索未知领域,敢于冒险和创新。
红岩网校工作室提倡实践学习,成员通过实践掌握知识和技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动技术和学术的进步。
红岩精神的理解

红岩精神的理解一、引言红岩精神是指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以四川省重庆市为代表的革命烈士们所表现出来的坚定信念、无私奉献、不屈不挠的精神。
这种精神传承至今,成为了中国人民所推崇和崇敬的一种精神。
二、坚定信念红岩精神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坚定信念。
在那个时期,革命烈士们面对着强大的敌人和艰苦的环境,但他们从未动摇过自己对于革命事业的信仰。
他们相信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实现国家和民族的独立和解放,这种坚定不移的信仰激励着他们前进。
三、无私奉献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无私奉献。
在那个时期,革命烈士们没有任何私利,他们只是为了国家和民族利益而奋斗。
他们舍弃自己的生命和幸福,甚至牺牲自己,只为了实现革命事业的胜利。
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激励着人们不断前进。
四、不屈不挠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不屈不挠。
在那个时期,革命烈士们面对着许多困难和挫折,但他们从未放弃过自己的信仰和目标。
他们坚持自己的立场,勇敢地面对挑战和困难,并且从中汲取力量,继续前行。
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激励着人们克服困难,迎接新的挑战。
五、红岩精神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红岩精神虽然诞生于特定历史条件下,但它所蕴含的价值观念和思想精髓却具有普遍性和时代性。
在现代社会中,红岩精神依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首先,红岩精神是一种正能量。
它鼓舞人们勇于担当、顽强拼搏、永远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在生活和工作中充满信心和动力。
其次,红岩精神是一种道德榜样。
它教育人们要有坚定的信仰和追求,要有无私的奉献和付出,要有不屈不挠的毅力和勇气,这些都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优秀品质。
最后,红岩精神是一种文化传承。
它代表了中国革命历史上最为光辉灿烂的一页,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在现代社会中继续发扬光大,可以更好地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六、结语红岩精神是中国革命历史上最为光辉灿烂的一页,它所体现出来的坚定信念、无私奉献、不屈不挠的精神依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应该学习红岩精神,将其蕴含的价值观念和思想精髓转化为自己生活和工作中的动力和信仰,在实现自身价值同时也为国家和民族做出更大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岩精神
对当代重庆城市形象塑造的作用
陈川
红岩是重庆这个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志,是重庆历史文化中最具有成长性和现实性的主流。
“红岩精神”是红色重庆、英雄重庆人文历史中最有代表性的概括,对塑造重庆城市新形象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红岩精神的历史渊源、实质和特征
重庆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巴文化源远流长,抗战文化更是蜚声中外。
红岩原本是重庆的一个地名,叫红岩嘴,地处现渝中区化龙桥52号。
1939年,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和中共中央南方局移居此地后,红岩这个地名就与中国革命的历史联系在一起。
红岩,由一个地名上升为一个政治、历史和人文概念,小说《红岩》以及由此改编的电影《烈火中永生》,歌剧《江姐》,后来的《红岩魂》展览、报告、展演,极大的支撑和扩展着红岩精神!江姐、许云峰成为红岩精神的形象标志,红岩成为重庆的代名词。
历史渊源: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共赴国难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重庆作为国际性的城市登上世界政治舞台,在反法西斯战争中成为远东的指挥中心。
在国共两党长达八年合作的历史背景下,以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品行和作为形成了伟大的红岩精神,这是中华民族思想道德传统力量的积淀和升华,这也是重庆城市历史发展的逻辑必然。
精神实质:川东地下党、中共中央南方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红岩精神的主要内容,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集中表现出的意识形态、思想品行以及实践作为,形成了红岩精神。
这种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以及革命志士、民主人士救亡图存、革命奋斗的创新和追求。
四大特征:一是忠诚自己的政治选择,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
在历史进程中,在重庆这个历史舞台上,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突出地体现了政治信仰的坚定性,这种忠诚于自己的政治选择是红岩精神思想内容的核心,更是共产党先进性和战斗力的基础。
二是坚持“三坚持、三反对”政治原则,“三勤三化”和“16字方针”。
战斗在国统区的南方局忠实地执行党中央制定的“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的政治原则,在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展壮大中,创造性的开展工作,要求党员干部必须“勤工作、勤交友、勤学习,职业化、公开化、合法化”,对国统区的地下党组织开展工作规定了“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的16字方针。
三是对先进文化的把握和追求。
文化,是一个民族智慧的积淀和结晶。
抗战时期,南方局始终代表着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南方局领导下的抗战进步文艺运动更是抗战文化中的一枝奇葩。
四是无数革命先烈为祖国自由解放,抛头颅、洒热血、为免除下一代的苦难,愿把牢底座穿的革命气节的真实写照。
红岩精神表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的自信和骨气,革命烈士忠于理想、坚持气节的斗争事迹,张扬了红岩精神的实质——在烈火中永生!
二、城市形象的内涵、识别和优化
从理论上讲,城市形象是城市整体化的精神与风貌,是城市全方位、全局性的形象,包括城市的整体风格与面貌,城市居民的整体价值观、精神面貌、文化水平等。
城市形象由三个重要部分组成:城市经济、城市人居环境和城市文化。
城市形象内涵:它涵盖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四个领域,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生态以及市容市貌、市民素质、社会秩序、历史文化等诸多方面。
具有综合性、差异性、主观性、标识性和公益性等五个方面的特点。
城市形象识别:包括城市理念、城市行为、城市视觉三个子系统。
一是城市理念。
指城市独特的价值观、发展目标、城市规划、文化内涵等,是城市的“大脑”和城市形象的核心,主要表现为城市性质、发展战略和规划、城市文化、城市精神等。
城市理念高度概括和升华而成城市精神。
二是城市行为。
在城市理念识别基础上的行为表现和重要特征,是城市的“所作所为”,主要表现为城市内部的组织管理及活动。
三是城市视觉。
城市的外在表现,是城市形象最直接、最有形的反映,城市的“体形、面孔和气质”,一座城市看起来的不同之处。
往往以城市的历史文化为背景,以城市的理念识别为基础,以城市的行为识别为依托,向公众直接、迅速地传达城市特征信息,形成城市形象识别的底色。
城市建筑是经济社会活动的结晶,是影响城市视觉识别的最基本要素。
城市形象优化:一是重视形象设计。
对城市进行三维空间的合理谋划和安排,既包含了物质空间的设计,也覆盖社会生活以及物质(精神、生态)文明方面的内容。
二是优化发展战略。
体现城市性质和职能,显示城市在全国或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指明城市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方向,对城市未来发展做出全局谋划。
三是放大自然优势。
重视并加以利用自然资源与环境,特别是对历史遗留下来的古迹和遗产,形成一系列视觉形象,给城市锦上添花。
四是充实文化内涵。
文化是经过千百年积淀形成的,记载了当地人民的奋斗历史、精神风貌和习俗民情,具有鲜明的个性。
城市形象建设根本上是城市文化的建设,在城市理念识别中,精神文化占了相当的比重。
五是追求协调美观。
城市的道路、广场、水景、雕塑、路灯、栏杆、壁画、标志、路牌、门牌、公共汽车站牌,各类户外广告等等都应系统地进行规划、设计,协调彼此间的关系。
六是改进政府行为。
良好的政府形象既是一种投资环境,又是一种经济资源,影响、推动城市政治、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
三、弘扬红岩精神塑造重庆新形象
(一)“红岩精神”是塑造重庆新形象的强大思想支撑
新重庆的“灵魂”回避不了“张扬”的重庆气质,“红岩精神”是我们新重庆城市形象的“灵魂”。
1996年3月,中共重庆市委作出“弘扬红岩精神、塑造当代重庆人”的决定,随即投巨资修建了红岩魂广场和革命纪念馆新陈列馆、征集中共中央南方局史料和制作陈列展览、制作大型艺术景观与排演文物纪实剧《红岩村启示录》、重新装修了曾家岩50号“周公馆”净化周边环境。
为深入挖掘和准确表述“红岩精神”的实质,市委多次组织召开理论研讨会,将“红岩精神”丰富的内涵概括表述为:救亡图存的爱国精神、不畏艰险的奋斗精神、和衷共济的团结精神、勇于牺牲的奉献精神,为人们正确把握“红岩精神”实质,深入开展“弘扬红岩精神,塑造当代重庆人”的活动提供了理论依据。
《千秋红岩——中共中央南方局历史陈列》大型展览向公众开放,红岩和歌乐山革命纪念馆挂牌成为大学生教育实践基地,一批以“红岩精神”为题材的文艺节目陆续公演,“红岩魂”形象报告“走”遍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红岩精神”不仅在重庆家喻户晓,其博大的思想内涵也为国人所熟知。
“红岩精神”呈放出耀眼的光彩,当之无愧地成为新重庆形象的思想支撑和“活的灵魂”。
(二)“红岩精神”是扮靓重庆新形象的强大内生动力
半小时主城·畅通工程。
塑造“新重庆”形象,市委、市政府从解决城市“道路堵塞”问题入手,提出了“半小时主城区”口号,拍着胸脯对市民承诺:从主城区任何一地到外环高速将不超过半小时。
为实现这承诺,重庆人发扬不畏艰险的奋斗精神,付出了艰苦的努力,随着“二环九射”路网形状基本形成,轻轨线陆续开通和建设,地铁工程启动,“半
小时主城”已成为现实。
市容大整治·拆违工程。
伸展了“手脚”还得打整“脸”。
市委、市政府立即着力直辖市市容市貌整治,解决城市“脏、乱、差”问题。
继2001年和2007年两次“大拆违”行动,拆除主城区600余万平方米的违法建筑后,今年启动了主城危旧房改造工程,大规模“拆违建绿”,不断满足普通市民对轻松、休闲的公共场所的需求,既体现城市的特色又创造城市以人为本的文化氛围和生活情调。
经济大发展·名牌战略。
城市形象是一个城市的无形资产,是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具体体现;企业是城市持续发展的经济基础,企业品牌才是城市形象的视觉窗口。
1999年起,重庆迈出了改造老工业基地、求变图强的坚实步伐,全面提升重庆工业的整体素质;以“扶持重点增长工业企业”为突破口,拉开了实施“名牌战略”序幕,大力推动和促进企业争创知名品牌,催生了长安汽车、嘉陵、建设、隆兴、宗申、力帆等大批的重庆名牌企业和名牌产品。
北部新区、高新技术开发区、西永微电子产业园、铁路物流园等园区经济发展提速,“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呼之欲出。
“红岩精神”成为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形象塑造的强劲内生动力。
(三)“红岩精神”是提升重庆新形象的核心文化元素
时代前进需要精神支柱,社会发展需要正气鼓舞!城市形象既需要“外在美”,也需要“内在美”。
“红岩精神”既是重庆城市形象的“文化内涵”,更是城市形象的“灵魂”。
红岩精神让历史和现实在这里交汇,必然给城市新形象的塑造注入核心文化元素。
重庆要从西部走向全国,更要从中国走向世界,它迫切需要一个向世界展示自己的大舞台。
2001年2月,重庆市全面启动“城市形象宣传”工作,确定了“礼仪重庆、诚信重庆、知识重庆、魅力重庆”的新重庆城市形象的理念和宣传定位。
声势浩大的“新重庆城市形象”宣传将“红岩精神”很好地融入了一系列国际和全国性的、高水平的经贸、旅游、文化、体育等方面的大型活动,高层次的研讨会、报告会,具有重庆特色的对外宣传品……“红岩精神”极大地提升了新重庆良好的城市形象,而良好的城市形象又为重庆乃至整个西部,搭建了一个与世界对话的平台。
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重庆在传承“红岩精神”,提升文化软实力过程中逐渐“找到感觉”。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红岩精神”的激励下,在新一轮思想大解放的洗礼中,更加自信开放的重庆必将迎来新一轮大发展!
(作者系沙坪坝区委宣传部副部长)
(责任编辑:黎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