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活实例出发思考高职日语翻译课程的内容设置
《日语口译》课程教学大纲

《日语口译》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日语口译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日语考核方式:考查总学时、学分:32 学时1.5学分其中实践学时:16 学时一、课程教学目的本课程主要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翻译练习,使学生能基本掌握日常会话中掌握好中日互译的口译技能,即不仅在理论上使学生了解一定的翻译基础知识,同时能够做到应用到身边的实际生活当中。
通过各项口译技能的训练,学生综合运用母语和外语的能力得到提高,今后能够胜任一般性口译工作。
该课程还结合各项专题口译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他们的工作应变能力和职场合作精神,使他们成为社会复合型外语人才。
二、课程教学要求1、知识、能力、素质的基本要求本课程注重实践、精讲多练,每位学生均是实践的主角,力图使练习者皆有收获和成就感。
主要进行日常生活中的口译基础训练,要求学生正确听取日语并进行记录(速记)、正确理解、快速表达等。
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以作业的方式复习,以此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
2、教学模式基本要求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这门课程,该课程的进行遵循“由易入难、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的原则。
由生活场景会话入手,要求学生学会相应的日语表达,理解会话内容的译文探讨,掌握重要语句的翻译、对照和对译技巧和相应的日语表达,了解翻译时的注意事项。
三、先修课程综合日语日语写作日语阅读等四、课程教学重、难点能够正确地灵活地进行日语口译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课程讲授以讲练结合为主要方法,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实践并重,要求学生课下进行大量的口译练习、听译练习等。
六、课程教学内容序言1.教学内容口译的训练方法1.听(リスニング)要求多听、常听。
2.说(話す)首先要大声朗读,反复朗读。
3.读(読む)大声朗读,要多读、速读、熟读。
要求学生通过多读,大量、反复地接触日语信息;速读,提高对日语的反应能力,为口译打好基础;通过熟读更好地把握文章结构和语感。
4.写(書く)理解日本人的思想和思维模式。
5.译(通訳)翻译是两种语言的转换,一般的翻译标准为“信、达、雅”,及翻译作品内容忠实于原文、文辞畅达、有文采。
高职学生日语翻译能力培养之思考[论文]
![高职学生日语翻译能力培养之思考[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4a40957802768e9951e7385c.png)
高职学生日语翻译能力培养之思考摘要:高职学生翻译能力是指以实现会话交流为目的,运用多种能力、技巧和策略进行语言转换的能力。
这一能力包括双语驾驭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专业知识运用能力、文化辨析能力、信息搜索能力和实际转换能力等六项能力。
本文对如何培养高职学生的日语翻译能力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高职教育翻译能力构成要素高职教育针对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以市场为导向,以培养应用型和技术型人才为目标。
因此除了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外,更注重和强调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是高职日语教学的重点。
下面我结合自己多年教学与翻译的经验进行思考,对高职学生的日语翻译能力进行分析。
一、翻译能力的定位1.中外学者对翻译能力的定义对于翻译能力这一概念,中外学者相关的定义和理论内涵比较纷杂。
我国翻译界围绕这些问题,各位学者也都发表了见仁见智的论述。
虽然中外学者各有侧重,分别从多个角度对翻译能力进行了较为详尽的阐释,但很少有针对高职教学这一层面进行剖析的。
因此这些理论和论述对于高职学生翻译能力的定位及高职翻译教学实践的指导相对缺乏针对性。
2.培养高职校学生日语翻译能力的目标定位及内涵首先,从高职校毕业生的就业性质来看,高职校毕业生主要就职于中小企业的基层岗位。
翻译只是跟单员、外销员等与外语有关的岗位的一种工作工具。
其次,从高职日语的使用范围来看,翻译的内容主要涉及商务信函、商务文件、业务谈判等实用性文体的翻译,目的是传递商务信息,以此确保商务沟通的准确和高效。
其次,从高职翻译的要求来看,应以实现商务活动与交流为目的。
最后,从高职校学生的实际能力水平来看,由于语言基础较弱的现状,高职校学生的翻译能力培养应定位为:以实现交流为目的,对贴近生活及商务活动的实用性文体运用多种能力、技巧和策略进行语言转换的能力。
二、高职校学生日语翻译能力的构成要素每个翻译任务的完成都是翻译人员多种能力综合运用的结果。
下面我将结合自己在翻译教学中收集的案例和实际运用的翻译教学模式,将高职学生翻译能力分解为若干相对具体的能力,并作分析。
高职学生日语翻译能力培养之思考

.
王 娟
( 淮 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物 工 程 高等 职 业 学 校 , 江苏 淮安 2 2 3 0 0 1 )
高 K q ,学 生 日 语 翻 译 能 力 培 养 之 思 考
摘 要 : 高 职 学 生翻 译 能 力是 指 以 实现 会 话 交流 为 目的 , 运 用 多种 能 力 、 技 巧 和 策略 进行 语 言 转换 的 能 力 。这 一 能 力 包 括 双语 驾驭 能 力 、 逻 辑 思 维 能力 、 专 业知 识 运 用能 力、 文化 辨析 能力、 信 息搜 索能 力 和 实 际转 换 能 力等 六项 能 力 。本 文 对 如何 培 养 高 职 学 生 的 日语 翻 译 能 力进 行 了分析 。 关键 词 :高职 教 育 翻译 能力 构 成要 素 高 职 教育 针 对 职 业 岗位 的实 际需 要 , 以市 场 为 导 向 , 以培 养 应 用 型 和 技 术 型 人 才 为 目标 。 因此 除 了 要 求 学 生 具 备 一定 的理论知识外 . 更 注 重 和 强 调 运用 所 学 知 识 分 析 、 解 决 实 际 问 题 的能 力 . 也 是 高 职 日语 教学 的重 点 。 下 面 我结 合 自己多 年教 学 与 翻译 的 经 验 进 行 思 考 。 对 高 职 学 生 的 日语 翻 译 能 力 进 行 分析。 翻译 能 力的 定 位 1 . 中外 学 者 对 翻译 能 力的 定 义 对 于 翻 译 能 力 这 一 概 念 ,中 外学 者 相 关 的定 义 和 理 论 内 涵 比较 纷 杂 。 我 国翻 译 界 围绕 这 些 问 题 , 各 位 学 者也 都 发 表 了 见仁见智的论述。 虽 然 中外 学者 各 有侧 重 , 分 别 从 多个 角 度 对 翻译 能 力 进 行 了较 为 详 尽 的阐 释 ,但 很 少 有 针 对 高 职教 学 这 层 面进 行 剖 析 的 。 因此 这 些 理 论 和论 述 对 于 高职 学 生 翻译 能 力 的定 位 及 高 职 翻 译 教 学 实践 的 指 导相 对 缺 乏 针 对性 。 2 . 培 养 高职 校 学 生 日语 翻 译 能 力 的 目标 定 位 及 内涵 首先 . 从 高 职校 毕业 生 的就 业 性 质 来 看 , 高 职校 毕 业 生 主
《日语翻译》教学大纲-

《日语翻译》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文/英文):日语翻译japanes translate 课程编号:7405234学分:2学时:2 总学时32 学时分配(讲授学时:16实验学时:上机学时:讨论学时:16 其他学时:)开设学期:春季学期授课对象:三年级下课程级别:通用课程课程负责人:一、课程性质与目的日语翻译是日语专业的基础课程。
对学生的翻译能力进行集中强化训练。
以日译汉为主,要求学生认识和理解翻译的基本原则和要领。
主要通过大量的句子和短文章,包括各类文体的翻译练习,使学生习惯各类常见句式和词语,包括一些特殊词语的译法,习得翻译技巧,目的是掌握翻译能力。
二、课程简介日语翻译课程是日语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是建立在修完两年半的日语基础课之上的日语专业课。
该门课程是学生在掌握了日语基础语法后和6千单词之后,运用所掌握的语法及词汇知识,进行日语翻译专业技能习得及实践的较高层次的专业课程。
学生在该课程中需了解和掌握基本的翻译理论和常识,同时,在32个学时中,通过教师传授和实践练习,基本掌握日汉翻译中的顺译、倒译、意译、变译等8大翻译技巧,达到基本掌握日汉翻译主要技能的目的。
该课程是日语专业学生重点掌握和习得的课程之一,修完该课程后,标志着已获得了较高水准的日语翻译技能。
三、教学内容本课程安排在日语专业的高年级阶段的第七学期。
教学内容分为:日语中一般词语的处理方法,包括日语中汉字的使用、改变词量、词的引申。
特殊词的处理方法,包括成语、习惯语、特有事物词、专有名词、外来语等。
一般句子的处理方法,包括句法、修辞、表达习惯,分析日语和汉语在句子结构上的差异,做拆句、并句、分合并用的练习。
学习被动态、使令句、时态、比况句的译法,了解日文表达方式的特点。
习得长复杂句的翻译要领。
掌握不同文体,包括应用文、科技文、政论文、新闻报道、文学作品的翻译技巧。
四、考核方式:闭卷考试五、考核所占比例平时占10% 期中占30% 期末占60%执笔人:。
“日语口译”课程教学大纲

“日语口译”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开课单位:翻译学院课程名称:日语口译课程编号:23010053英文名称:Japanese Interpreters课程类型:专业任选课总学时:34 理论学时:34 实验学时:0学分:2开设专业:日语语言文学先修课程:无二、课程任务目标(一)课程任务日语口译是面向日语专业高年级学生开设的专业课,是一门实践性与实用性兼备的综合技能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基本掌握口译工作的各种技巧和基础方法,培养学生在一般接待工作中的口译能力。
(二)课程目标在学完本课程之后,学生能够:1.了解中日两国文化差异,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灵活应变的能力;2.掌握常用的口译技巧和笔记记录技巧;3.掌握从事口译工作所需要的快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第一章口译中的日常寒暄1.总结以往学习中的有关寒暄;2.了解中日日常寒暄的特点。
学会结合不同场景,依照不同语言习惯选择准确的译语。
结合教材熟悉“迎接”“商议日程”等工作场景。
3. 掌握日常寒暄的口译翻译技巧。
教学的难点在于寒暄语的应用。
难点在于固定语句的固定译法的记忆。
第二章口译中的语感把握1.了解口译常见的语感问题及原因;2. 掌握语感失误的常见应对方式;3. 树立语感意识,对常见语感能保持一定的敏感性,能用好日语中的常见说法,避免生搬硬套。
本章的重点在于掌握语感失误的应对方式,难点在于如何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翻译。
第三章口译中的说明技巧1.了解说明式翻译的基本思路;2. 掌握说明式口译的基本技巧;3. 理解不同文化差异带来的口译困惑。
第四章口译中的换说技巧1.了解换说式翻译的基本思路;2.掌握常见的换说方法;3.理解应根据不同的场合,学会变化思路,灵活因对各类情况。
第五章口译笔记1.了解笔记的必要性和目的。
2. 掌握口译笔记的基本方法。
3. 理解通过各种形式的自我训练可以形成行之有效的笔记体系。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口译笔记的方法。
高职日语专业《翻译与文化》课程教学模式的探讨

[摘要]根据教学实践,尝试探讨一种适合高职日语专业的《翻译与文化》课程教学模式,指出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适用于“日本文化”部分的教学,而“基于文化差异的翻译技巧”部分可以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并指出源自日本影视作品的教学素材,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的理解。
[关键词]翻译与文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18)15-0148-02高职日语专业《翻译与文化》课程教学模式的探讨刘俊亮(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国语学院,广东深圳518055)一、引言传统的《翻译技巧》课程,大多是以“语言”为导向的,通过学习该课程,学生可以学到一些翻译理论,并且掌握一定的翻译方法和技巧。
然而,这种以“语言”为导向的翻译课程越来越受到批评和质疑,因为仅仅学习“语言”本身,是远远达不到翻译中“信达雅”的要求的。
事实上,很多学生由于缺乏对所学外语文化背景的了解,翻译出来的句子往往显得生硬、呆板甚至不够准确。
基于此,我校商务日语专业在开设《日语翻译技巧》课程的同时,又增设了一门《翻译与文化》选修课,安排在三年级第一学期,目的就是希望通过对日本文化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翻译水平。
诚然,与传统的《翻译技巧》课程更加侧重“方法”和“技巧”不同,《翻译与文化》课程应该更多地基于异文化之间的差异探讨翻译的问题。
因此,加深学生对异文化的理解,是这门课程必不可少的任务。
具体到日语专业的《翻译与文化》课程,只有让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日本的文化,才能让学生在做中日互译时,表达得更贴切、更地道、更自然,更加符合语言的表达习惯。
也就是说,在“信达雅”的翻译要求中,尽管“雅”对学生而言暂时有点不可企及,但至少要满足“达”的要求。
二、《翻译与文化》是一门需要加入文化思考的翻译课程基于以上的思考,笔者在教学的实践中,把这门开设给高职日语专业三年级学生的《翻译与文化》课程设计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日本文化”,另一部分是“基于文化差异的翻译技巧”,也就是说,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养成做翻译实践时加入文化思考的习惯。
《日汉互译》课程教学大纲

《日汉互译》课程教学大纲一、教师或教学团队信息二、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中文):日汉互译课程名称(英文):Japanese Chinese Translation课程类别:□通识必修课□通识选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方向课□专业拓展课□实践性环节课程性质*:□学术知识性☑方法技能性□研究探索性□实践体验性课程代码:周学时:2 总学时:32 学分:2先修课程:基础日语、日语语法、高级日语授课对象:日语专业4年级学生三、课程简介日汉互译课程在日语专业培养目标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针对日语专业四年级学生所开设的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质的课程,属于专业知识体系中最高阶段的学习课程,可以综合地检验、强化学生在此前所学的词汇、语法以及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日汉互译技能和翻译意识,为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
日汉互译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日译汉、汉译日的基本技能,具体涉及日汉之间语言翻译传递过程中对词汇、句子、文体、篇章等的翻译技巧,对同源译文的优劣进行甄别、比较;所处理的翻译文章涉及文学、商贸、科技、食品、卫生、新闻等诸多领域,并注意凸显各种文体翻译的特色。
该课程牵涉的知识面宽泛,知识结构繁杂,对学生的母语及日语的运用能力要求较高,同时要求学生有敏感的文字的意识和丰富的跨学科知识。
四、课程目标本课程教学主要讲授的核心知识点包括:词汇的翻译、段落的翻译、翻译中的文体问题、修辞与翻译;要训练的关键技能是在日汉互译中的顺译、倒译、分译与合译、加译、意译、变译、反译等。
本课程的教学最终要达成的综合素养目标是学习者能够熟练地、正确而流畅地翻译不同类别、体裁的中日文文本。
五、教学内容与进度安排*(满足对应课程标准的第2条)第一章顺译——普通词语的翻译1. 课时数:82. 讲授内容或训练技能,重点、难点“顺译”的概念;顺译的特征;顺译的长处;顺译的注意事项;教授内容的重点在于通过大量的实际例子来印证理论,让学习者能理解透彻;教授内容的难点在于要让学生明白:一个句子,一个句群、一个句段如果在原文和译文之间不存在妨碍顺译的因素,是否一定要顺译,还要看场合、内容而定,同时还要考虑许多其他因素,诸如修辞色彩、文体等等,切不可不顾原文信息内容的准确转达,为顺译而顺译,追求片面的形式主义。
高等职业教育旅游类专业日语课程设置探索

高等职业教育旅游类专业日语课程设置探索
高等职业教育旅游类专业的日语课程设置是为了提供学生在旅游行业中使用日语进行交流的能力。
以下是对该专业日语课程设置进行的探索。
1. 日语基础课程:该课程主要教授日语的基本语法、词汇和句型。
学生将学习如何正确发音、构造句子以及日语的基本礼仪和文化素养。
通过这门课程,学生可以打下日语学习的坚实基础。
2. 旅游日语会话课程:这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在旅游行业中进行基本对话和交流所需的日语技能。
学生将学习如何向游客提供指导,解答问题以及进行基本的购物、用餐和住宿等方面的交流。
课程中将通过模拟实战演练和角色扮演来提升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3. 旅游日语听力与口语训练课程:这门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能力,使他们能够准确理解旅游中的口语表达和进行流畅的口语表达。
课程中将通过听力练习、轻松的对话背诵、实地考察等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听写和口头表达能力。
4. 旅游日语阅读与写作课程:这门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学生将学习如何阅读与理解旅游相关的文字材料,如导游手册、宣传资料等。
学生还将学习如何进行简单的写作,如写旅游攻略和游记等。
通过这门课程,学生将全面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
5. 旅游业务日语课程:这门课程将重点关注旅游行业中特定领域的日语表达和专业知识。
课程内容包括酒店预订、景点介绍、导游解说等方面的语言使用。
学生将学习如何运用专业术语和行业常用语进行专业性的交流和沟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从生活实例出发思考高职日语翻译课程的内容设置
作者:郝夜静
来源:《文理导航》2017年第27期
【摘要】在高职日语翻译课程中,主要内容以基本贴近生活的文章以及公司商务往来的文书为主。
一定程度上符合职业性的要求。
但就实用性来讲,贴近生活的文章类翻译,往往带有文学性。
而公司商务往来文书,往往有一定程度的拔高,而且在没有接触过公司商务流程的阶段,学生往往觉得内容生涩,难以掌握。
本文从日本生活的实例出发,思考是否可以引入一些过渡性内容,既能满足贴近生活的需求,又能逐步过渡到商务文书的阶段。
【关键词】生活实例;高职日语;翻译课程
1.传统高职日语翻译课程内容
在翻译课程中,最初往往以日译汉为主,相对难度较低。
内容方面,首先从比较生活性的文章入手,体裁多为说明文或者议论文,发表作者的个人观点。
在词语选择上,有时伴有文学性。
如例1:
例1【日本語】
地下鉄に乗っていて感じることは老人が割合少ないということである。
階段が多いから足の弱い人には無理なのであろう。
人間は地球の表面を移動するだけでは満足しなくなって、空を飛び、地下に潜るようになった。
いわば二次元の交通から三次元になったわけで、これは大変な進歩、発展と言わなければならない。
しかし、進歩とは常に疲れるものである。
飛行機に乗るためには、慣れないうちはかなりの緊張が要求されるし、地下鉄を利用するには階段を上り下りする体力が必要である。
健康で元気なものは空にも地下にも進出できるが、そうでない者は地上を這い回るだけで満足しなければならない。
这篇短文对地铁这种交通工具进行了议论,发表了作者观点。
就难度而言,属于中等难度。
个别词汇如“二次元の交通”、“三次元”需要学生去查资料理解。
而不仅要进行基本翻译,还要能体会到作者对于这种交通工具优缺点的论述和个人观点。
在教学过程中,有学生对本篇短文做出了如下翻译:
【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