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行政执法证件管理办法

合集下载

厦门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重点任务分工的通知

厦门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重点任务分工的通知

厦门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重点任务分工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厦门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日期】2019.09.09•【字号】厦卫政法〔2019〕298号•【施行日期】2019.09.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卫生医药、计划生育综合规定正文厦门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重点任务分工的通知各区卫健局、委机关各有关处室、市卫生计生监督所: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以下简称三项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8〕118号)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省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闽政办〔2019〕35号)以及《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重点任务委内分工实施方案的通知》(闽卫政法函〔2019〕453号)和《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厦府办〔2019〕73号)精神,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我委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重点任务分工,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一、请各区卫健局、各处室、市卫生计生监督所高度重视,按照职责分工抓好落实,确保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各项重点任务落实到位。

二、全面正确履行职责,规范各项办事流程;按照便民原则,及时公开有关执法信息,方便群众获取执法信息,有效监督执法活动,避免出现执法不公以及执法不作为、乱作为现象,依法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

三、省卫生健康委已经制定统一标准、规范或信息系统的,结合实际,务必不折不扣执行,确保统一规范;同时在执法过程中,要更新理念,大胆实践,不断探索创新工作机制。

四、各区卫健局、各处室、市卫生监督所应于12月10日前将落实三项制度有关工作总结报政策法规处,在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过程中出现新问题新情况也一并及时反馈政策法规处。

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

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

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厦门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5.01.15•【字号】厦府办〔2015〕6号•【施行日期】2015.01.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厦府办〔2015〕6号各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委、办、局:《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经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审核,已报市委、市政府批准,现予印发。

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5年1月15日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根据《中共福建省委办公厅、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厦门市人民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闽委办〔2014〕42号)、《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改革完善市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的实施意见》(闽政〔2013〕52号)以及《中共厦门市委、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厦门市人民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厦委发〔2014〕11号)、《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改革完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的实施意见》(厦府〔2014〕181号)文件精神,设立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加挂“厦门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厦门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厦门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牌子),为市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副厅级。

一、职责调整(一)取消已公布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

(二)划入原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原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职责。

(三)划入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承担的生产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化妆品生产许可和强制检验职责。

(四)划入原市卫生局承担的餐饮业和食堂等消费环节食品安全监管职责。

(五)划入原市商务局承担的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责。

(六)承接上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授权或委托的行政审批及相关监管工作。

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具有行政处罚权单位的通告-厦府[1996]综226号

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具有行政处罚权单位的通告-厦府[1996]综226号

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具有行政处罚权单位的通告正文:---------------------------------------------------------------------------------------------------------------------------------------------------- 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具有行政处罚权单位的通告(厦府(1996)综226号1996年10月17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规定,经厦门市法制局审查确认,以下单位具有行政处罚权:一、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序号|单位|地址|负责人||--|--------------|--------------|---||1 |厦门市经济发展委员会|厦门市湖滨北路61号东八楼|翁云雷||--|--------------|--------------|---||2 |厦门市教育委员会|厦门市同安路5号|黄守忠||--|--------------|--------------|---||3 |厦门市公安局|厦门市新华路43号|欧金祥||--|--------------|--------------|---||4 |厦门市国家安全局|厦门市莲前西路199号|陈耀庆||--|--------------|--------------|---||5 |厦门市民政局|厦门市文园路101号|黄祥琪||--|--------------|--------------|---||6|厦门市司法局|厦门市公园东路28号|林细缨||--|--------------|--------------|---||7 |厦门市财政局|厦门市湖滨北-|---||8 |厦门市地方税务局|厦门市禾祥西路200号|陆明亮||--|--------------|--------------|---||9 |厦门市国有资产管理局|厦门市湖滨北路15号|洪进益||--|--------------|--------------|---||10 |厦门市劳动局|厦门市公园东路84号之四|黄新金||--|--------------|--------------|---||11 |厦门市建设委员会|厦门市禾祥西路光华大厦|陈永欣||--|--------------|--------------|---||12|厦门市物价局|厦门市湖明路中段物价大楼四楼|薛竹||--|--------------|--------------|---||13 |厦门市宗教事务局|厦门市思明西路58号|吴在庆||--|--------------|--------------|---||14 |厦门市交通委员会|厦门市思明北路149号|王元吉||--|--------------|--------------|---||15 |厦门市农业局|厦门市湖滨北路61号东六楼|王照平||--|--------------|--------------|---||16 |厦门市林业局|厦门市厦禾路401号|苏全良||--|--------------|--------------|---||17 |厦门市水利水电局|厦门市深田路42号|刘水在||--|--------------|--------------|---||18 |厦门市水产局|厦门市蜂巢山路37号水产大楼|缪乐生||--|--------------|--------------|---||19 |厦门市贸易发展委员会|厦门市湖里信息大厦十二楼|黄菱||--|--------------|--------------|---||20 |厦门市粮食局|厦门市斗仔尾路186号|刘祥伦||--|--------------|--------------|---||21 |厦门市文化局|厦门市公园南路2号|彭一万||--|--------------|--------------|---||22 |厦门市广播电视局|厦门市后滨路55号|黄鸣洲||--|--------------|--------------|---||23 |厦门市卫生局|厦门市海后路38号四楼|朱玉珍||--|--------------|--------------|---||24 |厦门市体育运动委员会|厦门市湖滨北路体育中心|林建章||--|--------------|--------------|---||25 |厦门市计划生育委员会|厦门市升平路49---||26 |厦门市审计局|厦门市湖滨北路61号东五楼|庄表峰||--|--------------|--------------|---||27 |厦门市统计局|厦门市湖滨北路61号|钟将材||--|--------------|--------------|---||28 |厦门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厦门市湖滨南路43号|刘励||--|--------------|--------------|---||29 |厦门市土地房产管理局|厦门市湖滨南路闽南大厦二十层|郑振生||--|--------------|--------------|---||30 |厦门市规划局|厦门市美湖路11号|吴瑞炳||--|--------------|--------------|---||31 |厦门市环境保护局|厦门市湖滨南路56号|吴子琳||--|--------------|--------------|---||32 |厦门市园林风景管理局|厦门市公园北路3号|许开水||--|--------------|--------------|---||33 |厦门市市政工程管理局|厦门市美湖路15号|张益河||--|--------------|--------------|---||34 |厦门市旅游局|厦门市百家村路45-49号|郭叔周||--|--------------|--------------|---||35 |厦门市技术监督局|厦门市湖滨南路78号|曾靖碧||--|--------------|--------------|---||36 |厦门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厦门市湖滨东路41号|陈炳炎||--|--------------|--------------|---||37 |厦门市民防办公室|厦门市石泉路15号|陈起运|--------------------------------------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序号|单位|地址|负责人||--|--------------|--------------|---||1 |厦门市城市建设管理监察支队|厦门市湖滨中路白鹭洲商业城|徐火营||||B2-2 |||--|--------------|--------------|---||2 |厦门市卫生防疫站|厦门市溪岸路174号|王祖涵||--|--------------|--------------|---||3 |厦门市植保植检站|厦门市公园南路5号|陈国兴||--|--------------|--------------|---||4 |厦门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厦门市厦禾路401号|潘明亮||--|--------------|--------------|---||5 |中华人民共和国厦门渔港监督局|厦门市民族路100号|黄从展||--|--------------|--------------|---||6|厦门市渔政管理处|厦门市蜂巢山路37号|蔡加量||--|--------------|--------------|---||7 |厦门市专利管理局|厦门市升平路49号三楼|徐文东||--|--------------|--------------|---||8 |厦门市物价检查所|厦门市湖明路物价大楼五楼|张火旺||--|--------------|--------------|---||9 |厦门市公安局边防保卫分局|厦门市湖滨北路体育中心北侧|边志强||--|--------------|--------------|---||10 |厦门市公安消防支队|厦门市湖滨北路119号|黄碧尚||--|--------------|--------------|---||11 |厦门市水土保持委员会办公室|厦门市湖滨北路61号东六楼|许木土|--------------------------------------——结束——。

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

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

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厦门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4.07.19•【字号】厦府[2004]143号•【施行日期】2004.07.1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正文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厦府[2004]143号)各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委、办、局:多年来,我市致力于建设“美、绿、亮、洁、畅、居”的城市环境,城市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人居环境不断得到改善,城市形象日益优化,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交通管理一等模范城市”、“国际花园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等荣誉称号,但与当前我市争创“联合国人居奖”和首批“全国文明城市”的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期望的现代化城市管理水平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调整部分事权与财政体制的通知》(厦委发[2003]19号)精神,促进城乡经济统筹发展,创造良好城市环境,现就进一步加强我市城市管理工作提出以下若干意见:一、充分认识加强城市管理工作的重要性1、城市管理是“三个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是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强城市管理工作,有利于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增强城市规划的权威性;有利于城市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转,发挥城市建设的投资效益;有利于改善城市环境,优化城市形象,促进对外开放;有利于增强城市的综合功能,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实施高效、协调、有序的城市管理是贯彻落实以科学的发展观指导我市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统筹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2、加强城市管理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具体实践,也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我市加快海湾型城市建设的重要保障。

各级政府、各城市管理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加强城市管理和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的重要意义,把加强城市管理上升到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强我市综合竞争力,实现“政府创造环境,人民创造财富”,转变政府职能,为人民群众服务,建设责任政府的高度来认识,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增强服务意识,努力提高我市城市建设与管理水平。

福建省行政执法资格认证与执法证件管理办法

福建省行政执法资格认证与执法证件管理办法

福建省行政执法资格认证与执法证件管理办法第一条为加强对行政执法活动的管理,保障和监督行政执法机关及行政执法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保护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依法受委托的组织(以下统称行政执法机关)及行政执法人员应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严格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效能,公正廉洁,自觉维护国家、社会和公众利益。

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领导本行政区域的行政执法资格认证与行政执法证件管理工作,日常工作由其法制工作机构办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本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做好本系统行政执法资格认证与行政执法证件管理工作。

设置法制工作机构的,日常工作由其法制工作机构办理。

第四条行政执法机关应当具备行政执法资格和执法条件,并经本级人民政府审查确认和公告。

未经审查确认和公告的,不得进行行政执法活动。

行政机关依照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规定,在其法定权限内委托符合法定条件的组织进行行政执法,必须报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

第五条行政执法机关从事行政执法活动的工作人员,必须通过行政执法资格考试取得行政执法资格,并申领和使用福建省行政执法证和执法标志(以下统称行政执法证件)或者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执法证件。

福建省行政执法证件由省人民政府统一制发。

第六条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持有国家部门颁发的行政执法证件的,应由省人民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向省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机构登记备案。

第七条符合下列条件的行政执法机关的工作人员,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可参加行政执法资格考试:(一)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思想品德;(二)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业务;(三)具有中等专业学校或高级中学毕业以上的文化程度。

第八条行政执法资格考试包括综合法律知识考试和专业法律知识考试。

综合法律知识考试由省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机构组织;专业法律知识考试由省人民政府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省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机构组织。

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厦门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

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厦门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

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厦门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厦门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5.25•【字号】厦府办[2012]159号•【施行日期】2012.05.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厦门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厦府办〔2012〕159号)各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厦门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经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审核,已报市委、市政府批准,现予印发。

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二O一二年五月二十五日厦门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根据《中共福建省委办公厅、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厦门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闽委办〔2010〕87号)和《中共厦门市委、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厦门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的实施意见》(厦委〔2010〕40号)文件精神,设立厦门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为市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副厅级。

一、主要职责(一)贯彻执行国家、省、市有关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方针、政策;拟订城管执法方面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并组织实施。

(二)负责全市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实施的组织、管理工作,对各区城管执法部门的执法活动进行指导和监督。

(三)依法行使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城乡规划管理、园林绿化和风景名胜资源保护管理、市政公用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由城管执法部门行使的行政处罚权;依法行使环境保护管理、无照流动商贩管理、非机动车占道管理、历史风貌建筑保护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由城管执法部门行使的行政处罚权;依法行使我市物业管理,市砂、石、土资源管理,市养犬管理,市建筑废土管理等方面法规、规章规定的由市城管执法部门行使的行政处罚权;行使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由市城管执法部门行使的以及省人民政府决定调整的其他行政处罚权。

福建省行政执法条例-

福建省行政执法条例-

福建省行政执法条例正文:----------------------------------------------------------------------------------------------------------------------------------------------------福建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福建省行政执法条例》已由福建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于2019年7月26日通过,现予公布。

本条例自2019年10月1日起施行。

福建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19年7月26日福建省行政执法条例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行政执法机关与行政执法人员第三章行政执法一般程序第四章行政执法特别规定第五章行政执法公示第六章行政执法证据第七章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第八章行政执法监督第九章法律责任第十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的行政执法行为和行政执法监督行为,适用本条例。

法律、行政法规、本省省级地方性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规章、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对行政执法机关实施行政执法的要求严于本条例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行政执法,是指行政执法机关针对特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作出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确认、行政征收征用、行政检查等行为。

本条例所称行政执法机关,是指依法行使行政执法职权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和法律、法规授予行政执法职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

第四条行政执法应当遵循职权法定、权责统一、公平公正、程序正当、文明规范、高效便民的原则。

第五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一领导本行政区域内行政执法和行政执法监督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综合协调行政执法的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行政执法的指导、协调和监督的具体工作。

厦门市行政执法责任制规定(2021年)-厦门市人民政府令(第181号)

厦门市行政执法责任制规定(2021年)-厦门市人民政府令(第181号)

厦门市行政执法责任制规定(2021年)正文:----------------------------------------------------------------------------------------------------------------------------------------------------厦门市人民政府令(第181号)《厦门市行政执法责任制规定》已经2021年8月17日第148次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现予公布,自2021年10月1日起施行。

市长黄文辉2021年8月24日厦门市行政执法责任制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进一步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保证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正确实施,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建设法治政府,根据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行政执法责任制,是指行政执法机关依照法律、法规、规章,对行政职责分工、权责清单确定的行政执法权限和任务进行分解,明确所属行政执法机构、行政执法岗位的执法责任,以及市、区人民政府对所属行政执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对所属行政执法机构和行政执法岗位履行执法责任情况进行监督、考核、问责的制度。

本规定所称行政执法,是指行政执法机关依照法律、法规、规章作出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确认、行政征收征用、行政检查等影响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义务的行政行为。

本规定所称行政执法机关,是指依法行使行政执法职权的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

第三条市、区人民政府领导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

市、区司法行政部门负责行政执法责任制指导、协调、监督、考核的具体工作。

市人民政府所属行政执法机关指导、监督本系统的行政执法工作,并负责行政执法责任制的贯彻落实。

第四条行政执法机关之间发生行政执法管辖争议的,应当协商解决,在7个工作日内明确相应的执法责任;协商不一致的,提请共同的上一级行政机关决定,也可以直接由共同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指定管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标志和《厦门市行政执法证》。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的行政执法人员,是指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以及行政机关依照法律、法规或规章规定委托行使行政执法权的组织(以下简称行政执法机关)中直接承担行政执法任务的工作人员。

第四条本市行政执法人员依法执行公务时,应出示行政执法证件。

国家有规定统一着装的,应着装整齐,并出示相应证件;国家没有规定统一着装的,应佩戴厦门市行政执法标志,出示《厦门市行政执法证》。

持有国家有关部门和省政府发给的行政执法证件的,可以申领厦门市行政执法证件。

第五条《厦门市行政执法证》应载明执法人员的姓名、照片、单位、编号、执法权限、适用范围与有效期限,加盖《厦门市行政执法证专用章》。

第六条厦门市行政执法证件由市政府统一制发,具体工作由市法制局组织实施。

第七条申领厦门市行政执法证件的行政执法人员,应符合下列条件:
㈠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遵纪守法;
㈡具有高中以上文化水平;
㈢必须在岗从事行政执法工作;
㈣经行政执法基础知识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并取得考试合格证书,但本办法实施前已取得相应考试合格证书的,可免予考试;
㈤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条件。

前款规定的培训考试工作由市法制局会同区政府法制工作机构和有关行政执法机关负责。

第八条申领厦门市行政执法证件,按下列程序办理:
㈠行政执法人员填写申请表,连同考试合格证书,报其行政主管部门。

㈡市属行政主管部门在申请表上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送市法制局。

区属行政主管部门在申请表上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报区政府审核。

由区政府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送市法制局。

㈢市法制局在接到全部材料之日起 个工作日内进行审查并提出审查意见,报请市政府批准发给厦门市行政执法标志和《厦门市行政执法证》。

第九条市法制局负责全市行政执法证件的管理和使用监督。

区政府法制工作机构做好本区范围内行政执法证件的管理和监督工作。

行政执法机关应建立健全行政执法人员考核制度,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的管理监督。

第十条《厦门市行政执法证》每三年由所在行政执法机关向发证机关办理一次注册。

经审查不合格的行政执法人员,发证机关不予注册。

到期未经注册或未能通过注册的行政执法证无效。

第十一条市、区政府法制工作机构应加强对持有行政执法证件人员的管理,建立持有行政执法证件人员的名册,做好行政执法证件档案管理。

第十二条厦门市行政执法证件由行政执法人员在执行公务时使用,不得越权或交给他人使用。

行政执法人员应妥善保管厦门市行政执法证件。

遗失的,由所在行政执法机关予以登报声明作废,并出具证明,向发证机关申请补发。

第十三条行政执法人员因辞职、辞退、工作调动、岗位调整、离退休等原因离开原工作岗位或不再直接承担行政执法任务时,由所在行政执法机关将其行政执法证件向发证机关缴销。

第十四条行政执法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市、区政府法制工作机构、所在行政执法机关责令其限期改正,并可暂扣其厦门市行政执法证件:
㈠不依法履行职责的;
㈡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的;
㈢不出示行政执法证件被投诉达 次以上并经查实的;
㈣将行政执法证件转给他人使用的。

前款规定的暂扣厦门市行政执法证件期限为 日以内。

区政府法制工作机构、所在行政执法机关暂扣厦门市行政执法证件的,应及时报市法制局备案。

第十五条行政执法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发证机关收回其行政执法证件:㈠受到刑事处罚的;
㈡被暂扣行政执法证件 次以上的;
㈢行政执法活动中有违法行为,造成严重后果的;
㈣将行政执法证件转给他人使用,造成严重后果的。

第十六条被暂扣厦门市行政执法证件的行政执法人员在扣证期间不得从事行政执法活动。

第十七条被暂扣、收回厦门市行政执法证件的人员不服暂扣、收回行政执法证件决定的,可向作出决定的部门或市法制局申请复查。

发现确有错误的,应及时纠正。

第十八条本办法自 年 月 日起施行。

厦门市人民政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